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博物馆开题报告

2022-08-20

报告是在工作或项目事后编写的,所以报告具有总结性、叙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格式编写,才能编写出有效的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俗博物馆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民俗博物馆开题报告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调查报告

班级:10级文化产业管理1班 姓名:XX

2013-3-13

目录

前言„„„„„„„„„„„„„„„„„„„„„„„„„„„„„„„3 正文„„„„„„„„„„„„„„„„„„„„„„„„„„„„„„„3

1.规模简介„„„„„„„„„„„„„„„„„„„„„„„„„„„3 2. 陈列展览„„„„„„„„„„„„„„„„„„„„„„„„„„„„3 (1)武强年画艺术展„„„„„„„„„„„„„„„„„„„„„4 (2)清代家居陈设展„„„„„„„„„„„„„„„„„„„„„5 (3)河北陶瓷艺术展„„„„„„„„„„„„„„„„„„„„„5 (4)村里的日子—泥塑作品展„„„„„„„„„„„„„„„„„6 3.馆藏精品„„„„„„„„„„„„„„„„„„„„„„„„„„„„6 4.学术研究与活动„„„„„„„„„„„„„„„„„„„„„„„„7 5.社会影响„„„„„„„„„„„„„„„„„„„„„„„„„„7 6.现状及发展„„„„„„„„„„„„„„„„„„„„„„„„„„„„7 结束语 „„„„„„„„„„„„„„„„„„„„„„„„„„„„„10

前言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河北省唯一一家省级民俗类专题博物馆,以收藏古代、近现代民俗文物和民俗资料并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弘扬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是向广大群众进行思想道德、乡土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公益性事业机构。河北省民俗博物馆1998年6月挂牌成立,1999年10月22日正式对社会开放。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自2005年5月18国际博物馆日开始正式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通过取消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人们参观博物馆的门槛,让更多的观众走进了博物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1999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获得国家二级博物馆等级资格。2008年增设成立了“河北省工艺美术馆”。 正文

1、规模简介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是河北省唯一一家省级民俗类专题博物馆,以收藏古代、近现代民俗文物和民俗资料并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弘扬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是向广大群众进行思想道德、乡土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公益性事业机构。河北省民俗博物馆1998年6月挂牌成立,1999年10月22日正式对社会开放。同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获得国家二级博物馆等级资格。2008年增设成立了“河北省工艺美术馆”。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仿清园林式建筑,风格清雅别致,简明朴素,建筑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中展厅6个,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另有文物库房、办公楼等。馆区的绿化和建筑浑然一体,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的参观环境。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河北省民俗博物馆自200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始正式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通过取消人们参观博物馆的门槛,让更多的观众走进了博物馆,感受博物馆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实现优秀文化的人民共享。此举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观众络绎不绝,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多年来,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注重加强业务基础建设,不断充实馆藏民俗文物和传统工艺珍品,积极改造和整修展览环境,努力提升陈列水平和接待能力,强化、拓展宣传教育功能,坚定不移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在我省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陈列展览

为了更好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馆藏文物特点,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先后推出了以

《明清工艺珍品展》、《清代家居陈设展》、《武强年画艺术展》、《民间扇面收藏展》、《明清瓷器珍品展》和《民间用品收藏展》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文物专题基本陈列。展览内容喜闻乐见,文物精美独特,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特色。通过对文物内涵的发掘和陈列展示,反映了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使观众能在咫尺之间,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中《民间收藏专题展》于2000年荣获全国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提名奖”。

随着对民俗文化研究和展示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俗文物、藏品的不断丰富,省民俗博物馆相继推出了《新内画艺术展》、《河北蔚县民间剪纸艺术展》、《辛集农民画展》、《民间剪纸艺术展》、《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展》、《辛集皮贴画艺术展》、《白洋淀芦苇艺术展》等极富民族情趣和河北特色的民间工艺系列展。使深具河北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进入博物馆,与观众近距离接触。从不同角度展现出迷人的冀中田园风情和农家的生活情趣,也展示了民间绘画作者、艺术大师的艺术才华。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些展览对发掘民间艺术内涵,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民间手工艺的弘扬和传承、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武强年画艺术展

年画,是我国民间在过年时装饰居室环境的节日艺术品,是伴随着欢庆新春的风俗而出现和发展的。它源于汉代的门神,宋代始有木版刷印年画的作坊。河北武强在明永乐时期便是“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我国北方最大木版年画生产地之一。

展览精选了138幅武强年画作品,全面的展示了武强年画的艺术特色,其浓艳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具有传统的燕赵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武强年画最早全用手工描绘,叫“生笔画”,产量较低,价格较高。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发展,改手工描绘为半印半画以至全部套印。我们现在所见的大宗生产的武强年画均是套印的。武强年画的制作,一般要经过绘图、刻版、套印三道工序。即作品先由画师画出样稿,刻版师雕版,再印刷套色。武强年画,传承着古老的节俗文化,它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它随着社会变迁而发展。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深受人们喜爱的武强年画——这颗古老的艺术明珠在民族艺术的大花园中将会更加绚丽夺目。

(2)清代家居陈设展

河北是历史上的京畿之地,是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目前我馆收藏的大量明清家具,无论其用材质地、雕刻工艺、器物造型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展览围绕“家居陈设”主题,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及河北地区传统居家陈设的特点。科学地多方面揭示文物价值,以求突出优秀的河北传统文化特征。文物陈列以表现清代民俗文化现象为主要目的,兼顾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为了便于揭示文物价值与内涵,文物按居室功能分类。给观众一个溶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舒适性于一体的高层次展示环境。使人们在古典、宁静、深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展室内,品味一下中国家室的优雅,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3)河北陶瓷艺术展

该展览分为如雪似玉的丰姿、黑白交织的艺术、色彩斑斓的梦幻、鬼斧神工的韵律四部分,精选了百余件工艺美术大师的陶瓷精品,展示了半个多世纪河北陶瓷的丰硕成果。 《河北陶瓷艺术展》的开幕吸引了省会各新闻媒体的朋友,河北省电视台、河北省电台、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等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当天,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还专程组织学生前来参观,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理念相结合的陶艺作品备受同学们的喜爱。无论是对质地细腻,釉面光润,色彩斑斓的唐山陶瓷,还是洋溢着浓郁的民间风情和乡土气息的磁州窑瓷器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整个上午,展厅参观气氛热烈,观众被这些精美的陶瓷艺术品深深的吸引,在展台前流连忘返。

(4)村里的日子——泥塑作品展

从女娲抟土造人开始,中华民族就与泥土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千年来精彩的泥塑作品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弘扬和展示传统文化,丰富陈列内涵,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将于2010年9月25日推出《村里的日子——马若特泥塑作品展》,展览分为好日子、山里娃、山里人、禅之缘四部分,共展出泥塑作品100余件(套)。

当代马若特的泥塑继往开来,更是将一团团的黄泥注入了灵魂和生命。其作品以农村为背景,以农民生活为主题,以社会发展为旋律,真实地反映了农民——这一朴实而庞大的社会群体的精神世界。

马若特,河北省曲阳县人,中国雕塑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毕业于曲阳雕刻艺术学校,深造于天津美术学院,回乡后创办“泥禅坊”工作室。他曾多次赴京举办个展,并多次参赛获奖。作品《黑土地》荣获中国首届环境雕塑大赛“槐花奖”,被中国雕塑博物馆收藏,得到业界高度评价。

他的泥塑作品,以农民众生相为载体,顽皮活泼的孩童、憨厚质朴的汉子、饱经沧桑的老人„„或喜悦、或夸张、或平和。这些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泥塑作品,在造型上粗犷朴实,刻画细腻,具有独特的原生态的题材和雕塑语言及艺术风格。在内容上既有对社会进步由衷的赞美和欣赏,又有对过去生活不尽的眷恋,更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希冀。 这些曾经通过画面、影像感动过我们的一幅幅农村生活场景,不再只停留在关于童年和农村的记忆中,而是通过泥塑艺术品活生生地,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深深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震撼力。透过这些泥塑作品,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创作者追求艺术的执著,更深深体会到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的魅力。

3、馆藏精品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93192件。其中古代文物藏品50657件,现当代传统工艺美术珍品42535件。尤其是多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之

作及李铁映同志陶瓷作品的入藏,极大丰富了我馆藏品体系,填补了我省博物馆界无当代传统工艺珍品类藏品的空白。其中包括文物精品和近现代工艺珍品。

博物馆现馆藏的文物精品有:文房雅玩、瓷器、玉器以及老月份牌广告画等。近现代工艺精品有:河北花丝、杜立锁陶艺作品、董雪内画烟壶以及郭氏兄弟铁板浮雕。真实记录了民间的艺术历程,体现了河北的文化底蕴。

4、学术研究与活动

博物馆先后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讲座”、“中国传统节俗展—中秋节”、“文化遗产在我身边”等系列讲座,并召开一系列专家论坛。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先后开展系列活动:(1)为迎接文化遗产日,展示该省唐山陶瓷的艺术风采,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6月8日举办《鸟语花香——河北唐山彩瓷艺术展》活动;(2)举办“学绝活 快乐过暑期”活动,邀请民间艺术家走进民俗博物馆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欣赏和制作民间手工艺术;(3)为“全球青年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讲座,走进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举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

5、社会影响

在做好馆内各类陈列展览的同时,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积极向外延伸,扩展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及教育功能,坚持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的发展方向。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该馆举办实施的巡回展览,活跃在省会的厂矿、社区、中小学校和全省的部分县市,把传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党的政策法规送到了千家万户,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

6、现状及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的类别基本上是以综合性博物馆和革命战争及人物类纪念馆为主流。其展览内容也多侧重于中国通史、近现代革命史乃至人物生平介绍等。相对来说,专题性博物馆、地域文化类博物馆数量较少,特别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类博物馆,一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即使建国后,极个别省市建立了一些民俗、民族类博物

馆,但也多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体,如云南省民族博物馆、黑龙江省民俗博物馆、北京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等。其收藏、展示的内容大多都是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风情及服饰用具等。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民族的民俗文化以及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民间文化,至今也没有一个比较权威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收藏展示场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的渐进,目前中华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2005年,韩国将“江陵端午节”申报抢注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例,更加引发了国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关注和反思。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辉煌时期。在各级领导和文化(文物)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图书馆及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民俗文化游、胡同游、古代民居游等成为一种文化旅游的时尚;以蔚县剪纸、唐山皮影为内容创作的文艺节目也纷纷登上了舞台,有的还选入了大型的春节晚会,并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事实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特别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迸发出如此灿烂的光芒,就在于她早已深藏于我们华夏子孙的心底,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早已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之中。遗憾的是:虽然,眼下对民俗文化的宣传热闹非凡,然而就民俗(民族)博物馆的建设来说,较之火热的民俗文化旅游现象,以及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首先从数量上来说,民俗(民族)类等专题性博物馆近几年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就其规模和总体数量上,还相差甚远,还不能与一些国外民俗馆和国内历史、综合性博物馆相比。其次从陈列展示来看,国家级的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是一个老馆,主要展示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展示手段和内容都相对陈旧。一些省市级民俗馆则大多依托于古建筑、古民居或名人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而建,所展示的内容基本以本地域的婚丧嫁娶、节日风俗为主,服务于当地旅游开发的需要,成为当地旅游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藏品研究、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由于资金的不足,依然是力不从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年轻一代,崇洋媚外,追求新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无知,甚至是排斥,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究其原因主要为:

1、学校课本教育中传统文化内容少。由于当前我国教育制度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在中小学填鸭式的教育手段,几乎抛弃了传统文化,注重的只是方法和技能的培训,缺少对青少年进行文化的熏陶,文化传承的链条在青少年这一代出现了断裂。

2、社会民俗活动、传统节日逐渐被冷落,甚至遗弃。由于商品经济的急功近利,几乎产生于农耕文明的所有节日和民俗活动都被弱化,一些节日和民俗活动的红火和热闹只是成为商家进行促销的简单手段,传统节俗深蕴的文化意义渐去渐远。

3、具有实物展示功能的民俗(民族)博物馆较少。大多数博物馆都把收藏和展示历史文物作为主要任务,对民俗文物、民间工艺则重视不够,进行展示的更不多见。因此,人们无法通过参观博物馆获取传统文化知识,无法直观地了解我们的民俗文化。

4、社会风俗日益西化。近年来洋节日给青少年以新的兴奋点,西方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被八十年代后的所谓“新新人类”欣然接受,他们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为理念都被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

5、民俗文化符号被现代审美意识取代。信息全球化正在使得中国文化失去传统,商业的繁华使得属于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符号逐渐被替代,以西方文化为主的现代审美意识进入了更多人的脑海,我们生活的土地长满了冰冷的钢铁水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情正在逐渐消失,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文化符号也在日益丢失。

以上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同时也更加要求文化(物)工作者和文化(物)部门做出应对和决策。就博物馆工作而言,文物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应该加大抢救、保护、记录那些即将逝去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同时也应下大力气抢救和保护那些近现代民俗文物或地域性较强的特色文物,进而为博物馆的民俗文化陈列及专题性陈列提供支持,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乡土知识教育提供实物资料。笔者认为,只有加强专题博物馆的建设,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了解我们祖先在历史上作出的成就与贡献,才能培养人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结,才能使观众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

可喜的是目前除了一些小型的专题馆发展较快外,在一些综合性大馆陈列中,民俗文物、民间艺术、地域特色文化也成了重头戏,如首博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陈列,不仅为北京人、也为世界各地的观众津津乐道。杭州市的中国丝绸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河北磁县磁州窑博物馆等,同样是各地游客观众争相参观学习的好去处。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位于杭州龙井路中国茶叶博物馆。这是一座以茶与茶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自199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成果丰硕,她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及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体,不仅成为目前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专题性博物馆,同时还为当地经济乃至中国茶文化的弘扬传播作出了贡献。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成年人喜欢、青少年喜欢、国外游客也喜欢,因此,加强专题性博物馆建设,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张扬博物馆的个性,突出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应是我们博物馆发展的方向。

结束语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积极向外延伸,扩展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及教育功能.同时,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认真学习、深入研究,逐步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平。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特别是《河北民俗文化从书》(共10册)的编撰出版,对于进一步研究河北的民俗文化、推广河北民间艺术、宣传河北、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保护民俗文化,做好文化的传承与传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光荣使命。我们深信,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中国博物馆事业必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二篇:民俗博物馆

红方块创建于2000年,是专业从事各类展厅史馆全程策划设计与施工的专业服务机构,以及博物馆、博览馆、博物陈列馆、民族博物馆等系统施工的专业公司。公司拥有一支从博物馆整体设计策划到博物馆文案策划、博物馆展品陈列解决,博物馆装修与展示平行施工的强大团队,完全解决了展厅史馆工程因文史编辑与装饰工程脱节造成的档次低级的乱史工程和烂尾工程。

筹备博物馆一般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学习的过程,展示设计的前期一般会组建展示筹备工作组,小组成员即从各类展览公司提供信息中整合思路,通过综合判断来选择合适的展览公司。专业的展览公司具备完整的展示系统,其每一步进展都有严谨的操作程序,能更有效的与客户思路相吻合,并对博物馆整体高度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包括博物馆策划流程、博物馆设计程序、博物馆施工配套全程服务。选择真正具备公安陈列馆筹建综合能力的展览公司是共组效率的重要依托。

选择展览公司时应将“是否拥有自主展示制作工厂”作为考察的重点,即是否具备多年的施工经验、具备充分施工能力,工厂设备是否完善,工种是否齐全。工程施工经验一方面保证了一流的施工质量;同时公司实现不分包不转包,由策划设计到施工全程服务,提升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程效果,同时为客户节约了大量项目成本;更重要的是确保了设计上的逻辑性,工程进度的连续性,从而确保博物馆整体品质的最优化实现。

第三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洮州民俗博物馆)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以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为例

田 绍

[文章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追求“有质量、有价值、有品位”的非物质生活。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且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然而,当前国内民俗文化旅游的“供给”仍滞后于“需求”。只有不断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才能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求知的目的,推进旅游发展。本文以甘南冶力关洮州民俗博物馆为例,试利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开发策略等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民俗文化旅游 资源深度开发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追求“有质量、有价值、有品位”的非物质生活。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且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然而,当前国内民俗文化旅游的“供给”仍滞后于“需求”。只有不断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才能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求知的目的,推进旅游发展。此次社会实践,对洮州民俗文化深入考察,使我对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甘肃省临潭县冶力关镇,2006年6月26日正式向游客开放。作为仅有的洮州民俗文化展馆之一,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不仅填补了冶力关景区缺乏人文景观的空白,而且透过一种全新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理念,对洮州文化所进行的独到剖析也极具研究考察价值。它集中地展示了洮州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江南古洮州迁移文化以及当地的特色民俗艺术,是了解古洮州文化的窗口,展示古洮州文化的平台。

一.洮州民俗文化及其旅游资源概况

(一)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江南古洮州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系统

洮州文化,是独立于传统西北文化的另脉文化。洮州,即今甘肃临潭县及岷县部分地区。历史上,汉、回、藏多民族杂居;汉代有中原移民,唐代起边将李晟、李塑“雄于西土”,宋代设“茶马互市”,明代来西征将军沐英并屯边军民,一时江淮之风盛行;史称临潭为“入藏门户”,常为“词人侍望,剑客高歌”之地。

洮岷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地形西高东低,大多地区属高山丘陵地带,洮河、冶木河、羊沙河流域切割较深,峰峦重叠。洮州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本是汉、藏民族混居的典型地区。而据史料记载,洮岷的汉族大多来自南方,其祖先大都于明代初年迁自安徽凤阳、江苏南京等地。洪武二年到十二年,明朝中央政府在甘肃先后设立了临洮卫、兰州卫、河州卫、岷州卫、洮州卫。守卫这一带的官兵,仅永充军户就在三万人以上,和其家属,大约不下十万之众。而远征甘肃的部队大部分是明将徐达、常遇春、沐英等人的部下,多属当时应天府、凤阳府人氏。今天生活在临潭县洮州卫城一带的金姓,就是当年和沐英等人平定这一带的大将金朝兴的后裔。 这些半军半民的住户,在洮岷地区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们不仅完成了中央政府赋予的重任,而且也将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保留了下来,成为特殊的群落。江南遗风与西北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最突出表现是,现在的洮州人日常生活着装已随汉俗,但到“新娘”出嫁或是隆重节庆活动时,仍然会像江南水乡的人家一样,头戴高髻银饰、足登凤头宫鞋一般梳妆打扮。天池冶海湖畔山头修有一常爷庙,供有明朝开国大将军常遇春的塑像,当地群众视若保护神,信奉有加,所以也将冶海湖称为“常爷池”。可见明代江南移民的说法绝非谣传。

(二)丰富多样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

洮州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环境、区位优势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开发前景极其广阔。近年来,洮州民俗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民间工艺,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给他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洮河两岸妇女的刺绣,统称"洮绣"。岷县妇女们喜爱的针线活,广泛运用于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品种繁多,有花枕头、花荷包、花针插儿、花鞋、花兜兜、花缠腰、花系腰、花膝裤儿、花袜溜根儿等等。做针线绣花,无论藏、汉妇女都把它像做饭一样,作为生活的基本要求。洮绣既要讲究针法,又要讲究绣法。针法有平针、参针、挑针、长短针、空心针等;绣法有锁针绣、错针绣、网地绣等。同时还要看式样,式样有盘花、剁花、贴花、拼花等。不同的针法、绣法,施以不同的式样,共同在色彩搭配中,形成强烈的对比。淡雅中带有娇态,异彩中显露庄重,把农家妇女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趣表露无遗。

洮砚是我国三大名砚之一。具有石质坚润,色泽雅丽,古朴典雅,发墨细腻,保湿利笔等特点,深受历代书法家珍爱。因其制作工艺的款式独特,雕刻精细,一直被收藏家视为无价之宝,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洮砚的雕刻造型,因石构图,变死石为活石。雕刻技巧,渗合有玉雕、牙雕的圆雕技法;砖雕、石雕的深浅浮雕技法;木刻、石刻中的篆刻技法,着重镂空。在镂空的基础上,融各种技法于一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峰。传统的图案有“龙凤呈祥”、“九龙捧日”、“丹凤朝阳”、“八仙请寿”、“龟鹤延年”等,其中以雕龙刻凤最为突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凤是真善美的化身,光明的使者。洮砚艺术雕塑的工匠们,把自己的心愿通过细致的雕琢,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高度结合,奏出了大气磅礴的交响乐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洮州“花儿”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开拓,繁衍生息的汉、藏、回等各族人民,在他们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创造培育了高亢、奔放、山野味浓郁、地方性鲜明的民间山歌——洮州花儿。在洮河流域广袤的山水之间,农民们每年都要自发而定期地举行数百个规模大小不等的山歌竞唱会--“花儿会” 。较为有名的是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俗称“六月六神会”或“六月六唱山”)。2010年,西北民间艺术“花儿”正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高腔山歌,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洮州“花儿”属于西北“花儿” 的一支。泛指流行在甘肃洮河流域的花儿。它又分成两个分支:康乐、临洮等地称为北路,岷县一带称为南路。这一系统花儿的基本特征是:唱词多为7字3句体、6句体和4句体;曲令单一,北路以《莲花山令》为代表,南路以《扎刀令》为代表;演唱时,采取分组对歌的形式,每组有一位专门担负即兴编词的“串把式”。他们边走边唱,群歌互答;④歌者喜用假嗓演唱,男女同调,听来富有浓厚的山野风味。

二.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资源现状分析

民俗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群体生活的俗文化。它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既有积极向上、健康的成分,也有消极、低俗的成分。为此,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既要珍惜并充分利用,又要有选择地使用,吸取精华,使之符合旅游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洮州文化的核心是由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古洮州江南遗文化相揉构成的多元文化,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文化展馆的呈现方式必然是最佳选择。

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于2006年6月26日在临潭县冶力关镇黄崖山肋巴佛纪念馆隆重开馆,正式向游客开放。洮州民俗博物馆是冶力关景区内重要的人文景观,集中浓缩展示了洮州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古洮州的服饰文化、甘南农牧民起义,冶力关的风光摄影、根雕、书画等各个方面的风土人情,其中珍异物品比比皆是:闪亮的僧人铜帽,发黑的弓箭,藏式猎枪,熠熠发光的豹头皮子弹袋,散发着热气的牛皮热靴;江南唯美的服饰模型,水乡糅扇,农耕的牛车,旧时妇女用的纺织机。可谓了解古洮州民俗文化独有的窗口。该博物馆馆前广场还是全国最大最逼真的十里睡佛最佳观景台,可以一览冶力关镇区四周景色,如莲花山、画屏山、笑口常开、白石山,四周美景尽收眼底。

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开发建设是临潭县近年文化“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重要实施对象之一,针对其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双战略,首先应该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具体的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有四项基本原则:(一)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效益是计算旅游开发的投入与产出,以此作为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二)社会效益原则。主要是指开发民俗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推动作用的程度。通过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增强人们的直观认识,加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加深旅游者对当地民俗民风的理解,提高民俗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增强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三)保护第一原则。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保护第一”应该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必须秉持的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四)特色性原则。特色是旅游资源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把富有地方特色、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打出去,以此吸引游客。同时,将原有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地发展,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当前洮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加之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步伐。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部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造成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无法修复;其余部分开发力度不够,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率不高。三是特色体现得不够鲜明。民俗文化旅游实质上就是一种特色旅游,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与众不同,别的地方没有这种资源。四是旅游硬件设施投入不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景点的硬件设施要求越来越高,而各地现有的旅游硬件设施往往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如缺乏快速、便捷的交通设施。通常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多数分布在地理位臵偏远、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交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习俗。是民间相沿积久、长期传承的、具有稳定性的模式,并表现在人们行为、心理、口头上的“固化”、“活化”的文化事物,它是一定地域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对于追求“异地风味、异地情调”的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发展的不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俗系列,这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宗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的特点是:一,地域性: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由于地域的不同、条件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也有差异,导致不同民族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都有鲜明的差异;二,神秘性:每一民俗都是伴随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结果,许多民俗事项,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虽然经历一定的变迁,但核心和母体部分仍然保留着。而且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民俗的传承性使得民俗旅游具有一定的神秘氛围和原始色彩,这无疑增加了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三,参与性:当代旅游者已经不满足过去那种单纯的观光式旅游,如今,民俗旅游强调的是旅游项目必须与旅游者的参与性相结合,使游客通过亲身经历参与成为其中一员,满足游客休闲、求知的需求;四,文化性:民俗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了解一个地区文化的最好窗口。首先,民俗文化要原生态,突出个性,即从美学、人文学的角度出发,把民俗文化中的“美”原汁原味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让旅游者融入我们特有的文化资源,以此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其次,以民俗文化为基础,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开发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把民俗文化打造成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品牌。 民俗旅游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有其特定文化内涵和人文境界,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所吸引,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性的创造成果。是在民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社会群体应付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求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会创造物,是没有个人所有权的群体文化积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传承性、地域变异性、社会阶层变异性等多重特性,它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其载体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自身。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把开展民俗旅游当作宣传自己、发扬传统的手段。民俗旅游研究的现状基本是将民俗旅游与文化旅游融为一体。民间传统遗迹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在亚欧美各国非常受重视,各种传统节庆活动的举办是民俗旅游的重要形式,博物馆旅游在民俗旅游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国外在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和民俗文化旅游的“真实性”问题。罗伯特〃伍德指出,由于民俗和文化在南亚旅游中地位日益重要,需要重新构建当地文化和当地发展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亨德森指出,民俗和旅游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史密斯认为,民俗可以包装成为商品,成为旅游的一个独特产品市场。李一平以加拿大遗产公园内的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更有效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国外对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俗文化的真实性的保护。 我国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我国旅游创汇而言,1978年我国居世界第41位,到1998年居世界第7位。旅游以及相关的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飞跃发展,并将逐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在新世纪展望报告中曾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间,全球的旅游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中国旅游业寄予很大的希望。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国第四大客源国。这种预测来自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因为中国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及文化遗产丰厚,具有东方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另外,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较大的发掘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旅游产业与丰富资源的开发未形成同步发展的局面,亟待开发。

三.洮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主要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一,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2.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3.原地浓缩式:对一些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进行模型再造。以上三种形式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类,即博物馆类,以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为特征,其员工一般都是专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

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因为旅游活动大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旅游者来说,他们进行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参观重要的历史古迹,欣赏自然美景,进行度假或有益于自身事业和学习的探访等,这些大都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的消费,是一种文化旅游。旅游活动中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和旅游资源的文化意义直接相关,可以说,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来说,主要是一种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文化意义上的存在。在中国旅游业中,那些代表不同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大都成为旅游热点。一般也说,每个地区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尚习俗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区特质的重要表现形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各地区的各个生活层面,最能显示一个民风特点和文化风貌的当属本地区或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尚习俗。民俗文化中强烈的地域性和民间性,体现了一个地区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的积淀,也是该地区特色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由于民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行、集体性等特点,所以民俗旅游可以说是探求传统特色审美价值的最佳形式。 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除了对其本身文化价值的重视之外,笔者认为,就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而言,还应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民俗文化的开发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从而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选择民俗文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社会文化构成,它以民间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度习俗、民间文艺等,其内容非常庞杂聿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做到对开发对象的了解,并精心选择开发内容。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与客源地文化习俗差异越大,越能够产生吸引力,所以,在选择开发项目时,应主重有特色的部分;

三、开发效益的问题作为一项产业的旅游业,其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旅游的开发又有它自身的复杂性,一方面他要追求经济效益,要通过吃、住、行、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顾市场效益,使具有文化性的民俗旅游因商业气息过浓而影响文化内涵的体现,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才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长远之计;

四、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组合状况首先,要处理好单一景点与成片的旅游区之间的关系。一个孤立景点的市场吸引力不大,可进入性也不强,应尽量组合成旅游线路进行开发。

第四篇:关中民俗博物馆实习心得

实习心得

班级:151110404 学号:15111040111 姓名:黑慧霞

我们班级是在四月十九日一同去关中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实习的。原本我对这次实习不是特别激动,因为听大家说,关中民俗博物馆离这里特别近,而且博物馆这个名词让我觉得有点兴趣戛然,可能是因为之前的一些旅游总是去参观博物馆,让我产生一些雷同感。但是,这次旅行,却给我很大的震撼。

四月十九日早上8:30左右,富老师和导员一起和我们坐上校车,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关中民俗博物馆。刚刚走进民俗博物馆的那一刹那,我的第一反映是,环境不错,花开的娇艳,同学都争着,在娇嫩的花丛里排出自己娇艳的一刹那。过了一会儿,学委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张参观劵,大家在拿到自己的参观劵之后,就听到富老师告诉我们,会有一个导游给我们就关中民俗博物馆进行讲解。

很快,我们随着导游陆陆续续的走进了关中民俗博物馆,见到的第一个古建筑是赵家门楼正面,门楼呈品字形,东西长15米,南北宽5米,高13米,除中间的大门洞外,两侧各有一个小门。正面大门上方镶有“地通乾元”,匾额,大门两侧镶有楹联,上联是“门高通德德泽千尺金水波”,下联是“台仰怀清清辉一片镰峰月”。这座门楼建于清末,原在陕西省白水县纵目村,历史不算很久,规模却不小。大门门洞正面是矩形,背面出口上方却又变成拱券形,一门两样出口的形式还比较少见。

从赵家门楼正门进来,沿着游道前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路旁的拴马桩。看起来像是20多厘米,一米多高的石柱子,上端刻有动物形象,以狮子居多。过去一看,这些石柱形态不一,隐隐透出一些沧桑之感,估计不是现代物品。后来过了西京雄镇门楼,进到古建筑一条街,发现街道两旁密密麻麻排列的全是这种类型的石柱,何止成百上千,这个博物馆居然收藏了4000多个,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实在是让人震惊,激动和敬佩。 这可是上千根,不是几根呀。

沿着游道走了几十米,又见到一个门楼,说是门楼,其实应该是个城楼。它的位置恰好和赵家门楼垂直,高度应该是10.8米,虽然要比赵家门楼矮一些,可却显得更加厚重。它的资格要比赵家门楼老得多,原址在陕西富平县唐家堡村南门,门洞上方的“西京雄镇”匾额,系明代崇祯十三年所制,说明它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了。门楼上方的拱券的环形边框,镶有砖雕图案,这种形式的门洞装饰倒是很少遇见。如果说赵家门楼显得富丽堂皇,其功能以装饰为主的话,那西京雄镇在冷兵器时代确确实实有着实际的防御功能,是村寨自卫的屏障。

进入西京雄镇门楼,就是古代房舍一条街,导游告诉我们这条街上共有40余所明清时期的建筑,都是从陕西各地拆迁重建,是院长一砖一瓦搬迁过来的,有些建筑是从即将被拆毁的境地抢救回来的,稍微晚一些的话,它们就将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了。

应该说,这些建筑重建修缮的十分完好,而且做到了修旧如旧,保持了古建筑的原汁原味,令人感到真实。不象现在有些仿古建筑,虽然外表与古建筑相似,但实在令人乏味。

这些宅院的建筑各有特色,不过感觉有个共同点就是特别重视门楼、墙头、屋檐等处的装饰,飞檐斗拱、花雕瑞兽,搞得十分漂亮,看来古人也很重视面子工程。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堵隔墙,叫马头墙,笔直的立在那里,比旁边的屋子都高,它的作用是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延伸到邻家别院。虽说只是一面墙,但多层花雕,其做工之繁复精美,看的我实在不想抬脚。

之后来到一个院子,里面放着一些生铁铸成的椭圆形大盆,讲解告诉我们,这是用储水的,因为秦岭这边比较少雨干旱。

来到后面,来到了一个院内摆了不少佛像的院子,院内有一幢两层楼房,正门上嵌着一块“普救众生”的匾额,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佛像陈列馆,里面以小型铜佛居多。我记得我们就是止步于此,接下来讲解让我们自己去逛逛。我们九点进门,十一点半出门,然后去解决了午饭。这次参观关中民俗博物馆让我感受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很激动,很震撼,对于民俗文化我深深的喜欢上了它,有着一种迷人的魅力。

第五篇:观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有感

姓名:马芳 2011级新生 应用数学

参观时间:2011年11月12日 参观地点:朝鲜族民俗博物馆 参观目的:了解朝鲜族灿烂的民族文化 参观成员:2011级应用数学专业全体学生

【摘要】:通过参观朝鲜族民俗博物馆,看到了朝鲜族居民早先使用的农耕用具和各种礼器、文化作品、陶瓷制品、青铜器用具等.这些物品为我们展现了朝鲜族人民的伟大智慧和朴素勤劳的优秀品德,同时,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朝鲜族人民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丝不苟。此次参观,我们收获颇多,不仅看到了朝鲜族不同于汉族的优秀文化,也使我们对朝鲜族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总而言之,收获颇丰 【关键词】:

由来、发展、精髓、未来

【中国朝鲜族的由来】:朝鲜族是迁入民族,非中国本土少数民族。朝鲜人移民中国是近100年来的事。

19世纪中后期,朝鲜大饥荒,大批朝鲜流民进入中国东北今延边地区为生。其后不断有朝鲜流民窜入东北垦荒殖民。日韩合并后,日本开始推动以鲜人殖民中国东北的策略,妄图使东北“鲜化”。“九一八”事变后,东北陷入了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以后,采取了极其险恶的“以鲜治华”策略,制订出“朝鲜人移民计划”,将大批朝鲜人移居东北各地。1936年8月,伪满政府和朝鲜总督府共同制订《在满朝鲜人指导纲要》,议定每年从朝鲜移民一万户,并决定把朝鲜移民作为满洲国国民的“构成分子”。仅在1937年至1941年的五年间,就有24468户朝鲜移民迁入东北各地。据琼斯《1931年以后的东北》中所载:“到1945年东北光复前,居住在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共有三百万人之多,超过了(当时)东北总人口的5%。”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一部分居住在中国的朝鲜人又迁回朝鲜半岛,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朝鲜人留在了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出于人道考虑给予了这些在华朝鲜人中国国籍和少数民族的身份。

【中国朝鲜族的发展】:朝鲜族聚居的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在长白山下,朝鲜族人民开拓了这块富饶的疆土。朝鲜族在东北边疆开发荒地初期,粮食缺乏,以野果、野菜充饥;住的是极简陋的茅草屋;用的是木犁,没有耕畜便靠人力垦拓。到1881年在延边地区先后垦拓的土地达5300多公顷。1884年在朝鲜族专垦地区开垦的土地已达12000多公顷。长期以来,他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部分人从事林、副业。19世纪70年代,他们在吉林省通化县大甸子等地,试种水稻获得成功,后相继在临江、怀仁、兴京、柳河、海龙等地和延边部分地区扩种。1906年朝鲜族农民在和龙县勇智乡大教洞开掘渠道,引水灌溉,使稻谷产量提高,从此延边地区的稻田面积逐年增加,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水稻产区。用此地水稻加工的米白而油性大,营养丰富,与京津的“小站稻”齐名于世。但少数持有特殊权势的满族、汉族“占山户”用各种手段强占农民用血汗开拓的大片土地,使农民变成自己的佃户或雇工。同时,在朝鲜族中也分化出极少数地主。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朝鲜族地区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并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租佃关系有“活租”和“定租”两种。“活租”租率达50%。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超经济剥削。民国时,仅延边地区地方官府征收的税目就有30种以上。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朝鲜族地区先后解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1946年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朝鲜族人民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1952年9月3日成立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8年成立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杂居在各地的朝鲜族也先后建立了几十个民族乡。

现在,朝鲜族拥有自己的生活区域,拥有自己的文化,经济、文化、政治、各方各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换,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1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精髓】:○善舞

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伽椰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朝鲜族歌曲具有旋律流畅、婉转、明朗的特点。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等,著名的民歌有《桔梗谣》、《阿里朗》、《诺多尔江边》等,人人会唱。

朝鲜族的体育活动也有特点。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从乡到村一般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一般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即组织踢足球。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女子足球队。每逢节、假日,常举办以足球为中心的多种体育比赛。由于足球运动普及,延边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足球之乡”。荡秋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

朝鲜族人民特别重视教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兴办了不少学校。有“宁肯啃树皮,也要让儿女上学”的好传统。解放后,各地纷纷建立“家长会”、“董事会”等民间办学组织,自筹资金、材料,办起了几百所中小学。早在1949年在延吉就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综合大学——延边大学。后来陆续创办了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教育学校等高等院校和延边艺术学校等十几所中等专业学校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各级教育网已经形成。各类院校已造就出的一代代朝鲜族的高、中级知识分子,遍布中央、省和朝鲜族地区的各条战线。在延边地区还建立了各种成人教育学校。农业、林业、文、史、教育等各种科研团体,为延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朝鲜族舞蹈动作多为即兴性的,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著名的朝鲜族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

农乐舞:朝鲜族表现农耕生活内容历史最长的舞蹈,它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的自娱性舞蹈形式。农乐舞分情节表演与技巧表演两种。其表演队伍,均由持小锣的舞者指挥,一般队伍由29人组成,先导者持“ 令旗”或“农旗”,后面是乐队及扮演的各种人物,其中有唢呐、太平釜、上剑、副剑、从剑、首长鼓、无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猎人 、执事、农妪、假女、舞童等。舞蹈中“象帽”(戴一种斗笠)的表演别具一格,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特制斗笠,边击小鼓边转动飘带起舞,同时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农乐舞的伴奏音乐,由12段曲调组成,音乐欢快热烈,舞蹈风趣活泼。

巫舞:对整个朝鲜民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曾起过重要促进作用。在巫舞中,有“神游舞”、“请神舞”、“送神舞”、“娱神舞”、“逐鬼舞”等种类。巫舞又分“降神舞”、“世袭舞”两大类,有多种表演形式,如,纸钱舞、神剑舞、花舞、扇舞、铃舞等。

长鼓舞:朝鲜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朝鲜族,历史悠久,在敦煌北魏(公元386—534年)壁画中,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长鼓舞源于农乐舞中的个人表演,最早以男性独舞为主,后来,舞台上的即兴对唱表演对长鼓舞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使长鼓舞有了男、女长鼓舞、双人长鼓舞及长鼓群舞等多种形式。长鼓舞在朝鲜族广泛流传。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两端鼓面分别为高、低不同,舞者两手同时击打出各种不同节奏的鼓点。

现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为女舞者用鼓鞭(一尺许细长的竹鞭)兼用鼓槌(一端圆粗,长约尺许的木槌);一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开头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边击边舞,鼓插在长鼓上,舞至高潮时,方抽出鼓槌进行技巧表演。后者春持鼓鞭随乐起舞。

扇舞:持花扇表演的女性舞蹈。源于古代巫女活动及民俗活动中的扇子表演,后发展成为单扇舞、双扇舞两种形式。扇舞有持一把或两把扇具的不同形式,它具有朝鲜族特有的节奏、含而不露的内在情绪、曲线性的律动和自由自在的表演,随着队形的不断变化,舞者将手中的扇具可组合成丰富多样的图案和造型。

扁鼓舞:持扁形鼓表演的舞蹈。扁鼓原为朝鲜族古老的打击乐器,后发展成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扁鼓舞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鼓声,给人以欢快、热烈而跃动的情绪感受。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快乐,以及现代人的欢快情绪等,都是扁鼓表现的内容。扁鼓舞不仅能表现朝鲜族妇女细腻的内在感情,还可以表现男性爽朗乐观的性格特征。

剑舞:又称剑器舞,是手持短剑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动、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舞蹈节奏为“打令”。剑舞原为男性舞蹈,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缓慢、典雅的女性舞蹈。其种类较多,一般为4人舞。还有一种由流浪艺人流传下来的少年剑舞,其风格似武术,具有战斗性。剑舞的音乐基本上以“打铃”节奏的曲调贯串始终,并与剑声相谐。

2 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多数地区居民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则实行火葬。

朝鲜族比较喜爱素白服装。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叫“则高利”和“契玛”。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朝鲜族的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小米,京渍(即辣泡菜)是不可缺少的菜。喜爱吃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现在不少人学习汉族烹饪技术。 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村内房屋的建筑面向东南、南和西南。有瓦房与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房内一般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室内有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近年来家庭中的陈设日渐讲究。朝鲜族人民非常讲究礼节,注重卫生,尤忌随地吐痰。房子、餐具、衣被等都很整洁。 朝鲜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清明上坟添土,中秋除草,并进行祭祀,以示对故人的哀思。此外还有3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后两个喜庆日,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寿、祝福。 朝鲜族信仰宗教的人较少。信教者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基督教或天主教。佛教在朝鲜族中有悠久的历史,佛教的某些礼仪和习俗早已渗透于朝鲜族人民生活之中,成为民族风俗。但是,现在佛教在朝鲜族中影响不多。近年来,因为受到韩国的影响,在我国朝鲜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朝鲜族没有全民性的统一宗

【未来】:中国朝鲜族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幸福 【总结】:通过这次参观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我看到了很多关于中国朝鲜族的东西,也学到了很多,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朝鲜族的重视下一代的教育,他们让自己的孩子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在现在这个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是很重要的,他们很有预见性,能够看到将来是知识掌握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同时,他们的各种文化也深深的吸引我,那一支支优美的舞蹈展现了朝鲜族美女的能歌善舞,她们动作轻盈,欢快,让人无法不被感染,那一幅幅书法,字字珠玑,苍劲有力,笔法雄浑,让人不经叹服。那古老的农具,虽说有一点破旧,但体现的是朝鲜族人民的伟大智慧,通过此次的游览,我对朝鲜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这个民族更加的热爱,期待能有更多像这样的机会去了解中国朝鲜族,我爱中国朝鲜族

上一篇:门面房产权转让合同下一篇:母亲节征文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