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分析与反思

2023-04-24

第一篇:幼儿园案例分析与反思

幼儿园案例:大班案例与反思《伟大的树》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本班幼儿不爱护树木的现象,为了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树,了解树木对人类的贡献。

2、情意目标

通过幼儿了解树木的作用后,激发幼儿对树木的爱护意识。

3、技能目标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幼儿了解树木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

活动准备

ppt图片、树叶若干、小树实物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1.老师扮演小树和小朋友互相打招呼。

2.教师提问: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你们猜猜我长大了做什么呀?

3. 幼儿交流回答

二、认识树木的作用

1.播放ppt图片,教师一边播放一边讲解。请幼儿观察,比较认识树木对人类的贡献。

①树木茂密的山和光秃秃的山的图片

②泥石流的图片和树根固定泥土的图片

③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有树木的沙漠的图片

④城市的一角图片

2. 七嘴八舌

观察图片后,让幼儿互相交流并举手用语言表达树木的作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说明。

3.教师小结树木的作用,引导幼儿爱护树木。

三、游戏:贴树叶

教师出示一幅没有树叶的大树,请幼儿给大树穿衣服。

四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一棵小树,把树木的作用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现在的幼儿对树木的认识不是很清楚,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幼儿了解了树木的作用,知道要爱护树木,并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如果再让我重新上这个活动,我会再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和小树交朋友这个环节,让小朋友和树木得扮演者握握手,说一两句爱护树木得话,这样设计更贴近孩子的年龄特征,让爱护树木的意识真正扎根在孩子得心里。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与反思

1、案例分析:没有朋友的孩子

案例描述:波波活泼聪明,反应灵敏,可一些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玩积木的时候要挑选自己喜欢的,站队的时候自己要当第一,游戏时要别人听他的指挥,要不他就在别人游戏时横冲直撞去捣乱,经常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有一次进行语言活动《说说我的好朋友》,他站起来很得意的说:“心元是我的好朋友,帅帅是我的好朋友,翔翔是我的好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没想到翔翔立即站起来反对:“不是,我不做他的好朋友。”理由是波波经常在喝水的时候朝翔翔和其他小朋友身上吐水。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也声明自己不做波波的好朋友,有的说他抢积木,有的说他抢玩具,有的说他打小朋友……让他很尴尬。

案例分析:

1、通过案例中波波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现在的幼儿中,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很少关心他人。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出现一些不友好的甚至有攻击性的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等等。波波在同伴交往中不能够正确的运用交往的手段。比如与小朋友交流时音量往往太高太急,还有喜欢在与小朋友经常出现的一些带有粗鲁,冲撞行为的动作中取得游戏的快乐,而引起误会,但是他自己却浑然不觉。表现得较独断、任性、无礼。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无礼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

2、波波在家庭中形成唯我独尊心理。除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之外,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溺爱着他。虽然家长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孩子入园前就会讲故事、背儿歌、数数,背三字经等,但是全家老少五口就这么一个小孩,不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娇惯,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霸道的性格。而家长对此也不是特别在意,觉得只要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活泼就好,更加纵然了波波的一些不良行为。

教育策略与措施: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健康心理和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和谐发展,打破只重知识、而轻能力等观念。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期形成的各种行为习惯会影响她一生的发展。因此,波波这些事情虽很小,但是反映的是自私、霸道、任性、唯我独尊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比较普存在在幼儿当中,只是个别幼儿较为突出而已。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疼爱和老人的溺爱更加加剧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因素,对此,我制定了以下措施,在对波波进行重点引导的同时,也对其他幼儿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

1.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帮助波波学习掌握与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文明礼貌,互相谦让,团结合作,告诉波波只有这样才会被大家喜欢,才真正有自己的好朋友。

2.组织各种形式的游戏,促进波波与同伴之间合作,逐渐体验到友好合作带来的快乐,从而慢慢调整自己的各种行为,让自己变得被大家接受,喜欢。

2、案例分析与反思:生命的故事

案例描述:冬季的告别,迎来了一个美丽新鲜的春天,孩子们在我们的带领下寻找着春天的气息,泥土中探出一点点“小脑袋”的小草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偶尔蝴蝶的飞过总能激起孩子们纯真而又俏皮的笑脸,最近的植物角也热闹了很多,孩子们纷纷带来自己喜欢的植物。

贝贝一早来到幼儿园就迫不及待的要和我分享她的新发现:“老师,我来了就去看小鱼了,它们也想和我一起寻找春天”。“小鱼”?一时间我还未反应过来,其他孩子就已经被这个话题吸引了,在一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琪琪说:“那是河里不结冰了,小鱼开心就出来了”。强强说:“不会是小鱼想和我们做朋友吧,可是今天我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统统都游走了。”妙妙这时插上来还抱着我的肩膀兴奋地说:“老师,要不我明天给小鱼带好吃的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只有璐璐和航航一声不响坐在座位上,表情凝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介于他们两个内向的性格我也没有多加留意! 第二天一早先是璐璐带着小金鱼来了,我和孩子们都很开心小金鱼的到来,璐璐悄悄的告诉我:“老师,能把我的小金鱼放在我的植物旁边吗?我想让小金鱼和我一起照顾植物”我为她的想法感到骄傲,一整天她都很开心,只要有空就会去看小金鱼。同时也很意外内向的航航和妈妈一起带来了两条小金鱼,奇怪的是为什么要分两个鱼缸呢?我再怎么问他,他都不回答我,也不许我把小鱼放在一个鱼缸里。

下午的时候传来了孩子们的叫喊声:“老师,璐璐的小鱼死了”当时我并未特别重视,只是疏散了孩子和他们说明情况小金鱼有可能吃得太饱了,草草就把小金鱼处理掉了。没过多久又传来孩子们的叫喊声:“老师,璐璐哭了”,这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璐璐虽然内向但却很懂事也很能干,从来不会没缘由的乱哭!我走过去轻轻抱住她:“宝贝你怎么了?老师抱抱好吗?”抽泣声好久没有停止我只能询问原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是不是想妈妈了?”。。。。。。。她都摇头表示不是!还是孙老师问了一句:“是不是小金鱼死了?”她哭得更加伤心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小小金鱼却牵动了孩子们的善良心灵,顿时我感到百感交错,除了紧紧地拥抱住她给予安慰,我想我还要为孩子们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我得让他们明白生老病死是正常的,潜意识里让他们知道生物是有有限生命的,同时我们也共同探索了为什么小金鱼会死掉呢?进而结合本班特色我们讲述了绘本《生命的故事》。整个活动中璐璐都表现出了一份强烈的探索欲望。 孩子们都沉浸在此次活动中,只是航航时不时就去看他的小金鱼们,还会傻傻的露出笑容。我隐约知道他肯定藏着自己的小心思,于是晚上放学我悄悄问了他的妈妈,他妈妈告诉我,家里的小金鱼因为放在一起死掉了,他爸爸告诉他是因为打架了!原来孩子,你的善良不因你的沉默,你的纯真只因你的善良。

只是双休日的时候,门卫告诉我,小鱼一条被猫打翻了,一条被猫吃了。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孩子们的故事永远不会停止。。。。。。

分析与反思

孩子们的心里藏着多少的秘密呢?这些秘密都来自于孩子的善良与纯真,只是由于孩子年龄特点,还不能很好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他们只能用细微的变化传达他们的情感,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要做的就是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体会孩子们的情绪表现。“蹲下来”和孩子去交流,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看待问题,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我也是一个孩子,一个和他们玩耍在一起的孩子,但是我要做的不仅仅是这些,《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以及合作者。

小鱼的死对于璐璐来说是很难接受的,那是她很心爱的东西,她不能很好的接受这个事实,同时潜意识中她认为原来最心爱的东西总有一天也会消失,所以让璐璐感到很是伤感,我的及时拥抱与关心让她有了一丝安慰,但是我们不是要一直做一个大树妈妈,我们的小鸟总有一天要自己飞出他们的天空,我们必须要让她们勇敢,要有一定的承担能力,于是我结合本班特色绘本选择了《生命的故事》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初步感知凡事生物都是有着一定的有限生命,包括我们人类。

3、小班案例分析反思:幼儿自己进餐

情节描述:

阳阳是我们班的开心果,活泼开朗的一个小男孩。阳阳在激励吃饭从来不动手,就是等着爷爷奶奶来喂他,不喂他他就宁愿饿肚子。于是我想个办法改变阳阳的这一行为。今天我看见他旁边的小朋友在大口大口地吃饭,可是阳阳就看着这份饭菜一动不动,突然我看到了眼前的旺仔小馒头(阳阳非常喜欢的零食),于是我就跟他说:“你今天自己吃饭我就奖给你小馒头。”他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评价分析:

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大部分孩子在家都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刚离开家人的照顾很多幼儿还不是很适应。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然后根据问题的情节严重给孩子一个慢慢纠正的过程,千万不能批评,这样会使幼儿进餐的食欲。在盛饭菜的时候请保育员老师注意不要一次性盛的过多,给幼儿自己体会自己吃完饭的成就感。事后也要和家长多交流、沟通,以便家园一致,促进孩子的进步。

所思所悟:

现在的幼儿都在优越的条件中长大,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得不让人感慨。我们要组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或者家园联系栏,告诉家长几个有效的方法,如:学小兔、大嘴宝宝等,让家长也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的习惯;告诉家长孩子自己吃完时要及时给他表扬,如小红花等。希望在家长和幼儿园的一起努力下,让孩子慢慢养成自己吃饭的良好习惯,当然也适当改变幼儿的挑食习惯。

第三篇:中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反思

观察背景:小宇是我班一个年纪较小的外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发现其适应能力还是相对较强的,但是做每件事情之前总喜欢来询问老师下一步该干什么,缺乏一定自主能力。

观察目的:是否熟悉幼儿园生活的每个步骤,并能自主完成每个步骤?

观察策略:记录师生间的对话,针对小宇爱询问的个性特点,采取应答式,在一定情况下也可采取“反问”。

观察记录:

小宇:(来到幼儿园,看到老师)“老师,现在我们去干吗呀?”

师:“现在是晨间游戏时间,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戏,一起去玩。”

小宇:“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

师:“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炼身体呀,还要吃点心。”

小宇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了。

(中午吃饭、睡觉时间)

小宇:“老师,我们现在要去干什么?”

师:“我们现在要去洗手吃饭啊。”

小宇:“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

师:“吃好饭我们散会步,就要去小便睡觉了。”

小宇:“那小好便又要去干吗呢?”

师:“小宇宝贝,那你来告诉老师我们接下来要干吗呀?” 小宇:“是不是应该去午睡房睡觉了啊,对了,我们还应该把衣服、鞋子脱掉,对吗?”

师:“是的,真棒!小宇宝宝真聪明!”

分析与反思:

小宇宝宝是我班年龄较小的一个男孩。没有自信、做事不肯定是小年龄幼儿的一种表现形式。我根据托班幼儿年龄特点小的性质,分析了小宇的一系列反映。小宇常常会用询问的口气来征求教师的意见,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他想在老师的嘴中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来证实自己所想的是否正确。其实经过一个月在园的生活,他已经了解在幼儿园生活的每一个步骤,但是往往是因为他对事情的不肯定,所以对老师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寄托,他希望通过老师的鼓励、肯定等积极的态度来增加对自己的不自信,从而来满足自己的一系列疑问。面对这类幼儿,我们应该采取“反问”的形式来激励幼儿,对幼儿可以多提一些“你认为呢?”“你想的是怎样的?”等问题来锻炼这类幼儿。可以让这些疑问从他们自己的嘴巴里说出来,让他觉得自己说的也是对的,来逐步锻炼幼儿的表现力、语言的组织里,更加能锻炼幼儿的自信心。

第四篇: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大班环保教案《消灭白色污染》案例与反思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大班环保教案《消灭白色污染》案例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当今社会,随着快餐业、包装业和超市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行为方式的不当,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方便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导致过量的“白色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难题。目前全国上下纷纷掀起了消灭“白色污染”的活动,我们幼儿园也开展了“保护环境,救救地球,争做环保小主人”的环保教育活动。“白色污染”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且用得最多的一次性垃圾,如何引导幼儿收集生活中无毒无害的一次性垃圾——“白色污染”,如各种方便袋、泡塑、一次性碗、盘、盒,各种塑料瓶、瓶盖等,结合环保教育,开展系列活动呢?因此我们在帮助幼儿认识“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分类的

1、初步了解废弃的塑料袋、泡沫用口等属于白色污染,知道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了解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4、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明白什么叫“白色污染”。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2、教学难点: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泡沫饭盒和纸盒、纸袋、布袋若干。

2、无处不在的白色垃圾图片

3、教学挂图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生活经验谈话,引发活动。

(1)出示塑料袋、泡沫饭盒,教师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人们在什么时候会使用它们呢? (2)教师:“人们为什么都喜欢用这些物品?”

2、认识塑料袋,泡沫用品难以分解、处理的特性。

(1)引导幼儿思考将布袋、纸袋、塑料袋丢弃到自然环境中,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小结“纸袋和布袋埋在土壤中会被分解掉,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而现实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却不容易分解,又很难处理,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

3、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 (1)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了解塑料袋和泡沫用品到底会产生哪些危害? (2)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阅读发现。(这些东西,如果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如果被动物不小心吃掉的话,可能会因消化不好而导致死亡,人们如果长期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会影响人体健康,如果焚烧这些垃圾,会污染空气,

(3)小结:废旧塑料包装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由于这些塑料袋、泡沫用品大部分是白色的,因些人们把它们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4、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1)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样减少白色污染,鼓励幼儿开动脑筋,交流自己想出的解决方法,如购物时自带纸袋,制造出能分解的塑料袋等。

(2)小结: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科学家们开发了对环境污染少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商家也开始减少这些物品的使用量。小朋友们也应该从现在做起,不乱扔塑料袋、泡沫用品,减少白色污染,人人都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3)一起制作纸袋。 教学反思

1、在请幼儿说白色污染危害性和减少白色污染措施时,幼儿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机器来消灭白色污染,教师在此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在上课头一天就跟幼儿交流一下,看看幼儿知道不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课一开始,就可以让小朋友介绍自家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让全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加深了对白色污染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第五篇:对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分析与探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不仅要反应迅速、及时处理幼儿问题,还要考虑来自家长、园方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变换万千而又循规蹈矩的每一天中,总有一种碌碌无为的感觉。披着晚霞走出吵吵嚷嚷的幼儿园时,已无力进行有效的自我提高了。但是,在教师们的内心深处,仍然存有渴望,渴望有更多的时间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渴望能通过反思找出教学的创新之路,紧紧跟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反思与教师反思

究竟何谓反思?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已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自省性。即自己对自己的觉察、分析和评价,自身既是反思的主体,又是反思的客体,离开了自己,也就无所谓反思;二是反观性。无论是何种反思,它总是指向过去,是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反观和思考;三是研究性。反思是教育研究者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实现“以研促思”。

二、反思与教师成长的关系

(一)反思是改变教师传统角色,提升教师成长地位的关键传统教师形象被定格为“吐丝的春蚕”“燃烧的红烛”,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隐喻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肯定和褒扬,但换一个视角,不难发现,这些隐喻背后实际上曲解和贬低

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教师的职业价值并非无怨无悔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并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能量和精力,为他人作嫁衣,也并非忍辱负重地甘为他人进步的人梯,自己却止步不前。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在于用自己的智慧既点燃他人的思维火花,也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敞亮而有意义;也在于教师与教学一道不断地提升和发展。而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反思在提升和发展中展示自己的职业特性,获得自己的职业尊严。反思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提高了教师专业学术层次。反思本身就具有创造冲动和创造快乐,教师在反思中获得快乐,在反思中成为有个性的自我,体现人的生存价值。因而,反思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化为“研究者”的前提条件,是教师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进而成为增强教师职业专业性、学术性及改善职业形象的重要一环。

(二)反思是教师自身成长、提高专业水平的发展趋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每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对自我和他人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教师通过反思,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越来越生动活泼,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和进步。

三、成长中的幼儿教师如何进行反思

(一)掌握反思的基本途径——“在行动中反思”与“对行

动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行动中反思”,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密切关注幼儿的反应程度,对自己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等随时保持有意义的认识和反省,能够敏锐地意识到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迅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寻求解决方法与策略。例如,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从而减少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错误率,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程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更趋专业化。二是“对行动的反思”,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完成之后,对已发生过的教学行为进行回溯性的思考。”善于反思的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能够正确地认识并评价教育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状况,找出教育活动中的适宜行为,分析自己在教育过程的不适宜行为及存在的问题,力求寻找各种解决方法。在下次活动前,教师能够根据反思的结果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教育计划,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在此一系列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反思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

(二)明确反思内容,增强反思针对性

教育内容纷繁多样,教育过程复杂多变,通过分析概括反思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把教师的反思内容分为教学反思和教育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常规、教学方法、教学习惯、教学理念、教学结果等的反思;教育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结果等的反思。第二类是把教师的反思内容分为教师的

理念和行为。教师的教育理念,源于他的经验、习惯、意见或仅仅是印象之中,但它对教师的行为具有直接影响,是教师行为产生的理论基础。第三类是把教师反思的内容分为教育教学本身和影响教育教学的社会环境。对幼儿教师而言,最主要的是反思教育教学活动,即对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效果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1.对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的反思

主要反思四个方面:第一,目标是否以《规程》《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依据,并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等等。第二,内容的选择能否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同时又开阔幼儿的眼界;是否有效促进幼儿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并为其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活动目标相一致的经验等等。第三,活动的准备是否围绕活动目标和教育内容来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投放的活动材料是否安全、卫生,便于幼儿操作、观察、尝试、探索;是否为幼儿做好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准备等等。第四,活动环节的设计。每一活动环节目的是否明确,是否注意教学过程每一步骤的有效性,每一环节所起的教育作用是否达到一致等等。

2.对教育教学活动方案实施过程的反思

主要反思四个方面:第一,组织形式的选择是否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的形式。第二,内容的组织是否考虑幼儿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是否注意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等等。第三,教师的指导是否注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内动力;是否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是否为幼儿提供了

人际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往的机会;是否灵活地处理偶发事件,具有应变能力;是否在观察和评估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施调整计划;是否重视幼儿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等等。第四,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否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是否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是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锐地观察幼儿的需要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是否能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等等。

3.对教育教学方案实施效果的反思

主要反思幼儿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幼儿发展状况与活动目标的符合程度;活动产生了哪些非预期的结果;教师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有哪些提高等等。

(三)掌握反思技巧,提高反思效能

教师应该怎样反思,这是关系反思效率和质量的大问题。以下几点仅供参考:第一,优点发掘法。即找出事件或经验中好东西的方法,一般用于成功事件和经验的反思。如教学比赛获了奖,就可以尽量找出这堂课好的地方并加以归纳,保存下来就是经验,以后就可以随时应用。第二,教训例举法。即找出事件或经验中的缺点和不足的方法。一般用于失败的事件或经验。如一堂课上砸了,可以尽量总结它的缺点和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进行分析推理,以此作为教训,以后可以避免。第三,过程归纳法。即对成功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方法。如一位教师在处理挂在大黑板上的小黑板时,小黑板掉下来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并打乱了教学秩序。其过程可归纳为两个步骤:先是处理原发事件——即捡起小黑板,后是回到课题——即把学生分散了的心收回到

刚才所讲的课题上来。第四,对比评价法。即就若干相关活动的过程或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优缺点的方法。第五,文件夹法。文件夹又称档案袋,它以专题的形式存档,每个专题之下,由教师本人通过回顾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并进行反思,从而记下自己过去的状况、现在的状况、自己的进步、自己尚需努力的方向等。文件夹的建立过程,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是对自己成长的积累过程,故教师填写文件夹的过程就是教师反思的过程。

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对教学实践基本看法的理解过程。希望我们的教师在此学习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挖掘出有价值的资源,真正成为一名善于反思的研究型教师。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第六周反思下一篇:幼儿园保育员考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