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

2022-08-11

第一篇: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升场所管理水平

十堰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孙学明

2012年六月,司法部在湖北省襄阳市召开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应用座谈会,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强调,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国监狱系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信息化技术在监狱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其中重要强调了要把监管安全信息化放在首要位置,大力推进应急指挥信息化、安全防范信息化、狱情分析信息化以及生产安全管理信息化,筑牢“四防一体化”的安全防范体系。

以上信息虽然只提到监狱,但是作为在戒毒场所工作多年的干警来说,信息化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近年来,湖北省戒毒系统在司法部、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湖北省司法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戒毒场所(以下简称场所)信息化建设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尤其在全国场所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局属各单位对数字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都在筹划本单位数字化建设。

一、数字化场所的内涵

所谓数字化场所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和核心,以安防为重点,集监控监听、门禁、报警联动、巡更、对讲、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管理与指挥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化工程。

数字化场所至少包括以下子系统:局域网基础平台(设计总容量最终应达到每个工作人员一个终端);视频监控系统;语音监听系统(含会见、亲情电话监听等);报警联动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广播、对讲系统;所内消费一卡通系统;场所管理一卡通系统;所内无线通信系统;政务、所务公开系统;办公自动化(OA)及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场所门户网站等。上述相关联的子系统完成数据共享和集成应用,实现网络化的集中统一管理。

二 、场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全球信息化、场所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从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场所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可以看到,大力推进场所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戒毒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快场所信息化建设,一是保障戒毒所充分履行职能、更好地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二是提高戒毒所管理工作水平、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三是实施“科技兴监、科技强警”战略、提高戒毒人民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四是促进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对监狱(戒毒)工作包括监狱(戒毒)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对场所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司法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推进场所信息化作为加强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制定《监狱(戒毒)信息化工作十一五规划》、《全国监狱(戒毒)信息化建设规划》。全国各地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场所信息化取得积极进展,促进了场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国监狱(戒毒)系统的具体表现。

三、场所信息化建设对场所管理工作的作用

现在,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分析场所信息化建设对场所管理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从而全面提升场所管理水平。

(一)有利于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

实施戒毒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要求民警必须确立全新的监管工作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接受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在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管教业务等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戒毒工作的需要,迎接数字化监管时代的到来。广大民警在思想观念、管理方法、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要有根本转变,为场所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各地市州所从监管改造到生产管理,普遍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省局局域网开通以后,局属各单位和省局之间的文件信息可以从网上直接收发,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再看看国外更为先进的例子:日本首家“无围墙”监狱将投入使用,届时电子标签将代替监狱警察监控服刑人员。服刑人员会见亲友时,不需要警卫陪同,因为通过囚衣上的电子标签,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日本政府出资,20年内将投入520亿日元用于设备和各项服务支出。新监狱投入使用后,每年可望节省运营成本50亿日元。

可以看出,监所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日常办公的自动化、生产经营管理的网络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费用。随着各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场所信息化必将为我们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传递和更快捷的信息服务。

(三)有利于提高改造质量

戒毒所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对戒毒人员的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犯罪,因此戒毒工作必须以提高改造质量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实施场所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在利用好传统改造手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对戒毒人员的改造质量。在现有建设的基础上,我们应当考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采用网络视频方式聘请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力量对戒毒人员进行远程心理咨询和治疗。

(四)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

戒毒所是社会的一扇窗口,向社会宣传戒毒所,让社会了解戒毒所,勇于接受社会监督,建设一个有利于戒毒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建设所务公开系统,使戒毒人员亲属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戒毒方针政策、所内新闻等动态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而造成信息中断和丢失,消除戒毒人员亲属和社会公众等对戒毒场所产生的误解,从而树立起戒毒所的良好形象,争取社会各界对戒毒工作的支持。

四、场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场所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长,所用产品和设备更新换代快,对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条件要求高。我省戒毒系统统一了数字化戒毒所工程核心设备的要求,以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全省视频监控的顺利联网,全省视频监控系统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和设备要求也将实现统一。现就我省监狱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

(一)继续加大硬件投入力度

严格按照《戒毒所信息化工作十一五规划》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硬件投入,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争戒毒局域网全面覆盖监区,办公OA系统逐步全面投入运行。各所在场区、会场、仓库重地、交通要道口、有关办公区等重要部位分步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电子监控,将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到更加广阔的领域。

(二)继续加大软件开发力度

重点把已经开发使用的公文处理系统、办公网络系统、成本控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相关系统用足、用好、用活。在此基础上,组织攻关开发并启用管教信息系统、警务人事信息系统、工资人事信息系统等相关工作系统,为戒毒工作发展提供更好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撑。

(三)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各戒毒所应迅速成立独立的信息管理及维护的部门,培养一支有责任心、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信息管理人才队伍。继续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引进一些信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将信息技术骨干送出去培训,充实提升信息技术力量。进一步明确专、兼职信息员及其工作职责、要求、奖惩标准、考核兑现的办法。在启用新系统、新现代信息技术时,在配置一批新电脑、一批新手开始使用电脑时,及时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

(四)继续加大规范管理力度

各戒毒所对信息管理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流程加以规范:包括从电脑配置计划提出、采购、领发到维护、耗材领发、电脑调配、报废,从信息收集、起草到信息报送、审核、校对、发布、归档,从专、兼职信息员得到确定、培训到调整,从相关应用系统的开发、启用到充实、调整、培训,从工作目标、任务、责任、要求到考核、奖惩、兑现等环节。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各项工作责任到人,监督到事,考核到位,不断提高戒毒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水平。

五、场所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戒毒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场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体系、三个信息资源库、十个应用系统。

“一个平台”,即网络和硬件平台。“一个标准体系”,即戒毒所信息化标准体系。“三个信息资源库”,即戒毒管理信息库、戒毒人员信息库、警察信息库。“十个应用系统”,即戒毒安全防范和应急指挥系统、监管及执法管理系统、教育改造系统、生活保障及医疗卫生系统、警察管理系统、生产管理与劳动改造系统、场所建设与保障系统、所务公开系统、办公自动化和决策支持系统。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计划陆续增加一些新功能,并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断努力。我们回顾场所信息化建设历程,深深体会到:没有一个优秀的、思想开放超前得所领导班子,就不会有场所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没有一支努力为场所信息化建设忘我工作的专业队伍,光靠资金投入和社会参与,就不能很好的结合场所工作实际,也算不上信息化的成功;一个良好的运用环境是信息化成功实施的根本所在,坚持不懈的应用培训和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是场所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前提;应用产生需求,所有系统的功能都因具体应用而实施。“我要做”和“要我做”所形成的信息化将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实施场所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一个长期工程,必须舍得投入;戒毒所是政府体系和社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要求戒毒所必须创新管理手段。通过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场所管理水平,场所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戒毒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篇: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自管理提升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将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信息化在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总体规划、系统集成、深化应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了企业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

一、完善方案,优化保障

为了实现“细化方案,专项整改、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集团将管理信息化提升与集团“十二五”规划紧密结合,通过完善实施方案、优化保障措施,确保管理信息化提升工作目标清晰可衡量、整改措施细化可执行,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一)完善方案

在管理提升活动第二阶段开展之初,集团开展了专项工作“回头望”和复查复诊工作,全面梳理并分析掌握了在“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短板和瓶颈,编制了《西电集团2013-2015年信息化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并组织所属企业编制了各单位的“2013-2015年信息化滚动规划”。确立了“以两化融合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的建设目标,使管理提升活动与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优化保障

集团通过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和对标分析方法、开展信息化导入准备工作、提高信息化建设质量等举措,积极促进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1、对标先进,明确目标。集团积极借鉴先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与多家中央企业就集团管控、ERP等系统的建设应用进行了专项对标。通过深度对标、学习调研、实地考察等手段,充分剖析企业自身管理信息化全过程、各环节存在的短板和瓶颈,找准关键点,在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也为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

2、落实责任,确保投入。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纳入集团投资管理,统一协调落实各种资源,保障持续投入。同时建立了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投资管理制度与流程,规范了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为了保障建设资金、配套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的足额到位,集团信息化项目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不但确保了建设资金按时到位,还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

3、明确思路,协同推进。集团以“2个阶段(信息化建设阶段、深化应用阶段)、2层机构(信息化管理部、业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通过各部门、各环节的相互协调配合,协同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4、优化机制,加强管控。集团通过优化机制,有效保障了信息化建设工作效果。一是推行企业总信息师(CIO)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在核心企业设置了总信息师岗位;二是组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室,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标准、产业实践中形成的“自主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知识产权”、信息技术与智能化技术融合等领域研究;三是完善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优化项目先期策划与导入准备工作,研究编制了《ERP系统导入准备工作指导书》,加强立项审核,坚决杜绝未立项评审而实施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四是优化信息化项目计划管理,建立了信息化月度例会、专题研讨会、项目群会议、现场检查等工作机制,加强过程控制,确保项目实施处于可控状态;五是严格按制度规定开展项目验收管理和后评价工作,确保项目质量;六是加大项目集中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优势,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5、开展信息化水平评价与考核。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集团细化了评价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集团与所属各单位均签订信息化工作任务书,建立了两级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了单位经营班子考核评价标准,并由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考核,有效保障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集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两化融合”战略部署,按照“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要求,把信息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紧密围绕管理提升活动主题与工作目标,以“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制造、智能化技术”为抓手,制定了集约化的人、财、物集团管控系统建设及所属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计划,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支撑作用。

(一)加强集团管控

为了满足集团管控需求,集团重点开展了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营销合同管理系统、电子采购平台、主数据管理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内控评价系统的建设应用工作,全面覆盖所属全资及控股子企业。畅通的信息流全面提高了集团的集约化人、财、物管控能力,为科学决策,高效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推动精细化运营

按照“试点先行、重点建设,积累经验、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集团将西开有限和西电西容作为ERP系统试点单位,推进子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项目上线后,集团组织召开了ERP专题研讨会议,对试点效果进行了评审,在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的同时,也为全面推进ERP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外,宝光集团完成了ERP系统升级改造,西开电气开展了ERP系统深化应用。目前,集团部分企业已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集成,建立了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企业精益管理能力,也为集团全面推行ERP系统奠定了基础。

(三)优化客户管理

为了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集团积极推进远程客服管理系统建设。目前,西开电气已完成客户数据整理上线、基本流程调试等关键工作,系统已于今年5月全面上线试运行。西电西变、西电西容客服管理系统也已开始建设。通过加强客服管理系统建设,集团将逐步具备快速、高效、准确的远程实时监测能力,同时还能实现在线诊断、指导,及时解决现场设备出现的各类问题,系统掌握产品售后信息,有效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建立科技资讯平台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管理,集团建立了全球输变电行业专利数据库系统,现已收纳了国内外约1500万条专利,覆盖了输变电、配电和电力电子专业领域。该系统为集团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资讯平台,同时也优化了科技管理方式,提升了科研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创新驱动提供了保障。

(五)确保信息安全

集团对照“商业秘密信息技术防护指引”开展信息安全对标工作,根据对标结构,从基础网络边界部署、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方面,弥补了现有信息系统技术缺陷,进一步强化公司网络安全。

(六)加快数字化制造步伐

集团全面加强了PDM、3D、CAE、MES、CAM等系统建设的推进力度,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在所属企业按计划稳步推进。

随着管理提升活动的深入开展,集团在管理信息化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信息化标准建设仍需进一步规范,集团管控系统仍需进一步深化应用等。下一步,西集团将继续紧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深化应用,把握重点、协同推进,巩固成果、持续改进,不断固化成功经验并构建长效机制,持续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全面提升。

第三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策略论文

摘要: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也正朝着信息化之路发展。本文主要立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探讨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建言献策。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信息化

当前,我国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力度,以实现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进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经济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科技在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普遍推广和应用,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生产技术创新。

1、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主要因素

1.1农业市场与生产要素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农产品、生产资料。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给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信息,而且还能给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从而提升农业市场的针对性,继而为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农业科技与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是以大量农业技术人才作为坚实的后盾。因为农业科技信息化的实现,需借助农业现代新技术的应用和传播,只有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农业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农业资源信息化的主要原理就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农业的相关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等,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服务。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走向推进信息化建设,但是信息化水平低,系统不完善,信息资源利用程度低,这些问题严重限制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网络资源建设不完善,许多农民虽然也开始使用手机和网络,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民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较小,而网络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农村地区的网站访问量不足。同时农业信息资源配置不足,信息资源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农村地区的信息设施建设更多关注在硬件设施建设,忽视了软件开发和信息资源更新。农业网站上的信息多是为满足职能部门需求设置和更新的,而真正的信息使用者,如农民、个体经营者、企业、中介组织等无法从网站上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是从其他网站上转载过来的时事新闻,能够充分反映农业科技发展、市场发展方向和当地经济发展政策的信息较少,其中具有地方发展特色的信息更是少之又少。上述问题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发展,限制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3、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在政府主导下构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库。我国农业生产以及经营主要依靠传统的运输机械和人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机械设施已满足不了当下的农业生产需求,给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制约性。由于人民群众的资金力量比较小,政府方面应给与扶持和帮助,建设信息化作业区、加大信息机械的使用培训,打破信息化建设人才匾乏的局面,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依赖于信息资源的发展,在推进信息资源的创建及更新方面,应当首先从农业管理部门出发,统一建立信息资源库,促进农业经济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构建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发布方式,推进农业经济信息的集成,推进涉农数据的及时更新与兼容。同时农业信息还需要从采集角度出发,从农业信息数据中充分挖掘农业经济发展最需要的资源,推进信息采集工作的发展。

3.2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服务体系。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政府部门应在对农业划分的基础上之上,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并以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为主,提供农民需要的服务,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在生物工程方面的使用、栽培方面的使用以及技术、管理方面的使用、精细化测土配肥服务以及作物营养的区别诊断、定向式农技培训服务等,以便相关管理人员查询与参考,继而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铺设好道路。

3.3加强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升务农人员的信息化建设素养,是保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因此,相关部门应对务农人员进行定期或长期的信息化建设培训,以及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指导,并且对务农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的考核,以便全面提升务工人员的整体信息化建设素养。同时,还要构建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形成人才发展战略,利用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基本发展需求,培养具备信息专业水平及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推进信息资源建设及信息系统开放,保障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3.4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建设,相关部门应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并请一些相关的专家对病虫害技术、技术实施与田间记载、图片资料与人员培训、规划与管理等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做好粗耕、机耕、移栽、免耕等试验,实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推广无害化生物防治技术然后组织农民进行现场观摩,使农民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树立轻简节本理念,掌握农产增值点,提升其对农业种植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师渊超.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J].北京农业,2014(33)

[2]田丽荣.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

第四篇:夯实数据管理基础 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信息中心

为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统

一、便民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切实做好我局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信息中心从规范图件和基础数据管理工作入手,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化与社会化服务水平。

1、规范全局出图与数据管理工作。从抓好出图登记受理、数据检索、图件测绘、草图绘制、图件审核、成果数据入库、正式出图、属性信息录入等环节入手,规范全局土地登记发证用图、土地收购储备用图、国有土地交易、招拍挂用图、土地征用征收用图、建设用地审批等用图的出图与数据管理工作。

2、强化图件和基础数据成果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制定《数据库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保证图件、数据成果质量。

3、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内容,提升服务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加强与业务管理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积极推进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五篇: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药具发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提升药具发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文章摘要:计划生育药具事业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人口计划,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物质基础和有力保障。本论文就当前基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存在的若干不足,提出如何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对策,从而提升药具发放管理服务的智能水平,满足广大育龄群众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需求,实现药具服务均等化和全覆盖。

关键词:计划生育 信息化建设 药具发放管理服务 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政策以来,为广大育龄群众的避孕节育提供了方便,有效地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落实孕前型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群众对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现行的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向广大育龄群众提供高效、安全、优质、便捷的计划生育药具服务,亟需人口计生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药具发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笔者就我区的药具管理服务现状及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以论述:

一、药具发放管理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有个街道办事处,个免费药具发放点,截至2011年月日,

1 全区总人口人,已婚育龄妇女人,已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人,使用免费药具人,其中长期使用免费药具人,临时使用免费药具人;细分使用口服短效药人,外用药人,避孕套人。

1、使用药具人数不断增加,做男、女性绝育手术和使用宫内节育器的比重下降,药具使用人员呈多元结构。在使用免费药具名人当中,长期使用药具的达人,占使用药具总人数的%。近年来,新婚夫妇(含达到晚婚年龄推迟生育的人员)、产后人员、持二胎生育证自愿推迟生育人员双重措施使用药具的人数也呈稳步上升趋势,避孕药具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药具发放渠道单一。目前药具发放渠道仍局限于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零星设立的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和自动领套机,由于覆盖面小、分布不均匀,已不能满足城市育龄群众的需要。

3、部分人群不了解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政策及领取地点。城市区的育龄人群和流动人口均可到现居住地所在社区进行登记,办理免费避孕药具领取卡,凭此卡可到社区等任意一个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领取避孕药具。但是,部分人群不了解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的政策,避孕属个人隐私,有的人觉得到社区去领取药具似乎公开了隐私,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免费的避孕药具质量没有市场销售的好,所以不使用免费避孕药具。

4、药具浪费现象严重。各街道发放点按统计报表制定药具需求计划,但发放时领取人员少或不能及时按月发放,导致药具在社

2 区发放网络积压过期。

5、民营企业等单位药具发放到位率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避孕药具免费发放落实情况较好,但企业下岗分流人员、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流动人员的药具免费发放工作不到位,个别社区尚未将这部分人员药具发放纳入管理服务的范畴。部分社区使用避孕药、避孕套人数占综合节育措施的比例不足5%,用药对象实际情况与上报情况不符。

6、需求药具品种比较单一。我区使用各类避孕药具人中使用避孕套的用药人数占%。一方面,人们对避孕套的知晓率高,而且避孕套具有安全、有效、简便、使用方便等优点,避孕套应用范围最广,除了有的人对橡胶过敏不能使用外,所有育龄夫妇都可以使用,包括有脑、心、肾疾病的人都适用,尤其适合于新婚夫妇,产后及人工流产不久者,产后哺乳期,生育一胎不想绝育者及临时探亲者,因此十分方便,深受避孕者的欢迎。另一方面,大部分人们对口服避孕药的副反应比较担心。“是药三分毒”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口服药对身体的危害较大,因而不愿采用。

7、流动人口领取免费避孕药具人员少。虽然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大力开展避孕节育服务,对流动人口实行“同管理、同服务、同发放”,免费发放《流动人口免费避孕药具服务证》,流动人口持服务证可以在居住地领取免费避孕药具。但是在药具的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流动人口很大一部分是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在流入地缺乏归属感、抵触情绪浓;另一

3 方面,流动人口以处于生育旺盛期的青壮年为住,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了解较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的意识不强。

二、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及对策

为规范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渠道,确保实现育龄群众全覆盖,应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要到位。将药具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目标管理,人口计生部门成立领导小组,研究部署计划生育药具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任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步骤及有关要求,做到加强领导,层层落实、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以此提高药具发放管理的智能水平。

2、加大投入力度,经费设备保障要到位。2008年8月,河北省人口计生委与河北师范大学联合开发研制《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并于2010年4月起在全省正式推广应用。为确保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顺利投入使用,全区各街道计生办与个发放点全部配备了专用电脑、打印机,开通了互联网。以此加快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药具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为实现省、市、县(区)四级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提高药具发放的覆盖面和易得性。根据摸底情况,结合区划特点,采取全天候、立体式的服务方式。一是社区供应,就近领取的便民服务式;二是机器辅助自动服务式;三是凭证供应便

4 捷式。具体方法有:

(1)健全和完善社区领取模式。在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和个办事处及个社区设立长年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

(2)设立代发免费药具发放点。在城市在做好社区发放的同时,依托小区物业管理处、政务中心、办证大厅、药店、商场、宾馆、工业园区、农贸市场、定点医院等场所设立代发免费药具发放点。统一制做药具发放开放式专柜和免费发放标识,为群众免费发放药具,实行领取式和开放式发放。流动人口药具服务实行户籍地、居住地、工作地协同管理,实施药具动态发放和市民化服务。并结合办验证制度,实行计生专干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管员入户登记、送药具上门服务。

(3)逐步加大在城市配备IC卡自动发放机的力度。依托街道计生办与社区在繁华街道、社区、生活小区选择使用避孕套较多、流动量大、办事进出方便的地点设立IC卡自动发放机,使用人员刷卡领取免费的避孕套,并逐步推广实施,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满足避孕节育需求。

(4)健全和完善自助箱发放模式。要将避孕药具管理服务融入单位工作之中,对管理较完善的住宅小区、大中型企业、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的医务室设避孕套自助箱,供育龄群众在寻求医疗保健的同时自己领取所需的避孕药具,同时,发放有关避孕节育宣传资料。

(5)增加机器销售模式。依托城管部门,在城区主要道路、主

5 要市场、主要活动中心地段安装自动售套机,以市场营销的方式补充免费供应的不足,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需求。

4、优化队伍结构,人员配置到位。

(1)调整各级计算机操作人员。按省人口计生委要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优化药具服务人员队伍,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把责任心强、具备医学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药具工作队伍中,使药具管理岗位设臵日趋合理、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为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人力保障。

(2)培养一支职业化计生药具工作队伍。对办事处、村(居)计生药管员全部进行分层次培训,使之熟练掌握操作《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信息系统,保证育龄妇女信息的进机准确率,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实现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发放工作的新突破。

5、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药具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广告、报刊、杂志以及社区板报、墙报、橱窗等方式宣传药具发放政策、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使免费发放药具政策家喻户晓,开辟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咨询热线,接受群众咨询,同时利用计生宣传阵地开展户外宣传,使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深入家庭、贴近群众,破解群众领取避孕药具难和社区药具发放网点积压的供需矛盾。

6、把流动人口育龄群众纳入居住地药具管理服务范围。健全和

6 完善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药具服务体系,调动并整合社区各方资源,联合公安部门共同对流动人口开展优质服务,激发流动人口的主人翁意识。

7、量化考核,加强监督管理。

(1)人口计生系统细化、量化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健全考核机制,确保药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2)加大力度监管计划生育药具市场。药具管理机构应制定计划生育药具需求、订购和发放计划。人口计生、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要不定期对药品销售网点进行联合检查,严厉查处销售国家免费药具行为,对提供免费药具销售的药管人员按国家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四十四条规定严肃处理。 (3)严格按照程序报批和处理过期、变质、失效的计划生育药具。各级药具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要掌握避孕药具的配送、库存、使用期限以及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现有使用避孕药具人群等情况,对于过期、变质、失效的计划生育药具要及时上报,由上级统一销毁处理,并及时请领补充药具库存,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药具管理服务工作。

上一篇:管理所各项规章制度下一篇:管理与沟通总结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