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第二课堂的结构设计与环境需求研究

2023-03-04

1 背景 (基于第二课堂在素质拓展中的地位研究)

《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的地位研究》的结尾提出了一些问题, 既然上一篇提出了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主渠道并起着平台作用。那么, 究竟第二课堂如何设计才能给大学生素质拓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或者说起好平台作用呢?我们究竟应该以学生为本, 还是应该以专业为本?

2 高校第二课堂的现状描述

近几年, 尤其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提出以后, 我国各高校第二课堂取得一些成绩, 但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在根本上还存在一些严峻的问题制约着它的发展, 也就是制约着大学生素质的拓展, 比如:

(1) 第二课堂是“课外活动”的概念;

(2) 第二课堂应该由团委主持;

(3) 各大高校不愿把第二课堂纳入教学系统;

(4) 教师的素质不高;

(5) 教师的队伍结构与知识结构需要改造;

(6) 第二课堂参与程度不高, 质量不高。

前3个问题是观念的问题, 最根本的还是我们在思想上是这样认为的:大学生学到的东西应该主要来源于第一课堂, 大学生素质主要在第一课堂中得到提高和拓展。所谓的第一课堂不就是大学生所选的专业吗?我们一直在按照这样的专业模式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毕业了为什么找不到工作?难道是是高校毕业生真得太多了吗?还是社会不需要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我认为, 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主要通过单调的课堂、书本形式教给学生一些理论的东西;

(2) 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主要通过考试这样一种单调的考核方式来决定学生学习的好坏;

(3) 社会上需要的行业成千上万, 而且日新月异, 我国高校设置的专业非常有限而且变化很少, 有些可以说很陈旧。

(4) 很多学生所选专业与个人的兴趣不符, 在专业的学习中持消极的态度。

综上所述, 这样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也远远不能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也许有人要说, 在专业教育模式中培养的硕士、博士等高级人才不是搞专业研究的人才吗?这样的教育模式怎么会没用?

没错, 但在这种模式中培养的硕士和博士在毕业后有多少人从事他的专业研究呢?可以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就这很少的一部分所进行的研究难道就的不与社会相联系吗?当然不是, 专业研究的目的也是服务于社会的。更何况大部分硕士和博士毕业后也要面临的就业。况且温总理在2 0 0 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当然, 专业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时也有它积极的作用, 而且我国高校现在基本上仍然采用这种模式, 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把它全盘否定, 但是我们应该在现有专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那我们该进行怎样的改革呢?

3 高校第二课堂结构设计

把第二课堂纳入高校教学系统就解决了高校第二课堂现状中的前3个问题, 只能说我们改变了观念, 这只是改革的开始。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第二课堂的特征时, 学生是第二课堂的核心。但起辅助作用、负责给学生指导第二课堂的教师从哪里来?我们不妨看下面两个例子。首先是“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 R P沙盘对抗赛, 这其中涉及到的学科有:管理、会计、财务、计算机等。其次,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除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以外, 很注重在创业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第二课堂项目的特征归纳为:跨专业、跨课程, 高度综合性;以实践应用为主。请问, 现有的高校教师是否能很好地担当起辅导学生第二课堂的重任呢?当然不行, 原因归纳为以下两点:

(1) 现有的高校教师只坚守着自己学科专业的阵地, 对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很强的第二课堂很难给学生起到指导辅助的作用;

(2) 高校教师大多数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基本上没有实践经历。例如, 指导教师都没有创业的经历, 怎么能给学生指导创业呢?

如何解决好高校第二课堂的师资问题就成了改革能否深入乃至成功的关键?

我认为, 对高校第二课堂的结构作如下设计可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1) 调整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培训、认证、进修等手段, 以达到高校教师能指导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很强的第二课堂项目;

(2) 调整高校教师队伍:制定合理的用人机制吸引来自高校以外的实践经历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等人员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指导教师;

(3) 高校第二课堂的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为:基本技能教学、身心健康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等, 活动形式可以设计为: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活动、讲座报告、智能竞赛和社团活动等;

(4) 对第二课堂的考核可以设计为:成果的展示或评比。并设立奖励机制区别第二课堂不同的效果和层次, 以此来更加激励同学们参加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改变了观念, 解决了第二课堂的师资问题, 并设立了良好的机制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我相信高校第二课堂会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主渠道, 并起到重要的平台作用。

4 第二课堂环境需求分析

也许有人要说, 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 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不是就以市场为导向呢?当然不是!人并不是商品, 要从长远的角度看待人的发展, 而不能以短浅的目光根据市场的导向需要还是不需要来决定人的发展。

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那么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 在高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中, 是否应该以学生为本?

温总理在2 0 0 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表示:学校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

所以我们在高校第二课堂乃至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中应该秉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根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服务宗旨, 按照学生的兴趣像supermarket为顾客提供商品一样, 为学生提供高校的各种资源, 创建和谐的发展环境, 最终帮助他们成才。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宗旨吗?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提出和《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的地位研究》为背景, 描述了高校第二课堂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提出了高校第二课堂的结构设计和环境需求分析, 再一次强调了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主渠道, 它起着至关重要的平台作用。

关键词:第二课堂,结构设计,环境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全文) .

[2]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 , 2007.

[3] 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 14.

[4]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07, 1.

[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 2.

上一篇:AVO属性反演在致密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