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管理问题学生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教育管理问题学生

如何管理问题学生

在学生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老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批评和表扬结伴同行,相融而生。关键的是教师使用批语手段时要用得恰到好处,具有高超艺术,以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地。我认为教师批评学生时,至少要注意到以下两点:

首先,批评的对象应指向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 。学生的行为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作用于客观环境的具体表现。由于行为的不同,表现在行为的结果上也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之分。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作出某行为的主体(学生)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纠正偏离班集体目标的行为。所以,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指出的是学生的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对社会、学校以及班集体的危害或不良影响是什么,而不应该对作出该行为的主体(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等。只有当学生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反应时,他改正错误的态度和决心才有可能是坚决的。

其次,批评的方式要有针对性 ,批评学生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来的关系是:学生的不良行为——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学生的新行为(接受批评后产生的新变化)。它表明批语是老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表现学生从不良行为向新行为转变的中介环节,因此,教师要达到学生产生新行为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诸如学生的气质、性格、家庭背景等,进而采取相应的批评方式。举例来讲,针对多血质的学生,教师运用高亢的语调和采取尖锐严厉的批评,可能会使学生受到震动,重视自己的缺点,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是这种方式却不宜用在抑郁质的学生身上,那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恐惧,丧失自信心,更加萎靡不振。批语学生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所犯错误的情况。比如,对于所犯错误严重而影响范围较大的学生,教师就宜在班上进行公开的处理。在进行公开处理时要事先做好该生的思想工作,以免突然宣布处理决定,使学生一时接受不了而作出不可预料的行为。又如,班上的学生如果所作不良行为的事实虽然清楚,但究竟谁是当事人不易辨清,或者说是当事人清楚,但涉及面较大,可以采用委婉、含蓄、暗示的方式来表达班主任对错误的态度,引导学生引以为戒,这样效果可能就更好,因为学生就比较容易从班主任模糊语言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第二篇:如何管理教育“问题学生”

参考文献

[1]赵明安,刘民刚。素质教育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J].高职教育,2010,(3)。

[2]王荣海。职校技能与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闵光太。以提高综合素质教育为目标[A].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论文题目:如何管理教育“问题学生”

一、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成因

问题学生在哪一所院校都存在,其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却各不相同。本文中所讲的问题学生主要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中品德行为有偏常现象,存在厌学情绪,经常违犯校纪校规的学生。中职校问题学生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成长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有些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与其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中的消极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期刊之家——论文快速发表的绿色通道,有需要的扣我:2863623720例如,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破坏了其对人对事原有的美好印象,变得偏激,不再相信世界上的人和事,从而玩世不恭,或者消极处事;有的学生则因为父母下岗或者来自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一方面希望申请助学贷款或困难补助,另一方面又怕被同学瞧不起,反而因过于自卑而变得虚荣不诚实;有的学生则因家庭富裕,从而在性格上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固执、相容性差、过分依赖父母等消极特征。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中的消极因素是形成问题学生的重要原因。

2、社会生活中负面现象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也不断发展。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性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目前,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在我国文化和教育领域已不容忽视,诸如网络虚假信息泛滥、黄色文化污染、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过大、腐败现象严重以及社会治安和就业形势严峻等等问题,都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观念形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3、特殊年龄阶段和招生政策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平 均年龄在16-18周岁。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青少年过渡期,正在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这一时期,学生在身体、认知、情感、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等方面都需要积极、正确的引导,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问题学生。比如人际交往问题、早恋问题等等,都可能成为问题学生的诱变因素。另外,由于在现行的生源分配制度上,很多学生都是因为考不上高中才选择中职学校,中职学校的招生不受年龄、分数的限制。所以,生源质量也是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较为突出的原因之一。

二、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及其教育管理很复杂,但是对其教育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关键是要抓住他们品德行为偏常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实效。笔者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认为问题学生的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观念,不放弃、不抛弃。问题学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中职学校的问题学生。在转化过程中,问题学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更多论文参考资料,请登录期刊之家查询,或扣扣在线咨询。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问题学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教育“问题学生”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对教学秩序的维护、教学管理的正常化、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带来不利因素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学业不好,品行表现也差,主要表现在行为上有偏离、情绪上不稳定、同学交往上关系紧张,易出现自卑、抑郁、孤僻等性格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学生”是班级的一种隐患,班主任只有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才能教育好这些学生,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避免他们影响其他学生或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下面笔者拟谈谈自己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研究总结出的一些教育经验,以期为同行教育、转化 “问题学生”提供一些思路。

一、“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家庭原因:①.“残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变得尤为紧迫。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②.“过失家庭”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判刑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孩子被迫交于祖父母或成了孤儿。③.“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托管、监护、教育的孩子。作为市场经济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农村 “留守孩子族群"越来越普遍,其教育与心理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残缺家庭”、“过失家庭”造成了物质条件上的困难,父母的犯罪,给孩子带来精神上严重创伤,有的甚至造成恶劣品行。“留守儿童”非常思念父母,希望与父母相见。而这些学生与父母相见的次数每年也才1至2次,至使这些学生的性格表现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自私等特点;或有孤独、封闭、畏惧的性格弱点。加之代养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造成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行为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等问题。

2、学校原因:一是受硬智育、软德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分快慢班,办实验班,只重视尖子生,使得大批的学困生生活在无助无望的世界里,助长了问题学生的产生。二是部分教师重智轻德,只教不导,喜欢优生,歧视差生,使本身没有问题的学生心灵受到伤害,对教育产生很大的逆反心理。三是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育人方法简单粗暴,校园人际关系紧张,拉大师生间的距离,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无意间的伤害。

3、社会原因: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相关的职能部门管理不力,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中不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尚未形成时,便先入为主的认为吃喝玩乐是人生最大享受,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恶习。二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贪乏,高尚娱乐、读书读报的习惯在农村不多见。三是教育资源贫乏,没有适合未成年人开展实践活动的场所。

二、“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一)、提供特殊的教育方式。

“ 问题学生”的问题一般由来已久,且已是深层的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我们应重新审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问题学生”是特殊的教育对象,让他们享有适合其特殊需要的教育。班主任老师不应抱怨他们不懂事、不争气、不好管,而应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其他身心发展上的问题,从人的心理上全面地审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同样的欣赏和期待,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班主任应将“ 问题学生”分别隔离开来,分散到不同的学习小组,控制他们相互频繁接触,以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尊重自己,并为他们营造平等、民主的环境氛围,让他们融合到其他普通学生群体中,共同学习生活,并依靠群体合作的力量,逐步解决他们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方面健全班级管理机制,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消除“问题学生”滋生问题的土壤。可以建立班级日常行为规范并制度化,对课堂常规、出勤、卫生、课间操、仪容仪表等行为规范,分组量化考评,每月一次,评比结果在“班级园地”公布;可以建立组间竞争机制,实现以小组为单位的各项竞赛,如上课听讲,回答问题、考试成绩、进步情况等,竞赛每月公布;可以建立个人考评制,对全班学生进行跟踪考评,在期中期末制定自己的各科学习目标和措施,考试后对照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自己的进步,寻找差距之所在,扬长避短,人人向上。可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组建对子,“结伴同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谈心、座谈,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纠正问题。总之,营造了良好的班风班貌,“问题学生”产生问题、蔓延问题的土壤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不以考试成绩排名次、论英雄,对“问题学生”不轻视,不排斥,不体罚和讽刺挖苦,不翻老帐,不搞秋后算帐,更不做有损“问题学生”人格的训斥,而应当给他们千倍的照顾,万倍的关心,让“问题学生”感到温暖和爱心,使他们在友情和友爱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在观察、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基础之上,为其制定一个“跳一跳,够得到”的行为目标和学习目标;帮助“问题学生”选取易突破的有一定基础的近期目标,使其能在短时期内通过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及相应的身心体验,从而增强努力的信心,带动行为习惯的改观和文化知识学习的进步。同时,要把短期目标、阶段目标、长期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当然还可以尝试采用目标激励法,学生一旦实现了某一目标,那怕是细小的进步,教师可以以各种表扬或奖励的形式加以肯定,并激励他们再接再厉,更进一步。

(四)、采用多样的转化方式

1.坚定信心,采用迂回策略,在教育和等待中求得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问题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旦有人有意无意地触及他们的痛点,便会旧病复发,甚至变本加厉,此时如果班主任在教育中遭受挫折就认为“孺子不可教也”而撒手不管,那他们则会破罐破摔,所以转化问题学生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还要正确认识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认清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不断地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们,抓反复,反复抓。在不断的教育和等待中求得转化的进度。

2.遵循制度,掌握好尺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奖励和惩罚是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管理学生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但对问题学生实施奖罚时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过多的奖励和惩罚对问题学生的转化都是不利的。一般来讲,问题学生违纪行为较多,因此受惩罚的次数也比较多,但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为逃避惩罚而学会说谎、欺骗,以此来保护自己,在行为上造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养成虚伪的不良性格,或者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这些对转化问题学生都是不利的。如果为了转化问题学生,对他们的一点点好的表现就不切实际地夸大表扬,而对他们的违纪行为置之不理,同样也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关键在于掌握奖罚的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

教育的本质是受教育者在一次次完善与整合中个性化与社会化,从而使生命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完美到完美,从失误发展为成功。允许学生出错,教育者不但拥有幸福的教育体验,而且问题学生也会不再成为问题了。以爱为前提,运用各种方法转化他们,问题学生一定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让看待安全教育问题

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讲座观后感

学号:10401030612 姓名:张喆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治安形势更显复杂和严峻。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当他们面对危险因素时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今后毕业走向社会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 普遍缺乏系统的教育。安全教育大多是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而临时进行宣传教育。缺少对于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如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知识的涉及。

2. 对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不够。针对各种可能遇到和发生的安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还不够,学生不清楚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卫。

3.大学生掌握安全技能的途径狭窄。目前大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内容中,多是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自己学习的,很少是通过教师或专业人员传授的。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我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开展日常的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管理,从管理上加强学生安全防范工作,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氛围。当然,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关键在落实,要明确责任,把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日常管理计划,统一教育内容,制订安全教育计划。

为了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仅仅依靠辅导员或者保卫部门的工作是不够的。主要是各种讲座及安全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全面得到落实。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各方面的安全意识。

三、结语

在我看来,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我们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提高对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不断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达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第五篇:也谈谈如何教育中职校的“问题学生”

在职业中专学校,有部分学生在思想不求上进,生活懒懒散散,学习随心所欲,又爱惹事生非,违规违纪。在父母眼里,他们是不听话的孩子;在社会眼里,他们是没出息的家伙;在老师眼里,他们是“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在品德,心理,学习等方面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对家庭,学校,社会有一定的危害性。“问题学生”能否成功转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职业中专学校的声誉,进而影响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如何教育这类“问题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从教多年,现把自己所看,所做,所想的作个收集整理,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作初步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要教育“问题学生”,我们先要了解“问题学生”的表现,产生“问题学生”的原因,再探讨如何教育“问题学生”。

一. 问题学生的表现

1. 品德表现: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多缺乏文明修养,道德意识不强。如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小偷不摸,吸烟酗酒,与异性不正当交往,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有联系。离家出走,不孝敬父母等。

2. 心理表现:这类学生有低人一等的心态,破罐破摔,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如自闭,忧郁,退缩,躁动,有攻击他人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多疑,无法与他人沟通等。

3. 学习表现:这类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如厌学,上课睡觉,上扰课堂秩序,顶撞老师,不做作业,逃课,迷恋网络,辍学等。

二. 产生问题学生的原因

人之初,性本善。然而失败的家庭教育,失败的求学经历,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染是产生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原因

家庭结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修养。一般说来,“问题学生”背后往往存在问题家庭问题家长。比较突出的几种类型:

1) 残缺家庭:现在离婚的人越来越多,单亲家庭残缺家庭也越来越多,必将造成对孩子看管不力,教养不周。

2) 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时刻影响着孩子。在长期潜移默化中,父母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孩子素质的高低。

3) “留守孩子”增多: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父母因忙于外地打工,经商,学习等,孩子只得由他们的亲人代管,这些亲人只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没对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等进行良好的引导。这就造成了留守孩子品德低下,习惯极差。

2. 学校原因

职业中专学校与普高相比,虽然没有了升学压力,并逐渐实行了学分制,但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痕迹。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教育教学方式简单粗暴。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使成绩落后的学生身理心理长期承受难以想像的压力,进而发展到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等违规违纪方式来释放压力。

3. 社会原因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给学生学习新

知识新技术,获取新信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现加上层出不穷的书籍音像制品以及各种游戏等,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产生了强

大的诱惑力。让这些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坠入岐途,荒废学业,沉迷网络,极时行乐,不能自拔。

三. 教育问题学生的方法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面对“问题学生”,我们不能放弃自已的责任,

不能放弃“问题学生”。我们要有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信心,决心,恒心。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出一些教育“问题学生”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 了解情况,寻找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学生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寒,要想成功转化“问题学生”

也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循序渐进。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是学习差还是品行差?是某一方面还是各方面差?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将他们的问题表现进行归类记录。再一一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家庭的,学校的还是社会的?找到原因后也要登记记录。

(二) 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接下来就应该仔细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

进行教育。教育学生必须得法,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通常采用的教育这法:

1. 以人为本,尽量满足学生的各种正当合理要求。

“问题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视

这类学生的各种要求,尽量满足学生的各种正当合理要求。不要让学生在心里有所积怨,恨学校专门跟他们过不去。摒弃一些形式主义的条条款款,一切从他们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彻底疏导出他们心中的怨气,使他们没抵触情绪。

2. 步步为营,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古人管仲曾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

人。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长期性,艰巨性。问题学生在校就读不足三年,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他们彻底改变,除非有较大的投入,否则是极不容易做不到的。教育“问题学生”开始不要将目标定得太高,否则事倍功半。我们可以和他们接触交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当放大,适当表扬,然后再给他们提一些小要求,容易做到的。当他们能顺利完成这些小要求后,再提更高要求。循序渐进,步步为营,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知道他们所想的所要的,然后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教育学生之目地。长期坚持这样教育学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他们毕业离开学校时,从一个反叛的学生变成一个有一定服从性的学生;从一个满口脏话的学生变成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学生;从一个冷血型的学生变成一个热爱生活的学生······

3. 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使课程更适合问题学生。

课程设置要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他们的特点是坐不住,心很散,不能长时间的集

中精力听老师讲课。笔者通过长期观察,认为将理论知识穿插在实操课中来讲,最能被中职生接受。因为学生在实操中遇到问题时,用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当他们感到理论知识的强大作用时,他们才会静下心来听课。这种教学实际上就是近年来经常有人提到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或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4. 允许反复,巩固教育。

“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他们的行为常常会出现波动和反复,

对转化过程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反复是“问题学生”进步当中新旧因素交替斗争的复杂性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现象。期等一次教育或几天内转化“问题学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学生如果能在反复中吸取教训,这种教训就会转化为抵制复发的力量。教师

应把这种反复视为良好的教育时机,循循善诱。首先,在班级上安排一些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好的同学主动接近他们,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指导他们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学习。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次,在班级中成立学习小组,实行一帮一工程,让班干部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督促严格执行。当他们学习上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帮助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不要退缩,逐步培养他们敢于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第三,安排与问题学生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一起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引导他们走上正轨,使其健康成长。几次谈话几次关怀几次活动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但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能改变一个人思想。

四. 结束语

教育工作者还面对数量不菲,问题多多的问题学生。山不会自已走路,路却在自己脚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篇:如何让员工快乐的工作下一篇: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