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

2022-08-02

第一篇: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

班级管理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

教师:殷得录中学一级

班级管理中的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学校教育及班级管理中,为实现与其身份和地位相符合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综合。教师角色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社会期望,学生期望,以及教师自身期望的共同影响,当教师角色与不相适应时,角色就需要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往往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需要一定的制度平台体制保证。

我国南京市的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班级教育小组的建立,充分整合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资源,调动了各方教育力量的积极性,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搭建了平台。

班级管理中的教师角色现状

班主任所教科目大多数是主课,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对他所带的班级负责,处理班级中发生的各种常规问题,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应对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班主任扮演的是一个全面管理者的角色,事事管,样样管,处处管,工作时间的无边界,承担责任的重大,是的班主任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班主任实际上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与之相反,学校里的任课教师只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对于班级工作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可以不问不闻,久而久之,教师的教育功能被逐渐退化,日益演化成一个教书匠的角色。

班主任负责制在强化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并

且责任内容,职责范围无限扩展。而对于任课教师在班级中的角色却并不作任何规定,因而导致了任课教师负责教学,班主任负责德育,进而形成了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两张皮的局面。

教育小组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地方着手进行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变班主任一人负责制为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以“行政推进,课题引领”的方式全面落实班级管理体制改革。

班级教育小组成员实行“1+N”模式,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寄宿制学校中的生活教师、学生班长、家长代表组成,并且成立家长委员会。这样组成的班级教育小组成员涵盖了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代表。学校所有任课教师和生活教师全部进入班级教育小组,班级不再是班主任的“私人空间”。班级教育小组是班级管理的领导核心,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最基层的团队和组织机构。班主任是教育小组的核心,是第一责任人,是班级工作的决策者,对组员具有领导职责,同时又是班级任课教师的协调者和服务者。班级教育小组的成员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应服从班主任的工作安排,对班级工作具有建议权和管理权,对班级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班级教育小组的工作方式主要通过集体决策、集体商讨、集体行动的形式来展开。在经过“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的三回制度后,制度对全班学生不同的个体指导方案,具体的指导工作分包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班级教育小组的评价方式采用“捆绑式”评价,把班级教育小组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班级的学习力、推进力、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等等方面。同时评价制度和分配制度密切挂钩,学校拿出专项资金用于

班级教育小组的改革,每个月发放给班级教育小组成员一定津贴,经考核成绩优异的教育小组年终还会进行奖励。责、权、利相结合,从而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全校师生投身此项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班主任的领导下,所有任课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很好地结合了起来,避免了原来德育工作长期游离于学科教学之外的现象,班级教育小组所有组员一起献计献策,共同会诊学生问题,共商班级教育大事。学校教育关系的重组带来了教育力度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具有生命力的班级管理改革

在班级管理体制改革中,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改变了原来班主任“一人说了算”的局面,任课教师、学生和家长也从管理的客体成了管理的主题,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班主任转变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在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下,所有教师处在一个具有较强行政关系的体制内,班主任带领着任课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管理班级。我的一位当班主任的同事深有感慨地说:“起初,给任课教师分配任务时还很不好意思,怕任课教师拒绝,现在班主任的领导意识明显增加了,既然大家都在一个机集体内工作,就应该同呼吸共命运”。

班主任转变为班级管理的宏观决策者。班级教育小组将班主任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由任课教师,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替班主任分担了相当一部分重任,为所有班主任彻底减负,不仅减掉了工作上的负担,而且还减掉了精神上的负担。我的班主任同事说:“原来我天天跟班,现在我一个星期只有二三天跟班,其他的时间我可以从整体上考虑如何进行班级管

理,提高班级教育小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班主任转变为权力的授予者。在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下,班主任拥有绝对的权威,集教育、管理、服务职能于一身。班集体的民主意识得不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被削弱。班级教育小组的建立,客观上要求班主任把权力放下,分别授权给任课教师,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班级教育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有利于班级管理的进一步开展和发展。

任课教师转变为班级管理的责任人。班主任负责制导致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只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任课教师并没有进行班集体建设的“角色心理”与班级管理的角色意识。事不关己的状态让很多任课教师只知道如何教学,却不知道如何育人。由于对学生的不了解,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班的一位任课教师说:“班级教育小组为任课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锻炼了我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的自信心,干工作更加有劲。”

班级教育小组制作为一项基础教育管理改革的新生事物,从转变教师角色的意义上来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坚信我们的教师将全面合理的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品质。

2011年7月

参考资料:学校的班级管理制度。

摘要:

1、班级管理中教师的角色现状;

2、教育小组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3、具有生命力的班级管理改革。

关键词:班级班级教育小组班主任,任课教师管理转变 角色。

教学成果简介:殷得录,中学一级教师,2006年7月荣获青海省化学协会优秀教师辅导奖;2007年4月荣获青海省化学协会优秀教师辅导奖;2008年5月荣获青海省化学协会优秀教师辅导奖;2011年4月荣获全国化学竞赛优秀教师辅导奖;2011年4月荣获青海省湟中县教案设计一等奖。 2011年7月荣获湟中县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本班荣获县级优秀班集体。

详细通讯地址:青海省湟中县共和镇维新中学。

邮编:811605

联系电话:13997265361

第二篇:对爱情的忠诚,不是一生只爱一个人,而是爱一个人时一心一意

世间无巧合,生命都一直在前进。人生中有太多的过客,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过客始终都是过客,总有一天会离开的,不必过分在乎离开的人,也不要刻意去在意他人的事。这世上,总会有人让你悲伤、让你咬牙切齿。并不是他们有多坏,而是因为你很在乎。

【1】如果你在乎的人,不在乎你是不是一个人,不在乎你是不是很无助,不在乎你是不是很难过,不在乎你的心里到底有多痛,如果他什么都不在乎,那么请你也不要在乎了。

【2】我在想,你可能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吧?你不知道一个生活在你身边的人,某天早上忽然消失的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你身边少了一个人,那种感觉像你这样的人会明白吗?

【3】过去无法重写,但它却让我更加坚强。我要感谢每一次改变,每一次心碎,每一块伤疤。

【4】人们说,找到了什么样的人就有了什么样的生活,于是不同的选择,就有不同的结尾。

【5】 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明明说不在乎对方,却总是恋恋不舍的依恋。明明因为对方的谎言伤的很深,却总是无条件的相信对方。明明清楚对方的难过,却总是相互牵绊着。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累,会神伤,会心碎。

【6】 每一段恋情都独一无二。有的人让你学会了怎样去爱,有的人让你明白了什么是受伤,有的人让你尝到了人间最甜蜜的幸福……有的爱情虽已走远,但它把我们引向成熟;有的人虽已不爱,但曾经爱得真切。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受到爱神的眷顾,但注定会有某个人,让我们不得不爱。

【7】 离开以后你有没有更快乐?我问自己。漫步在熟悉的街道、只是还弥漫着你的味道。丢失了的感情,该怎么去寻找?画面在不停的退后、我们在拼命的向前奔跑。沉重的想念一点点弥漫开来,甜蜜在耳边萦绕,诉说着幸福的过往,而你却已经不在。我明白,我必须放开;我明白,我们不能再重来。 【8】相爱时,请一定要珍惜;转身时,请一定要优雅;挥别时,一定要微笑;因为一转身,一辈子也不会再相见了。

【9】我最放不下的人始终是你。一直都是。爱到最后。你还是你。我却不是那个自己。

【10】我很累却不喊痛,不是我没感觉。我伤心却不诉苦,不是没期待。我难过却不落泪,不是我没伤痕。我愤怒却不说话,不是我没心声。我的沉默,不代表自己没话说。我的离开,不代表自己很潇洒。

【11】时间不是让人忘了痛,而是让人习惯了痛。

【12】害怕了一人的冷清;害怕了夜晚时的宁静;害怕了睹物而思人;害怕了触景而伤情…

【13】我想,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换个身份,忘了一切,重新开始。

【14】对爱情的忠诚,不是一生只爱一个人,而是爱一个人时一心一意。

【15】我该存下所有的聊天记录,那样有天回过头看看,我就能清楚我是从第几页爱上你的

【16】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我不是谁都能替代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

【17】没有电话,没有问候,没有按时赴约,你太忙,我明白,如果有一天我不爱你了,就轮到你明白了。

【18】恋人之间总会说很多无聊话、做一些无聊事,幸福就是有一个人陪你无聊,难得是你们两个都不觉得无聊。

【19】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让人哭出来的三个字就是:不许哭。

【20】爱可以简简单单,但不能随随便便。

【21】其实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能见到多少人,见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 【22】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或许当你在身边的时候,能感觉到的也只是淡淡的温暖而已,并不比一杯热茶更显着。但当你失去的时候,整个世界瞬间荒芜。

【23】我想触动你的心,就像你触动了我的心那样。

【24】生活在没有方向的日子里,让自己学会坚强的走,不论留在对方心里的是背影还是遗憾,总有一个影子会留给曾深爱的你。

【25】有那么一天,有一个人,会走进你的生活,让你明白,为什么你和其他人都没有结果。

【26】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的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27】喜欢上了一句电视剧台词“人活着本来辛苦,所以不要孤单,所以一定要快乐”突然明白了很多,人活着应该将所有的爱与恨的纠缠转化为一种寄托,对幸福的寄托,对快乐的寄托。

【28】爱情不伤人,伤人的是永远实现不了的海誓山盟。

【29】不知道为什么,人总是喜欢把爱弄的复杂化。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有时候本来很简单的道理,在爱的人眼里,一切都变的复杂化了。一个动作,一种眼神,一句调侃,有时候都会成为一种心情的爆发,都会成为一次战争的前提。爱,让人的头脑都变的如此的简单,变得那么的不堪而不可理喻。

【30】再热烈的爱情,也有渐渐失去加速度的时候;没有了酸甜苦辣,是不是爱情到了保质期?朋友,不要担心,其实,只是它沉淀了

【31】找不到对的人,其实很可能是,改不掉错的自己。

【32】今生已不想见你,只为再见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不会再现,再现的,只是沧桑的岁月和流年。

【33】你我之间如七律新诗,你挥笔定了首联,我得削砍了我的意志以求对仗你的平仄、意境,着末还要为你押韵。

【34】爱情是一种幸福而长期的储蓄。储蓄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比如临睡时的一杯牛奶、节日里的一束鲜花、一句温柔的情话、一杯酽酽的热茶、一个会心的幽默、一次争执时的让步……就让我们从相爱的第一天开始,相互尊重、相互爱护,往家这个“储蓄罐”里投进一个个“硬币”吧!

【35】有时候,一个人想要的只是一只可握的手和一颗理解的心。

【36】什么是浪漫?是送花?雨中漫步?楼前伫立不去?如果两人彼此倾心相爱,什么事都不做,静静相对都会感觉是浪漫的。否则,即使两人坐到月亮上拍拖,也是感觉不到浪漫的。

【37】有一种目光,直到分手时,才知道是眷恋;有一种感觉,直到离别时,才明白是心痛;有一种心情,直到难眠时,才发现是相思;有一种缘份,直到梦醒时,才清楚是永恒。有一种目光,彼此相识时,就知道有一天会眷恋;有一种感觉,未曾离别时,就明白有一天会心痛。

【38】分手了,要忘掉,尤其是深爱的人。唯有时间会改变一切,不用强迫自己去忘。忘不掉时,就想一想,哭一哭,也没什么。迷茫在爱里的人,大有人在,不多一个还要做的就是删掉联系方式,丢掉让自己伤心回忆的东西。心里忘不了,必须理智的让自己不纠缠在里面。慢慢来,不知不觉的就振作起来了。

【39】相爱这一场,可能是为了拥有一个好朋友。

【40】有时,爱你的人近在咫尺,可让你柔肠百转、牵肠挂肚的却往往是另外一个人。你为他流泪、为他悲哀;只讲付出,不要一点回报。你以为这是爱情。其实这只是人情: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轻易得到的,往往不懂珍惜。自己伤痕累累的同时也在伤害深爱你的人,爱,往往是百转千回后,发现原来它一直在你身边。

一个人不接电话,不回短信的时候,一般并不是如你所担心的他会遇到什么事儿;也非你想象的他正在忙碌,通常只能说明,他在陪一个比你更加重要的人,做一件比跟你联系更重要的事儿。

第三篇: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的道德故事

漕桥初级中学陈景宏

我想引用新加坡电视连续剧《勇者无惧》中的歌词“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来表达我很多时候作为班主任对一些学生的复杂感情,甚至说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自己的学生又何等的难。因为确实一些孩子无论从那一方面,学习、容貌、气质、为人、品行、做事很难让我能找到有好感的一点。现在七(1)的陈莹就是其中的一位。

“弱智”!可爱在哪?

“老师——老师——陈莹又哭了!”一个学生跑来报告。我的眉头皱了起来,怎么开学第一天一点拘束都没有。哪个小孩竞如此放肆把女孩弄哭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我来到教室看到那女孩,个子挺高,扎着两个小辫子,但辫子有点廋黄,头发蓬乱,全身衣服以有点褪色。看到我来了,一只手在抹眼泪,另一只手赶忙比划着,似乎受了多大委屈。我急忙责问她周围的同学,一个男同学在顽皮的笑着。我立马判断肯定是陈振,上去就一个“毛栗子”。那男同学摸着头,红着脸争辩。我觉着有点理亏,发窘地问:“不是你,是谁?”,“她小学就这样,她弱智!”弱智!我很吃惊!但马上呵斥道“你才弱智!”这时再看陈莹确不哭了,嘻嘻笑了起来,手舞足蹈的跑出了教室。旁边的女同学岁梦琳急忙说“陈老师,你冤枉陈振了。陈莹小学就这样,经常无缘无故的哭,她就是弱智,她家长给她测过智商不过四十三,大家都知道„„”我无言以对,不知所措。红着脸赶紧向陈振说对不起,一脸尴尬,仿佛吞了一只苍蝇对陈莹有点讨厌。然而此后陈莹却常常跑到办公室报告,班级里谁,谁干了什么违纪的事,谁,谁又欺负她!当然有夸大的成分。我常想弱智的孩子啊,她没有学会世俗的圆滑世故。她想用此种方式报答我那次错误的“偏袒”,其实这样的学生他们很弱势,阳光很少照到他们,她可能以哭来让大家注意罢了。

“老师怎么还不颁奖给我”

运动会陈莹参加了1000米、400米、跳远、实心球四个项目,我有点意外,问她“你行不行!”同学纷纷说陈莹在小学很浓跑的,运动很不错。陈莹听了有点眉飞色舞,这次她也许在班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子了,不再像以往在班中沉默寡言,开朗活泼,这边跑到那边,给同学加油助威。一点没有给人弱智的感觉。200米跑完,她跟我讲跑得不错;400米跑完,她跟我讲不错;跳远完了她跟我讲第五;1000米跑完了,她又来到我跟前絮絮叨叨讲,相差一点点就第三了。不断抱怨自己这次项目报的太多了,腿都跑得抬不动了。她每次,跟我讲我都胡乱应付她,甚至有点厌烦。再看看她累得蹲坐在地上,我有点不忍安慰她说肯定会有奖的。谁知这一说让她满心欢喜,从地上跳了起来。不断到主席台下听广播,一会到我面前说一遍“陈老师,怎么还没报到我领奖?是不是他们搞错啦?”我安慰道:“不会的,再等一会。”后来终于没有等到报自己的名字,我真去发奖处查看了一下果真没有她。但想到这么一个孩子,我心里不是滋味。连忙对陈莹说:“老师给你和大家发奖,好不好?”“陈莹运动会表现不错!”我掏出十块钱,“干正东,买20个棒棒糖,运动员每人个,陈莹2个,你负责给分发!”同学雀跃,陈莹双手高举欢呼起来了!其实同学的要求只有一点点,你不经意的一个鼓励的

眼神,一句暖心的话,一种善意的举动„„孩子带给你的将是整个春天。

“老师陈莹身上湿了”

十一月的某个上午,第二堂课刚下课,一个同学跑进办公室“老师!陈莹裤子湿了,你快去看看吧!”我思索着,又会有什么事呢?这孩子事真多!当我快步走到班级后门口朝里一看,陈莹正伏在桌上,脸压在双臂里,双腿瑟瑟抖动着,原来尿裤子了。也许是难为情,她不敢看大家,更不敢看我。我原想就让她这么着到中午再回去吧,看看阴天,深秋凉风呼呼地刮着„„又一闪念孩子别糟出病来,假如我们自己的孩子?谁家的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尽管他们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赶紧打电话给她父亲,第一个没接,第二个接了,我说:“你是陈莹她爸吧?你得来校一趟,她裤子湿了!”她爸马上说“好的,好的!”,也许他爸意识了什么。几分钟后我把陈莹送到校门口,他爸忙不迭地谢我,我赶紧说“应该的,应该的!而后陈莹在班级值日中从不要我再去提醒,总是认真负责,有时把我的讲台也擦得干干净净。其实虽然她弱智,但感恩的心不比正常人差!我们老师有一种“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渴望,因为那是人生一大乐事。但是芸芸众生,英才多少,但蠢材也是一种材,他们都是人才。每个人都如天空中的一颗星,理应有属于他们的位置。尽管我们教室中经常会有陈莹这样的学生,下面会发生什么有时会有点意外,但多给那么一点点爱他们吧。我还是想引用新加坡电视连续剧《勇者无惧》中的歌词因为“想说不爱你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第四篇:不是“单身狗”,而是“一个人”

南方周末

超过5800万人在中国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独居青年(20-39岁)已达到2000万。独居青年潮已经成为中国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

在社会流动性增强的大背景下,中国人一直以来所依赖的“关系”断了,“孤独”变成了一种集体性的社会心理。

凌晨2点,看着满屋一片狼藉,陆玮终于忍不住哭了。

这是25岁的她来到上海的第五年,也是一个人居住的第五年。就像日本插画家高木直子《一个人住的第五年》里一样,自2013年和异地恋的男朋友分手后,陆玮已经习惯了生活的圈子里除了同事就只剩自己——

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一个人跑步,一个人出门旅行,一个人生病痊愈,一个人下厨做饭一个人吃„„

一个月前,为了换一个住处,陆玮又独自和房东、中介、装修队、搬家工打起了交道。那天回居所前,她刚与试图临时加价的搬家工人大吵一架。她想找人撑腰,结果附近男同事“正好去了女朋友那里”。

五年来,陆玮第一次问自己:“我一个人该怎么办?”

从整个中国来看,陆玮显然不是一个人。来自国家民政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过5800万人在这个国度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像陆玮这样的独居青年(20-39岁)也已到了从未出现过的规模:2000万。

更直观的例子发生在中国的一些超级大都市,比如上海,“每四个家庭就有一个独居户”。

“这里像东京、台北,满大街便利店、咖啡厅和快餐馆,还有满大街和我一样一个人生活的年轻人。”在上海独自居住了2年的“90后”福建女生“鱼丸”(网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里,没有任何人会来干涉我‘单身狗’的孤独。”

1. 逃离舒适生活圈

几十张明信片绕着一张世界地图铺满了“鱼丸”屋子的墙面,它们来自她独自旅行的“19个半”国家。

“去美国的时候有一半的时间和朋友一起,所以只能算半个。”“鱼丸”说自己是个“口味奇特”的旅行者——不爱酒店,习惯住青年旅社,也曾当过几回“沙发客”。她喜欢去博物馆、二手集市和艺术街区,尽可能地避开一切游客聚集的“tour-ist attraction”(热门景点)。

一个人上路往往意味着苦行僧般地旅行。在独自旅行的路途中,“鱼丸”能把20天的行李装进一个双肩包,下飞机后不倒时差,落地就玩。她经常一天走8到12个小时,饿了在路边啃个三明治。她睡过机场、夜大巴和青年旅社的12人间。

即便在美国有了旅伴,“鱼丸”还是趁着朋友还在睡觉,一个人溜出门,看了亚利桑那州粉红色日出映照下的山峦。“我常常在出行前,把身边可能作为旅伴的人默默筛一遍,最后还是悲伤地决定独行。”

在豆瓣上,“喜欢一个人旅行的女生”小组已经有了超过71万的成员。问答社区“知乎”上“一个人的旅行真的那么酷炫吗?”,已有309个回答,“鱼丸”的回答获得了6495个“赞同”。

事实上,对于中国大城市里的独居青年而言,独自旅行意味着孤独生活的一个出口,意味着难得的自由。

“可以随心意地改变计划,可以在博物馆泡上一整天,可以在海边喂几个小时海鸥,可以不顾忌任何人。”“鱼丸”曾在拉脱维亚首都的汽车站光靠手比划找到了下一站的位置,在苏格兰的暖阳中偶遇一片金灿灿的墓园。她在“知乎”中这样写道,“独自旅行让我逃离了comfortzone(舒适圈),每一项行动都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旅途。”

“独自旅行不是为了炫耀的资本,而是一种需要。它不是生活日用品,而是以年、月为周期的心理必需品。”自助旅行手册《孤独星球(lonelyplanet)》的撰稿人李小可从2007年开始独自旅行。在她看来,独自旅行是脱离日常圈子的最好方式。

没有朋友的牵绊,和当地人沟通机会就多了。李小可常常想起那些陌生城市巷道里的陌生人,迎面而来的微笑给她带来了“与当地发生联系”的快乐。

这几年,陆玮也把假期换成了一段段独自旅行:在日本大阪的乡下,连续5天和同样的老爷爷、老奶奶一起在山顶迎接日出;刚和男友分手的春节,在飞往新加坡的飞机上吃了饺子;在局势紧张的菲律宾邂逅了一个没有人的“私人海滩”。

“和朋友旅游享受的是和一群人在一起,而独自旅行则是去探索整个世界。”陆玮说。

2. “竟然那么喜欢孤独感”

陆玮把自己称为“孤独享受者”,比如一个人看电影。

在上海的五年里,她积累了三百多张电影票,和别人一起看的只有3次。住在城市西北角的她会找个人少的电影院,带上一瓶水走进放映厅。《一代宗师》看了5遍,《地心引力》《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星际穿越》和《狂野非洲》看了2遍。

“一个人看完一部电影之后,不必迅速出戏,更容易专注。”她引用曾经的知乎红人“孔鲤”的话——“全剧终/看见满场空座椅/灯亮起/这故事/好像真实又像虚幻的情境”。

不怎么喜欢看电影的江唯则是“一个人K歌”爱好者。从高中开始,每个月,江唯都会找一天在中午12点到KTV,花48元点上一个小包厢和可以无限续杯的柠檬水,一个人痛痛快快唱上5个小时。

“从妈妈那个年代的歌,到中国好声音。中文、日文、英文一个个轮番唱过来,唱到话筒没电。”江唯说,“一个人去K歌没人抢麦克风,想唱的歌可以唱十几二十遍,不想唱就看MV。”

高中毕业后,江唯进入上海的一所高校。她有些惊讶,到了大学竟然还要过集体生活。她给自己规定:每天第一节课前,提早2小时起床,趁室友还没醒,拥有一段与自己独处的时光:跑步、健身,进行自我反省。“有时候会反省昨天吃得太多,有时候会反思昨天对朋友说了句很不好的话。”江唯说。

从小学就随父母工作变动不断转学搬家的江唯,部分丧失了成长过程中与同龄人建立深厚友情的可能性。她开始习惯一个人,习惯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发现孤独的本质。“人终究是要回到一个人的状态,如果要那时对孤独猝不及防,现在就习惯、就能过好不是更好吗?”

同样,陆玮发现,独居生活令自己学着更认真、更纯粹地去做一些事情。她发现DIY做礼物、写亲笔信,取代网购礼物寄给亲朋好友。她开始做日本流行的手帐,用绘图和日记记录下一个人走路时的“脑洞”和对未来小家的向往。

陆玮坦言,自己的工作从来就不是她的意志,而是父母的选择。“所以只有在生活里,才可能实现我的内心。”

“离开上海是因为当时觉得没有共同语言的人,而最终又回到上海是因为我发现,我竟然那么喜欢这种孤独感。”网络热门视频“一人食”创始人蔡雅妮说。 3. 热闹的“一个人”

直到2015年8月专访自己的那期《鲁豫有约》要播了,蔡雅妮才把辞职创业的事告诉了父母。彼时,距她创办“一人食”系列视频,已经过去了两年多。

蔡雅妮的“一人食”系列视频能在各大视频网站以及上海、北京的不少出租车上看到,单是一集“水煮鱼”的点击量就超过70万次。尽管如此,她还是“怕爸妈担心一个人不稳定”。

“一人食”的理念是“不孤独的食物美学”。视频中,每个主角都是一个人面对砧板炉火、煎炒烹炸,捧着碗一个人吃完一餐饭。他们没有讲述自己的故事,谈不上悲伤或欢乐,但在粉丝眼里,蔡雅妮用镜头、美术和色调,把本是孤独的“一人食”渲染成一件“特别小清新的事”。

大学毕业后,从事媒体行业的上海人蔡雅妮长期“漂”在广州和北京,即便回到家乡上海,她仍然选择一个人居住。

“30岁以前,爸妈还经常问我准备什么时候结婚,还和我爸大闹过两次。”蔡雅妮说,“30岁以后,爸妈突然就不问了。一方面,他们老了,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也慢慢觉得,我一个人过得蛮好。”

从“一人食”视频的火爆和蔡雅妮面对父母的踟蹰,可以看到,独身文化正在呈现一种矛盾感。

一方面,“单身狗”和“剩女”们不断地陷入自嘲、调笑、打击,甚至还出现了《25岁后把自己成功嫁出去》和《单身太久会被杀掉的》这样的耸动书籍。

另一方面,独居开始呈现雅士“对影独酌”般的美丽:既有日剧《深夜食堂》和《孤独的美食家》的走红,还出现诸如《独立,从一个人旅游开始》《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一个人也能有很好的时候》等流行书籍。

随着“一个人”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商机也随之抵达。例如:15平米“超小型蜗居”户型、50L左右的冰箱、1.6升的一人份小客量迷你洗衣机、超小型洗碗机越来越多,旅游网站纷纷挂出“一人游”新模式。

在上海,小小的便利店开始遍地开花。赵燕在上海闵行区一家写字楼边的罗森便利店当了快7年店长。店里靠窗的一侧安装了一个长条桌,6个凳子上来来往往坐下的80%都是年轻白领。“喜欢便当和关东煮,好些人每天都来,一日三餐都来。”

“对很多人来说,便利店是生活中唯一能遇到陌生人的空间,同时便利店又方便得像一个家。”赵燕说。在7-11便利店北京公司行政本部部长吴萌看来,这种感觉则是独居青年们心里渴望的“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公司——便利店——一个人的家”,这几乎是田海燕每天的固定路线。这个在上海从事IT行业的重庆姑娘有时会在便利店待上一两个小时。“只是喝点酸奶、看看杂志、用WiFi上网。在便利店出没的,都是和我有着相似生活轨道的人。”田海燕说,“看着他们就像看到自己。”

4. 更孤独的一代

当别人谈论起蔡雅妮的独居生活,她常常愿意这样说:每一个人都有50%的可能性被一个人留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必须学会一个人面对世界,面对自己,面对孤独。”

事实上,“社会流动性增强”是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学者对独居青年现象做出的共性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翼认为,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局限,鼓励家庭生活和低流动率,而现代社会城市发展,则呈现高流动率。随着人口进入城市,社会支持独居人群的相关政策越来越多,从而催生了日益增多的独居青年。

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时,张翼发现,单身男性主要集中于农村,而单身女性则集中在城市。“后工业化时期,体力职业少了,智力职业多了,把女性从家庭之中解放出来。女人不需要依靠男人,她们在单身状态下的生活质量,可能会比婚姻状态下更好。”

这种趋势同样发生在发达国家。美国学者克里南伯格在研究美国独居现象的专著《单身社会》中曾给出这样的数据:美国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个群体在过去10年扩大了30%,其中独居女性是主体。这些人口占到美国户籍总数的28%,这意味着,独居者已经成为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成为了美国第二大户籍形式,远远超过核心家庭、多代复合式家庭、室友同居等。

不只是美国人,在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近45%住户为独居者。日本如今也有约30%住户独自居住。而中国、印度、巴西是独居人口比例增长最快的国家。

即便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城市里的独居青年们还必须迈过传统观念的坎儿。

“现在的孩子习惯了和自己玩。离家远了,流动多了,中国人一直以来所依赖的‘关系’断了,‘孤独’变成了一种集体性的社会心理。”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雷开春认为,即便一个人的生活在今天被渲染得美好而精彩,但这一代年轻人较之上一代会更容易体会孤独感,“正因为中国曾经有强调家庭的传统,有上一代人经历过的集体主义时代,两代人的观念碰撞之下,现在大城市里的这份孤独会显得更为特殊。”

当一个个独居青年在城市里崛起,应当如何连接起这些孤岛呢?最简单的答案是社交网络。

“互联网可以是媒介,但不可能变成社会。”在张翼看来,社交网络的产生为人们造成了一种“我正在与他人联系”的假象,一部分满足了人与他人沟通的需求,但无法实现真实的关怀。

“一个人的家庭或许会成为中国未来很重要的家庭形式,但必须有鼓励发展社会组织的政策,鼓励这些个体去承担社会角色。以一个个以兴趣、公益取向为主的社会组织来替代原本的家庭,用这样的有机体去化解个体的孤独。”张翼建议。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王建民认为,独居青年现象至少带来了一种积极的趋势,一部分年轻人开始寻找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开始慢慢拥有独立选择的能力。

就在那一个哭出声的晚上,陆玮没有睡觉,而是默默地把所有物件都归置好。凌晨5点,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屋,陆玮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释然,“我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当孤独成为一门生意

南方周末

专题按:他们开发各类社交产品,重建青年群居社区,研发暖心“大白”,甚至瞅准“一个人生活”商机„„在这样一个生产孤独、解决孤独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时代,聪明的创业者绞尽脑汁帮助都市人脱离孤独的苦海,然而真的做到了吗?本期专题将聚焦孤独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商业力量。

在一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与陌生人建立联系,不再是一场如小王子般的星际旅行。满屏社交软件告诉你:你不是孤独一人,你被整个世界的温柔环绕。

你在互联网上的每一次怦然心动,背后都是系统和算法的上帝之手。它是良药,也是毒药。

就像《头脑特工队》里那个怎么也干不掉的悲伤的蓝色精灵,“世界上的东西阴阳总是调和,有两个极端,你不可能把孤独干掉”。

他嗅了嗅对方手腕上的气味,试着拥抱,接着又被带到一张沙发床上,躺下。他不知手该放哪儿,整整一个小时,他像尸体一样僵硬。姑娘枕着他的手臂,环抱着他,他却把另一只手插进了牛仔裤兜里。

这是郑凯(化名)第一次体验蒙上眼罩,被带进一间小黑屋,带到一个陌生姑娘面前,而且还和她一起午睡。

这是一个名为“治愈系SleepTogether”的活动,由心理咨询师包大英于2015年12月19日,在一款叫做“Someet”的社交产品上发起的。 实际上,这是一场彬彬有礼的社会学实验,包大英称之为“探索陌生人的边界”。参与者三男三女,随机配对,与陌生异性相拥午睡,你只能用鼻子和四肢感受对方。结果只有一个人睡着了。但睡着不是目的。

“情绪没地方发泄的时候,很想,却没有理由,向任何人要一个拥抱。”26岁的郑凯刚来北京不久,话少,哥们儿少,乏味的他做着乏味的出版社工作。对于他来说,点击“报名”按钮的一瞬间,散发着冒险气息——似乎这一个午觉,就能将禁锢周身的孤独感,撕开一道口子。

在这个一切都在高速运转的时代,与陌生人建立联系,不再是一场如小王子般的星际旅行,不再是一封得等上数月的笔友的来信。只需潇洒划开手机,满屏的社交软件会告诉你:你不是孤独一人,你被整个世界温柔环绕。

敏锐发现痛点的聪明创业者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孤独的解决方案,使移动互联网成为现代人的三头六臂,成为救命稻草。任何一个能感知孤独的人,都是潜在用户。孤独正成为一门生意。

然而,创业者们真的找到了治疗孤独的良药?

至少郑凯还没找到。12月19日之后的郑凯,依旧挤着早晚高峰,那次活动里认识的所谓新朋友,也都没再联系,成了他微信好友里新来的“僵尸”。

“孤独感只能缓解一小部分,结束了,又会回来。”郑凯忧伤地觉得,社交就好比烟酒和大麻,“不能过于频繁,但偶尔来那么一下,可以”。

1. 孤独的“七寸”

五花八门的社交产品分布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各个层级。

“我要讲一个有关孤独的故事。”2014年11月,张春在知乎上回答了“什么是孤独?”,在3096个回答中,他得到了24000个赞,排名第一。

这是关于一款名叫“花开”的交友软件死亡之后的故事。

在张春团队设计的“慢交友”里,用户需要两人一起种一株花,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只能面对一片软件生成的土壤,松土、浇水、晒太阳,等花发芽长大,才能慢慢看到对方的资料、照片、对话。可一朵花要开一个月,每一步进展都要很久,很久,很久。

毫无疑问,这个软件几乎没有人玩。冷清程度甚至让张春团队自己感到“羞耻”。工程师在后台上架团队的新产品,“万一用户去查我们以前还做过什么家伙,发现了这么难用的‘花开’怎么办”,就顺手把“花开”偷偷下架了。

就在准备关掉服务器时,工程师竟发现了6个仍在活跃的用户。这6个人在一个已下架并停止开发的软件里孤独地玩耍。“我们真的想不通他们能干嘛。”张春写道,“希望100年后这个孤独旋转的星球上人丁兴旺,儿孙满堂。”

2015年10月动画电影《小王子》上映后,“花开”的故事获得第二次传播。张春反复强调,这不是团队新产品的软广告,尽管他们获得了10万新增用户的红利。

这个浪漫的故事几乎就要让“花开”复活了。感性的网友询问张春,“花开”能否再次上线,他们说“如果我早知道,肯定会玩的”。

张春不相信。“他们还是不会玩的”。“我们已经用了快一年的时间验证了,它不行。它不适合市场。”张春回答,坚定而冷静。

市场偏爱的社交产品长什么样儿?在苹果手机应用市场里,登上排行榜的150个产品,它们连名字都很相似:陌陌,叽叽,探探,派派,碰碰,抱抱;唱吧,玩吧,约吧,爱吧;或者更直接的,同城交友,同城夜约,同城在线约。产品经理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你可以用眼耳口鼻各个器官社交。

这些社交产品并不完全或仅仅指向孤独,它们还影射着空虚、寂寞、性与爱。反过来,孤独也不完全或仅仅指向它们,一本书或一杯威士忌都可能是解决办法。奇特的是,二者的交集却支撑起一片蓝海。

“从这些产品的市场营销定位来讲,就是打中蛇的七寸。”社交产品“柏拉图”CEO苏健安说,“当一个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就往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底层走了。”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将人类的需求用阶梯划为五个层级。五花八门的社交产品分布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各个层级。

在第三层的“社交需求”里,有一款叫“探探”的软件,奉上排着队等你挑选的异性照片,喜欢的往右划,不喜欢的往左划,看对眼了就能聊天,操作简单粗暴。

在第四层的“尊重需求”里,有一款叫“派派”的软件,在系统的安排下,能让新注册用户在三分钟内,收到来自近50人的礼物,魅力值从0猛涨至4000分,等级连升4级,那感觉飘飘欲仙。

“它们没有做错,这是一个刚需。”苏健安说。

2. 被掌控的怦然心动

正因为系统和算法,互联网产品才完爆真实人际关系,“掌控感是100%的”。

作为一种抵抗,抑或创新,网易出身的70后苏健安做了一款不能看脸的软件。至少一开始不能看。

聊天页面的顶端,是一个用水晶爱心框起来的百分比,代表着你们的亲密度,随着分值提高,原本模糊的头像会渐渐清晰——从0爬到100%。对比铺天盖地的“一键约炮”,这个过程还是太长了。

好在,系统算法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上帝般的控制力。

“这是碰点理论,来自赌场。”苏健安解释,“在发生逃离之前,给你一个安抚,一个奖励。”系统可以采样双方的对话时间、条数、话题,做到让“两人非常想看对方的时刻,正好等于两人互相了解对方的程度”。但苏健安拒绝进一步透露这套神秘的算法。

基于已有的数据分析,“39%”是一个类似于“七年之痒”的临界点。“用户总是在39%的时候,有个自我判断,是否继续交往下去”。39%之后,就需要系统的上帝之手,来点加分或头衔的甜头,或引诱二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让头顶那颗水晶爱心继续砰砰跳动。

曹悦棋(唱吧艺名“胖胖胖”)的甜头来自一夜走红的一首歌。2015年8月,他在唱吧上演唱的一首《当你》,分享到微博后,得到原唱林俊杰的点赞。唱吧是一款免费的社交K歌手机应用。

深夜的无锡街头,他举着自拍杆录了这首歌。画面里,曹悦棋穿着白色衬衫大步走着,带一丝羞涩,背后是昏黄的路灯,骑摩托的男女和飞驰的出租车。嗓音不能说与林俊杰有多相似,但那一脸络腮胡子,笑起来亲和力十足。

“你能想象和体会自己刚玩的一个App,一晚上多几百个粉丝的那种欣喜吗?”曹悦棋兴奋地说。甚至有人在唱吧告诉他:“这个胖子会是未来的大神!”

就在一年前,曹悦棋的粉丝并不是60万,而是个位数;他还是一名普通企划兼业余驻唱,还没有被称为网红;他的社交圈还是公司里的小张小李,而不是唱吧里的网红芭比兽、miao桑和十四王。从某个凌晨三四点,他第一次对着手机镜头唱了首《凌晨三点钟》开始,一切都改变了。

从夜里10点到凌晨的2小时,最多的时候有967865个人同时在唱吧上录歌。“那真的是种发泄。”曹悦棋说。

“你可能长得很丑很丑,丑到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脸,但你安安静静唱歌,也有一大堆人喜欢你。这种感觉很爽,对吧?”唱吧CEO陈华用浓浓的商人口吻说道,“工具做得好,别人也可以,但社交属性,偶像和粉丝的网络关系,能把用户留下。”

成名之后的曹悦棋已经离不开唱吧了,几乎每天都要打开,“我视唱吧为我的娘家App,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唱吧的帮助下,曹悦棋设计发布了自己的服装品牌。2016年1月,他还受邀参加了爱奇艺的网络综艺节目《偶滴歌神啊》。

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教师李松蔚认为,人们从这些互联网产品中获得欢愉的过程,“其实就像饮鸩止渴”。

“互联网没有放大孤独,而是以一种很微妙的方式让它维持下去。”李松蔚解释,“它不会让这个人很痛苦,但也不会轻易饶了这个人。它是一种软成瘾,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毒品。”

人们已经初识了科幻片里高科技带来的可喜可忧的未来。系统也是良药,让任何一段交往,都变得安全便捷无副作用,“因为它背后就是一套算法”。

“手机或互联网产品,就是在各个方面都完爆真实的人际关系,掌控感是100%的。”李松蔚认为,正因互联网如此完美,人们才不那么想要真实的人际关系了,“而那种难过,起起伏伏,牵肠挂肚,在我看来,才是不孤独的感觉”。

3. 徘徊在梁朝伟式的“树洞”里

“如果你一个人玩,那真的就是单机游戏,玩好几年都没有人看到你。”

孤独在心理学上的定义,并不是loneliness,而是指isolation。隔离,即与他人没有联系。

李松蔚表示,这个词有时并不直接指向人际关系,不在于人际关系的数量,或陪伴时间的长短,甚至都不在于人际关系的质量,而更接近于一种主观感受。

由此,互联网提出了孤独的另一种解决办法——“树洞”,就像《花样年华》里,梁朝伟在吴哥窟的一片废墟中,向之倾诉心中隐秘的那个荒芜的树洞。

最早的“互联网树洞”是博客。张春在“花开”失败后,又做了一个叫“犀牛故事”的“移动升级版博客”,“出发点是用故事社交,在故事里相遇”。

作为主编,张春最重要的工作是读故事。她有时能看到一个人写自己痛风了,拍了一张自己痛风的脚;有时看到一个孩子失恋了,写道“我和你交往5年,终于要分手,我们要进入初中了”;还有刺青师、麻醉师、网吧网管、离婚律师、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故事。

实际上,类似功能在1997年的猫扑、1999年的天涯、2005年的豆瓣等网络社区上早已实现。“比如豆瓣,如果你一个人玩,那真的就是单机游戏,玩好几年都没有人看到你写的东西。”张春说。

但不止一次,有朋友特意叮嘱张春,不要把他们的故事转发到微信上,“转了有些人就知道是我了”,像是做特务。

归根到底,“树洞”是反互联网精神的。近乎饥渴地展示、互动、分享,这才是互联网想看到的。

“人们只要把东西写出来,就非常希望有人看。”张春无法量化这种“被看到”的欲望,但至少大部分用户会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哪怕只是个“赞”,他们也会回一声“谢谢”。这使互联网产品超越了单纯树洞的意义。

用户隐秘与曝光的双重欲望,对“树洞型”产品构成一个难解的悖论。

尽管张春乐观地想,产品若能成为很多人的树洞,也未尝不可。但所有产品经理都不会满足于只提供一个“树洞”。“问题是他们(用户)几乎不传播啊!”张春仍在困惑,“作为运营方,我该怎么办?”

唱吧最初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你只听不唱,你还是一个人”。因此,每一次迭代,唱吧都在想尽办法,怎样才能让用户唱得更爽。

在6.7版本里,唱吧添加了“最近听众”功能,让听过的人全部留下脚印,最大程度满足你的“虚荣心”。包房K歌秀和两百多个榜单让你更容易曝光。陈华说,一旦有人火了,他还会想着要不要“放大一下”,让他成为红人甚至明星。

“用户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和内容还是有可能被淹没的。所有的社区都面临这种问题。”张春说。当产品无法满足用户“被看到”的欲望,社交产品变成单机游戏,“树洞”真的成了“树洞”,接着,用户流失。

4. 干不掉的孤独

“孤独的市场不是无限大的,从创业的角度来说,线上社交已经富氧化了”

于是,即便是在2015年,QQ诞生的第16年,网易聊天室关闭的第7年,微信和陌陌出现的第4年,仍有一批又一批社交产品扑向孤独经济的海洋。

不过,当资本寒流袭来,孤独的生意开始不那么好做了。

“现在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对社交产品投资的可能性不太大。”梧桐树资本合伙人童玮亮称,“社交总体离钱比较远,现在资本整体状态不好,投资人更愿意投离钱比较近的产品。”

李东哲决定不去趟这浑水。

“这么多App扎进去争夺用户的线上时间,没有空间,也没有意义。”李东哲说,“孤独的市场肯定不是无限大的,从创业的角度来说,线上社交已经富氧化了。”

李东哲与另一创始人白惠泽两名80后一起,搭建了名为“Someet”的青年自发兴趣活动平台,口号叫“FindYourPeople,MeetYourself”。

“线上聊俩月,不如线下吃顿饭。”于是才有了包大英在Someet平台上发起的“治愈系SleepTogether”活动,以及“假想葬礼”系列活动。据悉几乎场场爆满,名额开放数小时内就能收到几百条报名信息。

青年人的想象力、生活方式与玩乐精神,蔓延在一场场奇形怪状的线下活动里。十几号人,既可以蒙着眼睛睡午觉,也可以蒙着眼睛接吻;既能一起做地铁上看书的行为艺术,也能跟着一个武汉姑娘一起盲品小龙虾。

2015年4月起,类似活动每周都会举行五十多场。按平均每场15人计算,每周就有超过750名年轻人,愿意用与一群陌生人的相处,来填补空白时间。

Someet的竞品有许多,包括“周末去哪儿”“周末去哪玩”“今天玩什么”等连名字都类似的产品。在李东哲看来,由于线上过于拥挤,创业者转战线下,“‘活动’是他们第一个能想到的”。

“只有在线下真实的社交环境当中,面对面的,才能真正缓解孤独感。”李东哲笃定地说。

但哪里的生意都不好做。Someet直到2015年7月才拿到360万天使投资,李东哲白干了半年。他轮番与二三十家投资机构谈判,投资人总是质问他:“对,你说的都对,但是,你怎么变现?”

如今社交产品的商业模式并不清晰,各家招数不尽相同。比如,陌陌最新一期财报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移动游戏已成为陌陌收入主体,占总营收25.3%。而拥有三千万活跃用户,铆足劲儿上市的唱吧,也于近期杀入已不景气的线下KTV领域,孤注一掷要探索一条新的商业模式。

“在资本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投资人需要在贪婪和恐惧之间做选择。”童玮亮乐观地认为社交仍然值得一试,它可能诞生出伟大的产品,带来丰厚的回报,“只是摸索的过程会比较长”。

而在现代人对解决孤独的漫长摸索里,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可能是完美方案。

线上,每一场“精心安排”的社交里,你总能获得李松蔚所描述的,在真实世界中绝不存在的100%的掌控感。而线下,一场与陌生人的午睡虽然让郑凯暂时解了渴,但也有可能让他变得更依赖,或更痛苦。

苏健安说,就像动画片《头脑特工队》里,那个怎么也干不掉的悲伤的蓝色精灵,“世界上的东西阴阳总是调和,有两个极端,你不可能把孤独干掉”。

“所以我们才需要更多的‘毒药’。”李松蔚说。

第五篇:铁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近几年来,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特别是在扑救高层建筑、石油化工等特殊灾害事故时,由于业务不专、装备不专、战法不专等因素,造成了内攻近战“不敢进、不会进、不能进”等突出问题,延误了最佳作战时机,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甚至引发次生灾害。那么建设一支定向作战、专业施救、善于攻坚的队伍,短时间内提高部队的攻坚作战能力,就成为消防部队发展的迫切要求。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全国公安消防部队3年来全力开展了打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的工作。

打造公安消防铁军是适应新《消防法》对消防部队职能拓展,进一步强化消防部队“处突维稳”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全面提升消防部队战斗力水平的强警之策,是体现消防部队核心价值和使命宗旨的客观要求。经过三年来的努力,打造消防铁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队伍,需潜心钻研、打牢基础、反复磨砺、逐步积累。再说到打造消防铁军的具体工作,我认为一个具备高素质单兵作战能力的铁军固然重要,但我要说,铁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团队、协作、信任、坚持,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一支由精英组成的部队才能够凝聚成最强的战斗力,所以我认为在打造南粤消防铁军的过程当中应抓住“争创铁军中队”这个重点。基层中队处于灭火救援的第一线,直接担负着灭火救援任务,是消防部队最广大、最基础的战斗力量,承担着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如何在繁重复杂的日常工作中将“打造消防铁军,争创铁军中队”工作落到实处,抓好、练好、用好有限的警力,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为一名新入警的大学生学员,将来的基层指挥官,我就围绕“什么是消防铁军?打造消防铁军干什么?怎么样打造消防铁军?”三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什么是消防铁军?

首先,消防铁军是指当前所有消防部队,不是一支单独成立的特殊队伍,更不是一支崭新的部队。不能认为仅仅攻坚班是铁军,其实他们是铁军中的攻坚小组而已。具体到基层消防中队,铁军就是指中队所有的官兵,而不是仅仅指中队成立的攻坚班。

二、打造消防铁军干什么? 打造消防铁军是对中队所有官兵的要求,那么一旦形成战斗力,就能应对中队所面临的所有灭火战斗和应急救援任务,不是仅仅应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一方面,打造铁军是有备而来的,主要是应对各种灾害事故的生命救援、地质等自然灾害的抢险和特殊火灾扑救及次生灾害的处置、保卫经济命脉及城市生命线工程抢险、各种化学灾害事故抢险、暴力恐怖事件中的消防救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命抢险屡见不鲜,交通作用更加重要,化工企业增长不少,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这便为中队打造铁军提出了现实性和紧迫性任务。另一方面,虽然打造铁军主要是应对大仗恶仗,但是对一般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的效率提高是有极大帮助的。真正达到铁军素质的中队,能更快速地应对一般火灾和险情,能尽快完成战斗任务,极大地减少损失。

三、怎么样打造消防铁军?

就中队内部自身建设而言,要打造铁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进行经常性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开展关于消防神圣使命的大讨论。随时开展官兵学习党和国家最新的政策、方针等,力求在思想上和全国上下保持同步,能够真正理解清楚每一个时期面临的国家形势,为各种情形的出现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

二是要有意识培养官兵的战斗精神和意志力,通过长跑和心理素质拓展等训练来锻造官兵战斗作风,力争使每一位同志在遇到相当困难的灭火救援情形时,能用坚强的意志力支撑自己,不被恐惧压倒。

三是要培养官兵精湛的灭火救援业务本领。我们消防官兵是专业性很强的队伍,必须把官兵的专业技能提高,才能提高队伍的战斗力。由于战斗员和基层中队指挥员在灭火救援中分工不同,应该适当地有所侧重。我们往往会特别强调战斗员的技能提高,而在实践训练中放松中队指挥员的要求,实际上中队指挥员才是最需要提高业务技能水平的,因为中队指挥员要靠前指挥,要求他们必须对各项技能熟悉,必须了然于胸,并且能够迅速在大脑中形成各种技能的合理组合,最终尽快把任务下达给各战斗小组和战斗员。

四是要提高官兵的身体素质,使之拥有强健的体魄。在基本体能训练上,基层中队指挥员和战斗员不能分开训练,应该尽量保持同等水平,因为基层中队指挥员需要靠前指挥,如果指挥员的体能储备不充足,不能与战斗小组同时到达战场前沿,对中队战斗力的发挥和指挥的正确性、及时性都有极大不利影响。我们消防部队本身体能的消耗就非常快,如果没有储备充沛的体能,肯定不能经受恶仗硬仗的考验。

五是要下意识培养官兵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事实表明,不少恶仗大仗都造成了我们消防官兵的牺牲。因此,必须教育官兵要不怕牺牲,为人民群众利益牺牲为荣,苟且偷生为耻。面临恶仗大仗时,所有官兵必须做好牺牲的思想准备,敢于往前冲,带头往前冲,特别是基层中队指挥员要减少顾虑,不计个人安危,为中队战士树立敢于冲的光辉形象。当然,我们坚决反对没有必要的乱冲,坚决反对没有必要的战斗减员,甚至牺牲。

消防部队面临着各种灾害事故和抢险救援的繁重任务,作为完成任务的一线基层部队,要时刻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为指导,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这一目标,将基层消防部队真真正正锤炼成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专业化灭火抢险救援攻坚队伍,打造成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适应经济建设新发展、服务社会稳定新局面的钢铁之师,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觉得必须认识到打造消防铁军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打造消防铁军不是仅仅三年,保持铁军的素质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艰巨任务。不能保持铁军素质的消防部队,也仅仅会昙花一现。消防铁军的打造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保持铁军素质更是消防中队建设中永恒的任务。

上一篇:安全服务管理哦模式下一篇:案例教学法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