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建设

2022-09-10

一、建设目标

以世界大学城空间为平台, 基于《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 按照省级名师空间课堂标准, 创新职教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方法, 完成该课程全套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具体如下:

(1) 建成涵盖课程文件 (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 、电子课件教案库、典型案例库、试题习题库、素材库、文献资料库、技能抽考题库、教辅资源库、拓展资源库、问题讨论区、教学微视频库、学习视频库及学生作品库等在内的课程资源库, 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

(2) 通过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教学, 利用空间进行任务单的发放、学生课前导学、考勤及公示、项目考核、课后作业及知识提升、成绩评定及在线答疑、师生交流互动等, 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改进教学质量,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

(3) 根据项目任务要求科学划分知识点、任务点, 制作高质量的微视频, 供学生自主学习, 微视频数量保证在50个以上。

(4) 课程资源访问留言达200条以上, 课程年访问量 (点击率) 达3000人次以上;五是建学习交流群和课程群组讨论区 (教研宛) , 开展课程教学交流、学习讨论10次以上, 课程空间有常见问题解答记录、学生提问及时回复记录200条以上。

(5) 交流互动实效明显, 并能够在系部、校内、校外进行推广使用。

通过本课程名师课堂的建设,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提升教学效益, 实现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过程的优化, 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新教学方法应用推广、数字化资源建设方法推广, 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为带动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推动名师空间打造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撑。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 整合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设内容

(一) 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课程空间以资源为基础。一是不断完善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资源;二是收集加工整理与专业岗位和课程相关的项目案例、企业标准、仿真案例、工艺、元器件浆、设备结构、检测调试、原理等。

(二) 岗位解构和课程重构与整合研究

解构典型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 重构课程资源。通过企业岗位能力调研, 结合国家职业标准, 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划分为八个项目, 每个项目划分成若干个任务, 将任务碎片化, 并使所有任务覆盖整个课程内容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 满足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 “翻转课堂”教学和“教学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一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15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中进行空间教学试点。 (1) 课前导学:教师将每个项目提前制定好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上传到空间, 学生课前进入教师空间查看学习任务单并根据要求做好课前相关准备。 (2) 课堂考勤:利用空间进行每堂课的考勤与公示。 (3) 课中实操:根据学生课前导学的情况, 结合课堂中各项目的实际操作情况, 针对学生提出的相关知识点和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讨论, 将疑难知识点录制成教学微视频供学生自主观看学习。对学生的每个项目进行考核评分并实时公布在空间。 (4) 课后巩固:教师利用空间发布作业, 学生利用空间完成作业, 教师批阅, 并针对学生作业存大的问题给予留言、辅导答疑。 (5) 交流互动:通过线上和线下、空间与面对面的师生交流互动, 利用空间进行课程教学与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改进了教学质量, 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 (6) 成绩评定:学生课前的知识准备情况、出勤率、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课堂参与度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全部呈现在空间里, 利用教师课前发布的成绩评定标准, 直接统计各个学生的最后成绩, 并通过空间进行成绩公布。

二是“教学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在网络课程空间中提供仿真案例、实践操作视频、检验标准和实践项目的过程工艺卡、企业工艺和生产视频、学习视频等, 形成“观摩-虚拟仿真-实践操作”的教学做一体化学习模式。

(四) 课程成果推广

课程资源建设完成后将资源共享, 将空间课程改革的方法进行宣传与推广, 课程资源访问留言达200条以上, 课程年访问量 (点击率) 达3000人次以上, 在校内进行宣传与推广, 供校内师生进行学习与借鉴, 推广到校外兄弟院校 (包含中职院校) , 供校外院校或培训人员参考与借鉴。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需求分析与调研。对名师课堂《单片机技术与应用》项目进行调研与分析, 通过召开职教专家参与的专题会议等方式, 确定该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标准。

第二阶段: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项目建设与实施。

(1) 项目实施软硬件平台的搭建。

(2) 利用大学城网络空间平台, 进行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完成各类资源库的建设, 完成微视频学习库的建设, 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在线学习与测试、交流讨论等并形成研究成果。

(3) 利用大学城网络空间平台进行具体的课程实施。在15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展空间试点应用教学, 通过空间进行任务发布、课堂考勤、作品考核、课堂测试及成绩评定等, 创新教学模式。

四、建设成效

(一) 我主持的湖南省名师空间课堂-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题已结题, 该课程同时也是我院的优质核心资源课程, 建设成了一套数字化资源丰富的《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资源库, 并通过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平台, 供校内外师生学习、共享。学生利用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利用空间与老师进行交流与答疑、利用空间进行讨论, 空间访问率、课程点击率将会大大提升。到目前为止, 空间总访问量约8万, 留言数量达400次。建立了“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学习交流群”, 开展了课程教学与学习交流。利用了空间课程资源进行了课堂教学, 提高了教学质量, 对教学改革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 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加强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而教育信息化对各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更是越来越大。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该项目的建设, 能够促使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 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以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 探索微课程的建设, 为职业教育“翻转式教学”、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及应用推广提供成功经验, 为课程建设和电类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保障和支撑,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加,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 人才培养成本有所降低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加, 针对电类专业技能抽查, 毕业设计等方面, 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教学和管理效率与质量, 同时也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成本。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 湖南省高职院校依托世界大学城全面启动了空间课程建设及教学应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被立项为2016年湖南省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建设项目。该课程基于世界大学城为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利用网络、视频动画、图文及仿真等手段使枯燥的课堂形象化、生动化, 并结合实际动手操作训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而实现做中教, 做中学。本文从课程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步骤、建设成效、保障措施几个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名师空间课堂,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文优梅.基于名师空间课堂的信息化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 13 (5) :105-107.

[2] 文立.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优化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 (23) :58-59.

[3] 高秀英.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6 (17) :38-39.

上一篇:化工设备的“零故障”管理与维修研究下一篇:电梯电气驱动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