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标准化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质量与标准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国投新集公司刘庄煤矿把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该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安全投入,深化动态达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质量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构建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新、创、精、高”的质量标准化管理进程,巩固了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

第一篇:质量与标准化论文

标准化与计量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

摘 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以往施行的传统型企业管理早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各行各业纷纷进行企业管理标准化,以此保证更快、更好的发展。在企业改革优化的过程中,标准化是其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经之路,同是也是企业取得最佳效益回报的基本方式。当下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快速发展,都离不开计量检测标准化的支撑。在新的科技技术下,计量检定工作也发生快速的变革,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国际国内计量检定标准化。本文通过襄阳达安中心计量检定标准化的推进,计量技术的创新,对于企业高质量的发展,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标准化;计量技术创新;持续高质量发展

1 引言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经济创收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手段和毕竟之路,是企业发展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

根据企业发展中所碰到的问题,从而制定、执行标准化,在执行的过程中持续完善,不断更新标准化。在这个不断更新标准化的过程中,可以使企业持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看成企业持续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安中心)从1985年选址建场开始,不断发展壮大。自建成以来,在经历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后,达安中心得到了各行各业的一致认可,其中主要包括国家认监委、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等重要机构,发展到到现在,达安中心已经成为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汽车检测机构。除了拥有广阔的试验场地和占地面积以外,达安中心还拥有16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试验场,以便更好地对企业进行汽车相关检测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标准服务。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达安中心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业务能力、开发新的试验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引入新的管理模式。标准化在创新式管理和创新式技术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是是赖以生存的土壤。任何创新,不论是新技术还是新的管理模式,从研制、开发到使用、执行都是由相关标准来把关、衡量的,符合标准要求的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广泛推广和应用。

标准化是企业提高自身能力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经。

2 达安中心以质量、价值等多维度、多领域推进“标准化”

达安中心事业发展定位是:以研发实验能力为核心能力,以检测与认证为主营业务,以质量效益为主导,实现服务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

计量中心作为达安中心的专业试验室之一,从多领域、多维度、多方面推进“标准化”计量技术创新的行动。达安中心立足计量检测领域,利用创新计量检测技术,从多维度建立新兴产业标准化合作平台,引领襄阳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全面参与标准化活动,搭建计量检测领域高规格平台;并开展计量领域服务标准化工作,形成一系列计量检测服务和专业服务标准化。达安中心主导或参与襄阳市企事业单位修订各类计量检测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JJF(机械)1003-2018轻型汽车排放检测系统校准规范》、《JJF(汽车)01-2008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仪校准规范》、《Q/QJX 0204-2018机动车综合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Q/EQCT-1637-2010液压伺服测控系统校准规范》等,共计15项,企业建标《【2016】襄量标 企证字第009号 滑板式侧滑试验台校准装置》、《【2016】襄量标 企证字第011号 汽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装置》等,共计21项。

2019年达安中心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的过程中,达安中心始终牢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使命精神,在计量技术方面创新,通过制定高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高速发展。今后达安中心将标准化实施进行提档升级,确保标准化具有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准,能够在时代的潮流中,面对新能源、新标准、新产业,处于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地位。

3 达安中心以计量创新技术谋求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达安中心的企业愿景是:国际一流的汽车检测认证技术及研究服务机构

达安中心的计量中心作为我国计量检测行业标准化的先导者,须要兼顾多方面因素,既能讲好行业的“普通话”,也要通过技术的创新在行业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而且要考虑到如何将本地优势产业,深度参与到标准化的实施当中。

达安中心全面建立计量中心与标准化协同工作机制,极大提升了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利用达安中心的计量中心的科技创新,做到三个方面:

(1)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在科技研发、创新项目上,有标准化需求的项目,可以优先计量检测;

(2)针对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制定的项目,达安中心将优先计量检测;

(3)对计量检测方面的标准化成果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推广。

企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是标准化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衡量指标。由于襄阳企业众多、涉猎行业繁多的现状,导致各企业对标准的需求各不相同,因而,要解决这种各企业之间对标准需求不一致的矛盾,企业必须进行标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管理实现其快速、高质量发展。

4 达安中心计量检定全过程标准化

达安中心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数据与信任

达安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啟动标准制定、计量创新等工作,范围涵盖制造、检测、服务外包等领域,通过标准化制定,达安中心在计量检测和技术服务版块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标准体系,在企业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赢得众多企业的高度满意和一直认可,同时,意外的形成了具有达安中心地方特色、全国领先水平的计量检测品牌——襄阳达安计量中心。通过进一步规范标准化、提高服务质量,达安中心计量检测领域将全面实现和谐、健康、高质量的发展。

达安中心目前下一步立足计量检测领域,通过创新技术,制定高标准,远超国内同行业水准并同国际接轨。

为此,达安中心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制定计量检定标准化:

4.1 计量检定规程标准化

企业要想做好计量检定规程标准化的工作,首当其冲的是处理好检定设备、检定人员专业水平以及计量检定章程这三者之间的矛盾,使这几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统一。只有当这三者之间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致统一,才能保证其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当下科技高速发展、不断进步。计量检定的相关规程也理应跟随时代的步伐适时改革优化,使其更加符合计量检定的标准。

达安中心相关负责单位、负责人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法,对检定设备、技术人员、检定规程等几方面着手进行统一优化升级,实施标准化管理,从而从根本上确保计量标准设计级别同计量检定规程的一致,更有利于计量检定规程标准化的工作开展。

4.2 计量检定设备标准化

达安中心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中国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为基础的检定依据,严格要求计量检定设备的性能和精准度,同时也严格要求计量检定设备的规范性维护、保养以及日常工作中的使用,从而保证计量检定工作的规范性进行。

因此达安中心内部,每一级计量工作和计量管理都能够协调一致,为达安中心赢得最大的信誉和客户。例如汽车企业在进行计量检定工作得过程当中,我中心的检定工作人员会对客户的基本要求制定检测方案,通过对方案进行分析整理,并使用精准度很高的先进设备进行测试,最后得出精确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并签批检定意见,最后出具相应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报告,完成该项检定工作。

达安中心通过建立系统管理平台的方式,把计算机作为检定工作的主要工具,对检定数据进行相应的归纳处理,从而保证检定流程的标准化和检定结果的可靠性。

4.3 计量检定技术标准化

在实际运作当中,一方面,达安中心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计量水平,实现计量检测的技术创新,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计量检测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淘汰落后的检测设备的方式,使得中心的计量检定设备得到完美的升级,提高中心的工作质量,辅助企业走上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台阶。

计量检定过程中,其鉴定结果的准确性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联系。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计量检定,检定的结果能够直观有效的体现企业的计量工作与效率,也是对考核企业计量工作的有效手段。

5 结语

总体来说,要开展好标准化工作,企业必须经历一个建立标准、完善标准、实施标准的过程,同时,在建立好完善的标准体系之后,企业还应该持续跟进标准化进程,对已经建立好的标准体系进行合理化分析并改进不足点,从而保证标准化管理的合理性。

在现阶段,我们达安中心的标准化管理已在不断的完善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虽然在标准化管理改革初期遇到了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但是经过我们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的共同努力,已经将这些疑难问题一一解决。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将标准化工作进行到底,我相信我们中心的标准化进程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成为新一代的现代化、标准化管理企业。

参考文献:

[1]某型汽車变速箱中间轴失效分析 李俊 张春华 刘红 《汽车科技》2016年.

[2]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徐梅 《航天标准化》1999年.

[3]汽车排放分析系统中NOX转换效率的计算分析 襄阳 刘茹 李昕 《中国机械》2014年.

作者:贾莹莹 刘宏刚 李均胜

第二篇:刘庄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国投新集公司刘庄煤矿把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该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安全投入,深化动态达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质量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构建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新、创、精、高”的质量标准化管理进程,巩固了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

关键词:煤矿;质量标准化;探索

国投新集公司刘庄煤矿位于安徽省颖上县。井田面积约9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5.6亿吨,可采储量6.79亿吨,设计生产能力800万吨/年,配套建设选煤厂。该矿2003年开工建设,2006年10月建成试生产。在矿井建设中,大胆创新,瞄准国内外现代化一流技术水平,以优化项目设计、应用新技术、提高矿井装备水平为手段,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矿井,先后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鲁班奖、中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全国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等殊荣。矿、土、安三类工程优良品率100%,主井井塔、井筒及井筒安装获“煤炭工业优质工程”称号。

一、坚持高起点,提升质量标准化理念

刘庄煤矿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管理创新,把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定位在“新、创、精、高”的标准上。管理上按新创精高标准,强化“监督、检查、协调、服务”的八字方针,极大地提高了质量标准化意识和建设速度。逐步形成了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质量标准化理念体系,促进了矿区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新、创、精、高”理念。新,即新的理念。应用国内外最新技术和装备。建立新的管理制度,适应全新的管理理念。创,即创新管理。矿井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大胆创新管理机制,推行新技术,争创信息化、数字化矿井样板。首创了“冻、注、凿”主动三平行快速建井技术,在国内外首次自主系统研究并创造了深井建设冻结、注浆、凿井动态平行施工的关键工艺,比传统的井筒施工工艺缩短工期30%。成功解决主井井塔基础在冻融土上施工关键技术。主井井口地表土通过人工干预,实现快速解冻,提前施工井塔基础,缩短建井工期6个月。西区进、回风井两个井筒从开工到竣工,仅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回风井最高月成井162.8米,进风井最高月成井168米,分别刷新“两淮”地区同类井筒冻土凿井和基岩段掘砌纪录。精,即精密、精尖。建立在科技和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依托信息化和计算机网络,对生产和采矿进行实时监控。高,即高起点,生产环境高度文明、和谐统一。国内首次实现直径8M井筒内布置两套40T箕斗工艺和设备布置。主井塔高为90.8M,平面尺寸为21m×24m,为亚洲第一井塔。成功的解决了深达700m两套40T箕斗装载大硐室的支护难题。国内首次使用国外先进降温技术,成功的解决深井降温系统关键技术,做到自主设计降温系统,地面制冷机出口冷媒温度为3℃,到井底-762m水平经高、低压转换后,温度为3.5℃,温升不超过0.5度,传输距离5KM内,温升控制在两度之内,达国际先进水平。从掘进工作面到井底矸石仓装载、破碎、胶带机运输工艺和系统布置,实现矸石运输连续化。首次解决使用箕斗提升矸石系统的关键技术,首创矸石破碎系统工艺和设备布置,防撒矸箕斗自主设计,矸石装、卸载工艺和布置,成功解决破碎机大硐室支护难题。刘庄矸石井采用箕斗提升矸石,与传统罐笼装矿车提升系统相比,提升效率提高200%以上。

2.“大安全”管理理念。为了贯彻落实科学的安全观,实现企业的安全和谐发展,刘庄煤矿着眼于安全监控信息化、数字化目标,对各个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拓展和延伸,形成了集井下安全、地面安全、运输安全、环境安全等为一体的“大安全”管理格局。国内首次实现办公系统、矿井综合监测监控系统、国际互联网综合集成,做到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均在地面集中控制和监控,井下各系统的控制实现无人值守。地面各车间副井、锅炉房和瓦斯抽放站,均实现无人值守,设备的控制和监视均在调度中心进行。同时,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强化检查监督,增强自主保安、互保联保,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意识,有效促进了职工行为习养成。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安全高效发展。

3.“大培训”教育理念。为了构建安全生产的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实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促进矿井正规有序生产和规范化作业。刘庄煤矿建立基础扎实、形式多样、文化支撑的模块化培训体系,坚持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专项培训、新工人专项培训、准军事化培训等六大类培训,形成全方位、长时期、严格考核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

二、应用新机制,加大质量标准化力度

刘庄煤矿坚持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岗位规范”为重点,积极构建了环环紧扣、环环互保、环环递进、环环推动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链条,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1.质量标准化组织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领导责任制,成立了以矿长、书记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划实施领导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和各专业组,实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横向分工负责,纵向层层负责,项项责任到人。同时,大力推行了质量标准化建设包保制度,为质量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质量标准化目标管理机制。狠抓了目标制定、目标分解和控制目标管理。在目标制定上,年初专门下发文件,确定全年的工作目标,并将目标列入每年与各单位签订的经营目标责任书中,实行严格的奖惩考核;在目标分解上,按照“横向分工负责、纵向逐级负责”的原则,对全年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形成了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组保主管科室、科室保全矿的目标责任包保体系;在目标控制上,每月、每季、每半年都对基层队组现场质量标准化进行等级划分,实行动态监控,强化过程管理,保证质量标准化目标的实现。

3.质量标准化监督检查机制。为了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责任、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创新安全质量标准化监督检查机制,全面构建起了集专职监督检查网络、专业技术监督检查网络、专兼结合监督检查网络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大范围的监督检查网络,定期和动态的进行检查总结,强势推进了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落实。

4.质量标准化激励制约机制。按照“巩固成果、创新机制、精细管理、提高升华”的总体思路,通过设立“生产特区”,创建“免检工作面”,加强管理考核,形成了一套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面、线、采区、硐室升级机制,推动和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建立健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五个闭环”组织网络,形成了科学、完善、快捷、高效运行的闭合管理机制、持续改进机制和激励创新机制,不断提升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管理档次。

5.质量标准化齐抓共管机制。建立健全文明创建体系,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月”等一系列活动,营造全员参与、全员实施、全员构建的安全文明生产创建氛围;通过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加大安全宣教力度,加强对“三违”帮教和案例曝光,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实施。筑起了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进一步提升了质量标准化建设意识。

三、找准结合点,增强质量标准化效果

为了提高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效,刘庄煤矿积极构建独具特色、切实可行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新模式,找准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的连接点,进一步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内涵的延伸与拓展。

1.与内部市场化管理相结合。将内部市场化管理的运行体系与机制、安全理念与做法等纳入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做到了四个强化、三个提高。四个强化,即强化了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执行力、监督考核、分析评价、量化考核;三个提高,即提高了职工质量的意识、抓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实效。

2.与准军事化管理相结合。刘庄煤矿把“高标准、铁纪律、严管理、高效率”和准军事化管理的“纪律严明、行为规范、作风过硬、步调一致”的精髓引入到了质量标准化建设体系中,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执行和服务意识,规范了各岗位“手指口述”作业行为,提高了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了作业现场各环节、各工序、各岗位的整体协作能力,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执行力。准军事化管理成为矿井实施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强大助推力。

3.与数字化矿井建设相结合。为了创新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刘庄煤矿依托数字化、信息化矿井建设,大力推进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井下变电所无人值守化、井下人员动态定位与跟踪、规程措施审批网络化、人员乘车舒适化,后勤服务标准化,有效推进了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4.与安全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依托科技创新,努力改善井下员工的作业环境。如建成投用了辅助运输电牵引单轨吊,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建成了矿级医院,为工伤急救争取了有效时间;配备了豪华洗浴、就餐、住宿为一体综合服务楼。一系列的惠民工程,倡导快乐工作、健康发展理念,彰显了质量标准化管理中的人性化,有力地推进了矿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实施质量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提高了职工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规范了职工的作业行为,使“正规作业科学化,非正规作业标准化”、“上标准岗、干放心活”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提高了管理人员和操作岗位技术业务素质,培养了一支具有争创一流品格的、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矿井质量管理向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提升了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巩固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作出了贡献。

作者:马占光

第三篇:《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案例式教学模式探讨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摘要:“案例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引进的教学模式,逐渐被高校广大师生认可并且受到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当前《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课程引进“案例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该课程引入“案例式”教学模式提出了部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案例式”;教学改革

《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是一门新兴的横向学科,是农科类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它主要包括农业标准化基本原理、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量管理、农业质量认证、农业清洁生产、农业标准化与农业国际贸易等内容,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不仅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需要,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属于交叉学科,教学内容涉及面广、知识量大、抽象概念多、教学难度大。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教改方面的尝试以求增强教学效果,但总是不能尽如人意。为了能够切实改进教学质量,我们尝试把“案例式”教学模式引入该课程的课内教学过程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教学难度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主要內容为农业标准化+质量认证,课程属于较新开设的课程,目前国内尚无适宜的对口教材,有关的少量书籍均是侧重于论述,而该课程属于交叉学科,涉及面广,知识量大,内容牵扯到标准化基本理论、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农产品国际贸易等各个方面,信息量极大。另外,该学科发展迅猛,知识更新极快。要想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非易事;另外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则课堂气氛往往表现沉闷,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

二、案例教学简介及在本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商学院规定,案例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衡量指标,其MBA学历教育更是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年限内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案例分析,并把分析水平与参与分析、质疑的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其案例教学的比重高达85%。美国各高校中的部分学院比如工商管理学院、商学院等引入这种教学法后,培养出了大批商业界精英。由此,案例式教学引起了美国及全世界各教育机构的关注和重视并逐步推广开来。目前,案例教学法已普遍应用于医学、法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的教学中。所谓“案例式”教学,课堂上相关知识的讲述不再是传统的依据相关章节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的单向传输,而是以典型的案例为引导,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案例分析讨论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占据大部分课内外时间,围绕这一核心工作,要求学生在课内课外“现学现用、现用现学”,认真学习教材和参考文献的相关知识以供分析讨论时所需。“案例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不能被采用,关键是能否找到大量适宜的案例供师生讨论分析。而《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课程有大量案例可供选择,例如,在农产品国内国际贸易、清洁农业生产、质量认证重视程度、农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国内外相关案例不胜枚举,引入案例式教学模式,完全可行。

三、案例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1.以案例式教学为核心,调整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一门课程的教学教改必须首先对教学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调整。案例教学并不是“万金油”,放到哪个章节都适用,而应针对每一章节的特点,有选择性的加以应用。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课程中的前半部分章节如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种类和体系、制定及监督等,并不是很适宜使用案例分析式教学。而后半部分农业质量认证、农业食品安全、农业国际贸易等章节,可搜集到的典型案例很多,运用“案例式”教学则相得益彰。在课时比例分配上,亦须重新调整。在课程中运用案例分析式教学,不可避免的要占用大量课内时间,进一步加大了教学学时紧的压力。解决的办法有三,一是适当压缩课程前半部分的课时,以1/3左右的学时讲授完毕为宜;二是案例式教学要贯穿课内课外,以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的形式把部分教学压力转移到课外业余时间中去。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提升案例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三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节约板书时间,举例精简典型,讨论分析适当设定范围。

2.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设计。能否选择并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是案例式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和能否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和前提。很多热点问题上,可供选择的案例会有很多,不可能都搬到课堂上来讨论,要在广泛搜集相关案例基础上,认真分析整理,根据授课内容和授课时间,认真筛选并进行设计。在选择案例时,可遵循“大、近、新、广”的原则,案例的影响宜大不宜小,要更贴近生活,案例宜新不宜旧,另外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的案例而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选择,让学生意识到食品安全是个全球性问题。

3.“案例式”教学的课堂运用。通过笔者近年来对“案例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宜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此项教学方式改革。一是要在课程一开始就应让学生对本课程将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有所了解,让学生有个心理准备;二是前期先以课后作业形式鼓励学生课后搜集整理和设计与下节课内容相关案例,并在课堂上采取即时讨论,采取鼓励个人主动发言、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可排代表发言)等形式逐步深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活动中。

四、小结

相对于传统式教学手段而言,“案例式”教学以其显著的特色而愈来愈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喜爱。而在《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课程中案例式教学可借鉴的经验很少,处于起始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尝试和总结。总体来说,建议如下:

1.要从根本上切实转换教学理念。实践证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新时代大学生所接受,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須尽快予以革新。因此,应敢于创新,坚决果断地摒弃传统的知识教→学单向传输模式,转为教→学双向信息传递模式,并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将案例式教学落到实处,不可流于形式。案例式教学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颠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本课程尚未有多少可借鉴经验的前提下。不能肤浅地把案例教学看成“就是找几个案例弄到课堂上,教师讲讲,学生论论”,更不能把课堂上的举例教学方法等同于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要对整门课程深入全面的了解并精心进行授课内容和方式方法的设计,要在教学过程中演好自己的角色。

3.注意课程考核方式的配套改革。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或者是激励作用。课堂内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应配有合理的考核方式方法。建议“案例式教学”考核方式应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加重课堂内案例分析表现成绩和课后作业、课程论文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教学成绩构成比例为考勤:课堂表现:期终考试=1:2:7,建议将课堂内表现所占比例提升至40%~50%。通过课程成绩考核方法的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案例式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应用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秀,李静波,金晨钟.农学专业农业标准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316-317.

[2]张洪程.农业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冯立民.《护理学导论》案例教学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5,2(3):130-131.

[4]王飞,丁天明,宋伟华.基于案例教学的《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149-151.

收稿日期:2016-11-29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课程建设项目(YZD2015003)资助

作者简介:张洪生(1974-),男,汉族,山东胶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

作者:张洪生 杨锦忠

上一篇:会计诚信思考论文下一篇:土木工程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