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

2022-09-03

第一篇: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实践培训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湖北省2010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中心医院于2010年8月至9月组织了全市共计23人的临床实践培训工作。现将实践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为了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医院成立了全科医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明确市场部、科教科为全科医师培训工作的管理部门,要求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切实搞好培训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各机构人员落实,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科医学培训网络,从而保证了全科医师实践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乡镇全科医师实践培训

临床实践科室分管主任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任全面负责培训项目工作。全科医学科组织专家对培训要求和目标进行了讨论,同时征求了部分学员的意见,结合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性质,制定了全面的、具体的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学员实践轮转表,充分保证每位学员在各个科室的实践时间,并安排了有丰富临床与社区实践经验的医师进行实践带教。

临床培训基地结合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特点,为提高学员的专业水平,每周利用晚上时间邀请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专业学科带头人组织学员进行业务学习,重点介绍各专业学科的新业务、新技术和新进展,并对乡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进行分析,同时加强病历书写质量、体格检查、心肺复苏、外科无菌术等基本技能的操作培训。学员参加率极高,反映极好。

社区培训基地为转变学员的社区卫生服务理念,特举办了“医患沟通技巧”等专题讲座,分批安排学员深入社区,开展上门服务实践活动,对辖区内的慢性病人、老年人、残疾人进行访视、开展健康咨询等。

总之,2010

的乡镇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培训使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提高其对基层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达到全科医师岗位基本要求。

随州市中心医院

2010年9月30日

第二篇:2011年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

一、培养目标

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层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学员热爱、忠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精神,掌握全科医疗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城乡基层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科医生岗位的基本要求,以胜任基层卫生服务工作。

二、培训对象

全省乡镇卫生院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要求的注册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12个月。理论培训4个月(640学时),临床技能训练7个月,社区实践1个月。

培训方式: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采用集中理论培训、个别面授、科室轮转、基层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培训。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临床技能训练和基层实践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和要;如下: 第一部分理论培训((4个月)

理论培训分为全科医学及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康复医学、心理卫生、社区预防医学、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医疗信息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医药学等九个模块(参见附件:2011年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理论培训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讲义编写分工及具体培训要求如下: (一)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

掌握: 1.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

包括:国内外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 2.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包括: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保健和临床预防的概念与原则;疾病筛检的原则与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功能与服务体系;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COPD等慢性疾患者和高危人员进行管理的技能,包括慢性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重点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基本方法. 3.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管理体制、建设标准、行政管理、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等内容,重点是健康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方法和评估体系等;社区卫生发展情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给社区卫生带来的机遇,社区卫生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现状,我国全科医学相关政策。 熟悉:我国基层卫生服务相关政策。

(二)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医患关系模型及其意义、全科医疗中医患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的方法;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熟悉:常见医疗纠纷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三)康复医学

掌握:康复医学的概念;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服务模式与内容。 熟悉:康复评定的种类和特点;常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方法。 (四)社区心理卫生

掌握:基层常见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 熟悉:基层常见心理和精神问题筛检量表的使用。

(五)预防医学

1.实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方法. 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社区诊断有关的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

了解:卫生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2.健康教育. 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病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健康行为干预的基本技术;社区营养指导. 3.突发卫生事件。 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内容、识别与处理原则。 4.计划免疫.

(六)卫生信息管理

掌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熟悉:计算机检索相关信息的墓本途径与方法;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七)卫生法规

掌握:社会医学知识、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职工墓本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及有关问题.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河南省医改有关政策. 1.基本卫生法规 2.新农合及社区卫生政策 3.基本药物政策(目录及应用) (八)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

掌握:社区诊断、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熟悉全科医师的角色与素质要求,病人管理与教育;社区用药原则,预防医源性疾病;各类居民健康档案的病历的书写,家系图编制与家庭结构分析方法,居民健康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熟悉:家庭资源、压力事件和家庭照顾. 【社区诊断学】

1.基本理论:掌握常见症状的鉴别,全身系统检查的内容、程序、要点和临床意义.了解常用临床检验方法的原理,掌握其临床应用,了解新的检验方法(如免疫、酶学检验等).掌握各类检验报告的临床意义、正常值和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了解常见影像学诊断的墓本原理和方法,掌握X线、超声检查指征和主要异常图像的临床意义,了解CT, MRI检查的临床意义. 2.基本技能:掌握病情资料的收集、整理问诊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全身系统检查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血、尿、粪常规检验操作技术.能阅读常用X光片(胸片、胃肠造影等),能阅读超声、CT, MRI报告。 【内科】

1.基本理论:掌握常见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溃疡病、急慢性肾炎、泌尿道感染等)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等基础知识.熟悉心理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分析发病原因并向社区病人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预防、康复手段。

2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社区处理;掌握心电图机操作,做出正确的心电图报告. 【外科】

1.基本理论:掌握无菌概念,各种创伤、外科感染处理原则及抗生素合理使用·掌握社区常见外科疾病如常见急腹症、乳腺肿块及溢液、急性尿储留、胸外伤、脑外伤、骨折、烧伤等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应急处理。熟悉破伤风、气性坏疽、尿石症、前列腺增生症、腰腿痛、颈肩痛、颈部肿块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胃癌、肺癌、乳腺癌、肝癌的危险因素,早期征兆;癌症的流行病学和预防原则. 2.基本技能:掌握无菌操作、换药、清创缝合、局部麻醉、脓肿切开引流和体表肿物切除等技能.掌握四肢和脊柱骨折、脱闰的固定和搬运。掌握肛门、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掌握常见手术后康复指导. 【皮肤病与性病】

1.基本理论:掌握常见皮肤病与性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掌握常用药的剂型、作用和使用原则。

2.基本技能:正确识别常见皮肤病,熟悉常见性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社区常见传染病诊疗】

1.基本理论:掌握病毒性肝炎、结核病、伤寒、菌痢、霍乱、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和阿米巴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初步诊断、转诊原则和处理。

2.基本技能: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以及报病程序和法定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方法。 【杜区妇产科疾病及妇女保健]

理论内容包括:围产期保健、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异常产褥、围绝经期综合征、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月经失调、阴道膨出、子官脱垂、计划生育指导。 掌握以上疾病/健康问题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围产期保健和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熟悉青春期、围产期保健方法与技术. 技能要求掌握:阴道窥器使用;妇科双合诊检查;各种避孕工具使用方法. [社区儿科疾病及儿童保健] 理论内容包括:新生儿黄疽、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腹泻、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症、拘楼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高热惊厥.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技能要求掌握:体格检查、用药特点、药物剂量的计算、小儿液体疗法。

熟悉:小儿病史特点、小儿急诊急救方法. 【急诊与急救】

1.基本理论:熟悉常见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掌握急症(休克、出血、急性心脑血管病等)、意外伤害(创伤、物理损伤、动物咬伤等)及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家药中毒等)的初期处理原则,及时正确转送病人。

2.基本技能:掌握心肺复苏术,掌握常用急救药物和器械的使用方法(洗胃、输液、外伤包扎、止血、固定等),及时正确转送各类危重病人. 【中医药学】

1.基本理论:了解中医学、中药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穴位的临床意义及常见病针灸、按摩治疗的基本原则,熟悉常用中成药的临床适应症. 2.基本技能:掌握社区常见病针灸、按摩治疗的适应症以及方法和技巧.

(九)专题讲座、参观及其他

培训工作需要及本省全科医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适当安排. 第二部分

临床技能训练(7个月)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本部分培训分为临床基础培训((1周,40学时)和临床科室轮转两部分。轮转科室、时间为:内科3个月;急诊急救1个月;妇产科0. 5个月:儿科0. 5个月;外科1个月;传染科0. 5个月;其它选修科室0. 5个月。学员可以根据自己原来的专科,选择其中至少四个科室进行轮转. (一)临床基础培训、 1·常见症状与鉴别诊断

掌握:头痛、胸痛、腹痛、腰痛、发热、腹泻、失眠、消瘦、乏力等常见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体格检查操作规范;心电图机操作及注意事项;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临床常见X线、B超结果的解读;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和化验值的解读;住院病历的基本内容与书写要求;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熟悉:临床培训基地的规章制度。 1.内科(3个月). 1.心血管系统疾病

(1.1)实习内容: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炎。 (1.2)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1.3)基本技能. 掌握:循环系统的体格检查;血压的测量、高血压病及其合并症的早期识别、连续性随访管理、高血压的合理用药;心纹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的应急处理;正确认读常见典型典型异常心电图。 熟悉:心脏X线特点;心脏起搏器安装的适应症及社区指导原则。 了解: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症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呼吸系统疾病

(2.1)实习内容: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肺源性心脏病、肺癌、胸膜炎、呼吸衰竭。

(2.2)塞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2.3)基本技能.

掌握:正确痰标本的留取方法;常见呼吸系统疾病X线判读;危重病人吸痰;正确吸氧的方法、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峰流速仪的使用;雾化吸入器和气雾剂的使用方法 (3)消化系统疾病. (3.1)实习内容:消化性溃疡、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急慢性肠炎、脂肪肝、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胆囊炎。 (3.2)基本技能

掌握腹部查体的方法;安置胃管、灌肠的技术。 (4)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4.1)实习内容: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血脂异常、痛风。

(4.2)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4.3)基本技能. 掌握:快速血糖测定方法;尿糖试纸的使用方法;胰岛素的使用方法. 熟悉:尿微量蛋白试纸使用方法;搪耐量试验的测定方法. (5)血液系统疾病

(5.1)实习内容:贫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 (5.2)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其预防。 (5.3)基本技能

掌握:血液细胞检查结果的判读 了解:骨髓穿刺适应症操作方法 (6)泌尿系统疾病. (6.1)实习内容: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6.2)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6. 3)基本技能. 掌握:尿标本的采集方法;导尿术. (7)风湿免疫性疾病

(7.1)实习内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7.2)基本知识:掌握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基本特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其预防。 (7.3)基本技能:

了解:抗核抗体(ANA )、类风退因子( RF ),抗链"0" , C反应蛋白(CRP )、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检查的临床意义 (8)神经系统疾病

(8.1)实习内容: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

(8.2)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及社区照顾原则. (8.3)基本技能. 掌握:常用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 熟悉:眼底镜的检查技术.

2、急诊急救科((1个月)

(1)实习内容:高热、昏迷、头痛、抽搐、晕厥、急性胸痛、急性腹痛、呼吸困难、咯血、呕血、便血、血尿、鼻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休克;各系统的急危重症;中毒和意外伤害。 (2)基本知识:

掌握:上述急诊常见症状和问题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及转诊流程。

正确使用强心、利尿药、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解痉平髓、镇痛镇静药、止血药、解毒药等急救药物。 (3)基本技能. 掌握:吸氧、洗胃、催吐技术;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的原则与方法;理化因素所致伤害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使用救护车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和转诊前的准备。 了解:电除颤的方法;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乡镇卫生院重点掌握乡镇卫生院服务任务数据库中75种急诊急救内容) 3.外科(1个月) (1)实习内容:外科感染、甲状腺肿、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症、腹外疝、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一下肢静脉曲张、烧伤、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骨折、关节脱位、骨关节疾病。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3)基本技能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熟悉:外科清创原则与方法;小伤口的缝合技术。 4.妇产科(0. 5个月) (1)实习内容:围产期保健、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箱尿病、异常产褥、围绝经期综合征、阴道炎、官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月经失调、阴道膨出、子宫脱垂、计划生育指导。

(2)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健康问题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围产期保健和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熟悉青春期、留产期保健方法与技术.(3)基本技能. 掌握:阴道窥器使用;妇科双合诊检查;各种避孕工具使用方法. 5.儿科(0. 5个月) (1)实习内容: 新生儿黄疽、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腹泻、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症、佝偻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高热惊厥. (2)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3)基本技能. 掌握:体格检查、用药特点、药物剂量的计算、小儿液体疗法。 熟悉:小儿病史特点、小儿急诊急救方法。 6.传染病(0. 5个月) (1)实习内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手足口病. 其他传染病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安排. (2)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7.其它选修科室((0.5个月). 根据岗位需求自选. 第三邵分基层实践(1个月)

基层实践主要是在带教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学员直接参加基层全科诊疗实践和病人管理活动,使其树立以个体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全科医学观念,培养对居民健康负责的、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服务能力,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沟通和医患关系的技巧;训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整体服务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科医学墓层培训形式有临床实践、讲授、演示、观摩、案例讨论等。

本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全科医疗服务技能. 掌握:全科医生的接诊方式、医患沟通技巧;以个人为中心的照顾方式;家庭保健内容与方法、家系图的绘制与家庭结构分析;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每份规范的健康档案);社区常用药物的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观察;双向转诊原则及其操作方式;病人群体和个体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询、评价等)至少组织实施一次群体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评价、社区卫生诊断的原则和基本步骤;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及团队合作的工作方法;儿童免疫规划知识和预防接种技术要求; 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理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二)社区慢性病管理。

掌握:高血压、糖尿病、COPD、脑卒中等重点慢性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控制

与连续性综合管理技能;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营养学基本知识;社区慢性病的膳食、

运动及心理指导原则与方法;社区居民群体和病人个体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方法。

了解:冠心病、COPD、脑卒中等社区常见疾病的康复方法. (三)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掌握: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及相关政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包括《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规范》、《0一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保健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要求;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处理及居家照顾、家庭病床管理。

(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参观见习. 了解:传染病的防控体系及工作流程;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体系、内容与方法。 乡。 (五)基层卫生服务管理. 熟悉:基层卫生服务中的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评价指标、方法和程序;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分析方法:基层卫生服务团队的工作模式;与社区组织和其他专道和沟通的技术. 了解: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及管理模式。

五、组织管理与培训基地

省卫生厅负责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并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方案。

(一)理论培训:由河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承担. (二)临床技能培训:在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临床培训基地进行.

(三)基层实践:在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基层社区培训基地进行.

六、考核与结业

考核工作由省卫生厅统一组织.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学员按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手册》要求,完成理论培训、临床技能训练、社区实践规定的内容,考核全部合格者,由省卫生厅颁发《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以作为考核、晋升以及执业范围申请扩大的依据。

第三篇:茶平乡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规划

茶卫[2011]14号

茶平乡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规划

茶平乡制定了《茶平乡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规划》,这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又一项新举措。

近年来,茶平卫生院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进一步改善服务和提高水平的“瓶颈”。 《茶平乡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必将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发挥重 要的作用。

《《茶平乡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规划》提出,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4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支撑要求。《茶平乡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规划》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围绕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环节,着重提出了三大工作任务:

第一,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一是深化面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根据基层卫生人才需求,调整招生规模和专业结构;实施农村定向 免费培养项目,为卫生院培养全科医生;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大力培养全科医师。二是明确全科医生的培养途径和模式。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 通过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等途径,加快建立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从2009年开始三年内培养4名全科医生,通过规范化培养途径培养1名全科医生,通过转岗培训培养3名全科医生。三是开展基层卫生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继续对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建立基层公共卫生、护理、药剂、检 验、管理等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四是大力加强和县中医院帮扶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

第二,积极鼓励和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一是通过完善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提前晋升职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高等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二是通过实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全科医生特设岗位等项目,招聘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三是通过建立健全各类对口支援制度和培训的双向交流机制,实施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鼓励一批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

第三,用制度和机制留住并用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一是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用事业留人。建立健全全科医学职称系列和评定办

法,根据基层实际,晋升标准向接诊量、群众满意度等因素倾斜,解决全科医生职业发展问题。组建全科医师团队,充分发挥全科医生在基层的骨干作用。二是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用待遇留人。茶平乡卫生机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全科医生等承担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给予工资政策倾斜。三是制定人才流动和表彰政策,用制度留人。打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的地域限制,试行全科医生县乡联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表彰制度,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和社会信任度。积极推进基层首诊等配套改革,突出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 的作用。

同时,《茶平乡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规划》从组织领导、监测评估、经费保障、配套改革、舆论宣传五个方面明确了相关保障措施,以确保《茶平乡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规划》顺利实施,力争近期内初步缓解基层医疗卫 生人才短缺的矛盾,逐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基本建立起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制度和用人机制,逐步形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良性循环。

茶平乡卫生院

第四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转岗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然性,重要性,在发展中定位,在发展中职能部门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在培训过程中,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学专业的内容作了初步分析,总结,对在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如何向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做了进一步的描述。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在当今新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中,医疗模式已发生改变。2006年2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以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等内容。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我院自2012年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医疗模式也在逐步改变。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如何向全科医生角色转换已势在必行。

1 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

1.1 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和任务。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接的基层卫生服务。服务效果要及时,方便,有效,优质,价廉。

1.2 社区卫生服务在卫生服务中的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第一线医疗照顾,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居民寻求卫生服务的门户,即可为居民提供首诊服务,他应能便捷,经济而有效地解决社区居民80-90%的健康问题,并根据需要帮助病人正确地选择利用其它级别或种类的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健康为中心为病人个体和社区人群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公共服务,负责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管理等任务。而专科医疗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专科医疗服务,主要负责组织少见病和疑难病的专家会诊,接纳转诊的住院患者,对基层医生的定期培训和职业素养指导等。

1.3 社区医疗服务团队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卫生服务团队可由以下人员构成:全科医师,社区专科医师,社区中医师,社区助理医师,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社区护士,药剂师,检验师,心理医师,康复诊疗师,医疗服务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全科医生是团队的业务骨干和团队发展的管理者。所以我们向全科医生的转岗是严肃而又严谨的。

2 政府职能部门的培训

自2012年我院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各临床医生每年都要轮流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为期一年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内容包含了理论学习,临床培训,技能考核。学习完成后均需通过结业考试,合格后颁发全科医生证书。

2.1 理论学习

时间一个月,有资历高深的具有全科医生培训经验的讲师授课。内容有《社区预防医学》,《社区保健与康复》,《全科医学基础》,《全科医疗》,做到对全科医学的发展,全科医生的职责,社区保健内容及全科医疗基本知识有明确的认识。对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工作任务与角色,以及所承担的使命有清晰的认识。

2.2 临床培训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市卫生局安排学习人员进入市级综合医院进行临床基地培训,时间10个月。到各科室脱产学习,参加大查房,科室讨论,教学研讨,技能培训,系统的学习各科的常见病,疑难病,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夯实基础。尽量对每一科室的病种都要有所掌握。之后去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时间一个月。以一名全科医生的身份与病人面对面交流,对健康档案的管理,慢性病人的系统管理,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进行实质性的操作,充分体验到全科医生职责的重要性,责任性。

2.3 技能考核

经过一年多脱产学习,技能培训,首先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为理论学习内容。考试合格者再统一参加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心肺复苏。还有抽考内容,如换药技术,胸部检查,五官颈部及神经检查,社区患者的健康教育,社区常见疾病的管理(高血压,糖尿病,肺阻塞性疾病,恶性肿瘤)。合格者颁发全科医生证书。

3 个人角色的转换

3.1 外科医疗与全科医疗的区别

以前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专科医疗服务,照顾范围较窄,仅局限与普外科和骨外科系统的疾病,服务内容是以医疗为主,服务单位是个人。而转换为全科医生后,他的照顾范围要宽,兼顾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是以健康为中心,全面管理,服务内容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服务的单位是个人,家庭,社区兼顾。

3.2 全科医生的角色

对于病人及家庭来说,全科医生是法定的首诊医生,负责病人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治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并及时对病人的健康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必要时能够帮助病人联系会诊和转诊。全科医生是病人进入医疗保险的“门户”,承担着医生的角色,咨询者的角色,教育者的角色,朋友的角色,有效管理者的角色,还有协调者的角色。为社区,家庭和个人承担着三级预防任务,成为预防措施的实际协调人。

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基层医疗服务中使用适宜的技术,服务于广大社区民众,通过密切接触将医生的爱心传递给病人,通过对病人提供关怀照料,使之获得诊治与慰藉。因此,重塑医生的良好形象,恢复密切的医患关系,实现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经济性,这一推进卫生改革的重任全科医生这支队伍也被寄予了厚望。

参考文献

[1]梁万年

外科学基础,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4月

[2]李鲁,社区预防医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3月

[3]张爱国,社区医学杂志 [J]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 2011年4月

第五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试行)

一、培养目标

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学员热爱、忠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精神,建立连续性医疗保健意识,掌握全科医疗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城乡基层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科医生岗位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要求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 不少于12个月。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临床培训不少于10个月,基层实践培训不少于1个月。

培训方式:采用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可采用集中、分段或远程式理论培训、科室轮转、基层实践等形式。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临床培训和基层实践培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 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分为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及沟通、社区康复、社区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六个模块。具体培训细则如下:

(一)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 掌握:

1. 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

包括:国内外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全科医学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方式;临床预防的概念、原则与方法;接诊技巧和工作方式。

2. 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包括: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及其健康维护的概念、原则与基本方法;疾病筛检的原则与方法,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员进行管理的技能,包括慢性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

熟悉:我国基层卫生服务相关政策。

(二)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医患关系模型及其意义、全科医疗中医患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的方法。

熟悉:常见医疗纠纷及其预防、处理。

(三)社区康复。

掌握:康复医学的概念;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服务模式与内容。 熟悉:康复评定的种类和特点;常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中医药传统康复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方法。

(四)社区心理卫生。

掌握:常见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临床特征、处理及防控原则。 熟悉:基层常见心理和精神卫生问题筛检量表的使用。

(五)预防医学。

1.现场流行病学与实用卫生统计学方法。

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社区诊断有关的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

了解:卫生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2.健康教育。

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病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健康行为干预的基本技术;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社区常见慢性病的膳食指导原则;社区居民营养监测方法。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内容、识别与处理原则。

(六)卫生信息管理。

掌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利用与管理规范。

熟悉:计算机检索相关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七)其他

各省根据本地区全科医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适当安排其他理论学习内容。

第二部分 临床培训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本部分可分为临床基础培训(不少于40学时,或1周)和临床科室轮转两部分。轮转科室及时间为:内科4个月(必修);急诊急救3个月(必修);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精神科等共3个月(选修)。学员应根据原有专科基础和以往接受培训的情况,选择其中至少四个科室进行轮转。所选每个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两周。

本阶段培训的重点是掌握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疾病防治与转诊指标、常用操作技术。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各科实训内容做适当调整。

来自乡镇卫生院的学员,转岗培训内容可参照卫生部组织编写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指导手册》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系列教材急诊急救指导手册》。

(一)临床基础培训。 1.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掌握:头痛、胸痛、腹痛、腰痛、发热、腹泻、失眠、消瘦、乏力等常见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体格检查操作规范;心电图机操作及注意事项;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临床常见X线、B超结果的解读;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和化验值的解读;门诊、住院病历的基本内容与书写要求;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熟悉:临床培训基地的规章制度。

(二)科室轮转。 1. 内科。

(1)心血管系统疾病。

①实训内容: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炎。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主要病因、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循环系统的体格检查;血压的测量、高血压病及其合并症的早期识别、连续性随访管理、高血压的合理用药;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的应急处理;心电图检查方法及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特征。

熟悉:心脏X线特点;超声心动图结果解读;心脏起博器安装的适应症及社区指导原则。

了解: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症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呼吸系统疾病。

①实训内容: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肺癌、胸膜炎、呼吸衰竭。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痰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常见呼吸系统疾病X线判读;危重病人吸痰;正确吸氧的方法、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峰流速仪的使用;雾化吸入器和气雾剂的使用方法。

(3)消化系统疾病。

①实训内容:消化性溃疡、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急慢性肠炎、脂肪肝、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胆囊炎。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腹部查体的方法;安置胃管、灌肠的技术。 (4)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①实训内容: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血脂异常、痛风。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快速血糖测定方法;尿糖试纸的使用方法;胰岛素的使用方法。

熟悉:尿微量蛋白试纸使用方法;糖耐量试验的测定方法。 (5)泌尿系统疾病。

①实训内容:泌尿系统感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尿标本的采集方法;导尿术。 (6)神经系统疾病。

①实训内容: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及社区照顾原则。

③基本技能:

掌握:常用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 熟悉:眼底镜的检查技术。 2. 急诊急救科

①实训内容:高热、昏迷、头痛、抽搐、晕厥、急性胸痛、急性腹痛、呼吸困难、咯血、呕血、便血、血尿、鼻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休克;各系统的急危重症;中毒和意外伤害。

②基本知识:掌握上述急诊常见症状和问题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及转诊流程。熟悉强心、利尿药、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解痉平喘药、镇静镇痛药、止血药、解毒药等急救药物的正确使用。

③基本技能:

掌握:吸氧、洗胃、催吐技术;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的原则与方法;理化因素所致伤害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使用救护车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和转诊前的准备。

了解:电除颤的方法;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工作在乡镇卫生院的学员重点掌握卫生部组织编写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系列教材急诊急救指导手册》中75种急诊急救内容)

3. 外科

①实训内容:外科感染、甲状腺肿、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症、腹外疝、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下肢静脉曲张、烧伤、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骨折、关节脱位、骨关节疾病。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③基本技能: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熟悉:外科清创原则与方法;小伤口的缝合技术。 4.妇产科。

①实训内容:围产期保健、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征、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月经失调、阴道膨出、子宫脱垂、计划生育指导。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健康问题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围产期保健和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熟悉青春期、围产期保健方法与技术。

③基本技能:

掌握:阴道窥器使用;妇科双合诊检查;各种避孕工具使用方法。 5.儿科。

①实训内容:新生儿黄疸、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腹泻、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症、佝偻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高热惊厥。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体格检查、用药特点、药物剂量的计算、小儿液体疗法。 熟悉:小儿病史特点、小儿急诊急救方法。 6.传染病。

①实训内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

其他传染病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安排。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7.精神科。

①实训内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性痴呆、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癔症、神经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等。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的临床表现。

③基本技能:

掌握:接触病人的技巧、精神检查的方法;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规范。

熟悉:常用量表的临床意义。 8.其它选修科室。 根据岗位需求自选。

第三部分 基层实践培训

基层实践培训主要是在带教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学员直接参加基层全科医疗实践及预防保健相关工作,使其树立以个体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全科医学观念,培养对居民健康负责的、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服务能力,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沟通和医患关系的技巧;训练其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整体服务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全科医疗服务技能。

掌握:全科医生的接诊方式、医患沟通技巧;以个人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和照顾方式;家庭保健的内容与方法、家系图的绘制与家庭结构分析;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每人至少完成2份规范的健康档案);社区常用药物的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观察;双向转诊原则及其操作方式;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时限。

熟悉:

1.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评价、社区卫生诊断的原则和基本步骤;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及团队合作的工作方法;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流程。

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理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二)社区慢性病管理。

掌握: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卒中等重点慢性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控制与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群体和个体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询、评价等),结合卫生主题日至少组织一次群体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实施营养指导的具体方法;社区慢性病的运动及心理指导原则与方法。

了解: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卒中等社区常见疾病的康复方法;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规范。

(三)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掌握: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及相关政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包括: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规范、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熟悉:老年保健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要求;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处理及居家照顾、家庭病床管理。

(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参观见习。

了解: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妇幼保健机构的工作职能、主要科室设置情况,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应承担的预防保健工作;传染病及非传染性疾病(包括慢性病)的防控体系、主要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体系、内容与方法。

(五)基层卫生服务管理。

熟悉: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评价指标、方法和程序;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分析方法;基层卫生服务团队的工作模式;与社区组织和其他专业人员沟通的渠道和沟通的技术。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及管理模式。

五、组织管理与培训基地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并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管理方案。

(一)理论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培训基地承担。

(二)临床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临床培训基地承担。

(三)基层实践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基层培训基地承担。

六、考核与结业

考核工作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考试考核全部合格者,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

上一篇:行政执法事业的思考下一篇:乡镇乡建所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