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案例与反思

2024-04-19

耐久跑案例与反思(共12篇)

篇1:耐久跑案例与反思

中学生耐久跑的教学反思与分析

摘要:耐久跑教学方法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掌握耐久跑的技术要领,但大部分学生不能持久锻炼。结合当今流行的、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篮球运动比赛来替代耐久跑教学,不但可以克服练习中的枯燥单一,而且也克服“极点”问题。所以必要的教学分析和反思可以让我们获得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我们的耐久跑能在学校,不但可以取得教学效果,更能具有持久性,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运动能力,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耐久跑教学应该不拘形式,只要能让学生快乐运动。这就是本文所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中学生 耐力跑教学 反思与分析 前言

耐力跑是体育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体育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典型运动项目。通过耐久跑练习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对改善中学生的心肺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正是我们当代中学生最需要的。由于它是一项长时间的单循环运动,学生练习时容易感到枯燥和辛苦,厌烦,甚至使有些耐力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虽然我们每学年都安排了耐力跑课,但取得的效果往往不佳,怎样提高耐力跑课的效果?让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如何建立一个耐力跑练习的长效机制?为此,我将在平常的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以及反思与分析进行比较,以求探索更好的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之一:传统教学法

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开始前讲清耐久跑锻炼的价值,把耐久跑教学同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通过耐久跑教学能增强体制,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学习效率,为将来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让学生明白,耐久跑与短跑的不同之处:就是跑动时,步幅要适中,跑动有节奏。然后教会学生正确的摆臂技术,要学生明白感到:累的时候,越要去控制摆臂的节奏,才能达到上肢带动下肢的目的,教会学生 耐久跑要全脚掌着地,要根据个人情况确定“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极点到时要靠毅力坚持,转移注意力,放慢脚步,克服极点„„。一节理论课后,下次课直接进入练习。教学反思与分析教学方法之一

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从学生在课堂反映上看,前期总体学习情况不错,后期就不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准备活动不足,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够。大部分学生们有一种错误认识:耐久跑前期不是激烈的运动,它本身就是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多了只是消耗体力,可以在耐久跑前期控制跑速来弥补准备活动的不足。只有保持体力才能发挥好成绩。因此,对准备活动不重视,做的不够,从而诱发“极点”提早出现或加重的后患。

准备活动的目的,在于能使人体体温升高,克服躯体各功能系统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剧烈运动状态时生理功能惰性的差距,同时做好运动前的心理准备,所以准备活动不足及准备活动中或完成后过早地脱去长运动衣裤(保温)是错误的。

2.2 经验不足,不懂得如何调节跑速。中学生好胜心强,在耐力跑中表现尤为明显,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体力估计过高,起跑后,争先恐后,以求争起第一,这种毫无计划的过早高速跑,必然导致“极点”提早出现和加重出现,以及体力的过度消耗,结果事与愿违,后阶段跑不动,甚至跑不完全程。因此,加强跑速的合理安排,培养匀速跑能力和速度感需要学生通过自身从练习中去体会,以及教师的技战术指导。

2.3 “极点”,不能克服的障碍。“极点”一般出现在运动全程的前三分之一处(根据情况,因人而异),它在每一次耐久跑中基本上都会出现,中学生对它体会不够,认识不足,所以一旦“极点”出现时,表现出肌肉酸痛,动作不协调,胸闷,呼吸困难,腹部剧烈疼痛等生理现象时,学生往往无法克服,甚至感到恐惧难以忍受,从而产生想中途停止运动的想法„„。

其实“极点”是每一个耐久跑运动者练习时经常会碰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并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任何危害,它是耐久跑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肌体需氧量和能量供应不足而产生的暂时失去平衡不适应的生理现象,是耐久跑运动者自我保护的生理机制。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推迟或减轻“极点”的生理症状。同时,人体各器官系统也会对“极点”的发生,迅速做出适应性反应。所以,当“极点”骤然来临时,只要运动者适当的减慢跑速,有意识的加深呼吸(注意力转移到调节呼吸上),或稍稍弯腰,用手压住疼痛部位,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跑下去,“极点”就会被克服,“第二次呼吸”就会来临,跑的能力就会重新提高。

2.4 学生有抵触情绪。从课堂上的反映来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起初学生们大都配合很好。但一阵子后,大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一些抵触情绪,个别身体素质差的同学还和教师讨价还价,练习时需要教师在现场“压”着学生才可以完成任

务。课中两个内容男女生两组轮换练习,教师看女生练习时,男生耐力跑的教学质量就完成不好,反之亦然。这跟耐久跑运动的内容枯燥,跟不上时代的流行和现代学生不能吃苦有着直接关系。如何上好中学生的耐久跑课?学生喜欢打篮球,结合这种趣味性、娱乐性的运动替代耐久跑课,会有不同的反映。教学方法之二:结合趣味性,娱乐性篮球运动推动耐久跑教学。

我们学校经常进行篮球赛:我组织了同学观看了两场比赛。然后对两场球赛进行有目的的分析:上半场两队旗鼓相当,可下半场甲队一直换队员还是抵挡不了乙队的进攻,原因在哪儿呢?甲队队员体力比乙队好,特别是队长,可以很从容地摆脱防守,潇洒完成投篮,这就是制胜的关键。然后,话锋又转:“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年青少年身体素质调查的结果吗?你们的身体素质和八九十年代的青少年比有什么不同吗”同学们面面相觑,“速度和力量素质比以前有所进步,但耐力素质却下降了!也就是说心肺功能指标下降了!原因是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体重身高增加了,速度和力量素质自然提高,但是我们的锻炼却减少了,我们没有八九十年代的孩子能吃苦,我们的锻炼意识和能力却下降了!所以我们的心肺功能下降,提高心肺功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耐久跑练习,耐力跑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无论是你们最喜欢的篮球(我们当地的孩子最喜欢篮球,包括女生),还是排球,足球,乒乓球等,耐力都是提高这些运动项目水平的基础。在平时练好耐力,回到球场上,我们就肯定会“如鱼得水”,同时在球场上我们也能锻炼耐力。甲篮球队平时篮球练习都是先跑20圈的(每圈250M),这就是甲球队获胜的关键因素,你们知道不”? “同时女生可以通过耐久跑练习来保持一个健康窈窕的身材,因为耐久跑练习能够消除多余的脂肪,培养良好的身体曲线,当然女同学也可以参加球赛。”这时所有的同学都与我 产生了共鸣,我激起了他们一直想要却还没得到的欲望,同学们接受了我的思想——结合趣味性,娱乐性的篮球比赛进行耐久跑教学,练习的热情被鼓舞了起来!教学反思与分析教学方法之二

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从课堂反映来看,同学上课热情持续高涨,没有消极的表现。特别是女同学也打起篮球来,还要求老师也成立女子篮球队(因为我们有校男篮球队,而且每学年都有球赛)„„

4.1 学生喜欢趣味性、娱乐性运动。在课堂的篮球赛中,学生的热情最高,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课中一有耐力练习内容时,同学们就特别有兴趣,每当做完准备活动或一个教学内容结束而转入耐久跑练习时,同学们都会把握每一秒的分组比赛。比赛中,都全身心投入,比赛场面精彩并激烈,偶尔的暂停指导技战术,同学们都会专心听讲,这不但让同学们掌握了篮球技术和规则,培养了对篮球的兴趣。同时也完成了耐久跑的教学任务。

4.2 传统教学与结合趣味性教学的不同。从课堂中的反映来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段时间后同学们与教师之间会产生一种对立情绪,因为同学们普遍不喜欢枯燥单一,缺乏趣味性,娱乐性的耐久跑,单单靠教师用“引导、启发、教育、鼓励”,将“言、行、意、情”贯穿到教学中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很难持久,更不能激起同学们的长久运动兴趣,只能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同学们便会和教师讨价还价,主动性参与意识下降,课后反映相当不良。而采用时代性的、趣味性的、娱乐性运动项目结合的耐久跑教学,虽然25分钟球赛教学,学生运动量很大,但没有一个同学喊苦叫累。比赛时间到后教师叫停,同学们往往还意犹未尽,这节课还没上完已想着下节课,教师根本不用担心下节课要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根本不用费尽心思来帮学生如何做好准备活动,如何克服“极点”,如何转移注意力。同学们都全心投入,在比赛中体会运动的乐趣,在乐趣中完成耐久跑练习,教师也在同学们的运动乐趣中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4.3 耐久跑 教学应该不拘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耐久跑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采用的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能根据同学们的生理心理情况,结合现代体育的实际情况,遵循体育的教学原则,有目的的提供良好的练习条件和环境,学生就会对耐久跑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在于当代学生的娇生惯养,怕苦怕累,而在于教师要不要认真来引导!

5结论

5.1 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与分析,可以肯定学生在每种教学方式中的参与意识、主动性、自觉性、持久性都有明显不同。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在开始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参与意识变得被动,积极性不高,长期下去必然导致学生对耐久跑学习兴趣的下降。

5.2 结合当今比较具有流行性、大众性、趣味性、娱乐性运动来替代耐久跑教学,不但可以取得教学效果,更能具有持久性,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运动能力,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耐久跑教学应该不拘形式,只要能让学生快乐运动。

篇2:耐久跑案例与反思

一、指导思想:

1、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采用情景教学及趣味练习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为宗旨。

2、以一定距离及时间的趣味游戏及耐久跑练习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为学生的终身锻炼打好基础。

二、分析教材

本节课是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最基础的一节课,也是较为单

一、枯燥的一节课。就课的内容来讲,是一节体现学生对“跑”这个人类基本能力的一种再理解。对教材内容本身来讲,比较单

一、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但对学生成长素质过程中,则是一节必须掌握的、技术性的一节训练课。

三、确立目标

根据教材对四年级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合理分配体力的方法,途中跑时做到轻松自然,节省体力和加深呼吸克服“极点”现象;

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耐久跑的体育活动,学熟练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耐力素质。

3、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踊跃发表见解,大胆表现,展示自信,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如何正确分配体力。

难点是:如何克服“极点”。

五、学情分析

我们都有知道,学生喜爱上体育课是不争的事实,但大多数学生害怕耐久跑也是不争的事实,耐力差,怕苦、怕累、缺乏毅力,再加上年龄还小,因此在进行耐久跑练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六、教学思路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学习耐久跑技术,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七、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讲解示范、提示、设置疑问、分组练习、自评互评,自我监督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采用挂图、音乐、文字提示,学习评价记录夹等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反思与分析:

新课标强调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本案例将定向运动引入到课堂,进行耐久跑的教学,改变跑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将枯燥、无趣的耐久跑教材变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本案例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充分利用场地、器材的变化,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比赛手段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以情入境、以境乐练,真正体验了运动的乐趣,又激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了耐久跑教学的效果。本教学案例教法新颖,简便实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发展了学生的耐力素质。

通过这个小小的案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与分析,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但也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培养自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耐久跑》教学案例

篇3:耐久跑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思想:近年来,教育部多次统计显示,我国中学生体质严重下降,专家们分析,耐力素质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减少,运动强度过小,尤其是耐久跑活动减少。此外,在学生中怕苦怕累思想严重,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深有体会。针对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田径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然而,学习与练习耐久跑的技术是学生最为被动,最不愿意学习的运动技能。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心愿。因而我把耐久跑的教学,设计成很多情景(如:营地课堂,提出疑问,换车头游戏、寻标游戏)自主选择学习小组,学生创编准备操等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耐久跑的各项技术,从而使学生在练习中排除心理障碍,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从而学会一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耐久跑教学,让学生学会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爱好,从而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学会途中跑的呼吸节奏与跑步姿势。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技术进行练习,以及克服“极点”的意志。

教学内容:耐久跑的途中跑技术。

教学方法:1.改变课堂形式,创建营地课堂,以教师为大本营,男女生分设两个营地,讲解示范时,学生聚拢到大本营,练习时,学生回到自己的营地练习,即营造了师生平等的氛围,又兼顾到男女生身体素质能力的差异。

2.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创设了两个游戏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创编准备操及放松操,尊重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

3.分组练习,自评互评,自我监督,让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按身体素质能力强弱,自主选择学习小组,充分体现了尊重差异,赏识差异,展示个性的丰富多彩。

5.练习时配放学生喜欢的音乐曲目,放松时,配放太极拳音乐,使学生在欢快、放松的音乐背景下完成本堂课的内容。

教学准备:录音机一台、小黑板一块、8个字标、8个标志物、8个学习评价的记录夹、秒表一块。

课后反思:针对我国中学生身体素质急剧下降这一现实,我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改变这一现状的历史使命,然而,怎样改变这一现状,要求我们每一名体育教师深深的思考。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这一现状,我这节耐久跑课,用营地的方式布置课堂,设置疑问,创设一个“换车头”游戏,一个“寻标”游戏情景,课堂形式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引起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由学生创编准备操及放松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小组,学生自评互评,自我监督等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学生学习和练习耐久跑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不再感觉耐久跑是枯燥乏味的一项体育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有兴趣、有激情,积极主动参加各项课堂活动,充分地展示自我,使学生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

通过这节耐久跑的教学,使我更加感悟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习惯,理解与深化新课程的精神与价值,从学生的“健康与发展”出发,全面把握新课标精神,开动脑筋,挖掘智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不仅喜欢体育,更喜欢上体育课,我深知这一责任的重大与艰难,但我有决心、有信心和我的同行们共同完成这一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使新课程的精神与价值在实践中得到真正体现与落实。

摘要:笔者通过耐久跑教学设计展示出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的浓厚兴趣的方法。通过反思说明教师的教师行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篇4:耐久跑案例与反思

关键词: 高中体育 耐久跑 教学模式

在耐力素质课程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两极分化,体能好的学生很积极,体能差的学生则比较消极,面对这种情况,以具体案例分析高中体育耐久跑教学[1]。为阐述当前高中体育学生耐久跑教学模式,对此展开相关案例分析。

1.教学过程

耐久跑教学开始前,带领学生做好热身准备工作,使学生审题基本保持微热状态,根据学生人数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向各组小组长发放任务卡,需要小组长随时和其他组员联系。具体比赛规则为,将标志固定在场地周边,发出比赛信号之后,跑向标志点完成标记任务。待学生明白规则后,各小组学生喊口号。吹哨声响起后,开始第一轮的游戏,学生都热情投入游戏中,教师不断提醒学生注意调整呼吸。课堂氛围非常热烈,学生持续奔跑的积极性都很高,游戏达到了耐力练习的效果。发现一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好,能够完成耐久跑任务,有些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但是也能够坚持完成任务。

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有学生欢呼,也有学生沮丧,教师作为比赛的指导者,向学生提问,怎样才能提高耐力素质,要求学生自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分享出来,此时很多学生展开讨论:如果耐久跑场地是跑道,不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时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速度调整奔跑长度;在每周课外活动中养成跑几圈的习惯,跑到大口喘气、全身出汗,然而身体与腿部肌肉不累,此为最佳耐久跑效果,而且在跑步过程中避免用嘴呼吸,后跟着地,控制好奔跑的节奏;跑步能够提升心肺功能,增强体质,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降低感冒发生率。教师将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包括长跑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养状态,然后分析每组学生在跑步中采取的各种策略,并指出如果学生能够注意到耐久跑的技巧,就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将耐久跑技术要领详细介绍给学生,同时重点强调如何应对耐久跑极点现象,学生都认真听讲,有的学生还会提出问题,教师一一作答。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后,需要学生将耐久跑要点总结出来,同时为第二轮比赛做相关准备。

在第二轮游戏比赛中,竞争更加激烈,与第一轮耐久跑比赛相比,该轮学生能够沉着应对。在该轮比赛中,学生耐久性和心理得到显著提高,能够坦然面对结果,学习产生的快乐感明显比第一轮的成败感高,教师在对此感到欣慰的同时,总结与评价了该轮比赛,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并进行奖励,鼓励比赛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同时充分肯定学生彼此产生的团结精神,提高学生耐久跑运动能力的主要方式是日常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养成优良的健身习惯。

2.教学反思

近些年我国体育课程中频繁出现耐久跑安全事故,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很多学者与研究者开始深入思考我国体育耐久跑教学问题。一般耐久跑教学都是在操场进行,教学内容单一,而且较为艰苦枯燥[2]。耐久跑是高中体育最基本的运动技能,还是高中体育教学的关键组成环节。该案例重点基于具有较差身体素质的学生进行的耐久跑教学实践,目的在于将运动尝试传授给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耐力素质与心肺功能等得到不断提升。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表示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融入游戏过程,提高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主动锻炼,达到教学目的。本案例中采用游戏比赛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发性[3]。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并能锻炼学生交际表达能力。课程结束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耐久跑成绩角度分析,只有70%的学生能够基本达标,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等原因无法坚持完成,体能还需要提高。今后教学中还需要重视学生的运动习惯,耐久跑教学中,引入定向运动,重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控制好整个教学环节。

3.评析

结束该耐久跑课程之后,总结与反思本次教学,尽管总体感觉很好,但依旧存在需要改进之处:①根据新课程标准营造的教学氛围仅仅是将更理想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新课程提出的要求并非表面热闹,重点是对学生体育学习中主体作用发挥与否进行检查,在学习中能否体会到合作学习与互帮互学的重要性;②新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知识方面提出相应要求。观察学生考核成绩发现,大多数学生可掌握体育耐久跑技术要点与运动技能,而且知识方面存在一定提升。然而,分析学生耐久跑成绩可知,基本达标的学生并不是特别多,很多女生身体素质较差,原因是这些学生在日常缺乏运动与锻炼,造成无法在耐久跑中跑完全程,还需要提高这些学生的体能。

4.结语

通过详细阐述高中体育生耐久跑教学主题、背景细节、评估反思等,为高中体育教学更好地执行教育部提出的新课程标准提供重要的实践依据,同时为高中生耐久跑提供更新方向与思路。

参考文献:

[1]林燕.跑出快乐跑出健康——高中体育女生耐久跑教学案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4(5):160-161.

[2]栗秋路.高中体育耐久跑教学及练习方法研究[J].速读旬刊,2016(7):154-155.

篇5:趣味耐久跑教学案例

——让学生玩中学、玩中练

趣味耐久跑教学案例 ——让学生玩中学、玩中练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理念为依据,结合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特点,以及地处农村学校,往往运动场地相对狭小、体育器材充足的情况下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模式上,本课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际学习来阐述和学习耐久跑的技术,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手法上采用又简单到复杂来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区别对待,让每个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耐久跑技术能够说出耐久跑的技术原理和日常应用。由学生对自己的技术水平、运动能力、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练习手段、练习难度和评价标准。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不同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身心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成,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服务。在教学过程 中,充分运用棍棒操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游戏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保健》七年级教材。采用“多种游戏”和小组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耐久跑练习。

三、教学背景:

教材内容从课的性质上看,“耐久跑”属于跑类教材,从课的类型看,本课是一堂新授课。耐久跑是《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内容之一,是提高心肺耐力水平,增强意志品质最直接的运动项目,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就证明了这一点,但耐力跑是一项枯燥无味的项目。学生对耐久跑却存在畏惧。耐久跑共分四个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经常耐久跑练习,可提高身体坚韧、灵敏、协调素质,培养学生坚毅品质,敏捷反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践指导作用。通过快乐的运动以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的渗透。

四、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兴趣广泛,容易提起兴趣,但兴趣消失的快也容易被转移,所以应该尽量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兴奋性,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个课的任务目标。

五、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了解耐久跑的动作技术要领,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耐久跑的动作要领,能够阐述耐久跑在生活中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耐久跑的技术要领并能使少数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学习耐久跑提高跑过程中控制身体,调整速度和判断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积极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顽强刻苦的良好品质。

六、教学描述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发展学生心肺功能,提高学生跑的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具有很好的作用。尽管如此,上耐久跑课,学生还是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一提长跑个个皱眉头。根据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除了增加教学的灵活性,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采用各种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外,还发现在耐久跑教学中教会学生有关长跑的知识,使学生懂得为什么练和怎样练,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生耐久跑和呼吸方法时,把正确的呼吸方法对加强跑的能力,改变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条件的作用讲给学生,然后改变过去教呼吸方法时只让学生看口形的变化或看呼出气体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呼吸纸条”的方法。即:每个学生准备好一张长10厘米,宽2厘米的轻薄纸条,将其用食指按在上唇,随着原地跑动的呼吸,纸条便有节奏地飘动。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既直观,又形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快地掌握了耐久跑中的呼吸方法。后来,经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根据跑速的变化和自己的特点,有的运用了两步一吸、两步一呼的方法,有的掌握了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一些体力好的还学会了四步一吸、四步一呼的方法。真是“巧用一张小纸条,解决一个大问题”。

此外,为了使课上的生动活泼,我在课的准备部分安排了棍棒操,并用它做各种各样的的棍棒游戏,比如:托棒平衡可以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棍棒产生兴趣,然后用单棒翻肩,两个学生的双棒翻肩,互相角力等等,既达到了活动各个关节的目的,又可使学生互相团结,互相协作。另外,为了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我自编了各种跳棒练习。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几种趣味性游戏和动作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做好充分准备活动的目的。

当主教材内容一结束,我马上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将一些图案画在纸上,采取抽签的方法,比哪个小组先摆好,一下子又把学生吸引了过来。当学生经过两次抽签比赛之后,又让学生开动脑筋,摆出你自己的最喜欢的图案,一下子使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就是在这种生活活泼的气氛中,达到了放松的目的。

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想的目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了思想教育。

七、教学反思

篇6:耐久跑教学反思

耐久跑教学反思

我曾经问学生们:你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吗?你希望体育课怎样上呢?80%以上的学生说:体育课就是打球、跑步等。但他们更多的希望是上体育课时玩游戏、打篮球和跑步,我想,现在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体育课的,我应该引导他们,通过发挥他们每个人自己的优势、长处来更好的上完一堂体育课。

例如在进行耐久跑练习时,以往本人一贯的教法是,规定学生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4—5圈,作为一种练习手段,教师则不时用哨声或大声吼叫等练习手段提醒和督促学生跑起来,结果教师在精神上很累,学生跑得又累又费劲,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后来,本人尝试了另外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择练习手段。有些学生选择连续三分钟运球上篮,有的选择连续跳绳三分钟,有的选择五分钟追逐跑,有的选择五分钟带球突破射门等。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情感,来体验耐力练习的乐趣。这样学生的练习热情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大多数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较快。教师也教得轻松,教得愉快的感觉。这种改变传统学习的耐久跑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的情景下,激发了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认为,跑只是一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耐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课堂上只要有利于受教育者提高心肺耐力的一切有效手段都可以进行大胆的试验。

篇7:《耐久跑》教学反思

第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主观上感知耐久跑练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二,选用节奏明快,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音乐用于耐久跑教学,诱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第三,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按能力分组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寓耐久跑的练习于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比赛氛围中,忘却疲劳,达到积极练习的目的。

篇8:初中耐久跑的案例分析

兴奋之余坐下来, 细细地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教学过程的得失, 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为的是不断丰富素养, 提升发展能力, 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一、案例背景

耐久跑是一项长时间的单循环运动, 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枯燥无味的感觉, 甚至可能逃课。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克服学生各种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 本课设计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刻意求新, 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新鲜刺激感, 从而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练习中获得快乐。有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才能在练习中以苦为乐, 乐在其中, 使无趣的运动项目变成有趣的活动, 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发展一般耐力素质, 取代单纯的耐久跑, 采用定向运动 (Orienteering) 就是利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 (Map) 和一个指南针 (Compass) , 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 (Controls) , 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 , 并结合红军长征, 将德育渗透于课堂, 加大耐久跑教学的娱乐成分, 使单调乏味的耐久跑变成课堂气氛活跃、有趣的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中的新鲜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之中, 从而忘记疲劳, 积极学习, 自觉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在实践中获得耐久跑基本知识, 明确锻炼的目的和意义。

二、案例描述

首次课:为改变枯燥的耐久跑,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采用了定向跑的形式, 在操场上设置14个点标, 将学生分成10个组, 每组5人, 自由结伴并推选出小组长 (各组用10种不同的颜色代表) , 10个组将按教师规定的路线手持代表本组颜色的小旗跑完操场上的14个点标 (距离大约1000米左右) , 大家在跑动的过程中要很清楚方位及操场上的布局 (例如:操场西北角篮球架下等) ;辅助教材安排的是游戏“推小车”, 达到上下肢协调发展的目的。

改进后:结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进行定向跑, 将14个点标设置成红军长征的路线 (起点—瑞金—湘江—乌江—遵义—赤水—贵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陕北—甘肃) 并在每个点标处标有鼓励的语言 (例如:勇敢的小雏鹰, 天险泸定桥在你眼中一定不算什么, 加油) 。同时设置情境, 增加难度, 在操场放置两组4块小垫子和两组6个栏架并将操场上的肋木和沙坑利用起来, 分别让学生设想为四渡赤水 (跨过垫子) , 突破敌人封锁线 (从栏架下匍匐前进) , 翻过雪山 (爬过肋木) , 渡过金沙江 (越过沙坑) ;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跑动过程中播放革命歌曲, 将自己置身在战争年代, 体验革命先辈的艰难历程;最后胜利会师, 每队将跑动的路线粘贴好, 各小组互评粘贴好的路线是否正确, 路线正确而且最先到达的队为胜。辅助教材安排了集体舞, 愉悦身心。

三、教学反思与分析

1. 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成教学目 标。

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整节课情况来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 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成为灵魂。从学生的表现来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达成。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激发学生的 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趣———思———练———创”的过程。有了学习兴趣, 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这节课我们改变以往的练习形式采用定向运动, 改进后我们通过设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线情景, 让学生体验一下革命战士的战斗历程,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练习中有新鲜感, 使大脑皮层处于较兴奋的状态之中, 从而忘记疲劳, 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单调乏味的内容变得有趣、新颖, 使教材、教师、学生成为课堂中和谐的统一体。在辅助教材的安排上, 改进前, 由于学生上肢力量较差再加上长距离跑步后身体较疲惫, 进行游戏“推小车”容易发生意外, 改进后的集体舞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效果很好。

3. 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有沟通 、合 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 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体验、交流、合作, 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如5人一组自由结伴按点标中规定的路线共同参与实践, 最后是小组间的展示, 学生在交流活动中, 真切地感受到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创新的火花, 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 从中掌握到一定的技能。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4.音乐贯穿于课堂始终。

在动感的音乐中充分活动四肢, 在革命歌曲声中完成定向跑;在《爱我中华》的音乐中进行集体舞的学习, 将音乐贯穿于整个课堂, 感染情绪, 营造课堂氛围, 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将德育渗透于课堂, 注意学科之 间的整合。

定向跑结合红军长征, 发展学生耐力素质的同时, 让学生体验一下革命先辈的战斗历程, 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又让学生了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线, 同时为八年级历史课讲解红军长征作铺垫。

6.反思教学活动设计的不足之处。

各组所举的小旗和每个“点标处”的激励性语言应在课前交给学生去做去想, 养成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

“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 如果没有反思, 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没有反思就没有觉醒,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 没有反思就没有飞跃, 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具可行性、合理性、创造性, 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喜欢这样的反思。

【案例点评】

李红梅老师的“耐久跑”设计案例, 告诉我们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大可不必“吐槽”学生不好教, 要像李老师开动脑筋, 采取行动, 为学生学习成功找办法。“耐久跑”对于初中生, 对于“独生年代”长大的少年, 的确是意志力和体力的考验, 没有过硬的体质, 没有激励的手段, 没有激发兴趣的方法, “耐久跑”真的很难实现。李老师用“音乐”的陪伴, 小组的合作互助, “红军长征”的情景设计, 融合一处来发酵, 激发了学生兴趣, 激励了学生克服困难、奋发有为的意志力, 培育了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 于是“耐久跑”也不仅仅是体能的训练过程, 还是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契机, 这就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 共同创造了教育的力量。

篇9:耐久跑案例与反思

一、本案例操作过程

本单元共为6课时,本课为第4课时,上课类型为复习课。

1.本课引入

1)教师提问:耐久跑技术三点基本要求是什么;你们在初三第一学期结束时男生1000米、女生500米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2)教师提问:男生根据S=1000米/t×20秒计算出你20秒钟能跑多少米(女生省略)。注上述公式:t为总的耐久跑时间单位为秒,如男生1000米跑240秒,按上述公式计算为:t为240秒,计算出S=83.20米。

3)学生通过计算答出第一组男生1000米跑255秒,平均20秒能跑78.40米;第二组男生1000米跑250秒,平均20秒能跑80米;第三组男生1000米跑245秒,平均20秒能跑81.60米;第四组的男生1000米跑240秒,平均20秒能跑83.20米。

2.练习场地与器材

1)本案例耐久跑练习场地见图1,练习时分为4个小组在4个出发点出发,第一,78.40米;第二,158.40米;第三,240米;第四,323米,每两条起跑线相距大约85米左右,根据画好的场地和定好的每组学生1000米起跑位置,定点定时出发(开始时留有一定余地为好)。

2)需要器材:标志物4个。哨子一只、秒表4只。

3,教学方法

1)组织教学方法(图1)计时员、发令员,由四个小组长担任。小组长每人拿一块秒表。

2)教师精练提示“20秒钟耐久跑让时让距跑顺序教学”方法。①提示耐久跑技术要求。第一,合理分配体力;第二,掌握跑的节奏,中速跑进,决不忽快忽慢;第三,注意跑与呼吸配合。②布置改进耐久跑练习方法,分4个小组站在不同起跑线上(图1);③教师发出各小组出发时间信号,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按教师发出信号出发。通过前3节课的练习按耐久跑基础成绩,分成4个小组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出发;④出发顺序:第一个出发的是第一组,耐久跑基础成绩排在第四;第二个出发的是第二组,耐久跑基础成绩排在第三;第三个出发的是第三组,耐久跑基础成绩排在第二;第四个出发的是第一小组,耐久跑基础成绩排在第一。⑤出发时间顺序:间隔时间为第一组出发时间为0秒,第二组出发时间为10秒;第三组出发时间15秒,第四组出发时间20秒。各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努力完成1000米耐久跑任务,由小组长记录本组每名学生的具体成绩(注女生800米跑同男生1000米的练习方法,本文省略)。

3)教师引导与指导,不断提示学生认真练习,提倡团队协作精神相互帮助鼓励,共同完成本小组教学目标,切记不要独立一人完成,形成比学、比练、会练、会评的耐久跑练习氖围。

4)教师不断运用激励语言,教学口诀、动作要领,使学生学会耐久跑基础知识、技能,高兴愿意跑,规范快乐跑。

5)评价方法:①全班练习结束,学生根据本节课练习结果确定下节课练习起跑的位置,让跑的距离与跑的时间,依据到达终点线先后顺序,再确定下一次练习出发的顺序与时间,是第一、第二个出发,还是第三、第四个出发。决定出发顺序时间和让的距离要使每个小组的每个人选择都要具有挑战性。②评价中既注意对全体学生评价,又要注意小组之间评价,还要重视个人练习中评价,以完成整体教学目标评价。

二、本案例反思

1.“20秒钟耐久跑让时让距跑教学法”在注重耐久跑技术要求的同时,改革了教学方法,打破了传授性训练式教学的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初中学生的教学练,更是初中耐久跑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2.体育小组长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小组长能带领全组学生互帮互学共同练习,效果很实用,学生达标率高。

篇10:耐久跑教学反思

耐久跑教学反思

对于二年级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由于平时锻炼时间较少,耐力素质普遍很差,急需提高学生一般耐力水平,改善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通过改造传统的耐力练习手段,变速跑,匀速跑,来发展学生有氧耐力的目的.。培养学生对耐久跑学习兴趣。因此,本课确立了两个教学目标,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耐久跑时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有节奏的呼吸法,并发展学生保持匀速跑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以均匀中等的速度,跑完设计的路线,有克服“极点”的坚强意志力。

在反复多次耐久跑练习,可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机能水平,而且掌握了运动时要适当加深呼吸深度的方法,最大摄氧量水平升高。但单纯练长跑容易制成慢定型,这就要求我们变换练习方法和内容,采用短、中、长距离练习,有利于提高速度耐力,克服无氧和有氧代谢练习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提高耐久跑练习水平的重要手段。量和强度是运动负荷的两个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可以互相促进,不断提高。在练习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

篇11:体育《耐久跑》教学反思

二:根据心理学原理,选用节奏明快,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音乐用于耐久跑教学,诱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三: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按能力分组pk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寓耐久跑的练习于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比赛氛围中,忘却疲劳,达到积极练习的目的。

篇12:初中学生“耐久跑”教学反思

张茂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六盘水 553300 收件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六盘水市钟山区康乐北路9号)张茂:***

摘要:在中学阶段,耐久跑是发展心肺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经常进行耐久跑锻炼,不仅可以发展一般耐久,培养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而且对于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也有直接作用。初中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对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意义重大。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之余不仅能够得到放松,也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体育

耐久跑

师生关系

主体地位

兴趣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每个班级都有耐力素质差、意志品质不够顽强的学生,随着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现象,此类学生更加突出。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象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也是课改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体育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 “特殊”学生,使其通过努力在耐久跑的课堂中主动参与、积极练习,他们就能从课堂获得快乐,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一、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

我国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后,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很大突破和创新,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自己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课程改对体育课程有了全新的基本理念,“健康第一”、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等。这些理念要

求体育教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有助于改革我们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和实践。

二、确立了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领会到耐久跑需要的耐力品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2)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耐久跑时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有节奏的呼吸法,并发展学生保持匀速跑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以均匀中等的速度,跑完设计的路线,有克服“极点”的坚强意志力。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现了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了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了服务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例如,在上耐久跑这一课时,我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灌输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情景中,想象和模仿各种跑的动作,体会哪种方法可以跑的轻松、愉快。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发现→探究→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辅助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活动过程师生互教互学,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的练习方法

初中生大部分是十三四岁,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时期,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平衡;骨骼发育快于肌肉,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较少,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较差,导致肌肉弱、耐力差、易疲劳、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对耐力项目的适应性较差。因此,根据初中生的身体状况,我在上耐久跑课时,采用了“速度不太快.时间较长的匀速跑”的跑法。这种跑法,机体各系统所受的刺激柔和、稳定、持久,能使机体各系统逐渐进人“工作状态”,适合于初练者。教学中我采用的教法:1.老师带跑法和压阵法。这样,老师在带跑和跟跑时,可以对差生进行鼓励,使他们鼓起勇气,坚持跑到底。这一期间

可以逐渐缩短距离,提高跑速,使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发展混合代谢能力及专项素质。2.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法。耐久跑的教法和训练千万不能呆板和枯燥,即在操场不停的绕圈跑。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千方百计克服学生各种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想方设法在课堂上经常改变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趣味性。①如跑道上跑图跑、“8” 字形跑、“S”形跑、螺旋形跑。②如拉鱼网、找朋友、直道上追逐跑、接力跑竞赛等。③如小步跑、后退跑、跨步跑和高抬腿跑,变速跑或间歇跑。④利用学生喜爱的篮球、足球运动进行耐久跑素质训练。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篮、足球练习、比赛,以提高耐久跑能力。⑤变操场练习为因地制宜的练习。

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例如,《耐久跑》一课,过去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和学生反复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我在教法上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模仿老师、学生的跑步动作,比一比用哪一种方法跑的轻松,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然后在创设的情景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设定场景来吸引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识,同时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总之,在耐久跑教学中,我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组织教学,并始终贯穿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这一主旋律。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打破传统的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线,课的开始通过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各种练习中,教师适当的引导,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合理开发学生体育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通过这一环节,为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耐久跑的课堂教

学中让课堂的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集体练习中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从而达到了预计的体育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汝英,体育训练学 2005

[2] 徐迪生,耐力素质训练,体育统计学 2004

[3]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

上一篇:新学期快乐英文寄语下一篇:初中古诗词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