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幼童纪录片观后感

2022-11-15

第一篇:赴美幼童纪录片观后感

我的赴美生子民宿全纪录--DIY血泪史!

看着在我怀里甜甜熟睡的小宝,想起从美国回来那天,在机场看见站在外面接机的老公我复杂的心情和悲喜交加的泪水,我想一定要把这场赴美生子DIY的过程写出来,给想去美国生宝宝的妈妈们一些经验!

怀孕五个月的时候才知道可以去美国生孩子,在一次聚会上碰到我的一位老同学,她说,你又怀孕啊,第二胎要罚款的,还不如拿罚款的钱去美国生,我一个同事这次在美国生了回来,说很简单的,你自己也能去的!只要你能拿到美签,找到住的地方,就可以去美国生了。后来我才知道,她的朋友是通过直营月子中心一步一步安排好,回国后说出国其实很简单,而我当没想那么多,从小就很自立的我打算和老公一起去美国生。生孩子同时也可以过去了解美国,看看美国的风景。我一直想去美国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后来才觉得自已天真,这么大肚子怎么跑得过去,一直到回国都没能如愿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和老公商量了一下,觉得去美国生也是个办法,就马上着手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些信息。也咨询了一些中介,网上也有大量的各种攻略。随便一搜就搜出一堆,各种信息一整合,发现DIY应该不难,还能省掉一大笔费用。我工作稳定,也有房产,学历也不低,想着签证应该不难,不过老公说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去找家直营月子中心签了。因为签证是一切的开始,没有签证就什么了干不了。当时就找了一家直营月子中心(华美宝宝)只帮入住他们月子中心的妈妈办理签证,让他们先帮我签证。(在这里对华美帮助过我的员工说声报歉,我没有尊守承诺,请你们原凉。非常感谢你们在美国给我的帮助,你们永远是我朋友)当时想,等你们帮我拿到签证我就自已去。反正我也会给你们签证服务费的。就这样和他们达成了初步合作,着手办签证的事了。他们也很积极,马上让我着手准备资料,在他们催促下,我和老公忙了几天,终于把他们要准备的资料准备齐了。不出意外,从准备资料到拿到签证总共15天。拿到签证后我们还是小激动了一下,传说中的“美帝”我们终于要过去呐。

拿到签证后我和老公想过就住华美月子中心,必竟省去了很多麻烦。也咨询了

一些自己过去的妈妈,还是想省点钱,觉得要不就试着住住民宿看,毕竟很多东西可以自己做,可以省一些钱。而且网上有少上的民宿成功的经验,也有说那边民宿老板都挺好的,就决定真正走民宿路线了。因为我和华美的人说,我先过去看看月子中心。万一民宿的不行,我再过去人家月子中心这不是两全齐美吗? 在网上找到民宿的信息后,我一家一家电话打过去比较,最后我选一家价格不高,不仅不高,可以说非常便宜,3个月才3000美金,洗手间就在房门对面,老板娘电话里很热情,我问她需要她把合同传真过来嘛?她一口说不用不用,来了再交钱一样的。虽然有些疑惑,但是也没多想,感觉到了那边再交钱也没什么不合理。再问到要不要带驾照过去,她一口应承说,她有车的,出行可以接送,当然自己租车也可以,这个随我们的便。说住的地方家具也有的,也能自己做饭。反正在电话里头,就把那里说得和住自已家没什么两样。就这样,我和老公就把这事决定下来了,准备到宝宝7个月的时候就马上过去。

没想到,这竟然是一场噩梦的开始,我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那个房东,那个房子以及那里的一切!

入境的时候,我挺着大肚子,拖着疲惫的身躯,迈着飞机上坐了15小时已经坐肿了的双脚,还挺兴奋,我暗想:美利坚,我和BABY来了!入境还算顺利,我也按照网上攻略里那样,稍作了一些掩饰,然后跟入关的人说我是来旅游的,老美确实也没为难我和老公,直接就放行了,而且给了6个月的停留期!

出发前就给民宿老板娘s留了机票信息,告诉她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到,出了机场等了大概一个半小时,老板娘才举了个牌子出现。看上去挺精明的一个人,说话也很快,跟着她从停车场取了车,一边往S家开,一边开车她一边说今天接机的费用是60美金,一会到了住的地方先把60美金和停车费给她。听了这话挺不开心的,怎么享受一个服务就立马要付钱?好像我们不给她似的,而且这个停车费为什么要我们付?…….大概开了将近两个小时左右到了她家。到了S的家,我下车一看,本来就拔

凉的心更凉了。

出发前,老板娘给我看过住的照片,说住的地方是她家,是一栋家庭别墅,但当车子经过曲折的山路,在一个半山腰上的一幢简易别墅前停下来的时候,还是相当吃惊,没想到照片看上去还可以,但是实际却很破旧!送我们进了房间之后,老板娘收了接机费和停车费后匆忙离去,说明天一早再过来。

我和老公先安顿了一下,房间很简陋….两张小床,床垫很差,根本就不适合孕妇睡,不晓得是哪家搬家后丢弃了的。卫生间的水放了很久很久,热水热水还是不出来。下楼去看了看,原来别墅一共有5间房间,一楼2间,二楼3间,其中除二楼主卧自带洗手间外,另外2个洗手间,都是2间房共用。后来我才知道,里面还住着3位待产妈妈,1位妈妈刚生了宝宝,正在坐月子,而S不和我们住在一起,她住自已家,什么?这不是她自己家?里面的妈妈告诉我,这栋别墅是老板娘租的,不是她家,她也不能照顾我们。

原来,所谓的民宿老板娘就是一房东,只是提供给我们一间带家俱的房间,让我们住3个月。不过和其他正常房东不一样的地方是,她每一二天要提供给我们有偿用车服务,带我们去医生诊所产检,带我们去买菜购物,而她的这些服务,让本来在美国本地租给当地人只要1千刀每月的房间,翻了一番,收了我们两千刀一个月。而我们,怀着孕的妈妈,住在这样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而近8个月的身孕无法开车,我们要自已买菜做饭,而在这样一个买菜也没有办法自力更生的地方,对我们来说最简单的事情也变的很难。听完里面妈妈叙述,真是百感交集,这人生地不熟的,接下去的三个月该怎么办哪!

一夜辗转无眠,也没怎么睡好,第二天一早就停到楼下吵吵嚷嚷的,赶紧和老公下去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原来是一个妈妈在跟老板娘在理论。听了个大概,原来是生了孩子的妈妈,由于提前一周生产,昨天刚从医院回来,带着孩子没有人照顾,先

生还没赶过来,让老板娘帮忙找个阿姨帮忙带宝宝,老板娘当时一口应承下来,但是都一个星期了,阿姨还没来,可怜这位妈妈刚生好就要一个人带孩子……我们也是惊讶不已,对啊,好像没和老板娘谈过坐月子谁来照顾的问题啊,当时没来之前,老板娘说她会照应的,但是现实却是这样……老公两周后就会先回国,等我生之前再过来一次,但是万一我提前生,是不是我也会面临和这位妈妈一样的遭遇!万一生不下来,要剖腹产,我不能动了,到时候做手术谁来和医生协调?宝宝到时候怎么办?越想越觉得后怕…..

老板娘来我们房间,说要先预收一个月的房租,我说,我们还没来得及去买菜,能不能带我们去超市一趟,买点菜回来做饭,老板娘说可以,但是明天才统一去超市,今天不安排去超市,那我们今天吃饭怎么办?没有菜没办法做饭啊,老板娘说,那你们出去吃吧,我可以带你们出去,但是接送的费用要另算。无语,什么都要额外再收费。

随便去山下一家快餐店吃了点汉堡,回来后先去楼上房间收拾收拾行李,然后下来和楼下的妈妈随便聊了聊,才知道这边出行很不方便,做饭也挺不方便,大家各自开火,只有一个厨房,根本就不够用。一般都是老公跟着照顾的,做好饭端回自己房间吃。更可怕的是,这边还会有警察来查,说上个月有个妈妈和老板娘有费用上的纠纷,然后吵到了旁边邻居,邻居就报警了,老板娘半夜急匆匆地把所有妈妈临时转到她自己家,才避免了被警察盘查….后来又把妈妈们运回来,听到这里,我冷汗差点冒出来了。

这住的太揪心了,一点安全感都没有,这老板娘一看就不是个善茬,过两周后我老公就走了,到时候我一个人去买菜丶做饭也很麻烦,万一有早产迹象的话更麻烦。本来想月子在这边找个月嫂,看这情况,根本就不能指望民宿的老板娘帮我找月嫂,找的人是什么样的更没办法保障了。纠结啊,我老公安慰我说,先住着吧,然后再找找看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实在不行就多花点钱找好点的月子中心,这样月子期间好歹

有人照顾。也确实只能这样了,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当时觉得费用比从中介那里要便宜将近一半,才萌生了自己联系民宿的想法,只是没想到,民宿那么不正规,根本就没什么服务,说什么帮我们联系月嫂,订月子餐,推荐医生医院,给宝宝半证件等都要额外再高额收费,推荐的还不可靠。里面居然有个上海的妈妈孩子生下来快三个月了还没拿到护照!看到每天她那个无助的样子想想都心疼,老公要来看她也被拒签了!

差不多就纠结结的住了两周,一共去过5次超市,去了一次医院,然后如果要出去购物什么的用车,费用比去超市和医院还贵….自己打扫卫生,做饭,热水至少要放15分钟才能出来,给老板娘说过至少3次,至今没人来管没人来修,还要一直留意晚上有没有警灯闪烁。因为害怕警察过来抓人,如果被举报了的话。住在里面的妈妈们也是来自五湖四海,这么多人共用一个厨房,里面状况不用想像也可以知道。也没人收拾,楼下客厅更是脏到不能再脏。

到了第三周,我老公要回国了,实在不放心我一个人住在民宿。他只好厚着脸皮给国内的华美宝宝的小崔打了个电话。把这边情况跟她说明了一下,她也没说我们什么。(当时骗了她感觉还是挺内疚的)还是非常热情让我感到意外,当时她就邀请我和老公过月子中心去坐坐。是老胡来接我们的(后来才知道我们还是老乡)。下车之后也没说收我们费用,我老公给小费他也坚持谢绝了。在那边聊得不错,看看那边的环境,和月嫂们在带孩子,保姆在洗衣服。当时我就决定住下来了,我都没有回去直接要老公陪着老胡过去收拾的行李,顺便把那边一个和我们相处得比较好的妈妈也带过来了。听老公说老板是把他们东西从房间里扔出来的,为此老胡还和老板娘争吵了几句!总之,这次美国之行从我打算DIY那一刻起就各种曲折,想去美国生宝宝的妈妈一定要睁大眼睛,好好考察,别只顾着费用低,其实算下来买菜做饭丶交通费丶额外付的各种费用,也便宜不到哪儿去,处处还得自己操心,外带担惊受怕的,挺着个大肚子,真是伤不起啊!像我还好,有老公陪着。如果没有老公陪着,要我一个人,

我真的很难相信我能活着回来。 也感谢华美这样有良心的商家,被我耍了之后还对我以诚相待,没加钱不说把时间不够的还减了。

第二篇:《幼童》观后感

纪录片《幼童》观后感

如果不是看过这部《幼童》记录片,我对留美幼童的印象还会停留在历史课本上简短的几行字、几幅图中,轻描淡写,不以为然,不为所动。当我真正看完纪录片之后 ,我有很多的感慨。

他们何其幸运,在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他们被送到了工业革命的最前沿;他们又何其不幸,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他们无可选择地卷入了时代的漩涡。当嘹亮的汽笛带着他们来到未知的土壤,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影像中那些老照片中,幼小的脸庞已成偏偏少年的容颜,意气风发,吸引着我屏息凝望。此时照片中的他们与六七年前未开化之时有着天壤之别,世间钟灵毓秀、鸾翔凤集之地已然充斥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神态和身旁的西方学子并无不同,他们相信自己是为了伟大和历史而生,同样的骄傲、同样的青春,在这个全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的时代,他们有信心掌握寰宇。他们代表了年轻、梦想、希望、活力,他们优秀、机敏、年轻、英俊,他们是体育健儿、多才多艺,他们志怀宽广、忧国忧民。那些笔走龙蛇的手书和举世无双的画作,正一点一滴倾诉着超脱了时代重压的男孩们的美好生活,他们作画、打猎、赛船、打棒球、与女孩约会,这些美好,或许是同时代中国同龄男孩子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他们如此幸运,因为上苍是如此眷顾他们,使他们可远洋留学,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享受自由开放的环境。他们留给我们的历史剪影太美好。然而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们又十分不幸,他们背负着复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给予的期盼和重托,他们身上笼罩着从一开始便命定的悲哀,他们的结局令人惋惜嗟叹。

幼童们的优秀源于他们的勤奋,而他们勤奋的最大动力是将个人沉浮与国家或朝廷的前途紧紧拴在了一起。一个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永远来自于内心的渴求,而对于他们来说,内心最大的渴求当是重大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笔轻描淡写的背后都埋藏着泣血沉痛的悲歌。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色中透露出幼小生命的不安惶恐。当嘹亮的汽笛带着幼童们来到未知的土壤,置身于时代洪荒的孩子们面对着的是整个世界的水深火热,他们处于什么样的力量与心情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而他们身后又是大清王朝的山河破碎摇摇欲坠——国家和民族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愈益腐朽的灾难之中,他们别无选择地被卷入时代的漩涡。那个时代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等待着这一群孩子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远渡重洋,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十五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十年,终因清廷的猜忌而夭折,留美儿童被召回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廷的抉择面前,幼童们的呼唤显得那样得苍白无力。

这分三批回国的留美学生,为中国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海军及高等教育都做出了开天辟地的贡献,不负所学,为国奉献。幼童留美仍被称为首开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留学教育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极重要的一页,弥足珍贵。

所谓英雄造势时,时势造英雄。容闳无疑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很显然,容闳的努力给了120位中国的孩子前往美国留学的机会,同时也给了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开拓了一条复兴之路。但是,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与结局的,这也注定了整个留学事业的悲剧,因为最终在清政府腐朽的制度下,即使幼童们一直在美国学成回国也将会是无用的。

事实是,虽然饱受祖国的猜忌,受到了来自蒙昧人民的嘲讽歧视,但是赤子之心不曾改变。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与不对称使得这足以影响许多精英人物命运的误会变得可以被谅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与懦弱的心态也展露无遗。很难想象,一群第一批海归的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群矢志不渝的热爱着祖国的年轻人,居然遭到这样的对待。当他们再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时,没有热烈的欢迎,没有熟悉的人潮,有的只是惊异的目光和嘲笑的人群。在美国的生活已经深深改变了他们,在这个依旧沉睡的世界里,他们无疑成了异类。他们曾是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大学的学生、精英,在国外是那么的辉煌、耀眼。如今在中国,回到祖国,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使他们感到悲哀。英雄无用武之地,,却又无能为力。国破山河在而又壮志难酬。他们在思考,在挣扎,做这个万人皆醉的泥潭中的清醒者,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祭品更加痛苦。直至他们被遗忘。他们的结局悲剧而又惆怅。惋惜而可叹!

留美幼童,这像是时代给他们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特殊的年代里,他给这群特殊的学生打上了不同的文化印迹,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改变了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轨迹。最后只剩下惋惜、悔恨。

《幼童》跌宕曲折的历史使我“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唯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照片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

第三篇:幼童观后感

20101003573 黄杰192101—2

51872年,由容闳等率30名少年赴美留学,他们是大清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了解到,一百三十多年前,为了挽救这个古老的中国,在这片由崇古的儒家思想禁锢了两千年的土地上曾经出现了一批看眼看世界后试图用创新来改变国家积弱局面的有识之士。

这些留美幼童大都是大清国外派培养的聪颖子弟,他们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学生,他们是当时美国接待家庭中心秀气文雅的东方少年,他们是学校演讲比赛上杰出的学生代表,他们是活跃在各个运动场上的取得优异成绩的健儿。在当时的美国,这一批外来者显得如此出众,同时,在1872—1886年这一历史时间段,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正面临着边疆的危机,英、法、美、日、俄都在中国的边境上蚕食土地,意图分一杯羹。如何能想象这些优秀的学生竟然来自这样一个落后的正被其他国家渗透的民族?留美幼童的美国家庭、同学、朋友怎样想这个问题?“我常常深深思念你。你为人民谋求幸福的光荣使命。获悉你的故乡从专制统治下和愚昧锁链中解放出来的欢乐。”“这批年轻人从他们的青年到初步成年将在我们这里度过,他们将在他们的政府和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将比他们同辈中任何一个年轻人都会有更自觉的爱国责任心来激发自己为祖国工作。” 事实上,第一批留美幼童当时在大清的社会地位都比较低,达官贵人的子女是绝对不会留洋的,但这批幼童确实是千里挑一的聪明孩子,那些逝去的关于留美幼童的故事犹如墓园前美丽的常青藤,哀伤

世事多变,报国无门。这些受过最顶尖教育的精英们,他们又最赤诚的报国之心,可这个国家并不欢迎他们,甚至漠视他们。在后人看来,他们承载着中华的启蒙和文艺复兴的寄望,结果大部分被命运嘲弄半生,被迫回国后不得不脱去西式服装,穿上大清的官服,成为与科举制度选拔出的贤良们一样的官吏。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些洋务所产出的“产品”竟要到了“闲置于库房”的境遇,中国人竟然对本国的人才资源置若罔闻,这些官派留学生的壮年时期总不得志。

命运离奇而曲折,故事美丽而忧伤。他们曾经是希望,他们曾经满怀壮志,他们曾经饱受委屈。但金子总会发光,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斡旋订立庚子赔款,杨兆楠、薛有福、黄季良„„

百年前的人生如此深刻的感动着我。

第四篇:《幼童》观后感

他们是大文豪马克·吐温的朋友。他们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接见。他们曾目睹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发明电话机,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他们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

他们曾亲身经历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他们中,有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他们中,有人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他们中,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他们中,出现了民国第一任总理。

他们的命运,离奇而曲折;他们的故事,美丽而忧伤。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留美幼童”。

中国留美幼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在《留美幼童》的最开始提到了一个促成中国幼童留美的关键人物,他就是容闳,也是第一个出国留学的中国人,1854年,他毕业于耶鲁大学,之后,满怀一腔热血,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满以为自己能在自己的祖国,干出一片大的事业,后来他是干出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壮举,不过,他万万没想到这件事让他足足等了18年。那就是——留美幼童。

不过,没什么偏要选择美国呢?这就是李鸿章的高明之处了。后来长达百年的时间,印证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虽然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成立五十多年的国家,甚至,在欧洲国家的眼里,它只是自己的资产的促成物。不过,李鸿章以他敏锐的眼光看出美国将成为世界的一大强国,再则,他出使美国的时候,看到了美国人特别重视教育和文化。所以,选择了美国。 第一批幼童于公元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登陆。在上岸时,船上的大人还不忘给他们穿上象征中国的长衫,以显示中国的国威。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大陆的蒸汽火车,到达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从此开始了他们在美国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涯。这十五年的经历定将改变他们的一生。

自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开始,中国人出国留学始成风气,到今天,按粗略划分,已经有六七代留学生了。哪一代留学生最为出类拔萃呢?我个人感觉,还是他们最优秀了。 前4批,共120名“留美幼童”,都是乘坐轮船,跨海3.2万里,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的。他们全部中式打扮,拖着小辫子,穿着缎面的鞋子,戴着小缎帽,丝制长袍,外套白色亚麻褂子。更为严酷的是,清廷怕这些孩子“忘本”,在美国期间,他们也要熟读儒家经典,也就是被称作“五经”的《诗》、《书》、《礼》、《易》、《春秋》。还有《孝经》、《大学》。幼童们还要学习《国朝律例》,也就是朝廷颁布的法规。他们每7天就要学一遍《圣谕广训》,比国内幼童的学习频度高一倍,这是清朝康熙、雍正二帝为教化百姓而写的读本,连正文带解释有上万字,当时万千学子人手一册。

幼童们被分配到54户美国家庭(其中康涅狄格州34户,麻萨诸塞州20户)中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令美国人惊叹不已,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1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

幼童留美,原计划时限为15年,不料进行到第十年时,留美幼童全部被政府强行召回。这一事件史称“留美幼童公案”。容闳在《自传》中记载了留美学生监督吴嘉善主张撤回留学生的种种理由:“留学生在美国,专门好学美国人的嬉戏游乐之事,读书的时候少,玩的时候多;还学美国人的样子,加入各种秘密会社,有的属于宗教性质,有的属于政治性质,总之全都属于不正当行为等等。”

慈禧遽然颁旨:全数撤回留美学生。到1881年年底,除已在美国病故者3人、中途辍学者23人,剩下的94名“留美幼童”,分三批“凄然回国”。这“94名回国留学生,如今学籍可考者87名,其中小学19名,中学35名,共54名,即60%以上正在接受初等基础教育;33名大专学生中,只有两人获得学士学位,其中一名就是日后成为著名工程师的詹天佑”。

至于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梁敦宜成为外交总长、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那都是20至30年以后的事情了。

留美幼童,这更像是时代给他们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特殊的年代里,他给这群特殊的学生打上了不同的文化印迹,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改变了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轨迹。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我们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命运,有机会在一个新的国度里完成自己的学业,面对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并且能够在这个社会里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寄语:

他们生不逢时,但是,他们却在特殊的年代里演绎了一场特殊的故事。他们历经了文化的碰撞,国家的兴衰,却始终保留了对祖国的赤诚。他们在尴尬的时间登场,又在迟暮的时间谢幕。他们虽已远去,却给现在的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启迪:不论你如何选择,请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第五篇:《幼童》观后感

——两种文化的抉择

他们何其幸运,在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他们被送到了工业革命的最前沿;他们又何其不幸,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他们无可选择地卷入了时代的漩涡。当嘹亮的汽笛带着他们来到未知的土壤,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文化的碰撞

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惊醒了美梦中的清朝统治者。在容闳的竭力倡导下,洋务派的官员启动了这一史无前例的留学计划。但是,幼童们需要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同时又要保留最古老的教条,他们就这样被推向了两种文化冲突交融的风口浪尖,一如这个沉睡的帝国面对雄心勃勃的后起之师。

到达美国之后,在新英格兰的土地上,他们有了新的家园。在哈特福德,在斯普林菲尔德,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并很快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跨过了语言障碍,他们成为体育场上的明星,活跃于各种场合。很显然,这群从小就受传统思想禁锢的孩子一旦接触到新鲜的空气,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自由飞翔。

当《四书》《五经》、《圣谕广训》再难引起幼童们的兴趣,留学事务局的命运也就走到了尽头。吴子登的报告奏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坚守封建的教条,同时又全面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并不理解这一点。幼童们的抉择触动了清廷的底线,也与清廷的初衷相违背,于是,在1881年,幼童们提前回国。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廷的抉择面前,幼童们的呼唤显得那样得苍白无力。

沉浮的命运

千年的海浪托举着轮船,又将他们送回到了这个古老的国度。

当他们再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时,没有热烈的欢迎,没有熟悉的人潮,有的只是惊异的目光和嘲笑的人群。在美国的生活已经深深改变了他们,在这个依旧沉睡的世界里,他们无疑成了异类。他们曾是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学生,如今却被关进“求知书院”,曾经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幼童们不得不脱去西服,与儒生同朝为官,这不能不说是绝大的讽刺。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数年的留学生涯使他们在后来在诸多领域中成为领军人物。他们的身世也随着时局的动荡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留美幼童,这更像是时代给他们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特殊的年代里,他给这群特殊的学生打上了不同的文化印迹,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改变了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轨迹。

历史的启示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我们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命运,有机会在一个新的国度里完成自己的学业,面对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并且能够在这个社会里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当我们拾起岁月的残片,重新回首这段往事的时候,难免带有历史的偏见和时空的隔膜。但是,对于如何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平衡,做出正确的抉择,这段尘封的记忆却能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有一位名叫黄暄桂的幼童写道“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作栋梁。”由此可见当时幼童们的理想,他们都是深怀报国之心,愿学有所成,为国尽力。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课堂上刻苦学习并成为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幼童回国后,这一点更是得到充分的印证。在中法海战中,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一批留美幼童为国捐躯,还有詹天佑为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不辞辛苦,唐绍仪为了中国革命奔走效力,梁诚为了退还“庚款”据理力争„„甚至重回美国完成学业的李恩福,也甘愿为了华人的生存放弃所有,穷尽毕生精力奔走呼号,晚年病死香港。他们的爱国之心,不可谓不赤诚,他们的爱国之举,不可谓不壮烈。诚如一百多年前吴先生所言“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可乎?在异国的知识能够增长他们的见识,异国的文化能够改变他们的习惯,然而五千年的文明却是根植于他们的灵魂,岂是说废即废,说改即改的?反观现在我们的一些留学生,接触到一些新奇的事物便见异思迁,乐不思蜀,与一百多年前的留美幼童比起来,难道不觉得惭愧吗?

结语

也许,他们生不逢时,但是,他们却在特殊的年代里演绎了一场特殊的故事。他们历经了文化的碰撞,国家的兴衰,却始终保留了对祖国的赤诚。他们在尴尬的时间登场,又在迟暮的时间谢幕。他们虽已远去,却给现在的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启迪:不论你如何选择,请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上一篇:风力发电电气课程设计下一篇:妇女儿童发展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