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2023-01-11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编制大纲(试行)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和《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国函[2006]52号)精神,促进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保障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有序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指导和规范煤炭企业方案编制工作,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大纲适用于山西省境内从事煤炭开采及其它矿业开采的企业。

一、总则

1、编制依据

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国家部、委的行政法规、条令、条例、规章。

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

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及相关煤炭、国土、林业、水利等行业规划。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相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

其它有关文件(包括企业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保专项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等)

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指导思想: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注重现场调查,查阅技术资料,核实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归纳分析;科学设定指标体系,按阶段明确主要恢复治理任务,按时期排定重点工程;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良好的矿区环境。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不欠新帐,渐还旧帐”的原则

煤炭企业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要定期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并组织进行实施,要定期进行评估,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要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企业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长效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控制煤炭生产中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历史存留的生态环境问题,把煤炭企业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企业。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 根据煤矿企业生产情况,对新建矿井,应突出预防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内容;对生产历史长的矿井及改扩建、资源整合矿井,突出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清轻、重、缓、急和优先顺序,逐步对煤矿影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3)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针对目前已存在和今后可预测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既要立足当前技术和资金投入、恢复治理工程实施、建设

2 施工的装备和水平的实际,使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国家政策调整,相关标准提高,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因素,使方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坚持“规划协调”的原则

方案制定中标准的设定,方案中生态保护、恢复治理等重点工程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规划及其它规划相衔接,并统筹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规划的协调性。

3、方案编制时限

方案以编制前一年为基准年。目前,以2008年为基准年,近期2009~2010年,中远期2011~2015年。原则上五年为一个编制和实施期,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期限相一致。

方案应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要求适时进行修订。

4、确定方案涵盖范围

方案应涵盖煤矿开采区及其矿业活动影响区。对被整合矿井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应一并纳入方案处置。

5、初步现状调查、收集资料

确认企业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已完成,属于正常生产的合法企业。结合企业发展规划或计划,了解企业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趋势,与周边小煤矿的关系及煤炭资源整合情况;收集矿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资料,调研企业生产工艺、开拓方式,分析煤炭开采生态环境破坏状况,主要包括地表沉陷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生产功能下降情况;矸石占地、自燃及其环境污染情况;煤炭开采地下水污染、破坏及水土流失现状,采煤引起的人畜饮水困难;采煤对森林

3 资源、湿地及物种资源的破坏情况;煤炭运输、工业场地“三废”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因采煤引起的其它环境等问题。

在初步调查、收集资料基础上,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科学综合分析本企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依据国家的政策和相关技术标准,设定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并设定所应达到分项的技术指标要求。

6、确定技术路线,编制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确定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案。

对于新建项目,侧重对资料的研判,针对已批复的工程可行性研究环保篇、环保设计专篇、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的要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等提出的生态环保措施,结合矿区实际及资金保障情况,区分项目的轻、重、缓、急,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的优先顺序,进行资金安排;

对于生产矿井,应加大现场踏勘、勘测工作,建议用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现场实际调绘,摸清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之后,结合矿区实际及经费情况,区分项目的轻、重、缓、急,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的优先顺序,进行资金安排。

二、方案基本内容

方案成果包括文本和相关附图。

文本要求重点突出、文字简练、层次清楚,具有可操作性。基本内容包括:

(1)总论

说明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方案涵盖范围、执行时限、技术路线等。

4 (2)区域概况 主要内容包括: ① 区域自然条件

企业位置、井田范围及交通状况;矿区气象、气候;地表水、地下水等。

②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层、地质构造等。 基本图件:地理位置及区位图、地层综合柱状图 (3)企业生产及工程概况 基本内容:

① 矿山开采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生产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趋势,资源状况、生产能力,与周边小煤矿的关系及煤炭资源整合等基本情况;

② 项目基本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③ 生产现状,包括总图布置、开采工艺、开拓布置等; 基本图件:总平面布置图、开拓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 (4)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及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分析 定量分析煤炭开采生态破坏类型、程度、范围等。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明确本企业导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煤炭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矿井排水)及其环境污染状况;掌握目前采煤生态环境破坏的控制、恢复治理重建情况,了解其综合利用及恢复重建水平。

基本内容: ① 生态破坏

5 针对煤炭企业生产特点,分区说明生态破坏情况(新建企业,根据环评预测结果说明方案实施期内生态破坏情况)。

a、采空区分布情况,包括位置、范围、采空时间、采空煤层,采空区内地下水存积情况;结合采空区情况,查明地表沉陷分布位置、沉陷形式、破坏地表植被及其他地被物情况;

b、矸石场生态破坏和影响; c、工业广场生态破坏和影响; d、运煤、运矸道路生态破坏和影响;

e、结合区域生态状况,说明企业生产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问题。

② 环境污染

a、调查企业目前环保装备水平、运行状况、是否满足现行环保要求等;

b、根据调查结果,说明企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需要优先解决的污染问题。

③ 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分析

结合煤矿开拓布局、采掘规划或计划,采用科学方法,对采煤在规划期内不同年份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预测分析。

基本图件:

生态环境现状图,图中应注明项目位置、井田境界、主要道路、主要水系、河流与湖泊、土地利用、植被、水土流失情况等信息。

生态破坏现状图,包括地表沉陷、矸石场占地等信息。 规划期地表沉陷预测图 (5)综合整治目标、指标

6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政策,确定企业综合整治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及其指标体系,可参照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增、减有关指标。

基本指标:“三废”达标排放率、破坏土地复垦率、工业广场绿化率、专用道路硬化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煤矸石安全处置率、矿井水重复利用率。 (6)主要任务

根据现状调查及有关预测结果,结合综合整治目标、指标,明确各时期主要任务。

(7)治理工程及投资估算 基本内容:

按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情况,分轻重缓急设置工程内容。明确工程范围、建设内容、施工方法、施工工程量、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工期与进度以及投资概算。说明建设目的及预期达到的效果。附恢复治理工程总表。

基本图件: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总体布局图。图中应包括方案中综合整治工程的主要信息;综合整治方案中各项工程的配套专业图件。

(8)方案实施效益分析与评价

明确经费来源及数量。对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9) 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提出实施方案的组织管理、工期及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生态安全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10)方案附图要求

7 A:各分项要求的附图

B: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整治效果图

分项要求的附图图件比例尺一般应为1/10000—1/50000

山西省环保厅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二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问题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告表(表1)中经济类型、生产现状、建矿时间、企业规模、服务年限、主要编制人员、经费估算及资金来源,是不是填的不合理或没有填?

2、承诺书应该是报告编制单位承诺还是建设单位承诺?

3、附图目录只有3张图。

4、该矿性质为整合矿井,但按照新建矿山要求编制报告是否合理?(P1)

5、一期工业场地(整合前的老工业场地)应注明是原哪个矿的。二期场地是新的吗?

6、翁杂村?

7、《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范》应为《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8、该矿首采区南龙矿区划分为三个采区进行回采?(P13)

9、矿山地面工业场地位于井口附近。该场地地面平缓?(P12)

10、 地形标高1156.3~989m(P12),但采矿标高+1200~+827m,地形标高小于采矿标高?核实地形标高。

11、 (P19)向北延出图幅,什么意思?综上所述,大龙煤矿位于翁昭复式背斜东翼中部?

12、 (P23)在大龙煤矿四周有不同规模的小开采?

13、 矿区内植被土地复垦评审时专家已指出有茶场。

14、 (P26)区域水土流失不为严重

15、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任务该矿山没有具体化。

16、 (P30)(P37)上下山移动脚取值不一致,地面崩塌面积不一致。

17、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该矿山采用什么设备监测、具体在什么地点布置几个监测点、由何种机构负责监测?都不太明确。监测资金一年12000元,够不够?

18、 保障措施不具备针对性和个体性,没有具体内容。

第三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字报告编写提纲

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三、方案的适用年限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矿山所处行政区位置、分布范围、地理坐标、区位条件、矿区及周围经济社会概况。

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矿山开采历史包括以往矿山开采的范围、层位、开采方式、开采规模、开采时间等;矿山开采现状包括矿山剩余资源及储量,矿山现状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矿山剩余生产服务年限、年生产能力,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包括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矿山批准的(或拟开采的)开采层位、矿山资源及储量、矿山设计生产服务年限、年生产能力,矿山阶段或采区布置、开采接替顺序、开采方式、顶板管理方法,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量及处置情况等。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一、自然地理

二、地形地貌

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四、水文地质条件

五、工程地质条件

六、矿体(层)地质特征

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一、评估范围和级别

二、现状评估

三、预测评估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一、分区原则及方法

二、分区评述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

(一)总体部署

(二)实施计划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按防治对象分述工程名称、主要工作量、技术方法等。

(一)地面塌陷

(二)地裂缝

(三)崩塌

(四)滑坡

(五)泥石流

(六)土地资源破坏

(七)含水层破坏

(八)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提出重点监测的内容、监测点的布设、监测方法等。

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一、工程量估算

二、经费估算

三、进度安排

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一、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技术保障

(三)资金保障

二、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二)环境效益

(三)经济效益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H.1 图件的一般要求

H.1.1 工作底图要采用最新的地理底图或地形地质图、矿区基岩地质图。如果收集到的工作底图较陈旧,地形地物变化较大,则应简单实测、修编;如果地形地质图是由小比例尺放大而得,也应进行修编。

H.1.2成果图件应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与最新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要求报告编制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取得最新的调查资料。

H.1.3成果图件要求数字化成图,图形数据文件命名清晰,并与工程文件一起存储。

H.1.4成果图件要符合有关要求,表示方法合理,层次清楚,清晰直观,图式、图例、注记齐全,读图方便。

H.1.5成果图件比例尺原则上不小于矿山精查报告比例尺;当矿区范围较大,成图比例尺最小为1:10000,重要地段的成图比例尺(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原则上不得小于1:1000。 H.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

H.2.1图面主要反映评价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内容包括:

(1)地理要素:包括主要地形等高线、控制点;地表水系、水库、湖泊的分布;重要城镇、村庄、工矿企业;干线公路、铁路、重要管线;人文景观、地质遗迹、供水水源地、岩溶泉域等各类保护区。

(2)地质环境条件要素:包括矿区地貌分区、地层岩性(产状)、主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要素(如井、泉分布)等。

(3)矿区范围与工程布局:露采境界、矿区范围、采区布置、地下开采主要巷道的布置等。

(4)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的分布、规模;采矿固体废弃物堆放位置与规模;已治理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及范围等。

(5)现状评估:按单要素分级表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结果,参见附录J3。当单要素评估结果有重叠时,采取就高不就低原则编图。若图面信息量大,可另附单要素评估图。

H.2.2平面图上应附综合地层柱状图、综合地质剖面图等镶图;可根据需要附一些专门性镶图,如矿体底板等值线图、降水等值线图、全新活动断裂与地震震中分布图、评估区周围矿山分布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等。

H.2.3可用镶表说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编号、地理位置、分布范围与规模、影响程度、形成时间、防治情况等。

H.2.4常用图例参照附录K,其他图例参照GB958。

H.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

H.3.1图面主要反映采矿活动对评估区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内容包括:

(1)地理要素:包括主要地形等高线、控制点;地表水系、水库、湖泊的分布;重要城镇、村庄、工矿企业;干线公路、铁路、重要管线;人文景观、地质遗迹、供水水源地、岩溶泉域等各类保护区。

(2)预测评估:按单要素分级表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预测评估结果,参见附录K3。当单要素评估结果有重叠时,采取就高不就低原则编图。若图面信息量大,可另附单要素评估图。 H.3.2对重点区域(由采矿引发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可以在图面上插入镶图进一步说明,如完整的泥石流沟、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地下水疏干范围等。镶图比例尺视具体情况而定。

H.3.3可用镶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结果加以说明,如潜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编号、地理位置、分布范围与规模、影响程度、防治难度分级等。

H.3.4 常用图例参照附录K,其他图例参照GB958。

H.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

H.4.1图面主要反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责任范围分区、工作部署等。内容包括:

(1)地理要素:包括主要地形等高线、控制点;地表水系、水库、湖泊的分布;重要城镇、村庄、工矿企业;干线公路、铁路、重要管线;人文景观、地质遗迹、供水水源地、岩溶泉域等各类保护区。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标出与本方案适用年限相对应的防治区域。

(3)工程部署:主要防治、监测工作的布置、措施与手段等。

H.4.2镶图:可以根据需要对防治区内的主要工程部署、防治工程措施与手段等插入放大比例尺的专门性镶图。

H.4.3镶表:用镶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加以说明,包括分区名称、编号、分布、面积;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和影响程度、防治措施、手段、进度安排。 H.4.4 常用图例参照附录K,其他图例参照GB958。

第四篇: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需要收集的资料

(本项目支持性文件同时提供电子版)

1.《储量核查报告》、附图及备案证明及评审意见、批复

2.《地质报告》、附图及评审意见、批复

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相关图纸

4、水资源论证报告。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

5、《开发利用方案》、附图;可研报告及图纸、评审意见、批复;

6、《初步设计》、附图及评审意见、批复

7、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附图

8、水土保持方案及其相关图纸

9、 煤矿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复垦报告及图纸

10. 矿区范围村庄情况(包括:人数、户数、吃水情况、耕地、林地等) 四邻关系图及周边煤矿情况介绍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工业广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1.矿区及影响范围饮用水来源及矿上水井资料及井孔柱状图;

12. 近5年开采规划(盘区布置、每年的开采面积)

13、缴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

14、可研报告及其相关图纸

15、新采矿证复印件;

第五篇:矿山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方案的法规、规范目录

矿山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方案的法律法规

在编制矿山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方案中,方案编制依据一节中提到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令第256号 1999.01.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06.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发布)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劳动部2004年颁发;

(7)《“十一五”国土资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07〕37号);

(8)《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是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及物质财富不受损害、矿山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治理为目的,以创造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主的非生产性建设项目。

以下主要根据自身矿山实际情况编制,切记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情况是不一样的,应具自身编制的方案修改完善。矿山通过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投入有限的资金有效保护了28996m旱地不因矿山开采导致土地破坏造成农作物不能种植,致使村民年均经济收入降低;通过投入资金进行治理,避免11636m旱地因开采而废弃、对露天开采破坏的63396m植被得以恢复。

2、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当地社会发展目标为依据,分析评价项目投资引发的各项社会效益与影响,以及当地社会及人民对项目的不同反映,促进项目与当地社会、人民相互适应,共同发展。

以下也是根据矿山情况修改完善:矿区经综合治理后,不因采矿引发地质灾害,村民赖以生存的40628m

22222旱地、63396m植被遭受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居住环境。使矿山融入社会并带动评估区经济发展。

3、环境效益分析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对已有的一些环境资源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随着矿区整治复绿工作的完成,自然生态环境与景观得到恢复与改善,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将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

以下也是根据矿山情况修改完善:矿区经综合治理后,致使评估区0.909725km土地不因开采导致水地流失、土地荒漠化,矿山开采破坏的土地、自然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及恢复。

2矿山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方案的规范和标准

(1)《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

(2)《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UDC-TD);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DZ);

(6)《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科室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开始的没信心到最后的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