根据周琦老师所讲

2022-06-30

第一篇:根据周琦老师所讲

病理学名解资料-根据老师的整理

病理名词解释

适应:细胞和组织在环境变化和各种刺激因子作用下,发生相应的代谢、功能和形态改变,得以存活的过程。

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 肥大:组织、细胞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变性:由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数量异常增加。 细胞水肿:是指细胞质内的钠、水增多,是细胞损伤中最为常见的较早期的轻度损伤,常发生于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性的细胞胞质。 脂肪变性:是指非脂肪细胞的胞质内出现明显脂滴。

玻璃样变性:指纤维结缔组织间质、细动脉壁或细胞内在HE切片中呈现均质、红染、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又称透明变。

坏疽:是指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以致坏死组织呈黑褐色。

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是指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细胞发生由基因调控的、有序的主动消亡过程,亦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再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再生,组织、细胞损伤后,邻近健康细胞分裂增生以完成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肉芽组织:是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

瘢痕: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所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动脉性充血:由于动脉血流入过多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或 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出血,又称为被动性出血,简称瘀血。

槟榔肝:肝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且略增厚,质较实,色暗红,切面上形成紅黄相间的网络状花纹,形式槟榔的切面,故称槟榔肝。

血栓: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固体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称为血栓。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称为机化。

血栓机化:当血栓不能软化或脱落时,有血管壁向内长入新生的肉芽组织,逐渐取代血栓成分的过程。

再通:指血栓内部或血栓与血管壁之间出现裂隙,这些裂隙与原有的血管沟通,血栓的上下游的血流得以部分恢复。

梗死:局部组织、器官由于血流迅速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水肿:组织间隙内有过多的液体积聚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病理过程。

渗出:是指炎症局部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黏膜表面或体表的过程。

白细胞渗出:炎症时血液中各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渗出到血管外的现象

趋化作用:渗出的白细胞向着炎症区域的化学刺激物所在的部位做定向移动的现象。

假膜性炎:纤维素性炎发生在黏膜时,渗出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其下的坏死黏膜组织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故发生在黏膜的纤维素性炎又称为假膜性炎。 绒毛心:发生在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心脏搏动,渗出的纤维素被牵拉成绒毛状附着于脏层的心包膜表面,称为绒毛心。

脓肿:为局限性的化脓性炎伴脓腔形成。

蜂窝织炎:是指发生在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 炎症介质:是指炎症过程中产生并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亦称为化学介质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异型性: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分化程度:肿瘤的细胞和组织与其起源的成熟细胞和组织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称为分化程度。

恶病质:晚期恶性肿瘤常常出现严重消瘦、乏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状态。

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的增生伴生有一定的异型性,但仍未达到癌的诊断标准,这种现象称为非典型增生。

原位癌:上皮全层发生癌变,但瘤细胞尚未突破基膜,称为原位癌。 脉管瘤:脉管瘤包括血管瘤及淋巴管瘤,其中以毛细血管瘤最为多见。

乏氧性缺氧:由于进入血液的氧不足,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组织氧供应不足称为低张性缺氧,又称为乏氧性缺氧。

等张性缺氧:由于Hb质或量改变,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Hb结合的氧不易释出供组织利用所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也称等张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不足而引起的缺氧 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发热:是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发热激活物:凡是能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并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 休克:是机体在各种强烈有害因子的作用下,发生以组织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

心力衰竭:又称泵衰竭,是指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的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过程或临床综合征。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分压高于50mmHg的病理过程。

限制性通气不足:是指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阻塞性同期不足:是指由于气道狭窄或阻塞所引起的通气障碍。

弥散障碍:是指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肝性脑病:继发于严重肝脏疾患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氮质血症:血液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含量显著增多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疾病的晚期,由于肾单位进行性破坏,残存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致使体内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RCQ出版社 2011-1-14

第二篇:劳动法名词解释(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国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养老保险:又称“年金保险”,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有效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是指由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将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派遣到用外也称劳资纠纷或劳资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发生的军阀和争议。

结社权:结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无效劳动合同: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

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1)劳动管理法 (2)劳动就业法(3)劳动关系协调法(4)劳动标准法(5)社会保险法(6)处理劳动争议程序法(7)劳动检查监督法(8)工会的法律保障。 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不定时工作时间:又称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每日无固定工作时间,是适用于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劳动者的一种工作时间安排。 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是指国家制定的发生劳动安全卫生伤亡事故时,对事故进行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的各项程序和具体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 (1)伤亡事故的种类;(2)伤亡事故的报告和调查;(3)伤亡事故统计;(4)伤亡事故的处理。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是指集体协商代双

是指劳动者因年老或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后,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

劳动法:劳动法在广义上,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它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律范围调整的结果。 劳动者:指达到劳动年龄、具体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一些国家称雇佣(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就双方权利和义务达成的协议。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建立、变更和中止的一种法律形式。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亦称

人单位提供劳动。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各自义务的行为。只有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地、实际地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劳动过程才能顺利实现。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一定事由的出现,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 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在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中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

最低工资: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的工资报酬。

劳动合同的效力:指劳动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的法律约束力。

第三篇:北航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国工业发展 根据老师上课所用ppt整理 内容全面简洁

一、 我国工业化基础的初步确立

(一)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1、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主导地位

1)国营经济的来源

◆没收官僚资本;◆处理外资在华企业;有关中国主权或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大的企业予以征用,关系较小或性质上不便征用者可予代管,政府认为有需要者可予征购,对一般企业加强管制◆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2)对国营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民主改革主要是改革企业领导机构;生产改革主要是建立管理责任制和经济核算制

2、统一财政,平衡财政收支 (1)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

◆统一全国收支:重点是财政收入;◆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重点是控制货币流通量。

2)平衡财政收支: 平衡财政收支的关键是增收和节支

◆增收 :整顿税收(平衡税负、催缴税款); 发行公债;◆节支:实行供给制和低薪生活

(二)国民经济计划制定与我国重化工业发展战略的确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其核心是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建设,确立国家重化工业发展战略, ◆扩建电力、煤炭、石油工业——国民经济能源基础;

◆建立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国民经济原材料基础;

◆建立机器制造工业(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采矿设备、汽车、飞机等)——提高生产工具的制造能力。

2、我国重化工业战略确立的理论与实际依据 (1)生产资料的增长必须先于生活资料增长;

(2)国家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工业化需要建立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3)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4)发展重工业,可以为轻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供应。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一五——十二五) (1)一五计划1953~1957年

集中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 (2)二五计划1958~1962年

提出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 “八大”后将许多指标大幅度提高 规定的五项基本任务是:

①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②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

③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

④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⑤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3)三五计划1966~1970年

立足战争,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大搞“三线”建设

:①大力发展农业,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②努力突破尖端技术,加强国防建设。③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发展。 (4)四五计划1971~1975年 提出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 ,1973年后调整部分指标。

纲要(草案)增加了要求实行基建投资、财政收支和物资分配三大包干等内容。该纲要确定的主要任务是狠抓战备,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强大的战略后方,改善布局;大力发展农业,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狠抓钢铁、军工、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建设;建立经济协作区和各自特点、不同水平的经济体系,做到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大力发展新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初步建成我国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新飞跃。 (5)五五计划1976~1980年

提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 1979年4月5-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经济调整问题。会议同意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努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逐步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和开辟多种流通渠道,大力安置城镇青年就业,改善人民生活。 (6)六五计划1980~1985年

编制时间长,是一五后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提出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实际上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 )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1979)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并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7)七五计划1986~1990年

规定五年内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8%,平均每年增长6.7%, 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5%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七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①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展开,力争在五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②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90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

③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这三项任务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项任务。 (8)八五计划1991~1995年

提前完成国民生产总值(GNP)翻两番目标,粮食、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钢、化学纤维为世界第二;发电量第三

八五”计划部分具体一些,重点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任务、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总体部署上。“八五”计划总的要求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

1993年,国家计委对“八五”计划进行了调整,重点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涉及以下3个方面: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提高)。⑵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交通运输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钢铁、建筑材料和石化工业的发展,同时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加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粮食产量指标未作调整,但要求大幅度地增加优质品种的产量;按照规模经济、合理布局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发展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⑶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调整。扩大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扩大投资规模。

(9)九五计划1996~2000年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是第一个中长期计划,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十五计划2001~2005年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005年GDP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9400元 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

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要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力度,振兴科技,培养人才。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抓紧解决好粮食、水、石油等战略资源问题,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1)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中长期规划。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务必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地强调产业技术进步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有效发挥我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2)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地区经济发展,其核心是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区域产业规划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赶超战略与中国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二五计划的夭折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取代二五计划。总路线的核心是高速度,用最高的速度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并提出赶超战略超英赶美。

2、工业大跃进的开展

◆制定高指标:核心是钢铁工业

1958年5月提出工业总产值计划年均增长26%——32%;1958年8月,提出新的指标,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53%左右。 ◆盲目追加投资:

1958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1957年增长97%,相当于一五时期投资总额的一半多。但效益极差,1958年施工的大中型项目1587个,全部建成的只有170个,建成投产率仅有10.7%。

3、国民经济调整

1960年底,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决定1961年——1962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其后又把1963年——1965年作为“二五”到“三五”的过渡阶段。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宏观政策方面的变化:

◆加强对国民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要求经济管理的大权更多地集中到中央,下放给地方的权力一律收回,所有的生产、物资、劳动、财务等都集中到中央; ◆改革财政货币外贸管理:财政实行收入按政策、支出按预算、追加按程序的原则;银行实行垂直领导,严格信贷管理,划清银行信贷与财政资金的界限,加强现金管理;外贸方面,确立的进口顺序是(1)粮食,(2)化肥农药,(3)加工后可出口换汇的商品和原料,(4)工业原材料及尖端技术和国防所需的设备等 。

4、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工业政策的调整

◆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减少基本建设施工项目:将基本建设规模压缩到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水平。 ◆降低工业生产速度,调整工业内部结构:降低工业指标,实行关、停、并、转,对工业进行大改组。 ◆培育新兴工业:我国化纤、塑料、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1961年我国建立了原子能工业。 ◆加强技术引进,进行填平补齐、成龙配套工作:

5、经济工作重心的转移

1965年开始,我国经济工作转向备战,进行三线建设。

“三五”计划实质成为以国防大小三线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建立比较完整的、基本自给的战略后方工业基础。

二、 改革开放政策与我国工业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我国工业体制变革

1、一五以来形成的经济体制弊端:◆国民经济决策和管理实行高度集权制◆经济活动以纵向联系为主◆国民经济运行主要依靠计划调节

2、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三大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出: 1957年10月,我国先后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

(2)经济体制改革的再探索; 20世纪60年代进行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再探索 ◆试办托拉斯,用经济组织管理经济:用托拉斯的组织形式来管理工业是工业体制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改革企业管理体制

3、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

◆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

◆农村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贯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 ◆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

◆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体制;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

4、改革背景下我国工业体制的变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领域改革重点: ◆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其核心是建立责(经济责任)、权(经济权力)、利(经济利益)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这是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尝试。

(2)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这一阶段,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是工业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

◆租赁经营制:在评定企业实际资产的基础上,承租人与国家(主管部门)签订租赁合同,成为国家资产的经营责任者。由于承担风险能力有限,一般适合小型企业。

◆承包经营责任制:一般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具体是A、用招标、招聘等竞争性方式产生经营者和承包指标,并用合同、公证等法律形式确定经营者的责、权、利;B、在企业内部实行全面聘任制或岗位合同制,并据此重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C、把对经营者奖惩与企业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股份制:1985年底,在广州3家大中小型工业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试行股份制的全民工业企业有12家,占其工业企业总量的0.23%;沈阳是从集体所有制开始试点,试行股份制的工业企业70家,占总量的1.36%。北京、上海分别为0.062%和0.023%。

(二)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工业领域影响

1、对外开放格局的确立

我国对外开放基本上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次开放的格局。

2、经济领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点

◆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 ; ◆利用国外技术资金,实现较高水平起步;

3、外贸管理体制改革与对外贸易战略转变 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

◆1978年后,改革重点扩大地方以及企业的外贸权限。在工业领域体现为工贸、技贸的结合,建立出口联合体;

◆1984年后,外贸行政管理权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

4、利用外资战略的转变

(1)1979年——1984年,明确利用外资政策,规定利用外资的主要行业范围。 (2)1984年——1991年,利用外资战略的推进阶段。

(3)1992年——1995年,全面鼓励外资阶段。提出全面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扩大产业范围;完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特别提出要按照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向基础产业以及企业的技术改造方面,投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4)1996年至加入WTO前,利用外资质量提高阶段。取消对外资企业技术先进性、出口业绩要求;优惠政策适当调整;

(5)加入WTO后,利用外资的新阶段。—鼓励外资进入竞争性行业;实行国民待遇;

三、产业结构政策与我国工业化进程

(一)产业结构政策

1、产业成长政策:

政府通过强力介入,促进某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由此获得较快的、持续性发展的产业 。

——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率和高附加值;

——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或扩散效应; ◆幼稚产业的保护

——贸易保护政策:关税保护、非关税壁垒;

——国内生产扶持政策:

◇财政扶植政策:财政补贴、特殊折旧、政府采购等

◇金融扶植政策:提供融资、优惠利率、贷款担保等

◇技术扶植政策:组建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技术开发体系

2、产业调整政策

政府通过对社会资产存量的结构调整,以及资源的再分配,引导生产要素向高增长率的产业部门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产业调整政策主要涉及一些衰退产业的退出。

——需求结构的变化

——技术进步导致产业替代

(二) 我国工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上都经历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的演进过程,同时伴随着主导产业的转变。

1、1979——1988年,改变过去片面强调重化工业的做法,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

2、1989——1991年,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加强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发展。

3、1992——2001年,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化阶段向技术密集化阶段转变。 对支柱产业的发展重点进行明确界定:

机械工业以关键的基础机械、基础零部件和重大技术成套设备为重点,促进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电子工业要以微电子为基础,以通信、计算机等新兴信息产业为主体,加快现代化步伐; 石化工业要积极促进生产规模的大型化,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工深度; 汽车工业要尽快形成少厂点、大批量的生产体制和有序竞争的市场结构,提高其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

四、产业组织政策与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一)产业组织政策

1、规模经济性及公共政策

①大量生产方式建立,推动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 ②大量销售体制建立,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下降; ③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增强。

2、自然垄断与公共规制

(1)自然垄断行业的基本特征:

◆自然垄断行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如水、电等公用事业,铁路、电信、天然气等重要行业;

◆这些行业多为服务性行业,其生产和消费是不可分离的同一过程,大多存在过剩生产能力;

◆这些行业大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的运营依赖资本需求量大的设施,成本巨大,投资回收周期长。

(2)公共规制的目的

◆保证资源稀缺行业的正常运行;

◆防止自然垄断企业滥用垄断权力(防止垄断行业掠夺性定价) (二)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1、国有重点产业的战略性调整

实现产业内部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加强产业集中度;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2、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

国内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及优势,选择其在产业链中的环节,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

◆合作对象上,重点是加强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产业分布上,外商投资在制造业领域大多集中在高和中技术密集型产业。

3、国内企业的跨国性兼并,突出国家战略利益

4、对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

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公共规制的主要方式: ◆直接规制价格,进行价格管制。 ◆控制行业进入,人为设置进入壁垒。

◆制定产品质量、卫生与安全标准、财务标准、核算方法等。

五、产业布局政策与我国产业布局状况

(一)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及政

1、 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 (1)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个因素是: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聚集力 。 (2)比较优势理论: 区域比较优势是决定产业布局的利益机制。 ◆绝对优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

如果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 (指产生成本绝对低)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有效利用。 ◆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源于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他认为,任何国家都有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各国都把劳动用于最有利于生产和出口相对有优势的商品,进口劣势的商品,这将使各国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

(3)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

2、影响产业布局的政策手段(侧重经济手段) ◆制定产业布局战略和规划◆区域性差别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手段◆劳动力政策◆区域差别性对外开放政策

3、产业布局基本原则

(1)全局原则:全局性原则是产业布局中考虑的首要原则。 (2)分工协作原则:产业布局的分工协作原则,主要体现在劳动地域分工与地区综合发展相结合上。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产业布局的相对集中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形式。而适当分散有利于产业的均衡布局。无论是产业集中还是分散都需要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

(4)经济效益原则:这是评价产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最基本标志。 (5)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我国产业布局的形成与发展态势

1、一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

在产业布局的总体考量上,具体做法是:

◆从资源条件及成本角度,工业分布力求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 ◆工业布局与巩固国防相适应;

◆加强内地工业发展,改变内地工业落后局面,实现产业布局的空间平衡;

2、二五——五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

◆ “二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最初发展目标是继续在内地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使工业布局适合资源和国防条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发展。但后来盲目追求地区工业自成体系,导致工业发展呈现分散状态。

◆三五和四五时期,由于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以及对当时局势的错误估计,工业布局实行大规模内地推进。

三五时期以西南为重点,内地与沿海的投资之比是1:0.46;

四五时期工业建设以豫西、鄂西、湘西为重点,内地与沿海投资之比为1:0.74,沿海投资比重有所回升。

3、改革开放后效率导向的产业布局政策

◆六五时期加快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实行以沿海带内地的产业布局政策,重点是建立经济特区,在沿海开放城市实行差别性政策;

◆七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目标是由东向西推进政策,确立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把能源和原材料建设放在中部地区,为开发西部做准备。

◆八五时期在沿海发展战略布局上,由广东、福建等地向长江三角洲转移而且在这一时期 ,为防止地区发展差距过大,提出对沿海地区政策倾斜的“适度”原则。

4、 产业布局由效率导向向公平导向的转变

◆九五时期,我国正式实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十五时期,我国提出“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第四篇:机关行文根据

事物的根据是事物之所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该事物必须具备的要素。机关行文也是如此,必须有其前提和基础,不然就会出现无的放矢、漫无边际等不规范现象。机关行文的前提,是其隶属关系;机关行文的基础,是其职权范围。

(一)隶属关系 隶属关系是指本级机关在其组织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即通常所说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之间的“块块”关系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即职能部门)与下级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条条”关系。这种隶属关系在行文工作中决定着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 1.行文关系 隶属关系体现在行文工作中即为行文关系。隶属关系决定行文关系,但行文关系比隶属关系更为复杂,因其既包括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的行文关系,又包括不具有隶属关系机关之间的行文关系。行文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即: (1)同一组织系统中,上、下级机关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2)同一组织系统中,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下级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的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大多是业务指导关系; (3)同一组织系统中,同级机关或同级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 (4)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或部门之间的不相隶属关系。 2.行文方向 各机关(含部门,下文中凡不与部门相对而言者均同)按照一定的行文关系向不同层级机关运行公文,即构成一定的行文方向。公文运行的方向千变万化,但概括而言,行文方向可分为以下三种: (1)上行,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运行公文,该公文为上行文,或曰下级公文。 (2)下行,即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运行公文,该公文为下行文,或曰上级公文。 (3)平行,即在同一组织系统中同级机关之间运行公文或在非同一组织系统中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运行公文,该公文为平行文。

(二)职权范围 职权是指本机关在其组织系统中所负有的职能和所具有的权力。职权既是各级机关处理本机关管理范围内有关公务的必要条件,又是处理与有关公务相关公文的根据。在本机关的职权范围内,应当行文而不予行文即是失职;不在本机关职权范围内,不应行文反而行文即是越权。二者都是错误的。各机关职权范围千差万别,但概括而言,职权有以下两种: 1.本机关职权 这种职权是一个机关依照法律规定或依照法律程序确定而负有的职责和具有的权力,因是其完成本职工作经常性使用的职权,故称经常性职权。 2.上级机关授权 授权是上级机关为进行某一项工作或完成某一项任务而有条件或有限制地把原属上级机关的部分职权在一定时间内授给下级机关的行为。这种职权,作为下级机关因是临时代行,某一工作结束或某一任务完成,所接受的职权即不复存在,故称临时性职权。 在公文处理过程中,各级机关授权,大多为以下两种: (1)授权其办公厅(室)行文,即党委机关、行政机关授权本机关的办公厅(室)根据本机关领导层意见向本机关各部门或下级机关正式行文。 (2)授权其部门行文,即党委机关、行政机关授权本机关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根据本机关领导层意见就重要业务问题向下级机关正式行文,多为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第五篇:根据沁政发

根据沁政发[2010]98号文件《沁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县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所积极组织落实,认真对照,对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情况及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情况进行了自查,对我所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进行了深刻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组织实施

为进一步加强全所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我所成立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所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顺利实施。

二、我所网络安全现状

我所的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从一九九七年开始,经过不断发展,逐渐由原来的单机系统发展成为目前与省局、市处实现三级互联互通的内网网络系统和以政府上网工程为基础的外网网络系统。我所内网系统遵照省运管局要求实行持卡持证上岗、上机制度。我所电脑操作人员都经过了专业知识培训,由省局发证。我所上外网的电脑都安装了正版卡巴斯基安全套装对网络及进行保护,对全所计算机进行病毒防治。

三、我所网络信息化安全管理

为了做好信息化建设,规范运政管理,我所专门制订了

《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及《信息化工作制度》对信息化工作管理、内部电脑安全管理、机房管理、机房环境安全管理、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管理、数据、资料和信息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操作人员管理、网站内容管理、网站维护责任、数据资料信息的安全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我所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此外,我所制定信息化技术培训计划,在全所所范围内每年都组织相关计算机安全技术培训,还积极参加排人参加省局市处组织的相关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了网络维护以及安全防护技能和意识,有力地保障我所统计信息网络正常运行。

四、网络安全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目前,我所网络安全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安全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二是病毒监控能力有待提高;三是遇到恶意攻击、计算机病毒侵袭等突发事件处理不够及时。

针对目前我所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几点整改办法:

1、加强我所计算机操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培训,强化我所计算机操作人员对网络病毒、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

2、加强我所电脑操作同志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我所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根据周琦老师所讲】相关文章:

机关行文根据04-23

根据谜面写成语05-09

根据歌词找歌名04-20

根据情境填写诗句04-21

用根据造句范文05-22

根据脱贫攻坚范文05-26

根据录音整理范文05-26

根据解释选择词语06-30

根据文章内容想象06-30

根据材料写作文范文05-11

上一篇:观看禁毒影片简报下一篇:国际业务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