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及相关经济法问题之探讨

2022-09-12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 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战后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常规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 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 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强烈关注。我国也提出节能减排活动的倡导, 引导和保障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和公共事务。

1 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模式与相关经济立法

基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制定法律, 鼓励并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壮大。

1.1 美国

作为世界头号大国, 美国也是能源大国。虽然美国坚持不批准《京都议定书》也声称不承担相关义务, 但其法律法规却对国内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例如1976年制定的《固体废弃物处置法》, 2005年出台的《2005年国家能源政策法》。美国一些态度积极的州也出台了相关法律, 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010年5月12日, 《美国电力法》草案揭开了神秘面纱。该法案对《清洁空气法》进行修正, 针对美国主要碳污染源建立逐步降低的碳排放量上限, 包括发电厂、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1]。

1.2 日本

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 日本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亦做出了巨大的努力。2008年6月,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日本新的防止全球变暖对策即“福田蓝图”, 表示日本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使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此外, 日本还注重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鼓励和推动节能降耗, 发展低碳经济。例如, 《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 为低碳经济的有效推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证[2]。

1.3 其他国家

除了美国、日本之外, 法国、瑞典、韩国等诸多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亦做出了特色。2008年4月30日, 法国政府公布一系列新的环保法律草案, 涉及建筑业、交通、农业和能源等多个方面。2010年1月13日,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绿色增长基本法》草案上签字。对于资源匮乏、经济低迷的韩国而言, 《绿色增长基本法》不仅回应了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承担, 更重要的是, 它将韩国推向“汉江奇迹”之后的第二轮划时代经济转型期[3]。

通过对以上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

2 我国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与相关经济立法

2.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背景与能源背景

近年来, 全球气候呈现出剧烈而显著的变化, 中国气候也受到了强烈的影响。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据2006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 未来中国气候变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很可能在未来50年至80年全国平均气温升高2℃一3℃;到2030年, 中国沿岸海平面可能上升幅度为10-16cm, 导致海岸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气候变化将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 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 到21世纪后半期, 中国主要农作物, 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今后20年至50年间的农业生产也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4]。

改革开放以来, 快速的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消耗、碳排放增加的问题。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能源。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也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和电力的供应, “高碳”产业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

2.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计划政策逐步完善, 并从理论迈向了实践, 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等待克服。 (1)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资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增长。 (2)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粗放式的特点, 对资源和能源依赖度较高。 (3) 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长期存在。 (4)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 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 (5) 新能源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6) 我国低碳创新能力不足。

2.3 我国目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经济立法

由于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能源消费增长, 2006年中国煤炭消费已成为全国第一。虽然《京都议定书》中没有规定中国的减排义务, 但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下, 中国积极制定并实施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对策, 体现了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大国态度。2005年2月28日, 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大力鼓励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08年10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详细阐明了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和诸种积极措施。2009年4月2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G20峰会上的发言指出, 应该大力推动国际新兴产业合作尤其是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合作, 积极培育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大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充分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 不断增强世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5]。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 强制性力量将起主要的推动作用。虽然我国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法律、法规、规划, 但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 许多方面仍处于空白。而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尤其是经济法方面, 因此, 必须完善现有的经济法规范, 构建低碳经济法律制度。

3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经济法思考

我国目前只有《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等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 仅仅有这些法律是远远不够的。我国还应当借鉴其它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框架, 完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首先, 制定一部综合的《低碳经济促进法》。其次, 完善原有相关的经济立法体系。经济法包含的法律部门广阔, 涉及低碳经济的法律部门有自然资源法、能源法、环境法、税法等。

3.1 自然资源法

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法存在着很多问题,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须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适应发展的需要。首先,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指导思想。低碳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立法指导思想就是对低碳经济的贯彻。其次, 完善现有的自然资源法。 (1) 就土地法方面, 完善土地利用方面的规定。完善现有关土地利用方面的立法, 还需要从碳减排和碳增汇两个角度提出低碳导向的土地利用政策配套体系。其中碳增汇政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林地、农地、草地和湿地的管理等七个方面;碳减排政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业碳减排、建设用地碳减排和土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等[6]。 (2) 就森林法方面, 修改森林法, 建立林业碳汇制度和森林碳贸易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已经由单一的经济需求转变为生态、经济、休闲、文化等多种需求, 森林法应把“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林业发展的基本宗旨, 重新明确林业的地位和作用: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7]。

3.2 能源法

能源法是调整能源开发、利用、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我们要设法向低碳经济转型, 控制气候变化, 就应将能源法的变革作为关键的策略。在低碳经济理念下, 能源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应该包括:能源可持续利用原则或能源安全原则;节能高效综合利用原则;能源清洁利用原则或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原则;能源国际合作原则[8]。

我国正在制定中的《能源法》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法, 在能源法律制度中起着重要的统领和指导作用。其核心理念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通过法律制度保障能源安全, 提高能源效率, 强化能源环保[9]。发展低碳经济, 不仅要制定统一的《能源法》, 还要完善一系列的能源法律法规。首先, 完善《可再生能源法》的配套法律法规。其次, 修改《节约能源法》, 制定《建筑节能法》。再次, 修改《电力法》并大力发展热电联产。最后, 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法》规范政府办公耗材、办公场所、交通工具。政府机关可以通过控制采购计划,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将低碳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10]。

3.3 环境法

构建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离不开对环境法的完善。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为了实现保护资源防止污染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 政府动用经济手段进行境保护的重大作用日益显著, 我国将税收和排污收费相结合, 构成了大气污染经济防治手段的重要内容。

3.4 税法

国内外的税收理论和实践已证明, 合理运用税收政策, 不仅直接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而且对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 促进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 促进科技进步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首先, 征收环境税有利于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通过开征环境税, 把所有排污单位和个人作为纳税人, 并按排污量的危害程度征收不同的税率, 广泛筹集资金, 并实行专款专用, 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其次, 征收环境保护税有利于促使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近几十年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常规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 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 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强烈关注。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的推崇。当前, 我国倡导节能, 发展可再生能源, 建立节约型社会等政策措施都符合低碳经济的内涵。虽然我国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法律、法规、规划, 但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 许多方面仍处于空白。因此, 为了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 我们必须完善现有的经济法规范, 构建低碳经济法律制度。

摘要:低碳经济是近几年提出的概念, 是一种比循环经济要求更高、对资源环境更为有利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常规能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气候变化则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当前, 我国倡导节能, 发展可再生能源, 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政策措施都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内涵。但是, 我国现有的经济立法不能满足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 构建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法,法制构建

参考文献

[1] David Doniger.The American Power Act:"First Read"ofthe Kerry-Lieberman Climate and Energy Legislation.[EB/OL].http://switchboard.nrdc.org/blogs/ddoniger/the_american_pow-er_act_first_r.html.[2010-5-12].[1]David Doniger.The American Power Act:"First Read"ofthe Kerry-Lieberman Climate and Energy Legislation.[EB/OL].http://switchboard.nrdc.org/blogs/ddoniger/the_american_pow-er_act_first_r.html.[2010-5-12].

[2] 蓝庆新.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借鉴[J].经济导刊, 2005, (10) :90-93.[2]蓝庆新.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借鉴[J].经济导刊, 2005, (10) :90-93.

[3] 宋彪.《韩国绿色增长基本法》述评.[EB/OL].http://www.chinareform.net/2010/0225/12839.html.[2010-2-25].[3]宋彪.《韩国绿色增长基本法》述评.[EB/OL].http://www.chinareform.net/2010/0225/12839.html.[2010-2-25].

[4] 金乐琴, 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1) :84-87.[4]金乐琴, 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1) :84-87.

[5] 张勇, 李炜.略论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结构———以《能源法》 (征求意见稿) 为视角[J].新疆社会科学, 2009, (6) :70-75.[5]张勇, 李炜.略论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结构———以《能源法》 (征求意见稿) 为视角[J].新疆社会科学, 2009, (6) :70-75.

[6] 低碳排放:土地利用调控新课题[EB/OL].http://www.mlr.gov.cn/tdsc/lltt/200912/t20091228_131048.htm.[2009-12-25].[6]低碳排放:土地利用调控新课题[EB/OL].http://www.mlr.gov.cn/tdsc/lltt/200912/t20091228_131048.htm.[2009-12-25].

[7] 中国绿色时报.森林法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EB/OL].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news/yaowen/zhxw/content/2010-03/15/content_82342.htm.[2010-3-15].[7]中国绿色时报.森林法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EB/OL].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news/yaowen/zhxw/content/2010-03/15/content_82342.htm.[2010-3-15].

[8] 莫神星.低碳经济理念下能源法的基本原则[J].中外能源, 2009, (5) :20-24.[8]莫神星.低碳经济理念下能源法的基本原则[J].中外能源, 2009, (5) :20-24.

[9] 叶荣泗.《能源法》框架设计思路[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7, (5) :14.[9]叶荣泗.《能源法》框架设计思路[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7, (5) :14.

[10] 周鹂.试论《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环境立法的挑战[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2006.[10]周鹂.试论《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环境立法的挑战[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2006.

上一篇:A股份有限公司盈余管理分析下一篇:并购失败原因及致胜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