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2022-09-10

引言

现阶段, 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降低事业单位经济成本投入的同时, 提高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 事业单位的发展也会融入市场经济中, 通过将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相结合, 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固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格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下, 事业单位对其内部的固有资产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事业单位的固有资产主要包括内部图书、内部家具、内部档案等, 并且, 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固有资产使用频率较低, 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甚至, 部分事业单位的固有资产处于闲置现象, 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价值, 从而严重影响事业单位固有资产的实际管理效率, 并且, 这种事业单位内部固有资产的浪费现象, 会造成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

与此同时, 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管力度不足, 导致事业单位内部仍旧存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和谋取私利的现象, 这也会导致内部固有资产受到严重损失。根据相关规定, 事业单位的固有实物资产由实物资产部门进行管理, 主要体现在实物资产台账;而事业单位的固有财务资产由财务资产部门进行管理, 主要体现在财务台账。但是, 在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中, 由于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混乱, 导致相关资产台账存在矛盾问题, 从而严重影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效率。

例如, 事业单位缺少定期的资产台账对比管理工作, 导致台账中相关数量与单位内部相关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二) 财务资金缺少使用的合理性

现阶段, 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资金管理工作时, 仍旧采用传统的资金管理方法。由于事业单位具有特殊性, 以及受到市场发展因素的影响, 导致事业单位无法独立进行经营。所以, 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工作中, 会存在资金使用不合理的情况。

例如, 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中, 现金的结算金额为1000元, 超过1000元的部分要通过单位内部财务账户进行转账支付。但是, 在实际的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工作中, 将1000元作为现金结算的限额缺少实际的操作性, 这也使得部分事业单位为了简化管理操作流程, 不仅可以使用转账方式支付, 还可以使用现金方式支付。

现阶段, 在事业单位资金支付管理规定中, 当时支付金额超过规定的限额时, 要向上级领导部门提交资金支付申请, 经过领导审批之后才能进行资金支付, 甚至, 部分单位会选择化整为零的方式, 规避了资金支付的签字审批流程, 从而导致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工作不到位。

(三) 事业单位缺少财务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的相关活动经费都是国家财政拨款, 这会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缺少工作竞争意识、财务风险意识、工作积极意识, 从而导致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

例如, 债务风险, 部分事业单位缺少资金投资强度, 导致这些事业单位会选择举债的方式, 来扩大事业单位的生产和发展。这种方式会提高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率, 以及降低事业单位的资金周转效率, 从而影响事业单位的负债偿还能力。而且, 事业单位的负债偿还能力有限, 而外部环境无法对事业单位的相关贷款进行管理, 导致这些负债只能由国家偿还, 从而导致事业单位的债务风险增加。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 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要满足社会发展的相关要求, 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因此, 事业单位要做好其内部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完善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结构的同时, 提高这些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 加强对固有资产的管理

首先, 要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固有资产管理制度, 以及制定规范化的事业单位固有资产管理流程, 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 并且, 事业单位要明确资产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 做到分工明确且职责清晰。同时,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固有资产的管理效率, 要制定固有资产的配置标准, 并且, 要针对报废的固有资产, 及时办理相关的报废手续, 避免事业单位固有资产出现超编配置的现象。

其次, 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固有资产管理责任的考核制度, 要将具体的责任划分到每个工作人员, 并且, 要安排固定人员管理事业单位的固有资产, 避免出现固有资产空挂的现象。如果, 相关管理人员调离岗位, 那么, 要做好相关的固有资产交接手续;如果, 人为因素导致固有资产遭到损坏, 那么, 要加大惩处力度, 不仅要赔偿相关设备, 还要追究其相关责任。

最后, 要加大宣传力度和教育力度, 不仅要事前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还要事中对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培训, 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 在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同时, 保证所有工作人员能够持证上岗。同时, 事业单位要加大资产检查力度, 保证相关规定制度的有效落实。

(二) 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 不仅要严格控制预算编制环节, 还要严格监督预算执行环节, 通过预算反馈, 实现对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实时监督等预算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事业单位要注重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其内审作用, 并且, 要严格执行预算监督评价体系, 有利于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 在制定预算监督管理制度时, 要让多部门参与制定过程, 如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等, 并且, 要注重预算信息的共享性, 能够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公示, 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 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促使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不断增加。因此, 为了有效地规避这些风险问题, 事业单位要注重强化内部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逐步提高其专业技能, 在实现财务风险有效防控的同时, 提高事业单位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首先, 要积极转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 帮助工作人员意识到经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 提高他们的工作意识和危机意识, 从而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例如, 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通过对相关财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 在明确财务风险产生原因的同时, 要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从而及时控制财务风险的扩散影响范围。

其次, 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预防能力, 尤其是在信贷资金管理方面, 要将其划入合理的财务管理范围。例如, 在进行信贷资金管理工作时, 要对相关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估, 在了解自身负债偿还能力的基础上, 确定合理的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限, 从而提高事业单位信贷资金管理的工作效率。

最后, 要做好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指标的对比工作, 正确地识别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财务风险, 并且, 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通过构建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来监督管理事业单位运行的全过程, 从而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 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以及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有利于转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 从传统的科学管理和定性管理, 逐步向动态化管理方式发展。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对内部的信息系统, 进行有效的整合, 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例如, 大部分事业单位对其内部管理工作缺少规划性, 部门之间进行分别管理, 这也使得资产管理工作具有分散性, 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能够对事业单位内部资产实现集中管理。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加强内部硬件设施的建设, 还要加强内部软件设施的建设, 从而保证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例如, 局域网建设、计算机设备等都属于硬件设施, 而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开展专业的技术培训等都属于软件设施, 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新形势下, 开展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 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内部带来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 并且, 在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利用率和资金周转率的同时, 降低其内部资产负债。因此, 在进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时, 要注重对其内部的固定资产和成本预算进行管理, 通过强化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来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从而提高其内部的经济管理效率。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 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在新形势下, 国家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而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措施, 如加强对固有资产的管理、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强化财务风险意识、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晓雯.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J].北方经贸, 2017 (11) :135-136.

[2] 王丽梅.事业单位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6 (22) :25-26.

[3] 孙淑娅, 国长青, 王亚群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措施[J].财会学习, 2017 (4) :40-41.

[4] 孙祥忠.新税法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 2017 (3) :231.

上一篇:浅谈目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其改革的措施下一篇: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