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学案

2022-08-03

第一篇:保护生物多样性学案

教案--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2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节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9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查阅资料,区分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保护对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 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遭受危害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主题是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隶属生物教材 “保护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这一单元。第一部分从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提高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等方面切入,探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接着,通过资料分析,提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为了遏制生物多样性锐减的趋势,教材最后呈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以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愿。 教法阐释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本节内容可以恰到好处地运用此法。因此,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布置相应的任务:收集珍稀动植物的相关资料、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文字图片资料等,调查当地重要的生物资源并提出保护的措施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电视等途径获取资料,上课时就通过学生取 1 得的这些资料去实现本节教学目标。同时,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走进课本,挖掘有效信息,从而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保护生物多样性话题

陆川导演的作品《可可西里》,讲述了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播放影片片段:在可可西里的无人区,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悲剧,有枪声,有哭声,还有荒漠上无情的风声……盗猎者为了生存而盗猎藏羚羊,而巡山队员为了给队友治病也卖羚羊皮。)

引导:大家对刚才看的影片片段有何感想?

生甲: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盗猎屠杀。

生乙:使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师补充:藏羚羊由于它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是濒危动物的典型。但在可可西里藏羚羊却饱受人类欲望的蹂躏,那里似乎已经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屠场。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捕杀野生动物,让美丽的可可西里变成了藏羚羊等生物的地狱。

(过渡语:人类的一些行为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数量逐年减少,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阅读思考,归纳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它具体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大家阅读教材。 生甲: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它们的遗传基因更是丰富多彩,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也变化无穷,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乙:生物多样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其中生物多样性又可以称为物种多样性。

2 (过渡语: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的重要因素,据专家统计,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大约有870万种,已发现和命名的有200多万种。但是很多动植物数量在逐年减少,变成珍惜甚至是濒危物种了。那么,你们课前调查的珍惜动植物有哪些呢?请各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三、收集资料,展示濒危生物及生存现状

第一小组:我们组收集和整理了濒危动物——大熊猫的有关资料,展示课前打印好的图片,同时介绍: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川盆地西部一带的高山深谷中,据调查如今有不到1000只大熊猫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山系中,并且被分割成近20块孤立的种群。由于森林不断被砍伐,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吞噬,这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关注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又叫娃娃鱼,它的祖先比我们人类还古老。至今在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和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娃娃鱼依然以王者的姿态盘踞在水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它是水生到陆生过度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并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人类的滥捕滥杀使它的数量急剧减少。

第三小组:(展示图片: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吗?)中华白鳍豚,是世界范围内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属淡水鲸类。近年来,由于长江鱼类产量下降,食物减少,加上长江航行的船只增多、水污染等原因,白鳍豚的数量急剧减少。我们觉得白鳍豚急需引起社会的关注。

师总结:好,刚才三个小组介绍了几种典型生物及其生存现状,总的来看,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下面请看我国濒危灭绝的生物名单。(课件展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植物和部分二级保护生物名称和图片)

(过渡语:据统计,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越来越多的物种成为濒危物种。请大家阅读课本97页的两则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四、阅读课本,探讨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一)资料分析

3 入侵物种打乱食物链;伐林垦荒导致动物栖息地丧失 讨论:

1、水葫芦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北大荒垦区停止垦荒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为什么说破坏生物多样性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

生甲:水葫芦疯长,抢占了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空间,导致其他水生植物减少。 生乙:水下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少,缺氧,导致一些水生动物死亡。 师补充:以水生动植物为生的鸟类数量减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生丙:北大荒的做法是对的,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生丁:生物遭到破坏,会影响食物链中其他生物,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 师补充:对的,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引起众多物种的消失,破坏生态平衡,而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

(二)归纳总结

第四小组:通过资料一,我们小组认为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第五小组:滥砍乱伐也是原因之一。森林的大面积减少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减少,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减少,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锐减。

第六小组:《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也告诉我们,人类的滥捕乱杀也导致生物数量的减少。

师引导:其它小组还有不同想法吗?

第一小组:环境污染也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比如我们学习过的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生活污水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被分解时,大量消耗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导致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师生共同总结: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诸如森林过量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

(过渡语: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呢?你知道的措施有哪些?)

五、角色扮演,共话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措

师引导:假如你是政府部门、生物学工作者、动物园管理人员,或者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们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哪些事情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角色,并陈述你们的观点。

4 第一小组:我们是政府部门。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例如,水杉、桫椤、珙桐、银杉、金花茶等植物,以及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动物都被列为一级保护级别。但是面对这些珍贵的生物,人们的保护意识仍然很微弱,因此,我们觉得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明文规定,以警示人们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

第二小组:作为生物学工作者,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每种生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生存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觉得应当就地保护一些濒危动植物,就地恢复和保护一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师补充:好的,这个想法也就是课本上提到的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管理和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国家已经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以及主要保护对象有哪些呢?

生:例如可可西里、四川卧龙、西双版纳、长白山、青海湖鸟岛以及盐城滩涂等自然保护区。

第三小组:建立自然保护区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有些生物原来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或者数量实在太少了怎么办呢?因此,我们觉得植物园、动物园或者水族馆就可以成为这些动植物的第二个家,这就是迁地保护的措施,它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其它小组补充:以后我们再去植物园、动物园这些地方的时候,应该小心翼翼了,不能做伤害动植物的事情。

第四小组:我们查阅资料,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对于那些繁殖时间长、存活率低的动植物,可以采用人工繁殖、栽培的手段。例如扬子鳄、中华鲟、水貂、水杉、红树等。

其它小组补充:作为一名中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觉得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识,需要更努力地关注、保护身边的濒危动植物。

师总结:恩,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可以采取以上的几个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总结起来包括依法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以及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

5 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既顺应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尝试着进行一种学生为主体的“问题--研究”模式教学。

(一)合理分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然

(二)有效探究,促进课堂交流展示的必然

课前学生进行讨论的时间不充分,学生收集的许多信息没有进行取舍,而是全盘讲出,浪费较多时间,从而导致本组其他成员的时间不足。

(三)置身角色,提升理论升华实践的果然

本节课整个教学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的教学,能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问题进行自主研究,在研究中锻炼自己的分析归纳能力,在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能事先组织学生自己制作PPT演示文稿,为学生提供了一良好的合作交流与研究的平台,但是也存在不足的的地方,忽视了学生作品制作的质量,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让学生具备了真实的情感体验,也为课堂的信息的共享和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但是教师要提前阅读指导,进行取舍,以便短时间内把问题的重点交流出来。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较新颖,学生活动的空间较大,参入的热情较高,学习的氛围和谐有序。黑板上让学生进行的板书设计,层次清楚,重点明确,能够将所研究的问题标明,也能将其重要的信息列出与别的小组共享,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

本节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较少,老师没有拘怩于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将知识与问题延伸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分组讨论、研究的教学方法更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本节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方法适合了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堂上的思维对话的设计,学生主体活动的发挥,无一不为“问题--研究”模式教学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问题的研究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相关的新旧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利用本学科的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整个课堂的教学富有艺术性。

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较强,气氛和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通过信息的讨论、交流、总结、评价等方面将问题进一步研究,提出很好的倡议。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第二篇: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主讲者:周爱

生物多样性保护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列举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的数量与分布; 运用材料说明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理解物种资源对人类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认识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结合案例,根据物种灭绝的加速趋势,认识人类活动对动物灭绝的加速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探索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对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物种资源对人类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资料搜索、情景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国家一直倡导优生优育,,如果有可能,我想借助神奇的科学力量设计一个基因组合。让所有的人都有李钟硕或者范冰冰的外表,爱因斯坦的智商,马云的情商,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基因组合,大家觉得有没有可能呢? 生:可能(不可能 )

师:科学家说有可能,但他们绝对不会那么做。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生物多样性保护》。首先我们来看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C级)

2、通过搜集材料、数据举例说明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现象并能解释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B级)

3、运用所学物种灭绝的原因尝试谈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B级)

根据本节内容,我进行了课前任务安排,并呈现在大家的导学案上]:

本班分四大组,每一大组一个任务,共同合作完成,以PPT形式展示出来。小组同学亦可进行文字材料作补充说明。具体任务安排如下:

1、通过搜索图片、材料、数据证明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现象;

2、展示一组世界及中国濒危物种,并给予相应的介绍;讲解人类活动加速物种灭绝的具体原因;

3、我们周围环境有哪些行为正在破坏生物多样性;

4、搜索目前世界及中国有哪些可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过渡:明确目标,了解了任务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本66页至69页,并填写[知识存盘]。 好,我们来检查自己的预习成果。哪位同学来回答。 凡事预则立,他精彩的成果展示正说明预习的扎实。

1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主讲者:周爱

过渡: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包括哪些层次呢?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不同种类的生命,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其相互交替、影响令地球生态得到平衡。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目前世界已知的物种中,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有150万种,微生物有10万种。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相比世界物种已知数量,中国已知物种所占比重怎么样?

生:低(少)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多样性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山地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为此我们可以看出,遗传基因多样性造就了物种多样性,而物种多样性又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过渡:请看题目,考察大家掌握的如何呢?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答案。 【巩固训练】

1、以下内容不能表示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

)

A、沙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生:回答

师:完美,我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针对学生回答不足给予点评)

在庞博的生态系统中,有一些物种,如今我们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它的标本,而有一些物种被标上了国家级保护物种,这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我把时间交给大家,看看大家在课前搜集材料准备的怎么样了。

1小组总结语:大家认为怎么看,一起讨论讨论。 生:讨论

生:质疑: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到底是哪一种原因导致恐龙灭绝的呢?) 学生展示讲解。

谢谢1组精彩的展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将物种灭绝的原因归结如下几点: 生存环境的改变; 生物之间激烈竞争; 近亲繁殖,使物种退化;

师:我们还可以大胆推测,若干年后,人类从地球上消失最有可能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当然,我真不希望我们人类走向那一天或者成为濒危物种。目前,哪些物种濒临灭绝了呢?有请下一组。 2小组展示

同学结束语:是哪些因素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呢?有请下一组。 3小组展示加速物种灭绝的人为因素。

根据两个小组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尝试归纳出加速物种灭绝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主讲者:周爱

同学回答。 生1: 生2: 生3:

师:我将你们所述原因归纳如下:

滥砍滥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请大家看题。 【巩固训练】

材料一 2010年11月9~10日,“2010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丽江召开。会议主题为“研讨生态系统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材料二 于1998年6月正式批准建立的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候鸟的栖息乐园。目前在拉市海湿地共有鸟类5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有3万只左右,其中特有珍稀濒危鸟类9种,包括青藏高原特有鸟类斑头雁,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黑颈鹤、黑鹤等。

(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此次会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 (2)试分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生:回答 师:点评

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人们疯狂地破坏生物多样性。那么,我们见到周围哪些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案例呢?有请下一组。 生:展示。

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活动除了破坏生物多样性,能不能试图保护生物多样性呢?有请下一组。 生:展示

生:质疑:什么是迁地保护? 生:解释。

师:本小组搜集的有理有据,共四点。 建立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 科学研究保护; 制定法律法规;

师: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人类的共同财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尤为重要。下面我们掌声有请最后一组精彩的演讲。 生:朗诵。

师:让地球的肺呼吸得更舒服些吧。为此,让我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来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进行全民呼吁。给大家一点时间。 生:准备,设计。 师:观察,讨论。

师:我看很多同学都写出了发自内心的呼声,让我们请他们来展示一下。 生1: 生2: 生3:

3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主讲者:周爱

生4:

师:我们每个人都期待完美,但是也因为我们个体中存在不完美的独特性,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有趣而精彩。

所以,我们应该秉持着尊重和保护的心态,接纳生物多样性的存在!谢谢大家!下课! 现在请大家完成当堂检测部分。

分析下列的图表资料,回答1~2题。

1.资料显示,全球各物种中,濒危物种所占比例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 (A) A.哺乳类、两栖类

B.鸟类、爬行类 C.高等植物、两栖类

D.哺乳类、淡水鱼类 2.该图主要说明了 (B) 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

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B.人类活动造成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 C.当前物种灭绝加速,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的 D.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物种灭绝的速度相关 读下面漫画,回答4~5题。

4.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C) 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 B.草原逐渐进化为荒漠

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5.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 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大 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4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主讲者:周爱

5

第三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案

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观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 师:视频中记录的是亚洲狮的悲惨历程,现今大部分野生种已经灭绝,通过视频,使亚洲是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生:

师:工业革命以来,像它们一样因过度捕杀而灭绝的生物已达数百种,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

PPT 展示 师:在学习之前明确本节课目标 生:读三维目标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探究专题“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内容,解读数据完成导学案第一题。 生:做

师:板书

(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生:展示结果 生:答

师:人类活动导致生物种类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具体人类的哪些活动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让我们一同进入下面的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课本87页6幅图片,回答导学案第二个问题 生:做 师:转转看看 生:找同学起来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下面我们来做个总结,请同学们根据课本88页第一段,总结: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生:总结

师:很好。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捕滥杀、人类可是说是万恶之源,那么作为罪魁祸首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弥补这一切,来拯救我们的家园呢?

PPT 展示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9页资料,完成导学案55页自主学习部分第1题 生:做(师板书

1、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人口数量剧增,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城市化)

2、乱采滥伐和乱捕滥杀

3、外来生物的入侵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

师:好,停。谁来回答第一题?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0页内容,完成导学案55页第二题 生:回答

师:同学们总结的不错。看来大家掌握的都不错,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测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3页资料,完成导学案56页,合作探究部分。

生:做 (师:板书

1、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

3、加强教育和法制保护) 生:小组讨论

展示结果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都不错,为了奖励大家,在这儿给大家讲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第四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

摘要 本文对中国国内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内发达省市和欠发达省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概况作出分析,并讨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几点威胁和挑战,最后点出几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 1 9 9 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 5 3个国家签署了 《 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 9 9 4 年 1 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 1 2月2 9日定为“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

一 、我国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总的概况

近十几年来,我国积极履行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政策规划、法律法规,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科研投入,增强公众教育的保护意识,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日趋完善,十年来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种子法等,并对森林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进行修订。有关部门还制定了林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生物种质资源、大熊猫迁地保护等专项保护行动计划,将其纳入国家行动计划之中,加强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我国根据不同对象,对不同生物分别采取就地和迁地两种保护形式。到2 0 0 1年底,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 5 5 1 个,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保护区网络。另外,还建成 1 4 0多个植物园,栽培中国区系植物 1万 8千种,占中国区系成分的 6 5 % ;建成近2 0 0 个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2 3 0 多处野生动物人工繁殖场,l 4处濒危野生动物救护和繁殖中心,对我国的生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我国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中心,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围和力度。近十年来,我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环北京防沙治沙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 ,在改善环境 、

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科研工作者积极探索,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论述了生物多样性主要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对存在的主要 问题提研究,初步查明我国一些森林、草原、淡水和珊瑚礁生态系统受损现状和原因,

1 评估重要濒危物种的受威胁状态,提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对策。环境保护部门还建立起2000多个环境监测站,加强对全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近十年来,我国广泛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展览、纪念 日等活动,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大大提高了公众和管理人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国内发达省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我国的发达省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和加强。目前,全国已建立了4 8 3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和安徽已陆续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生态省建设试点。7省积极制定了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一些地方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经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态产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我们今后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1 7 5 7个,总面积 1 3 2 9 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l 3 .2 % ,高出世界平均比例1 2 % 。我国国内发达省市的保护区类型较齐全,布局较合理,功能较健全,形成了大体合理的网络。

三、国内欠发达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我国中两部欠发达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也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云南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初步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制体系,制定了4 O多部配套法规和规章,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法制基础。截至2 0 0 4年底,全省共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1 9 3个,总面积 3 4 7 .3万公顷, 约占云南省陆地国土面积的 8 .8 % 。云南已建多家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中心和 1 O多处野生动物收容拯救中心、1 0多处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为土的植物园、树木园。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己收集野生动物细胞株 2 0 0多种。云南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米。两舣版纳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的乡村建立社区共管联系制度,对自然资源实行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既保护了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又解决了当地山民的经济困难。此外,云南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对生物物种资源的依法保护,严格行政执法,加大了行政和刑事处罚力度,查处了两戏版纳捕杀亚洲象、野牛等案件近万起, 取缔了非法经营单, 组织了清理种子市场联合行动,开展了大规模的生物物种资源执法检 ,有力地打击了乱捕滥猎、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盗卖走私等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活动。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目前土要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方式就地保护 。截止 2 0 0 4年底 ,全省共建有自然保护1 3 0个 ,面积9 6 .1 0万公顷,约占全

省国土面积的5 .4 6 % 左右,其中国家级 7 个,省级 3个,地市级 2 2个,县级 9 8个。现有 自然保护区中,属森林牛态系统类型、 野生动物类型、野生植物类型的 1 2 0 个,内陆湿地类型的8个,古生物遗迹类型的 1个,地质

2 地貌类型的 1 个。同时还建有省级以 风景名胜区 6 9个,面积 1 0 2 .8 6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5 .8 % ,其中国家级1 2个,省级 5 7个。建有森林公园 4 6个,面积 2 0 . 4 l 万公顷, 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1 .1 6 % ,其中圈家级 l 5 个,省级 2 1 个,县级 l O个。建有地质公园6个,面积 1 3 .4 6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0 .8 % ,其中国家级 4个,省级 2 个。

广西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丁作在过去 l O多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 2 0 0 5年底,广西共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7 2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 2 处, 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4 2 处, 市( 县) 级 1 8处,并建有3 4个风景名胜,2 6个国家森林公园,6 个国家地质公园,现有森林面积1 .8 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 2 .7 1 % ,居全国第四位。红树林面积为 1 2 . 5 6 万 亩,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 3 8 % ,居全国第二位。广西又是全国重点集体林区 ,林业用地面积为 2 . 2 6亿亩,居全国第五位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6 4 % 。全区活立木蓄积量达 5 .I 1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位 。全区人工林、经济林和速丰林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 , 2 0 0 7年全林业总产值预计达 5 1 5亿元,提前三年实现 “ 十一五”规划目标。有 3 1 个市(区 、县) 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 3 个县已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命名,已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四、生物多样性主要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1 .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要求与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森林超量砍伐 、草原开垦、过度放牧 、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导致生物生存环境破坏 ,甚至消失,从而影响到物种的常生存,甚至有部分物种已经濒临绝灭。

2 .贫困问题导致自然资源的退化。一方面是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制约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另一方面,群众为了生存和发展又会对环境进行开发、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贫困——环境破坏——越来越贫 ”的恶性循环。

3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对物种和栖息地造成的影响。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 ( 如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 ( 水、空气、酸雨等) 、人类活动的干扰, 一些自然生态系统已受到严重破坏,原生植被面积不断减少,许多物种及其生存环境遭到损害,陷入受威胁乃至灭绝的境地,使景观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性减弱。以药用植物为例,由于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欠衡, 药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繁殖受到严重威胁。另外使用化学除草剂、杀虫剂、化学肥料等以及长期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使药用植物失去了健康生存的栖息地。

4 .对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需求的增长威胁着稀有和濒危物种的生存。近年调查结果显示,田内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一部分分布范围及数量在萎缩,明显处出于受威胁的状态。以中药材为例,由于野生资源 日益减少,常用野牛动植

3 物药材资源短缺, 濒危物种种类增多, 造成经常使用的4 0 0余种药材供不应求,如天麻、甘草、麻黄、虎骨、麝香、犀角等品种的原动植物野生数量已经接近于灭绝 。

5 .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物种造成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外贸易大幅增长,旅游业蓬勃发展外来物种无意或有意传播的机会大人增加,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也大幅增加。

6 .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物种栖息地不断缩小,破碎化、片段化现象突出,环境退化;自然保护区之间往往相互隔离,缺乏生态通道。

7 . 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严重缺乏。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能力仍很薄弱;尚未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区域社区及居民末获得利益公平分享,社区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矛盾突出。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应对策及措施

1 .近期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较普遍,甚至还存在知法犯法的现象。(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群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远意义认识欠缺。一方面是群众的文明消费观未树立,吃野生动物的陋习未能扭转;另一方面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乱捕滥猎、乱砍滥伐、非法经营野生动植物的现象屡禁不止,掠夺式开发生物资源,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 3 )自然保护区建设落后:由于一些地方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重视不够。此外对 自然保护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和保护区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均严重制约了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 4 )自然保护的地区实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未建立: 由于合法合理的补偿经费不到位, 群众为生计所迫不得不进行带有破坏性的开发, 导致了野生动植物的严重破坏。同时,土地、林权不落实,给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带来很大隐忠。 一些保护区在批建时面积和范围界限不明确, 而其中的林地多属集体所有,当地政府已将林权证发给林农个人, 林农有经营 自主权,因此林农在保护区内进行的一些不合理开发难以得到有效制止。( 5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工作严重滞后:由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有效的科研和监测体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种群结构和栖息地生境、 种群退化原因、物种就地保护及异地保存、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较薄弱, 一些管理上函待解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此外,野生动植物救护和引种保存机构的数量规模和水平还不能适应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需要。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应对策及措施。( 1 )加强科研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科技投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工作,对我国生物种群分布、食物链、繁殖地等情况进行研究, 查清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情况, 编制我国生物名录,对濒危物种的现状、生境、分布、数量及其变化规律和濒危原因进行调查和系统研究, 编制我国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和保护规范。( 2 )加强自然保

护区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尽快确定保护区边界范围。有计划地建立相当规模和数量的自然保护区、保留区,形成区域性自然保护区 网,同时尽快在实施自然保护的地区实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自然保

4 护区外的生态系及物种的保护。( 3 )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 制定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生物资源保护法规体系。( 4 )可持续地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改善及完善各种有效的开发利用技术措施,合理利用我国的森林、海洋及淡水渔类、特色中草药、野生动植物等生物资源。( 5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6 )实行 “ 移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和水族馆等。( 7 )开展科研监测工作和国际合作:切实开展科研监测作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与区域合作。在生物多样性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转让、人员培训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 包括开展跨国民问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养护、 研究和管理的国际合作机制。( 8 )建设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与监测系统:逐步建立我国生态系监测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信息系统并实现与世界相关信息系统的联网。( 9 )建设示范工 :落实扶贫、移民计划,认真重视和扎实开展社区互动建工作;做好实用技术培训与相关项目合作;积极采用旅游模式、人工养殖模式、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模式等,寓教于游、主动式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的保护行动,达到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目的, 促进公众自觉保护意识的普及 。

六、结语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生命资源的总汇和未来工农业、 医药业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材料等基本需求;同时,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稳定环境具有关键性作用,为全人类带来了难以估价的利益。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人类有可能多方面、多层次地持续利用甚至改造这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丧失生物多样性必然引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危机,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热点之一,也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公民应该关注的热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我国和世界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5 1.高正文. 提高认识, 加强管理, 开创云南生物 多样性保护新局面 2.谭伟福,蒋波. 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途径

3.欧阳静,韩轶,王治海.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非持续因素分析 4.易思荣,黄娅, 肖中.中药材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5.王智, 蒋明康, 秦卫华. 中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评价标准探讨

第五篇:《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反思

以风景区旅行的见闻引入,用我本人的经历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请两名同学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

提出具体任务与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自主学习。

教师进一步引入:

许多同学会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然重要,但那是政府的事,自己无须操心,或者认为自己操不了心。我们的身边也没有砍伐珍稀植物、疯狂挖掘发菜、偷猎大熊猫之类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事件。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和更加深入的思考。

教师小结: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漫长岁月进化、发展的结果,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谐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含保持、恢复、重建和持续利用几重意思,而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持续利用。然而,由于人为因素,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作为中学生,不仅应知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内容,更重要的是增强保护意识,使自己能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怀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能为我们国家、我们生存环境的持续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上一篇:班级师生交流会总结下一篇:北京大学各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