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梦想课程实施方案

2023-04-09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梦想课程实施方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学校梦想课程实施方案

兴仁县第六中学“梦想课程培训方案”

兴仁县第六中学“梦想课程”培训方案 为了帮助我校老师了解“梦想中心”、了解上海真爱梦想--“梦想课程”的理念、结构以及如何实施“梦想课程”(素质教育)教学,让老师们切身感受到“梦想课程”的“体验式学习”的乐趣,帮助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将“梦想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理念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孩子们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特在2013年6月举办梦想课程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由我校“梦想课程”教学研讨组承担此次培训,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目的

1.学习“梦想课程”的理念

2.提供“梦想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

3.为老师实施“梦想课程”提供帮助

4. 学会将“梦想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

二、培训时间:

2013年6月8日星期六,为期1天

三、培训地点:

学校梦想中心

四、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五、主要培训内容:

1.“梦想课程—教学游戏”运用技巧和方法

2.“梦想课程”设计理念及实施框架

3.“梦想课程”方法及课堂管理

4.“世界咖啡”汇谈。

5.“梦想沙龙”的发展。

六、培训具体日程

培训议程

1.成立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徐龙

副组长:罗马雄伟

成员:王正龙 王国舜 张元芳 马洁李琼周小华陈江鸿罗天峰

2、后勤保障人员:吴波 夏陆舟 陈江鸿 张元芳

3、人员分工

全方位培训协助:徐龙校长、罗马雄伟副校长、黄贵忠副校长(1)签到。参培教师分上午和下午进行签到。每天上午7:30—7:50,下午12:50—13:00在王正龙、张元芳老师处签到。(2)培训器材准备:王国舜、李琼、马洁

(多媒体教室、音响、电脑、纸张、彩笔等)

(3)培训场地准备:支小磊、周小华、

(教室的开关与保洁、教师饮水准备)

(4)后勤管理:吴波、夏陆舟、陈江鸿、张元芳负责茶歇和教师用餐。

(5)资料表册发放收集:王正龙、罗天峰

七、宣传报道

1.培训期间的照相、摄像及培训回顾:罗马雄伟、苏之康、王国舜。

2. 培训期间的简报和宣传报道:陈江鸿、王国舜。

八、培训要求

1.培训老师,6月8日上午7:30前到学校梦想中心集中签到,无特殊情况不许请假,如请假按一天工作量(8节课)记入考勤。

2.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按时到指定场地,注意礼貌的和培训教师交流,有宽容和包容之心。

3.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请自带笔记本、笔等文具,做好培训日志,写出感想。

4.请各位老师本着学习的态度,遵守作息时间和培训纪律,认真学习,仔细领会,培训期间按时参加培训。

5.本次培训计分纳入继续教育登记。

2013年6月2日

第二篇: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走进成语故事》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开发课程的意义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我们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导致学校按自己办学理念设计开发符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及资源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处于缺位状态,使大量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未被纳入课程资源范畴,其教育功能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教师、学生和家长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配套的同步练习、强化训练等辅导资料,造成课程资源的来源单一,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面对这一残酷现实,我们改变以往陈旧的课程资源观,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利用校内资源(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师、校内图书室及网络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这就是我们最有利的条件。校本课程开发它的意义就在于:首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脱离了传统以教育专家为主体的开发巢穴,拓展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视野。其次,呼应了新课程形态及教育理念,注重了学生多向性素质的发展。最后,引导了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更广阔资源的教与学。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成语故事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的重

要资源。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成语故事,不仅很快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丰富的知识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趣味性、教育性、参与性的成语故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为此,我校以新的科学教育、课程理念作支撑,开发和实践校本课程《走进成语故事》,旨在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校本课程的特点

1.发展性

我们依据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出发,突出渗透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整体性

我校校本教材,与历史、社会、军事、地理、文化等各学科领域都有纵向或横向联系,加强相互融合的整体效应。

3.适应性

适应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知识创造性应用,面向学校、家庭、社会实际发展。

4.层次性

我校校本教材针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开发,课程在难度和广度方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5.研究性

校本教材注重以学为本,具可读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引导”。

6.趣味性

教材中成语故事,呈现的是一个个多彩的空间,有趣的故事,激趣的问题,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7.实用性

成语是鲜活的语文,我们结合学生实际,精选成语故事,选取条目是比较有趣、有教育意义的,增长了学生关于历史、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知识。

8.灵活性

教师可依据班级及学生实际情况,在实践操作中,有权对教材进行改编或选编。

四、校本课程的目标

以具体形象、生动鲜活、劝学励志,融历史、军事、文学人物等为一体的成语故事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成语的兴趣,丰富对成语故事的情感体验,领略成语故事简洁精辟,寓意深长的内涵。使学生掌握常见常用的成语,积累、朗读、背诵有益的成语故事,丰富学生的成语储备量。能灵活运用所积累到的一些成语,贴恰地在学习生活中运用成语及其典故,打下正确运用成语的良好基础,提高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和审美品味。大量丰富的成语故事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使学生不仅在丰富词汇,增长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开发人生智慧,陶冶积极情操。让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品味祖国文化瑰宝,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

五、校本课程的设置

《走进成语》为1---6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每年级每周一课时。

六、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首先成立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刘善敏

副组长:刘浩王禄

组员: 王可洪张松刘文文孙瑞生郑如华

其次,加强校本课程培训,提高实施效果。实施前,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培训,让其对所承担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实施纲要的内容有一全面的了解。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尽量做到适合学生的需要,以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其三,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备课,上课,确保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获取知识的直接性,内容生成的动态性,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七: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1) 出主题性,注重兴趣化。

(2)注重灵活性,力求主体化。

(3)加强针对性,突出个性化。

八、校本课程的教学策略

(1)讲授式教学,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或教师的生动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也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事先搜集到关于这则成语的资料。

(2)讨论式教学,引导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成语的含义并进行交流。

(3)探究式教学,拓展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将成语运用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并能搜集与其相近义或相反义的成语,记录下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及习惯。

九、课程评价

校本教材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能力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三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最终评价。

2.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入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例如背诵、手抄报、绘画作品、课本剧的表演等,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把对学生的评价原则定为:鼓励、鼓励、再鼓励!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我们依照的原则是:成功激励原则,

积极评价原则,全体全面原则,不悖伦理原则等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十、保障机制

1、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奖励制度,鼓励校本课程开发优秀的教师。

2、学校组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到教改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以提高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

3、学校承担各任课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资料或校本教材的打印等相关费用。

2009年9月

第三篇: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2009----2010学年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最大限度地组织和调动我校教育工作者,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全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课程改革工作,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

二、工作目标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三、工作措施

(1)、 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双导”教学法,即“导思”和“导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

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自学、交流、测评”,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实施电化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积累经验。

(3)、强化个性教育,给学生宽松的成长环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乱占用学生课余时间,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在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前提下,做到减负担不减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4)、 探索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建立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科学评价体系。

(5) .实行课程功能的转变,构建新的课程结构。通过实施课程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探索地方、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构建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不断丰富与完善课程结构。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为明确课程阶段,通过例会、教研等多种形式,明确国家课程就是我们所加的大多数课本,地方课程现阶段就是我们所学的《法制安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就是我校编写的象棋

样本。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学校的领导小组分别采取听课,业务检查等手段查看三级课程的实施情况,并对不开设全课程的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其开齐开全课程,保证国家、学校、地方三级课程顺利实施和有效利用。并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纠正问题,促进各级课程的合理利用。

第三阶段各级课程发展阶段阶段,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分别是由国家与地方开设和实施的我校难以进行变革和发展补充,唯一能做的就是开齐开全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由我校自主研发的,我们会根据学生的需求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学校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和发展,摒弃不符合时代和学生需要的,吸收学生需要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知识,不断为我校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

第四阶段为总结阶段,在对各级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进行阶段性总结,总结当前阶段工作中的成功地方和失败的地方,好的方面我们要继续发扬,失败的地方我们要分析问题根源,不断改进,为接下来的工作铺平道路。

第四篇: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智力七巧板》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

适用年级:一至六年级

学校名称:长清区双泉乡北付小学

设 计 者:刘昌文 周亮

日期:2009年11月

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智力七巧板》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指导思想:

“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动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全国少工委组织的一项全国性青少年重点科普活动项目,“智力七巧板”活动器材曾被选为第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动手动脑器材。它由七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板组成,巧妙地应用排列组合和线性规划原理,可以拼排出二千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拼装起来奥妙无穷、创造天地无限广阔;还可用多副七巧板创造出无数自然景观、生态环保、体育活动、语言古诗、古诗情景等等。中国科技馆原馆长、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名誉副理事长张泰昌教授指出:“青少年科技普及事关科学的希望,国家的兴旺,智力七巧板虽小,小东西见大道理,将在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激起创造的火花。”全国少工委给本项活动的题词为:《七巧板》是少年儿童的好伙伴。愿智力七巧板活动能够为促进“启明星”科技活动做出有益的贡献!

二、课程的设计基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人们对教育机会、质量的需求激增,全国统一的课程方案越来越难以顾及地方、学校、学生、教师的差异。在这种形势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

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至此,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被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更快了,为了尽可能地满足社区、学校、学生间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课程决策权部分下放到学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的新契机。为了全面实施学校课程的开发,经学校行政研究决定编制本方案。

三、课程开发目标:

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可供模仿的情景组图范例,引入看图说话的功能。孩子们可参照各种组合图案,通过模仿与想象,把物象重新组合成新形象和新情景。借助图案游戏与竞赛,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手、眼、脑的运作和协作,在强烈的感观互动中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潜能。

具体目标为:

1、了解智力七巧板的由来及组成部分。

2、了解2000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

3、能根据已有图形,创造自己的图形。

四、课程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作灵活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五、课程开发策略:

1、建立有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的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2、进行课程开发前期论证,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家长、专家中征求意见。

3、学校对担任学校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4、教导处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六、课程结构与内容:

1、课程内容简析: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七巧板。

一张正方形的小薄片被裁成七块几何形状,然后便可以拼出变化万千任意丰富的图案来。在七巧板拼出的世界里,不但有日月山河、飞禽走兽、物品器皿、风景建筑,更有人类喜怒哀乐的复杂表情、日常生活的不同动态、使人受益无穷的故事演绎……

后来,七巧板传到了西洋,对此又着迷又惊奇的外国人管它叫“中

国模板”,在他们看来,没有哪一种智力玩具比它更神奇的了。

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复杂的。用七块板就能拼出无限多中的形象,这无疑是难度极高的图形挑战,当然也就是功效奇佳的智力训练。试验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伴随着七巧板游戏长大的孩子,其右半脑与左半脑的均衡发达程度与整体智能水平,都显著高于其他儿童。

2、课程结构:

七巧板的演变与发展史——按样分解——按图分解——专题设计——观察创造——举一反三——一图多拼——多幅组合创造——学生作品欣赏

3、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

4、教学形式:日常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外资源利用相结合;竞赛与展示相结合。

七、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课程管理。“智力七巧板”的学校课程的评价方式,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智力七巧板”不同于其他学科,较高程度地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因此,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评价反面应占重要地位。

2、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智力七巧板”重在要求学生用有限的七块板创新出无穷的图

形,因此,紧靠模仿范例是不够的,范例在“智力七巧板”的学习中只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还是靠学生自己的创新。因此,创新能力是学生评价的重中之重。

3、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对学生的成果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具体操作形式由认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八、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学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经费的及时划拨,加强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4、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学校课程提供保障。利用网络大力宣传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

第五篇:学校课程实施计划

榆次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管理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更好地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规范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管理,保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现制定了榆次一职中学校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3.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地方和

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全日制美术、音乐高考班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直接面向高考。要建立更加灵活多样、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制度,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四、培养目标与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五、课程设置及其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

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课为必修课,学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学校还应根据需要,开设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的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

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部分基础性强、规范要求高、覆盖专业面广的大类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

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校和实习单位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评价标准,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并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重视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训,特别是生产性实训。要在加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六、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基本内容:

1.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东校区开设有:音乐、美术、幼师专业,学制3年。

西校区开设有:计算机及应用、财会、数控技术及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社区医学等专业。

2.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音乐、美术专业学生可以参加全国艺术类高考,幼师专业学生毕业后颁发五证,并且全部推荐就业。

计算机及应用、财会、数控技术及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社区医学等专业,毕业时都可以参加对口升学考试,除汽修专业外,都有本科招生指标。2010年本科招生计划扩大为09年的三倍。不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两年后学校安排实习一年,毕业时全部推荐就业,学制3年。

3.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4.课程设置

东校美术、音乐班除每周一到五下午上专业课外,其余时间都上文化课。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文化基础课。

西校面向就业,除了学习本专业外,学校开设了物理、数学、英语、音乐等公共基础课。

(二)教学时间安排: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

实行学分制的专业,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允许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作适当的调整。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学校(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

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上一篇:小学年度总务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年度考核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