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定量分析论文

2022-05-1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体育定量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地部分高校进行大学生体育消费及营销策略的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要面子、重关系的体育消费行为,大学校园体育消费具有福利性特征;高校体育营销策略方面:高校体育消费中开发的体育项目的适应人群以多为佳,同一产品薄利多销,重视回头客,注重关系营销观念,不搞一捶子买卖。

第一篇:体育定量分析论文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作为终身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环节。而终身体育教育,属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全新体育教学思想,它同高校体育教学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终身体育教育的概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最后针对终身体育教育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后期研究和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终身教育 该校体育教学 改革

一、终身体育教育概念及特点分析

1.终身体育教育概念界定

终身体育教育是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教育思想,该教育思想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讲,终身体育教育指的就是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学校所开展的体育教育活动或其他的相关体育教育活动而实现自身体育知识技能水平及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并鼓励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确保在离开学校体育活动后,也能保证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指导,以此来成功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效延续的重要方式。

2.终身体育教育的特点分析

(1)终身性

该特点主要体现在了时间上的终身性。终身体育教育所强调的也是一个人在一生之中都要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教育同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有所不同,它所注重的是人们在锻炼时间上的宽广程度,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一个时间阶段都可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并接受体育教育,所有这些都可以纳入到终身体育的范畴。

(2)全民性

对于终身体育教育而言,其参与主体不仅仅局限于一些专业体育运动员和爱好者,它所倡导的是包括整个社会范畴在内的全体成员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所以,实现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贯彻和落实,对于我国全民体育运动的开展以及对于我国大众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一种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终身体育教育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生体育意识的淡薄及教师素质能力低下

在当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技术而轻理论的现状。而要想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体育运动项目,更好的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就务必要强化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往往都是片面的注重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对于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没有一个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也就带来了极大地不便。另外,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工作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由于其综合能力水平的不同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现阶段,对于我国高校师资队伍而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的不足、专业水平及教学水平的低下,已经严重的制约到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高校体育场地及器材的制约

要实现高效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前提就需要具备一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体育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都普遍的面临着资金不足、场地器材受限等问题,这是学生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一大障碍,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三、终身体育教育视域下强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建议

1.明确改革目标、端正教学思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1)明确改革目标

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终身体育教育的终身性特点,不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发展水平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还要以学生的终身健康教育为目标,促使即使在离开学校之后,依然能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达成一种终身体育教育的效果。

(2)端正教学思想

所有的体育教学都应该本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来实施,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就需要在强化学生体育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终身体育思想教育。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1)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自身要树立起一种良好的终身教育观念,为学生做好表率,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终身教育观念。

2)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能够结合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3)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从而更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校也要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深造及进修机会,帮助教师综合素质水平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

2.强化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为更好的保障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场地及设施问题,校方要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加强校园体育馆建设,并及时的更新学校体育器材,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打造出一完善的场地设施,从而实现学生课外活动锻炼的顺利进行,同时,这对于一个良好体育活动氛围的营造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也能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结合学生和社会需求,实现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1)立足于社会实际,并在结合学生心理及生理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编排,促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能更好的发挥出自身价值。

(2)坚持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尽可能多的开展一些操作性强的新型教学科目,以此来成功满足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需求。

四、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是需要后期去采取措施进行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总之,相信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学校所采取各项有效措施的顺利实施,基于终身教育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必定会迎来一崭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郑重.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6:67-68.

[2]伍娟,林志军. 终身体育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3,21:105+107.

[3]舒钧. 基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405+411.

作者:金凤延

第二篇:高校体育消费因素与体育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地部分高校进行大学生体育消费及营销策略的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要面子、重关系的体育消费行为,大学校园体育消费具有福利性特征;高校体育营销策略方面:高校体育消费中开发的体育项目的适应人群以多为佳,同一产品薄利多销,重视回头客,注重关系营销观念,不搞一捶子买卖。以便健康、有效地发挥高校体育资源,更好地为全民健身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体育消费;体育营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体育观念的更新及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正逐步走向大学生。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进行调查不仅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行为及体育消费在大学生生活中所处的位置,由此可以引导大学生科学、健康的消费行为;而且对于开发、完善、培育适合于大学生消费层次的体育消费市场和体育产业都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近10多年来,我国的体育市场快速发展和日益繁荣,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各类体育市场的形成,为高校体育市场的开发提高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

主体因素:大学生要面子,注重关系的体育消费行为。与西方相比,中国消费行为的一个显著差异是受群体的影响巨大,西方社会个人因素强,中国社会集体因素强。由此,中国人在消费中更重视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更关注个人消费的社会群体效应,尤其在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们,在释放高考压力的同时,其体育消费受同伴、异性等因素影响较大。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北大、清华还是普通院校,群体效应、面子的问题十分重要,维系体面和关系等被视为是基本需要,争脸、给面子和礼尚往来被列入基本行为规范。由此,形成了中国大学校园中根深蒂固而又广为普及的面子、关系等体育消费行为。这甚至构成驱动消费的重大动因,从而造就出一个巨大的、中国特有的特殊高校体育消费市场。最近在中国211工程高校中的一份关于体育消费的调查中得出(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大都市的名牌大学中)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观念的影响较大,尤其来源于偏僻地区的大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在名牌大学读书,不能让别人看不起,自己及全家人节衣缩食供子女读书,比如在北京一名牌大学读书的江西籍小王,每月仅在打网球上的消费就达到300元(父母每月寄给他的生活费为600元),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环境因素:大学校园体育消费的福利特征,校园与社会的体育消费环境差异分析。在中国,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受政府、民间及海外等多种组织影响的区域。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消费具有福利性的特征,这种福利性体育消费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免费体育,如体育课的教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及广大学生的课外活动等;二是优惠收费体育,如场地器材的出租、主办各类型的培训班等。福利性体育消费有利于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体育,增强学生健康,培养和造就更多高素质人才。它不仅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和习惯,同时,由于不完全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也可促进校内教职工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高校体育利用场地和器材优势,以特有的劳务方式向社会开放,可以带动临近社区体育的全面发展,促进高校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有利于加强社会的稳定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地区部分高校中调查得出,这一特征较为明显,大约67%的高校体育场、馆、池对内、外开放都具有福利性,如健身收费2元左右/小时,游泳池收费3元左右/小时,舞会门票4元左右/场,较高水平的体育比赛门票在5——10元之间,CUBA比赛门票控制在10元以内,这些都体现了福利性的特征。

二、高校体育营销策略

高校体育消费中开发的体育项目的适应人群以多数为佳。体育消费对象的多少(即体育人口)直接影响体育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消费对象主要是人口众多的师生员工及周边地区居民和青少年(中、小学生)群体,这些构成的一个庞大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高校比较完备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时形成稳定的社区体育消费市场,这为高校体育营销市场的开发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据笔者调查统计:北京市的前30所高校、上海市的前30所高校、广州的前10所高校、西安的前10所高校体育消费对象目前主要还是以大学生为主,占整个消费人数的半数以上,达到63%,教职工占15 %左右 ,社区居民占18%,其他占4 %。这说明大都市高校体育市场开发的力度还很不够,消费群体相对较为单一,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以形成较为稳定的体育市场。

同一产品薄利多销。在市场营销的诸多要素中,价格对交易成败的影响具有关键性作用,并且总是作用于消费者进行购买的关键时期。大学是一个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由于大学生经济上尚不能自立,整体上消费水平较低,所以面向大学生的营销价格应该坚持薄利多销的策略。而面向附近居民或其他的人群可以考虑采取另外的价格方案。另外,高校体育活动开展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所以可以考虑采取周末、寒暑假等不同的价格方案。通过这些不同的价格方案可以更多的吸引体育消费者,而且还可以为本校师生带来更多的实惠,实现体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重视回头客,注重关系营销观念,不搞一捶子买卖。高校开发体育产业,消费对象主要是来源于校内和附近的居民,所以自始至终必须树立关系营销的观念,要有回头客,不能搞一锤子买卖。关系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观念与方式,即企业建立、维护并增进与顾客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满足各方的目标,使顾客对企业组织本身的信任得到维系和加强。关系营销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强化连续不断的、持久的顾客关系,是一种长期的营销战略。所以如何通过宣传动员更多的人来高校参与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消费是一个问题,而如何让现有的顾客获得满意、得到实惠,使他们有一种参与感、归属感,维系更加牢固的关系,又是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目前有些高校在体育产业的开发过程中采取会员制,用会员卡进行消费等方式不失为一种策略,但随着会员的增多,在同等条件下信用进一步加强,否则后面的会员及前面的会员均会受到影响,因为随着体育消费人群的增多体育服务面比较广,在采取以前的措施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

我国的体育产业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有了很大的发展。高校体育市场也已形成,但高校体育产业只是刚刚起步,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缺乏协调的宏观管理、政策引导、法规保障和优惠政策。目前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主要有:主体因素(大学生要面子,注重关系体育消费);环境因素(大学校园体育消费的福利特征)。高校体育营销策略中应注意:体育消费中开发体育项目的适应人群以多为佳;尽量做到同一产品薄利多销;重视回头客,注重关系营销观念,不搞一捶子买卖。

作者单位:王兴泽,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王冰,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赵永建,山东体育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 张伟霞.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与问题分析[J].体育文史,2001,(6):23-25.

[2]雷历.影响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赢利效果的因素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38-41.

[3]陈东,王燕军. 对高校体育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6 -18.

[4]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9-92.

作者:王兴泽 王 冰 赵永建

第三篇:高校体育改革与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分析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情况和高校学生对民族体育项目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改革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课上学习,培养高校学生们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运用民资体育进行教学和锻炼,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万方、龙源以及互联网百度查询相关官方网站信息资料。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读,采用访谈法、考察调研法、数据统计法以及讨论分析法等,对普通高校体育改革与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进行研究。在分析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结果中,武术项目普遍受到高校体育的重视,且学生乐于学习,其次是拔河和跳绳,这些以团队合作为形式的体育项目也十分受到青睐。但是木兰、秋千、风筝、秧歌等项目,往往受到场地、环境以及学生自身选择的影响,出现了所选人数较少的现象。相关结论:人们越来越需要健康!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的最有效方式。随着高校体育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中国体育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高校体育的发展和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大到国家政府和高校领导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小到每个高校都安排体育负责人。不论从人力财力,还是物力方面,都给予高校体育最大的支持。

各高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改善学校体育氛围,将课堂教学和户外训练相结,使学生的体育表现能力有所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最终充分体现德·智·体的整体性。

关键词:高校;体育改革;民主体育;发展

一、研究目的

在大學体育的这个阶段中,高校体育院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而民族体育是高校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体育的主要方式。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民族体育改革融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高校体育改革要把国家体育项目纳入教学课程,充分发挥民族体育的潜力和优势。丰富高校体育内容,以现代教学理念统一全民体育文化,并且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综合素质水平以及民族体育和现代体育的全面发展。国家体育项目有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随着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些体育项目始终保持其本质,成功发展成为其民族的文化和特色。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高校体育项目的开展不仅丰富了高校的体育内容,也为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民族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特征,那就不是一个健康的国家,民族。民族体育的发展为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对人的基本修养和心理状态具有推动作用。人的健康集合了各个方面的内容,修身、养性、健身、调心等不同方面的综合体。民族体育项目特别注重的就是人本身的统一性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就目前高校体育发展现状来看,由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高校体育教学情况以及高校学生对民族体育项目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改革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且在高校体育课上学习,从而培养高校学生们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运用民资体育进行教学和锻炼,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对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江苏省不同等级不同规模不同专业为标准,随机选择了32所开设民族体育项目的大中专院校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和2017年选取1000名大学生进行访谈,并对访谈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可以通过中国知网、万方、龙源以及互联网百度等途径,来查询相关官方网站信息资料,然后采用访谈法、考察调研法、数据统计法以及讨论分析法等,对普通高校体育改革与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进行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况分析

对高校的近1000人进行同样问题的访谈,其问题主要是学校开设民族体育项目的种类有哪些(N=32)?

对这个问题采用分组限定人数32人进行分别统计,另外还统计了你在本学期和上学期选择的民族体育项目是哪项?

主要涉及的项目有武术、拔河等多达9个项目的统计,为了方便研究,将数据按照降序排列进行列表显示,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中,武术项目普遍受到高校体育的重视,且学生乐于学习。其次是拔河和跳绳,这些团队合作的体育项目也十分受到青睐,但是,木兰、秋千、风筝、秧歌等项目所选人数较少,往往受到场地、环境以及学生的影响,所选人数较少。

从表2可以看出男大学生的选择顺序为太极拳、跳绳、秧歌、踢毽、风筝;女大学生的选择顺序为秧歌、太极拳、木兰扇、跳绳、踢毽。

相对来说,女生选择秧歌项目人数比男生明显增多,高达77%。除此之外,木兰项目也受到女生的十分喜欢,高达65%。在统计中,我们还发现,武术、跳绳、踢毽等活动,男生和女生选课人数几乎不分上下。说明绝对数学校能够按照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各种课程教授。

其主要的教学实践内容以及学生满意度调查情况分别简述如下。

(二)教学实践

1.民族体育传统项目的设置

根据普通体育课程计划和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计划,设置武术、踢毽、木兰剑、木兰扇等体育项目,让二年级学生自由选择。在一年级基础体育课中,分别增加秋千、风筝、跳绳、拔河等内容。此外,增加了(民族体育学)科目,主要以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为主,其内容包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产生、近代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现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与展望等几部分。

2.教学实践

通过教学实践,2016级、2017级的学生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满意度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满意度均在80%以上,不满意度为0。

(三)分析与讨论

1.高校开展民族体育项目的意义和作用

民族体育活动很简单,如太极拳,木兰球迷等。完成这一套行动并不需要太多的体力和能量。同时,这些项目配备了音乐,动作和行动之间的协调联系以及行动。造型可以给人一种美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

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使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例如,假期或放学后,组织学生排练太极或木兰剑,进行校际比赛和表演,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依托高校体育教育,发扬他们的伟大业绩,大学体育教育通过灌输国家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两者相辅相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建立了民族传统项目的选修课,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积极把握运动,今后很容易走上社会,履行义务为社区体育的发展。大学生每年都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数学生可以利用暑假将他们所学的知识传播给社会。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启动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旨在动员和组织公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人民素质。全民健身的主要目标是青少年和儿童。高校体育的特殊使命,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身体素质好的专业人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吸引大批大学生参加。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将直接影响学生进入社会后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

2.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主要内容体系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建立了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当地习俗选择一些项目。例如:太极系列有简单的太极,太极剑,太极推;木兰系列木蘭拳,木兰剑,木兰扇,木兰双圈;此外,还有八段劲,五禽戏,龙舞,秧歌,跳绳,拔河,毽球,风筝,龙舟赛等。高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教师情况,周边环境等,建立项目,形成自己的体系,为社区体育服务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人员保障。

3.高校应加强对国家体育项目的转化和发展

高校改变体育教学的“指挥式”活动是“选择性”活动,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其个人特点的活动和方法,以便给予充分的发挥他们在学习和发展自觉锻炼习惯中的主要作用。这就要求从事体育管理工作的高校人员在选择传统民族体育运动时应采取舍弃的方法。要改革和创新一些适应时代发展的项目。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有机地为社区服务,促进了中国优秀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大学生开展全民优秀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针对性和选择性的国家体育项目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高校重视并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工程文化。

(二)建议

1.更新观点

首先,传统民族体育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仅是“太极拳,长拳,健身气功”。其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大胆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习热情,在继承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技能的国家体育。

2.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民族体育的选择要求教师精通传统民族体育。主要关注教师的领导教师也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技能交流,以便在大学里开发出更多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同时,在组织管理上,要组建“老,中,青”教师队伍,结合传统民族体育的合理教学。

3.设施和设备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需要有一定的场地和设备,这就要求高校加大财政投入,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工作。

4.传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方式

首先,利用课堂教学,形成学生对传统民族体育的学习感,同时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更多的学习方式。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审查和改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通过社区的“表演”形式,通过“实践活动”向社区进行。这样,全国优秀体育文化就能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福于人民。

人们越来越需要健康。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的最有效方式。随着高校体育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中国体育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高校体育的发展和进步是显而易见。大到国家政府和高校领导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小到每个高校都安排体育负责人。不论从人力财力,还是物力方面,都给予高校体育最大的支持。改善学校体育氛围,通过课堂教学和户外训练相结,使学生的体育表现能力有所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最终充分体现德·智·体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边景珍,阴强等.河北省民族体育项目拓展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

[2]王岐富,宋彩珍.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发展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07).

[3]黄向平,孙庆彬等.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5(03).

[4]韦霞.桂西南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打榔舞传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5]云大祯,梁小婉.略论武术基本训练的重点[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2).

[6]刘妮,黄帅等.“一带一路”倡议下岭南地域民族体育项目资源化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7(05).

[7]李丕伟,刘麟.论时代的变迁与民族体育项目的嬗变[J].科技创新导报,2007(34).

[8]胡峰,赵成彬.高脚民族体育项目在凯里学院的开展情况研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4(03).

[9]王燕梅,范菲.民族体育项目引入民族地区高校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02).

[10]候强.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J].职业,2011(26).

[11]黄成旭.论大学体育观念与我国高校体育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

[12]邓永锋.论民族体育项目在当前体育教学中运用[J].幸福家庭,2012(11).

[13]周晓云.民族体育如何融入学校体育教育的探索[J].新校园,2012(8).

作者:曾旭升

上一篇:我的创业梦想论文下一篇:安徽民俗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