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

2023-03-04

第一篇: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

实施网点转型战略发展商业银行零售业务

实施网点转型战略发展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基于对中国建设银行零售网点转型工作的分析 摘要:零售业务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战略发展的重点,并在外资银行获准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的背景下成为中外银行的新一轮竞争焦点。国内各银行都对此做出了重要战略调整。本文通过对中国建设银行的零售网点转型战略实施的分析,总结出其在零售业务发展中的关键用,以期对我国银行业的长足发展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零售业务 网点转型 建设银行

一、零售网点转型战略提出的背景

在全球金融浪潮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已将零售业务作为主要盈利性业务,收入占比上升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而在外资银行获准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之际,零售业务的发展也必将成为我国银行与国外发达银行竞争的新一轮焦点。两年前,刚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的建设银行提出了业务转型战略,从以批发业务为主向批发和零售业务并重转型,从以传统业务为主向积极拓展新兴业务转型,从以利差收入为主向收入结构多元化转型,从过分偏重国内业

务向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转型。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曾公开表示:“建行有信心建成国际一流的零售银行。”其信心源于对市场的深入分析,源于建行侧重发展零售业务的明确战略定位,而零售网点转型则是建行打造“国际一流零售银行”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建设银行网点转型工作的实施

1、转型网点齐全温馨的硬件措施

零售网点转型主要从提升客户综合化服务入手,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探索,涉及网点转型、人性化服务、机构调整、流程再造等。一切为了客户的“客户意识”正是建行基层网点大转型的深层思想动因。2006年初,中国建设银行开始启动全行营业网点视觉形象建设工程。营业大厅内,人民币现金区、个人理财服务区、自助服务区泾渭分明。宽敞明亮的小憩间,沙发、报刊杂志区、饮水机、咨询台、登记簿、自动取款机、多媒体服务终端等一应俱全。其中智能排号机的运用对业务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类管理。

营业厅除设有高柜台区和低柜台区分别受理现金业务和非现金业务外,还专门为VIP客户开辟绿色通道。另外,还设有24小时自助服务区、网上银行区、电话转账等。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细分办理不同业务的客户,使得网点内

保持良好的公共秩序,营业大厅分成了大堂经理工作区、客户填单区、自助设备区、客户等候区、现金柜员区、开放式柜台区、理财中心等区域。通过分区,改变了原先柜台功能定位雷同、客户随机分布在各柜台办理业务的相对无序状况,从总体上改善了客户等待时间的分布,提高了服务效率,提升了客户满意度。银行网点还为老年人配备了老花眼镜,把服务的周到落实到了实处。

2、“六西格玛”助推流程再造

在证券、基金、投资理财业务成倍增长的背景下,“银行排队难”一直是令客户头痛的话题。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排队难问题,是建行网点转型过程中有价值的探索。其中,六西格玛方被运用于网点转型战略中。此种方法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其主要特点是“用数据说话”,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自此技术被引用后,各转型网点的客户等候时间大大缩短了。

如建行某支行理财中心,以六西格玛为基础,试行“弹性排班制”,解决该网点因业务量大而带来的长时间排队问题。即采用数据统计系统,记录了客户从进门取号到叫号所需的时间及员工处理某个类别的业务所花费的时间。对大量数据

进行分析,测出理财中心业务波峰期是每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其他时间段以及节假日为低谷期。于是做出对策:大堂经理充分发挥对客户的疏导作用,结合智能叫号机,将不同客户分配到对应柜台;网点人员配置也按客流量配备,高峰多、低谷少。配合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的推广,该网点排队超过5分钟的客户由试点前的24.5%降低至4.38%。

3、优化业务流程,有效控制风险

转型网点以营销服务为主,对大堂经理、网点经理、柜员主管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要求理财经理在在深入理解客户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专业金融服务方案,并保管着完整的客户服务跟踪服务计划书。同时推出“神秘人”制度,以客户身份对网点营业环境规范、仪容仪表规范、大堂经理、柜员、个人业务顾问、自助设备等方面进行暗访,再根据神秘人的情况汇报及时通报相关分行,督促网点整改,巩固转型效果,使问题得到了纠正和解决,以期实现对转型网点监督的长效机制。

4、网点转型的成效

从建行0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得知,建行七成网点已实现转型。到今年6月底,该行已有9207家零售网点实现了以营销服务为主的功能转型,占网点总数的68.69%,转型后的网点交易速度提高了33%,客户等候时间平均下降

39%,日均产品销售量提高67%,排队现象大为缓解,客户满意度大大提升。预计今年底14000多家网点将全部完成转型。当然,根据神秘人测评制度的评分结果,某些问题也反应了出来。如客户需求评估表未及时跟进,客户经理理由巧妙问题发掘销售推荐机会的能力欠缺,大堂经理与等候区客户互动做得不够等等。另外,在各业务的转型工作中,应注重风险管理。

三、网点转型工作是建行战略转型的亮点

建行针对新的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而迅速作出的战略调整,是为适应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创新客户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并获得了巨大成效,以前瞻的眼光和快速的市场反应履行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承诺,将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目标步步变为现实!其中的业务流程的优化、客户市场细分,实际产品营销过程的技巧以及配套自动化设施的运用对我国银行在零售业务竞争中赢得立足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网点转型——突出营销,突出服务.王力强.金融经济.2008.16.

[2]浅析基层银行网点转型的目标定位.邹玉玮.时代金

融.2008.04.

[3]朱芳,张进.如何推进网点经验转型.现代金融.2008.07.

第二篇:零售银行转型

从确定以零售银行业务为发展重点,到最终确定以高端客户理财和信用卡业务为零售银行业务重点发展对象,过去两年来,国内各家银行纷纷提出了零售业务发展战略。

从提出加重零售银行业务比重到最终确定零售业务发展战略,国内很多银行曾走过一段弯路。最初,房贷和车贷等传统个人资产业务被列为发展重点,但是车贷的高风险已经令各家银行吞食了苦果,房贷的高风险正在显现。

转型

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推动自身从传统的批发银行向零售银行转型,已渐成趋势。

9月15日,中行披露,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40个中心城市的网点增设了贵宾通道,为中银理财客户提供优先、高品质、个性化的服务。

在此之前的5月,《亚洲银行家》将工行评选为2004“中国最佳零售银行”,这是工行自2002年来连续第三次获此殊荣。工行副行长张福荣在亚太零售银行首脑峰会的开幕式上致辞指出:零售业务将在工行改革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成为工行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对于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中行和建行来说,零售银行业务也被看作是新的增长点。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也已经把零售业务作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7月3日是招商银行“一卡通”发行10周年纪念日,过去十年里,招行凭借“一卡通”在零售业务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展。2002年以来,招行又相继推出了“金葵花”贵宾理财、招行信用卡、“一卡通”金卡、财富账户、白金信用卡等多项零售业务产品。招行行长马蔚华在去年年底更是明确提出,招行要转型为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

2004年12月初,原招行常务副行长陈小宪空降中信实业银行担任行长之后,借鉴了招行发展零售银行的成功经验,于2005年初提出了零售银行战略——计划在三年内实现零售业务占全行业务总量20%的目标。

趋势

马蔚华介绍说,在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中,零售银行业务的比重通常都在50%以上。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对国内银行而言,批发业务一直是主体业务,通常占到整个业务收入的80%以上,而零售业务一直是短板,不但占比很小,产品和服务的种类也相当单一。

如果说以前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还可以凭借吃高额利差、垒贷款大户来获得较高利润的话,如今,这样的公司业务发展已经面临瓶颈。

业内人士介绍,挑战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大型企业财务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大对银行传统的公司业务形成了严峻挑战。

其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对银行的公司业务将带来挑战。

同时,随着银监会监管的逐步到位和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贷款集中度管理成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一项内容,大客户贷款往往通过银团贷款来完成。

就在“内外夹攻”之时,各家银行看到了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良机:中国个人财富的增长为零售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伴随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成长,中国的富裕群体已形成并呈现稳步上升势头。据国家统计局调查,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25%的城市家庭步入中产阶层。这些将是零售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户。

弯路

目前,各家银行基本上停止了车贷业务,车贷规模最大的农行有超过300亿元的车贷坏账等待清收。车贷导致的巨额不良贷款只是国内银行开展零售业务走了弯路的恶果之一。

1990年代中后期,国内银行开始重视零售银行业务。与当时拉动内需的政策背景相一致,零售业务的发展重点是传统的个人资产业务——房贷和车贷。当时各家银行都乐观地认为这些业务的风险很低,不容易产生不良贷款,因而很少采取措施进行信用风险防范,对于长期住房按揭的利率风险更是没有考虑。

但几年下来,不计风险地开展车贷的恶果已经显现。意识到在车价将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车贷有很高的风险,各家银行纷纷退出了车贷市场。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向被银行认为是最优质的信贷资产,不良贷款比率很低。但是各家银行很少考虑房贷的长期利率风险、房地产泡沫出现之后的信用风险以及房地产行业相关政策对房贷的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局部地区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各家银行才开始意识到住房按揭存在违约风险,相继收缩房贷业务。过去两年来房贷业务发展最快的民生银行,在上海等地已经逐步收缩房贷业务,开始“稳健经营”。

高端客户

在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竞争下,国内银行开始意识到高端客户理财和信用卡业务对于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重要性,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重点开始逐步变化。

2002年上半年,汇丰银行的卓越理财、花旗银行的贵宾理财等外资银行的理财品牌相继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他们通过设置较高的进入门槛而把中低端客户拒之门外,从而为高端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专业服务,这一做法让国内银行大开眼界。

国内银行开始重视高端个人客户的理财业务。如今,几乎各家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专项贵宾理财服务。

工行个金部副总经理肖在翔介绍说,到2004年末,工行已经建成了3000家个人理财中心。工行“理财金账户”自2002年底推出以来,已经发展了150万名高端客户。这些高端客户为工行带来了大量的储蓄存款和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

近年来,中行把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尤其是维护和发展中高端客户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重要方向,推出了统一的贵宾理财服务品牌“中银理财”。目前,中行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均建立了全国统一标准的中银理财中心。

在新一轮机构调整中,建行的个人银行部一分为二,针对高端个人客户的高端客户部悄然成立。建行85万个人富裕客户的服务,将主要由高端客户部来提供。

截至2004年底,招行金葵花客户达到了5.8万户,户均存款余额110万元。招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刘建军表示,金葵花理财客户以1.5%的客户占比,为招行创造了高达1/3的储蓄存款余额,高端客户的价值可见一斑。

光大银行行长郭友指出,光大1%的个人客户贡献了将近90%的个人业务利润来源,因此,在光大的业务调整中,对富裕个人客户的争夺是零售业务的重中之重。

信用卡

在零售业务竞争中,信用卡业务是重中之重,通过收取逾期罚金和循环利息,信用卡业务能够获得远远高于传统资产业务的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

2002年以前,国内银行的信用卡绝大多数是“准贷记卡”,真正的依托信用“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卡业务尚未真正开展。到目前为止,除了华夏银行之外,四大银行和9家股份制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卡产品,上海银行2003年底也推出了信用卡产品。

最近,各家银行在信用卡方面的竞争和营销活动层出不穷。去年以来,工行、招行和民生还针对高端客户专门推出了白金信用卡等信用卡产品,从而实现了高端客户理财和信用卡的结合。今年上半年,工行牡丹卡中心已经为1000多名高端客户办理了牡丹白金卡。

富人银行?

所有要大力争夺高端客户的大银行都面临着如何回答一个尴尬的问题,银行是不是要做富人银行?

现实中,一些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一方面公开表示不会做富人银行,不会放弃为中低收入个人客户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又把针对个人富裕客户的服务放在重中之重。

“这就折射出一个矛盾”,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是2%的富裕客户为零售银行业务贡献了几乎一半的利润,对这部分客户的争夺关系到银行的利润前景;另一方面,国有银行刚刚从官本位下的政府机构向商业银行转型,不再是公益性机构而是具有盈利要求的企业。如果一改以往“百姓银行”这一面貌,公开声称要做富人银行,从观念上很难让大众接受,银行将不得不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

一些股份制银行尽管没有公开表态自己的零售银行发展方向,但是向富人银行发展的趋势已经显露端倪。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小额账户收费,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对个人客户进行差异化服务,排除一些低端个人客户,集中资源专门服务高端客户。

“目前的收费门槛还比较低,这是各家银行在试探客户的反应。今后不排除有的银行针对个人客户设置的门槛越来越高,最终把自己的零售业务打造成专门针对高端客户的富人银行。”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第三篇:工商银行实施零售业务战略转型

全力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

http://icbc.nen.com.cn

2006-12-19 12:16

中国工商银行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商业银行了。超过1/10的中国人,也就是1.5亿人,是它的客户;近1/3的中国职工,也就是6000多万人,由它代发工资,工商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工商银行还在居民储蓄、个人贷款、电子银行、个人中间业务、信用卡等众多零售金融服务领域占据国内最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奠定了其在国内零售金融业务领域中的传统优势。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优良的零售业务平台,自2000年以来,工商银行开始了全面提升个人金融服务水平的艰苦努力,成为第一家向零售银行转型的国有商业银行。五年中,工商银行通过努力转变零售业务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通过大力发展理财业务,加强多渠道整合,实现了个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协调发展,提升了个人金融业务的服务品质,为个人客户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006年10月,工商银行在香港和上海两地成功上市,目前按市值计算已成为全球第

四、亚洲最大的商业银行。上市后,工商银行明确提出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重点,开始全力"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从中国存款第一的银行到"中国最优秀的零售银行",仅几字之差,但这并不意味着原有业务模式的简单复制和扩大,而是一场凤凰涅槃式的巨大变革。

零售银行成为工商银行的战略重点

工商银行之所以提出实施零售银行发展战略,并不是一时一天的想法,而是基于对零售银行业务自身特点、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判断做出的决定,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清晰起来的。

零售业务具有客户数量多、风险低、业务分散等特点,可以很好地规避非系统性风险。如果经营得当,零售业务将是一种常青树业务,可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持续增长。例如,2002~2004年,花旗银行的法人业务利润出现较大波动,但零售业务利润呈快速上升趋势。正是由于零售业务的高成长性和稳定性,国际银行业开始了方兴未艾的零售银行并购风潮,例如,汇丰银行(HSBC)收购了美国最大的零售机构Household,美洲银行(BOA)并购波士顿富利银行(FleetBonston)后,将零售业务从大西洋沿岸延伸至太平洋沿岸。

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零售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国际领先大银行的战略重点。企业直接融资和金融脱媒趋势的发展,导致银行的批发业务在逐渐萎缩,也使得零售业务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2005年国际性大银行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普遍在40%~55%之间,例如,花旗银行零售业务的利润占比为53%,汇丰银行为47%,美洲银行为43%。

从国内市场环境来看,国内零售银行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居民的财富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居民对于投资理财、个人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需求日趋旺盛。由于零售银行业务涉及到居民的生活、消费、投资等方方面面,与证券、保险、基金等多个金融市场有着非常强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因此,中国的零售银行业务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零售银行市场进入了迅速发育和高速成长的时期。

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在零售业务上也一直走在国内前列。工商银行零售业务不仅在各项主要业务指标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且还广受媒体和客户赞誉。例如,工商银行在200

2、200

3、200

4、2005连续四年被《亚洲银行家》杂志评为"中国最佳零售银行";《环球金融》也连续三年将"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授予了工商银行。随着零售业务战略转型的实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全行利润中的占比也逐年提高,个人金融业务已经成为工商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目前对工商银行利润的贡献已近40%。据市场人士分析,在工商银行股改上市的过程中,其在个人金融业务上的领先优势也是工商银行能赢得投资者垂青的重要原因。

正是基于对上述因素的分析,工商银行确立了零售银行业务在的战略地位。如果零售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得好,就可以为银行带来持久稳定的收入,成为利润的稳定器和助推器,进而提高工商银行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工商银行及时做出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的战略选择,提出了"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的战略目标。

从以产品为中心到统一客户视图

客观地说,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还都处在以产品为中心的阶段。一方面,在产品开发运作的过程中,客户的需要往往都不能被充分考虑,只能被动地接受银行的安排。因此,各家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另一方面,有了新产品、新业务,后续营销服务又跟不上。这样的现状自然难以适应即将展开的国际竞争,因此自2001年起,工商银行就在开始积极应对这一变化,从产品设计到服务营销的各个环节,都在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向努力。

要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方式,没有强大的信息支持是不可能做到的。而银行传统上以账户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却使客户信息被一个个独立分散的账户肢解得支离破碎,银行对自己客户的情况难以全面掌握,也就无法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工商银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商业银行业务,通过数据集中和综合业务系统两大工程对银行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进行了一场革命,在此基础上工行还借鉴国际银行界的先进经验,着手开发自己的数据仓库系统,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中国的银行界,还没有其他银行建立数据仓库系统。这种数据仓库系统可以对客户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按照人口统计、生命阶段、生活方式、偏好以及行为等方面,确定目标客户群,然后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不同的产品,为工商银行服务水平的飞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信息和技术平台。

依托强大的信息科技平台工商银行对国内个人客户市场进行了细分,经过对各客户群体的增长潜力、竞争状况的综合论证,制定了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个人客户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工商银行制定了统一个人客户视图方案,在全行统一了为各细分市场客户提供服务的品牌、产品、人员和渠道,并重点向目标客户市场配置经营资源,个人客户统一视图已经成为了工商银行上下全体员工开展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的基础。

例如,工商银行在2002年12月面向中高端客户推出了"理财金账户"贵宾理财服务品牌,这一品牌的目标客户就是金融资产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客户。客户拥有理财金账户,所享受的服务就超出了具体产品的范围,工商银行将不仅为他们提供各类优先优惠服务,还专门为他们配备了专业的客户经理提供理财策划服务,并为他们开发了稳得利、联名账户等多种专供理财产品。实际上,正是由于深入贯彻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四年来工商银行"理财金账户"客户发展大获成功。截至2006年11月末,理财金账户客户数已超过230万,显示出工商银行在个人中高端客户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据悉,为了贯彻个人客户统一视图理念,工商银行还专门开发了计算机系统向全行展示统一视图方案,通过层层培训将统一客户视图理念固化到员工的行动中。同时,工商银行坚持按统一视图进行产品开发,每一种产品都有其明确的目标客户,例如,工商银行面向中高端客户推出了联名账户、利添利账户、理财产品等各类金融产品,面向潜力客户推出了基金定投、借记卡预授权、无需收款账号的速汇款等业务。另外,工商银行还按统一客户视图原理对个人客户信息进行跨地区整合,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可同时管理本地账户和异地账户的银行户口。此外,工商银行根据客户需求来区分和设计产品,从而使得工商银行的服务逐渐向着商品型和高附加值两个方向发展。所谓商品型,就是标准化、大批量、易于被广泛推广的服务,比如各种储蓄服务、个人中间业务服务和汇划服务。而高附加值产品就是以投资、理财和私人银行为代表的一类服务,这类业务逐渐从标准化产品里分离出来。像工商银行陆续推出的"理财金财户"、"现金管理"、"财务顾问"等这些高附加值的、个性化的服务,就是在银行信息和技术平台的支持下,由客户经理、理财顾问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客户提供的量身定造的金融服务。

优化业务结构,理财业务成为新的亮点

要想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第一零售银行",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服务做依托的话只能是空中楼阁。因为客户永远追逐的是最新最好的服务,只有产品和服务不断地更新换代、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留住客户,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银行赖以生存的土壤。为此,近年来工商银行依托强大资金、科技和人才优势,有效整合了产品和功能,大力开展产品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很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金融产品,已由过去单一的储蓄业务发展成为包括储蓄存款业务、个人中间业务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内的多元化业务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工商银行零售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工商银行的个人中间业务产品已发展到160多种,特别是近年来陆续开拓的代理财政统发工资、银证通、代理保险、代理开放式基金、代理债券、汇款直通车、储蓄异地通、外汇买卖、理财等优质中间业务项目,市场份额扩张迅速。目前,工商银行个人中间业务的强大盈利能力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仅从2006年前11个月的情况看,工商银行就实现个人中间业务收入6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亿元。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工商银行在储蓄存款上的基础性优势和在个人中间业务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密不可分。一方面,工商银行在储蓄存款上的领先优势为发展各类中间业务提供了客户基础,截至2006年11月,工商银行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31643亿元,在同业位居第一。同时,工商银行近年来在中间业务上加快产品创新,中间业务产品线已涵盖了个人证券业务、本外币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结算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代理国债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个人外汇业务等多个系列品种,仅在今年就推出了基金定投、珠联币合、黄金买卖、利添利账户等新兴理财产品。

现在,理财业务已成为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最主要的增长点。2006年截至11月30日,工商银行个人理财类产品销售共计3305亿元,较2005年同期增长62.67%。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出现了重要拐点,各类理财产品累计销售量已远超过新增储蓄存款,截至11月,两者之比达到1.67:1。

与此同时,工商银行理财类业务的同业领先优势也进一步稳固。以开放式基金为例,2006年1-11月工商银行开放式基金代理发行量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占比为42.3%,在代理基金发行市场上继续位居同业第一,代理申购量在四大国有银行占比为51.6%,也遥遥领先同业。在国债、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寿险等其他理财类产品的销售量上,工商银行也都稳居同业首位。

工商银行在个人贷款业务方面也陆续推出了固定利率贷款、直客式个人贷款等一系列创新性产品,并推出了个人贷款业务十项服务新举措,这使得个人贷款业务也发展迅速。截至11月末,全行个人贷款余额达到5590亿元,比年初新增489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4748亿元,稳居同业首位,成为"中国第一按揭银行"。

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队伍和理财团队

以前客户到银行办理业务往往接触的是坐在柜台后的操作柜员,但是,现在这一状况正在发生改变,在柜台外面甚至是在写字楼里办公的客户经理已成为向中高端客户提供理财策划和理财咨询服务、开展客户关系管理的主力军。

作为国内最早开办个人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自2001年即开始建设个人客户经理队伍,据了解,迄今为止工商银行已经建设了一只超过万名的个人客户经理队伍,并建立了从助理客户经理、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到资深客户经理的完整序列,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客户群提供周到的个人金融服务。

客户经理素质是决定为中高端客户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工商银行一直按照国际金融理财师的标准来培训个人客户经理队伍,并积极致力于金融理财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这使得工商银行个人客户经理队伍素质一直走在国内前列。据了解,国际金融理财师认证是国际上最权威的个人理财资格认证,其培训内容涉及理财原理、投资、保险、员工福利、税收等多个领域,能够全面强化个人客户经理的理财业务知识。在中国金融标准委员会组织的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中,截至今年11月份,工商银行获得国际金融理财师(CFP)资格的达到173名,获得金融理财师(AFP)资格的超过1400名,这两项数字都在同行业位居首位,工商银行成为目前拥有金融理财师人数最多的国内商业银行。众多客户经理通过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不仅提高了工商银行客户经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带动了工商银行个人理财服务水平的提高。

另据了解,工商银行为了加强对中高端客户的服务,还还从总行到分行都建立由外汇、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专家组成的理财专家组。这些理财专家和客户经理共同组成了工商银行的专家理财团队,他们将为理财金账户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策划和理财咨询服务。

整合的多渠道服务体系

零售银行,渠道为王。工商银行在渠道整合应用上的优势正是工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领先同业的重要基础。作为零售银行的服务终端,工商银行在营业网点服务渠道上的优势非常突出。截至今年11月,工商银行在国内共有零售业务网点18000家左右,构成了覆盖面极其广泛的物理网点服务网络。同时,工商银行近年来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推进渠道变革,已经具有了国内最大的电子银行客户群,建立了以理财中心为综合门户的多渠道客户服务体系。

以前,国有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服务比较简单,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是:一字排开的柜台、一视同仁的服务、千篇一律的产品。这种以网点吸引存款的经营模式过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客户金融需求的多样化,这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不仅影响了银行网点的服务效率和经营效益,而且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工商银行从2003年起开发并实施了"个人理财中心核心竞争力"项目,建立了系统化的标准化客户服务流程和多层次的客户服务体系,并大力推进渠道迁移,大大增强了营业网点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和整体营销能力,提高了客户满意度。随着核心竞争力项目的实施,使得今天工商银行网点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目前,工商银行已在全行超过10000家营业网点推广该流程,全面提高了营业网点的核心竞争力。在提升网点营运效率和销售能力的同时,工商银行还按照统一标准建设了3000家精品理财中心,并根据战略定位和集约化经营需求,零售业务网点布局逐步向大、中城市转移,向业务发展潜力大的地区转移,从而为更多优质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形成了包括金融便利店、一般理财中心、个人理财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在内的分层次、立体化的服务营销网络。

同时,工商银行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形成了营业网点与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多种电子银行渠道并举的多渠道服务体系,并在在电子化渠道服务能力方面保持了多项国内领先纪录。截至今年11月,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客户分别超过2200万,ATM机受理各类交易量达14亿笔,在国内同业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中,工商银行还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安全级别最高的网上银行证书版U盾,目前使用客户数已超过120万。据统计,工商银行每天平均办理银行业务四千万笔,而通过电子渠道处理的业务已经达30%,电子银行办理的业务量相当于6000多个网点办理的业务量。今年1-11月,工商银行电子银行的交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40.8万亿元。

科技先行,全面提高客户关系管理水平

零售业务的海量数据处理特点使得科技水平直接决定了零售银行业务的产品创新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作为国内率先实现数据大集中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依靠其先进的科技水平,开发了诸多国内领先的新产品和应用系统,不仅提升了个人客户服务水平,而且促进了优质客户发展工作,使工商银行的个人客户关系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例如,工商银行最近基于数据大集中推出的银行户口便是对国内个人账户管理模式的一次革命性创新。以前,客户如果在不同的地方开户,是需要两个不同的卡或存折的,银行各地的分行也对客户在其他分行的客户信息不了解,从而不可能为客户提供具有整合性的账户管理服务。但是,工商银行专门针对理财金账户客户开发的银行户口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客户在开办银行户口后,可以实现对分布在全国各地区的工商银行账户(银行卡/存折/存单)进行集中展示和统一管理,通过理财金账户卡即可操作本人名下本地和异地的各种账户,轻松实现注册账户间的资金核转,满足全国范围内的资金互转需求。据了解,工商银行还为银行户口提供便捷的对账功能,通过银行户口下的对账单,您可对全部注册账户进行余额加明细的组合对账,对各种账务一目了然。

工商银行还在全功能银行系统集中式开放平台上开发了个人客户营销系统,在全行建立了统一的营销平台,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列如,以前,客户在办理不同业务时往往要填写多张申请表,开户销户的手续也都比较繁琐。但现在,工商银行统一了开户及注册交易的功能架构,通过全行统一的个人金融业务申请书,客户可一次办理多种产品开户或签订多款理财协议,避免重复填写资料,从而节省了办理业务的时间。同时,工商银行个人客户营销管理系统还实现了对客户的自动筛选识别,并可对个人客户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客户经理可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向客户推荐恰当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例如,如果客户资产主要是储蓄存款,客户经理会建议客户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资产组合中增加基金和国债的比重。工商银行在个人客户营销管理系统中还建立了客户贡献模型,可实现对客户级别的自动筛选,从而实施有效的市场细分。例如,如果某位客户的资产总额达到一定标准,客户即可申请成为工商银行理财金账户客户,享受工商银行提供的系列贵宾理财服务。当然,客户级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客户财富增加到一定阶段时,工商银行个人客户营销管理系统将自动为客户升级,客户所享受到的服务内容也就越来越多。

第四篇:商业银行网点零售转型实施策略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人要谨慎做事,自强不息, 像日月运转一样永不停止,对一个组织也同样适用,一个组织除了精于自身业务外,还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淘汰。

对于商业银行网点零售转型,本方案遵循卓越化管理理念,首先确认网点转型大环境和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现况)。其次识别转型难点,确立转型重点(方案范围)。进一步推出实施办法(实施)。最后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总结收获教训,为以后的转型提供经验(评估)。

一、银行生存的大环境在改变

1网点转型大背景下的银行竞争环境分析

a潜在进入者:保险、证券可以做银行业务,第三方支付、人人贷等抢食银行业,零售商、电信等也可以做银行业务,这些都是银行业的潜在竞争者。(杨再平,2013)

b替代品威胁:金融脱媒,企业选择通过股票、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技术脱媒,支付宝等。

c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存款者有丰富的渠道获取信息,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议价能力越来越强。

d买家的议价能力:监管部门加强对信贷额度的控制,银行贷款议价能力强化,贷款者议价能力变弱。(周鹏峰,2015)

e行业内竞争情况:五大国有银行垄断力强,随着政策改变,股份制商业银行,城镇商业以及外资银行有更大发展空间,行业竞争压力变大。

2通过变革转型适应市场环境

银行生存的大环境每一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包括行业政策、市场需求、技术革新等,若不通过有效的办法应对,就将被市场淘汰,只有通过变革转型及时调整组织内部各个领域的工作,才能适应市场。

3商业银行变革的重点是网点零售转型

网点一直以来是接触客户提供服务的主要渠道,也是各银行资源投入最多的地方。网点的转型最早也是从网点的硬件转型开始,到后来强调网点职员的服务销售能力,现在则强调以客户为导向,从网点经营价值链整体考虑的网点经营来进行转型,在价值链中找到可以提升效能的关键提升点,(林巧红,2014)因此网点零售转型是银行变革的重点。

二、零售网点转型的难点

1网点职员的转型意识不强,无法达到思想一致

这是由于网点内部培训教育不足,使网点职员思想很难统一,从而拖累网点的转型的进程,并最终影响银行整体的盈利能力。

2网点转型各部门行动无法统一

行动无法统一体现在信息在银行各个层次无法有效传递上,打比方说在供应链领域,信息流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双向流动起着中枢神经的作用,大部分供应链问题出在信息流上,表现在供应链成员间的关系和链接出现问题,对于银行的内部管理体系,关系问题可以体现在资源分配不均,人力矛盾,链接问题则体现在银行信息系统差错等。因此,网点转型还要解决全过程支持的问题。

三、银行网点零售转型的目标和实施策略

银行各部门由上到下行动一致支持网点零售业务转型

零售业务是银行业务的基石,零售转型是银行变革的起点(欧阳韶辉,2014),为了更好实施网点零售转型,应该根据组织战略结构的三个层次,围绕网点零售业务转型确定转型目标,明确各个岗位责任,提出转型方案。

银行高层(管理层) 转型目标:高层管理者是转型的发起者,对零售网点转型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清晰的市场定位。

实施策略:通过访谈,找出银行高层管理者是否存在战略目标不清晰,市场定位不明确的问题。

各部门(职能层) 转型目标:推动各个零售网点转型实施,按管理层的转型战略方针对各方面职能活动进行谋划,支持网点的转型。

实施策略:通过调研分析,找出银行各个部门、上下级之间存在的沟通联动问题,例如人力资源是否支持不到位(包括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等)信息系统存在的无法有效支持网点精确营销的问题,根据网点转型需求,提出各个部门和上下级联动的改进方案,从而有效支持网点零售转型。

基层网点(事业层)

转型目标:对于网点职员,应该有强烈的转型意识,思想高度统一。 对于网点定位,基层领导要促进网点零售以营销为目的向以提高客户价值为目的转型,深度挖掘需求信息推出相应的新产品,与客户达到双赢。 转型实施策略:

1基层网点职员的转型意识培养:要通过管理手段使网点职员强化转型意识,可以设立每个岗位的教育培训方案(计划),将岗位教育培训落实(执行),经过一段时间后总结职员在网点转型中的表现(检查)根据网点转型过程中职员的表现持续改进(改善),通过这四个步骤的循环,强化职员转型意识。

2网点领导要明确所在区域的主要客户群,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合理的金融产品,从网点布局入手,根据产品功能设置岗位并设立岗位绩效评估,最大程度挖掘客户价值,从而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

四、转型经验总结

在实施网点零售转型后,从银行高层管理者到职能层各部门再到基层网点都要认真总结转型的收获和不足,是否全员参与达到理想效果,转型过程中各部门各岗位暴露的问题是什么,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将后续细节完善,不断改进。

引用:

1.(杨再平,2013)和讯银行:银行业要高度关注潜在行业竞争者

2.(周鹏峰,2015)银行业经营环境逐步强势,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或将得以强化 3.(欧阳韶辉,2014)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转型的基础

第五篇:“钱荒”倒逼银行同业业务转型

陈欢(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今年6月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急剧趋紧,一度引起市场共振,银行、基金、券商、信托在内的不少金融机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引起了银行业内的深入思考。笔者认为,“钱荒”也充分暴露了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进程中的制度性缺陷。

回顾“钱荒”,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仅银行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而且基金、券商、信托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以债券市场为例,流标事件频发,6月6日在银行间市场招标的6个月期农发行贴现金融债流标。因此,除了银行角度和宏观经济角度外,从大金融的同业角度来看,同业业务的无序竞争加大了“钱荒”的共振。

第一,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业务超预期发展,社会融资渠道增多,分流银行资金。包括信托、企业债以及理财产品在内的非传统融资在2013年上半年迅速增长,前5个月达到了全部社会融资的50%,其中信托收益买入返售业务则占到银行表外业务的近一半,接近信托整体规模的十分之一。

第二,金融产品同质化问题凸现,银行资金集中偿付风险加大。由于近年来商业银行利润同比增长年年攀升,导致投资者对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市场排位和利润率考核要求过高,众多银行受困于贷存比和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制约,更多将业务重点转向同业业务、表外业务、投行业务等创新业务,同时追求资金期限错配所带来的收益。然而,大部分理财产品具有信息披露透明度低、以期限错配作为主要盈利手段等特点,难以对其安全性和流动性进行监管和预测。

第三,监管政策收紧,银行金融创新产品发行收入骤减。2012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银行开展理财产品销售活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限制了银行通过不规范宣传扩大理财产品销量的行为。2013年3月银监会8号文重申一贯强调的“坚持资金来源运用一一对应原则”,对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或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进行了明确限制,使得银行超短期滚动型理财产品发行骤减,收益率下降,对投资者吸引力减弱,理财产品收入方面的资金来源受到一定影响。

从以上三个原因可以看出,此次金融系统内发生的“钱荒”事件,与近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有直接关系。同业业务作为顺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发展现状下拓展的新型业务,近年受到各商业银行的追捧,规模增长迅猛。但由于金融改革尚未全面突破,“利率市场化先遣军”的同业业务在原有监管制度的不适应以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息差收益压力增大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第一,交易对手方面,对各创新产品交易对手从准入标准评定到流动性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等环节都较为薄弱;签字人和公章有效性、授权书有效性、二级机构获得授权的证明的有效性等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业务发展失控。

第二,资产标的方面,部分业务投向国家限制性行业且业务期限未被授信期限完全覆盖,导致信用风险增大。

第三,资金流向方面,业务中的本金流是否落账到指定账户,融资方是否及时确认,收入流是否能追踪确认合规、足额、逐笔进入中间业务收入或利息收入?这些监督力度的不足,导致资金流动性紧张。 虽然“钱荒”事件给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也给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同业发展的趋势不会逆转。未来管理的关键,是建立起同业业务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一,推动商业银行间的全面合作协议落实,从备案性质转为合同性质。我国目前已有部分商业银行间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但签订主体主要还是集中于城商行之间和部分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之间,协议性质多为备案性质,协议内容所涵盖的同业业务主要为风险较低、收益较低的基础业务。因此,商业银行间仍有较大的合作发展空间。

第二,推进交叉性金融监管,实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准入制度,通过协同作用提高监管效率。近年来,包括信托、理财、互联网金融以及在它们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收益权等创新型同业业务发展,模糊了各金融子行业间的界线,国内同业机构的综合经营、交叉经营在扩大,对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已造成了冲击。因此,我国分业监管模式需要向综合监管方向转变。

第三,掌握业务资金动向,规范创新金融产品。针对目前的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收益权等创新型同业业务,由于完全游离于表外且规模庞大,已对国家宏观货币政策调节作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对目前已开展的此类同业业务进行分类逐笔排查和风险点的重新评估,并出台相应政策,尽早将其纳入财报披露范畴,定期及时向社会公众、交易对手和监管部门反馈真实信息。

第四,推行存款保险金制度,促进同业业务长期稳定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和未来债券市场发展需求,我国将逐渐由市场来决定银行的发展,而存款保险金制度无疑为银行破产建立了通道,打破了原先的“本金无风险”机制,迫使其对资金进行主动管理、优化资金配置。

上一篇: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考试下一篇: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