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幼童影响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留美幼童影响范文

留美幼童

《留美幼童》观后感

中国留美幼童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在当今出国留学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时,再回望这批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留学幼童的故事,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同样是出国留学,今时和往昔已发生了许多变化。

一、人选

1871年,为凑足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名额,容闳在上海设立预科学校招生。当时以为这事儿很容易:“学生年龄,定为12岁以上,15岁以下,须身家清白,有殷实保证,体质经医生检验,方为合格。”同时制定了考试规则,应考及格,才能进入预科,再学一年,“方可派赴美国留学”。不料,预科学校设立一年有余,愿意留美的幼童没来几个,容闳大急,“乃亲赴香港,于英政府所设学校中,遴选少年聪颖而于中西文略有根底者数人,以足其数”。同时,他回到广东香山老家,动员亲友支持自家子弟留学。

以现在来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当今中国,出国留学成为许多学生的梦想,如果有机会出国,只怕会欣喜不已而不是不愿出国。

但在当时的中国,长久的闭关锁国,绝大部分的中国百姓信奉的仍然是学习儒家文化从而走上仕途的传统道路,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从根本上是很难被打破的。

同时,由于信息的闭塞,人们对除了中国之外的世界一无所知,由于文化水平的落后,愚昧的人们把中国以外的西方世界看做蛮荒之地,将洋人视为残暴的魔鬼,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传入才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这一偏见。

中国的农耕文明传统,每个人心中都有很重的“安土重迁”的情结,因此,也鲜少有父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一个遥远的未知国度去。出国留洋对于重视家庭完整的中国人来说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冲击。

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最后敲定的留美幼童多为贫苦家庭出身,而但凡有些家底的家庭都不愿送孩子留洋,而更愿意将孩子留在身边念四书五经、考取功名,以期走上传统的士大夫道路。

但是当时的中国,早已不是历史上岿然不动天下尽归的强国,而是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破败江。不论是朝堂之上的达官显贵,还是江湖之间的草莽村氓,都已经感受到在这个时代格局下的自身难保。想要固守中国千年不变的传统,做千年不变的道路,显然已经是不可能了。

面对着自鸦片战争以来战败丧权的处境,一些身在高层的统治阶层多少还是意识到了自己与那些洋人的差距,虽然他们自己还不知道这些差距具体有哪些,虽然他们已经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手的勇气,但是作为少数几个睁眼看世界的人,身在朝堂,他们也只是自己摸索着前行的条件,一方面是闭门造车,摆脱不了传统思维的局限,一方面还要面对顽固保守势力咄咄逼人的刁难,还要秉持着自己的见解,真是举步维艰。 这一切都决定了需要有人迈开那重要而坚决的第一步,走出国门,实地考察。钻心研习西学,功成名就后再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和改造中来。

二、融入

赴美留学在大清朝应算得上是创举,更何况是一群幼童远渡重洋。到达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在那里学习生活,对于还远未成熟的小留洋生们来说,难免遇到巨大的困难。首先就是语言上的问题,然而,这些留美幼童们却很快的克服了这个问题,甚至对英文与中文运用自如,写出了很多美妙的文学作品。纪录片中记录了当年一些幼童写的诗文,不论是字体,还是中英文的语言功底都称得上是上品,由此对幼童们对中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程度可见一斑。这些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孩子,不仅学习到了美国教育的精髓,积极向上、多才多艺、热

爱运动,又不失中华文化之精华,沉稳董事、刻苦好学、文采斐然。一改当时中国国内的颓唐之风,展现出有为青年的良好精神面貌。可以想见,若这些孩子可以学成归国,对当时破败腐朽的中国而言,必将会是一股清新之气,有所作为。

记得纪录片中说,在一次毕业讲演中梁敦彦在题为北极熊的演说中论述在俄国、土耳其的战争中很荒谬的一个说法就是土耳其人是亚洲人,所以就要被赶回亚洲,那么美国人就要被赶回欧洲,俄国人就要被赶出亚洲,那么在中国的帝国列强也理应被赶出中国了。蔡绍基在演讲中指出英国用鸦片贸易打开中国的贸易大门罪孽深重,他说中国并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终究会醒过来并骄傲的屹立于世界。

这才应是我泱泱中华学子的风范学识,这才是中国走出创新自强之路应有的姿态,虽然身在异乡,接受着与中国完全不同的西方先进教育,但这些留美幼童的心中却始终未忘身负的重任,未忘审时度势救国家于水火之中。我想当时这些学子定都是有着满腔的热血,希望回国一展拳拳报国之心。

同时,远在中国的李鸿章也对幼童们的生活非常关心,在洋务运动进行之时,李鸿章对幼童的重视毫不亚于对北洋舰队,听说幼童在美国的学校有女老师他就写信让把女老师换掉,听说美国假期很长就要把幼童的中文学习加强,当幼童经费不够就从海防拨出银两给留学事务局。他认为为幼童们多付出一些就能为中国日后的自强多收获一些。由此也可见,当时李鸿章作为洋务派权臣,其目光是很长远独到的,也真正的将“师夷长技”做到了实处。

三、召回

幼童留美,原计划时限为15年,不料进行到第十年时,留美幼童全部被政府强行召回。这一事件史称“留美幼童公案”。容闳在《自传》中记载了留美学生监督吴嘉善主张撤回留学生的种种理由:“留学生在美国,专门好学美国人的嬉戏游乐之事,读书的时候少,玩的时候多;还学美国人的样子,加入各种秘密会社,有的属于宗教性质,有的属于政治性质,总之全都属于不正当行为;因此,留学生们再也不尊重老师,对于新监督的训令,全当耳旁风„„这样的学生,再在美国久居下去,必将失去他们全部的爱国之心,纵然有朝一日学成回国,不但无益于国家,且将有害于社会;所以,为了国家利益,应当立刻解散留学事务所,撤回全部留美学生,能早一日施行,即国家早获一日之福。”

对这些污蔑言论,容闳极为愤慨,他写道,这些主张撤回留学生的清朝官僚“久处专制压力之下,毕生所见所闻,没一点自由的精神,没一丝活泼的思想。相反,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们,受到新教育的熏陶,终日呼吸自由空气,以往所受到的专制重压,一旦排空而去,言论思想当然与旧式教育格格不入,因此,他们爱好种种健身运动,跳啊,跑啊,走路没那么多规矩啦,这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然而,容闳的辩解却无法让身为大清朝实际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太后放心,最终大部分幼童还是被召回了。留美幼童计划算是部分破产了。其实,以当时的境况来看,留美幼童被召回并不是很出乎人意料,毕竟统治者们和她的爪牙固步自封、闭关锁国,这是洋务派们再怎么致力于改革也改变不了的。这些留美幼童的所谓“出格”的表现,刺痛了地位岌岌可危的统治者们的敏感神经,让他们对西方文化更产生了恐惧,出于自保,他们自然是要切断与西方的联系,万不可让夷人荼毒了天朝子民。现在看来,这次计划的失败着实让人惋惜,也许当初如果留美幼童都能学有所成而归国,会对中国近代化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留美幼童观后感

医学检验班 C组

这是一个两百年的传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跌宕,他们是荒原中第一个探路的人,是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他们欢乐、哭泣、成功、失败,他们亲历激荡的的百年,被遗忘,又被重新发现。留美幼童是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至1875年,有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共有12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远航。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

他们虽然年幼,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各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幼童在美国接受西方的教育,过着美国人的生活。由于他们思想上尚未成熟,极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做出令当时反对派的“口实”,他们借此发难,批判留美幼童。同样也是留美幼童的梦想破灭。

不过他们也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也有曾受到美国总统的亲切接见。幼童钟文耀可是划艇健将。当面对美国学生询问他是否知道哈佛划船队时,他颇有风度的承认没见过后有稍作停顿,幽默的对美国学生说:“因为他们在我们后面。”.

其中留美幼童中的容揆和谭耀勋他们面对清政府的召回时,为了理想他俩选择了逃跑,最后独立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也是留美幼童当中成功之一吧!倘若其他幼童也能为自己的理想而战,那么在甲午战争中就不会错失先机。

不过,这些幼童中的一个名叫“梁诚”的也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被抹掉,他虽是这些幼童中的一员,但他学成之后积极投身于国家,在活跃在美国外交上,在庚子赔款中他为国人争取了庚子赔款的退款。也解决了留美幼童经费上的难题,为清华大学的建校和发展极大的影响。同样,也为日后留欧奠定了基础。

留美幼童的命运,离奇曲折;他们的故事,美丽而忧伤。面对清政府的提前召回时,他们挥一挥衣袖,告别他们昔日追求民主自由个性的母校,面对收养他们的家人时,他们哽咽了。

回国后的他们,活跃在晚清各个领域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区煤矿矿冶工程师是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外交家。他们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然而,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却没有留欧学生的影响大。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留美学生中途夭折未能完成学业,而留欧学生却完成了所学科目。

第二,留学生生源的差异。留美学生大多数贫家子弟,且开始应招学生人数太少,这就造成了生源质量的良莠不齐,而留欧学生大部分来自船政学堂,质量也就上去了。

第三,培养目标不同。留美教育为明确其所学科目,在目标上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储蓄人才观,具有长期的特点。而留欧教育则一开始就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种适时人才观。这也符合当时清政府的需要。

虽说容闳是留美幼童的促成者,但同样他对留美幼童的失败负有一定的责任。他主张完全接受西方文明这与当时的国家派遣留学生的初衷相悖,而他一再幼童的西化行为,也加快了幼童的召回。他没能很好分析时局及与领导的心。可以说他是一个领跑者,但他自己的主观意愿太重,这是他的败笔。一个不能分析时局的人他又怎能担负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呢?

当我们拾起岁月的残片,重新回首这段往事时难免带有历史的偏见和时空的隔膜。但是 ,对于如何在现在多元的文化中,要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段风尘的记忆却能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接受教育,接受优质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是多么的重要!教育改变孩子的一生。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我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命运有机会在一个新的国度里完成自己的学业面对一种不同的文化,并且能够在这个社会里找到自己记得用武之地。

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关于留学生的报道中,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的表现,相反,当代中国的留学生似乎丧失了真正融入西方文化的能力,他们总是感到难以进入“主流”,总是感到“歧视”,这是为什么呢?是今日之留学生年龄大了吗?还是我国当今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如今的我们不需要政府专门派遣留学生去外国学习先进技术了,甚至有些人在出国之前就打算将来生活在别的国家,甚至想抛弃自己的文化,国家政府为我们提供如此好的环境,我们理应在外面好好学习,将来回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越来越多“镀金”的留学生们不愿意归来这已成事实,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国家是一种凝聚力,我们应该把国家的利益考虑在第一位的,而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迷失在外国美好的生活中不能自拔。我觉得,还是我们应该像留美幼童中那些卓有成就的人一样,好好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的同时,不能丢掉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

愿我们的华夏子孙能细细品读这份财产。

李正乾

第三篇:《留美幼童》观后感

女幼童何在?

——《留美幼童》观后感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回想我们(注:以下“我们”代指“女生”)12岁得时候在干些什么呢?我们不用留着三寸金莲,不用做女红,不用以女子无才便是德自居,不用琴棋书画,不用知书达理„„那时的我们,男生女生一起跟着老师一句一字;那时的我们,男生女生一起拉手去春游,一歌一词;那是的我们,依着那几条杠杠对表现差的男生指指点点;那时的我们,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是同学心中的好榜样„„

如果回到130年以前,这些却是不可能的,我可以理解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我想纵使容闳这样一个接受西方教育熏陶的前辈,也断然去不了骨子里那样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旧思想吧。断然地在那样的一个闭关锁国许久的国度,提倡幼童赴美学习已经让很多人不理解,提倡男女平等,提倡女子同男子一样进学堂也算惊世骇俗了吧。

1871年,在容闳前辈的倡议下,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支持下,留美幼童的计划开始实施,因为没有报纸消只是分布在了北京和一些沿海城市,因为对未知地段的不信任,对谣言的轻信,对外国人的野蛮评判,对外界的排斥;因为对孩子的宝贝与不放心,对孩子的不舍得;再加上挑选幼童的严苛的要求,一开始没有很多人响应这个计划。有些父母听了亲戚的建议,让孩子留美学习西方教育;有些父母让孩子自己决定。

终于在公元1872年8月12日,大清国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快速适应着在美国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脱去了长袍马褂,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赴美留学的幼童中有女孩子,那那些伟大的先驱会不会有很

多女先驱呢?应该有的吧,毕竟女生会比男生勤奋,可是在那个腐朽制度根深蒂固在人心中的年代,女生就算去了,也未必会有什么伟大的造就吧!或许以古代女孩文文弱弱的体质也未必能适应海上的日夜颠簸,或许航行一半就不得不返航,所以或许他们的决定又很深思熟虑的吧!

其实我多想当时没有人立马想得那么周到,容闳前辈会提出男女不限的建议,又有人“脑子发热”提出赞成,让沉睡千年的妇女们能被唤醒她们的意识,可以发掘出她们潜力,说不定中国会有更大的进步,毕竟妇孺的无知也阻碍了进程了。我多希望在那个留美幼童的时代,会出现一个女先驱者指引着沉睡的妇女,让我们和男生一样,在那个年代就担负起改变国家的责任!如果当时招收了女幼童,那个时代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那个社会又会怎样颠覆?

第四篇:留美幼童观后感(推荐)

由《留美幼童》想到的

耳边不断地播放着《幼童》的背景音乐,试图从昨晚一夜未睡的混乱思绪中整理出一些头绪。淡雅清新的《往事难忘》如同从springfield吹来的春风,一点点将我拉回那一段尘封往事。

记忆中的留美幼童,也仅是高中历史课本上一句“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出国留学”。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笔轻描淡写的外在下都有着泣血的痛楚。若不是置身于时代洪流,什么样人才能有这样的勇气和力量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那张幼童们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情透视着幼小生命的惶恐。而他们的身后,是摇摇欲坠的中国与清王朝的风云变幻与浮生百态,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等待着这一群孩子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我的会计学老师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会计并不是一门冰冷的数字学科,会计报表上每一串数字,都在展示着经理的智慧与胆识,也都在倾诉着一个企业发展的辉煌与无奈。数字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历史的“人事”?再如,廖伟棠在《死亡赋格,或公众与诗歌的冲突》中谈论到:“读不懂”,大概是诗人所得到的最多的批评,这当中体现出来的不乏读者的懒惰。在一个读小说都嫌累的时代,又怎要求有人苦苦求索一首二十行诗中所包含的二十种奥义?诚实,我们不能苛求现代人沉溺于探索他人的故事和历史的痛楚欢欣,但也只求当我们面对史书上轻若无物的一笔、一张老照片或是一件普通的文物,能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进而再有兴致,有勇气,不逃避,不麻木地去探索它们背后倾注的那些如留美幼童般悲欢离合的美丽往事。

《幼童》用约一集的篇幅,描绘了这群中国男孩在美国是何等的优秀。这一次的证据,除了老照片,还有幼童们留下的中西结合的手稿。

我看着影像中那些老照片中已长成英俊男子的男孩儿们意气风发的脸,这是一种奇妙的魅力,吸引着我屏住呼吸,心扑扑跳动。此时照片中的他们,已经与六七年前未开化之时天壤之别,仿佛他们已然是世间最钟灵毓秀的生灵,是上帝最钟爱的宠儿,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相信自己是为了伟大和历史而生。他们的神态和身旁的西方学子并无不同,同样的骄傲、同样的青春,在这个全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的时代,他们有信心掌握寰宇。而那些飘逸俊美的手书和画作,一点一滴倾诉着仿佛超脱了时代重压的男孩们的美好生活,他们作画、打猎、赛船、打棒球、与女孩约会,这些美好,或许是同时代的中国同龄人永远也

不可能体会到的。

一直在想从开始到结束,是什么在不断加剧着我们对这一百二十名幼童的心痛与惋惜。“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心痛,我们流泪,是因为他们留给我们的历史剪影太美好。他们优秀、机敏,他们年轻、英俊,他们是体育健儿、也多才多艺,他们志怀宽广、他们忧国忧民。他们代表了年轻、梦想、希望、活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笼罩着一层从一开始便命定的悲哀。每当我们想到这样一群本该是“椎鲁之子”的中国年轻人,竟然能够先于所有同时代人的步伐,率先走进自由文明开化的国度,在工业革命的最前沿回望自己落后愚昧的祖国时,我们的心中便会不由得荡漾起对命运的惊异和对这群骄子的爱怜。

而另一个我们惋惜嗟叹的来源,或许是人性本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恋和对苦难生活的 排斥逃离欲望吧。彼时幼童们所过着的,相对国内的同龄人,是多么美好自由啊。不必面对灾荒与战争,不必面对混乱的社会秩序和蒙昧的国民,也不必亲眼目睹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所正在上演着的一切悲剧。当幼童们被强制剥夺这一切时,我们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抵制或许比幼童们来得更为强烈。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我第一次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对这群年轻人命运的嗟叹甚至要重过对贫病蒙昧中的中国的原因。

然而我所指的幼童们不必面对彼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困苦,并不代表他们心中不应怀有对自己祖国的牵挂与使命感。幸而幼童们做到了,他们一方面仍然学习中国古典文化且成绩斐然;另一方面,他们的拳拳赤子之心在异国被点燃得更加旺盛(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爱国心的激化除了身在异国而更加显化的民族感外,也更是美国自由平等教育的一大功劳)。幼童们的心怀中华的事迹不胜枚举,他们勤奋学习,并在一切方面保持优秀,他们有一手漂亮的书法和国画,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与不对称使得这足以影响许多精英人物命运的误会变得可以被谅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与懦弱的心态也展露无遗)。

虽然我们能够肯定地说,这群年轻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热爱祖国与自由的翩翩少年。但是却不难发现,即使是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幼童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后来成为被历史记得最牢的人——他们“终日饱吸自由空气,他们平日里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和思想便都和旧教育不合”。在幼童们仍在美国的时期,这部分人率先脱下长袍、剪下辫子、信奉新教、发表演说,例如在提前遣返途中跳火车逃走的谭耀勋和容揆,在归国后,他们又是民族觉醒和进步的积极推动者。他

们中的典型代表则是追随孙中山,卷入反清运动的容星桥。而另一部分人,他们仍忠守着王朝理念,或是陷于敢怒不敢言之境。我不知道那位写下“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做栋梁”的幼童,在接下来数年的留学洗礼中有没有改变信仰。我也不知道那些在两次海战中匆匆死去的幼童们,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之路。“为这个古老民族的觉醒而死去”和“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他们心中的天平向哪一方倾斜地更为沉重。但是我相信他们中的所有人都会思考,是做这个万人皆醉的泥潭中的清醒者,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祭品更加痛苦,还是如同那个疯人国中唯一正常的国王一样,将自己变疯,成为旧王朝无声的陪葬更为悲剧。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到这群幼童中与他人人生轨迹似乎有所不同者的命运。第一批留美幼童史锦镛,他因“剪辫改装”,和其他三名幼童一起被提前遣返。在全片片尾幼童日后所成的名单中,我特意寻找了史锦镛的名字,他的背后写的是“商人”,我又去找了其他文献,除了《留美幼童》所述,再没有史锦镛的名字。“商人”,又是一个多么简单的词语,然而又一次,历史冰冷地掩去了他日后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他是否与那位叫詹妮的女孩仍有书信来往?他的聪明才智与神采飞扬是否延续到了他以后的人生?他接到被提前遣返的命令时是否绝望是否想过抗争?他回国后是否在机器局中被充作劳力,只能“供给口粮”?他是否被 卷入了民国初年的实业发展浪潮?幼童们在今后的集会,他是否也是其中一份子?所有的这些,我只能靠想象去苍白地支撑。

在十六岁便因学习过度刻苦而早逝的潘铭钟——《留美幼童》给了观众足够的留白,以致我没有时间去细数悲伤。如果我有一天能够去到哈特福德,我一定会去看看他和谭耀勋,陪他们一起说说话。

幼童们的优秀自然源于他们的勤奋,而他们勤奋的最大动力是他们将自己的个人沉浮与国家或朝廷的前途紧紧拴在了一起。一个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永远来自于内心的渴求,而内心最大的渴求当是重大的历史责任感。然对于教授在课上提到美国大学生的勤奋与中国大学生的迷茫游钝,我却确然觉得,这与中外的教育体制存在莫大的关系。国内的大学进难出易,国外大学进易出难,本身就是一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外部激励。此外,国内学生在高中时多半都经历过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上了大学以后被压抑数年的性格中惰性的一面展现出来,再加上老师家长多以“大学的自由”来作为学生高中时努力学习的诱饵或筹码,社会也多渲染大学的安逸与自由,在这种环境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从初中到大学,再由硕士到博士都埋头学科知识,一直坚持高强度学习的。懒惰和庸散必定不会培养出人才。这两种体制的侧

重,其实是在重视基础教育还是重视专门人才之间做出选择。抑或是在选择是从小便培养学生勤奋、高效、专注的综合素质,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个性的养成,等待他们到了可以自主选择人生方向的年龄时,能够有足够的广博来明确自己的未来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奋力一搏。

其实我对于美国教育的了解,也仅仅像一杯由些许美国电影,几本报刊杂志,再加上自己感性想象混合而成的鸡尾酒。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希望能够踏着当年幼童们的足迹,亲自走上这片大陆,看自己能否以生命前十八年培养出的学习素质,在这个世界学术的最前端再次一搏。

仍说幼童,还有两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在早年便走上了与其他人似乎是不同道路的两人是从被遣返回国的途中逃跑的荣揆和谭耀勋。多么像电影一般的情节啊,两个十七岁的少年,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条道路,留在自由的国度,保存自己的宗教信仰,继续追寻知识的召唤,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少年傲气在这个国度生存下去;或是被遣送回国,被迫停止学业,在黑暗的社会中压抑自己的灵魂,抹去十年来的快乐时光。我多么渴望能够与这两个少年相识,去感受他们那骄傲的思想,结实他们与命运、与时代、与强权、与愚昧抗争的勇气。细数荣揆的之前的举止,我们已能很容易想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十七岁那一年,他步上当年史锦镛的后尘,剪去了象征封建与专制的辫子。更有甚之,公然宣布自己加入基督教,实际上已经与留学事务局脱离关系。只是不知当他和谭耀勋选择逃跑时,有没有想到过自己对于自己命运的抉择,竟是其他九十四名幼童被迫中止学业,提前回国的起点。逃走后的荣揆和谭耀勋继续在耶鲁学习并顺利毕业,荣揆也与相恋数年的美国女友成婚,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终生为中国驻美公使馆工作。他的伙伴谭耀勋却在毕业那年秋天——库布鲁克最美丽的季节——病死在美国,不知他死时会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待命运,嘲讽?亦或是感激?“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

谭耀勋最后死在了他生活了十二年的卡布琳顿夫人家中,确实让我想起了在写这篇观后 感之初就在酝酿的一个主题——当年的美国人对中国幼童的友好与关注。幼童们寄住的家庭多是在美国社会拥有安逸生活的律师、教授、医生等中产阶级家庭,通常不论何时何地,这样充满爱心与友善,学识与大爱的家庭也都出自这些阶层,我也始终相信世界上永远不乏这些摈弃种族、信仰、金钱等狭隘观念,对世间生灵都怀有敬意与慈爱的人群。幼童们能遇见他们,无疑是幸运的。然而当时整个美国社会的友好与热情也确然让我惊奇,这似乎与同时代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土地上的美国人截然不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康州历史学会的金女士,一个人毕生在事业之外可以投入热情与执着的事可以有许多种,而这位至纪录片拍摄时

仍在健在的女馆员,竟将自己生命的精力投入到了当年这群来自遥远古国,与自己素昧平生的孩子们身上。她数十年间不间断地抄写、剪贴、整理了从1872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自己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关于留美幼童的资料,不识中文的她甚至试图编撰所有孩子的中文索引表。我试图从这位已年过九旬的老妇人身上勾勒出当年的美国社会对这群中国孩子的关爱。确然,直至19世纪末,美国人还未赶超上欧洲,整个美国社会的心态倒颇似今天的中国看待其余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心态,彼时的美国人仍视自己为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非洲人,排华热潮也只在幼童们即将离去时渐渐激化(这也是幼童们提前回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我们永远无法从一群人、一个地方或是一个阶层中看清整个国家的国民全貌,正如我们无法从《幼童》恬淡悲伤地田园风格中表观那个时代的黑暗一面一样。我们只能将美好置于黑暗之上,看它一时的柔弱与永恒的坚强。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容闳和他的每一个幼童的命运,都是一出时代的悲欢离合。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照片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

你可记得三月暮初相遇/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两相偎处微风动落花香/往事难忘不能忘

对我重唱旧时歌最欢喜/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对我诉说老故事最甜蜜/往事难忘不能忘

你已归来我不会再忧伤/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我愿忘情你弃我久流浪/往事难忘不能忘

情意绵绵我微笑你神往/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细诉衷情每字句痛断肠/往事难忘不能忘

旧日誓言心深处永珍藏/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尽管如今尘满面鬓如霜/往事难忘不能忘

我的心湖永为你而荡漾/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你的情感却为谁在荡漾/往事难忘不能忘

现经久别将试出你衷肠/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我将欣赏你回到我身旁/往事难忘不能忘

第五篇:洋务运动:派遣留美幼童

摘要: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统治阶级为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公元1872到公元1875年间,由容闳的提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领导人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 关键词:洋务运动;留美幼童;留美生活;幼童归国

洋务运动时期,被派遣的120名幼童原计划留美十五年,但由于政治文化的差异,九年后中途折撤回,以失败告终。本文旨在对晚清洋务运动中断的幼童留美的悲喜剧及他们压抑的少年青春进行论述,以达到了解历史,并“以史为鉴”。

一、对美国的选择

清同治十一年七月九日(公元1872年8月12日),上海港。一艘开往美国旧金山的轮船即将起航。船上30名统一着装的年龄在九岁到十五岁的少年,与送行的亲人挥手惜别。被曾国藩称为“中华创世之举,古来未有之事”的官派学生留洋活动,至此拉开了序幕。

清政府送幼童出洋留学,之所以首先选择美国,不得不提到的是,在对华交往中,“中立”的美国是当时西方列强里不良记录最少的国家,清廷对美国有一种信任感。其次是由于“蒲安臣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公民有居住、入学互惠权利。最后应该归功于“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耶鲁大学”的第一个中国人容闳。在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东南沿海开办新式学堂招收贫苦学生,等其归国时,会顺便带学生出国。容闳就是这样到美国留学的。出于对美国的了解,他归国后,向曾国藩提出派遣留美幼童的计划,后来在曾国藩与李鸿章的支持下得到实行。然后,容闳接受了耶鲁大学校长波特的建议,为幼童寻找寄宿家庭。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影响幼童及整个幼童留美适应事业命运的建议。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出于“如果我们人民能够给与慷慨及友善的接待,则我们在中国的利益将有更大的实惠” 的目的,打给国务卿,并得到大量美国优良家庭的热烈反响与支持。

二、招生难

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四书五经”、“科举”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风气未开,学习西方的行为是被人鄙视的,出洋留学更是被认为是有辱门楣之举,国内的新式学校只能招到身份低下贫穷的学生。再加上在“天津教案”这场由“谣言揭开的文明冲突的序幕”之后,一些耸人听闻的传闻使普通老百姓对外国人有强烈的猜疑。所以,

就算所用的费用都是由政府支付,但第一批30名的留学生仍招不满。

最后,容闳到香港从英国设立的学校里挑选了几个优秀学生,凑齐了人数。

三、留美生活

“我很幸运地被分配到一位慈祥的太太家,她赶着马车来接我们。当我被介绍给她时,她拥抱我并吻我。她的动作使其他同学均大笑,更使我脸红。”根据一位幼童后来撰文回忆,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幼童与美国文化的初次碰撞。

文化的磨合是痛苦但不是长期的。幼童们在船上初步了解或听闻了一些西餐文化、游戏和“煤气、自来水、升降梯”等。不能习惯西餐的他们刚开始难免会饿肚子。下船后,他们的“辫子装”使美国小朋友误认为他们是女孩,弄得他们极为难堪。在开往容闳所在的东部地区的火车上,幼童目睹沿途赤背红发的印第安人,在宽广的高原上,弯弓盘马射杀美国野牛的惊险场面。最为惊险的是,第二批幼童还遇上在今天美国家喻户晓的火车劫匪杰西·詹姆斯兄弟。短暂开心后,他们到达寄宿家庭。语言上的障碍是首要问题。由于清政府打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如意算盘,这些幼童在接受英语补习的同时还得集中起来学汉语,写作文。每次学汉语,必须先朝中国方向向清朝皇帝朝拜,然后给孔夫子画像磕叩头,给师长请安。稍不听话,便会受到责罚。

但是青少年接受新事物、融入新环境是最快的。清朝的如意算盘在经过幼童们短暂的留美生活后,已无法得到实现。幼童们“美国化”的速度是惊人的。他们快速克服语言障碍,成为他们所就读的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他们渐渐改变了装束,剪掉了被清廷认为是象征爱国的辫子,还有人加入了基督教。他们逐渐对四书五经失去了兴趣,转向人文社科类。反对起了封建繁复的礼节,与美国女孩偷偷约会,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迷恋起了自由、民主。他们是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和斯陀夫人的忘年朋友。他们曾受到南北战争的英雄——美国总统格兰特将军的接见。他们曾亲眼目睹了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等人发明电话机,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他们中的五十多人,曾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名学府。在这些大学的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他们的入学登记卡、照片和简历、甚至他们赠给同学的留念册。

四、幼童归国

幼童在美国生活了九年后,已经找不到曾今的影子了,违背了当初清政府派遣的目的。因此,在第十个年头,在遭到肄业局委员陈兰彬和后任委员吴嘉善的强烈反对后,但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涯后,总理衙门做出了“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的决定。

在120名赴美幼童中,于1882年返华者计94名。其余或因犯规,或因品学欠佳,或因剪辫入教早已遣返,也有几位违令不归,长居美国。

回到仿佛已经陌生的祖国,曾经的幼童们陷入沮丧。尽管有种种不如意,他们还是绽放了才华。第一批返回的21名学生均被送入电局学传电报;第

二、三批学生由中国当时的新式企业如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23名外,其余50名分赴天津水师、机器、电报、鱼雷局等处当差。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他们中,有人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有人在战争中阵亡,其中包括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的大副。他们中,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唐国安,中华民国的第一位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宋美龄的姨父,是他把宋氏姐妹带到美国留学„„

从洋务运动中派遣留美学生的现象看,我们在面对更为先进的文明时,是会从心理上主动靠拢的。我们应该摒弃过去封建的、落后的东西,接受新事物的产生。不能去指望也不可能会出现让旧事物主宰新事物的稳定局面。当然,学习先进文化后用于国家的改造与进步,是每个国人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波.被打断的转型:晚清真相[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2]钱钢.胡劲草.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3]高宗鲁.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S].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

上一篇:零售业态超市范文下一篇:亮剑行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