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化外语教学发展思路

2022-09-11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

2015年3月, “互联网+”概念首次被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不久后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借助网络平台通过信息技术使得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里得到成分的应用, 优化社会配置资源, 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近年来, “互联网+”已经改造了多个行业, 在教育领域, 互联网已经影响和运用到国内的许多教育教学上来。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顺应国家政策, 高校信息化建设纷纷步入“互联网+”阶段, 要实现“互联网+”和教育的深度融化, 校领导必须从大局出发, 做出整体思考和规划, 使用信息化技术加速高等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也无法满足现在人才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 “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教育者们研究的热门问题。

二、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 它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着人类的学习环境。在教育方面, 2017年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其中明确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五年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具体如下:一是要从建设走向应用, 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出具规模, 可以满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教学任务。下面需要以应用为驱动有效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二是从单点到全面, “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则是承担推动我国教育发展, 实现教育现代化全局战略使命。三是从条线到融合, “十三五”就是要在原先建设的基础上, 加强系统、平台、资源的互联融合, 加强建设、管理的统筹, 使教育信息化能够协调、有序发展。“十三五”的发展目标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青岛贺信指示要求的具体措施, 是以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 各个高校在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网络在线课程等方面竞相发展, 尤其是网络在线课程。如何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水平已经成为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 (仝宇光等, 2017) 。

三、将信息化用于外语教学是时代的产物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迅速发展, 信息化教育经历着从远程教育 (Distance-learning) 到 (E-learning) , 从多媒体学习 (M-learning) 到泛在学习 (Ubiquitous-learning) 。由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 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使得泛在学习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 (Ubiquitous Learning) 是指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进行学习, 其学习活动可以称作为5A式 (Anyone, Anytime, Anywhere, Any device, Anything) 学习活动。在基于自身需求选择下, 学习者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空间中进行泛在学习, 其中最优化的中能环境的泛在学习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在21世纪初期爱尔兰远程教育家Keegan在上海电视大学做了名为《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的报告, 掀起了国内对移动学习理论的探索。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移动应用资费的缩减下调, 我国移动学习技术得到迅速推广, 泛在学习受到高度关注, 并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仝宇光, 2017) 。无论是泛在学习的理论方面还是实践领域, 我国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在理论方面, 泛在学习的概念、本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学习模式等取得了成果;在实践领域, 部分中小学和高校搭建了移动学习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泛在学习的应用平台和相关软件的开发。高校及中小学、科研单位和企业形成了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当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前进时,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作为沟通的工具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 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将英语设定为高校必修课一方面有助于我国大学生学习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和科技;另一方面有助于我国大学生传播我国先进的文化技术, 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四、信息化外语教学发展思路

(一) 信息化外语教学发展需要承担创新和发展经济的使命

我国信息化外语教学的发展应该和社会其他系统比如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等紧密联系起来。只有一个国家的所有内在力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驱动, 才能在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教育政策应支持本国的经济发展, 适应全球的经济发展, 所以在教育政策推出开发新的具有创造力、创新性和个性化的政策来应对国际上高技能的知识经济的竞争。随着我国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 通晓外语、具备国际化竞争能力的人才。为了满足此需要, 需要制定有利于快速提升语言能力、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政策, 直接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外语政策。

(二) 信息化外语教学需要继续推动我国外语教学系统的变革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理发展信息化教育, 用来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同时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给传统的课堂带来了新的理念。新技术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第一,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和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模式;第二, 微课、MOOC等开放平台, 同时开放了数据、资源等, 传递了共建共享的新观念, 可以帮助学习者高效、有效地使用开放资源, 最终实现协同作用。第三, 移动终端设备在教育上的应用, 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 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束缚, 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将课堂学习和泛在学习相互结合, 提升学习效果。信息技术的到来使得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播者, 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更好引导学习者在丰富的信息资源里探索, 教师需要不断充实技能, 完善教学方法, 深层次的变革教学方法, 使得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而是把信息技术和外语教学方法深度融合, 成为教学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王静, 2018) 。

(三) 信息化时代需继续提升外语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培养

信息化技术对外语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信息化改变了社会的语言需求, 互联网时代下众多社交工具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 使得社会对语言的需求更加多样化。第二, 语言的表现手法和呈现方式通过信息技术得到了丰富, 从而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现象 (蒋学清, 2015) 。2017年, 教育部建立了区域性的一带一路的教育机制。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大力培养推动“丝绸五通”的各类人才。综上所述, 国家继续一大批高层次的外语人才来进行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等, 培养高层次的外语人才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挑战和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 应该继续提升外语教学方法来满足个人、社会、国家的不同需要, 这也将成为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课题。虽然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受到西方语言发展的诸多影响, 我国更需要从语言的不同功能和综合能力培养来开展外语教学。在这种背景下, 通过信息技术来创新外语教育模式显得尤其重要。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 信息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信息化对外语教学的模式、教学活动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基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外语教学经验, 提出未来信息化外语教学发展思路, 应该采取培养师生信息化素养、优化外语信息化教学过程、加强外语资源建设和管理等对策。信息化外语教学将承担创新和发展经济的使命, 继续推动我国外语教学系统的变革,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外语教学,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仝宇光, 张丽芳, 张玉.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进展及评价[J].教育与职业, 2017 (02) :101-106.

[2] 王静.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3] 蒋学清, 张玉荣.教育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反映性实践者的角色嬗变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5 (01) :31-36.

上一篇: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下一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编辑部学术论文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