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结构教学案例

2022-07-23

第一篇:选择结构教学案例

程序的选择结构--条件语句(教学设计)

程序的选择结构--条件语句

灵武一中 马振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广东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选修)第二章程序的选择结构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介绍程序选择结构条件语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例,引领学生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实践活动过程,逐步掌握利用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但由于大部分学生上机操作能力较差,缺乏平时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素养的积累和培养,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根据实际课堂对所设置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适时调整。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条件语句的基本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2)能够将算法转换成相应的程序并调试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用计算机成功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 【教学策略及环境】

使用任务驱动方法,在活动中体现分层次和探究式教学。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条件语句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

(2) 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难点:在理解条件语句的基础上,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给出“一个学生思考因周未天气情况来决定去干什么”的动画,并运用英语知识中的虚拟语气中的一个语句“If it rained on weekend, I would not go to theme park. ”

学生思考:问题1“怎么让计算机去判断: If it rained on weekend, I would not go to theme park.”?引出本节课内容。

二、条件语句

环节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42页“条件语句”内容

教师请学生来回答:

1、 条件语句的基本格式?单行形式和块形式。 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2、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是什么?

环节2:教师小结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条件语句格式”。 环节3:学生上机实践“让计算机来解决问题1”. 学生分组练习将算法转换成程序并调试程序的过程。

环节4:师生共同发现并解决在算法转换成程序并调试程序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关系表达式

环节1:学生思考问题2“随机给出一个学生的成绩,怎么让计算机来判断这个学生的成绩是否合格? ”

提示:这个问题与上一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条件变了

环节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43页“关系表达式”内容,获得表达问题2条件的语句。

环节3:学生上机实践“让计算机来解决问题2”. 环节4:师生共同发现并解决在算法转换成程序并调试程序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节5:教师小结关系表达式运算符号有哪些。

四、逻辑表达式的运用

环节1:学生思考问题3“令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a,b,c,可根据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随机给出这三个变量的值,让计算机行判断是否构成三角形?”

提示:这个问题与前两个问题又有什么区别? 还是条件变了 环节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43页“逻辑表达式”内容,获得表达问题3条件的语句。

环节3:学生上机实践“让计算机来解决问题3”. 环节4:师生共同发现并解决在算法转换成程序并调试程序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节5:教师小结逻辑表达式的三个运算符和其运算须序。

五、拓展

周未班里有五位同学去“361°”鞋店想买鞋,他们看中的一双鞋的原价是500元;这天正好鞋店搞活动: (1)买一双,按九折优惠 (2)买二双,按八折优惠 (3)买三双,按七折优惠 (4)买四双,按六折优惠 (5)买五双,按五折优惠

请同学们利用if语句编写程序,帮这五位同学计算一下: 如果只有一位同学买鞋,他要花多少钱? 如果有二位同学买鞋,他们分别要花多少钱? 如果有三位同学买鞋,他们分别要花多少钱? 如果有四位同学买鞋,他们分别要花多少钱? 如果五位同学都买鞋,他们分别要花多少钱? 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if语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六、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if条件语句的基本格式;在使用if语句时运用到的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运用if条件语句解决了实际中碰到的问题。

第二篇:选择结构实验报告

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日期:2012年3月26日

实验原理:利用 if 或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仪器:PC

实验内容及步骤:

内容:利用scanf函数读入变量x的值,利用if或switch 语句判断x所在的区间,并求函数在x 处的函数值

步骤:

1、 程序设计:

(1)定义变量;(2)利用scanf给变量x赋值;(3)利用 if 或 switch 判断x所在范围执行相应计算,以求得函数在x 处的函数值;(4)输出相应函数值

2、 输入程序、调试并运行通过。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要求:抄写指导手册上相应章节的目的要求

实验环境:windows XPTC或 VC

实验内容:完整抄写P77页4.5小题

实验步骤:直接写代码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题目自己输入相应值并观察程序输出结果

总结:主要写出自己在本次实验中的收获及不足

第三篇:2.3.2选择结构

一、【教材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选择结构”是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该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VB相关基础知识,已经学习了顺序结构,对程序设计流程有了一定基础上进行,因此学习本节即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同时也是学习后面第三章程序的实现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有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程序选择结构中的条件选择语句的执行流程,掌握条件选择语句和多种选择语句的使用方法。

(2)能够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计算问题。

2、方法与过程:通过问题的逐步完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程序设计选取的题目都是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加强学生利用本学科解决日学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程序条件选择结构的执行流程 (2)会使用条件语句和多重选择语句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难点: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写出程序代码。

五、教学思路及方法

本案例能够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符的实例——出租车计价器,来引入并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恰当地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并以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教学策略来实现教学目标。

再通过一道输入学生分数,判断该分数是属于哪种等级的题目,让学生初步接触多种选择语句的使用。进而再做类似的练习,加强学生的理解,课程安排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所以在教学过程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驱动、合作探究、自主探究。

六、教学过程

此教学过程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if语句的学习(单分支、双分支、多分支语句),该部分主要以出租车计价器实例为依托。第二部分是Select语句(多分支语句)的学习,主要以学生成绩等级为依托展开教学。

本过程通过让学生解决身边的问题,出租车计价器程序设计,完成分支语句的教学。主要分四个过程设置情境引入新课――if语句的学习――多重分支的学习――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一)、设计情境,引入新课

用如生活、数学、英语中学生所用过的各种选择实例引入新课。

例1:If you enjoy running every morning,then please put your right hand,else please put your left hand.(屏幕演示)

例2:如果今天天气好我就出去旅游,否则我就在家写作业。 例3:如果天气变冷,你就多加些衣服。

例4:数学中求绝对值的实例。教师事先做好求绝对值的界面与程序,演示给学生。

让学生尽量多例举出类似于这样的实例。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接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是VB中的选择结构,拉近了本来枯燥无味的语句结构和我们的生活学习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学生新知

第一部分 if语句的学习

1、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坐过出租车,试探描述出租车计价器? 学生: 起步价2公里以内5元,超出2公里外,每公里1块4。

那我们能否编一个计价器程序呢?也就是当我们给它一个路程值,让它自动算出车费。

2、建立问题模型,分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结合学生的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师生共同探究,写出下面的分段解析式。)

师生一起分析,要解决以上这个问题,我们的程序应有以下的功能:(多媒体演示其功能)。 输入一个数,

若该数小于等于2,则输出车费5元;

若该数大于2,则车费按1.4×(x-2)+5计算再输出。

师:根据上面的算法描述,我们大家已经会用输入语句与输出语句,那以上的分析中还有一处是大家不知道的,那就是判断,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IF语句。

3、展示If单分支语句格式、功能、流程图――解决问题 师:格式:IF <条件> then <语句> 流程图:

自主尝试、解决问题1:(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编写后进行成果展示,推选出最优方案)

(1)s=inputbox(“请输入路程值s”,s) if s<=2 then pay=5

if s>2 then

pay=1.4*(x-2)+5 print pay (2)inputbox(“请输入路程值if s<=2 then msgbox(5) if s>2 then

msgbox(1.4*(x-2)+5)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段代码似乎还有点“问题” 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没有,有的说好像有点,但说不出来。

师提示:存在重复判断。因为给定一个数值,它只会符合一种情况,但是我们的程序现在都对它进行了两次判断,这是浪费计算机资源和降低程序运行效率的做法,If语句还有一种格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复合IF语句。

通过IF...THEN...语句教学与学生实践,引出分支语句的第二种表达格式。

4、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出双分支语句――完善问题

(在已有的实践结果上再设疑,再引导,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逻辑严谨, 环环紧扣。同时,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优化程序设计算法,提高程序运行效率的思想,也就是在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不仅要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要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展示IF双分支语句格式及流程图,并讲解其功能 IF <条件> then

流程图: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End if 尝试修改上述语句

inputbox(“请输入路程值”,s) if s<=2 then

pay=5

,s) else

pay=1.4*(s-2)+5 endif print pay

5、继续提出问题――引出分支语句的嵌套格式――解决问题 观察上面的程序与实际看看是否有不符合的地方呢?

部分学生提出:(1)“我输入一个负数也能得到结果5”,(2)“我输入一个非整数,得到的结果跟实际情况也不符合”?

我们能否利用现有的知识对它进一步的完善呢?请大家思考、讨论、尝试解决。

针对问题(1)“我输入一个负数也能得到结果5”,我们经过讨论,得到这样的结论,s应有三种情况

s≤0;02,我们在程序中只考虑了两种情况,所以会出现以上的问题,在程序设计时应把第一种情况“过滤”,怎么“过滤”?引入IF语句的嵌套格式并简要分析它的执行过程。 展示IF语句的嵌套格式及流程图并讲解其功能 IF <条件1> then

<语句组1> Else

IF <条件2> then

<语句组2> Else

<语句组3> Endif Endif

同学自主实践,

inputbox(“请输入路程值”,s) if s<=0 then

msgbox(“路程值不能为0或负,请重输”) else

if s<=2 then

pay=5

else

pay=1.4*(x-2)+5

endif msgbox(pay) endif 此时将整个教学过程推向最后一层——选择语句的嵌套。这应该是本节课的最难点,但由于有了前面一层层的引导与推进,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下也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点。当然,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代表学生对选择语句的嵌套有了多么深刻的认识——需要更多的强化训练,但是学生经历了运用嵌套结构正确解决问题的过程,为进一步的理解选择嵌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问题(2):“我输入一个非整数得到的结果跟实际情况也不符合”,只要超过一点,就当超过1公里计算,经过提示、讨论,(教师给予提示,因为学生虽然学过取整函数,但是不一定会用),得到如下的解决方案:s=int(s+0.9999)。 IF...THEN...ELSE...语句的教学与应用,进而通过出租车计价器问题实际应用中,输入值不可能为负数,引出分支语句的嵌套使用。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引导由浅入深,使学生在顺理成章中掌握了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多分支语句的学习

主要分为四个过程: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尝试、编写程序――展示多重语句的格式、功能――修改程序,进一步完善

1、提出问题:输入一个成绩,如果90分以上,则输出“优秀”;80-89,则输出“良好”;70-79,则输出“中等”;60-69,则输出“及格”;60分以下则输出“不及格”,请编写程序。

2、学生讨论、尝试编写程序,程序如下:(因为学习过if语句,所以学生可能会编写出如下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X=inputbox(“请输入一个分数”) If X>=90 then print”优秀”

If X>=80 and X<89 then print”良好” If X>=70 and X<79 then print”中等” If X>=60 and X<69 then print”及格” If X <60 then print”不及格” End sub 在程序2-4中,使用了5个if语句来处理5种情况。这样的程序在可读性和效率方面都是比较差的,如果再多一些情况,它的缺陷就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3、展示多重选择语句格式(多媒体展示)

在VB语言中,设置了一个处理多种情况的语句,称为多重选择语句,它的基本格式为:

select case 表达式

case 表达式列表1 语句组1 case 表达式列表2 „„ case else 语句组N+1 end select 其中

(1)表达式和表达式列表可以是数值型或字符型,表达式列表还可以是多个用逗号分开的表达式。

(2)表达式列表与表达式的类型必须相同。 (3)表达式列表又称值域,它有如下三种形式:

表达式1,表达式2,„„ 表达式1 to表达式2 Is关系表达式 多重选择语句的执行过程

当表达式的值为表达式列表1时,执行语句组1; 当表达式的值为表达式列表2时,执行语句组2;

„„ 当表达式的值为表达式列表N时,执行语句组N; 当表达式的值不是上述值时,执行语句组N+1;

有了多重选择语句,对于多种情况的选择问题,就可以利用它来解决。

4、运用多重选择语句编写上述的程序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_click() X=inputbox(“请输入学生成绩”) Select case X Case Is>=90 Print”优秀”

Case 80 to 89 Print”良好”

Case 70 to 79 Print”中等”

Case 60 to 69 Print”及格”

Case else Print”不及格” End select End sub

七、知识回顾,总结提升

在VB语言中,选择结构通过if语句和select case语句这两个条件语句来实现,运用条件语句的关键是条件的表示,如果能够正确地表达条件,就可以简化程序,在多重选择的情况下,使用select case语句,可以使程序更直观,更准确地描述出分支的走向。

与顺序结构相比较,选择结构就是程序的执行不再完全按照语句的顺序执行,而是根据某种条件是否成立来决定程序执行的走向,它进一步体现了计算机的智能特点。

八、 课外拓展

问题1:编一个程序,输入三个数,输出其中的最大数。 问题2:自已上网查资料,搜集有关气象风级表的资料,比如说0级是属于无风,12级是属于飓风等,试编写程序,输入一个风级,输出相应的概况,名称,速度等。

第四篇:C语言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班级:12级计科1班 姓名:卜倩倩

一、 教学背景

知识基础: 在前段时间的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下知识: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运算、顺序程序设计等。

教学方法:以教为主的课件讲解,包括:回顾—讲授—举例—讨论—评价五个部分。

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掌握几种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条件运算符)的特点,清楚没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2、了解条件与程序流程的关系;

3、了解不同数据使程序的流程覆盖不同的语句、分支和路径;

4、了解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使用方法,及其运用; 能力目标:

1、能够使用if语句编写条件选择程序;

2、能够使用嵌套if语句和switch语句编写多分支选择结构程序;

3、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观察,大胆创新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If语句、switch语句、条件运算符; 难点:

嵌套if语句的使用方法,while语句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策略:

1、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情境和充分的学习效果展示机会,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2、根据主讲内容,教师用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让同学们在对概念的了解上,学会了怎样具体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

1、通过知识回顾,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2、讲授新的学习内容;

3、利用例题的形式,让同学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

通过布置相关作业,或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第五篇:《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选择结构教案

课题 选择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选择结构的思想。

2、掌握IF语句格式和SELECT格式 技能目标:

1、IF语句和SELECT语句的使用方法

2、IIF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利用IF语句和SELECT语句进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难点:IF语句格式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演示讲解

教学用时:讲授1课时,实训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程序语言主要有三种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顺序结构就是按照程序的书写顺序逐条执行下去。这堂课我们开始来学习条件结构语句。

二、讲授新课:

任务5 改变窗体的颜色 【任务描述】

在本任务中创建一个应用程序,每当用鼠标单击窗口时,窗口的背景就变换一种颜色,窗口的背景颜色在红、绿、蓝三色之间循环,如图2-6所示。

【任务分析】

 改变窗口背景颜色就是改变窗口的BackColor属性值。预定义符号常量vbRed、vbGreen和vbBlue分别表示三种颜色,单击窗口时依次把这些颜色值赋给窗口的BackColor属性,就可以实现窗口的三色循环。定义一个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单击窗口时,计数器的值加1,判断计数器的值,设置相应的颜色。颜色有三种,计数器的取值也只能是1~3,当计数器的值大于3时,使计数器的值归1。

【设计步骤】

【程序测试】略 【知识链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判断问题,把这些判断问题编写成程序,就需要使用到选择语句(IF语句),IF语句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来选择执行的语句。 1. If语句

 单行形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1][Else 语句2]  块形式的If语句格式: If <条件1> Then

[语句块1]

[ElseIf <条件2> Then

[语句块2] . [ElseIf <条件3> Then

[语句块3]

. . . [Else

[语句块n]] End If 2. IIf函数

Result=IIf(条件,True部分,False部分) 举例讲解

任务6 值班情况查询 【任务描述】

在本任务中制作一个学校的电子值班安排表,供师生查询,运行结果如图2-7所示。

【任务分析】

一个星期内的值班安排,最多有7种情况,输入1~7中的一个数字,根据输入的数字用Select Case 语句进行判断,并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对于输入小于

1、大于7的的情况也应进行适当处理。 【设计步骤】演示讲解 【知识链接】

Select Case语句根据测试表达式的值,从多个语句块中选择一个符合条件的语句块执行。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Case <测试表达式> Case 表达式列表1

语句块1 [Case 表达式列表2

语句块2]

. . . [Case Else

语句块n] End Select  其中测试表达式可以是数值或字符串表达式;每个“表达式列表”可以是一个表达式、一组用逗号分隔的枚举值(如1, 2, 3)、表达式1 to 表达式2(如1 to 5)、Is 关系运算符 表达式(如Is < 3)。  Select Case语句执行的流程是:对测试表达式进行测试并检查表达式列表1,若为真,则执行语句块1并结束选择;若为假,继续检查下一个条件。如果都不为真,则执行语句块n。如果没有语句块n,则什么也不做就结束选择。

三、总结实训

1、任务

5、任务6

2、实训2(4,5,6)

上一篇:行政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乡镇街道工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