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感觉在学唱中的作用

2022-09-11

歌唱艺术是歌唱者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的理解, 用优美的歌声传达出来。在这个传达的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理解何谓歌唱感觉。

歌唱感觉是指某种由内心活动着的信息传达到发音器官时产生的一种整体印象, 又是歌唱者对自己歌唱信息所获得的一种警觉力。

1 歌唱内部抽象感觉

内部感觉对歌唱的内部状态进行自动的心理调控[2]。在歌唱活动中进行内部感觉调控的主要信息有:呼吸感觉、发声感觉、共鸣感觉、咬字吐字感觉。

1.1 歌唱的呼吸感觉

歌唱的呼吸方法, 一般有三种类型:上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 胸腹式联合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是近代中外声乐界公认的、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提示学生在吸气时, 要有口鼻腔放开的感觉, 要有气流畅通无阻的感觉, 要有胸腔与肺开阔的感觉和小腹与腰肌膨胀的感觉。掌握了这些正确的感觉, 就等于盖楼房打了个好地基, 这在进一步的声乐学习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歌唱的呼吸感觉本是抽象的, 但用这些形象的感觉, 能让学唱者准确的学会呼吸。由此可见, 要学会呼吸, 必须要有正确的感觉做指导, 再加上坚持不懈的练习, 歌唱水平才会不断的提高。

1.2 歌唱的发声感觉

喉头挡气使声带震动发声而产生音源, 是歌唱中的一种核心, 声带是发音体, 是树立基本音的地方。

歌唱者应该懂得是由于气息振动了声带, 使声带能发出声音, 所以气息是上下畅通的, 而喉头不只是起到发音的作用, 还有调节气息的作用, 懂得这些道理, 声音就会很流畅。发声感觉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声音质量的好坏, 要具有良好的发声感觉, 必须做到以下几个“保持”:保持良好的歌唱情绪;保持正确的歌唱姿态;保持发声器官各机能部分的协调;保持吸气时喉头的低位置;保持软口盖的上台;保持咽部打开的状态。歌唱的发声感觉, 最根本一条, 就是应该十分重视发挥发声器官各部分的合乎自然规律的作用。因此, 良好的歌唱发声感觉是歌唱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要想掌握这些状态, 必须靠自己的感觉去悟、去实践, 有了这些正确的感觉, 只要坚持不懈的练习, 歌唱一定会越来越进步。

1.3 歌唱的共鸣感觉

正确的气流和发声只是歌唱的基础, 良好的歌唱共鸣感觉决定着歌唱音色的好坏, 特别是对音色的丰富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要获得正确的共鸣, 感觉非常重要。比如用微笑的感觉找共鸣:或者用哼鸣的感觉、小声唱的感觉等等。当然, 没有感觉做引导, 学生也不可能很快领悟共鸣是怎么一回事。

面罩共鸣是歌唱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所谓面罩共鸣实际上就是一种高位置的唱法, 这是歌唱者歌唱时的一种自我感觉, 当找到这种感觉时, 会感觉在“面罩”部位有一种轻微的快感。歌唱家帕瓦洛蒂认为“面部声音的共鸣使我感觉像一个盒子。”瑞典著名歌唱家尼尔森则说:“我千方百计地使声音进入面罩。当我感到声音在头部有共鸣响, 我就知道一切正常。”歌唱家们用不同的语言阐述了对面罩共鸣的感觉。可见, 共鸣腔用的越好, 音质就越美。

1.4 歌唱的咬字、吐字感觉

学唱的过程中, 在良好的发声基础上还要有正确的咬字、吐字等语言表达感, 这是我们中国民族声乐韵味所在。

在进行科学的发音时, 我们既要保持民族语言的清晰感和准确性, 又不能失去艺术歌唱的夸张性和修饰性。元音是语言中的重要部分, 歌唱中唱好元音能使声音流畅、美化而富有色彩性。有一种形象的比喻是“前打喷嚏, 后打哈欠”, 若能将这种感觉正确地体会, 就能准确处理字头与字腹的关系了。无疑, 除非吐字良好没有歌唱者配称得上伟大的艺术家, 因为只有优美的嗓音无以祢补其他缺陷。好的吐字感觉有助于发声, 并使歌唱更悦耳、集中。

2 歌唱外部形象感觉

歌唱外部感觉主要涉及歌唱者自身文化艺术素质方面的问题。

在歌唱活动中进行外部感觉调控的主要信息有:音色感觉、音高感觉、节奏感觉等。这些众多的音乐感觉主要是听觉上的感觉。

2.1 歌唱的音色感觉

“音色是指基本频率与强度相同, 但附加振动成分不同的声音彼此区分开来的特殊品质。”即使基本频率相同的声音, 音色不同也各具特色。

优美的音质, 是歌唱艺术表现声音魅力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它包括两种因素, 即音色的明亮和纯净。我们在学习过程中, 应该学会熟练的掌握音色感觉。音色感觉有两种: (1) 音色由亮变暗时, 应该感到结实、明亮的声音在“吸着唱”的状态中逐渐的往后扩散; (2) 音色由暗变亮时, 应感到又空又暗的声音被收拢, 在振动的音响的中心有一个结实的共鸣点, 于是集中、明亮的声音就在共鸣点上放射出来。歌唱者在掌握声音音色变化的演唱技巧时应仔细体验和熟练掌握这两种感觉。

由此可见, 声音音色变化的演唱技巧直接影响着歌唱质量的好坏, 甚至起决定性作用。歌唱者在学唱时应充分利用歌唱音色表达情感的这一特性, 并相应地进行歌唱音色的处理, 使歌唱声音更富于艺术的感染力。

2.2 歌唱的音高、节奏感觉

音高和节奏是旋律最基本的要素。音高是由声音的频率所决定的。频率数越大, 音调就越高;频率数越小, 音调就越低。有了稳定的音高感觉, 好的歌唱音色感觉才会大大提高。

节奏是音乐的支柱, 乐感的核心, 它如脉搏存在于人的身上, 时时都在有节奏的跳动着。

在学唱过程中, 除将每个音、每个字唱的非常准确外, 节奏感觉的训练和培养也是很重要而不可忽视的。节奏感觉也可以通过音乐欣赏和视唱练耳的学习来培养。

可见, 良好的节奏感是掌握学唱的必备条件, 节奏感觉在学唱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外部感觉可以说是一个人审美感知的基础, 没有这些感觉能力, 学习、欣赏音乐是很困难的。以上分别介绍了内部抽象感觉和外部形象感觉以及它们在学唱中的作用, 这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共同构成歌唱感觉。

3 结语

一个完整的歌唱活动, 是由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正如世界著名歌唱家库琪所说:“歌唱成功完全是以感觉为基础的, 要靠自己的感觉去摸索。”歌唱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 声音既看不见, 又摸不着, 完全凭感觉和思想,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 把正确的感觉记忆在大脑中, 再加上敏锐的音乐感觉, 这样不但为歌唱提供了一个心理调控的有利条件, 而且为初学者有效的学习声乐和接受歌唱训练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

摘要:感觉是歌唱者认识歌唱最初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歌唱的感觉无论在教学还是在演唱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一些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情况下, 单凭感觉就会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判断。因此, 正确的认识歌唱感觉对于学唱者就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歌唱感觉,抽象感觉,形象感觉

参考文献

[1] 郑晖.天津音乐学院学报[J].天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0 (3) :49~50.

[2] 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69~171.

[3] 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4] 陈立.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1) [M].北京:华乐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课程空间课堂“LSDT”教学模式研究——以民办四川天一学院为例下一篇:服装展示与专卖店设计中品牌文化性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