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2023-02-28

一份优秀的方案要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安排,包括实施细节、步骤等,也许你已经写过不少方案,但你真的懂得方案撰写的精髓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2020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2020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全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畜牧业污染治理目标

持续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二)种植业污染防治目标

推进化肥和农药减量行动、秸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处理试点等,到2020年底,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5%;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三)农用地耕地污染治理目标

全面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中轻度受污染耕地

安全利用及重度污染耕地的严格管控任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

(四)其他任务

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生动物保护。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非正规堆放点整治。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畜禽粪污治理

争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健康养殖项目,以生猪为重点,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促进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改造提升。鼓励社会资本在养殖集中区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定点定量对接,提高区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和监管,严厉打击违规生产使用添加物等行为。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推广绿色、高效、经济技术模式。

(二)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科学制定配方,分区域分作物发布施肥指导意见,推进配方肥落地。以粮果生产重点,开展粮果生态施肥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技术,玉米种肥同播、小麦一次性施肥等高效施肥技术和新型肥料产品。实施粮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扩展试点作物覆盖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开展有机肥积造施用、托管式、专业化服

务,优化肥料结构,增加有机肥施用。

(三)扎实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依托市级粮、果、菜、等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探索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有效方式,开展绿色、轻简、精准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树立科学用药意识,优化施药方式方法,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实施安全用农药。集成推广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高效低容量低风险农药品种替代,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等技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

(四)推进秸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利用技术及机械装备,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加快中省市秸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扶持培育一批秸秆还田、收储运和加工利用的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可持续运行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和机制,全县秸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5%。加强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完成秸秆资源台账填报,摸清资源底数,掌握利用情况,搭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数据共享平台,遴选发布一套秸杆综合利用技术。

(五)推进农膜回收利用

大力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地膜、棚膜、反光膜回收利用试点,推广使用0.01㎜以上厚度,示范可降解地膜。建立农膜回

收机制,推进机械捡拾专业化回收。继续开展全县农田地膜残留例行监测,基本掌握农田地膜残留量情况等。

(六)推进耕地土壤污染防治

全面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形成“一图、一清单、一报告”,实现耕地分类管理。根据划分结果,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面完成中轻度污染耕地利用任务。

(七)发展节水农业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600亩。因地制宜推广各项旱作节水技术,建设成立一批粮食作物、蔬菜和果树高标准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项目区水分生产力提高10%以上。开展水肥一体化、软体集雨窖补灌、抗早抗逆及生物全降解膜等旱作节水新技术培训。加快土壤墒情自动化建设,定时定点开展测报,编发信息简报,提供墒情信息服务。

(八)加强水生动物保护

严格落实黄河流城禁渔制度。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0”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保护珍稀濒危特有水生生物。落实

《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完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安全生产等制度,完善渔业渔政监管制度。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打击电、炸、毒鱼、等违法活动。

(九)做好农业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排查整治

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非正规堆放点整治,加大对全县畜禽粪污乱排乱放农作物秸秆、尾菜、食用菌废袋料、农膜、

化肥、农药、果树枝条、反光膜、水果套袋等包装废弃物乱堆乱扔乱放非正规堆放点的整治力度,做到环境整洁、农村优美。

(十)加强燃煤锅炉综合整治

全面排査全县各类农业设施大棚和畜禽养殖场生产性燃煤使用情况,对停用的燃煤锅炉必须拆除并移离现场,严防死灰复燃、有私自使用燃煤锅炉的现象发生。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原则,建立一批气代煤、电代煤取暖设备,探索推广一批农业设施生产燃煤技术治理模式。2020年底前,对全县种植、养殖生产性燃煤小锅炉实现动态清零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充分认识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环保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将该项工作与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局相关股室和局属相关单位要按照总体方案,根据各自职责,制定专项方案(计划)细化工作内容和工作措施,确定专(兼)职人员,全力推进农业生态环保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

落实领导干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各分管领导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关责任,相关业务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各项农业生态环保工作落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要对照目标任务及时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确保目标任务的按期完

成。

(三)加强农业环境监测

健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网络,以农产品产地土壤

重金属、农田氮磷排放、秸秆地膜等为重点,构建例行监测制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提升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土壤农产品协同监测,健全肥料、农药使用调查和监测评价体系,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秸秆资源台账系统填报。调查农膜使用、回收利用情况,建立台账。

(四)强化资金政策

要积极向政府和上级部门争取农业生态环保资金,在安排生产资金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农业生态环保资金,特别是要满足耕地污染防治和农膜、化肥、农药包装回收处理等方面的工作资金需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污染防治方面的生态补偿政策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农业环保工作。

(五)加大技术支撑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农技体系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环保技术支撑。加大农业生态环保人才培养力度,使农业生态工作做到有技术、有模式、有人才。提炼总结农业生态环保工作中成熟的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模式,示范推广应用。

(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围绕农业面源污染、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

统防统治、秸秆农膜回收利用、畜禽龚污资源化利用等,开展多种形式政策宣传,提升农业人的环保意识和主动性、自觉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国。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升农业环保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县生态环境创建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在实施环境保护规划中实现生态立县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开展生态环境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实施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弘扬生态文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目标和标准

(一)创建目标

1、“生态县”创建。2010年全面启动“生态示范县”创建工作,2012年完成创建任务,并通过验收。

2、“环境优美乡镇”创建。2010年,完成下梁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营盘镇“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并获得命名。

3、“生态示范村”创建。2010年,完成石瓮镇东甘沟村和两河乡中华村“省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并获得命名;完成下梁镇沙坪村、明星村,营盘镇朱家湾村,蔡玉窑镇银碗村,丰北河乡土桥村,凰镇凤街村,柴庄乡枣树坪村,曹坪镇钟山村,九间房乡中庙村“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并获得命名。

2011年,完成石瓮镇石瓮村,乾佑镇石镇村、马房子村,营盘镇安沟村、营镇村,马家台乡金狮村,红岩寺镇本地湾村、红岩村,蔡玉窑镇下窑村“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并获得命名(详见附表

1、

2、3)。

4、“十二五”期间,在完成1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的基础上创建成“省级生态示范村”(详见附表4)。

(二)创建标准:生态环境创建标准分国家级标准和省级标准(详见附表

7、8),从2010年起,我县将参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标准、制定县级标准,并结合实际,推动生态环境创建工作,同时建立县级生态创建平台,县政府每年验收命名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在此基础上,择优筛选推荐申报国家、省、市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

三、创建方法和步骤

(一)制定规划。凡列入计划创建的乡镇、村要分别编制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和市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建设规划,经县环保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后,报县政府审批实施。

(二)申报。申请创建国家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的乡镇村委会,经乡镇政府及县政府审核同意后,由县环保局向市环保局申报,再由市环保局向省环保厅申报。申报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经乡镇及县政府同意后,由县环保局向市环保局申报。

(三)申请验收。乡镇、村要组织自查,在各项指标均达到创建标准的前提下,经乡镇及县政府同意后,由县环保局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申请验收材料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现状,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对照有关建设指标进行自查后的达标情况。

(四)技术审核。县环保部门收到验收申请后,向市环保局申请,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验收的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进行技术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听取创建工作技术报告;核查创建工作文件、档案;审核技术数据;现场考察;随机开展民意调查;设立举报电话,接受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诉;提出整改意见。

(五)正式验收。市、县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验收组,进行现场检查和考核验收。验收方式:听取创建工作报告;现场考察;检查对技术审核中提出整改意见的整改情况;形成考核验收意见。

市环保部门组织验收结束后,要对通过考核验收的市级环境优美

乡镇、生态村,在市内主要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天,同时公开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社会监督。

(六)审议命名。对通过考核验收的市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由市环保局呈报市政府审定后,以市政府名义命名。

(七)为推进生态创建工作的开展,市政府对命名的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进行授牌。对各级创建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八)符合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条件的,由市环保部门向省环保厅、国家环保部逐级呈报考核报告及申报材料,申请考核验收。

(九)跟踪管理。对已命名的国家级、省级、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和市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要进行跟踪管理,每年要进行必要的复查和评价,督促不断完善。发现问题,要予以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对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在经环境保护部和省、市政府同意后,取消其相应称号。

四、创建要求

1、各乡镇、相关部门要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我县2010年和“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成立生态创建工作机构,制定创建生态示范村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规划、实施方案,认真填报申报生态示范村和环境优美乡镇申报表(附表

5、6),确保全县生态环境创建工作目标稳步实现。相关创建材料及创建工作总结,于2010年7月底前报送县环保局。

2、各乡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择条件好的村庄进行试点,每年10月份将下一年度创建名单报县环保局。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协同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县上成立以分管县长任组长,环委会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和各乡镇镇长为成员的生态示范

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

2、精心组织。坚持协调发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便于操作的的原则,科学划分本地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指导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生产活动,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特色。要与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及生态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相互衔接,活动一并开展。规划任务和目标要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便于实施、检查和验收。

3、分类指导。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标准、高起点地做好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确保建设成效。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创建方案,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生态示范创建活动。

4、营造氛围。各部门、乡镇要广泛宣传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等生态示范系列创建工作的意义和成效。同时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开展专题培训、公示评议等活动,努力提高创建工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吸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理念,管理经验、科学技术,共同推进创建工作。

5、强化考核。各部门、乡镇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将纳入年度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并作为评选先进的硬条件,对按规划开展创建活动,乡镇完成生态示范村创建任务,年底环保责任制考核列入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篇: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各项工作方案

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中央环保督察组)定于2021年4月6日至5月5日进驻XX省开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将下沉到XX县开展实地督察。为切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各项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XX县配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联络工作领导小组

县委、县政府成立XX县配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联络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负责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期间协调联络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负责与中央环保督察组联络人进行衔接、沟通,接受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各项任务;负责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报告工作;负责调度、指挥各专项工作小组开展具体工作;督促各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县直相关部门配合中央环保督察组开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X县委书记

XX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XX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XX县政府副县长(兼总协调人)

副总协调人:XX县委办常务副主任

XX县政府办副主任

XX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XX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局长

成员:XX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XX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XX县委办副主任、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XX县公安局副书记

总联络人:XX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局长

(电话:XX)

二、设立8个专项工作组

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资料文件组、信访处理组、宣传舆情组、现场(专项)督察对接组、督办问责组、后勤保障组、安保维稳组等8个专项工作组,负责开展具体工作。

(一)综合协调组

由县委办牵头负责,县委办常务副主任XX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XX、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XX、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局长XX(兼联络员)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县委办、县政府办、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工作职责:负责与市协调联络领导小组的汇报和对接;负责督察组交办事项的协调、调度、反馈;负责安排督察组与主要领导个别谈话;按照督察组确定的走访问询安排,指定专人协助做好协调落实工作;根据督察组确定的个别谈话范围和日程,负责协助安排个别谈话,通知被谈话人并安排谈话地点;负责督察组驻地24小时值班工作;负责有关会议记录、汇总各组工作情况并报送日报告和工作专报;负责现场督察的协调、通知、保障工作;负责协调、指导乡镇和部门开展相关工作;负责完成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资料文件组

由县委政策研究中心牵头,县委政策研究中心主任XX任组长,县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XX、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督察专员XX(兼联络员)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县委政策研究中心、县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工作职责:根据中央环保督察组要求,准备有关调阅资料并做好资料的收集、转交、建档和留存工作。根据督察通知要求准备有关材料,主要包括:党委和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工作落实等支撑性资料以及与环境保护督察有关的其他材料,安排专人管理。负责汇报材料、个别谈话的背景材料起草工作。负责传达督察工作动员会会议精神。负责完成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信访处理组

由县信访局牵头,县信访局局长XX任组长,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副局长XX(兼联络员)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县纪委监委、县委政法委、县信访局、县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工作职责:协助中央环保督察组安排专人负责举报热线接听与举报信件收发;负责接收督察组转交案件、信访件;负责对督察组交办的信访举报问题的分办、反馈等工作,针对督察组交办的案件,抓好边督边改工作的落实;汇总并及时报送信访问题查处、整改及责任追究情况;制定信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处置应对工作;负责应急监测;负责完成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宣传舆情组

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宣传部常务副部长XX任组长,县生态环境局XX分局副局长XX(兼联络员)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工作职责:按照督察组要求,做好督察工作报道、资料留存工作;负责督察组交办的信访投诉案件的查处、整改及责任追究情况的报道工作;负责制定网络舆情方案,及时收集分析网络舆情动态,编发每日涉华舆情专报;为督察组成员房间提供相关报纸、学习书籍;负责完成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现场(专项)督察对接组

由县政府办牵头,县政府办副主任XX任组长,县生态环境局XX分局副局长XX、副局长XX(兼联络员)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工作职责:负责对接中央环保督察组开展的环境保护现场(专项)督察工作,配合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负责收集整理现场(专项)督察信息,按时向综合协调组报送现场(专项)督察日报;负责完成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督办问责组

由县纪委监委牵头,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XX任组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XX、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督察专员XX(兼联络员)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工作职责:负责对督察组曝光典型案例、交办重点督办件、重点信访件和领导交办重点案件开展督办问责工作;负责完成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后勤保障组

由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牵头,县委办副主任、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XX任组长,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副局长XX(兼联络员)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县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工作职责:负责保障督察工作经费,将督察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据实报销;负责制定接待方案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方案,编印相关工作手册等;负责督察组食宿安排、办公设备和生活用品保障工作;负责保障督察组工作间、会议室和用车需要,安排督察组工作期间的接送任务;负责确定固定的联系医院,做好督察期间所有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负责保障人员的工作场地、设备及食宿安排;负责沟通、协调督察组现场督察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完成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八)安保维稳组

由县公安局牵头,县公安局副书记XX任组长,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副局长XX(兼联络员)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城中派出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工作职责:负责制定督察组下沉XX督察期间的安保维稳方案并执行;负责督察组驻的安保维稳值班值守;负责涉环保督察安保维稳事件的现场处置处理;负责完成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建立各级各部门配合督察联络机制

各乡镇各部门参照成立配合督察工作联络机构,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亲自抓,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坚决配合做好督察有关工作,确保督察工作有序推进。各乡镇、有关县直部门配合督察工作负责同志要主动与县综合协调组对接,并第一时间报送工作方案和联络人名单。

四、工作制度

(一)会议制度。

督察期间,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由组长或指定副组长主持,其他副组长、各专项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和相关成员参加,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各专项工作组可适时召开碰头会,及时传达上级指示,研究推进相关工作。

(二)工作报告制度。

自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之日起,各专项工作组要协同配合,高效运作,综合协调组要及时调度工作完成情况,重要情况报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

(三)值班制度。

中央环保督察组下沉XX期间,驻地设置值班室和值班电话,每天安排1名带班领导和1名工作人员值班。带班领导由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副组长轮流担任,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值班工作由综合协调组成员和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相关人员负责,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

(四)沟通联络制度。

督察期间,各专项工作组确定1人作为本组联络员,负责各组之间工作的联络对接。

(五)请销假制度。

督察期间,所有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准请假,特殊情况一律向本专项工作组组长请假,并经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批准。

五、工作纪律

(一)所有督察协调保障人员原则上在督察期间与原单位工作脱钩,服从县协调联络领导小组和各专项工作组统一调度指挥。

各专项工作组成员必须按时到岗、全程保障,保证24小时联络畅通,不得空岗,不得迟到和早退。

(二)各专项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

工作组成员必须自觉接受组长的调配,认真完成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扯皮和不落实分配的工作任务,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三)所有工作人员负责与本单位联系相关工作。

(四)所有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环保督察有关规定和各项廉政纪律,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通风报信。

第四篇:XX县生态环境分局生态环境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全社会环保守法自觉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中心工作任务,积极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环境监督执法的政策举措和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唱响主旋律,集聚正能量,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二、主要目标。

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培育环保典型和宣扬环保精神,加强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治理污染的决心和信心,为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三、工作举措

1.加强信息报送力度。局各部门结合工作每周至少报送一条工作信息,大队至少2条,字数不少于200字,配相关图片。要注重信息质量及时效,综合股及时收集整理审核后向县政府、市局的“XX”和网站、报社、公众号等平台报送。

2.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围绕环保重点工作、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信访投诉问题的执法力度、及时回复,主动公开,积极回应,释疑解惑,化解矛盾,赢得公众支持。加大执法典型和执法活动宣传,曝光违法行为,形成震慑和惩处环境违法行为的强大气场。

3.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结合“6.5”世界环境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精心策划、组织宣传,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规模效应,营造全社会宣传环保、参与环保、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4.积极宣传环保改革新成效。积极开展环境行政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环保市场化等方面改革进展与成效宣传,助推环保改革创新,增强环保内生动力。

5、强化干部职工学习活动。原则上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学习活动,学习内容由局各部门轮流负责,学习形式以集中学习为主,在线学习为辅,具体时间安排由综合股负责。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局生态环境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小组指导宣教工作,具体工作由综合股牵头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并指定一名联系人具体负责,做到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确保我局宣教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确保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2、做好沟通协作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加强沟通协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开展的工作要进行及时梳理、总结、做好重要信息和工作经验的上报。

3、严格考核问责

各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执行方案规定,服从宣教工作安排,按时按质按量报送信息,宣教工作纳入对各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考核,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影响的,按相关要求进行问责处理。

第五篇:生态环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方案

为扎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根据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市生态环境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主动防范。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分析研判与动态监测,提高发现和识别风险隐患的能力,深入排查梳理各类苗头风险隐患,明确防控重点,把住时间窗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主动作为,防患于未然。

(二)稳妥化解。针对不同领域风险的紧急程度和危害程度分类施策,做好风险评估,制定工作预案,分清政策界限,依法、有序、稳妥化解风险,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三)系统应对。将防范化解风险作为系统性工程进行谋划,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角度进行系统规划,事前要加强风险的评估、预判和防范,事中要加强风险的应对和处置,事后要加强风险免疫和管理能力建设。

(四)标本兼治。把对症治标与制度治本贯穿始终,既从治标上化解风险,更要从治本上控制风险。坚持注重长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健全完善制度规定和长效机制,努力从源头上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

(五)守住底线。压实风险防范处置属地管理责任,坚持把忧患意识、底线思维贯穿始终,以临战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防早防小、抓点带面,不忽视任何一个风险,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战略性、颠覆性错误的底线。

二、风险领域及应对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可能存在“整体向好、局部恶化反弹”的风险。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生活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在建设、运行方面问题较多。农村固体废弃物、农田农药化肥、尾菜、农膜等面源污染的来源日趋多样,治理难度不断加大。

应对措施:

(1)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持续用劲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按要求建成投运,医疗废物依法妥善处置。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污控股、办公室

完成时限: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按整改方案时序要求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

(2)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企事业单位环保“三同时”未落实、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倒逼企事业单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

(3)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农膜回收利用和尾菜处理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办公室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生态环境局分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

(二)提高政治站位。各股室、综合行政执法队、监测站要进一步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扎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以实际行动体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明确防控责任。各股室、综合行政执法队、监测站主要负责同志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要把风险防控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细节、每个人员。

(四)加强防范化解。要突出“稳”字当头,坚持问题导向,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善于抓苗头、抓倾向,抓早抓小。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上一篇:食堂食品库房管理制度下一篇:食堂员工培训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