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数学月考试卷

2022-07-25

第一篇:一上数学月考试卷

一上数学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分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六、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 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三)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 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七、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篇:人教版数学一上《准备课》相关资料

教材内容:

◇数一数

◇比多少

教材说明:

1.数一数。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数数的资源非常丰富。安排一个校园场景,有非常丰富的数数资源,包括数量在1-10的各种事物,每个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

在教材中我们给出人物数量是20,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对数数方法进行指导。

组织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给出了1~10十个数字,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

数字什么时候出示可以灵活把握。

◇把握好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地学会数数的方法。

对1~10十个数字,只是了解不是正式教学。不要求学生全部认识1~10各数。

◇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 比多少通过一一对应比较两组事物的多少,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由童话故事引出学习内容。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童话故事,以此为背景引出学习内容。

◇提供了丰富的比较素材。如一张石桌三个苹果四根萝卜四个小凳两条跳出水面张望的小鱼等等,教材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提示老师可以利用这些东西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充分地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

比较的两种事物,尽量能够建立起合理的对应关系。

◇练习中安排了不同形式的习题。

第三篇:2017苏教版数学一上《分类》教学设计.doc

分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 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什么了? 那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那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初步学习分类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

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

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行整理)

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在一起?(强调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 动手操作,巩固分类方法

如果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 1.小组创作将物品分类。

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

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较合适,再摆一摆,看摆在哪一层比较合适,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背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纸货架上了。

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 2.学生汇报。

师: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 还有哪个组?(学生介绍小组分类的情况)

还有这么多的组愿意展示,下面咱们请各组长拿着自己组的货架到前面来展示。

3.小结:我们参观了超市,又自己亲自动手摆了摆,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摆放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服装类、文具类、鲜花类等。这样摆放既方便了顾客的购买,又减少了混乱,提高了效率。分类这种做法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也经常出现,所以说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4.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师: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好数学,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练习六的第

1、3题。

第四篇:初二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主要考察了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第十二章《轴对称》两章的内容。试题考察的知识点很全面,难易程度适中,我所担任的两个班级中最高分100,一班优秀人数为10人,二班9人,差生人数减少,优秀人数增多,及格率也有所提高,下面具体对试题分析如下:

一、 选择题(3*10)

2题错的较多,学生分析问题不全面,忽略了在三角形外面的点 3题判断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不过准确。

二、 填空题(2*10)

14题选择一个令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部分学生选择的不对,说明全等的判断定理掌握的还是不够彻底,今后还有再次强调。

17、19题是已知某点求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部分学生把规律掌握混淆了。

20题也有部分学生丢分,可见学生对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的不够灵活。

三、 作图题

21题要求画出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个别人做成了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还有个别学生没有表示对称后图形的点的坐标值。 22题失分较多,学生多数只作出了角平分线,没有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考虑问题不全面。 23题几乎不失分。

四、 证明题

23----25题多数学生都能写出证明过程,但书写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小问题,不够标准,今后还要多强调。

27(8分)题失分率较高,首先学生在编题方面就出现了很多问题,造成后面的证明过程不能得分。

综合上面存在的问题,今后还有多练多强调,让学生不断进步,争取更好的成绩。

第五篇:高二数学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岑巩二中高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本次数学月考范围是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程序框图三个部分。这三大部分特点是:概念多,内容多,知识点多,容量大。而且比较抽象,与之前学习的数学明显不一样,很多学生比较不适应。加上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运算能力低,思维层次有限,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现将本次月考试卷的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数学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数学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数学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选择题的第二题,第六题,第十题。都是课本上的重点知识。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二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因不分文理科,故文理科成绩相差有一定的距离,平均分理科较文科的高,及格率也是如此,学生得分分布较为均匀,但也有少数分数偏低的情况。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数学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如解答题的“解”字忘写或者是没有解答过程。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解答题的17和18题,把垂直平分线和中线的概念混淆,故而出现求解错误。 (3)画图、写程序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如第19题,框图的箭头乱标,对应的程序框为画清楚,还有程序的英文字母表达不对。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数学情景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如:解答题的20和21题,对圆过两个点和圆与坐标轴相切的应用不能很好的把握,从而出现把两者的关系看成是一样的,所以出现错误。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习题,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数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5、抓好后进生。对数学考试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同时,要抓好后进班的教学质量。

6、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和书写规范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学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的答题

,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今后的教学建议

1、夯实双基,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2、通过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等措施来提高课堂效率。

3、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与训练,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准确分辨出题干中的提示项、限定项、干扰项、中心项和求答项,答题中注意规范和简洁,以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和使用恰当的时间答题。

4、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学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高二年级数学组

2013年10月20日

上一篇:医生考核个人述职下一篇:艺术美的角度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