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解读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新预算法解读范文

新预算法解读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解读》讲义

讲解提纲:

一、预算与政府(预算法基本知识)

二、公告新预算法解读(新预算法重点内容解读)

三、重点条款分析

第一课时

第一讲 预算与政府(预算法基本知识) 预算法新闻导读

今年预算执行的第一季,是新《预算法》正式施行第一季。在全省经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如何平衡稳定与发展,应对经济新常态?财政的“主攻手”必须给力。

数据显示,今年我省财政支出大幅提速:在3月13日前,我省已争取和取得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002.4亿元,省级已下达市县或分配省级部门使用997.7亿元,占99.5%;已争取和取得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406.8亿元,已下达市县或分配省级部门使用248.6亿元,占61.1%;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89.7亿元,除据实结算等特殊项目外,已下达市县157.5亿元,占83%。

十年磨一剑的新《预算法》,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预算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预算安排对下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别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的三十日和六十日内正式下达。这意味着,国家首次在法律的高度上规定了预算资金支出的时间表。

“1月12日,省人大正式批准了2015年省本级预算。以这个时间为原点,我们认真部署,全力落实。”省财政厅领导介绍,“目前,除了新《预算法》规定据实结算等特殊项目的转移支付外,省级预算安排的对下转移支付已经基本到位。”

事实上,加快预算批复和资金下达进度,除了是对法定要求的遵循,更是应对发展挑战的需要。 根据我省财政今年预算安排的“路线图”,首先要兜牢民生的底线。据介绍,今年省级财政立足保基本、兜底线,重点保障低保养老等民生支出。到目前,已拨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 11亿元、城乡低保补助资金9.2亿元、农村五保供养资金3.6亿元,对于保障全省社保对象的基本生活进行了全面铺垫。医保方面拨付新农合补助资金37.29亿元、城镇居民医保3.51亿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0.22亿元、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20.8亿元。

要求进度更要讲绩效 。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其施行可谓牵一发动全身。 新《预算法》对财政支出的时间节点进行了严格规定,这意味着政府各项工作的周期都要大幅前移。这种变化,不仅涉及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更进一步倒逼着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

今年,省财政在进一步把预算做细、做实、做科学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了资金分配方式改革,减少项目法分配。比如“省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就是依据年度支持重点,将前两个年度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完成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情况作为主要因素,测算分配资金额度,经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下达资金。这种资金分配方法,改变了原来由基层逐层申报、省级组织专家评审、再层层下达计划、层层下达资金的项目管理方式。

通过这样的方式分配,不仅有利于提高预算执行进度,更可以提高科学性、公平性和公开性,减少了一些省直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同时,放手让市县定项目,也大大强化了市县管理责任,有利于其统筹管理预算,安排预算支出。

当然,加快预算支出之后,还必须回答的一道大题是:资金下达后钱怎么花,能否花出效益? 在新《预算法》中,‘绩效’一词前后出现六次,在国家法律的战略层面强调了预算应遵循绩效原则。在去年,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意见》,要求强化绩效理念,用钱先问效,无效必问责,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接下来,财政部门将和各预算单位一起,规范资金使用管理,保证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得规范、安全、有效,还有“预算公开”这一利器。新《预算法》明确将预算公开入法,形成了刚性的法律约束。让我们知道政府钱袋子里的钱花在哪儿了,花得是否合理,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挤压不讲绩效乱花钱的空间。

今年,我省对预算公开工作进行了严格部署,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要求省直各预算部门于财政批复年初预算后20日内对本部门预算、包括“三公”经费情况公开。目前,127个省直预算部门中,除涉密部门外,已有113个部门的部门预算在省政府门户网站预决算公开专栏和单位网站进行了“双公开”。

罔顾市民福祉 香港反对派频频“拉布”惹众怒

拉布是 “拖延”的意思,在香港,特指在立法会把原来的议程拖拉到每次都完成不了。 拉布来源于英文filibuster,原是美国议会的术语,1957年,美国前参议员瑟蒙德曾连续演说了24个小时以拖延民权法案的通过。

在香港立法会,拉布的手法往往是针对一项议案提出上千条修订意见,每一条修订都需要经过议员辩论,然后逐一表决,令这项议案迟迟不能通过2013年,香港立法会上演多次“拉布”,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强行终止《财政预算案》辩论,被评为当年香港十大新闻之一。此后,立法会主席依《议事规则》,结束议程拖拉、长期无法完成的有关辩论,就被媒体称为“剪布”。

“拉布”成了少数反对派的政治秀,搭上的却是民生的大事。有香港舆论指出,长久之策,是将“拉布”“剪布”依法纳入规管,应早日修订《立法会议事规则》限制“拉布”。此外,目前立法会主席虽有“剪布”的权力,然而必须在“拉布”已出现,公众已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才可采取行动。“剪布”权限的相关细则也需以法律条文加以明晰化,以避免争议。

“预算是庶政之母”就是说,先有财政,才有政府施政。

1. 美国国内收入局有句名言:“如果你能够追踪金钱的流动,就会找到真相。”

一、预算是什么?

是指政府的一个财务计划。在一定时期内,由负责的管理者(政府)准备并提交给一个代表机构(人大),计划在实施前必须经过该机构的同意和授权。

二、预算的基本问题

科伊(美)1940年提出一个预算问题:“在什么基础上,决定将某一数量的资金拨给活动A而非活动B”。这是一个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三、预算的基本要素和过程

科伊(美)1940年提出一个预算问题:“在什么基础上,决定将某一数量的资金拨给活动A而非活动B”。

这是一个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预算过程可以看成一个申请资源和配置资源的过程,它规定了如何、什么时候、谁来申请资源和配置资源。

四、我国预算法框架

基本内容:立法原则,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预算的编制与审查、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预算监督

核心:强化预算的法律效力,使预算收支成为法令性的刚性指标;规范预算程序,明确预算管理职权

——立法原则 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不准列赤字

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分税制

——预算管理权限划分 政府

编制权、决定权、执行权、监督权、撤销权 报告权和备案权(实际上是一种义务) 人大

审批权:预算草案审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批、预算调整方案审批、年终决算审批 监督权:法律监督,监督预算法的实施;工作监督,监督政府的财政工作。 撤销权和决策权也是人大的权力,主要是撤销不适当决定、命令和决议。

五、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及其演变

1、传统预算:注重投入的科学性,即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2、绩效预算:从关注投入到更加关注产出,即关注做了多少事,分析投入——产出的关系

3、规划-项目-预算:把年度项目的设置与中长期计划、战略规划相结合

4、新绩效预算:从关注产出到关注效果,即关注到底是否实现、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政策目标,更注重产出——效果分析

国家预算、政府预算、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改革新动向: 国家预算、政府预算、部门预算

六、什么是部门预算?

概念: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部门预算就是以政府部门为单位进行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

实现预算管理的统一性;保证政府预算的完整性;统一预算编制标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我国政府预算

中央总预算 地方总预算 部门单位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 总预算是部门单位预算的总和 部门预算的功能

反映公共收支状况和政府的活动范围与规模 控制公共支出规模与方向 规范政府各部门及部门间财政关系 部门预算改革

1. 2000年以来的改革情况: 2. 2000年,4个部门试点;

3. 2001年,试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试点扩大到26个部门; 4. 2002年,实行综合预算;

5. 2003年,增加118个事业单位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编制部门预算;2004年,部门预算编报扩大到34个部门; 6. 2005年,扩大实物费用定额试点; 7. 2006年,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试点工作,加强财政结余资金管理; 8. 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加强资产管理,推动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 部门预算的基本框架 政策要求:

¡两上两下 预算过程

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基本程序 两上两下

1、一上

定员定额试点部门:不报送本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由财政部门根据部门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计算部门基本预算支出

非定员定额试点部门:报送部门的全部预算需求

2、一下

定员定额试点部门:财政部按照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计算部门基本预算支出,下达基本支出控制数和项目支出预算控制数 非定员定额试点部门:财政部门根据部门的全部预算需求,结合财力可能,分配下达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和项目支出预算

3、二上

各部门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基本支出控制数,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度规定的开支标准,在目级科目间自主编制本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项目支出控制数按

项目编制预算

4、二下

各级人大批准预算草案后,财政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批复、下达各部门的部门预算 公共预算三类支出编制方法和优先性排序 专项预算编制 ¡项目库的建立、管理

七、部门预算执行中的主要问题

部门预算和单位内预算两张皮 预算、决算两张皮 预算调整频繁

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结转、结余多 公务卡推广难度大,现金使用量大

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财政资金(零余额额度)和自有资金经常出现季节性不均衡,难以完全对应使用年中追加专项多,主管部门政策要求多,对学校预算执行冲击大,难以及时调整和适应

八、部门预算监督和考评

绩效目标的编报和审核 预算监督和考评中的主要问题 监督体系不健全,力量薄弱 预算信息不公开 预算的民众参与度低 预算考评散、乱

预算考评结果与预算投入未挂钩 公开、民主的预算 预算流程公开 预算基本信息公开

学术团体、职代会、工代会参与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情况公开接受监督

内审机构有效开展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绩效预算

绩效目标(目标设置,与发展战略相对应)

工作计划(项目设置,与功能性分类支出预算相对应) 活动方案(科目设置,与经济性分类支出预算相对应)

经费预算(先有目标、任务,后有经费支持,财随事走,资源配置到绩效最高的地方) 新预算法解读(共5题) 【1】

正确 错误

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判断】政府的全部收入应当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任何部门、单【判断】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不列赤字。( )正确答案是A 解析 不列赤字。

【2】

正确 错误 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正确

解析 【3】

政府的全部收入应当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单选】财政转移支付包括( ),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正确

A.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B. 中央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C.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乡镇、村(居)的转移支付 D. 中央直接对乡、民族乡、镇等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单选】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解析 【4】 移支付,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 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 )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正确

A. 一个月 B. 二十日 C. 十五日 D. 三个月

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解析

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二十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5】

【多选】我国预算法框架包括( )正确答案ABCD

A. 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B. 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 C. 预算的编制与审查

D. 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预算监督

我国预算法框架基本内容:立法原则,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收支范解析

围的划分,预算的编制与审查、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预算监督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解读》讲义

讲解提纲:

一、预算与政府(预算法基本知识)

二、公告新预算法解读(新预算法重点内容解读)

三、重点条款分析

第二课时

第二讲 新预算法解读(新预算法重点内容解读)

新预算法搭建现代财政制度框架

引 言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知识链接: 2014新法大修进程

预算法修改启动于2004年,两度成立起草小组,历经两届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分别为一审:2011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二审:2012年6月,十一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三审: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四审:2014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2012年7月6日至8月5日,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大众对预算法二审稿的意见,在一个月时间里,共收到19115位公众提出的330960条意见,其中有34682条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新法对原法的修改多达82处,法律条文从原来的79条增加到101条,新增22条,其中没有修改的只有25条,合并4条(第十

七、十八条,第二十

四、三十五条)变为2条,保留原有内容并补充新内容5条,删除了4条。

2014年8月31日, 与会人大代表170人,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高票通过,新预算法诞生。

一、预算法修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原预算法自1995年施行以来,对于规范预算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原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主要是对预算内容的完整性、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预算监督的严肃性和预算活动的公开性等重大问题缺乏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此外,近年来在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公开等改革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需要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出要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预算是财政的核心,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预算法是财税领域的“龙头法”,这部法律的修订,对于构建法治政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突破口。

因此,修改预算法,是规范预算行为,推进预算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预算法的完善是一种制度演进,背后体现的是时代变迁带来的观念变化和利益博弈,好的预算法将有助于构筑良性的预算生态,避免出现决策失误、管理混乱、人大监督弱化、政府失信、民众抱怨等一系列不良的生态失衡现象。制度改善必须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各层级以及同级政府间、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民众、人大携手共同努力,各负其责,各守其界;核心是塑造好激励约束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让参与各方都能规范各自行为最终实现共同目标。

预算法做为规范政府收支行为的根本大法,具有“经济宪法”的美誉,制定一部完善的预算法对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尤为关键。历经反复研讨、汇集众人之智、应时而变的新《预算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共有11章、101条,1.42万字左右,比现行《预算法》内容增加一倍左右。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讲,这可谓一项重大的“制度投资”,它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制度红利”将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步显现。

新预算法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较好地处理了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政府施政、人大监督、财政管理、民众参与等均有显著改进,提升了现有的预算生态质量. 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评价等相关环节,要实现编制科学、执行有效、监督有力、评价合理,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带来预算生态的失衡。例如预算管理部门与人大、党委、政府之间的关系等,党委决策科学、人大审批监督有效、政府执行到位、民众满意度高,这才是一种良性的预算生态。预算生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应该包括制度性、技术性、管理性三大要素。制度性要素要清晰界定公权与私权的边界、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职能部门之间的边界、不同层级之间的边界;技术性要素包括各类先进的技术分析手段;管理性要素包括各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

预算法的完善是一种制度演进,背后体现的是时代变迁带来的观念变化和利益博弈,好的预算法将有助于构筑良性的预算生态,避免出现决策失误、管理混乱、人大监督弱化、政府失信、民众抱怨等一系列不良的生态失衡现象。制度改善必须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各层级以及同级政府间、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民众、人大携手共同努力,各负其责,各守其界;核心是塑造好激励约束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让参与各方都能规范各自行为最终实现共同目标。

二、新预算法的重大突破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制度。 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债务风险。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厉行节约,硬化预算支出约束。

(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制度。

新预算法删除了有关预算外资金的内容,并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同时对以上“四本预算”功能定位、编制原则及相互关系作出规范。

预算公开范围扩大。预算公开是预算民主的重要手段,只有公开才能实现政府与民众的互动交流,才能实现“阳光政府”。新《预算法》充分体现出预算公开的范围和深度均有大的提升,涉及预算管理全过程、决算、转移支付、政府采购、部门预决算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新第十四条:“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二十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

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部门预算、决算中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将政府采购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本条前三款规定的公开事项,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第十六条:“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为了保证预算公开能够顺利进行,还建立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体现在第九十二条至九十五条中。

知识链接:加大预算公开力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筑牢防腐败、防风险的堤坝

访谈录 记者:预算公开是社会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新预算法对推动预算公开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楼继伟(财政部长):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也是依法理财、防范财政风险的需要。新预算法做出全面规定,对预算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明确具体的法律要求,对转移支付、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等社会高度关注的事项要求公开作出说明,并规定了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 这次修改预算法,将预算公开实践成果总结入法,形成刚性的法律约束,意义重大、深远。一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举措;二是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和消毒剂,将预算分配的政策依据、标准、结果全面、真实地向社会公开,能够有效避免暗箱操作;三是有利于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促进各部门厉行节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预算公开把政府的政策意图和激励方向告知社会,也有利于引导经济社会主体的预期和行为,优化提升财政政策效果。

(二)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预算管理更加注重长远。新《预算法》的一大亮点就是从过去的年度平衡转为跨年度平衡,这更加符合现实,体现出“从长计议”的长远眼光,主要体现在两处内容中:第十二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第三十二条“各级预算应当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按照规定程序征求各方面意见后,进行编制”。跨期平衡机制将更加注重预算时空的合理搭配,从跨年度视角来看待资金分配问题,这对财政资金的科学使用非常重要,毕竟众多项目是跨年度进行的。

知识链接: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从法律上切断了超收收入和结余资金随意转化为支出

记者:这次修改预算法,在预算管理制度上有哪些 突破?

楼继伟(财政部长):预算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这次修法坚持现代国家治理理念,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外预算管理的有益经验,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推进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突出预算的完整性。新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这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过去老预算法涉及的,基本上是公共财政预算的内容。新预算法明确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并对四本预算的功能定位、编制原则及相互关系作出规定,使四本预算成为有机衔接的整体。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人大监督。强预算的约束力。新预算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这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也是财政预算管理的重大制度创新。

由于新预算法对于收入管理更强调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减弱了人为调控可能性,而支出预算变得更加硬化、刚性,那么全年收入实际完成数与年初预算数存在差异,就需要处理好预算的超收或短收问题,进一步健全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对此,新预算法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作为实现跨年度预算平衡、调节年度资金丰歉的重要工具。

也就是说,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入短收了,要通过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来弥补;超收了也不能突击花钱,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各级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也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这就从法律上切断了超收收入和结余资金随意转化为支出的可能性,增强了年度预算的约束力。

(三)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债务风险 知识链接:地方债问题视为中国的“债务危机”

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11万亿元,而今年需要偿还的债务占债务总额的21.89%,这意味着今年地方政府需偿还债务或为2.4万亿元。 从去年6月底至今年3月底,共有9个省份逾期未还的债务超过8亿元,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更兼一些偿还能力较差的地方的原有经济往往是依靠一些采矿、钢铁以及机械制造等夕阳产业支撑,即使下半年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减小,这些地方的财政能力仍然是难有起色。

还有,原本支撑地方债偿还的主力---土地财政,也因为楼市下滑而难筹更多的钱。因此,海内外均有人将地方债问题视为中国的。可偏偏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本地GDP,已经将地方债当作¡经济鸦片欲罢不能了。

国外经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券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城市可以根据自身财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主发行地方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的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这将推动形成公共资本,有利于生产效率提升和经济增长。改革开放经验表明,政府债券在应对危机中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正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一个较高的增速阶段,同时随着市场化推进,各类公共风险也在增加,这意味着财政支出增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相比之下,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中的中速增长,这些都决定了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将是新常态,这样会导致政府收支失衡压力加大,因此债券发行常态化也是必然趋势。

借鉴国外经验,我们必须要严格控制债券规模、建立必要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应急机制,以避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新《预算法》在地方债管理上进行了完善。第三十五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举借债务的规模,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依照国务院下达的限额举借的债务,列入本级预算调整方案,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举借的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这一内容明确了地方债券的额度确定、预算管理、使用方向、偿债要求。应该说,本次预算法修改充分考虑了地方发展的利益诉求,明确了举债的合理性,同时给予应有的限定。例如规定:“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这一内容明确列出了举债不能逾越的红线,杜绝了政府部门债务扩大化的机会。同时还规定: 国务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国务院财政部门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监督。”这一内容实际上给出了地方债务风险的管理机制内容,明确了中央的监管职责和责任追究制度,这将会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的安全。未来随着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公开政府财务报告信息将有助于市场对政府信用进行合理评级,这些有助于地方债券管理制度的完善。

知识链接:公益性资本支出

所谓公益性资本支出,一般是政府部门提供的如科教文卫、体育、环保,广播电视、行政司法等为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无利润或利润很少(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项目资产,这些资产大多数处于非生产经营领域。 这里,当然已经很明确了,地方债的发行不能用来买公车、盖办公楼、发工资等经常性支出; 但是公益性资本支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譬如,城市为了更好的发展,开辟建设开发区、新区等,大量投资建设开发区、新区的基础设施,这实际上是在为房地产、土地财政打基础。

其前景无非两种,一种是房地产兴旺,政府大把收入土地出让金;另一种则是楼市下跌,开发区、新区血本无归。目前许多地方债危机正是出自后一种原因。

知识链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有关条款的修改,新预算法是基于什么考虑?

根据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6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4万亿元。这些债务多数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存在主体混乱、渠道多元等问题,有必要从法律层面规范管理、加以引导,以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政府债券作为较为规范的融资方式,发债成本较低、信息公开透明,市场化程度高,也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方式。在我国目前的财政预算管理实践中,省级政府经国务院批准已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经过几年的探索试点,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应当及时总结入法,作为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有效方式。

为体现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从严控制和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有利于把地方政府融资引导到阳光下,建立起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有利于加强人大和社会监督,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转移支付是中央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新《预算法》对转移支付管理、结构、效果进行了改革。新增第十六条:“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立专项转移支付,用于办理特定事项。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

上级政府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但是,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应当由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事项除外。”第三十八条:“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基本标准和计算方法编制。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地区、分项目编制。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应当将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预计数提前下达下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将上级政府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预计数编入本级预算。”

这条内容再次明确了转移支付的功能定位,主体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及其中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明确了专项转移支付设立的程序、评估和退出机制,明确政府不能干预市场自行调节的原则。同时为了让地方更好地履行财政支出责任,一方面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原则上不要求下级配套;另一方面上级政府要提前将转移支付指标下达给地方进行预算编制,以增强地方财力的可预期性。此外,为了保证转移支付下达的及时性,第五十二条还专门规定了下达的时间要求。这些内容必将极大改善转移支付制度的管理效果。 知识链接:对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新预算法作了哪些规定?

全面规范转移支付,合理调节国库资金余额,多管齐下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种形式。201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为4.3万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44万亿元,专项转移支付1.86万亿元。

为进一步全面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新预算法从多个方面增加了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比如,明确规定财政转移支付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用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严格规范了专项转移支付的设立,并要求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明确对于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同时要求,上级政府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除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应当由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事项外,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 所谓配套资金,是指中央安排投资的项目落到地方,需要由地方出钱的那部分。以农业为例,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各省市需要配套的资金比例基本上在40%到200%之间。

地方配套资金曾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发挥过巨大作用,当时财政部对配套资金的要求极为严格.但这也给一些地方造成了苦恼。一位东部省份的县财政人士说,每年做预算时都会做一些关于当地发展的资金,但是过完年,一个大一点的项目来,资金很快被配套项目切走,¡所有的预算等于白做。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突然一份文件下来,要求地方为国家支持项目提供配套资金,或者强调某项重点支出要占财政一定比例,¡°整个预算的盘子全被打翻了¡±,他顿感压力陡增。压力传导到下面的县区,又被放大了数倍。转移支付是其中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地方政府有将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来源于中央和上级部门的转移支付。

新法的规定有利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公开性,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 跑部钱进(跑步前进),是一种戏称,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各种关系网与中央各部委进行勾兑,以达到为地方拉项目、争取拨款、以及分配各种子标的目的。

所谓“跑部钱进”,就是说利用这些驻京办的关系网,跟相关部门“勾兑”,达到要项目要资金的目的,在各个部委、各部门跑动,钱就进来了嘛。

跑部钱进是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也是行政系统内部不同财政级次之间的“游说”和“分钱”规则与常规操作。它反映出中国财政的诸多问题:一是公共讨论不足,公共财政的各利益主体在谈判过程中部分利益体缺位,财政分配可能受到某些利益主体的不当干扰,使公共财政应有的公共精神受到伤害;二是它与公共管理的一般原则有所不符,决策过程中立法部门的授权缺位,没有经过法定预算,其程序正当性未能彰显;三无法将公共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形成地方之间、部门之间的财政分配失当的局面;四是“跑钱”过程存在或明或暗的交易成本,滋生大量腐败。

在地方预算中,公共服务支出占了大头,而涉及经济建设等需要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时,各地多是靠拼关系。 尽管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办法》,但多年来整顿成效并不显著。新修订的预算法明确规定,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目前我国每年转移支付资金庞大,但资金管理一直缺少法律规范。近年来一系列套取、挪用资金的违规现象与制度不健全有直接关系。

(五)坚持厉行节约,硬化预算支出约束。 知识链接:新预算法如何强调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

针对现实中的奢侈浪费问题,新预算法对于厉行节约、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做出严格规定,如第12条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第37条规定严控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等。

相对于原预算法仅就擅自变更预算、擅自支配库款、隐瞒预算收入等三种情形设置了法律责任,且不够具体明确,新预算法重新梳理了违法违纪情形,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在第9

2、9

3、9

4、95四条里集中详细规定了法律责任。如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违规举债、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此外,如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强化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建设。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预算审查和监督具有直接责任,新《预算法》再次明确了人大的预算审查监督职责,明确了“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的法治原则。规定从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债务、转移支付等方面,全面审查监督政府性资金管理与使用,明确了重点审查内容和预算调整条件。同时为了便于地方创新预算审查监督机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还专门新增第一百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有关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或者地方性法规。”

知识链接:新预算法增加了完善国库现金管理的规定,是出于什么考虑?

国库现金管理是指财政部门为提高财政资金效益、降低财政筹资成本,运用金融工具有效运作财政库款的管理活动。国际上,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施国库现金管理,运用各种金融工具灵活管理国库现金余缺,建立库底目标余额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新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国库的管理和监督,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合理调节国库资金余额。这对于做好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将起到引导推动与法律保障作用。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财政加大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力度,累计操作9期,资金达4400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财政部目前正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下级政府的上解收入。

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其他支出。

突出预算的完整性。新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这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过去老预算法涉及的,基本上是公共财政预算的内容。新预算法明确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解读》讲义

讲解提纲:

一、预算与政府(预算法基本知识)

二、公告新预算法解读(新预算法重点内容解读)

三、重点条款分析

第三课时

第三讲 重点条款分析

重点条款分析:预算分类细化,有利于更全面理解预算是怎样实现的。

对于预算不够细化问题,新预算法第32条、37条、46条等多处做出明确规定,如强调今后各级预算支出要按其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制。

按功能分类能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知道政府支出是用到教育上还是水利上;按经济分类则明确反映政府支出按经济属性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知道有多少用于支付工资,多少用于办公用房建设等。两种方式不能偏废,分别编制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预算有利于更全面理解预算是怎样实现的。

重点条款分析:严格债务管理 防范债务风险

1. 相比原预算法,新预算法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套上预算监管的¡°紧箍咒¡±。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大多数债务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局部存风险隐患。

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第35条和第94条,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了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

重点条款分析:政府全部收支入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新预算法一大亮点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如第4条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5条明确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收入是全口径的,不仅包括税收和收费,还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支出也要涵盖广义政府的所有活动;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人大监督。

重点条款分析: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减少“跑部钱进”

针对地方可自由支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限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交叉重复、资金分散、配套要求多等问题,新预算法第16条、第38条、第52条等条款对转移支付的设立原则、目标、预算编制方法、下达时限等做出规定。 1. 楼继伟说,新预算法重点规范了专项转移支付,如强调要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除国务院规定上下级政府应共同承担事项外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等,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地方统筹安排预算。

重点条款分析:避免°过头税,预算审核重点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

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重点是收支平衡,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于是在客观上容易导致收入征收部门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为完成任务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在经济过热时,为不抬高基数搞藏富于民,该收不收,造成经济热上加热。

新预算法旨在改变这一现状,将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同时,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或短收问题,如超收收入限定冲抵赤字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出现短收,允许增列赤字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弥补等。这些规定强调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有助于避免收¡°过头税¡±等行为,增强政府调控政策效果。

税收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周期的波动必然带来税收的波动,这是经济规律使然。由于收入预算编制的预测性,根据当年经济态势的不同,最终征得的税款可能高于或低于预算,这也是正常的现象。问题是,在过去的一个时期里,超收收入却仿佛成为我国的一种常态,每年的税收都要超出当年的预算,几乎形成了“机制性超收”。对此,有学者形象地指出,在我国,超收不再被视为“天上偶然掉下来的馅饼”,而是“年年都要收获的馅饼”。

一方面,超收收入与原先法律的默许态度有关。修改前的预算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仅要求征收部门“及时、足额”征收预算收入,却没有规定不得“超额”征收预算收入,这实际上就为超收收入留下了口子。对此,新预算法已经填补了这一漏洞,新预算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

另一方面,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预算编制水平有待提高。原先的预算法规定较为原始、粗糙,只注重当前年度的预算平衡,且把收入预算简单地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挂钩,因而使得收入预算的编制不够科学、准确,进而影响到财政支出的决策。在这方面,新预算法第十二条规定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通过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来化解超收收入的冲动;第三十六条则规定预算收入编制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这种编制理念和技术的提升,对于实践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重点条款分析:预算公开入法,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首次对预算公开做出全面规定,第14条对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转移支付、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等社会高度关注事项要求公开作出说明,并在第92条中规定了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

将预算公开实践成果总结入法,形成刚性的法律约束,是预算法修改的重要进步,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针对现实中的奢侈浪费问题,新预算法对于厉行节约、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做出严格规定,如第12条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第37条规定严控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等。

相对于原预算法仅就擅自变更预算、擅自支配库款、隐瞒预算收入等三种情形设置了法律责任,且不够具体明确,新预算法重新梳理了违法违纪情形,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在第9

2、9

3、9

4、95四条里集中详细规定了法律责任。如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违规举债、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此外,如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与“无权利则无救济”相类似,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责任也就无义务。如果法律仅仅规定了“不得为之”,但却没有对违法行为明确规定责任后果,那么往往就只能沦为柔弱无力的宣示,就像没有牙齿的老虎,无法发挥太大作用。新预算法的一大亮点,正在于大幅充实了第十章“法律责任”的内容,将其篇幅从200余字扩充到近900字,在违法行为、责任形式等方面都作了更为全面、具体的规定。

在“法律责任”中,与税收相关的主要是第九十三条。该条文明确地列举了“未将所有政府收入和支出列入预算、或者虚列收入和支出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预算收入的”和“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应当上缴国库的预算收入的”等税收中的违法行为,并且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形式,即“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这一规定相当具体,有可操作性,让预算法真正“长出了牙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新预算法专门增加了第九十一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有违反本法的行为,可以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检举、控告”,同时要求接受检举、控告的国家机关“依法进行处理,并为检举人、控告人保密”。这是首次将纳税人作为主体引入预算法中,明确赋予了其监督权。在今后的税收执法过程中,纳税人如果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其救济权就有了法律依据。虽然这一规定还不够具有可操作性,可能还无法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但不得不说确实已经是一个明显进步。

预算是公共财政的基石,预算法是理财治国的重器。从整体上看,新预算法贯穿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的理念,以“法治”和“控权”为精神内核,其进步意义和实践价值不言而喻。我们期待着预算法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真正“落地生根”,最终以财税“良法”达到国家“善治”

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二十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将政府采购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各级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实行收付实现制。 地方各级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收缴, 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

第二篇: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取得5方面重大突破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新预算法的重大突破

我国财政改革秉承公共财政的理念。在财政功能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的作用不“越位”、不“缺位”。在预算管理上,力争做到预算完整,公开透明,科学有序,执行有效,纪律严明。新预算法反映了上述现代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制度。

近年来,随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取消了预算外资金,所有财政收支全部纳入政府预算,接受人大审查监督。这一实践符合现代预算完整性的要求,体现了建立全口径预算的改革方向。因此,新预算法删除了有关预算外资金的内容,并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同时对四本预算功能定位、编制原则及相互关系作出规范。

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近年来在推进预决算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巩固和扩大这一改革成果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新预算法增加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外,经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20日内由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安排、执行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后20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其中的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二)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

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的重点是收支平衡,同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于是在客观上带来预算执行“顺周期”问题,容易导致收入征收部门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为完成任务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在经济过热时,为不抬高基数搞“藏富于民”,该收不收,造成经济“热上加热”。这既不利于依法征税,也会影响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新预算法增加规定,各级人大预算审查的重点是: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收支政策是否可行;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是否适当;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预算是否规范、适当等内容。为确保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新预算法要求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

同时,为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财政宏观调控的需要,新预算法强调,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各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预算资金的不足。各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如果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减少支出等方式仍不能实现收支平衡的,经本级人大或者其常委会批准,可以增列赤字,报财政部备案,并应当在下一预算中予以弥补。这就为今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并强化其对预算的约束留出了空间。

(三)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债务风险。

原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出于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融资,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这些债务多数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为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同时从五个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一是限制主体,经国务院批准的省级政府可以举借债务;二是限制用途,举借债务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三是限制规模,举借债务的规模,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省级政府在国务院下达的限额内举借的债务,列入本级预算调整方案,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四是限制方式,举借债务只能采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不得采取其他方式筹措,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五是控制风险,举借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国务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这样既坚持了从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原则,又适应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的问题,有利于把地方政府融资引导到阳光下,建立起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有利于人大和社会监督,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对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执行中,也存在专项转移支付设置过多、配套资金压力过大、资金下达不及时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新预算法增加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除按照国务院规定应当由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事项外,上级政府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上级政府应当提前下达转移支付预计数,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将上级提前下达的预计数编入本级预算。这将有利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公开性,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地方统筹安排预算,提高地方预算编报的完整性。

(五)坚持厉行节约,硬化预算支出约束。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奢侈浪费问题,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推动建设廉洁政府,新预算法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同时强调,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预算之外或者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责令改正,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处分。

现代预算管理的灵魂,是硬化预算对政府支出的约束,而硬化预算支出约束的关键在于不能随意开财政收支的口子。为此,新预算法增加规定: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一般不制定新的增加财政收入或者支出的政策和措施,也不制定减少财政收入的政策和措施;必须作出并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应当在预算调整方案中作出安排。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财政改革实践中较为成熟的制度。为体现这一改革成果,新预算法增加规定,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和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国库的管理和监督,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合理调节国库资金余额。

认真贯彻实施新预算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有了新预算法而实施不力,那么法立得再好也会打折扣的,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认真贯彻实施新预算法是我国财政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做好新预算法的学习宣传工作。 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新预算法,准确掌握新预算法的精神、原则和各项具体规定,增强预算法治意识,自觉把新预算法的各项规定作为从事预算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严格依法办事,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财政部门在学好用好新预算法的同时,还要大力做好新预算法的宣传普及工作,把该法作为“六五”普法的重要内容,除专门组织新预算法培训外,其他业务培训中也要安排这方面的内容。财政部在“六五”普法验收中要把各地贯彻执行新预算法的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同时,各地要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新预算法,让社会公众了解掌握预算法律知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第二,做好新预算法实施的立法配套工作。

新预算法的制定和实施正处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对一些符合改革发展方向但一时还难以具体规定的问题仅做了一些原则性规定。我国是一个大国,各地预算管理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不同,预算管理的水平差别也较大。因此,本着从实际出发、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中央层面还需要按照新预算法确定的原则及授权,抓紧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研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资金支付、政府债务管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地方层面还可以制定有关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或者地方性法规。总之,加快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现代预算制度,增强新预算法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为依法理财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三,做好新预算法实施与深化财税改革的协调推进工作。

这次新预算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认真总结并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预算管理实践的经验,同时也明确了今后预算管理活动的方向,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预留了空间。在贯彻实施新预算法的同时,我们要做好各项财税改革具体方案与新预算法的衔接工作,做好新预算法配套制度建设与财税改革具体方案的衔接工作,相互协调,同步推进,坚持用制度引领和推进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制度。

新《预算法》修正案——六大亮点解读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日前完成实施20年来的首次大修,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回应百姓期待重点修改了哪些内容?传递出怎样的改革动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本周接受记者采访为公众详解新预算法。

新预算法折射下一步改革方向

楼继伟说,1995年开始施行的原预算法在今天已难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尤其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有必要全面修改预算法。

他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此次修改突出预算的完整性,政府全部收支要纳入预算管理;遵循预算公开原则,强调预算必须接受社会监督;更加符合经济规律,拓展预算审核重点、完善地方债管理等多处修改,传递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方向。

亮点一:政府全部收支入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新预算法一大亮点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如第4条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5条明确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楼继伟说,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收入是全口径的,不仅包括税收和收费,还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支出也要涵盖广义政府的所有活动;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人大监督。

亮点二:避免“过头税”预算审核重点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

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重点是收支平衡,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于是在客观上带来预算执行“顺周期”问题,容易导致收入征收部门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为完成任务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在经济过热时,为不抬高基数搞“藏富于民”,该收不收,造成经济“热上加热”。

楼继伟说,新预算法旨在改变这一现状,将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同时,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通过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或短收问题,如超收收入限定冲抵赤字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出现短收,允许增列赤字并在下一预算中弥补等。这些规定强调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有助于避免收“过头税”等行为,增强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 亮点三: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减少“跑部钱进”

针对地方可自由支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限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交叉重复、资金分散、配套要求多等问题,新预算法第16条、第38条、第52条等条款对转移支付的设立原则、目标、预算编制方法、下达时限等做出规定。

楼继伟说,新预算法重点规范了专项转移支付,如强调要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除国务院规定上下级政府应共同承担事项外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等,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地方统筹安排预算。

亮点四:“预算公开”入法从源头防治腐败

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首次对“预算公开”做出全面规定,第14条对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转移支付、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等社会高度关注事项要求公开作出说明,并在第92条中规定了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

楼继伟认为,将预算公开实践成果总结入法,形成刚性的法律约束,是预算法修改的重要进步,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而对于预算不够细化问题,新预算法第32条、37条、46条等多处做出明确规定,如强调今后各级预算支出要按其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制。楼继伟说,按功能分类能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知道政府支出是用到教育上还是水利上;按经济分类则明确反映政府支出按经济属性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知道有多少用于支付工资,多少用于办公用房建设等。两种方式不能偏废,分别编制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预算有利于更全面理解预算是怎样实现的。

亮点五:严格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

相比原预算法,新预算法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套上预算监管的“紧箍咒”。楼继伟说,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大多数债务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局部存风险隐患。

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第35条和第94条,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了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

亮点六:“勤俭节约”入法违纪铁腕追责

针对现实中的奢侈浪费问题,新预算法对于厉行节约、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做出严格规定,如第12条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第37条规定严控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等。

楼继伟说,相对于原预算法仅就擅自变更预算、擅自支配库款、隐瞒预算收入等三种情形设置了法律责任,且不够具体明确,新预算法重新梳理了违法违纪情形,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在第9

2、9

3、9

4、95四条里集中详细规定了法律责任。如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违规举债、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此外,如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将抓紧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

新预算法即将施行,贯彻实施如何不打折扣至关重要。楼继伟表示,关键要做好新预算法实施的立法配套工作。

他指出,中央层面需按照新预算法确定的原则及授权,抓紧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研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资金支付、政府债务管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地方层面可制定有关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或者地方性法规。总之,要加快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现代预算制度,增强新预算法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为依法理财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三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新预算法解读》

一、单选题

1、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编制的预算收支草案的最后认可权属于预算权力中的(

)。

A、预算立法权 B、预算审核权 C、预算批准权 D、预算执行权

【正确答案】C

2、人大及其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负责预算的具体工作中不包括(

)。

A、审查 B、批准 C、监督 D、编制

【正确答案】D

3、新《预算法》的宗旨是:落脚点从(

)到“最终目的”的转变。

A、工具 B、功能 C、基础 D、根本

【正确答案】A

4、下列关于新《预算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

B、预算编制如果过于简单和粗略,有利于立法机关和社会成员进行监督 C、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

D、新《预算法》提出凡市场竞争机制能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的原则

【正确答案】B

5、现行预算法的立法宗旨概括来说包括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

)。 A、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果为根基 B、以预算为导向、以目的为根基 C、以结果为导向、以市场为根基 D、以目的为导向、以预算为根基

【正确答案】C

6、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首次对(

)做出全面规定。

A、预算公开 B、预算调整 C、预算决算 D、预算不公开

【正确答案】A

7、新《预算法》在有限“开闸”地方发债的同时,对地方政府发债做出了诸多具体规定,设置了(限定措施,以严格防范债务风险的扩张。

A、六 B、七 C、八 D、九

【正确答案】C

8、预算的最终目的是(

)。

A、实现财政收入最大化

B、实现该国人民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C、实现全国人民经济利益最大化 D、实现国家财政决策的完整性

【正确答案】B

9、对国家预算的过程具有强参与度的是(

)。

A、政府

)大B、国家 C、地方 D、人民

【正确答案】D

10、新《预算法》中的临时预算是由各级政府进行编制,但必须在新预算开始前(

)左右提交给各级人大常委会审议直至通过。

A、3个月 B、4个月 C、30天 D、60天

【正确答案】A

11、(

)是财政法的核心。

A、预算法 B、民法 C、经济法 D、会计法

【正确答案】A

12、(

)是法律调整的基本手段,没有法律责任或法律责任的追究程序不完善,就无法充分发挥法律的调整作用。

A、法律责任 B、道德约束 C、个人自律 D、其他

【正确答案】A

13、不属于《预算法》主体所享有的预算权力的是(

)。

A、预算立法权 B、预算批准权 C、预算执法权 D、预算监督权

【正确答案】C

14、不属于财政预算编制中的问题的是(

)

A、简式预算编制的问题 B、层层代编的问题 C、预算编制时间过短的问题 D、收入预算编制的问题

【正确答案】A

15、旧《预算法》自(

)正式实施以来,在强化预算的法律约束力、规范预算管理程序中起到了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但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新一轮中国预算改革,促使预算管理从理论到实践层面,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

A、1995年1月1日 B、1997年1月1日 C、1998年1月1日 D、2000年1月1日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现行《预算法》贯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的有(

)。

A、财政支出未完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 B、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C、预算监督中的问题 D、决算编制中的问题

【正确答案】ABCD

2、关于我国《预算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预算法是财政法的核心 B、预算法属于民法的范畴

C、预算法是国家调整预算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国家预算的组成及组织方法属于预算法所规定的内容

【正确答案】ACD

3、预算作为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具有的职能包括(

)。

A、分配 B、调控 C、监督 D、核算

【正确答案】ABC

4、预算法理念包括(

)。

A、控制政府权力是预算法根本性理念 B、预算公平理念

C、预算法的正当程序理念 D、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理念

【正确答案】ABCD

5、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权包括( A、编制预算 B、执行预算 C、审查预算 D、批准预算

【正确答案】AB

6、我国预算法历年存在(

)的倾向。

A、重预算 B、轻决算

)。C、重预算分配 D、轻执行管理

【正确答案】ABCD

7、新《预算法》与旧《预算法》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

A、加强预算内容的细化 B、健全公开透明预算制度

C、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解决“跑部钱进”问题

D、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政府全部收支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正确答案】ABCD

8、下列几种限定措施中,属于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发债设置的限定有(

)。

A、举债范围的限定 B、举债规模的限定 C、偿债的计划和资金限定 D、债务的管理方式限定

【正确答案】ABCD

9、新《预算法》中的经常性支出包括(

)。

A、国家政权建设支出 B、非营利性社会事业发展支出 C、营利性社会事业发展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正确答案】ABD

10、从国外预算法贯彻的实践来看,理想的预算法贯彻模式应具有(

)特征。

A、健全的机构,相互制衡的牵制制度 B、持续性的监控制度,明确有效的法律责任 C、专业的执法主体,强守法意识的适法主体 D、人民对国家预算的过程具有强参与度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预算法律制度是用以调整国家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预算关系和法律规范的总称。(

)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2、我国现行预算法律制度仅由《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构成。(

)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3、我国预算法也成为了我国财政法体系的核心,被冠以“宪法之下、万法之上”、“经济宪法”。(

)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4、从预算的产生来看,预算制定、审批、执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控制一国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过程。(

)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5、税收制度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应先行推进。(

)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6、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7、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8、新《预算法》的立法宗旨是:落脚点从“最终目的”到“工具”的转变。(

)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9、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

)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10、新《预算法》规定:“举借的债务可以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也可以用于经常性支出”。(

)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11、修订预算法必须强调过程控制,合理配置预算的制定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科学设定预算规则,保证过程独立、权力博弈、利益兼顾与人民参与,保障人民对预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12、我国预算法也成为了我国财政法体系的核心,被冠以“宪法之下、万法之上”、“经济宪法”。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13、法律程序指主体遵循法定的时限、时序,按法定的方式、关系进行的法律行为。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14、预算法一方面通过控制政府权力和规范政府行为来实现财政收支的健康、合理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政府利用预算收支去完成其所担负的各项基本职能,即通过行使财政权力完成政府事务的执行权,实质上就是完成政府的宏观调控职权。(

)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15、从学术界角度,预算法作为财政法的核心,属于经济法的范畴,是中国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第四篇:解读两会财政预算报告——中国网

解读两会财政预算报告--“数里行间”的国家大账

2011-03-09 06:42:22 来源: 中国网

作为“国家大账”,财政预算报告是每年两会关注的重点。通过预算报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能得知国家一年的“家底”如何,这些钱都花在哪些方面,花得是否有效率。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加深对预算报告的理解,特推出“预算报告解读”专题,对2010年财政工作亮点和2011年财政预算安排特点及工作重点进行解读。

预算报告解读 “家底”越来越厚实了 8.3万亿元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达到83080.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加上预算安排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亿元,全年使用的收入总量为83180.32亿元。

2010年全国财政的收入总量为83180.32亿元

作为党和政府履行职责的物质基础,做大财政“蛋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财政“蛋糕”到底有多大?预算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达到83080.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加上预算安排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亿元,全年使用的收入总量为83180.32亿元。可以说,国家的“家底”越来越厚实了。

在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基础上,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也同比增长17.4%,全年支出达到89575.38亿元。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48亿元和地方财政结转下年支出1356.94亿元,支出总量达到93180.32亿元。全国财政收支相抵,差额10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000亿元;地方财政收支总量相抵,差额2000亿元,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弥补。2010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为67526.91亿元,控制在预算限额71208.35亿元以内。

在报告2010年财政收支状况时,预算报告提到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这个概念。它是指中央财政通过超收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这项基金于2007年开始设立,2010年底余额为2368.13亿元,2011年预算调入1500亿元,剩余868.13亿元。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预算报告还回顾了过去五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十一五”时期,全国公共财政总收入30.3万亿元,年均增长21.3%;全国公共财政总支出31.9万亿元,年均增长21.4%。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得益于“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统计,“十一五”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1.2%,如果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6.6%。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预算外资金逐步纳入预算管理等,共同构成了“十一五”时期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重要因素。

预算报告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2011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我国经济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从财政看,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收入方面,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2010年收入基数较高,加上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难以持续,车市逐步降温,以及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调整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范围、继续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等,也会减少一些收入。2011年财政收入增幅将比上年有所回落。支出方面,完成公共投资在建项目,加强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教育、医药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对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力度等,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支出压力很大。

根据中央决策部署,结合面临的经济财政形势,预算报告明确了2011年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并对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作出安排:中央财政收入预算安排45860亿元,比2010年执行数(下同)增长8%。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入1500亿元,合计收入总量为47360亿元。中央财政支出54360亿元,增长12.5%。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7000亿元,比2010年预算数减少1500亿元。汇总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安排,全国财政收入89720亿元,增长8%,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500亿元,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91220亿元;全国财政支出100220亿元,增长11.9%。全国财政收支差额9000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2.5%下降到2%左右。

这样的安排,既考虑了巩固和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预算报告解读

中央财政超收收入按规定使用 4410亿元

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发展、物价上涨以及2009年财政收入基数相对较低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超收了4410亿元

根据2010年预算安排,中央财政收入应为38060亿元,实际执行数为42470.52亿元。这意味着,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超收了4410亿元。 预算报告对中央财政超收原因作了分析。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发展、物价上涨以及2009年财政收入基数相对较低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中央财政收入超过预算4410亿元,主要是年初收入预算安排是根据相关经济预期指标测算的,执行中一些指标超过预期较多,导致收入超过预算。

具体说来有两大原因:一是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4.7%(其中进口增长38.7%),超过年初8%的增幅预期,进口环节税收比预算超收2865亿元。二是2010年汽车销售量增长32.4%,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比预算超收1285亿元。这两项超收合计,占到中央财政超收额的94.1%。其他各项收入与预算基本持平。

预算报告对中央财政超收收入的使用作了详细说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有关决议要求,在中央财政超收的4410亿元中,用于增加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650亿元,增加对地方公路养护等经费转移支付242亿元,增加教育支出260亿元,增加科学技术支出56亿元,增加公路建设支出454亿元。其余2748亿元,用于削减中央财政赤字500亿元,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48亿元,留待以后预算安排使用。预算报告强调,2010年中央财政超收收入安排使用情况,国务院已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报告。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综合考虑国内生产总值、企业利润、进出口等经济社会增长指标变动情况,进一步提高收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预算报告解读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1.18万亿元

2010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支出10710亿元,加上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的政府公共投资支出,完成两年新增1.18万亿元的目标。

2010年,两年新增1.18万亿元政府公共投资支出的目标完成

2008年四季度,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重启了积极的财政政策,2011年是实施这一政策的第四个年头。

在总结2010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情况时,预算报告指出,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进一步巩固经济向好势头。

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城乡低保补助标准,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继续实施家电汽车下乡以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

二是安排使用好政府公共投资,优化投资结构。通过统筹使用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中央政府公共投资支出10710亿元,加上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的政府公共投资支出,完成两年新增1.18万亿元的目标。重点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等方面。继续代理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优先用于公益性项目续建和收尾。扩大政府公共投资“以奖代补”范围,带动社会投资。

三是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巩固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及成品油税费改革成果,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继续执行各项税费减免政策,严格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审批管理。

从2010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看,政策的侧重点仍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拉动社会投资,扩大居民消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其中一大亮点是,中央财政完成了两年新增1.18万亿元的目标,为顺利完成包括新增4万亿元投资等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今年政策实施是围绕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展开的,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

预算报告明确了2011年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五个着力点:

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扩大就业,支持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政策。完善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政策。

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中央基建投资安排3826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序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同时,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三是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和引导居民消费。继续改革和完善税制,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作用,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展增值税改革试点,完善消费税制度,分步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继续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促进民生改善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大力支持玉树、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五是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鼓励并扩大关键零部件及先进设备进口,引进先进技术。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增加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

预算报告解读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3.3%

2010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32349.63亿元,同比增长13.3%,促进了地区间财力均衡分配。

2010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同比增长13.3%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完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健全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有力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

2010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32349.63亿元,同比增长13.3%,促进了地区间财力均衡分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间财力差异较大,中央政府有必要适当集中财力加以调节。中央财政收入除一小部分用于中央本级支出外,更多的则是用于对地方进行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相应形成地方财政收入,并由地方安排财政支出。

从预算报告看,2010年中央本级收入4247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1.1%;中央本级支出15973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7.8%,地方本级支出为73602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2.2%。从资金来源看,地方财政支出中平均有37.2%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其中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平均6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可以说,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与此同时,中央财政还积极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扩大到451个县。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进一步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

2011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预算报告显示,全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37310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税收返还5067.99亿元,同比增长1.4%;一般性转移支付17336.77亿元,同比增长18.5%;专项转移支付14905.24亿元,同比增长17.1%。

预算报告还对一般性转移支付情况作了说明:均衡性转移支付安排6609.11亿元,增长21.2%。其中,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775亿元,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安排资金300亿元,提高三江源等生态功能区的财政保障能力。同时,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安排370亿元,支持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继续实施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制度,安排135亿元。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安排581亿元。

预算报告解读

民生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大头 占2/3左右

2011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10509.92亿元,同比增长18.1%。

2011年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左右

研读近年来的预算报告,可以发现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力度呈逐年加大趋势。这既是公共财政的题中之义,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念在财政部门的集中体现。正如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所说,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发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预算报告显示,2010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8898.54亿元,增长19.9%。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支出也与民生密切相关,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用于民生支出。

预算报告列举了几项2010年中央财政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 教育支出2547.34亿元,完成预算的117.9%,同比增长28.6%。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国1.3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22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免除2900多万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面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提高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84.99亿元,完成预算的105.7%,同比增长14.8%。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达到24%,开展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相关工作,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力度等。

医疗卫生支出1485.35亿元,完成预算的106.9%,同比增长1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8.35亿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5亿人,支持未参保的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60%的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支持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

住房保障支出1125.73亿元,完成预算的113.4%,同比增长15%。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国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等。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16亿元,完成预算的100.5%。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增加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家数,继续加强大遗址、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化新闻媒体传播能力建设。

从上述民生支出看,中央财政对每一项支出的执行数都超过了预算,最多的教育支出完成预算的117.9%。这体现了财政部门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11年中央财政将继续集中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1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10509.92亿元,同比增长18.1%。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支出也与民生密切相关,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左右。

预算报告特别强调,2011年要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一是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三是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推进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建设和农村危房及城市棚户区改造;四是支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并将试点地区城镇无收入居民纳入保障范围;五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六是支持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第五篇:新预算法

新预算法的十大亮点

新修改的预算法比较好地总结了20 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此前中央批准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衔接,比较好地响应了各级人大代表的要求社会各界的关切,在立法宗旨和调整范围、预决算原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口径预决算、地方政府债务、转移支付、预算公开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在预决算编制、审查和批准、执行和调整、监督和法律责任方面也有许多完善。主要可以概括为十个亮点。

(一)匡正立法宗旨和调整范围

在预算法修改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管理法”与“控权法”两种思路的交锋。争论的实质,其实是对预算法根本价值、法律定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

最初两稿,无论一审稿还是二审稿,立法宗旨都保留原法规定不变,继续强调预算法的行政管理功能,很多条文修改主要也是对政府预算管理细节进行调整。在修改后期,主张预算法要规范和控制政府权力的意见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三审稿、四审稿增加许多有关控制政府权力、规范政府预算管理、加强人大对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内容。

原法规定,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新修改的预算法规定,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 明确预算法的本质。新修改的预算法将原法“强化预算分配好监督职能”修改为“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将“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修改为“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预算法从过去的政府管理法转变为规范政府法、管理政府法,从过去“帮助政府管钱袋子”转变为“规范政府钱袋子”,政府从管理监督的主体,同时也转变为被管理、被监督的对象。这是一个重大变化。

2. 确立现代公共财政理念。新修改的预算法删除“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规定,在财政功能上明确预算法的定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的作用不“越位”、不“缺位”。

3. 法定预算改革目标。新修改的预算法增加“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规定,增强预算完整性、透明度。

4. 拓展预算法调整范围。新修改的预算法第2 条增加规定,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依照本法规定执行。

新修改的预算法对立法宗旨进行了几乎全新的修改,增加了调整范围的规定,成为修改预算法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提高了新法的定位和作用。

(二)厘清预决算原则

原法第3 条规定,各级预算应当做到收支平衡。新修改的预算法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1. 统筹兼顾。新修改的预算法第37条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统筹兼顾,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要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国家确定的重点支出。

2. 勤俭节约。新修改的预算法删除原法“厉行节约”“勤俭建国”规定,统一为“勤俭节约”原则。在预算编制环节,第35 条增加规定,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在预算执行环节,第57 条增加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不得虚假列支”。

3. 量力而行。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重点支出一般不同财政收支增幅挂钩的要求,

新修改的预算法删除了预算审查和执行中涉及法定支出的规定,同时强调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优先安排国家确定的重点支出。

4. 讲求绩效。新修改的预算法第49条将“提高预算绩效”列入预算草案及预算执行情况审查结果报告的内容。第57 条补充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5. 收支平衡。新修改的预算法第35条补充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新修改的预算法首次增加“统筹兼顾”“讲求绩效”原则,并将“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统一为“勤俭节约”原则,同时赋予“量力而行”“收支平衡”原则以新的内涵,使这些原则成为贯穿新法始终的红线和灵魂。

(三)充实全口径预决算体系 新修改的预算法第5 条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从横向明确了四位一体的公共预算,分别对其概念、范围和编制原则、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做出规范。

1. 取消预算外资金。新修改的预算法第4 条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第13 条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这实际上确立了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基本原则。

2. 功能定位。新修改的预算法第6条规定,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第9 条规定,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第10 条规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第11 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3. 编制原则。新修改的预算法第6条规定,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包括中央各部门预算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第7 条规定,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对上级政府的上解支出、对下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第9 条规定,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第10 条规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第11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4. 相互关系。新修改的预算法第5条规定,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保持完整、独立。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新修改的预算法首次确立全口径预算体系法律框架,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什么、怎么编、如何衔接,为完善中国特色全口径预算体系奠定了法制基础。

(四)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原法第28 条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上,这些年来地方政府还是采取多种方式举债融资,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

如何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在预算法修改过程中经历了“否定之否定”。一审稿允许发债,

二审稿否定一审稿,三审稿又否定二审稿,四审稿在三审稿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严从紧规范,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同时从6 个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内容主要集中在第

14、

34、

35、48 条。

1. 限制举债主体。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主体只能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2. 控制举债规模。省级政府举借债务的规模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地方政府在国务院下达的限额内举借的债务。

3. 明确举债方式。举借债务只能采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不得采取其他方式筹措,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在法律规定之外以其他任何方式举借债务,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4. 限定债务资金用途。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只能用于公共预算中必需的部分建设投资,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5. 列入预算并向社会公开。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列入本级预算调整方案,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政府举借债务的情况要向社会公开并作出说明。

6. 严格控制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国务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国务院财政部门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监督。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无疑是预算法修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修改的预算法疏堵结合,开了前门,堵了后门,修了围墙,对地方政府举债作出了具体规定,不仅解决了地方政府多年来举债合理不合法的问题,也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五)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原法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没有规定。针对近年来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新修改的预算法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比较系统的规范。内容主要集中在第

16、38 条。

1. 种类。从纵向划分,转移支付包括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从横向划分,转移支付包括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2. 原则和目标。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

3. 一般性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基本标准和计算方法编制。

4. 专项转移支付。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立专项转移支付,用于办理特定事项。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地区、分项目编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上级政府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但是,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事项除外。同时还增加关于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的规定。

5. 管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应当将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预计数提前下达下级政府。地方政府应当将上级政府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预计数编入本级预算。

新修改的预算法首次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奠定了法制基础,有利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公开性,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六)建立预决算公开透明制度

原法对预决算公开透明制度没有规定。近年来各地在推进预决算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巩固和扩大这一改革成果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新修改的预算法对预决算公开透明做出了比较全面、明确、具体的规定。内容主要集中在第

14、

22、89 条。 1. 公开内容。经本级人大或者常委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决算及报表,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进行政府采购的情况,以及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同时要求,公开政府预算、决算时,应当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公开部门预算、决算时,应当对部门预算、决算中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作出说明。除了国家保密法规定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以外,新法规定预算活动的全部内容都应公开。

2. 公开时间。预算、预算调整、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其报表,应当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20 日内向社会公开。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后20 日内向社会公开。

3. 公开主体。预算、预算调整、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其报表,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公开;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由各部门负责公开。新修改的预算法首次明确预决算公开透明制度,对预算公开的内容、时间、主体等都作了比较全面明确、具体的规定,确立了预决算公开的法律制度框架,有利于推进预决算公开,提高预决算透明度。

(七)提高预决算编制科学性

预决算编制涉及编制权配置,预决算收支分类、周期和编制流程。新修改的预算法要求预算收入预测数据和支出预算定额真实准确,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合理规范,预算资金安排和数字指针稳妥可靠。

1. 政府预算编制。新修改的预算法第32 条增加规定,各级预算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跨预算平衡的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收支预测,按照规定程序征求各方面意见后,进行编制。各级政府依据法定权限作出决定或者制定行政措施,凡涉及增加或者减少财政收入或者支出的,应当在预算批准前提出并在预算草案中做出相应安排。

2. 部门和单位预算编制。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以及绩效目标管理等预算编制规定,根据其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量资产情况,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草案。

3.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新修改的预算法第

32、37 条增加规定,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收入分为类、款、项、目;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分为类、款、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分为类、款。各级预算支出应当按其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制。

4. 中央债务余额管理。新修改的预算法第34 条补充规定,中央一般公共预算中必需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举借债务应当控制适当的规模,保持合理的结构。对中央一般公共预算中举借的债务实行余额管理,余额的规模不得超过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

5.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新修改的预算法第40、41 条补充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设置预算周转金,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内季节性收支差额。同时增加规定,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预算资金的不足。

6. 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新修改的预算法第42 条补充规定,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

7. 决算草案编制。新修改的预算法第75 条增加规定,编制决算草案,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做到收支真实、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决算草案应当与预算相对应,按预算数、调整预算数、决算数分别列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应当按其功能分类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款。

(八)增强预算执行和预算调整规范性

预算经过人大审查批准之后,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收支计划。新修改的预算法要求依法组织收入,严格落实支出安排,确保资金及时用于预算项目,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 预算审批前支出。新修改的预算法第54 条补充规定,预算开始后,各级预算草案在本级人大批准前,可以安排上一结转的支出;参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预算审批前安排支出的情况,应当在预算草案的报告中作出说明。

2. 收入指标。新修改的预算法第55条继续要求,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同时增加规定,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针,征收部门和单位也不能多征、提前征收。

3. 收付实现制。新修改的预算法第

57、58 条补充规定,各级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实行收付实现制,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虚假列支。特定事项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权责发生制的有关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4. 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新修改的预算法明确政府的全部收入都应当上缴国库。经过否定之否定,新修改的预算法继续保留中央国库由央行经理,并对财政专户进行限制。第57 条增加规定,只有法律有明确规定或者经国务院批准的特定专用资金,可以依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财政专户。第61 条增加规定,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和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第59 条补充规定,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合理调节国库资金余额。第60 条增加规定,已经缴入国库的资金,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国务院的决定需要退付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应当及时办理退付。按照规定应当由财政支出安排的事项,不得用退库处理。

5. 超收收入使用。新修改的预算法第66 条增加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各级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6. 增列赤字。新修改的预算法第66条增加规定,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减少支出等方式仍不能实现收支平衡的,省级政府报本级人大或常委会批准,可以增列赤字,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并应当在下一预算中予以弥补。

7. 预算调整。新修改的预算法第67条明确规定预算调整的四种情形:一是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的,二是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三是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四是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第68 条增加规定,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一般不制定新的增加财政收入或者支出的政策和措施,也不制定减少财政收入的政策和措施;必须做出并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应当在预算调整方案中做出安排。第69 条补充规定,在预算执行中,

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必须及时增加预算支出的,应当先动支预备费;预备费不足支出的,可以先安排支出,属于预算调整的,列入预算调整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应当说明预算调整的理由、项目和数额。

(九)完善预决算审查监督制度 审查批准预决算并监督预算执行,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总结近年来各级人大的实践探索好成功经验,新修改的预算法完善了预决算审查监督的一系列规定。

1. 预算草案细化。新修改的预算法第46 条增加规定,报送各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到款。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

2. 预算草案初步审查。新修改的预算法第44 条补充规定,在主体上,省级初步审查为本级人大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删除有关工作委员会;设区的市级初步审查为本级人大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送交本级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在对象上,将“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修改为“预算草案的初步方案”。在时间上,继续保留省、市、县初步审查30 日前的规定,将中央预算草案初步审查的时间从一个月前延长到45 日前。新修改的预算法第45 条增加规定,县、乡两级人大举行会议审查预算草案前,应当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本级人大代表,听取选民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3. 预算草案重点审查。新修改的预算法第48 条增加规定,各级人大对预算草案及其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重点从八个方面进行审查:一是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否符合本级人大预算决议的要求;二是预算安排是否符合本法的规定;三是预算安排是否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收支政策是否切实可行;四是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是否适当;五是预算的编制是否完整;六是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预算是否规范、适当;七是预算安排举借的债务是否合法、合理,是否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八是与预算有关重要事项的说明是否清晰。

4. 预算草案审查结果报告。新修改的预算法第49 条增加规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向主席团提出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结果报告,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县级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主席团提出关于总预算草案及上一年总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结果报告。审查结果报告应当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对上一年预算执行和落实本级人大预算决议的情况做出评价;二是对本预算草案是否符合本法的规定,是否可行作出评价;三是对本级人大批准预算草案和预算报告提出建议;四是对执行预算、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绩效、加强预算监督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5. 预算批复。新修改的预算法第52条补充规定,各级预算经本级人大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当在20 日内批复预算。各部门应当在接到批复预算后15 日内向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当在全国人大批准预算后30 日内正式下达。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在全国人大批准预算后90 日内正式下达。省级政府接到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后,应当在30 日内正式下达到本行政区域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预算安排对下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别在本级人大批准预算后的30 日和60 日内正式下达。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转移支付,应当及时下达预算;对据实结算等特殊项目的转移支付,可以分期下达预算,或者先预付后结算。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

部门应当将批复本级各部门的预算和批复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预算,抄送本级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

6. 预算调整方案初步审查。新修改的预算法第69 条增加规定,在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30日前,国务院财政部门要将预算调整初步方案送交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省级要送交本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设区的市级要送交本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或者送交本级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县级要送交本级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乡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应当提请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7. 编制决算草案。新修改的预算法第75 条补充规定,编制决算草案,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做到收支真实、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决算草案应当与预算相对应,按预算数、调整预算数、决算数分别列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应当按其功能分类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款。

8. 决算草案初步审查。新修改的预算法第78 条增加规定,在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决算草案的30 日前,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将上一中央决算草案提交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省级应当提交本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设区的市级应当提交本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或者送交本级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县级应当送交本级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省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本级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9. 决算草案重点审查。新修改的预算法第79 条增加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乡级人大对本级决算草案重点从十二个方面进行审查:一是预算收入情况;二是支出政策实施情况和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况;三是结转资金的使用情况;四是资金结余情况;五是本级预算调整及执行情况;六是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情况;七是经批准举借债务的规模、结构、使用、偿还等情况;八是本级预算周转金规模和使用情况;九是本级预备费使用情况;十是超收收入安排情况,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规模和使用情况;十一是本级人大批准的预算决议落实情况;十二是其他与决算有关的重要情况。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结合本级政府提出的上一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本级决算草案进行审查。

10. 决算批复。新修改的预算法第80条增加规定,各级决算经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当在20 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各部门应当在接到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决算后15 日内向所属单位批复决算。

11. 预算执行监督。新修改的预算法第88 条增加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新修改的预算法第90 条增加规定,政府各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及时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反映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依法纠正违反预算的行为。

(十)强化法律责任制度

针对法律责任规定比较模糊问题,新修改的预算法将法律责任从3 条3 款增加到5 条25 款。如果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违反预算法规定,除了责令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外,新预算法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还规定了具体的法律责任。

1. 增加追究行政责任的6 种情形:一是未依照本法规定,编制、报送预算草案、预算调

整方案、决算草案和部门预算、决算以及批复预算、决算的;二是违反本法规定,进行预算调整的;三是未依照本法规定对有关预算事项进行公开和说明的;四是违反规定设立政府性基金项目和其他财政收入项目的;五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使用预算预备费、预算周转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超收收入的;六是违反本法规定开设财政专户的行为。

2. 增加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六种情形:一是未将所有政府收入和支出列入预算或者虚列收入和支出的;二是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预算收入的;三是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应当上缴国库的预算收入的;四是改变预算支出用途的;五是擅自改变上级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途的;六是违反本法规定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办理预算收入收纳、划分、留解、退付,或者违反本法规定冻结、动用国库库款或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库款的行为。

3. 增加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两种情形:一是违反本法规定举借债务或者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的;二是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者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行为。

4. 增加依法给予处分的四种情形;新修改的预算法第95 条增加责令改正,追回骗取、使用的资金,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是改变法律、法规规定预算收入上缴方式的;二是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预算资金的;三是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四是其他违反财政管理规定的行为。

另一篇

2014年9月2日

酝酿十年,跨越三届人大,历经四审,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完成首次大修。这场预算制度改革,对于全口径财政收入已超20万亿元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无疑将引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31日通过了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在我国深化财税改革的关键期,推进预算管理法治化,为突破各项改革难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预算公开首次入法

“政府投资或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背后要有财力作支撑。因此,只有管好政府的‘钱袋子’,才能起到规范政府行为的作用。这需要细化公开‘花钱’的全过程和具体内容,从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解决公众“看不懂”预算的问题,一直是关注焦点。从现行法“只字未提”预算公开,到二审稿将向社会公开预算、预算调整、决算写入总则,再到三审、四审将预算公开时效、内容等条款补充入法,预算法的修改正在一步步完善。

值得关注的是,新预算法强调未按规定公开或作出说明,将被追究行政责任。专家表示,预算公开入法之后的贯彻落实至关重要。每一笔钱的去处需要说清楚,给百姓一本“明白账”,这样的监督才更有力、更有效。

突出“绩效”理念

新预算法多处强调了“绩效管理”:编制预算要参考“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人大出具的预算审查报告,要就“提高预算绩效”提出意见和建议„„“从项目编制、到执行、再到结

果检验,都要引入绩效管理,将有助于解决‘拨款性’财政的弊端,从‘一拨了之’转为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是整个预算管理模式的转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推进绩效管理应在财政资金分配中更多地引入竞争性机制,减少政府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同时要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政府花钱进行绩效评价,但如何建立独立公正的第三方评估机制是个新课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预算法实现了从“帮助政府管钱袋子”的法律转变为“规范政府钱袋子”的法律。据了解,在加强预算“约束”上,新预算法还增加了有关“预算调整”的规定,表示除有关规定外“各级政府不得作出预算调整的决定”。同时,也加强了追责“约束”,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者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

地方债将“开正门”

截至去年6月末,各类地方政府性债务总计17.8万亿元。但是,关于地方债,现行预算法中只有“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一句话”。显然,这已经不能适应地方债管理的现状。一则,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发债等合理融资渠道补充财力,需要放开发债“闸门”。二则,目前地方债管理和使用确实存在不规范之处,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立的关于地方债的新举措,也需要在法律层面予以规范。

针对上述问题,新预算法不仅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还细化到“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比如,限定了举债主体、方式和规模,明确举债的用途应当是“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在风险控制上,更是明确举借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国务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

“地方债管理在法律层面的转变,体现为从一句话到一个体系的扩充。这为地方债管理搭起制度框架,有助于地方政府尝试有偿融资渠道建设,保持地方政府财力的稳定性。”贾康表示。

提高专项转移支付效率

专项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也暴露出配套资金压力过大、资金使用零碎、效率不高的问题。

对此,新预算法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对于资金配套带给地方政府的压力,新预算法提出,上级政府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再如,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新预算法提出,要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这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财政资金能够节约、有效、高效地使用。”白景明说。

专家认为,预算法治化将经验“固定”下来,有针对性地解决财税改革中的难题;允许债务融资和规范转移支付,将为地方探索政府理财渠道和建设新的地方税体系提供财力支撑。同时,政府行为的合理化也将为企业的公平竞争、创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014年8月31日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获得通过

2014年4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启动对预算法修正案草案第三次审议程序审议

2011年11月

预算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 2004年

2014年4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启动对预算法修正案草案第三次审议程序审议

2011年11月

预算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 2004年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把预算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 1995年1月1日

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正式实施

另一篇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以及近年来财政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引领方向。新预算法的出台是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新预算法反映了现代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重大突破:

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制度。新预算法删除了有关预算外资金的有关内容,并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二是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

三是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债务风险。新预算法增加了经国务院批准的省级政府可以举借债务的规定,同时从限制主题、限制用途、限制规模、限制方式、控制风险五个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

四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预算法增加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 五是坚持厉行节约,硬化预算支出约束。新预算法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同时强调,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

上一篇:校园文学征文范文下一篇:校园一角摄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