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师生的行动力促物理的思维力——浅谈如何通过初中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2-09-1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而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 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 已成当务之急。那么, 怎样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式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行动力的建立

通过自制教具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 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 是建立概念和规律, 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也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应用。因此, 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 为增加演示效果, 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 用海绵和矿泉水瓶演示压力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用可乐瓶和小试管做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 用气球做摩擦起电的实验, 用皮碗做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等。在讲家庭电路演示实验时, 我自制了一块大型演示板, 将电能表、闸刀开关、空气开关, 电线、灯座及灯泡、插座等科学地排布在其上, 把它放在讲台上, 醒目大方。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 线路连接也一目了然, 老师演示起来也得心应手。利用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 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 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学生行动力的建立

通过学生实验进行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老师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 而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 学生成了旁观者, 没有直接参与, 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 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 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 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 认识到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 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 让学生用一只手和一双手重叠在桌面上滑动的感受, 在引导学生对“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作出猜想和假设, 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实验结束后, 引导学生分析在做实验过程中存在那些问题, 需要注意那些问题以及怎样改进实验取得更好的效果,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再如, 在测“3.8v”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 让学生理清做实验的步骤、原理, 然后进行实验, 通过数据记录分析得出结论。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分析在做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如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发光而电压表无示数的原因?进一步提出, 若在实验中提供的电源电压为“6v”, 电压表“0—15v”档损坏又怎样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呢?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逐步树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世界观。

三、学生创新思维力的促进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 既有利于巩固知识, 提高能力, 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 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 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 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 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 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 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的实际情况, 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电动机、测力计、潜望镜、简易望远镜、楼道电灯开关电路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学是实验科学, 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 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如“纸盒烧开水”、“小风轮”等小实验的实施和操作过程, 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 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 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 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还可教育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 实施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建师生的行动力, 促物理的思维力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的创新。实践证明,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创造精神, 教师必须要实施创造性教育。依靠具有创新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 而教师对实验创新又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

摘要: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 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用教师的行动力带动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形成物理的思维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行动力

参考文献

[1] 物理课程标准[S], 北京师大出版社, 2011.

[2] 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学有所得——丰都县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树人片区评析下一篇:高校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