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少年主要内容

2022-08-03

第一篇:奔跑的少年主要内容

电影《奔跑的少年》最新观后感影评_看奔跑的少年有感

《奔跑的少年》发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个新疆村庄里,主人公帕尔哈提是一所小学的教师,幼年时候的足球梦想被父亲扼杀。沙丘上,一颗足球被峰吹到帕尔哈提的脚下,唤起了他对足球的回忆和热情。他将足球带回家缝好,由此一颗“天赐”的足球便改变了帕尔哈提和他班上十几个孩子的命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奔跑的少年》观后感

足球题材。又是特殊时期的产物。有一天会全换成拍篮球、羽毛球甚至门球的,那些年桥牌题材倒不见到处都是,那些年也不是足球题材横行。

学校里强制说普通话。但在外面沙漠踢球、在车上、赛场也说普通话是个什么鬼?哦,终于看明白了,只要跟孩子在一起就说普通话,还有老师之间交流也是。

踢个球还戴红领巾,万一在防守抢球中对方球员一拽,不是要被勒得死死?这种增加球员受伤危险的佩戴国际足球是命令禁止的,就像不让球员戴项链上场一样。

话说,他们天天在沙漠上练球,踢沙滩足球应该有优势。

父子的和解,情侣的和解都太容易了,前面可是又打又骂,“恩断义绝”、“一刀两断”的味道。

孩子们踢足球的过程也是没什么波折。至于赛场上的拍摄则是既不专业,看着也不紧张。

电脑、DV都有了,手机神奇消失。

沙漠、草原的风光令人向往。希望三年内去走走。

如果不是多了一个汉人面孔,强行配的普通话部分(所有人的发音都太标准了,也失去了真实感),我以为看的是一部外国电影。

说起来,少数民族球员可以挖掘挖掘。昨天拥有归化球员的国足连菲律宾都赢不了,不说与韩日澳伊踢,恐怕小组出线都成问题。中国足球,欲速则不达。

导演是拍“高科技特种电影”出身的,怎么不用高科技拍这个啊,多有卖点!

2019《奔跑的少年》观看有感

下午与孩子们一起在课堂看了这部电影

虽然免不了励志类“俗套”

甚至都能猜到结尾

但仍让老阿姨的我几次热泪要掉下来

印象最深刻是乡小学条件的艰辛

一个老师上好几门课程

训练场地是沙漠

踢足球没有球鞋没有球衣

这让我想起前些天从四川某乡一小学过来与我们进行手拉手活动的八名藏族小学生

第一次见到他们

是在周一的升旗仪式

校长站在前面依次介绍他们

脸上无一例外都是高原红

皮肤黝黑

身材瘦小

我从他们眼中看到的

全是对这个“新世界”的腼腆、羞涩与好奇

之后特地去了解了一下

他们的生活、学习条件极其不好

如果不是这次活动

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乡里...

相对比他们

生活在这边的我们不知“幸福”多少倍

但仍然有很多孩子不懂得珍惜

在家便是“小公主小皇帝”

想要什么便有什么...

经常在课上的时候跟他们讲

但是年纪太小了还是因为什么

其实他们现在都体会不到...

我真的很想让他们感知一下

感知一下这个世界

除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外

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活得很艰辛的人们...

2019《奔跑的少年》观看影评

当今社会,如果有人说自己的梦想是踢球,会不会被人嘲笑呢?

会有人从当今的国足水平开始嘲笑你的幼稚,会有人告诫你踏踏实实读书,找份踏实的工作,少做白日梦。

电影《奔跑的少年》主人公帕尔哈提就曾有过一个踢球的梦想,然而严厉的家庭把这个梦想扼杀在了摇篮里。帕尔哈提最终如父母所愿,成为了一个小学教师,还拥有一个美丽漂亮的未婚妻,这样一个令人艳羡的生活,却始终没有熄灭他对梦想的星星之火。

在和自己的学生探讨梦想的话题时,学生不经意地一句"你的梦想是小学老师吗?"将帕尔哈提心中的这团火再次点燃。纵使是在现代都市中,足球作为一个梦想,都会经历重重阻碍,更何况是一个遍地黄沙的喀什和田。

喀什和田甚至没有一个真正的足球场,这里的大人们最初是用孩子在游戏的心态去看待踢球,然而当大人们发现孩子把踢球当作一个真正的梦想的时候,大人们又开始琢磨着如何扼杀这个不靠谱的梦想。

其实家长们的拒绝的态度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毕竟在地广人稀的新疆,有无边的沙漠,还有种不完的地和放不完的牧,没有专业的训练,没有配套的设备,谁会相信这个梦想是靠谱的呢?

然而帕尔哈提即使在面对领导质疑、家长反对,甚至失去爱情等重重阻碍,都没有让他放下教孩子踢球这个梦想,因为只有他真正看到了孩子们的潜力,事实上新疆人个高精瘦,身体素质远高于国足,甚至不输欧洲人,充分具备了踢好足球的天然条件。所以他不遗余力的教孩子们踢球,正是填补这块好料子最后一个缺失的部分——训练。

他的坚持很快就得到了回报,这群孩子成功挑战了一场"不可能战胜"的比赛,他们踢赢了一群有高年级孩子组成的对手。这场比赛让所有的大人开始改变自己的看法,甚至从来不看职业联赛的人都觉得这场球精彩,因为他们不仅仅看到了奇迹,也看到了未来。

《奔跑的少年》是一部讲述面对梦想前路重重困难,迎难而上,打破陈旧观念的电影,事实上拍摄这部电影的困难和它所反映的主题是一样的,南疆的人文与地理环境对电影拍摄造成很大的困难,作为以大陆为主的主创团队,要克服水土不服的情况下拍下这样一部视听语言具有高度默契的电影,实属不易。

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里,这支由帕尔哈提在重重困难和恶劣条件下辛苦带出来的"梦之队"已经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的冠亚军,未来他们将逐渐成长,成为国足的主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能带着国足走向强盛与辉煌。

这就是坚持梦想得到的回报,很多人为了功利与利己主义放弃了梦想,因为他们不相信奇迹,然而唯有梦想能够创造奇迹。直到人成熟以后,方知人生有多遗憾,就有多少噩梦缠身。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勇追梦想,不留遗憾!成功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全力以赴追求过,此后外界莫欺少年郎,少年愈挫则愈强。

2019《奔跑的少年》观看心得

"明天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看影片《奔跑的少年》,有一个词汇贯穿全片的始终,有一种期冀也时时激荡着我们的内心,那便是——梦想。

《奔跑的少年》是一部关于梦想的影片,讲述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个新疆村庄里,一颗"天赐"的足球,改变了帕尔哈提和他班上十几个孩子的命运的故事。片中的帕尔哈提老师,童年时期便有一个足球梦,却被他的父亲无情地捏碎。直到成年后,当了小学老师他,在学校成立了"梦之队"足球队,又将这个梦想寄托于孩子们的身上,并向着遥远却闪光的梦想,一步步迈进。

《奔跑的少年》改编自真实事件,片中的人物都有原型,由此也让这部影片显得更加饱满与真诚。影片的剧情和人物,都非常朴实,他们生活在和田地区的墨玉县,身处沙漠边缘,却又是水果之乡,广袤的视野和甜蜜的味感,赋予了人们多姿多彩又坚韧好强的生存。片中的"梦之队"足球队也是如此,虽然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来说,踢球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他们甚至连一双合脚的球鞋都没有,更多的时候,是光脚在踢球,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他们奋进的步伐。

用帕尔哈提老师的话说: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梦想,而帕尔哈提,则是助力他们梦想的推进剂。由此,当孩子们光着脚在沙漠中训练,光着脚上阵与其他球队比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更是一颗颗奔腾的心。

不过,在比赛中,胜败乃兵家常事,"梦之队"的进击之旅,既有让人激动不已的高光时刻,也有点球大战中的缺憾失利,但胜负从始至终都不是影片所关注的焦点,唯有为了突破阻障而努力的冲击,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动能,才是最振奋人心的存在。不仅孩子们,身为主心骨的帕尔哈提老师,也在组建和训练球队的过程中,备受生活的历练,无论是父亲的不解,还是爱人的离去,都是一场场严峻的考验。

我们总是把梦想挂在嘴边,总是以为,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就在唾手可得的地方。电影《奔跑的少年》却更真切地告诉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有的梦想,都要一步步踏实地去实现:"他们踢球时,眼睛里的那份光,是生命的激情",帕尔哈提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燃烧的热情,我们也由此看到了他们对于梦想的执念与执着。只有将梦想与命运交织到一起,才能感受到澎湃的生命之曲。这也正是《奔跑的少年》这部影片的灵魂所在,人物的命运,球队的前程,由小及大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奋斗与拼搏,也正是这种孜孜以求的不懈努力,能够让我们得以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小人物,大世界,在很多层面上,其实是相通而的。

看过影片之后,片中的很多台词,依然震耳发聩的在脑间回响:"梦想不是胡思乱想!"、"坚持不了的梦想都是幻想!"……当孩子们,用自己的激情与汗水,赢得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一步步的行进在更光明的巅峰之路时,我们情不自禁为他们而动容,

也正如片中所说,当我们度过了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成长岁月,回首遥望时,是否留下过遗憾,又能否感谢当年的努力呢?这是一个问题。《奔跑的少年》的故事热血又励志,但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风景民俗电影,故事的服、化、道非常有民族风格,摄影、沟通也极具美感,不仅通过多种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梦之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奔放与坚韧,而且也将边疆美景尽收眼底,包括绵延的胡杨林、茂密的葡萄架、热闹的集市、朴实的劳动人民,甚至还有静谧的星空,都美得让人心醉,看《奔跑的少年》,不啻为一段心灵的涤荡之旅。

2019《奔跑的少年》观看体会

《奔跑的少年》是一部讲述面对梦想前路重重困难,迎难而上,打破陈旧观念的电影,事实上拍摄这部电影的困难和它所反映的主题是一样的。光着脚上阵与其他球队比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更是一颗颗奔腾的心。

"明天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看影片《奔跑的少年》,有一个词汇贯穿全片的始终,有一种期冀也时时激荡着我们的内心,那便是——梦想。会有人从当今的国足水平开始嘲笑你的幼稚,会有人告诫你踏踏实实读书,找份踏实的工作,少做白日梦。

第二篇:雨中奔跑的少年杂文随笔

晴天 雨天 星期天下雨的假日更是没有人

背着沉重的书包在雨中前往车站

只要没有刮风 雨就是安静的帘幕

隔开个人与世界 大家都待在家里

街道上没有一个人 但是只是被雨伞遮挡住了视线

如果抬头往上看 就会发现零星的几个阳台上

有一些人或站或坐 盯着天空 雨水 出神

深情的目光 会让人觉得他们好像在怀念着一些事物

今天看见一个朋友说 遇见了一个很好的组员

就像遇见了另外一个自我 互相理解 十分投契

虽然他不会知道自己此刻内心想法

但是还是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因为自己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想法

所以感觉十分理解这种心情

但是遇见另外一个自我 遇见一个自己般的复制品

真的会让人产生一起的冲动吗?

我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喜悦

会不会只是单纯地庆幸有人的思考方式与自己接近

仅此而已?

但是不得不说 遇见自己般的复制品

真是又感动又悲伤的相聚呢。

晚上回家的时候 道路依然没有人

不会放松地走着 倒也没有十分警惕

忽然听见后面有动静 猛地一回头

发现是一个在雨中奔跑的少年

估计他也是被我吓了一跳的

但是很快他就又调整好呼吸 继续前进

不久就消失于我的视野之中

只是羡慕 这样春夏之美交的晚上

独自一人在路上奔跑 甚至是在雨中

第三篇:奔跑吧,少年!

奔跑吧,少年!

无聊、枯燥、乏味的生活你收得了吗?每一天都像是一部循环播放的视频,同样的剧情,同样的角色,同样的画面,就这样没有尽头地重复着。受够了!奔跑吧,少年。这不是属于你的生活,你正值青春年少,雄姿英发,更广阔的天地正等你去开拓,更美丽的风景正等你去涉足,不要安于现状,奔跑吧,少年!

峥嵘雄伟的高山刚强壮丽,岿然不动,虽有强大的身躯却杵在原地,永远无法看到那更广阔的蓝天,那无边无际的海洋。而大山的骨肉——卵石不安于现状,他抛去高大的身躯,;离开安全平和的大山,顺着江流去冒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更美丽的风景。少年,不要像大山那样顽固,你还年轻,不要墨守成规,去冒险!向着那未知的世界奔跑,你将获得更加美丽的人生。

我们总是缺少豪情壮志于勇气,总是甘愿被生活屈服。回想千古英豪,哪个不是生活魔爪下溜走的幸运儿。他们敢于拒接当前的命运,重新塑造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开拓一片新的天地。高祖刘邦本是乡下的农夫之流,他的命运被设定为秦王手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艰难挣扎着的乌合之众,但他拒绝了那样的生活,离开了那个出生的村庄,走上了反秦的战场,举起了汉的大旗,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毛泽东丢弃了原本平淡的生活,青年时期的他充满豪情壮志,凭着少年独有的胆识与勇气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终撑起了新中国的一片天地。

充满豪情,在未知的征程上不断充实自己。一代奇才曹操在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之后并不顺利,初入仕途的他无权无势、无依无靠,但这并没有吓跑日后的魏武帝曹操,他在这条充满荆棘的小道上一路拼搏,从建立曹家军到歼灭袁绍大军,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建立大魏三足鼎立。经历数十载,在那混乱的政治统治下,在横尸遍野的沙场上,曹操的脚步从未停止,不断地磨砺自我,终于在晚年时期造就了自己的帝国,走上人生巅峰。

哦,亲爱的,鼓起干劲向前奔跑!无论前方是百万铁骑或是鸟语花香,摆脱枯燥乏味的生活,向着朝阳升起的地方,向着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奔跑吧,少年!

第四篇: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韦玉梅

当今吸毒的人越来越多,青少年占得比重也越来越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吸毒呢?

1、好奇的心态

好奇心是个体在遇到新奇的事物后,引起注意、产生操弄意念等一系列内在心理变化。它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无关,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其强弱程度与外界刺激的新颖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新奇或愈复杂,个体对之愈好奇。好奇心是人类行为最强烈的动机之一。青少年的好奇心要比中、老年人强烈得多。而且他们会不顾一切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吸毒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充满了未知的诱惑,对于青少年就更是如此。虽然并非不知道染上毒瘾的后果,但幼稚单纯又颇具好奇心的年轻入,却在这种偷尝禁果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企图尝试一番。尽管初次吸毒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然而我们却发现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所占比重居然超过了三分之二. 好奇是促使青少年的一个首要原因。对吸毒行为产生好奇心理的外界刺激因素最主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毒品本身具有的神秘色彩。由于毒品是国家统一特管物资,政府明令严禁其进入商品市场。贩毒分子的毒品买卖活动都是在地下秘密进行的,毒品的神秘特性常常会激起一些青少年的想象和疑问。

2、寻求刺激的心态

当有人问及知道毒品有害为何要吸毒时,这些瘾君子有不少会告之:不为什么,觉得好玩、刺激。乍一听觉得匪夷所思,什么不好玩,为何偏要拿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求得一时刺激呢?然而,从未知事物中求得刺激,得到满足和欢乐,这确是人的一种本能。人们常常对未知事物的刺激产生一种莫名的期待,这种期待心理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黑箱原理”。当人的期待心理得到一次满足,就会产生强烈的快乐、愉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一种心理现象都可以用刺激———反应这一公式来概括,也就是说,个体的心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刺激并作用于个体所产生的反应。如果这种反应给个体带来了快感,则会使相应的刺激得到强化。毒品作为一种新奇的刺激物,自然会使个体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反应,而毒品带来的极大快感又强化了人们对这一刺激物的接受。现在的青少年,由于家庭条件优越,生活当中没有遇到任何艰难,这就使他们变得任性,做事不管后果。所以通过吸毒来寻求刺激的心态在青少年当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青少年群体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强烈的情绪色彩。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青少年发展了多样的自我情感,能够对外界事物产生各种情感体验,且这种情感体验十分强烈。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为一些小事兴奋得手舞足蹈,或消沉得无精打采。同时这种强烈的情感又常常是不稳定的,极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而,青少年情感的冲动性、爆发性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毒品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冷静地考虑它对自身的危害,而只想满足一时的情感体验。

3、合群心态

世界上很少有人愿意茕茕孑立,独居一隅。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度过一生,与人合群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而合群对于处在特定时期的青少年意义就更为重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尔森在研究中就发现,除了睡眠,青少年有74%的时间与他人相处,这个比例甚至高出成年人。另一位心理学家罗伯特·魏斯在研究各种人际关系后,认为有以下几种基本需要是青少年通过与人合群得到满足的:(1)依恋。在童年时代,我们对父母充满依恋之情,长大以后,我们也只有通过合群从伴侣、朋友那里得到一种亲密的体验。孤独、寂寞、不愿与人合群的人是无法有快乐的感受。(2)社会整合。青年人希望成为社会成员,渴望尽快获得群体、团体、社会的承认、接纳,这样才能真正与社会融合为一体。(3)价值的保证。青年人渴望发挥自己的才智,急于成功的欲望相当强烈。当我们在与人合群,谋求别人支持时,便会产生这种觉得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4)可靠的同盟感。与人合群可以让自己意识到自己是有忠实伙伴,在需要帮助时,必定有人会伸出手来援助,发生紧急情况时,也有可求助者。(5)获得指导。青年人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规范,这是无法脱离他人而获得的。与人合群就可以使我们从长辈那里受到教育,得到指导。(6)助人的机会。与人合群为我们热爱他人、帮助他人所需要、所重视、所欢迎。青少年的合群倾向实质就是人们常说的归属的需要,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生活在世界上不仅有生存、安全的低层次需要,更有归属、爱、求知等高层次需要。显而易见,归属是正常的、不可或缺的需求,然而也正是它有时会将青少年引入毒品的世界。

4、逃避心态

我们常常看到,负性生活事件,就是生活中的不愉快事件最容易使青少年为逃避现实生活矛盾,求得心理解脱而投向毒魔的怀抱。负性事件包括情场失意、感情不和、家庭不合、经营失败、事业受挫、自尊心挫伤、工作无着、寄人篱下等等。总之,因生活不如意造成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感情无处寄托而沉迷于吸毒,以求自我麻醉,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忧愁者,都属此种情况,他们以青少年为主。社会学将上述现象归之于社会角色紧张度,认为社会角色的紧张度是导致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它主要包括社会角色期望的不均衡性、实现社会角色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程度、社会角色实践中的受挫等内容。如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失落、受挫、压抑感、无助、无力、无效的消极心理气氛弥漫在一部分青少年中,社会角色的紧张显得尤为突出。青年人为人生而苦恼。有调查表明,15~19岁的青少年中几乎有90%的人都有种种烦恼: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因升学和就业问题而烦恼,有为朋友、伙伴而烦恼,有为自己的性格、长相而烦恼,甚至有的还因为异性问题、金钱问题烦恼。青少年的感情较脆弱,遇到突发性的压力与冲突,受到外界伤害,精神极易被摧垮。精神痛苦,无计排解,便借毒消愁,将死亡的枷锁,毫不留情地套在自己的脖颈上。据统计,借毒消愁以求心理解脱的人,占吸毒者20%左右。吸毒行为遭到社会的严厉控制与惩戒,客观上造成对青少年的双重心理影响。

5 对毒品的常识、危害认识不足

前面我们说到,87%的吸毒者在滥用毒品之前对毒品知识了解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72%的吸毒者不知道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有的人认为吸毒不过像吸香烟一样,虽然总说吸烟有害,还不是有那么多人吸烟嘛!吸毒不可怕,想抽就抽,玩够 了就不抽了。等到成瘾后,他们才发现不想玩已经不行了。吸毒就是这样,当体会到毒品的危害时,已经悔之晚矣!更何况如今新型毒品大量出现。

6 错误地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

有些吸毒者对毒品有一种近乎荒唐的想法,他们认为吸毒是一种高级的享受,吸得起毒代表自己有身份、有钱。吸毒者中甚至流行这样一句话:“看一个人是否有钱,不能看他开多好的车、住多好的房子,而要看他是否吸得起毒。”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不少通过自己努力致富的年轻人开始吸毒,最终倾家荡产。

7 受贩毒者引诱 贩毒者有时将毒品放在香烟中或做成各种形状的“药片”或“胶囊”,并以用药后会如何“好玩”、“刺激”、“快活”等来引诱人们。在国外,贩毒者常常在学校附近引诱学生吸毒。为培育市场、培养毒品消费者,贩毒者开始还免费让人们吸毒,待人们成瘾后自然就会自掏腰包从贩毒者手中买毒品。有些地区,贩毒者非常猖狂,甚至追到刚从戒毒所戒完毒的人家中劝对方再吸一口。贩毒者心里清楚,刚戒完毒的人再抽一口就会回头,再度成为他们的“客户”。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青少年才是吸毒的最严重的受害者。了解了青少年吸毒行为心理、社会的深层根源,才能施以正确的预防措施。(一)一方面,应该加强社会文化环境的净化,尽可能地减少由于不良社会风气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倡导健康向上生活方式与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帮助教育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增强抵御外界诱惑的免疫力,并学会通过正当途径释放心理能量。(二)加强青少年思想素质教育,消除犯罪心理需要。学校应提倡素质教育,在一手抓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另一手抓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立家长学校,提高父母教育子女的水平,配合学校搞好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消除违法犯罪心理的需要。(三)加强生理、心理预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方法。建立生理、心理咨询机构,对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进行咨询和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从而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尽量多做耐心、细致的说服、诱导工作,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使他们内心中偏离道德、法律的部分与社会正常的道德、法律规范趋于一致。以抑制其不合理的需要和犯罪的动机。

第五篇:尽责奉献美德少年李亮亮同学的主要事迹

李亮亮,草池小学三年级一班学生,现担任三

(一)班体育委员、劳动组长、数学组长。他饱读诗书,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新闻故事、名著经典他都多次徜徉。学习上,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工作中,他尽职尽责,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生活中,他彬彬有礼,尊敬师长,心地善良,乐于奉献,每次捐款他都最积极,捐的钱也最多。他是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榜样,尽责奉献的美德少年。

一、他是一个勤奋刻苦、成绩优秀的男孩

学习上,他孜孜不倦,求学若渴,课堂上总能看见他认真思考、积极举手的模样;他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学习任务总是认真并超前完成,无论大小考试均获得优异成绩,名列年级前茅。

二、他是一个彬彬有礼、尽职尽责的男孩

他从小乖巧懂事,不论对长辈、同学还是朋友,都彬彬有礼:在家常常帮助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总是笑眯眯地对每个人打招呼,每次过节,他总是第一个祝福老师、同学的人。从上学起,他就年年担任班干部。他尽职尽责,热心于班级大小事务,老师交代的任务总能完成得井井有条,为老师排忧解难,堪称老师的好助手。每次体育活动,他不仅自己认真练习,项项优秀:跳高、跳远、跑步、打篮球都居年级前列;还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运动员加紧练习,使得班级体育活动竞赛每次都稳居年级第一,是老师的得力干将。

三、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奉献的男孩

他常常为班级的事情出谋划策,对于不在他职责范围的事情他也总能积极参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奉献的孩子:每次有同学生病,他总是第一个举手愿意陪同学看病的人,不怕耽搁学习;每次有同学呕吐,他总是抢在最前面去打扫的人,不怕脏累。在雅安芦山地震捐款中,他是班上捐得最多的一个。班上有个同学家因为父母做生意失败了,生活陷入了困境,老师在班上提出此事后,他第一个建议同学们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并带头拿出了自己全部的零花钱。

四、他是一个用心生活的孩子

对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他都能抱着爱护的心去对待,从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生活中,他是一个开朗乐观的孩子,从没有愁眉不展,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总是笑容满面地去面对挑战,在微笑中跨过人生的一道道坎。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无论在家人还是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好孩子,好学生。

由于表现优秀,他多次被评为优干、三好学生、体育积极分子、文明礼仪小标兵等,所以他无愧“尽责奉献美德少年”的称号。

上一篇:八年级期末政治试卷下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