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需求分析报告

2022-07-22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信息需求分析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信息需求分析报告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系统目标:

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的信息进行管理,图书馆的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图书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因此要对读者资源,图书资源,借书信息进行管理。本系统的开发就是在于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强图书馆的管理。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图书馆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图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管理者或读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进行图书管理和借阅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易忘记、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易修改、可靠性高、存储量大、数据处理快捷、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便于打印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也是图书馆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而本系统主要开发的就是图书信息的管理。

图书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工作:

(1)对所有购进的图书,进行入库记录。

(2)对所有学员领用图书们进行出库记录

(3)对所有的购进图书和出库图书以及库存进行统计。

(4)对购进图书和出库图书以及库存进行查询。

根据这样的需求,具体设计表如下:

读者基本信息表(学号,姓名,所在院系,出生日期,性别,联系方式,登记

日期,)

读者信息表(学号,姓名,所借图书,应还日期,所欠罚款金额,操作员) 图书基本信息表(编号,书名,类型,作者,出版社,价格,现存量,库存量) 图书征订表(征订编号,图书编号,订购数量,订购单价,订购日期,操作员,

是否入库)

图书借阅表(图书编号,读者编号,借阅时间,应还日期,操作员) 图书归还表(图书编号,读者编号,归还时间,操作员,确定归还)

图书惩罚表(图书编号,读者编号,借阅日期,归还日期,应罚金额,实收金额)

第二篇:教师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

编写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教师日常工作安排来设计开发的系统。一是动态了解教师教研信息,规范管理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科研信息、奖惩信息等;二是为我系教师绩效评估提供支持和参考。写出需求分析文档作为项目设计的基本准则要求,以及作为系统分析员进行系统分析和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时的手册。

需求概述:

试设计一个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1)录入功能:输入教师的信息(不一定按顺序)

(2)排序功能:根据输入的教师信息,按照教师号由小到大排序

(3)输出功能:按教师号由小到大输出所有教师信息

(4)查询功能:至少一种查询方式(按教师号查询 或 按职称查询等)

(5)修改功能:能够修改教师的信息

(6)删除功能:能够删除指定教师的信息

需求说明:

教师信息包括: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资、住址、电话等,并且要求教师号不能重复;

输入的教师信息要求用文件形式保存,并可以对其进行排序、浏览、查询、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对教师信息应该能够分别按教师号以及职称两种方式进行查询,并且要求能返回所有符合条件的教师的信息;

对教师信息的修改应逐个地进行,并且任何一个教师信息的更改都不会影响其他的教师记录;

所设计的系统应以菜单方式工作,应为用户提供清晰的使用提示,依据用户的选择来进行各种处理,并要求在此过程中能够尽可能的兼容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第三篇:育龄群众计划生育需求信息分析报告

为全面提升我街道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2010年,在全街道进行了育龄群众需求信息调查工作,通过信息的收集,了解群众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满足群众的需求,不断深化优质服务,改进管理模式,群众的满意率得到明显提高。现根据需求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一、群众需求信息分析

2010年共收集群众需求信息183条,整理归纳为以下个4方面(1)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需求。一是希望通过技术人员采取上门指导、面对面讲解、专业网站提供知识查询等形式,让育龄群众了解各种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有关知识。二是计划生育基本手术费用报销额度要求进一步提高,希望至少能占到所有费用的80%以上。三是希望提高避孕药具种类和质量,特别是避孕套质量的提高呼声比较大,要求避孕套能可选种类多点。四是已婚育龄群众希望一年二次查孕查环查病检查,还应每年获得一次较为全面的生殖道疾病普查普治服务并希望到更为专业的县级以上医院进行检查,同事希望获得生殖健康咨询、政策法律咨询及性病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服务。五是希望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从检查、治疗设施和业务水平,其次是服务态度和卫生状况等方面加强改进。(2)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培训需求。50%的群众希望获得涵盖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方面主要是关于生育政策及奖励扶助政策知识需求;生殖健康方面最希望获得的是常见妇科病防治知识,要求获得优生优育知识需求明显提高达到30%以上,其次是避孕节育、青春期保健、新婚期保健、性病/艾滋病防治等相关知识,希望计划生育职能

部门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通过计生人员登门宣传、看电视/VCD、宣传图画和召开培训会等方式获得自己所需的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知识。(3)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知识需求。新婚夫妇主要希望获得新婚期生殖保健知识、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知识的培训,并帮助准备怀孕的妇女选择最佳怀孕时间及孕前注意事项;对已怀孕的妇女培训孕期保健知识,指导孕期应注意的事项,产褥期妇女希望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加强产后随访,了解掌握母婴健康状况,指导产褥期注意事项、母乳喂养、科学育儿及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等知识;渡过生育期后的妇女希望获得生殖健康及更年期保健等知识的培训,帮助她们预防妇女常见病和性传播疾病,增强她们生殖保健意识和预防能力。对我区现在开展的六免二补政策育龄群众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达到了90%以上,但有不少育龄群众只是听说过这个政策,具体的了解还是很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有关内容的培训和宣传。

二、方法与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下列工作措施

1、深入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道感染防治、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进一步加强“六免二补”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一是通过宣传、培训、咨询、随访工作的进一步规范,提升技术服务人员和育龄群众的“双知情”。二是创新生殖保健服务机制,进一步规范生殖健康查体服务,进一步完善阳性病人随访服务制度,在健康查体的同时查病治病。积极争取政策增加投入,提高查体质量。三是建立和完善优生与孕情监测的咨询服务程序,进一步街道、村级优生咨询,加大优生优育宣传及健康教育力度,满足群众对优生优育优教知识的需求。

2、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设施,分期宣传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基本知识,利用各种纪念日进行专题宣传,把计划生育及优质服务贯穿始终,在主要道路、街道两侧刷写永久性标语、宣传画等多种形式,使广大育龄群众耳闻目睹计划生育及优质服务的内容,对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在大范围、覆盖式宣传的同时,针对不同生理阶段的育龄群众,利用人口学校、悄悄话室、村级计划生育宣传室加强个性化宣传教育。三是编印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小折页,分别把育龄群众各个生理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应享有的服务和计划生育政策及各项工作管理规范进行详细说明,有针对性地分发到育龄群众手中,进一步加强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性健康、生殖保健、预防艾滋病等知识的教育培训,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95%以上。

3、在计生管理方面,要强化计生队伍的依法行政水平,让他们在思想上树立起群众感念、职权法定观念和服务观念,进一步树立计生队伍的良好形象。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加强流出未婚女青年的管理。

根据调查分析,广泛调研,我街道将结合实际,把群众的意愿作为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需求,把握群众需求脉搏,变我送你拿、为你需我送,强化按需服务的理念,将服务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贴近时代,掌握广大育龄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最急切的问题,为推出紧扣时代背景的政策和措施,加快计生工作机制的转换创造条件;贴近目标,通过一系列调研,进一步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

第四篇: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GPS需求分析报告

XX物流运输有限公司

09 营一 马 彦 龙 09020101049

2010/11/20

1

目 录

引 言

一、 物流运输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二、物流运输行业需求特点分析

三、GPS介入物流运输市场的分析

四、XX物流解决方案功能介绍

五、GPS在物流企业应用的优势分析

六、总结与建议

引 言

物流定义:

物流是指通过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相关活动,把商品资料从供应方向需求方转移的实物运动过程。 GPS应用:

GPS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就是物流企业通过GPS物流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全面跟踪货运车辆与货物的运输情况,使客户可以随时了解车辆与货物的位置与状态,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有效监控与快速运转。

一、 物流运输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与成熟的军用方面相比,GPS在民用方面却差强人意,特别是在需求庞大、最有应用前景的物流行业,目前GPS系统几乎还没有形成一个应用的规模。自从2005年5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宣布,物流行业实施《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这就要求所有参与评估等级的物流企业货物跟踪水平要达到50%至90%,为GPS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的2~3年时间将是GPS行业冲关物流行业的最佳时机。

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车辆运营的空载率约45%左右。造成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企业无法准确知道运行车辆的具体位置,而且无法与司机随时随地地保持联系,不能为其组

织货源和灵活配货。同时,司机只能凭个人经验确定路线,有时不能找到最佳路径,不仅延误时机而且增加运行成本。另外,实际客户也不能及时了解货物配送过程的情况,不能和物流企业协调配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跨平台、组件化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逐步成熟,基于GIS/GPS平台应用的物流企业也会越来越多。预计国内GPS市场需求在2011年将达到320亿元。

二、物流行业的需求的特点分析

需求特点:车辆众多,信息量大与货运单据配合紧密对系统响应要求灵活、及时数据共享程度要求高

- 运行中的车辆位置分散流动信息沟通困难可同时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包括GSM/CDMA 短消息、GPRS、集群支持多级架构,多中心级连、分布式互联,支持移动中心 - 系统具有完整安全以及自动灾难恢复机制,保证安全稳定,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 精确的数字地图及专业的地图服务支持,拥有全国至地级市的精确定位!

1. GPS的应用,必将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日常运作数字化,包括企业拥有的物流设备或者客户的任何一笔货物都能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不仅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同时提升企业形象,能够争取更多的客户。

2. GPS和无线通信的结合,使得流动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变得透明而且可以控制。结合物流企业的决策模型库的支持,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仓储情况,并且由GPS获取的实时道路信息,可以计算出最佳物流路径,给运输设备导航,减少运行时间,降低运行费用。利

用GPS和GIS技术可以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跟踪、报警、通信等,能够满足掌握车辆基本信息、对车辆进行远程管理的需要,有效避免车辆的空载现象,同时客户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了解自己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细节情况。比如在草原牧场收集牛奶的车辆在途中发生故障,传统物流企业往往不能及时找到故障车辆而使整车的原料坏掉,损失惨重。而GIS/GPS能够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人的因素也处处存在,而GIS/GPS能够有效的监控司机的行为。

3.通过对物流运作的协调,促进协同商务发展,让物流企业向第四方物流角色转换。由于物流企业能够实时地获取每部车辆的具体位置、载货信息,故物流企业能用系统的观念运作企业的业务,降低空载率。这一职能的转变,物流企业如果为某条供应链服务,则能够发挥第四方物流的作用。物流企业通过无线通信、GIS/GPS能够精确地获取运输车辆的信息,再通过Internet让企业内部和客户访问,从而把整个企业的操作,业务变得透明,为协同商务打下基础。

六、总结与建议:

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所以上述方案并不能解决用户的所有问题。根据GPS技术在国内车辆监控调度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从成本、技术成熟性、配套设施等因素考虑,建议物流系统分三个阶段实施,方法和步骤如下:

阶段一: 实现车辆的报警、定位和监控。(已具备)

阶段二:实现调度信息的下发和工作单的打印的输出;实现车载货物条码信息的实时上发;在软件上实现GPS监控软件与物流管理系统软

件的连接,物流管理系统或调度中心可通过接口直接查询车/货的位置并下达调度指令。实现各个单机版中心之间的互联互用。 阶段三: 实现车辆的自导航设施。

之所以把车辆的自导航设施的实现放在最后一个阶段,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目前成本较高由于基础设施的滞后,如智能化交通系统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国内的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缺乏统一的标准,可供使用的图源严重缺乏,地图的更新远远落后于道路建设和城市建设。

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这需要物流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运输车辆的信息,对运输车辆实现实时监控调度。现代科技、通讯技术的发展,GPS/GIS技术的成熟和GSM/GPRS无线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了强大而有效的工具。3G(GPS/GIS/GSM)对物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09 营一 马 彦 龙 09020101049

第五篇: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1 背景

1.1 新医改政策对医院信息化的要求

1. 医改中关于卫生信息化的总体要求

新医改对卫生信息化的目标是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提出要统

一、高效、互联互通的目标。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2. 新医改下,医院信息化新需求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变革带来区域化和集团化的趋势。医院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个医院,将成为一个医疗服务体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3~5年内,这个趋势将成为现实。既然是区域化和集团化,这里面就有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就会有城市医院和社区的合作,城市支援农村。要求医院既要考虑自身的信息化,而又不能单独考虑本院,要考虑一个集团,考虑一个区域,眼光要扩大。医院面临很多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的变革也会带来外部需求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以医疗保险为例,医保部门提出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的口号,带来的审核就日益严格。同时药品管理部门,包括基本药品目录的实施里面有非常重要的一条,要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将对医院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

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成立以后,非常强调要通过信息系统来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要开展绩效考核,开展管理评价,势必对医院信息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带来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更加注重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系统与物资采购系统成为热点;更加注重提高效率,优化流程,客户服务系统,和临床路径应用。

3. 医院信息化顺应策略

架构方面,原来医院内部的模块是紧耦合的,从数据库到数据库有很多的接口。现在面临外部这么多复杂的变化,而且同时面临着区域化的前提,基于外部信息,区域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基于管理要求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要求我们的架构必须松耦合,并建立一个整合平台。

标准方面更加注重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原来可能是一家医院埋头做自己的系统,可能对标准不是非常重要。现在要考虑区域,要考虑很多外部的管理要求,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更加注重标准化,不能只考虑自己医院的建设。

应用方面,从医院来说要加强成本核算系统和物资采购系统,这是经济的命脉。再就是以临床路径为导向的电子病历,这是必然的趋势。 1.2 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痛”

在医院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受经验不足、技术更新、医疗政策调整、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暴露出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 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初期的不成熟和历史的原因,许多医院信息化建设缺少总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导致医院的诸多系统由不同厂商的产品和服务构成,进而出现了“信息孤岛”的现象。 2. 医院的决策者、业务科室和患者对医院的管理、业务和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对在用系统的扩展能力和适应性提出新的挑战,针对系统的更新和改造,带来了原系统的资源保护和再利用等问题。

3. 外部环境的改变,使医院与分院、门诊部、卫生主管部门、医疗保险保管理部门、社区卫生之间的协同及信息交换需求越来越频繁,而原系统却无法适应变革需要。 1.3 国内医院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

在新医改和市场化的影响下,医院开始专注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业务运营效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以提高医院竞争力。坚持社会效益为第一位;通过提高社会效益来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提高经济效益,增进经济实力,扩大再生产和发展医学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这已成为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

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关注以下内容: 1. 临床信息化建设仍是重要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临床为核心,更多专注于改善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护质量、提高医学治疗的效率和水平,方便病人就诊。 另外,医院信息化的深入将带动医疗管理模式的转变:

 静态管理 → 动态管理  终末管理 → 环节管理  手工管理 → 自动管理

2. 为了更好的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应加大医院信息化在医疗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为医院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在医院内部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提高医院竞争力。

3. 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适应未来医院信息化发展需要,信息技术最好选择当前主流技术,同时系统设计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易用性等特性,使其符合医院的业务需求改变、流程优化等需要。

4. 医院信息化向着集成化方向发展,在医院内部实现HIS、LIS、PACS、EMR等系统间的信息集成,同时与疫情上报系统、银行、医保等外部系统间的集成,实现病人信息的快速传输和高度共享。 5. 医院信息化的安全问题,医院信息系统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是头等大事。

6. 医院信息化发展需要统一的标准规范的支持,除了国家卫生部2002年4月最新版《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外,还应考虑HL

7、DICOM

3、SNOMED、XML、ICD-

10、医院基本数据集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7. 与实力强的供应商寻求全面的合作,为医院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 需求分析

2.1 建设目标

基于医院的发展思路及战略目标,本着先进、实用的原则,黄岛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应为:利用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医学信息处理技术,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办法,建立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对全院的信息资源(人、财、物、医疗信息)进行全面的数字化,优化和整合医院内外相关资源为临床、教学、科研、保健及管理服务,提供先进的,便捷的,人性化的信息服务;逐步建立区域的健康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医院在本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益与社会效益,打造现代化的数字医院,达到并超越三级医院信息化标准,为医院的发展战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撑,并最终实现以下目标:

1. 人性化:黄岛中医院信息化建设应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系统的每个细节设置都应体现人文关怀,考虑如何设置才能更加的方便患者,方便业务人员,更加人性化。

2. 集成化:黄岛中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由众多不同的系统组建而成,但这些系统必须进行统一的集成,不能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3. 智能化:黄岛中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突出智能的特点,减少人工环节,增强自动化的程度,增加辅助支持的功能。

4. 无纸化:黄岛中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通过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电子申请单、电子报告、电子办公、综合统计分析等应用建设使医院各级业务操作逐步走向无纸化。 5. 无胶片化:黄岛中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通过实施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立医院放射科数字阅片中心和诊断工作站,临床中心数字阅片室,医生影像浏览工作站等实现全院无胶片化临床模式和管理模式。

6. 无线网络化:黄岛中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通过建立无线网络,使用笔记本、平板电脑、PDA、无线病情跟踪器等无线设备实现医生护士查房,库房管理,病人病情跟踪等等,不受空间限制。 2.2 建设原则

黄岛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原则是:遵循《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满足医院信息化实用共享,“统

一、高效、互联互通”的要求。采用多层软件体系架构,能随时适应未来的新的需求调整,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信息服务共享及各种服务的快速整合与快速响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总体架构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总体架构是整个系统建设的灵魂和基础,总体规划就好比大楼的地基。在总体规划时,需要同时根据IT技术和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考虑系统可持续发展,考虑系统的开放性、扩展性、业务敏捷性等。系统能够适应未来新技术的变化,能够适应未来不断发展的业务,同时也能够支撑医院规模的扩大。系统框架决定了系统将来的扩展、对业务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 标准性与规范性 逐步构建基于HL7(国际通用医疗电子数据交换标准),IHE(医疗信息系统集成标准),ICD10(国际疾病分类编码),SNOMED(医学系统术语标准)等医疗行业的标准以及卫生部相关标准规范的规范化信息系统。标准规范包括术语规范、业务规范、技术规范、数据规范、接口规范、运维管理规范等。根据近几年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版本,需要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整合各种标准规范,同时完善升级目前已有系统的规范化建设。

3. 先进性和成熟性

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充分体现面向服务、面向管理的特点,把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化产品,提高系统性能,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和使用价值,适应业务和技术发展方向。

4. 全面性和专注性

应用软件方案设计周到、全面,涵盖业务过程、业务管理、统计查询和决策支持等各方面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通过各种信息平台的整合,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

5. 经济性和实用性

确保系统性能优良、价格合理,保护用户投资。系统设计面向实际,坚持实用、经济原则。应用软件设计充分考虑用户习惯,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和丰富的联机帮助,提升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6. 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计时采用可靠的技术,系统各环节具备故障分析与恢复和容错能力,在安全体系建设、复杂环节解决方案等方面考虑全面、切实可行,建成的系统安全可靠,稳定性强,从而把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降至最低。

7. 安全性和保密性

系统所涉及的数据都是卫生行业的保密数据,因此系统设计把安全性放在首位,既考虑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也考虑到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在各个层次对系统访问进行控制,设置严格的操作权限,并充分利用日志系统、健全的备份和恢复策略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8.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设计时使系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充分考虑系统升级、扩容、扩充和维护的可行性。针对应用系统涉及用户多、数据量大的特点,还充分考虑到大幅度提高业务处理的响应速度、统计汇总的速度和精度等实现技术。

9. 灵活性和兼容性

软件设计充分考虑了整个应用系统的灵活性,随用户需求改变而及时调整,通过合理划分模块,实现应用软件对业务变更或软件技术发展的灵活适应能力。

2.3 功能性需求分析 2.3.1 打造全面的数字化医院

数字化医院全面解决方案以“服务新医改,面向区域协同”为指导思想,在传统的数字化医院基础上,重点构建面向区域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为实现大型医院、分院、联盟医院、社区之间的业务协同和分工协作提供信息支撑。

数字化医院全面解决方案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诊疗全过程管理为主线,为医院提供专业化、智能化、集成化、一体化的临床诊疗服务;同时依托运营管理与医疗管理两大主线,以提高医院经济、社区效益为基本点,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实现医院在医疗和运营两个层面的高效协同、科学决策以及持续改进。 卫生局卫生局社保社保银行银行三网融远程会诊远程会诊健康服务健康服务双向转诊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会诊数字化医院数字化医院其他医院其他医院合作医院合作医院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居民家、企业居民家、企业 数字化医院建设蓝图

2.3.1.1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

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诊疗全过程管理为主线,以促进临床诊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为目的,在临床专业化、智能化、集成化、一体化操作等方面逐步深化,同时在从管理角度能够深入到具体的医疗控制环节中,支持医院临床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医生诊疗活动过程中的实际工作需要。

移动医疗临床支持系统PACS/RIS图文报告安全用药信息手术预约信息监护记录病历浏览器手机医疗协同临床辅助决策DSS移动医生查房PDA移动护理运营类系统诊断信息医嘱信息病历信息工作量信息护理执行信息质控信息HIS病历知识库病历检索与分析医疗质量管理临床数据挖掘辅助科研病理医疗权限管理传染病管理手术质控管理环节质控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病历质控管理合理用药院感管理数字签名管理绩效考核超声路径维护路径执行路径质控变异管理效果分析内镜电子申请单LIS医嘱记录病历信息手术麻醉管理医嘱医嘱开立医嘱处理输血管理同意书治疗记录临床服务病历文书问诊体格检查诊断诊疗计划成本核算护理病案管理护理记录监护护理评估病案归档分娩记录病案首页病程记录知情同意书护理问询体格检查护理计划健康指导治疗理疗透析治疗病案质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入出转物价信息药品信息物资信息库存信息物流管理护理管理诊断信息病史信息病案追索合理用药检查检验电子申请单手术麻醉手术麻醉申请同意书介入治疗植入治疗病案借阅体检报告…………检查检验记录检查诊断手术麻醉记录放疗膳食治疗病案统计病历信息共享临床信息整合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健康档案信息共享病历信息共享卫生局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

2.3.1.2 以运营管理为主线的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依托运营管理与医疗管理两大主线,以提高医院经济、社区效益为基本点,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实现医院在医疗和运营两个层面的高效协同、科学决策以及持续改进。 医疗集团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物流管理资产管理绩效与人力资源管理移动医疗及物联网移动无线医院综合经营分析与决策支持投融资管理综合经营分析评价科室级部门经营管理RFID人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奖金分配人事档案、薪酬管理、考勤管理排班管理、人才管理、干部管理财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薪酬发放、报表管理科室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医院综合运营分析、科主任经营分析预算编制、支出控制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医疗信息服务系统电子病历EMR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PACS/RIS科教与知识管理医疗管理与质量控制物物流管理采购管理、库房管理、代销品管理消毒包管理、耐用品管理、应付款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库房管理卡片管理、日常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H-ERP基础平台机构、帐套、基础编码、角色、权限、……… 以医院管理为核心的医院综合运营信息系统

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H-ERP),是现代医院运营管理的综合系统,通过对“物流、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的统一协调管理来实现对医院人、财、物各项综合资源的计划、使用、协调、控制、评价和激励,从而确保医院健康、平稳的经济运行;它的本质是以战略规划目标为导向, 以会计、人事为核心、预算为主线、成本和物流为基础、绩效薪酬为杠杆的医院运营管理目标决策体系。

现代医院综合运营管理涉及到的业务包括: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物资耗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绩效奖金管理等。 2.3.1.3 面向区域的无边界数字医疗

服务无边界,打破医院围墙,扩大服务可及性。以资源整合为目的,加强规划管理,重点加强薄弱区域和领域的能力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集团医疗:实施集约化经营管理,扩大规模效应,走以质量、效益为主的规模化发展道路。

 联盟医疗:建立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紧密的医疗协作服务模式,充分运用存量医疗资源,扩大服务可及性。

 远程医疗:以高端医院为核心,与基层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连接,有效提高基层医院诊断水平,缓解偏远地区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 分级医疗:建立与公立医院及城乡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上下联动,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

 家庭医疗:采用一体化健康监测设备,通过互联网,将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保健服务与个人、家庭的动态健康管理以及医疗监控与管理部门关联,使优质的医疗资源向基层、家庭、个人延伸,打造即时、便捷的健康服务模式。 2.3.2 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患者满意度将纳入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范围,赢得病人良好的口碑,对于非公立医院来说尤为重要。无论是对于中高端群体,还是普通百姓,病人对于健康医疗的基本需求都是“看好病、少花钱”。如何在满足病人基本需求的同时,使病人能够享受到更周到、更贴心的服务?除了要采用科学规范的管理之外,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为病人提供便捷、多元化的服务渠道,从而充分体现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各种具有黄岛中医院特色的健康医疗服务,解决当前比较突出的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打造品牌形象的同时,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围绕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这一服务理念,开展“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3.2.1 “一卡通”管理模式

通过建立发放患者诊疗卡,建立个人健康诊疗档案,每位病人将拥有一个唯一识别标识,病人健康诊疗信息可以实现统

一、共享,减少相同信息重复录入,从而缩短病人的等候时间。另外,诊疗卡可与银行卡、医保卡、居民身份证等建立关联,真正实现“一卡通”的管理模式,改变传统收费模式,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实现病人基本信息、诊疗信息、健康档案、费用信息等信息的集中式管理。

自助服务终端•挂号分诊台•自动分诊医生诊室•叫号•看诊患者•充值自助服务终端•充值•自助交费门诊药房•刷卡收费•自动摆药•排队叫号检验科•刷卡收费•样本采集放射科•刷卡收费•预约登记

门诊业务流程优化示意图

2.3.2.2 预约服务

在中国的医院,绝大部分是随机病人,什么时候来,什么样的病人,医院无法计算,这样给医院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可通过门急诊挂号系统、网上预约挂号系统、自助挂号服务终端,以及电话预约、门急诊窗口现场预约、诊间预约、检查检验预约等系统或方式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预约服务。通过预约就诊,能够大大减少患者从挂号到就诊之间的无效时间,便于患者分流,优化医疗资源;诊间预约使患者可以选择复诊与初诊由同一位医生接诊,即保证了医疗过程的连续性,又能充分体现医院管理的首诊负责制。 2.3.2.3 多媒体导医咨询自助服务

通过大屏幕、触摸屏终端、排队叫号系统、门户网站、电话咨询、手机短信等多渠道为患者提供医院概况、就医指南、住院指南、急诊指南、医院平面图、科室介绍、医生介绍、收费价格、诊疗费用、急救健康常识、专家出诊时间、就医指导、检查检验结果等信息服务,使患者能够及时掌握必要的、有用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医院知名度、医患亲和度及患者满意度。

患者可通过自助服务终端,进行自助打印报告、缴费、查询、挂号等业务。 2.3.2.4 随访服务

通过主动的电话、短信等方式对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按需随访,及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私人医生”式的个性化健康医疗服务。 2.3.2.5 健康监护服务

通过专业化的健康管理平台,利用先进的健康监护终端,为病人(服务对象)提供包括慢病管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教育、就医服务、风险预测、健康跟踪、专家互动等全面的、实时的健康监护服务。 2.3.3 H-ERP业务关联逻辑需求

2.3.3.1 以会计为核心的业务整合逻辑

固定资产系统发生的入库、出库、维修、折旧等业务处理单据可自动生成会计凭证; 物流管理系统发生的采购、入库、出库等业务处理单据可自动生成会计凭证;

HIS系统发生的门诊收费、住院预交、出院结算、在院结算等业务单据可自动生成会计凭证。

2.3.3.2 以预算为核心的业务整合逻辑

预算系统中实现物资采购预算管理,并与物流管理系统建立采购计划与采购预算之间的约束提醒;

预算系统中实现科室支出预算管理,并与会计核算系统建立借款、报销环节与支出预算的约束提醒; 预算系统可依据成本核算系统的实际发生数自动核销预算。 2.3.3.3 以成本为核心的业务整合逻辑

成本核算系统获取物流管理系统中的科室材料消耗数据作为科室直接材料成本;

成本核算系统获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科室使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维修费用作为科室直接成本;

成本核算系统获取会计核算系统中的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管理支出科目下的支出数据作为科室直接成本。

2.3.3.4 以绩效为中心的业务整合逻辑

绩效管理系统获取成本核算系统中相关经济效率指标作为KPI指标源; 绩效管理系统获取预算管理系统中相关预算达成率指标作为KPI指标源。 2.3.4 系统流程优化与整合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创新医院的看病服务流程,优化配置医疗服务资源,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平台的规范、高效、便捷,且能应付突发事件的就诊服务流程,提高医院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推动医院管理机制创新,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程序多、时间慢等问题,使医院的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信息为主线”的设计思想,实现合理有效的病人就诊诊疗流程,实现全流程卡、条码(腕带)管理。实现合理有效的医院部门之间的服务流程,简化医院内外信息的传递过程。 2.3.4.1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2.3.4.1.1 总体业务流程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病人在院就诊过程描述如下:

病人A到门诊处,挂号,然后就真,如果无需住院,则凭处方(有门诊医生站则用电子处方)划价缴费,然后到门诊药房取药或者做检查检验预约。如果需要住院治疗,则从门诊转到住院科室登记并缴纳预交金,再由护士工作站判断进行入科,医生诊疗后下达医院,并由护士通知摆药或进行处方取药、手术检查检验申请、预约,同时计算机进行后台自动计价。预交金不够时,通知缴费。然后由药师进行摆药治疗。病人治愈/死亡/需转科、院时,由医生通知出院,病人凭此到收费处结账,获得同意后到护士站办理出院手续,然后出院。

为了能更好的适应黄岛中医院业务发展需要,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和梳理,为了更好的参与应用软件功能设计,先将医院几个主要流程简要阐述,包括门诊业务流程、住院业务流程、检验业务流程和检查业务流程这四大核心医疗业务流程。 2.3.4.1.2 门诊业务流程

传统医院的门诊业务流程烦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个就诊过程为了非诊疗环节,患者来回奔波频繁,做多项检查更是如此;长龙排队等待现象严重;候诊秩序比较混乱,影响医师工作;诊室的隐密性有待加强;意外情况(收款员录入错误,药品无库存,检查时需要加项目等)加重了患者来回奔波和排队的苦恼;未提供预约机制,加重了患者就诊等待时间,“三长一短”现象一直比较严重,甚至到院后无法挂到号就诊的患者也比较常见。

因此黄岛中医院从建立之初起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流程,通过数字化建设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实现对门诊业务流程优化,充分利用资源减少业务压力,达到优化流程,改善秩序,提高质量的目的。根据业务分析,建议运用就诊卡和医保卡优化的业务流程设计如下图:

门诊业务流程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医院使用就诊卡建立的“一卡通”业务系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门诊就诊流程,通过分诊台分散挂号,各医技科与药房直接支付,取药处设置座位和大屏幕,输液自动打印座位和瓶签,为患者提供各种预约机制,等离子或液晶大屏幕信息公示,设置自助服务机器等措施,这些都减少了患者来回奔波的次数和排队等待的时间,减轻了门诊压力,提高了门诊的容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就诊秩序和诊疗环境,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方便了患者就诊,使整个门诊业务流程焕然一新,更加的人性化,智能化。

1. 卡管理窗口:医院将需建立专门的卡管理窗口,该窗口可以是银行设立的窗口,也可是银行授权给医院的业务窗口,主要完成新就诊卡的发放,银行帐户的绑定,取消绑定,银行帐户的建立,存款,取款,挂失,更换等卡管理服务业务。 2. 候诊护士站(护士分诊台):护士站可刷卡后自动挂号支付后打印候诊小票使患者进入候诊状态,护士站收到挂号信息后运用排队叫号系统负责候诊队伍的调整和呼叫。呼叫可以用计算机接大屏幕显示器和语音呼叫器,进行自动的候诊提示和呼叫。 3. 门诊医生诊室:门诊医生站在完成所有诊疗工作后发出诊疗结束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将结束标志传到候诊室,候诊呼叫系统自动消除此患者的显示,同时呼叫下一个患者,诊室的门眉设置一个单行的LED显示正在就诊的病人。就诊完毕后若患者就诊卡有绑定帐户则可直接到药房取药或到医技科室检查检验,若无则必须先到收费处执行收费后再去取药或做检查检验。门急诊的诊室均为“私密性诊室”,即采用“一室、一医、一患、一站(医生工作站)”的诊室;医生可以在诊室查看患者LIS、PACS的报告;同时利用合理用药系统监控医生处方的开立。

4. 门诊药房:收到网络传来的医生的处方,系统自动打印配药清单,药剂师根据配药单配药,配完后标上已配好,系统通过电子候药系统在大屏幕自动上提示患者到窗口取药,患者刷就诊卡扣减银行帐户金额,确认取走药品后,大屏幕自动清除该患者的取药提示。 5. 医技科室:通过大屏幕通知病人的检查顺序,患者刷就诊卡后调出医技单进行检验检查执行,确认后扣减银行帐户金额。检查完毕后由大屏幕通知病人取结果报告,同时结果报告传到各诊间。 6. 挂号收费处:医院的挂号收费窗口主要处理不愿绑定银行帐户患者的挂号与收费业务。预约挂号:患者可通过就诊卡提前预约挂号,预约的方式可采用现场预约,电话预约,手机短信预约,网上预约等多种手段。

7. 信息公示屏幕:在门诊大厅或各楼层,可利用等离子或液晶大屏幕进行专家,诊号情况,健康知识等信息的公示和播放。 8. 触摸屏导医:在门诊大厅或各楼层摄制触摸屏导医台,为患者提供各种信息的自助查询。 2.3.4.1.3 住院业务流程

住院业务流程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黄岛中医院住院各种服务将全面数字化,提供床位的预约服务、住院期间一卡通的服务、电子申请单、电子报告及影像资料查询等。医院可设置高技术护士站、病人对讲系统等。所有病人入院后佩带病情检测跟踪器,一旦病情出现问题即自动提示医生、护士。从各种电脑化医疗设备中获取的资料储存在中心化电脑系统中,然后在适当的时间,将信息有效地传输给适当的人,不发生任何延误。由于与互联网相连,将医生的办公系统医院门户集成在一起,医生在办公室里就可通过电子信息将病人收住院,使病人省略了在侯诊区等待和医生书写所化的时间,直接进入病房。医生也可采用手持电脑进行查房,开的医嘱会受到自动检查以避免可能存在的配伍禁忌。医生开的各检查单自动传到护工和检查科室,由护工按时护送检查,各个科室的各种检查实现共享不会重复做。检验采用全条码的工作流程,使整个流程更加的顺畅,快捷,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医生运用电子病历系统很少花时间用计算机填表格、写病史和等待检查结果,因而可节省15%的时间,可以看更多的病人。护士不再每天花2至3小时填写图表,全部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病床带有与互联网相接的显示屏,即可以上网,也可与医生或家人进行视讯交谈。

1. 入院登记:可以通过一卡通检索病人的在院基本信息,这样患者的门诊就诊信息就可以同住院信息相关联;入院患者的来源可以是门诊、急诊或是其他,门诊的患者可以由医生诊室申请入院,急诊可以由医生诊室或是急诊留观室申请转入;入院类别可以是自费、医保等,支付方式可以现金、银联刷卡等;同时可以为操作员提供病人历史住院信息查询,以便将本次入院记录同以往的在院历史记录关联起来,能够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2. 住院收费:完成在院病人的欠费管理、退费审核、费用记账、结算及发票打印,其中欠费管理同科室的欠费管理相结合,为管理、监控提供可靠保证;退费控制可以更加完善医院退费处理流程;能够应对特殊情况,如婴儿和产妇,特殊需求病人等。

3. 病房护士:完成病房管理,如病人的管理,重危、护理级别、转科、请假、交班统计等。医嘱审核与医嘱分解,并实施医嘱后处理如医嘱单、输液卡、瓶签、口服单等;日常费用管理如记账及退费申请;检验条码打印、LIS、PACS的报告查询。

4. 住院医生:实电子医嘱、电子病历、电子申请、入院申请,进行LIS报告、PACS的报告及影像、历史医嘱的查询,同时合理用药、数字签名等技术的嵌入将提高医疗质量及信息安全。

5. 住院药房:完成住院科室日常的摆药、手术摆药、科室常备药等。日常药品管理业务、财务核算等。

6. 医技科室:患者进行检验、检查执行,检查完毕后结果报告传到各住院医生站。 7. 手术麻醉:由病房医生开出手术申请,然后做手术安排、麻醉安排,手术时根据要求做好术前准备,手术结束后做手术登记、手术计费。 2.3.4.1.4 检验业务流程

LIS是一套高效的管理驱动器,有效的提高实验室样本处理效率和质量水平。系统的独立性和集成性,使其成为HI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检验的实验仪器传出的检验数据经分析后,生成检验报告,通过网络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医生能够方便、及时的看到患者的检验结果,从现在的应用来看,LIS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LIS系统完全建立在以“病人为中心,以检验业务处理为基础,以提高环节管理水平为目标”的系统总体设计思想上,通过对医院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优化医疗与管理流程,促进医院检验科的管理和职能工作管理再进新的阶段。

从检验样本处理流程而言,将会有效规范护士站护士与检验科技师之间的配合问题,使临床科室在申请检验医嘱时和检验科在查收检验样本时,都能够按照医疗规范要求执行。系统从患者样本申请开始即开始对患者的样本执行情况进行监视跟踪,观测样本在各个检验环节中的状态.样本送达检验科时,系统对样本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并记录样本的状态,可为日后的医疗纠纷提供客观的证据,同时也为检验科主任考核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水平提供参考。在样本的处理工程中,系统能够始终监视仪器的质量控制状态和仪器维护与保养作业的进展情况,并将样本处理结果产生时的质控状态一并记录在案,失控状态的样本结果的发出会及时提出要求征询负责人对失控结果的确认。对于异常结果,系统自动提示操作人员与临床沟通,并记录相互沟通结果。检验报告结果的更正系统给予临床及时提示,并且系统始终记载患者检验报告结果的历次变更详细信息。

从财务决策的角度而言,系统可以提供检验仪器设备的经济效益报告,可为未来医院医疗仪器的采购提供定量数字,避免在选购仪器时由于盲目决策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从管理决策角度而言,系统能够提供样本处理的各个阶段的平均处理时间报告,可以对此部分信息进一步挖掘分析,寻找更加合理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运行规律,以便减少样本在处理环节上的瓶颈问题。

检验业务流程图医生站检验申请护士站医嘱确认申请单检验申请检验报告检验采样标本管理数字仪器自动采集手工采集存储质控分析结果审核数据采集结果录入结果比较统计查询检验报告手工检验 检验业务流程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对住院和门诊的检验工作流程描述如下: 1. 住院病人的检验工作流程

1) 临床科室发出检验申请后,LIS系统可将该病人的历史检验先送来作诊断参考。

2) 科室申请预约工作站接收到HIS系统中的申请预约信息,对病人进行预约、申请、划价、收费、申请单确认;根据检验项目的类别生成条码(包含病人病历号、医嘱记录号、年月日时分秒)、提示检体容器种类(以各种颜色区别)、采集检体的容量与要求;(同时具备生成打印识别条码方式和识别定制条码方式);收费按物流节点分段(采样时收容器费用,检验科收样确认后收检验费)。

3) 临床科室发出检验申请后,系统可将该病人的历史检验报告先送来作诊断参考。

4) 科室申请预约工作站接收到HIS系统中的申请预约信息,对病人进行预约、申请、申请单确认。

5) 检验工作站收到确认申请单后,无须做任何病人信息输入工作,对病人进行检验数据采集。

6) 检验工作站中书写检验报告,在书写报告过程中,可获得HIS中病人病历、医嘱、检查结果等信息,供书写报告参考,完成后自动送到临床科室。 7) 临床医生在医生工作站中直接查阅LIS报告,无须退出系统。 8) 可以记录病人的检查状态(登记、检查、报告),并能随时提供HIS系统调用。

2. 门诊病人的检验工作流程

1) 门诊挂号;门诊医生工作站开检验申请单(电子及手写申请单),并能与HIS有机结合。

2) 病人通过电子或手写申请单在门诊收费室收费、盖章,影像登记工作站可调阅HIS收费情况。

3) 临床科室发出检验申请后,系统可将该病人的历史检验报告先送来作诊断参考。

4) 科室申请预约工作站接收到HIS系统中的申请预约信息,对病人进行预约、申请、申请单确认;根据检验项目的类别生成条码(包含病人病历号、医嘱记录号、年月日时分秒)、提示检体容器种类(以各种颜色区别)、采集检体的容量与要求;(同时具备生成打印识别条码方式和识别定制条码方式);收费按物流节点分段(采样时收容器费用,检验科收样确认后收检验费)。 5) 检验工作站收到确认申请单后,无须做任何病人信息输入工作,对病人进行检验数据采集。

6) 检验工作站接收到检验数据后,自动将检验数据送往管理服务器,并根据申请单将检验数据送往该病人所属的存贮设备;对设备提供的原始信息进行保留(包括仪器状态、分析情况的信息等),以备在医疗投诉中提供客观证据。 7) 检验工作站中书写检验报告,在书写报告过程中,可获得HIS中病人病历、医嘱、检查结果等信息,供书写报告参考,完成后自动送到临床科室;在结果审核中提供以往项目的历史结果回顾(常规3次,也可自定义次数,建议多次在本地实现,以免影响网络速度);对特殊项目检查(如糖耐量试验)具有多次实验结果自动整合并可回顾(多次耐量曲线与正常耐量曲线的比较);检验结果的可修改(但每次的修改必须记录修改人和时间);自动校验每一结果是否合理(如回顾比较、是否<=0、是否超生理极限等). 8) 临床医生在医生工作站中直接查阅LIS报告,无须退出系统. 9) 可以记录病人的检查状态(登记、检查、报告),并能随时提供HIS系统调用。

LIS通讯方式:

LIS系统与医疗仪器数据通讯方式,对检验工作流程有重大影响。通常状态下,计算机自动接收检验仪器的分析结果,通常方式需要检验科医师手动在计算机上对要检验项目在仪器上进行确认设置。优秀的通讯方式是不仅计算机能够自动接收检验仪器的结果,而且能够直接指示医疗设备上需做项目标记。(能够实现此功能概述设备支持双向通讯的功能)。

数据通讯基本方式如下:

1. 单向通讯:即计算机自动读取检验结果;

2. 双向通讯:计算机自动读取检验结果,同时指示仪器要做检验项目,系统提供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当生化仪扫到试管上的条码时,客户端发生请求,寻问此条码号的试管做哪些项目,系统根据医嘱来给出相应的应答;另一种是客户端直接向仪器通信,告诉它x号条码的试管做哪些项目。

样本条形码:仪器自动阅读条形码识别样本,同时向计算机询问样本将做的检验项目。此种通讯方式的优点是,样本可以放置在仪器任何位置(非按照顺序排列),仪器能够依据条形码自动判别样本位置。目前系统是Codebar编码的条码,大部分机器都识39码,93码,Codebar编码。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条码。 2.3.4.1.5 检查业务流程

医学图像诊断在现代医疗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借助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已越来越离不开医学影像信息,在临床诊断、医学科研等方面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影像的快速发展,各种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医生的诊断。医学图像信息是多样化的,如B超扫描图像、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核磁共振(MRI)图像、CT图像、X线透视图像,各种电子内窥镜图像,显微镜下病理切片图像等。

随着医学诊断可视化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正在不断努力,寻求更清晰、更有诊断价值的高质量医学图像。大量医院在过去十多年间,引进了大批进口的先进医学图像设备,对提高诊断水平,加强对医院等级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资金的困扰及仪器设计水平限制,大多数医学图像设备都没有考虑图像的储存和传输功能,充其量配置一部打印机或X光胶片作图像记录。医生的诊断是通过对仪器屏幕图像或胶片进行肉眼观察,凭个人的经验所进行分析和诊断,其诊断结论往往主观成分较多。

与此同时所产生的大量的影像资料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胶片备份、人工管理的方法,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消耗资金和管理人员,而且存在着资料丢失、查找困难、保存时间短等问题。这种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迅速增长的业务要求,迫切需要一种自动化的影像管理系统来代替它。

传统的胶片备份方式使先进数字医疗设备所生成的数字影像无法长期保存和再现,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之间、医生之间的交流越快越多。一些疑难杂症经常需要多名专家进行会诊;典型病例是实习和进修医生学习的最佳参考资料;作为病人重要诊断资料的影像检查结果需要共享。

正常情况下影像诊断流程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对住院和门诊的影像工作流程描述如下: 1. 住院病人的影像工作流程

1) 临床科室发出影像检查申请后,PACS系统可将该病人的历史影像、检验先送来作诊断参考;

2) 科室申请预约工作站接收到HIS系统中的申请预约信息,对病人进行预约、申请、划价、收费、申请单确认; 3) 采集工作站收到确认申请单后,可自动在PACS系统中获得病人的历史影(像),供对照诊断使用;

4) 影像采集工作站收到确认申请单后,无须做任何病人信息输入工作,对病人进行影像、检验数据采集;

5) 对于支持WORKLIST的DICOM设备,可将申请单直接送到影像设备本身,在影像设备中无须做任何病人信息输入工作,直接安排影像采集,采集后的影像自动送往影像工作站;

6) 对于不支持WORKLIST的影像设备,需要在设备中输入病人的基本信息,安排影像采集工作,采集后的影像送往该设备的影像工作站; 7) 影像工作站接收到影像后,自动将影像送往影像管理服务器,并根据申请单将影像送往该病人所属各级存贮设备;

8) 影像工作站中书写诊断报告,在书写报告过程中,可获得HIS中病人病历、医嘱、检查结果等信息,供书写报告参考,完成后自动送到临床科室;

9) 临床医生在医生工作站中直接查阅影像、报告,无须退出系统,在HIS系统医生工作站软件系统中直接浏览影像、处理影像、阅读诊断报告等; 10) 可以记录病人的检查状态(登记、检查、报告),并能随时提供HIS系统调用。 2. 门诊病人的影像工作流程

1) 门诊挂号;门诊医生工作站开检查申请单(电子及手写申请单),并能与HIS共享信息;

2) 病人通过电子或手写申请单在门诊收费室收费、盖章,影像登记工作站可调阅HIS收费情况;

3) 临床科室发出影像检查申请后,系统可将该病人的历史影像报告先送来作诊断参考;

4) 科室申请预约工作站接收到HIS系统中的申请预约信息,对病人进行预约、申请、申请单确认;

5) 采集工作站收到确认申请单后,可自动在PACS系统中获得病人的历史影像数据,以便对照诊断使用;

6) 采集工作站收到确认申请单后,无须做任何病人信息输入工作,对病人进行影像、检验数据采集;

7) 对于支持WORKLIST的DICOM设备,可将申请单直接送到影像设备本身,在影像设备中无须做任何病人信息输入工作,直接安排影像采集,采集后的影像自动送往影像工作站;

8) 对于不支持WORKLIST的影像设备,需要在设备中输入病人的基本信息,安排影像采集工作,采集后的影像送往该设备的影像工作站; 9) 工作站接收到影像后,自动将影像数据送往管理服务器,并根据申请单将影像送往该病人所属的存贮设备;

10) 工作站中书写诊断报告,在书写报告过程中,可获得HIS中病人病历、医嘱、检查、检验结果等信息,供书写报告参考,完成后自动送到临床科室;

11) 门诊医生在医生工作站中直接查阅影像、报告,无须退出系统,在HIS系统医生工作站软件系统中直接浏览影像、阅读诊断报告等。

3. 特殊情况的影像工作流程

1) 特殊患者(急诊或VIP患者)不经过登记;

2) 设备检查:病人基本信息输入,对病人进行影像采集,并自动传送至在线存储单元;

3) 初级医生影像工作站:根据患者列表选择患者调出影像书写诊断报告; 4) 高级医生影像工作站:审核一线医生报告,高级医生可以拒签或对一线医生的报告进行修改,并保留对报告的修改痕迹; 5) 报告打印输出;

6) 临床医生在医生工作站中直接查阅影像,无须退出系统,在HIS系统医生工作站软件系统中直接浏览影像、处理影像、阅读诊断报告等。 2.3.4.2 门急诊输液流程优化

实现无需患者取药的门诊注射流程优化,可以有效缩减患者注射的流程环节,降低药品携带和保存风险,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可以采用门诊药房送药,或在输液中心设置输液药房两种方式。

门急诊输液流程优化示意图

2.3.4.3 VIP特诊业务流程优化

结合特诊业务(VIP),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秉承“优质优价”的服务原则,以优雅舒适的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及技术精湛的医护队伍,提供专家级的、高质量的特殊医疗服务,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方便周到的“一条龙”诊疗服务。特诊业务流程如下:

VIP服务流程示意图

2.3.4.4 无线移动医疗的应用

无线移动医疗应用能够满足医护人员随时随地获取病人的危急值、下达医嘱、执行医嘱、记录护理内容、控制输液过程和与相关医护人员沟通及获取知识的需求;能够满足管理者随时随地得到管理信息、处理事件、监管状态、安排计划、执行任务的需求;能够满足解决好百姓就诊过程的“三长一短”现状、提供预约、挂号、付费窗口的移动自助和提醒、辅助实现自我健康管理的需求,从而优化和整合传统医疗服务流程,同时体现医院信息化的先进性。

表现形式手机PDA笔记本平板电脑移动医疗产品危急值协同危重病人协同会诊协同药品分级管理日常事务管理信息群发与反馈„„台式机横向协同移动院长查询纵向应用移动医生站移动综合监管无线护士站无线门诊输液„„危急值管理危重病人管理日常事务管理信息群发与反馈„„护士无线护士危急值管理危重病人管理日常事务管理„„医技医生移动医生站危急值管理会诊管理药品分级管理危重病人管理日常事务管理信息群发与反馈„„院长移动院长查询危重病人管理日常事务管理信息群发与反馈„„

无线移动医疗产品应用总体框图

2.3.4.5 “感知医疗”——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把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多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  急诊患者身份自动识别

 特殊病患(VIP)识别与定位  临床用药安全核查  院内感染追踪管制  药品供应追踪  试剂追踪  检验标本管理  高值耗材管理

 医疗设备自动识别追踪  供应室安全管理  手术室安全管理  医疗垃圾安全监管      母婴安全监控

消毒的过程管理和监控 住院病人RFID腕带 连续性护理 居家长期护理

2.4 建设效果

1. 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医院信息化后,可大幅度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各类事务性工作靠手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同时简化了患者的诊疗过程,优化就诊环境,改变通常“排队长、等候久、秩序乱”的局面,减少病人就医时冗长的无效等待时间。目前多数医院就诊必须经过挂号、等病历、划价、收费、取药或治疗等一系列过程。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另外资料精确度的提高使医院在财务、划价、下医嘱等环节人为造成的错误率降为零,使医务工作人员能够节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服务于病人,保证病人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医院创造了经济效益。

2. 深入挖掘数据,消除信息孤岛

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对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与挖掘,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减少数据的冗余采集与存储,通过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交换与共享,彻底消除信息孤岛的存在。

3. 有效地缓解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无纸化、看病和病历资料的网络传输探索,减少了医院的成本和病人的看病费用,特别是医学图像的网络传输,取消了实物的胶片,可减少约60%的成本,给病人带来较大的优惠和无需携带大型病历资料的方便,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有效利用信息,增加管理手段

医疗卫生管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管理手段的改变与提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模式,使管理工作由传统的经验型、粗放式管理,向现代化的知识型、集约式方向转变。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现代化,正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大量获取医疗卫生日常业务工作中的重要数据,同时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挖掘其中新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各级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5. 优化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减少或优化一些业务流程,达到减少工作环节、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如数字化医院可以减少人工划价的收费环节,病人支付医疗费用可以通过直接刷卡或者网上支付,既方便了病人的就医,又可以减少医院的收费人员,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又如对药品等消耗材料的管理,如果通过手工的方法,就难以做到日清月结式的及时管理。采用计算机管理,并与医生工作站与收费处等连接起来,就能对每天的药品进销存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既可以减少药品的流失,又可以减低药品基础库存量,还可以避免因药品的失效而造成的损失。

6. 扩展应用,加强信息服务

通过对医疗信息应用系统的整合与扩展,可以为医务工作者、市民、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医疗卫生技术是一门应用学科,需要医务人员的不断经验积累。而医务人员往往受时间和经历的限制,经验总是有限的,要提高水平就必须尽量吸收别人的经验。医院信息化和数字化医院的建设通过信息服务,能增加医务人员学习他人的机会,包括提供病人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实时的CT等图像检查信息、远程实时会诊与远程医疗、对某一疾病采用最科学、最有效的诊断、治疗手段等。

而对于居民或病人来说,既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网查阅他们所关心的一些医疗卫生知识与信息,又能保证其就医信息能在各医疗卫生机构共享,不必在不同的医院重新做相同的检查,还能通过网络就直接查询检查检验结果与费用信息。实现病人的连续性医疗照顾、减少重复性的检验和检查。

上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大全下一篇:学校消防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