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促学校发展

2022-09-03

第一篇:以德育人促学校发展

以德治校、育人为本,不断提高学校育德水平

克山县第一中学

我校是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2002年被评为省级普通示范性高中;是一所具有德育工作光荣传统的学校;是国家首批实验《中学德育大纲》24所学校之一。

“六五”期间,参加了黑龙江省编写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大纲》实验研究工作,被评为省级实验工作先进学校,所撰写的实验报告和有关论文被编入黑龙江省编写的德育丛书中;“七五”期间,又承担了全国《中学德育大纲》实验任务,子课题为《中学德育管理科学化实验研究》。当时,在《全国中学德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课题组的领导下,圆满地完成了实验任务,撰写了《全面实施<中学德育大纲>实验报告》和《中学德育管理科学化实验研究专题报告》。同时,《德育管理理论探讨》等论文被评为国家、省、市级优秀论文。“九五”期间,在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这一课题时,我们选择了“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这一子课题,并于一九九八年通过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德育研究部申报,经国家总课题组批准,我校正式成为国家总课题组齐齐哈尔实验区的成员单位。近三年来,我校撰写的《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总结性实验报告和有关经验材料分别在齐齐哈尔市2000德育年会上发言和交流,并评为齐齐哈尔实验区的“先进学校”。

自一九八0年我校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重点中学以后,面对国内外新形式的新变.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中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情况,我校德育工作总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党和国家为学校德育工作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德育科研工作为先导,以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以“三个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政治方向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多年来,为了实现我校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严格校风校纪,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覆盖全校的德育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其主要做法是:“以德治校、育人为本”。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思想。

一、建立“三全德育制度”的德育管理模式。

加强德育工作,学校是主渠道,教师是主力军,而管理则是重要保障。为了给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我校结合学校德育特色,不断创新德育管理,探索开展德育工作“三全管理模式”,即在德育工作中实行“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

实施全员管理,使德育队伍从少数骨干向全体成员延伸。为此,学校改革了领导体制,成立了党政工青一体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抓好以班主任为主体的骨干队伍培训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实施全面管理,使德育范围从学习区域向生活领域延伸。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了班团会、研究性学习等课外系统的补充作用和校园文化这一隐性系统的育人作用。此外,还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与社

2 区、家庭的联系。

实施全程管理,使德育的渠道从校内生活向家庭和社会生活延伸。为此,学校聘任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交通安全辅导员,成立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学军、学工、学农等若干个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社区和学生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的德育思想。使德育工作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管理体制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三全”管理,提出了“人人都是德育形象,时时都是德育时机,事事都是德育资源,处处都是德育阵地”的德育思想,将德育队伍扩展到学生群体中,将德育空间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更加注重身边教育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让一中人教育一中人,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事”的德育理念,正是这一策略使我校的德育成果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尽而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实施“制度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

在开展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德育工作中,一是坚持以情感内化为主的值周班制度。值周班制度是我校在全国首批实验《中学德育大纲》中率先创造出来的一种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教育形式。多年来,学生在平凡的值周班工作岗位上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体会是多方面的。

1、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通过由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变换,内心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在寒风凛冽的早晨值勤的时候,他们深深感受到管理者的艰辛,增强了自律意识,促进了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并逐渐使之成为自觉行为。

2、值周班制度把学生置于学校的主人翁地位,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强烈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和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值周班活动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胆量,施展才华,表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提高了管理能力,尽而增长了才干。

4、值周班学生的作用不仅仅是检查,更重要的是示范、督导。在督导他人行为的同时,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表现,既是一种反思,也是一种最好的评价,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总之,学生由被管理者到管理者再到被管理者的角色变换,实际是完全认识自我,并运用在值周实践中获得的德育知识和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价的过程,这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学生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产生了同步效应,即道德评价能力提高,道德水平向着入脑入心不断“内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道德信念,思想道德品质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二是根据学生在校生活、学习全过程情况,我校先后制定了《学生奖惩条例》《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细则》《公寓楼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由老师指导学生具体实施。同时,每年新生入学教育重点就是贯彻落实这些规章制度,使学生一入学就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每学期开学初第一个班会,组织学生重新学习这些规章制度,加深印象,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这些制度管理机制的运行,有效地制止了学生各种违纪现象的发生,从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德育网络。

学校教育只是学生整个教育过程链带之中的一部分,要使学生思想品德得

4 以整体提高,必须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网络。

(一)、不断强化家长的教育功能与作用,期中、期末分别召开两次家长会议,每学年每位班主任对城内的学生至少家访一次,对农村及外市、县、区的学生用电话与80%以上的家长沟通一次,征求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使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有关德育方面重要问题的研讨,不断改进德育工作。

(二)、适时地开展大量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德育活动,让学生们在主动的参与中受教育。

1、孝敬教育。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首先做到孝敬父母,才谈得上其他社会公德。我校以孝敬父母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孝敬日”活动为载体,开展为父母洗脚,替父母分担家务。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的工作,主动与父母沟通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尊敬父母的真心和孝行。第一个“孝敬日”活动是以“

三、八”节为契机,给父母洗一次脚;第二个“孝敬日”活动是利用一个休息日,高一学生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劳动、高二学生为父母做一顿饭、高三学生替父母当一天家;第三个“孝敬日”活动是利用“

五、一”长假,了解父母的职业性质、特点和辛苦程度,并跟父母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第四个“孝敬日”活动是在母亲节或父亲节那一天,选择一种方式,向母亲或父亲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第五个“孝敬日”活动是在中秋节那一天,亲手为父母送上月饼;第六个“孝敬日”活动是在重阳节前后,收集节日起源、风俗、民间故事然后讲给父母听,并和父母一起散步登高。活动前学校有具体的要求,活动后每个学生都要记“孝敬笔记”把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家长们也要把感慨用书面形式跟学校和老师沟通交流。一位家长在感想中写到:“看着我儿子端热热的洗脚水,听着他坚定地说:‘妈,我长这么

5 大您不知给我洗了多少次脚,今天我一定给您洗一次脚。’我的泪水一下子流下来,我感觉到孩子长大了。”

此外,我们还把父母的生日那天作为“特别孝敬日”要求学生做到:孝敬父母有礼物、祝贺生日有笑声、关心体贴有行动。同时,还广泛利用校内一切宣传教育手段,如:校园广播、闭路电视、黑板报、主题班团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宣传孝敬理念,让学生从内心有一种认同感,启发学生从小事做起,规范行为习惯从孝敬父母做起,增强学生的孝敬意识。家长们普遍反映:开展孝敬教育实践活动,使孩子们开始懂得理解和体谅父母了。现在,学生中独霸佳肴的少了、与父母谦让的多了;任性耍脾气的少了、听从父母教导的多了;爱理不理的少了、主动汇报学习的多了;提过分要求的少了、主动分担家务的多了。“请父母放心、与母亲贴心、让父母称心”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坚定的信念。

2、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的基础,成才必先从做人起步,诚信教育重在诚信道德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对诚信的体验。为此,我校精心安排学生讲诚信故事,召开“诚信是金”主题班团会,开展“争做诚信学生,创建诚信班级”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校内橱窗、电视、广播大力宣传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大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特别是我校一年九班的“诚信是金”主题班会在克山县举行的班团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时代表克山县参加市德育克山现场会,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3、爱心教育。

我校“特困生”比例近5%,多因为父母下岗失业,单亲家庭或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或父母双亡。为了能缓解这些同学的经济困难,消除在校学习的后顾之

6 忧,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爱心、同情心、助人为乐之心,2004年我校开展爱心捐助活动,校领导带头,张友校长捐出500元;刘长波副校长、初长华副校长、狄树林副校长、郭军副书记各捐出300元,学校中层领导各捐出200元,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校师生也积极行动起来,全校师生伸出援助之手,一天内就募捐近一万六千元。成立了“在阳光下成长”爱心扶贫基金,为我校长期开展资助特困生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良好的助人为乐氛围。同时在此次募捐活动中,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还和我校特困生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对我校特困生进行长期帮扶。受资助学生及家长都表达了对学校的感激之情,并表示一定不辜负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期望,诚诚恳恳的学做人、勤勤奋奋的求上进。2005年8月25日,一场无情的风雨将一幢楼房的房盖掀开并将我校二年八班逄红梅同学砸成重伤,而逄红梅家又无钱治病救人。我校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决定开展“风雨无情人有情”为逄红梅募捐活动,短短一上午的时间全校师生共募捐资金24400元,并于当天下午将募捐资金转交逄红梅父母手中,逄红梅父母感动得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并表示一定要尽快使逄红梅早日康复,使逄红梅重返校园,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全校师生对她的厚爱和援助。

在爱心资助活动中,学生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现在各个班级,不管哪位同学有困难,同学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同学度过难关,增强了同学之情、师生之情。

4、新生入学教育。

每年新生入学后,我们都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活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纪律教育、高中学习方法教育、参观德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学生文艺节目演出,举办“畅想高中新生活”联欢会和主题班会、拔河比赛、军训和住宿生内务训练和比赛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入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而且使

7 学生一入校就接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为三年高中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5、把国旗下讲话教育活动贯穿整个德育工作始终。

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特别注重国旗下讲话内容的实效性,力争作到语言简练,内容充实,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且每学期向全校师生征集一次国旗下讲话稿,然后通过筛选汇集成册,再下发到各班,供同学们学习。

6、常年开办青年党校。

以办好青年党校为依托,进一步深化政治方向教育。办好青年党校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明确任务,建章立制、规范办校;

(2)、以多种教育活动为载体,合理安排党校学习内容;

(3)、做好青年党校学员动态考核,实施“滚动式教育、培养、推荐”的衔接工程,所谓“滚动式教育、培养、推荐”就是主动把入党积极分子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培养情况介绍给高校党组织,与高校党建工作接轨,跟踪考察,进行信息反馈;

7、结合节日、纪念日举办各种演唱会、主题班会、诗歌、朗诵会、十八岁成人仪式;各班成立学雷锋小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通过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遵循“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以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逐渐形成“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的健全人格,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校德育管理的整体水平,全校学生人人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校高考

8 升学率年年有所突破,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并取得九六年、九八年、2002年三年市文科高考状元的好成绩。学校也因此荣获黑龙江省教委授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两全”先进学校;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教育厅授予的“德育工作先进校”,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标兵”;市“德育工作先进校”和市“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我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点经验和成绩,但仍然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希望得到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指导。今后,我校还将进一步借鉴兄弟学校的一些好的做法,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为我市的德育工作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二00六 年 四 月

第二篇:以德修身,以德育人

-论陶行知的师德观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启示

摘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身体力行、以身垂范的同时,对于师德建设也有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体现了他鲜明的师德观。我们应大力弘扬陶行知的师德观,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以德治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 关键词:陶行知师德观

一、 陶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陶行知指出:“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 纯属服务的机会, 贡献的机会。”“教师的服务精神, 系教育的命脉。”在他看来, 教师的职业精神不是来自金钱,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教师只有敬业爱教, 才能忠于职守;只有不计名利, 才能有所作为。敬业爱教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 每个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总观陶行知的一生, 可以说正是时时处处寻找机会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一生。作为一个留学美国,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育家, 陶行知不贪图任何特殊待遇, 毅然投身到振兴祖国教育的伟大事业中来。他脱下西装革履, 穿上布衣草鞋,放弃高师校长、教育厅长职务等优厚待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倡和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平民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在办学的日子里,陶行知经常处在“人人呼我老夫子,生活不如老妈子”的困苦境地。然而,他说:“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从洋博士到乡村教师,从繁华的都市到偏僻的山村,陶行知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不被艰难困苦吓倒,为了中国之“了不得”付出了毕生精力,用实际行动真正履行了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念。

2、“爱满天下”的爱心精神

在重庆管家巷2 8 号,陶先生在自己的住所门相上写了一条小横幅“爱满天下”。这句格言可以说是他毕生做人的基本精神。他有一颗伟大的爱心。这种爱心的奉献,首先表现在热爱教育事业。他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其间遇到无数的困难挫折,他都坚定教育的信念而不改初衷。对教师以及未来的教师一一师范生,他也要求他们必须有一颗真挚的爱心,要以心投入教育。这种爱心表现为热爱教育对象,即热爱人民,热爱穷苦农民、热爱学生。他为了让他们能受到教育,学到知识,亲自离开城市,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睡地铺,住牛栏,和农民交朋友,完全与农民结合在一起办教育。陶先生要求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他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了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舍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起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对孩子、对学生,陶先生更是倾注着一片真挚的爱心。他爱“天下像蜜桃一样的小孩。”他特别爱那些穷苦的儿童,爱那些失去父母爱护并受人摧残的儿童,他为苦孩、难童想出许多办法,尽力帮助他们,解放他们小小的心灵,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陶行知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也教育人们去追求真理,做“真人”。在主持育才学校工作时,他要求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实际上也是他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他所倡导的“真人”主要应具备下列条件:第一,追求真理,讲真话,为真理而献身;第二,做来自于人民而又服务于人民的“人中人”,而不是做骑在人民头上的官僚或精神贵族;第三,做有理想、有责任心、有信仰心的人;第四,做立志改革,敢于开辟、试验和创造的人;第五,做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健康卫生、劳动美育和谐发展的人。陶行知先生还强调“真人”的塑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和生活,也有赖于教师的培养。他从生活教育理论出发对真正的好教师提出了独特见解,认为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向民众学习、跟小孩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和情操。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同甘共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生活上,而且要贯彻到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特别是教学上。真正的好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学,使学生乐意学,而且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自律精神

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在思想品德、学识造诣、文化修养、生活作风、言谈举止、求知精神等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只有这样,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信服,他才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先生正是以他光辉的师表形象长远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陶

1 行知认为“要人敬必先自敬”。陶行知主张教师必须力求长进,“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正是集言教与身教于一身的人民教育家。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二、陶行知的师德观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启示

1、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以人为本是服务意识的核心理念,也是当代社会师德建设的新理念。提倡以人为本,就是提倡回归教育的本源,回归到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师德,体现了关心、发展学生为本和教师要树立服务的理念,前者包含了新的全面的学生发展观,后者则体现了教育工作的宗旨是为学习者提供有效服务。那么,在具体工作中,教师首先要关爱学生。“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在他的教育理念中,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具有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也才可能学着去爱别人;其次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来说,师爱除了关心和爱护,还有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不压制他们的兴趣和个性。这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善于发现他们在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能想方设法积极帮助解决,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在工作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以爱作为出发点,在充分理解、信任、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活动本身的要求,也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特别强调的师德新内涵,是教师自我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代表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2、 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专业成长

时代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一个不与时俱进,没有不断更新的“源头活水”的教师,哪能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学生“一杯水”呢?一个没有精深的学识、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艺的教师,又怎能够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呢?所以,教师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1)勤于学习。“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我们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就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充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及时汲取新的知识,“研

2 究新的学问”,促进知识的整合,以求得新的进步,新的发展,新的提高。(2)善于反思。教师的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一环,反思的能力和水平终将决定一个人本质意义上的素质层次。教师要把学习理论和自身实践反思结合起来,把学习的理论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在“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使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教育智慧随之不断增长。(3)勇于创新。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的劳动并非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全新的创造过程。要求教师一面总结经验,一面要改革创新。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3、民主管理

民主精神是陶先生师德观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他主张“民主的教师”要做到思想民主、教学民主、作风民主、管理民主。他认为教师“要成为孩子中的一员”,“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他十分重视教师“要跟小孩子学习。”“唯独肯拜人民与小孩为老师的人,才能把自己造成民主的教师,也只有肯拜人民与小孩为老师的,那民主作风才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他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这里,我们还应该特别提到陶先生在民主管理方面的观点和做法一提倡学生自治。他说:“智育要往重自学”,“体育要注重自强”,“德育要注重自治”。“所以,学生自治问题,是自动主义贯彻德育的结果。”

4、具备改革的精神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改革需要人才,人才出自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更应具有改革的精神和善于创新的能力,站在改革的潮头,做改革的先锋。教师必须具有创造精神,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塑造完美个性形象的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陶行知先生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也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他要求教师不要做“教书匠”,应该做“第一流的教育家”。他提出一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不要只是乞灵古人”,二要“敢人未开化的边疆”,不怕难,怕苦,怕孤,怕死,“做个边疆的先锋”。若具有这两种要素之一的人,才算得上是第一流的人物。他号召要做有胆有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去开辟创造第一流的教育。只有每个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勇于创新,善于改革,我们所需要的开拓型、创造型人才才会成批地现出来。就这个意义,改革、创新,也构成教师的必备品德之一。一个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的几种品质:一,不断革新观念;二,要有信心;三,要不畏艰难;四,认真求实、一

3 丝不苟。改革就必须实事求是,而不是否定一切。

今天, 我们重温陶行知的师德观, 学习和继承陶行知的崇高师德,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榜样的力量。我们应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 不断提高自己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

第三篇:坚持党建带团建 建团育人促发展

安徽电建二公司是一个以从事火电建设为主的综合性国有大型企业,有着5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正在承建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火电发电机组——上海外高桥电厂2×900MW#2机组、福建漳州电厂6×600MW汽机、安徽安庆电厂2×300MW#2机安装等项工程建设任务。多年来,公司团委在公司党委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坚持党建带团建,建团育人促发展。

以创建“五四红旗团委”为契机,通过加强团组织班子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扎实做好主题活动,团青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有5个集体荣获全省青年文明号、15个集体荣获地市级青年文明号,56人荣获地市级以上青年岗位能手及先进个人称号,公司团委连年被评为省电力公司直属团委、省直机关“先进团委”、“红旗团委”,1999年被团中央、团省委分别命名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2000年5月荣获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02年11月,被推荐申报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一、以班子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们历来十分重视班子和队伍建设,以有人办事,以章理事,选班子,带队伍这一主导思想,着重加强两个层次的班子建设,即团委和团(总)支部班子建设。在团干部配备任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考核上岗”。实行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是把团干考核同推优、奖惩有机的结合起来。二是把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同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锻炼有机的结合起来。三是把动态管理与规范化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团干部培养工作落到了实处。同时,采取党支部推荐的方法,按照先进后出,随缺随补的原则,配齐配强了团支部班子,做到队伍健全,分工明确,领导有力。

目前,公司团委9名委员平均25岁,我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是一个民主、团结、坚强的战斗集体,在团员青年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同时,公司团委以开展创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团组织建设,坚持工程干到哪里,团组织就设置到哪里。在新项目确立后,我们采取分公司团支部负责,项目部团总支管理,公司团委保证三位一体新形式,确保有青年的地方必须有团的声音,有团员的地方必须有团的组织,有团组织的地方必须有团的活动,有团的活动的地方必须有成效。按期做好各团总支部的换届改选工作。目前,我公司下设立4个团总支部、15个团支部,今年共推优6人,入党6人,5名团干走上了公司中层干部领导岗位。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制度是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利保障。我们围绕公司改革、发展与稳定及创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这一主线,对下属的各团(总)支部实施矩阵式动态管理。以规范的制度对团支部工作进行管理是我公司团组织建设的一大特色,我们将支部的基础工作量化分解,细化考核,并实行了月度工作汇报制度、重点工作申报制度,使支部整体工作不断前进。完善了管理机制、保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团务工作。根据流动单位的特殊性,我们又制定四个办法:一是流动团员管理办法。公司施工点多面广,作为一线生产骨干的团员调动频繁,这给团青工作增加了难度。团委规定项目部团总支从面上负责团员的教育,专业分公司团支部从条上负责团员的管理和教育,使团员无论调到哪个工程点工作,管理和组织生活不断线;二是基层团支部目标管理办法。我们制定下发了《安徽电建二公司基层团支部目标管理办法》,以使团支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制定团干部协管档案管理办法,加强团干考核,确保公司团委和各团(总)支部二个层次上对团干部管理不断线;四是我们配套实行创建“红旗团支部”管理办法,从而实现了支部工作、团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通过以上措施,建好了两支队伍,增强了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形成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结合作的集体。

三、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力促团员青年成长成才

抓学习,提高团员青年思想理论水平,积极引导团员青年支持参与公司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电力走向市场以来,电建单位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公司的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许多重大决策正在实施。公司团委积极配合党委,做好团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学理论月”活动,创建“学习型团支部”活动,开通了公司“红网”,做到多视角的说理,多方面的灌输,多渠道的渗透。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动态,给青工分析国企改革中的形势和方向,及时指出青年在国企改革中所面临的考验和冲击,加强爱厂爱岗教育,树立“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等思想。目前,全体青工思想稳定,专心投入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参与公司各项改革。心中想的,嘴上说的,手中干的,全是为了公司的明天。思想政治工作带动了团建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公司团委荣

获首批“安徽省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抓创建,促进公司改革和发展,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我们始终将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当作团青工作的重头戏。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细则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活动开展有章可循。创建伊始,团员青年就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创建

活动中,以倡导职业文明为核心,以行业管理规范为标准,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岗位建设、岗位创优为重点,以先进典型为导向,不断完善创建工作。团委在活动中开展班组竞赛,制定合理方案,每季度进行评比,总结经验,查找缺点,由考核小组监督,打分,评比先进班组。由于流动性质,我们开展了接力活动,保证了创建活动的连续性。在公司团委的领导下,各类青年技术攻关、工艺革新、青年科技论文征等五小攻关活动在公司各工程点上蓬勃开展。公司各级团组织通过深入广泛开展各类QC活动、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帮助团员青年掌握和提高现代科技知识,结合工艺改进、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等工作进行攻关,在团员青年中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氛围。各创建单位也广泛开展了各有特色的创建活动,例如,省级青年文明号金属结构白铁班在淮北二电厂#1单元控制楼空调风管制作过程中进行技术革新,为工程节约资金53.04万元。在国内最大的机组上海外高桥工程中,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锅炉焊接二班开展了形式多样,针对性较强的“五小活动”,如“T91根部充氩方案”,不使用昂贵的国外进口材料情况下,不但保证了焊口质量,而且为工程节约70万元,得到外国专家的一致好评。1999年,我们实施“号”、“手”联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岗位培训,提高青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淮北二电厂工程建设中,我们启动了省电力基建系统首家导师带徒仪式,把青工培训纳入了公司职工培训计划。先后有80对师徒签订了师徒合同。经过团组织严格过程控制,师教徒学已成为各个工程点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2年,我们又组织签订了18对师徒合同。目前,这18对师徒正奋战在上海外高桥电厂90万千瓦工程建设工地上。“号”“手”活动为加强企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广大团员青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了一流的工作业绩,先后有2个成果荣获省青工五小竞赛一等奖,2个成果荣获二等奖,1个成果荣获三等奖,公司团委获得省青工五小竞赛优秀组织奖,焊接中心QC小组荣获全国优秀QC小组称号。

抓注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倡导志愿者奉献精神。围绕工程建设,公司团委组织各级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5800小时,自发捐款8000多元,资助16名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儿童,无偿献血9600CC,植树200棵。由于公司是基建单位,大部分职工在工程点上施工,他们的家人生活上存在不少困难。鉴于此,公司团委及时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为职工家属解决实际困难,给他们维修家电,维修自行车、摩托车,进行安全用电咨询、健康咨询,修理门窗,装配玻璃,修旧利废,大大方便了广大职工家属的生活。在严格标准的前提下,公司共有50名优秀青年自愿成为首批注册青年志愿者。广泛开展的志愿者活动,让青年职工对社会、对企业贡献了一份自己的爱心。

四、以阵地建设为依托,活跃团的工作氛围

我们通过加强青年之家建设,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各项目部团总支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培训、活动中心。“青年之家”设施完备,为团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阵地,依托这些活动阵地,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青年文化建设格局。公司党委在团的活动经费上通过建立制度予以保证,另外,各团总支部也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切实保证团的经费来源,为团的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如淮北工地团支部通过业余时间承包小项目工程等多种渠道筹措团的活动经费11320元。有了活动阵地、经费和组织保障,公司各项团青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举办了“青春之歌”、“心连心”慰问演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党旗指引写辉煌”等大型综艺活动。特别是在工程高峰期间组织由团员青年组成的“心连心”艺术团赴一线为辛勤工作的职工演出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受到了广大一线职工的热烈欢迎。公司团委广泛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使读书小组在工地上遍地开花,让团员青年在业余时间有了一个好去处。“铁巴根”读书小组获得省总工会的表彰,被授予“安徽省先进读书小组”称号。团委自办刊物《电建青年》既是团青活动的宣传阵地,又是团员青年练笔的试验田。

扎实有效的团青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团员青年队伍的素质,在我公司先后涌现出全国重点工程建设青年功臣洪光宇、钱亚望,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焊接女状元、淮南市巾帼建功十佳标兵班伟、省级青年岗位能手江用德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青工。

目前,我公司广大团员青年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纷纷在岗位上掀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立足本职比贡献”的热潮。决心以创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为契机,在创建精品工程,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的同时,努力开创团青工作的新纪元。

第四篇:艺术立校创特色,以美育人促发展

——密州街道大华学校特色办学经验介绍

自开展新教育实验以来,诸城市密街道大华学校始终把强化艺术教育作为发展学生特长、造就教育特色的形象工程,深入落实“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书香校园,艺术满园”的艺术特色。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我们把艺术教育工作渗透到了各科的教学工作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不仅对学生授以知识,更注意以美育人,陶冶性情,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以求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美引善,以美育德,以美育人的教育效果。如今,大华学校已成为家长满意、学生喜欢、同行尊敬、教师留恋和领导信任的艺术特色学校,全校师生正走在一条从艺术领先走向全面优质的发展之路上。

一、创新办学理念,开启艺术之窗。

“以艺育德、以艺启智”是我校创建艺术特色学校的总体目标。在这个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我校分层推进、分步发展,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以特色项目教育为载体,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形成了以舞蹈、音乐、书法、绘画艺术、体育活动等多元发展的艺术教育特色发展格局。

二、健全管理机制,保障育人效果。

(一)为了加强领导力量,学校首先建立健全艺术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专门组建成立了艺术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实施“工作层层落实,责任人人明确,人员分项调配、目标分层确定、任务分头落实、问题协调解决”的工作管理机制,为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为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学校将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工作纳入对班级、教师的量化考核。在每学期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和优秀班集体评比中,都把指导学生艺术活动情况作为重要考核依据之一。

三、实施艺术教育,营造艺术校园。

实施艺术教育,课程是主渠道。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音乐、美术、写字、阅读等艺术课为中心,以其他学科课程为辅助开展艺术教育。我们要求所有学科课程教师,在各自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要主动探索和发掘艺术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快乐“读写绘演”。

结合“每月一事”,充分利用清明、“五一”、“六一”、“十一”、“圣诞节”等传统节庆日,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教育活动,努力让孩子们提升人文素养。如:“寻找故事大王”、“诗歌串串吟”、 “晨诵诗歌诵读”、“成语故事会”、“好书推荐”、“好书漂流”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演讲水平。在每年一届的“读书节”庆典展示台上,让孩子们尽展才能。

2.相约“经典名著”。

为了让孩子们用天籁之音,开启美好的一天,我们充分利用好每天早上20分钟的晨诵课,同时,我们还发动教师学生,编撰了“晨诵午读暮省”校本教材,并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进行直观阅读。

3.装扮“金色童年”。

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中,老师们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和创造性,同学生一起动手,装扮自己的教室。争星夺冠、阳光足迹、阳光园地、小小植物角、图书角等每一个特色鲜明的小小版面,遍布教室的每一个空间,创造出了利于学生成长的“润泽教室”。

4.拓展“第二课堂”。

活动课程,是向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兴趣小组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我校一直坚持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有计划地开展活动。采取集中活动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的特长,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操。并根据学生兴趣的需要,开设了基本技能训练课,如:毛笔书法、硬笔书法、国画、素描基础、中国画、演讲,合唱,器乐等等,逐步形成了以书法、剪纸、手工粘贴画、小制作等为特色的教学活动。现在,学校已初步形成了“班班有团队,月月有活动,期期有展示,人人有特长”的良好局面。

5.构建“理想课堂”。

(一)科学设置艺术教育课程。根据有关规定,学校科学设置艺术教育课程,引领学生步入广阔的艺术天地。通过绘画、剪纸、电脑、书法、舞蹈等各类艺术课程的学习,形成了人人爱艺术,班班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氛围。

(二)学科教学渗透艺术教育。在实施“课堂教学开放 缔造完美教室”的活动中,学校的做法是,抓住艺术课程中的审美因素,充分渗透艺术教育,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美育因素,有意、有度、有序、有效地进行学科美育渗透。从艺术课程走向多学科审美教育,形成整体性的美育文化。学校的优秀教师在进行了艺术课堂展示时,让

每一节课都能展现出其独有的教学艺术特色。整个教学过程尽可能以艺术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产生愉快情感体验,达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体”的效能,真正实现“以美育人”,最终实现“科科能审美,人人会审美,处处有文化”的艺术特色发展目标。

(三)开展艺术课程教研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开展艺术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紧紧抓住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这一亮点,深入开展艺术类小课题研究,形成了学校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以优化教学过程,推进学校课程的改革,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艺术课的艺术性,确保课堂教学的艺术质量。

6.尽展“艺术风采”。

在每年一度的艺术节活动中,学校努力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并邀请学生家长一同参与,与孩子们共同分享艺术成果。书画展示,课本剧、小品、相声等精彩展现,成为现场展示的优秀亮点。同时,学校还开设了艺术作品展示厅,展示的作品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充分体现了师生的发现美和创造美,体现了师生精湛的艺术水平,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7.追求“德艺双赢”。

在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方面,学校注重把走廊文化、宣传栏、板报、广播站、升旗仪式、主题队会等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围绕各种德育专题活动,积极开展专题化的书法、绘画艺术创作活动。重点加强书法、绘画艺术创作活动、体育活动与德育专题活动的有机整合,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艺术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艺术独特的魅力,培养了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

四、收获艺术硕果,呈现艺术特色。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艺术教育成绩斐然。近几年来,学校有10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获奖。其中,在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有300多名同学获奖;在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长江杯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我校学生朱铭琪同学制作的网页《握住时间的手》,获得国家一等奖;在潍坊市 “朝阳读书——童谣编创”活动中,有3人获得一等奖;在潍坊市体育、潍坊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云门春杯2008齐鲁第二届体育舞蹈俱乐部联赛”中,有2人获奖;在2012年潍坊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王一丹、杨智博同学表演的《校园剧:小兄妹》,获小学组一等奖,王铭同学的书法,获小学组二等奖;在潍坊市首届“实验教学杯小学硬笔书法大赛”中,于敏同学获甲组三等奖;在2012年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朱琳、刘一凡两名同学,被评为潍

坊市”读书之星“;在诸城市“风华少年”评选活动中,我校有176名同学分别获 “丹青小能手”、“小小书法家”、“演讲小状元”、“才艺小明星”等称号;在市第二届少儿普通话暨第二届青少年才艺展示大赛中,近30名学生获奖,学校也荣获优秀组织奖;在“科技小能手”大赛活动中,我校有145名同学荣获“小小发明家”、“探索小专家”和“科学小博士”称号。

学校也先后获得“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实验学校”、 “山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最佳组织奖”、“潍坊市中小学“311”工程机器人实验室教学示范校”、 “潍坊市中小学“311”工程电脑制作活动特色学校”、 “潍坊市实验教学示范校”、 “潍坊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 “潍坊市图书阅览示范校”、2012年度潍坊市“书香校园”、“潍坊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精神风貌奖”、“潍坊市少先队雏鹰大队”、“全国红旗大队”等称号。

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体师生的辛勤汗水和超人的智慧,荣誉的获得,体现着各级领导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还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我们将进一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努力把艺术特色教育做优、做大、做强,在特色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再攀高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艺术教育绽放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

第五篇:以德育人(范文)

以德育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苦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是的,如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点头”,教师要想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连漪至浪花,必须着力培养“多情善感”的学生。中小学阶段是孩子思维发展,情感与志向和道德养成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培养和塑造,事关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师担负着教育学生的重要责任,教师的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才能有力地塑造学生的品德,我认为,应该注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德育人

以德育人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学校德育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道德观念和文明习惯,包括正确的政治观点,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等;也包括最基本的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如诚实、礼貌、文明、友善、信誉、责任等;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正直、勇敢、勤恳、豁达、公正无私、意志坚强等。以德育人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提高道德批判和选择能力,面对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教师采取的方法、形式和内容选择是决定育人成败、效果优劣的根本所在。美国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曾经说过:道德之完成有两大“瓶颈”:其一是“由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人自觉及普遍原则的建立”,其二则是“由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但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育人教育:

第一,运用课堂教学进行中华民族的美德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深奥、枯燥的道德术语只能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最好的方法是把哪些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好的心理情感借助于人物和事件,以故事形式表现出来,让他们在欣赏美文中受到美德的熏陶,为培养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例如语文教材中的“司马光砸缸救人”、“邱少云烈火中严守纪律”;数学教材中的“圆周率的发现者祖冲之”;音乐教材中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将使他们终生受益。在教学中,我们就要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明是非、讲气节、知廉耻、重操守、守信义,既传授了知识,发展了学生智能,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第二,开展有益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现象、正确分析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等现象特征,提高他们独立自主的判断、选择能力和自我教育、约束、保护能力。社会现象是复杂的,由于学生个体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和个性的差异,必然会出现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结论。这正是教师在育人活动中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首先,教师要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如班会、周会、讨论会、答辩会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去面对现实、体验生活;其次,要给予学生说话的机会和权利,鼓励学生独立思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任何人不得越俎代庖;更不能以任何方式扼杀学生的思维兴趣。要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对错,比较美丑、权衡善恶,最后达到认识的升华。此外,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构建展示自己的舞台,启发鼓励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不辞辛苦,向着自己设立的目标迈进,直至取得成功。例如举办书画展览,开展小创作、小发明、小实验活动,举行诗歌、作文朗诵会等,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三,构建“联合育人”体系,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基础道德教育。学生系统的道德教育虽然来自学校,但他们的道德品质也会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德育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要密切配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用诚、信、美填补学生的生活空间,预防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因素侵蚀学生幼小、天真的心灵。

二、以德律已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它对人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无不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其现象为教育工作带来的不利因素,努力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现代教育理论,以德修身、严以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身边的言行小事做起,从现实的生活做起,重道养德,修身立范,言传身教、以自身的高尚情操影响学生,为自己的学生做出表率。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这是师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教师。以前,提倡“尊师重教”,现在应提倡“尊生重学”。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志趣和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意愿。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明确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既是为学生授业解惑的学者,又是为学生指引人生的向导;既是学生推心置腹的朋友,又是与学生共话忧乐的知已。教师要善于深入学生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又要放开手脚、展开平易近人的笑颜,自觉树立起平等的观念。让学生真诚地认为是和他们共同学习的,是“一个战壕的战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觉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人和创造者。

其次,要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为他们树立起言传身教的典范。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神圣职责,甘愿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甚至一切。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态,干好“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事业。时时处处不以“师者”自居,不以“长者”自傲。要有正确的爱生观,知之深、爱之切;要全面关心学生,让学生在真爱中体会真爱,学会真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让“晴朗的天空”永远浮现在你的脸上,让学生时刻都能从你身上取得快乐。

第三,要公正无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穷的,他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汇集在他的人格里,可以催人

向上,激励人生;也可以让学生心负重荷、消极抵触;甚至可以使其一 蹶不振、毁灭前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管理者、组织者变为协助者、参与者。地位平等了,但身份没有变:教师仍然是老师。因此,更要洁身自好,不要玷污“老师”的形象。一要公正无私不近亲厚友、平等对待学生;二要正确评价自己,善于听取别人(包括学生)的批评;三要廉洁从教、远离“铜臭气”和“脂粉气”,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三、以德兴教

教师的道德素质,包括公众道德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其中,职业道德修养尤其重要,它是从事教师工作的直接需要,决定着教师工作的成败,进而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兴衰。因此,一个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人格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技能、知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并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效益日益提高,才能使教育大业兴旺发达。做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坚定的事业心、责任感。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进而向着高层阶段探索攀登。同时,要不断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

其二,要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课程和教法都在不断改革,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新的教育形势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把学习作为终身需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其三,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由“辛苦型”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研究怎样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效益等等。

以德育人、以德律已、以德兴教是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广大教师 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信心百倍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教育重任,满怀豪情地开拓教育发展的新天地。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

上一篇:阅读短文善良的美丽下一篇:幼儿教师学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