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分析论文

2022-04-22

摘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对体育学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学校体育事业的促进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国各地都已实施体育考试制度,分值以30分居多,并有增多的趋势。考试项目大多从立定跳远、1000m跑(男)、800m跑(女)、50m跑、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跳绳(1min)、引体向上(男)、篮球(运球)等项中选择。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分析论文 篇1:

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现状分析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分析江西省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方案的现状,从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主要结论: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选考项目设置不够合理,对伤病、残疾考生的处理不够合理。建议:加强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教学的培训,加大对运动技能考试项目资源的投入,对伤病学生设置适合的体育考试项目,对残疾学生设置体育理论考试。

关键词:体育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江西省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是通过集中测试对初中毕业生的体质甚至运动技能进行测评,其成绩纳入中考总成绩作为升学依据。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心和重视,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举措之一。体育考试目的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江西省教育部分网站等进行检索,以“江西省”“体育中考”“初中生升学体育考试”等为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针对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的,系统全面地从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库里整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提供宝贵的理论依据。

1.2.2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得到的相关数据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为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2.3逻辑分析法。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科学定性以及定量分析相结合,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

2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现状

2.1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分值现状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文件显示,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分值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分值为20分,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为30分,2016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为40分,而2018年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分值则提高到了50分,其分数计入中考总分。其中:必考项目一项20分,选考项目两项共30分(各项15分)。而各单项成绩测试时以0分为起点,不得设非零最低分。

2.2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考试项目现状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文件显示,在2018年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中,学生要进行3个项目的考试,设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男生的必考项目为1000米跑,女生的必考项目为800米跑。选考项目由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确定,并在考试前2个月向考生公布。选考项目应列出若干个,让考生从中选考两项。

由表1可知,2018年南昌市的选考项目为50米跑、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足球运球、篮球运球、排球垫球,七选二,选考两个项目分值各为15分。体育选考项,素質类(非球类)项目最少选一项,也可以选二项;球类项目最多选一项,不得选两项;考生可以选两个素质类项目,不选球类项目。吉安市的选考项目男生为50米跑、引体向上、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女生为5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九江市的选考项目男、女生均考50米跑,男生在一分钟跳绳和立定跳远中自选一项,女生在一分钟跳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中自选一项。赣州市的选考项目男女均为50米跑、立定跳远。抚州市的选考项目男、女生均为立定跳远和一分钟跳绳。

2.3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伤病、残疾考生的处理现状

目前江西省对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伤病、残疾考生的处理仍然按照1997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规定。对此类特殊考生制定了免考、缓考政策。因肢残、伤病免修体育课且不能参加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考生,均应办理免考手续。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时不能参加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考,补考仅限一次。对此类特殊考生成绩的处理:(1)对因肢残丧失全部运动能力,获准免修及免考的考生,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成绩按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总分的100%计入中考总分。(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而申请免考的考生,应有二级甲等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病历证明,获准免考的考生,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成绩按201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总分的60%计入中考总分。

3结论

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从江西省的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20分分值到2015年的30分分值,到2016年的40分分值,到2018年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分值提高为50分。可以看出江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分值逐年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得到重视。

4建议

(1)加强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教学的培训;(2)加大对运动技能考试项目资源的投入;(3)对伤病学生设置适合的体育考试项目;(4)对残疾学生设置体育理论考试。

参考文献:

[1]江西省省教育厅.江西省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Z].2018.

[2]抚州市教育局.抚州市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抚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Z].2018.

作者:刘炯明

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分析论文 篇2:

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

摘 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对体育学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学校体育事业的促进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国各地都已实施体育考试制度,分值以30分居多,并有增多的趋势。考试项目大多从立定跳远、1 000 m跑(男)、800 m跑(女)、50 m跑、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跳绳(1 min)、引体向上(男)、篮球(运球)等项中选择。成绩计算分集中测试和学分制2种。但体育考试全面实施及加大分值与中考改革实施等级制之间的矛盾,体育考试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问题以及考试组织、成绩评定真实性等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学校体育;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考试制度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sports examination for gradu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LIU Hai-yuan

(Department of Theory,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 100088,China)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ystem of sports examination for gradu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xamination system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中发7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实行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体育中考”)是加强学校体育,促进学生锻炼的一个有效的手段;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关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中发7号”文件下发一年来,全国各地在实施体育中考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改进和执行体育中考制度提供参考。

收集、分析2007~2008年全国各地有关体育中考的文件、文献及汇报等相关材料,并分别于2007年8月、2008年7月召开全国体育中考改革试点工作研讨会期间,听取8个试验区的工作汇报,针对有关问题向专家进行了咨询。

1体育中考制度的历史回顾

1.1试验阶段(1979~1996年)

1979年上海崇明中学试行在升学考试中加试体育的做法,这是我国体育中考的最早尝试,在此基础上,1980年原国家教委体育司进行调研并向全国推广。1981年4月24~30日原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期间对学校体育中考做了专题讨论,充分肯定了上海崇明中学这一改革实验的方向,当时全国有上海、山东、河南、辽宁、湖南、北京、广西、福建等地方决定试行重点中学招生时增加体育考试。1982年原国家教委体育司在广西柳州召开了体育考试座谈会,继续贯彻1981年会议的精神加强体育考试试点工作,据统计,当时全国有24个省市进行了试验(有的是全省,有的是一省中的一个市或几个市、地)。1983年由于原国家教委领导人事变更,对体育考试的观点不一,认为学生体育合格就可以了,没必要再举行升学体育考试,工作转向“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研究,体育考试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1988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学校体育不如50年代,升学考试要把体育列入考试科目”。这个讲话又给体育中考带来了机遇。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发了《学校体育工作条列》,其第9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的考试科目”。从此,体育中考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同年5月,原国家教委在河南周口市召开了全国部分省市体育考试座谈会;1991年11月,体育科学学会、教育学会在韶关召开体育考试研讨会;1992年4月原国家教委体育司在杭州召开部分省市体育考试工作会议,认真、全面地研究了开展体育考试的有关问题,并于同年8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教体[1992]4号),对体育考试的计分、项目选择、组织工作等作了指导性规定,正式确定了北京、天津、辽宁、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广东、陕西等9省市为全国试点省市。1993年在深圳召开会议后,原国家教委下发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方案》(教体司[1993]25号),要求各试点省市结合本地情况参照“方案”执行;同年10月,在无锡市召开了试点省市体育考试工作总结交流会,全国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升学体育考试试点。1994年,原国家教委在北京举办了“体育考试工作培训班”,及时解决此项工作试点过程出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对1993年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1995年原国家教委出台了《全国继续试行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方案》,对体育考试的范围、组织领导、确定考试项目、评分标准及计分办法、时间安排、对残疾和有病学生的照顾、实施工作的要求等6个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同年,5月14~17日在辽宁锦州市召开“升学考试体育”现场会,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行体育考试。1996年,由于教育界内部意见不一,有个别地方暂停了体育考试试点。

经过17年的体育考试试点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影响面逐步扩大,逐渐被大家所认可,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作用。

1.2改革发展阶段(1997~2005年)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领导就体育考试作重要批示:“当前不要再争论考还是不考的问题了,而是加紧对体育考试的有关制度和方法的完善,逐步做到使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能接受”。1997年4月,原国家教委体卫艺司与基础教育司在天津召开“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座谈会”,各省市体卫处长、普教处长以及北京、天津5所重点学校的校长出席会议,就一系列有关体育考试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并达成共识,特别提出了体育考试制度化的问题;同年11月16日,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1997]18号),决定自1998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实行体育中考。方案从实施步骤、实施对象、组织领导、考试项目、评分标准、计分办法、收费办法、免考与缓考、考务工作、保障措施等10个方面提出了要求。该方案的印发标志着体育考试作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确定下来。1999年3月教育部体卫艺司与基础教育司在武汉召开“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研讨会”,总结了1998年全国第一年正式实施体育考试的情况,全国除甘肃省外,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实施体育考试,并对1999年的体育考试工作做出了部署;同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基[1999]5号)指出:“体育考试分数一般为中考总分的5%。要严格体育课的考勤制度,积极试行将体育课成绩和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计入体育考试总分,折合分数建议占体育考试成绩总分的40%~60%,具体分值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农村初中体育学科的考试一般在乡、镇范围内组织。”

自2000~2005年以来,全国各地开始广泛推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并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考试项目的选择、评分标准的制定、计分办法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改革,比如营口市、锦州市、常州市、青岛市等都研制了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考试方案,对当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加强、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育部亦每年在体育考试前发文对各地体育考试提出要求和指导。比如,2001年12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02年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2001]11号)中指出:“要进一步明确体育考试的作用和意义。体育考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也是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通过体育考试,可以有效促进学校体育课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反馈学生的锻炼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要积极推进体育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考试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利于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安全、减轻学生的负担。要积极进行将体育课成绩和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计入体育考试总分的改革,以此促进学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考试的方法要简便易行、公正合理。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中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保障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但是,由于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实施以及各地教育改革自主性的加强,在近年来,体育中考并不是在全国所有地区实施,部分地区开始退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状况,对体育考试不作要求。

1.3全面深化阶段(2006年—)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结果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部分指标的持续下降,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为了扭转这种状况,从2006年12月23日召开的建国以来首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为新标志,此后在各种文件和领导讲话中,都对体育中考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可以说从2006年开始,体育中考进入了全国全面实施和深化阶段,并把体育中考作为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

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体艺[2006]5号)中要求:“改革、完善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认真总结各地已有的成功经验,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体育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将学生日常体育成绩、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作为重要评价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体育考试成绩要按一定比例记入中考成绩总分。积极推进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中发7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2007年9月13日,为贯彻落实中发7号文件的精神,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体育中考制度,大力推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中考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活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体艺函[2007]31号),决定在锦州、唐山、青岛、郑州、常州、武汉、仙桃、长沙等8市组织开展体育中考改革试点工作。主要内容和目标:一是将体育中考内容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和要求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激励和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二是将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所测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和学生平时体育课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体育中考成绩,以此促进初中阶段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2008年3月教育部体卫司发出《关于做好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司函[2008]12号),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体育中考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考试方案;要广泛宣传、全面动员、精心组织,使体育中考真正成为贯彻中央7号文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措施和制度保障。

2全国实施体育中考制度的现状

2.1全国实施体育中考的省份及分值

根据对全国的调查,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在2008年实施了体育中考制度,并且有些地方体育考试的分值较以往有了提高。从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见表1)来看,有10个地区体育中考分值为30分,约占全国省份总数的41%;有6个地区分值为30~40分,约占全国省份总数的22%;有4个地区分值为50分,约占全国省份总数的15%;个别地区分值达60分、100分;有5个地区体育中考分值实施等级制,因这些地区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要求中考(即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逐步实行以等级形式呈现学业考试成绩,但这些地方体育中考分值实施等级制也是经过统一体育测试后再换算成等级。

虽然中央7号文件公布后,全国各地都加强了体育中考,但是,由于各地的基础不一,特别是部分省市在前几年已经中断了过去一直坚持实施的体育中考制度,因此,现在恢复这一制度还需一定时间,2008年则成为过渡年,在这些省市如天津、山西、甘肃、青海等的部分地市开始实施体育中考。如青海省规定“体育考试项目可分别从测试速度、力量和耐力的运动项目中选择。考试时间、考点、分值由各地自行确定,体育考试的成绩计入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总成绩。2008年安排过渡考试的地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暂不具备体育考试条件的地区可免考体育,但从2009年起必须加试体育。”

2.2全国实施体育中考的项目内容

在我国体育中考多由市、区、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但是,为了加强指导,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会在考试分值、项目和方法等方面做出指导。统计了除内蒙、山西、辽宁、吉林、安徽、浙江、山东、四川、甘肃、广西等地的其他22个地区体育中考的项目(表2)。

从表2来看,被采用最多的测试项目排序是:立定跳远、1 000 m跑(男)、800 m跑(女)、50 m跑、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跳绳(1 min)、引体向上(男)、篮球(运球)等。从测试项目选择来看,大多数地区针对近年来学生耐力、力量、速度素质下降,注重学生运动素质(体能)的测试,但也有部分地区把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肺活量列进测试内容,这是要求体育中考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紧密结合的体现。在运动技能方面,部分地区把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也作为测试内容。此外,广东省把200 m跑、连续蛙跳、立定纵跳摸高、踢键子,重庆市把25 m×8往返跑,江西把俯卧撑列为体育考内容。总体来说,全国体育中考项目呈多样化,并能与当地条件、体育教育内容相结合,注重了学生体质健康下降指标的提高。

在测试项目选择方面,绝大多数地区一般测试3~4个项目,其中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选测项目有的由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每年不重复的原则上进行选择,也有由学生进行选择的。比较典型的测试项目方案有以下3种:

北京市2008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体育考试实施方案规定考试内容以《课程标准》运动技能领域(水平4)规定的相关内容为基本范围。考试内容分为个人必选项目、个人限选项目和区县随机选择项目,随机选择项目应于考试前3个月举行,由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考试的组织机构和学校代表参加的抽签仪式,在随机选择项目中抽取一个项目作为本次考试的内容。其中个人必选项目有1 000 m跑(男)、800 m跑(女);个人限选项目有单杠引体向上或投掷实心球(男)、仰卧起坐或投掷实心球(女);区县随机选择项目有4类:第1类田径(立定跳远、跳远、50 m跑)、第2类体操(技巧、单杠、双杠)、第3类球类(篮球、排球、足球)、第4类武术。

湖北省体育中考把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1 000 m跑(男)、800 m跑(女)列为必考项目;其他项目又分为2类,一类为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握力体重指数;另一类为50 m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等,这两类项目每年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各抽签确定一项为考试项目。

河北省规定体育考试项目应包括身体素质测试、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和身体形态、机能情况,具体办法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身体素质测试主要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锻炼项目,并结合当地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可量化、易操作的项目。为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各地要采取建立题库的方法实施考试,每次考试项目不超过3项,但要设立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严重下降问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试应包括速度、耐力和力量项目,其中长距离跑要作为必考项目。

2.3全国体育中考成绩的计算方法

如果说体育考试的分值是体育学科被重视程度的反映,那么体育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则是体育考试的功能和本质的反映。从体育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可以看出,体育考试的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目前,全国体育中考成绩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把初三学年统一组织的体育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如北京、湖北、重庆、宁夏、广东、福建、海南、云南、新疆等地。

另一种是属于学分制,把学生初中3个学年的体育课、课余体育锻炼、《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初三学年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体育考试相结合起来统筹计算的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如天津、河北、黑龙江、上海、江西、湖南、贵州、陕西等地。

那么在学分制中,这些地方是怎么样计算体育平时成绩的呢?如上海市依照《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规定,体育中考总分值为30分,由日常锻炼分值和统一考试分值两部分组成,日常锻炼为20分,统一考试为10分。日常锻炼由学校依据学生参加体育课堂教学、健身锻炼活动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情况予以评分。凡学生在校期间按照《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要求,完成《上海市学生成长手册》中《体育与健身课程学习情况记录表》、《体育健身情况记录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记录表》规定项目评价、测试,经学校认定并记录在册,给予记20分。学校对未完成规定项目评价、测试的学生,可在其日常锻炼分值中相应扣减,具体办法由学校制定。再如江西省的实施方案指出,体育考试以30分计入中考总分,其中身体素质测试即统一体育考试25分;体育课成绩3分,按初中3学年每年1分计入总分,计分方法为体育课考试成绩80分以上为1分,60~79分为0.5分,59分以下为0分;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考核2分,按初中一、二年级各0.5分,初三年级1分计入,评分由班级的体育老师、班主任、班干部对全班每一位同学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得分进行评定,并在全班复评通过,初三年级评定“好”1分,“中”0.5分,“差”0分,初二、初一年级分别按“好”0.5分,“中”0.3分,“差”0分。而陕西省的体育考试成绩则是采取过程管理评价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即体育课成绩、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考核和体质健康测试3部分综合评定计入中考总分。体育课成绩是学生每学年体育课成绩的总和,每年按3分计,3年共9分;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考核成绩每学年2分,3年共6分;体育课成绩和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成绩由学校负责考核。体质健康测试只限毕业生升学时进行一次性的测试,满分35分,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实施考核。

这两种体育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均有其合理性,也均有其不足。第一种方法简单,易操作,真实性比较强;但是,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和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对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激励不够,促进不强,加强过程性管理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第二种方法操作复杂,程序较多,但对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和上体育课提出了要求,对加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习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有人也怀疑第二种方法的真实性、公平性,因为作为统一性的中考学科,体育一部分分值由学校、体育教师或班主任负责考核,通常情况下,学校或体育教师都会给学生打高分、打同样的分,实际上加强体育过程管理的作用不明显,对调动学生日常参加体育锻炼和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作用不大,反而会引起不少矛盾。

3体育中考的效果及存在问题

1)提升了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加强了对体育考试的认识。

体育中考从最初的试点、推广到现在的全面实施,20多年来,几经波折,目前大家对体育考试逐步形成了共识,提升了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对体育考试的意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普遍认为实施体育中考制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手段,是初中考试制度改革的有力探索。如内蒙在体育考试总结时指出:“实践证明,社会各界已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体育考试,学校也对这项工作给以了大力的配合,尤其是家长对考试给以了高度的评价,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家长陪孩子锻炼身体的现象。”福建在总结时也“认为体育考试调动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引起了家庭对孩子健康的重视。”贵州一位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体育考试分值低,学生依靠考前突击准备,基本上都可以拿到满分。现在体育成绩占50分了,学生之间会拉开10~20分的差距,这10多分对升学太关键了,所以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对体育考试非常重视。”

2)体育考试面积逐渐扩大,受益学生逐步增多。

中央7号文件下发后,全国各地基本开始实施体育中考,只有个别地方处于过渡阶段没有全面实施。总体来看,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各地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适合当地情况的体育考试制度,体育考试的基本面越来越广,通过考试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质增强。如北京18个区县自1993年开始,连续15年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实施体育中考;河南全省18个省辖市、6个重点扩权县(市)160余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了体育中考;浙江11个市都实行了体育中考;内蒙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区全面实施体育中考;福建省2008年共有初中应届毕业生448 801人,参加升学体育考试445 211人,占总人数99.2%,其中0.8%学生因身体健康状况,经本人申请、家长同意、医院证明,学校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免予考试。参加全省体育中考的学生成绩分布为:优秀的(85分以上)22.7%,良好以上(76分以上)的62.54%,及格以上(60分以上)的98.38%,不及格(59分以下)的1.62%。

3)在体育考试组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制约体育考试全面实施的因素除了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外,还有就是考试组织的特殊性,体育考试需要统一集中学生,统一裁判,持续考试时间长,对场地、器材要求也较高,所以,不少地方过去在坚持若干年后不得不取消了体育中考。但是,绝大多数地方坚持实施体育中考,不断探索,在考试组织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基本做法是比较容易集中的城区或县市,采用集中考试的方法;而不易集中的地方,如偏远山区,道路不畅的地区为避免学生考试期间发生各种交通安全事故则采用“送考到校”、“送考下乡”的方法,即由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考务人员,分组下到各初级中学,在当地组织学生进行统一集中考试。

4)体育考试全面实施及加大分值与中考改革实施等级制之间的矛盾。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指出:由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中考改革(即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实验阶段的任务,进入全面推广阶段,2008年全国所有初中毕业生都应按新课程要求参加中考。目前正全面推行“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的教育要求,转变部分地区仍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普通高中录取新生唯一标准的做法,开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突破性环节。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评价方式要坚持学生自评、互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等都参与评价的做法。要注重客观事实,坚持激励上进的导向,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推广采用成长手册、电子档案等形式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评价过程应程序清楚、公开,有利于监督和公平公正。以上是教育部对整个中考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改革方向,但在中央7号文件和一些相关文件中却要求实施中考体育制度并加大体育学科考试的分值。这其实是与整个中考改革方向相悖的,但是如果不进行中考体育考试,体育学科却又得不到重视,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还将会继续,在这种矛盾下,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还需深入思考和研究。

5)体育考试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问题。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鼓励体育考试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来进一步促进标准的实施,同时也使体育考试节约化,不用另搞一套单独的测试,浪费财力和人力。但是,如何与标准相结合,是测试项目相结合呢?还是项目与评分标准都要结合呢?目前,从试点的地区来看,体育考试项目与标准测试项目结合的多,而评分标准还是有一定区别,因为这些地方认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标准是全国性的,是全国的平均数,而具体到某一地、市区域可能还有一定差别。另外,还认为,体育考试是选拔性质的,要拉开距离,而标准测试是评价性质的,个体之间差距并不大,不宜直接套用。如何把体育考试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起来,甚至在质上替代都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

6)体育考试组织复杂,经费紧张的问题。

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因其是在室外,需要分组的运动技能类考核,所以对考试组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的场地、器材较多,裁判工作人员较多,因而体育考试组织经费也需要较多。但是,目前各地物价部门对中考收费都有明确规定,体育学科作为中考课程门类的一个学科与其它文化学科收费基本相同,按7~8元收费。各地普遍反映费用远远不够支撑体育考试组织,所以经费紧张也是体育考试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7)体育考试过程管理成绩真实性的问题。

部分地区体育中考成绩把体育课、日常体育锻炼的成绩列入总分中,突出了对体育学科的过程性管理及评价,但是,由于这部分成绩一般是由学校负责考核,因此,学校为了不影响升学率,通常情况下会给学生较高的分数,这样就涉及了体育考试的公平性和成绩的真实性问题。如何把好这个关,真正加强体育学科过程管理,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和上好体育课,这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在我国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对体育学科和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别是体能指标的下降,体育考试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体育考试更符合教育规律?如何使体育考试真正成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有力手段?如何使体育考试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指标?这些问题还仍然需要我们艰苦不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S]. 2007-05-07.

[2]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S]. 黔教体发[2007]160号,2007-06-20.

[3] 福建省教育厅体卫艺处. 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总结[R]. 2008-06-02.

[4]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S]. 鄂教体艺[2007]27号,2007-09-17.

[5]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08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S]. 渝教体卫艺[2008]1号,2007-12-26.

[6]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S]. 云教体[2007]18号,2007-11-12.

[7]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08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体育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S]. 京教体美[2007]23号,2007-10-18.

[8] 上海市委员会关于印发《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S]. 沪教委体[2008]4号,2008-02-01.

[9]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8年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S]. 粤教体[2008]5号,2008-01-15.

[编辑:李寿荣]

作者:刘海元

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分析论文 篇3:

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专家访谈、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和实施方案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对策;河南省

Analysis on the alienation phenomen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enrollment test for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countermeasures

GUAN Hai-tao

(School of P.E.,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1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日益严重。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三年的数据对比显示:我国青少年的速度和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现在孩子的营养好了,身体素质却差了。如何通过体育手段扭转当前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局面,成为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教体卫艺[2012]809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2013年起,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统一按满分50分计入中招成绩。其中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为必测项目,洛阳仍沿用60分制度。通知的有效实施引起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对体育的重视,进一步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更快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在《通知》实施的第一年,相关工作大部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异化现象更加严重,单一的考试项目把体育课变成了“应试体育课”,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大大降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难度再次加大。体育课程与体育教材和教学大纲严重脱离,阻碍了体育教师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如何把握好考试为体育推动工作带来的新政策,发挥其作用,摒弃其弊端,成为当前我们需要正确面对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河南省各地市中招体育考试项目与实施方案。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论文通过中国知网等论文数据库检索,搜集并查阅了中招体育考试方面的期刊、历史文献。通过对河南省地方教育体育部门相关文件与实施细则进行收集与整理,了解各地市中招体育考试的相关文件与实施方案。

2.2.2专家访谈法

对河南省有关专家及地市教育体育部门有关中招体育考试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其对目前中招体育考试内容与形式的看法与建议。

2.2.3田野调查法

通过对河南省个别地市的部分县区中招体育考试过程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研究,发现中招体育考试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2.4逻辑分析法

在获得文献资料及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和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分析,发现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从而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3结果与分析

3.1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现状分析

3.1.1中招体育考试分值不断增加

1995年起,河南省在中招招生政策上做出重大改革,学生不仅要考试文化课,还要按照国家标准考试体育项目,体育成绩满分为30分,计入中招升学总成绩。其间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800米、1 000米、铅球、篮球、足球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2006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实施中考体育,逐步增加体育在中考中的分量。认真总结经验,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至此,体育再次被明确为中考科目,與其他科目一样考试成绩纳入中考总成绩。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中发7号)文件明确指出:“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2008年1月,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又有变动,无论是课改实验年级还是非课改实验年级,体育成绩均为50分,考试全部采用智能化考试器材。郑州市是当时全国8个试点之一。2010年,洛阳开始大幅度提升中考体育成绩比重,体育成绩满分提高至60分,超过化学、物理等学科的比重。与此同时,许昌也将中招体育成绩满分由往年的30分升至40分。其他省辖市仍保持满分30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教体卫艺[2012]809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2013年起,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统一按满分50分计入中招成绩,其中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為必测项目,洛阳仍沿用60分制度。

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教体卫艺〔2015〕1083号通知明确2016年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成绩以满分70分计入中招成绩总分。考试项目设置主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规定的测试项目。其中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为必测项目。其他测试项目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可量化、易操作、对增强学生体质效果明显的耐力、力量、速度素质和运动能力项目。

3.1.2中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

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的通报显示,“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学生的体质健康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形态指标发育水平持续增长;呼吸机能上升幅度明显,心血管机能发育水平有所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水平有升有降。身体素质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是人体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能力。与2010年相比,河南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测试水平有升有降,下滑趋势有所减缓。同时,通报提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向好,但问题不容忽视。

3.1.3考试项目、测试方式趋于合理化

2016年河南省所有地市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均为70分,相比2015年测试项目部分地市有所增加。一些地市逐步采用体能类项目与技能类项目相结合、必考项目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来进行中招体育考试。例如驻马店市采用必考项三项体能类项目加选考项和技能类项目篮球运球的考试方式;郑州市采用必考项与选考项+平时成绩的方式来最终确定学生中招体育成绩,相对更为科学合理,也体现了以考促练、以考促训的素质教育目的,体现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相对科学的评价宗旨;而一些地区,例如焦作市、驻马店市的正阳县则加入了太极拳项目,这也体现了地区特色,更弘扬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

3.1.4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地市相对较少

由统计数据来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中招体育考试方案的只有三个地市。过程评价采用的方式和分值分别有所不同。

郑州市平时成绩占8分,以毕业生七、八、九年级的体育课过程表现作为毕业生体质与健康过程管理测评结果,满分为8分(七、八年级各占2分,九年级占4分)。过程表现情况包括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出勤、表现记录、校内运动会的参与及获奖、心理健康辅导课或活动记录。过程管理上报的优秀率,要严格按照上年度本校中招体育考试成绩的优秀率上报。

许昌市平时成绩占14分。许昌市过程评价包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以下简称“达标”成绩),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校级运动会的出勤、表现。分别以毕业生七、八年级、九年级的体育锻炼过程表现作毕业生过程评价结果,满分为14分,其中七、八年级各占6分,初三年级2分,每年级段按百分制计算,满分为100分,最后再按照实际分数折合。过程评价优秀率控制在30%以下,良好率控制在40%以下,及格率控制在25%以下,不及格率控制在5%以下。

洛阳市平时成绩占10分,洛阳市过程评价成绩将从初一、初二年级计起,各占5分。具体为:体育达标测试成绩6分,体育与健康课、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校级运动会的出勤、表现4分。

3.1.5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政策发展趋势分析

在中招体育考试制度施行之后,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学校片面地追求成绩,考什么练什么,而学生们也是哪项强选考哪项的“应试体育”现象,这种现象不仅是应试教育和中学体育考试制度的“异化”,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造成身体素质畸形发展。为了促使中招体育考试发挥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指挥棒”功能,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措施走在了各地市的前面。2018年起,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项目由原来的“必考项目+考生自选项目”改为“必考项目+摇号统考项目+考生自选项目”。必考项目有长跑(男子1 000米、女子800米)。统考+选考项目分三类,即素质类一:跳绳、50米跑;素质类二:掷实心球、立定跳远;技能类:篮球运球、足球运球。

选择项目的摇号步骤如下。第一步:摇号确定统考素质类一或素质类二;第二步:从已摇号确定统考的素质类一或素质类二中摇号确定郑州市统考的素质项目一项(如,假如摇号确定统考项目是素质类一项目后,从素质类一的两个项目,即跳绳、50米跑中再摇号确定一项作为全郑州市统考素质类项目);第三步:从技能类项目(篮球运球、足球运球)中摇号确定郑州市统考的技能类项目一项。这样一来,学生已经确定了三个考试项目,最后一个选考项目则是学生从未被摇中的另一个素质类项目中选择一项作为选考项目(如,假如郑州市统考项目是素质类一中的项目,考生只能从素质类二掷实心球、立定跳远中选择一项)。九年级第一学期末才开始摇号,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初一、初二(即七八年级)时,所有的项目都得练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前两年应付,第三年拼命练的应试体育现象。

其他地区也在不断改进考试方案与实施措施。驻马店市2017年起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和分值

稍有变动,增加一项技能类足球运球项目,考生在技能类考试项目中篮球运球与足球运球任选一项。相比往年,2016年增加技能类考核项目的地市越来越多,相关管理部门也认识到考核项目过于单一和固定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反而造成应试体育现象的出现。

3.2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2.1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少,考试内容单一,项目分值权重不合理

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少,考试内容单一,缺少自主性、开放性,忽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是目前中招体育考试制度的主要问题。中考体育项目测试多为体能类项群的项目,技能类项目所占分值权重较低。在河南省所有地市的中招体育考试项目中,仅有郑州市、驻马店市、洛阳市、开封市、三门峡市、济源市、周口市、漯河市设置有一项技能主导类项群的篮球运球或者是足球运球、排球垫球,焦作市設置太极拳考试内容,其他地区仍旧是以体能类项目考核为主。虽然易于操作、便于管理,但是弊端非常明显,教师和学生为考而练,正常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都成了考试项目的训练课。由统计数据来看,只有信阳市选择了身高标准体重和肺活量作为考试项目,从笔者调查与访谈的结果来看,对采用身体形态指数作为考试内容是否合理尚需商榷,作为身体偏瘦、偏胖的学生以及肺活量不是太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是太公平,不过身体形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由统计数据看很多地市仍旧采取只测体能主导类项目的中招体育考试形式,这势必造成学生考前冲刺训练的应试行为,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2.2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严重,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

近年来中招体育考试主要是以体能主导类项群的项目为主,考试内容、形式固定,大部分地市考试项目多年不变。例如南阳市与濮阳市仅考三项,800米跑(女)/1 000米跑(男)30分、坐位体前屈20分和立定跳远20分;安阳市与濮阳市仅考立定跳远20分、掷实心球20分、1 000/800米跑30分。这些项目测试过程相对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有利于考试的规范操作与公平性,但是教师学生都熟知考试项目和标准,出现初一、初二的所谓主科教师依旧占用体育课,初三学生突击体育训练的“应试体育现象”,将体育课程教学和正常的体育活动过分“异化”,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都以中考的应试项目为教学和训练活动内容,进行大量重复枯燥的教学训练活动,学生被动地“为考而练”,“应试体育”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属品,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无从谈起。

3.2.3学生免试、缓考政策不统一

从2016年河南省各地市中招体育考试实施方案的统计分析看,有关免试学生的政策不尽相同。因残免试和因病免试学生的中招体育分值问题是牵动数万学生和学生家长神经的敏感话题。例如焦作市规定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而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免考学生,其考试考核成绩按照体育考试总分的80%(56分)进行计分;因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免试考生,其考试考核成绩按照体育考试总分的60%(42分)进行计分;南阳市规定因肢体残疾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其成绩按照本年度当地考区体育考试的平均成绩计分。因病、因伤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其体育成绩按满分(70分)的60%计分;安阳市规定因肢体、视力、听力残疾的初中毕业生其2016年体育成绩按当年中招招生范围的当地学生体育考试的平均成绩计算,因病、伤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初中毕业生,其体育成绩按满分的60%计算;平顶山市规定病免考生按总分的40%计入中招成绩,因意外伤害事故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按满分的60%计算成绩,残免考生按总分的80%计入中招成绩;济源市规定因病、伤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其体育成绩按42分计算;三门峡市规定因肢体残疾丧失运动能力并持有市残联核发的残疾证书的考生其体育成绩按上一年度中招招生范围的当地学生体育考试的平均成绩计算,因病、伤在当地体育考试之前已在学校长期免修体育课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毕业生其体育成绩按满分的60%计算。

体育纳入中招考试的初衷是让学生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然而,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些体弱、病残的学生,如何对待这些学生的体育考试,如何确定此类考试体育成绩的分值问题需要做认真的研究,计分高了低了都不公平。

3.2.4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缺乏过程评价

据笔者调查河南省大部分地市没有采取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究其原因现场考试是封闭的,智能化的考试设备确定学生的体育成绩是非常公平的,而对于平时成绩的评定,一个是过程评价不好控制,评价过程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现象;另外则是由学校自主评价,其评价的真实性与可信度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3.2.5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降多升少且下降明显

各项测试指标与2010年相比,除速度、男生握力、女生仰卧起坐水平有所提高外,其他身体素质呈整体下降趋势。50米跑城、乡男生平均提高0.1秒,城、乡女生分别下降了0.3秒、0.2秒;握力城、乡男生分别提高0.2千克、1.7千克,城、乡女生分别下降了0.8千克、1.6千克;立定跳远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下降了4.1厘米、2.4厘米、2.5厘米、1.9厘米;引体向上城、乡男生分别下降了2.3次、1.8次,仰卧起坐城、乡女生分别提高了1.6次、0.1次;1 000米跑城、乡男生水平分别下降了23.2秒、7.8秒,800米跑城、乡女生分别下降了16.3秒、13.6秒;坐位体前屈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下降了3.7厘米、0.8厘米、1.8厘米、0.7厘米。据河南省2014年体质健康调查组分析,体育锻炼缺乏,生活方式不健康,学业负担过重都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按规定,中小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应保证1小时。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有66.8%的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到1小时。中小学生每周没上够3节体育课的分别占76.7%和61.7%。同时,按规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2小时以内”。而问卷结果显示,河南省小学高年级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的占63.9%,初中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在1.5个小时以内的占73.2%,高中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的只占68.6%。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中招体育考试分值不断增加,但是与国家2016年“指导意见”的要求仍有差距

2016年9月,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扩大综合改革试点,各省(区、市)要选择有条件的地市学习借鉴一些地区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试点地区要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除语数英之外体育要纳入录取计分科目。从1995年起,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河南省在中招招生政策上不断做出重大改革,中招体育考试的成绩从最初的30分到目前的70分,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增加体育考试成绩的分值。

4.1.2中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是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的通报显示,“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学生的体质健康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形态指标发育水平持续增长;呼吸机能上升幅度明显,心血管机能发育水平有所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水平有升有降。

4.1.3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少,考试内容单一,技能类考核项目少分值权重低

2016年河南省所有地市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均为70分,相比2015年测试项目部分地市有所增加。一些地市逐步采用体能类项目与技能类项目相结合、必考项目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来进行中招体育考试,但是技能类考核项目偏少,分值偏低。

4.1.4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合理,没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由统计数据来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中招体育考试方案的只有三个地市。过程评价采用的方式和分值没有统一的标准与尺度。

4.1.5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严重,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

由于近年来中招体育考试主要是以体能主导类项群的项目为主,考试内容、形式固定,部分地市考试项目以三项体能项目为主多年不变,中学体育教学“应试体育现象”严重,将体育课程教学和正常的体育活动过分“异化”,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都以中考的应试项目为教学和训练活动内容,学生被动地“为考而练”,完全背离了中招体育考试的初衷和目的。“应试体育”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属品。

4.1.6学生免试、缓考政策不统一

由于河南省教育厅没有明确给出因残免试、因病免试学生的体育成绩分值和标准,各地市免试、缓考的学生的计分和考核政策各不相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招体育考试制度的公平性。计分过高会造成部分学生家长想方设法地利用政策,计分过低对这部分病、残学生又是一种伤害和不公。

4.2建议

4.2.1不断提高中招体育考试分值,直至与语数外持平

中招体育考试分值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与学校的重视程度,要发挥中招体育考试的“指挥棒”功能,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就要不断提高中招体育考试的分值。2016年9月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下发,明确提出了体育科目要与语数英一样纳入录取计分科目,《指导意见》进一步为中招体育考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4.2.2统一思想,加大落实贯彻教育部2016年下发《指导意见》力度

各级各类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保质保量地完成体育课程,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的投入,保证体育场地设施的达标,配足配齐体育教师和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大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认真组织、积极开展河南省学生“曙光”“晨光”“华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在学校体育活动内容安排上,要重视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长跑等身体耐力素质项目锻炼,以此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強体能,提高力量、耐力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4.2.3完善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逐步采用体能类项目与技能类项目相结合、必考项目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来进行中招体育考试。考试项目要每年有所变化,可以在初三第一学期末从几项主要体能和技能项目中进行抽签或者摇号选择,避免初中体育教学出现“应试”体育现象。加强过程评价、定性评价的管理,适当提高过程评价的分值,逐步完善计分考试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录取方式。发挥中招体育考试的“指挥棒”功能,避免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引导学生加强锻炼。

4.2.4增加技能类考核项目的分值,加大对技能类项目考核方式的改进

技能类考核项目在测试时操作比较复杂,考核尺度难于把握,这也是部分地区放弃考核技能类项目的原因之一。篮球运球可以调整为篮球运球上篮,足球运球改为足球运球射门,排球垫球可以改为排球传垫结合,适当增加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丰富技能类考试内容。

4.2.5制定科学合理的免试、缓考规定

目前各地区对于免试学生的政策不一。计分过高会造成部分学生家长想方设法地利用政策,计分过低对这部分病、残学生又是一种伤害和不公。应当对所有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分类,完善免试办法,确保在维护考试严肃性的前提下,使考试更加人性化。

4.2.6加大体育师资培训,加强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目前各地市普遍存在体育师资不足现象,同时由于很多体育教师专项不同,一些考试项目老师的技能水平并不高,一些学校出现老师擅长什么项目让学生选考什么项目进行训练的现象。体育教学是保证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掌握运动技能的前提,因此加强体育教学活动的考核与管理非常重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一环,应引导组织、落实高效的课外体育活动,成立各单项体育协会,举办体育节、体育活动周、田径运动会等,作为学校体育课的有效补充,使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既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利于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付慧宇,张景华,刘浩.高中体育考试改革探析——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3):275-276.

[2]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中国学校体育3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9-190.

[3]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haedu.gov.cn/2015/12/12/1449903821063.html.

[4]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的通报[EB/OL].http://www.haedu.gov.cn/2016/01/15/1452826126182.html.

[5]教育部關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3329/201609/t20160920_281610.html.

[6]周建东,等.山东省初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J].体育学刊,2014(6):108-112.

作者:关海涛

上一篇:电视法制信息传播论文下一篇:国内传统健康建筑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