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准工程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全方位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为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科学优化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应该明确工程质量标准,依托于科学高效的管理对策,行之有效的提升学校建筑过工程的整体建设成效,更好的保障学校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质量标准工程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质量标准工程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工程管理的质量标准化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愈发重视,可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并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水平质量是增强自身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而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影响其质量水平的因素包括工程设计、材料选择、地形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在内的多种。因此从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入手实现工程管理的质量标准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概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

0 引言

在当前市场化经济逐步完善之下,建筑行业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化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而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极其复杂,涉及环节主体众多的庞大体系,所以企业应当在进行质量标准化管理时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从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技术工艺操作规范科学性等环节入手采取措施,以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质量。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标准化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就是,制定业内建筑工程项目标准,组织实施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三个部分,并以此为周期反复循环,从而实现全过程多角度对建筑施工进行管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标准化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权威性,是从国家社会及行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所进行的最佳的选择。

1.1 内容组成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会根据确立途径的不同、强制力和保障力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简而言之就是分为无人发起的标准、有人发起的标准、自发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

1.2 作用和重要性

做好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工作有助于企业在确保项目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项目的施工绩效;有助于企业不断积累项目施工中的经验,形成成熟的理论知识体系,实现建筑项目工程的自我完善提升;有助于企业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提高相关施工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极大程度上的飞跃。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标准化是建筑企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2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发展措施

2.1 材料管理方面

材料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水平的基础,因此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是否相关标准要求。所谓的建筑工程材料是包含材料计划选择管理、材料运输验收、材料储存补充、以及材料发放监管在内的不同环节。每个环节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使用是否科学,是否经过检验,保管是否得当都会直接影响建筑项目最终的功能结构和安全质量。所以在采取措施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发展时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

具体来说就是,第一是在材料选择时应当首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进行一个全面深入的研究,随后对市场上相关的供材企业有一个关于其质量价格、供货水平等能力的详细直接具体的了解,最好由项目部直接建立供应商名单供负责人选择其中最有能力的供应商和最适宜建筑项目的建筑材料。

第二是建筑企业应当进行统一的材料管理和采购工作,对于运输中的材料应当任命直接的责任人负责保证运输途中不会发生意外影响材料质量。还要要求供货商附带材料的合格证明并将施工材料及时送检,质量存在问题或者与标准不相符的材料绝对不能投入使用之中。

第三就是材料在储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潮、防损、防变质工作,唯有对材料保管得当并坚持“先进先用”的原则,才能避免材料影响工程质量。

第四是材料分发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计划标准并进行做好登记工作,使用时则要依据标准化系统进行科学正确的操作。

2.2 人员素质方面

人是生产活动进行的主体,因此建筑企业项目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进一步深化的重点环节。也就是说不断提高当前人员的素质,解决当前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是推动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必然。

第一点是项目管理人员在工程开工之前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质量管理规划,要制定一份施工技术指导计划,同时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以图纸为依据加强全程的管理,并根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进行计划的战略性调整。

第二点是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认真审视施工图纸,并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以获得对建筑项目的详细了解,从而对材料具体的使用和施工工艺的操作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此外,相关施工人员上岗之前一定要由建筑企业进行严格监管,保证施工人员持证上岗,避免施工中出现意外。

第三就是所有参与到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工作人员,必须有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主动在进行完相关工作后自觉检查,并配合专业检验人员的工作,面对所有的工作都严格认真、详细谨慎、尽心尽责。

为此建筑企业应当按时定期对所有的人员进行周期性的培训工作,以此不断提高并定期更新工作人员具备的专业素质,对于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更是要落实到位,逐步培养起企业内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从而在潜移默化间影响所有员工,发挥企业上下全员齐心的作用,并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2.3 管理制度方面

制度方面的完善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化工作保障和完善不可或缺的方面。为此建筑行业整体要建立一个符合《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业整体规范,以约束业内所有企业主建筑项目施工的行为。同时建筑企业也要在不违背整体规范的情况下制定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监督管理制度、员工薪酬福利制度在内的多种内部现代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将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在企业管理制度之下,以确保工程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具体如下。

第一点就是施工现场所有参与到项目建筑中的工作人员所进行的操作符合相关的技艺流程,符合安全生产规范。并能配合监理单位工作人员的检查监督工作,仔细检查施工质量,观察发生的各种情况,从而采取正确措施,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另外,对于建筑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不确定的问题可以采取实验方式予以模拟验证,以在最终选择与施工项目相适宜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配合比。

第二点就是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要对员工的素质培养、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等多方面加以管理。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方面,可以针对不同员工面对工作的不同态度以及工作中形成的不同结果,实行有效的控制准则和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同时辅助以奖金福利制度奖励效益高成绩好的工作人员,从而激励其他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4 施工设备技术方面

建筑项目施工的设备和技术也是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在选择施工设备时应当选择与建筑项目施工要求吻合的,并应用先进科技技术的器材。大数情况下这样的设备造价和成本较高,但同时所需的人力资源大大减少,发生危险的概率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可以更好地保证工程安全质量,从而为企业以后的良好发展做铺垫,也就是说实质上所取得的回报远远高于投入。

第二点就是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令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义务。同时在引进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时应当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反复交代,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意外。

第三就是在面对施工现场多工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施工作业时的精细化施工。就是说要注重项目中细小环节的施工,尤其是预埋铁件、预留孔等细小部位的施工质量更是整个工程安全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更是要保证细心精心耐心。

3 总结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化全球化已经不可逆转,在改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大家对于社会各行业质量安全的要求和重视程度,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要求的重视程度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涨。在此情况下,做好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工作,实现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建筑行业整体的绿色可持续刻不容缓。但是项目管理质量标准化工作极为复杂,所以建筑企业在纠正完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从根本上解决出现的问题达到质的飞跃。

参 考 文 献

[1] 张玉.浅谈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J].河南建材,2015,06:36-37.

作者:李海军

质量标准工程管理论文 篇2:

学校建筑工程中加强工程质量标准的管理对策

【摘要】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全方位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为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科学优化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应该明确工程质量标准,依托于科学高效的管理对策,行之有效的提升学校建筑过工程的整体建设成效,更好的保障学校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学校;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质量标准;管理对策

学校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是非常高的,不允许存在一丝一毫的安全隐患。可以说,全方位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不仅直接关系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关系着学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为此,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全面的明确工程质量标准,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成效以及施工质量。

1、学校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科学全面的提升它的建设质量,全方位优化它的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可以说,学校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着学校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也关系着师生的人身安全。为此,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建设实践中,应该将质量控制工作摆在关键性的位置。学校建筑工程是系统复杂的,为更好的提升学校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依托于科学的控制原则,行之有效的提升质量控制成效,更好的推动建筑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在学校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以下方面的原则:第一,预测性原则。在学校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从前瞻性的角度出发,加强预判与分析工作,行之有效的提升其预测成效,科学全面的提升预测水平。所谓预测性原则,就是指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中,要加强对学校建筑工程的管理与分析,要综合全面的做好调研工作,全方位改善学校建筑设施建设水平。第二,标准性原则。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整体优化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还应该遵循标准性的原则。所谓标准性的原则,就是指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科学全面的标准化体系,应该明确相应的质量标准及质量要求。在清晰明确的标准体系下,科学全面的开展施工建设以及质量管理。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若发现质量不达标,或者质量要求不符合规范,应该积极全面的进行整改以及完善。

2、学校建筑工程中加强工程质量标准的管理对策

在学校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更好的提升和优化质量管控水平,为全方位优化质量管理成效,应该依托于科学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行之有效的提升它的整体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标准。学校建筑工程是系统复杂的,若缺乏完善的质量标准,若缺乏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势必将影响着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为此,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要突出工程质量标准的管理,积极采用高效全面的管理对策,进一步强化和保障学校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效以及施工质量。

2.1做好施工组织管理,有效防范建筑病害

学校建筑工程是系统复杂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者任何一个工序出现病害,都将影响着学校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以及建设安全。为此,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要全方位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工作,要全方位防范可能存在的建筑病害问题。一方面,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要做好全方位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要进行科学全面的现场勘查以及施工设计,将施工参与各个环节统筹结合起来,全方位突出全过程质量管理,真正践行质量标准体系,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行之有效的提升建设成效以及施工质量。比如在施工前,要做好科学的统筹组织工作,要细化施工流程,要明确施工方向,要保障施工成效与质量。另一方面,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还应该全方位防范以及预防建筑病害。结合传统经验以及现代技术,加强对学校建筑工程薄弱环节、隐藏环节的质量管理以及控制工作,依托于精细化的质量管理标准,全方位做好质量病害的有效精准防范。与此同时,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还应该构建科学的病害防范体系,积极采用高效全面的统筹管理措施,加强病害治理工作。

2.2重视建筑改造工程,优化质量标准体系

在学校建筑工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部分建筑工程可能因使用年限较长,或者建筑施工技术落伍等,使得学校建筑工程的质量隐患有所增加。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全面的重视建筑改造工程,积极采用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积极优化设计标准,更好的提升建筑改造工程的整体成效以及质量。与此同时,在学校建筑工程的改造过程中,还应该全方位优化质量标准体系,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工作。可以说,改造工程的质量标准应该高于新建工程。这主要是因为改造工程是对原先建筑的一种升级以及改造,若质量标准不高,自然影响着改造成效,也容易造成改造失败,继而滋生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及隐患。

2.3采用全新技术手段,全面强化质量监督

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为更好的提升工程质量标准的管理成效,为不断优化工程质量标准的管理水平,应该积极全面的采用技术手段,全方位优化质量监督工作。一方面,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要积极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积极利用BIM技术等来加强质量管理。比如依托于BIM技术,能够以建筑模型来直观呈现学校建筑工程的相关内容以及相关细节,以此来帮助人们更好的研判质量水平以及质量管理现状。另一方面,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有必要全方位强化质量监督管理。在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門的宏观调控作用,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同时,也要积极邀请第三方的监理机构,全方位实现质量监督管理,更好的提升质量管控成效。此外,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工程材料的质量管控。工程材料是学校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若材料存在问题或者质量隐患,势必影响着学校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成效。

结论:

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质量管理是非常关键且核心的。为更好的提升质量管控成效,应该充分全面的明确学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依托于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对策,更好的提升工程质量标准的整体管理成效,全面保障学校建筑工程的科学全面建设以及开展。

参考文献:

[1]刘佳俊,浅析学校建筑工程中加强工程质量标准的管理[J].中国标准化,2016(11):70.

[2]郭超志,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2015(09):45.

作者:李相彬

质量标准工程管理论文 篇3:

软件工程质量标准与管理之浅析

[摘要]软件工程实质上是希望使软件系统的开发能够像工业品的生产一样,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利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手段,以达到用较少的时间,较小的开支获得质量高,可维护性好的软件产品,使软件产品保持较高的竞争力。

[关键词]软件工程;质量标准

随着软件工程的不断发展,对软件工程的研究逐渐划分为两个方面:(1)软件工程技术。包括对工程化的开发方法,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的研究。主要面对的问题有:适应需求分析的不确定性、软件的可靠性和软件度量等。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法等方法,它们在国内外都有过成熟和成功的应用范例。随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出现,出现了诸如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等新的软件工程开发技术,给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2)软件工程管理。包括质量管理,费用管理,配置管理等。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开发成本的控制、资源控制、质量的控制和进度的控制等。但是由于人们长期认为软件工程的发展主要由软件工程技术决定,导致了对软件工程管理研究长期落后。面向对象的思想可以使对现实系统的抽象更加直观,更符合人类的感知和经验,从而使从需求到分析到设计的过渡更加平滑和自然,还有利于整个软件系统的重用和维护。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术发展迅速并日臻成熟,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开发方法对解决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软件产品质量管理

软件质量的管理主要是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目前国外的很多软件开发企业,对软件开发的管理已经成熟,相对而言,国内的软件开发行业对软件开发的管理始终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对软件工程的研究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是思想观念陈旧,还没有对软件过程的一些先进思想,尤其是对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的思想予以高度重视。不过国内一些软件开发企业的管理人员已经开始关注软件质量的管理,甚至已经进行了软件质量体系国际标准化认证的工作。软件的质量管理包括对软件产品的管理和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软件产品包括最终的软件产品、中间软件产品和附属软件产品。传统的观点认为软件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软件产品的测试和确认,忽视对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视。正确的认识是软件质量来自于正确的软件设计和正确的实现过程,而不是靠对软件产品的保证和测试,因此软件质量的提高依靠软件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软件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软件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必须有效地控制软件的质量,这就需要为软件工程质量设定标准。

二、标准的产生

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所谓“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是指同一事物或对象反复多次出现,如在成批生产的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的重复投入、重复加工、重复检验,同一种活动在不同地点不同对象上同时或相继发生:某一种概念、方法、符号被许多人反复应用等。标准的制定不是靠凭空想象,也不能随心捏造,必须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最终目的是优化社会生产秩序,促进产品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流通,整个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本质上来讲,标准同人类语言一样,都是劳动的产物,并随着人类劳动对象增多、劳动成果交流范围的扩大得到发展。在原始社会之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为产品交换提供了条件,在产品交换的过程中,便产生原始的计量和度量,这些“标准”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用。近代,机器工业时代的到来,生产过程高度现代化、综合化,一项产品的生产,往往涉及到几十个行业、成千上万个企业和多门科学技术。国际贸易的扩大、跨国公司的发展、区域济经一体化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标准化,这也就导致国际标准的产生。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以及经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同样,计算机软件也是一种产品,随着Internet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传统的产品相比它的流通速度和复制生产更快,一旦某一软件产品“生产”出之后,将会以及指数增长的速度在全世界内流传。软件业也必须要有相关的标准,为软件交流以及软件间的相互协作提供保障。

三、如何保证软件产品质量

软件开发所关心的问题是真正地将软件工程技术纳入工业化大规模的实施进程中,这种方法的关键要素包括在能支持渐进的变化的开发过程中,使系统的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能够简单易行、彼此平滑过渡,系统模型易于理解,易于维护,能够最大限度地重用已有的成果。面向对象的技术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日本的著名软件质量专家KAORUISHIKAWA指出了质量工作的六个特征:全公司范围的质量控制;高层管理者和结构的质量控制监督;教育和培训;质量周期活动;统计方法的应用i全国范围的质量提高活动。

从中可以看出,质量提高必须是全企业甚至是全社会的责任。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最终消除一切可能的缺陷,缺陷产生主要来自工人和管理。由工人造成的缺陷比较容易解决,只要有培训部门对工人专门培训,让工人知道去做什么,知道自己工作产生的结果,以及懂得控制结果的方法就可以阻止工人生产的产品出现缺陷。管理产生的缺陷往往易被忽视。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往往会形成管理上的空缺,使工人无法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而造成产品缺陷。软件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求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软件产品的测试也不可能很全面,必然存在隐藏的缺陷。因此,一套有效的管理程序非常重要。

完善的软件质量管理程序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软件产品质量需求的建立。这种需求首先必须精确地反映用户所有的需求,必须把这种需求转化成形式化的标准的需求说明。最后必须对需求的变更进行有效地控制。(2)建立开发、操作、维护软件的方法、过程和效率。方法的建立是指对用于开发、操作和维护工作的方法的定义,方法的实现是通过制定一套实施规范来完成的,方法的支持可以通过共同的协作管理实现。(3)建立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文件、过程、活动的方法、过程、实践和程序。评价是从质的方面进行,度量是从量的方面进行。复查、评估测试、分析、检验等活动的目的在于确认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过程是否按要求完成等。

四、软件危机问题

软件危机最严重的征兆就是低质量软件的开发。软件危机问题导致了软件工程的产生,软件工程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软件质量问题,对软件产品质量的要求不能放到最后阶段来完成,要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和建立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同时结合软件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对软件产品进行评价和度量,力求软件产品在质量上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如今软件工程项目总是倍受关注,而软件的质量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标准对软件工程的指令质量进行比照,因此软件项目极易出现失败或失误。大量实践证明,软件工程项目的成败,通常是因为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因此质量管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

在现今还是未来,有关于软件工程的管理及设立标准都是不可忽视的,与时俱进的一个问题。

作者:王 旭

上一篇:初中教师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化工工艺节能降耗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