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09-11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 创新能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 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发明, 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后者主要是对个人来说, 是新颖的。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 变得尤为重要。《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 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是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需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一、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

从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仍然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很不够, 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调查了龙石中学、珠溪中学的部分学生, 与物理教师进行了密切的交流。在交流中发现, 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评价体系, 不仅使原有的学习困难的学生改善不了学习, 而且还在不断制造新的学困生。在调查中发现,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问、学生答已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垄断, 削弱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独立性。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学生在理论学习或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疑问时, 总是倾向于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 依赖性强, 缺乏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 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 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 将塑造学生自主的人格, 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作为自己的职责, 做“创新学习的示范者、组织者和鼓励者”。素质教育的实施, 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得到极大的尊重和发挥,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发展, 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观,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时刻注意体现物理思想、概念规律在认识上的创新和应用上的创新, 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顿悟,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 发探主体作用, 培养创新思维

1、注重物理学史教育, 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求的心理取向, 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物理学史的教学, 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 适时向学生给予介绍。如瓦特由水沸腾对壶盖的振动现象受到启发, 改良了蒸汽机;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通过实例教育, 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无处不在, 创造就在身边, 物理这门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 科学发现过程就是创新过程。

同时也要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性, 适时引入与物理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物理成就。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科学技术信息, 增强学生创新的使命感, 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 使他们意识到创新永无止境。例如教学《能的转化》时, 可组织学生收看“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行, 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注重启发, 调动创新思维。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 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

启发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运用直观启发法, 加强示范效应, 引入学生抢答, 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运用设疑启发法, 将设计的疑难问题发掘深化, 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运用比较启发法, 抓住可比知识,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运用情景启发法, 抓住关键环节, 不断转变问题的情景, 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运用类推启发法, 借助于已知的熟悉对象达到对未知生疏对象的某种理解和联想, 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通过上述种种灵活多样的启发方法, 强化训练,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主要表现为:良好的思维品质;独立的个性特征, 如怀疑精神、创新意识、不迷信权威;优良的意志品质;强烈的求知欲;不竭的进取精神。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学习牛顿的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安培的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结合我国当代的物理学家钱学森、邓稼先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拼搏的生动事迹, 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科学热情, 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 改革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 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 为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和“比较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 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实验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实践过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埋头于实验操作而忽视了原理对实验的指导作用, 或对实验原理不甚了知。只有吃透实验原理, 才能在原理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为了同一个实验目的, 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原理, 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实验情景和操作方法。这是学生实验教学中一种可供挖掘的创新因素, 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素材。

综上所述, 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学,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 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 遵循认知规律, 尽力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 注意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去理解分析解决新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愿我们物理教师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 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是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需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教育理念,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乔际平, 刘甲岷, 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 46.

上一篇:307例离退休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下一篇: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