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业会计处理论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运输业会计处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煤矿的机电设备在运行的时候,会出现部分故障问题,影响煤矿生产工作的效率。其中关于机电皮带的运输故障在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针对故障原进行相应的处理。机电皮带的传输功能,极大提高煤矿的资源输送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煤矿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使用机电皮带运输能够减少资源运输的危险,促进煤矿产业发展。

第一篇:运输业会计处理论文

铁路运输企业建立内部控制需处理的五大关系

【摘 要】 当前,铁路运输企业正在按照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全面加速内部控制建设。基于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特点,文章认为,铁路运输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处理好权责配置、利益分配、制度创新与继承、重点业务与一般业务、控制成本与控制效益等五个方面的关系,方能取得理想的运行效果。

【关键词】 铁路运输企业; 内部控制; 权责配置; 利益分配

一、正确处理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的权责配置关系

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权力与责任的合理配置。明确界定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应当拥有的权力和应当承担的责任。权责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内部控制就会失去最起码的安排依据和实施基础,进而引发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争抢权力、推诿责任,造成滥用职权、工作扯皮、敷衍了事、效率低下的局面。

就铁路运输企业的现状看,处理权责关系就是要理清铁道部、铁路局(集团公司)和基层站段三级管理机构的权力和责任,以便各级机构规范行使自己的权力,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

2005年,铁道部针对我国铁路系统长期沿用的“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四级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确立了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模式,实现了铁路局对站段的直接管理,解决了铁路局和铁路分局两级法人长期存在的管理重叠、职能交叉、相互掣肘、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的体制性弊端;二是对全国铁路生产力布局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幅度减少了运输站段数量,基本扭转了运力资源分散、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并对新投产的客运专线和其他新建铁路实行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三是将中铁物资总公司移交国资委管理,部属勘察设计院和铁路局所属设计施工企业移交国资委下属的工程总公司和建筑总公司,将中小学校、医院和幼儿园移交地方政府管理。这些非运输企业的分离和社会职能的移交,不仅使运输主业更加突出,而且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为其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确立了“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实施了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通过构建多元投资主体,拓宽筹资渠道,找到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铁路发展的新路子。这些改革为铁路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运力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释放和发展运输生产力提供了体制保证。

改革后的行政管理体制,使铁道部、铁路局(集团公司)和基层站段的权责更加分明。其中,铁道部作为主管全国铁路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主要职能是:制定铁路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并监督执行;拟定铁路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铁路建设的行业管理,组织管理大中型铁路建设项目;拟定铁路行业的技术标准,组织重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成果鉴定;任免铁路企业和铁道部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安排使用国家铁路建设资金,管理国家铁路事业经费;统一全国铁路调度指挥工作,监督、检查全行业安全生产和路风建设;管理国家铁路外事和对外经济合作交流工作等。铁路局作为独立的运输企业法人,是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主体,一方面接受铁道部的直接领导;另一方面直接管理基层站段,统一组织和调度所属运输生产站段,协作开展全局的运输生产经营活动,完成铁路局的生产经营任务。基层站段(包括车务段、机务段、工务段、客运段等)作为运输生产某一环节的实施单位,不具有法人资格,只有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接管理和统筹安排下,开展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客货运输任务。

可以看出,处理铁路运输企业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的权责配置关系,实质上就是合理划分铁道部、铁路局和基层站段三级之间的权力和责任。由于铁道部与铁路局属于不同的法人实体,权责关系的处理相对容易,所以,铁路局(集团公司)与基层站段之间的权责划分是正确处理铁路运输企业权责配置关系的关键。他们属于同一法人实体下不同层次的经营管理机构,各自应当拥有哪些权力,承担哪些责任,往往由于生产经营范围和运输业务过程的不可分割性而不易界定清楚。处理不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既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的制度安排失当,造成先天不足、后天难补的现象,又可能造成内部控制的实施乏力。

从理论上讲,铁路运输企业权责关系处理不当的现象可能有两种:一是铁路局(集团公司)掌握的权力大于承担的责任,而基层站段承担的责任高于被赋予的权力;二是铁路局的责任超过所拥有的权力,而基层站段所拥有的权力超过责任。但从实际情况看,更多表现为第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势必束缚基层站段执行内部控制的主动性,甚至将内部控制视同为铁路局(集团公司)对基层站段的控制而产生抵触情绪,内部控制的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权力与责任对等的原则,处理好铁路局(集团公司)与基层站段的权责配置关系。就铁路局来讲,绝不能独揽权力而下移责任,必须把属于基层站段的权力大胆下放,把属于路局的权力高度集中;就基层站段来讲,必须正确行使上级赋予的权力,既不能越权也不能弃权,并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

二、正确处理现行财务管理体制下的利益分配关系

2005年以来,铁道部对铁路局实行了“收入显性清算,支出预算管理,盈亏动态考核,资金转移支付”的财务管理模式,使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呈现出四个特征:一是为了弥补公益性运输造成的损失,平衡各线路之间因公益性程度不同而产生的收入差别,实行运输收入由铁道部统一进行内部清算的核算体系;二是建立以铁道部为龙头、以铁路局为主体、以预算管理为载体、以统筹配置为核心的“预算管理、刚性约束”机制,要求铁路局对成本支出实行预算管理;三是铁道部根据各铁路局承担的运输任务以及负担的公益性运输量,下达初始运输盈亏目标,铁路局在运输盈亏目标内实现的税后运输利润,全部上缴铁道部,超额部分留归铁路局,其他税后业务利润则全部留归铁路局。如果发生运输亏损,属于运输盈亏目标内的由铁道部全额弥补,超额部分则由铁路局自己负担;四是所有资金归口财会部门统一管理,铁路局财务部门对大额资金、大项资金实行集中办理、直接支付,对职工个人的支付也通过银行直接办理。除维持正常生产生活必需的资金以外,各单位和各级资金结算中心沉淀的资金由铁道部统一有偿调度使用。

可以看出,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基于铁路运输企业经营一体化、管理垂直化的特点而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法人主体的铁路局的经济效益如何,虽然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必然受到许多非主观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结构、运输流向等)的制约和影响,表明目前的铁路运输企业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市场化。因此,设计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充分考虑铁路系统的财务管理体制以及适应这种体制建立的业绩评价机制和利益分配办法。如果完全照搬具有财务收支自主权的企业的做法,很可能形成资金管理上的漏洞,业绩评价上的误差,进而导致利益分配上的不公。例如,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制度,铁路局的运输收入必须全部上缴铁道部,所需资金由铁道部根据预算按时间、按进度予以拨付,基层站段开展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则由铁路局拨付。如果不能针对这种资金的上缴和下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很可能发生上缴不足额和下拨不到位,造成铁路局之间的利益不均。又如,大额资金的借贷、支付和使用,如果不能严格执行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的财务漏洞就可能增多,财务风险就可能加大,最终影响利益分配关系。

所以说,正确处理现行财务管理体制下的利益分配关系,是内部控制对铁路运输企业的特殊要求,也是构建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保障各级机构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使责、权、利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安排和有效施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正确处理突出重点业务与兼顾一般业务的关系

如同其他企业一样,铁路运输企业也有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之分。按照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内部控制应当充分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铁路运输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支出数额在总收入和总支出中占据较大甚至是绝对比例,因此,旅客运输、普通货物运输、专用物质运输等主营业务是内部控制的重点业务。由于铁路局在现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下,没有完全的财务自主权,不能够独立开展工程建造、对外投资、信用担保等高风险领域的业务,即使开展这些业务,也要受到上级主管部门——铁道部的严格审批和严密监控。这种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使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得到了有机统一,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控制的有效性。所以铁路局应当把内部控制的重点放在主营业务方面。对该类业务的控制必须做到目标明确、程序严密、手续完善、方法先进。至于车辆维修、水电供应、生活服务等附营业务,则可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在不影响控制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控制程序和手续。

处理重点业务与一般业务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平衡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与重要性原则的关系。这种关系处理得当,既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发生,合理节约人、财、物力的支出,在实现精细控制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收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全面梳理内部控制内容,认清次要矛盾和衍生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在强化重点业务控制的同时不放过任何一种业务和任何一个环节,确保控制效率的同时不断提升控制效果。

四、正确处理内部控制制度创新与制度继承的关系

铁路运输企业在长期的内部控制实践中,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形成了最基本的内部控制体系。据笔者调查,太原铁路局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多达60余项,内容涵盖了铁路建设资金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工资管理、业绩考评、成本费用控制、合同管理、内部审计、会计信息系统、运营资金管理、研究开发计划管理、借款及担保管理、账户管理以及计算机安全管理、权责划分、企业文化建设、职工素质教育等十多个方面。这些制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维护铁路运输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可靠,促进铁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由于任何制度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也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当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发生重大变化时,一些制度往往会显得不相适应,加之有些制度由于设计者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在出台时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针对环境变化对制度适时创新。这就提醒我们,建立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既要充分认识铁路运输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大胆引用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内部控制体系具有一点的前瞻性,也要认真考虑原有制度的合理成分以及企业长期实行这些制度所形成的惯性,妥善处理制度创新与制度继承的关系。固守原有制度必然落后于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而完全否定原有制度则会脱离企业的管理实践,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五、正确处理内部控制实施所费与所得的关系

对企业来讲,全面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直接感受是增加费用支出,因为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很可能增加企业的工作岗位、配备更多的业务经办人员、经过更多的处理程序和手续,客观上会加大企业的人、财、物力支出。这也正是许多企业随意简化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得失观,科学合理地比较投入产出;必须明确,实施内部控制的所费具有必要性,是企业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在一定时期内必须付出的代价,而实施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则需要经过较长时期才能充分体现,绝不能为了减少短期内的显性支出而忽略长期稳定的隐性收入。按照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必须在首先保证控制效益的基础上,合理节约成本,或者说在不影响内部控制所得的前提下,再适当考虑内部控制的所费。处理好内部控制实施所费与所得的关系,有利于企业以最小的控制成本获取最大的控制效益,实现内部控制的各种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端生.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控制环境分析与优化[J].会计之友,2004(6).

[2] 李端生.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N].经济日报,2011-03-28.

[3] 马钧培.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与展望[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10).

[4] 卢佩翔.关于完善铁路运输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若干思考[J].管理科学研究,2009(7).

[5] 芮宝宣.锻造企业文化,凝聚铁路系统核心竞争力[J].科技创新,2009(9).

作者:李端生

第二篇:煤矿机电皮带运输故障处理办法分析

摘要:煤矿的机电设备在运行的时候,会出现部分故障问题,影响煤矿生产工作的效率。其中关于机电皮带的运输故障在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针对故障原进行相应的处理。机电皮带的传输功能,极大提高煤矿的资源输送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煤矿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使用机电皮带运输能够减少资源运输的危险,促进煤矿产业发展。

关键词:煤矿;机电皮带;运输;故障处理;

前言

我国煤矿的日常生产工作中,机电皮带运输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机电皮带通过皮带轨道的布置,在动机的操作下将煤炭按照预设轨道进行运输。煤炭的整体质量较大,机电皮带在运输的时候,承担的符合较大。当负荷量超过标准范围以后,机电皮带极易发生故障,造成设备停止。机电皮带的故障维修工作要及时进行,最大程度上减少经济损失。通过对煤矿机电皮带运输故障进行刍议,从而更好的采取科学办法处理这些故障。

一 煤矿机电皮带运输故障

(一)运行故障

当机电皮带在运输的时候,出现运行故障时,大基本上同皮带的动力系统和煤炭负荷量有关。煤炭运输的时候,运行故障是常见的故障之一,严重影响到煤炭生产效率。如果在开工的时候,皮带的开关已经打开以后,皮带没有反应,这个时候要检查皮带是否打滑。这类运行故障同皮带的拉力和质量都有关系。除去这个影响皮带运行的原因外,工作人员的操作不符合操作规范,同样影响到皮带运输。当皮带在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就会出现停转[1]。皮带运输管理人员要从皮带的零件质量和运输管理,加强对皮带管理,减少运行故障出现,从而保障煤炭运输的高效稳定。

(二)打滑故障

在日常的煤炭运输工作中,皮带出现打滑以后,皮带运输工作就无法正常继续运行。皮带出现打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常见的原因是外界影响因素。皮带的张力和收缩力在外界因素长久的影响下,性能逐渐下降,导致皮带的主滚筒的摩擦力不能抵消掉皮带的运行阻力,导致主滚筒不能工作,皮带打滑故障发生。其次,皮带的运输结尾的煤炭堆积较多,皮带运行的时候发生打滑;皮带维护人员对皮带的基本零件日常维修检测工作不到位,导致皮带工作的时候,皮带运输功能受到影响,从而打滑;皮带的工作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环境,皮带的使用性能会逐渐降低,导致皮带和滚涌之间的摩擦力不够,无法带动皮带运行。这些因素的出现,导致皮带发生打滑故障,影响煤炭运输工作效率。

(三)轨道偏离

煤炭工作开始之前,技术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满足日常的运输要求。如果设计人员对皮带轨道的预设不合理,皮带就会出现轨道偏离故障,影响皮带使用效率和效果。煤矿的皮带偏离轨道故障的出现同设计工作有关[2]。煤炭的机电皮带运输机器较大,如果设计工作同实际生产工作存在较大的误差,那么皮带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就会出现故障,影響到煤炭经济发展。皮带运输的时候,一直都在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因此设计工作必须要考虑这点,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皮带的运输负载能力,减少后期故障。

二 煤矿机电皮带运输故障处理策略

通过对相应的皮带故障采取处理策略,减少皮带故障导致的经济损失,促进煤炭经济发展。针对性的处理处理,能够提高策略准确性和合适度。

(一)运行故障处理策略

因为运行故障出现的原因同皮带运行停止相关的因素有关,因此要从这些因素入手完成运行故障处理工作。通过对皮带的负载能力进行调整,根据实际工作的煤炭运输负载情况,提高皮带的负载能力,从而减少因为负载能力不足而出现的皮带损失情况。皮带的运输的时候,可以将主滚筒进行包裹,提高主滚筒的摩擦力,减少因为主滚筒出现的运行故障。皮带管理人员要对皮带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及时更换质量低下的皮带。保障皮带的运输能力和实际工作负荷量成正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如果皮带无法承担极大的负荷量,就要相应的减少煤炭量,维持皮带正常运行。

(二)打滑故障处理策略

为了解决煤炭运输时皮带发生打滑的情况,皮带的设计技术人员对需要将皮带的张力设计在正常工作范围内。设计人员通过对煤炭实际的工作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皮带张紧度适度,从而满足皮带运输的具体要求。当设计工作高效率开展以后,皮带的打滑问题出现次数就会降低。维护人员应对皮带进行更多的清理,在清理过程中注意及时处理皮带托辊和其附近部件表面存在的异物,从而缓解皮带运行阻力。皮带的日常检修人员,在进行皮带检修工作的时候,要从皮带的张力、主滚筒的摩擦力和其他设备零件的使用质量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皮带的清理工作要落实到位,对皮带进行更多的清理,在清理过程中注需要将煤炭残渣清理干净,减少皮带运行阻力,增大皮带的运行效率

(三)轨道偏离故障处理策略

煤炭运输过程中,针对皮带运输轨道偏离,需要技术人员进行研究,针对性地处理故障原因,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问题合理解决。当煤炭运输的时候并没有将煤炭放置在皮带上而皮带运输依然出现轨道偏离,这个时候,就需要技术人员将皮带进行适度的调整和维护,然后查看运行情况。如果皮带在空载时能正常运行,对卸煤斗再次进行检查,然后加上煤炭再次研究皮带的运行状况。技术人员应针对对可能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检查,从而科学合理调整皮带零件位置,保障其运输的平衡,防止物料运输过度而使皮带运行受到较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保障皮带的正常运行,采煤企业应按照皮带机的实际运行情况将更多的现代检测装置应用到皮带故障检测。技术人员通过这些先进的设备,对皮带运输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上全部找寻出来,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养护,保障煤炭的机电皮带的工作运行正常,促进煤炭经济发展。

总结

我国煤矿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塘沽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煤矿日常生产效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煤矿机电皮带运输故障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发现机电皮带出现的故障因素有轨道偏离、运行故障、皮带断离及其撒料和打滑故障等。这些故障的出现严重影响到煤矿的生产工作,阻碍煤矿经济发展。针对这些故障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最大程度上保障机电皮带正常运行。机电皮带的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人员要将工作落实到位,保障机电皮带的使用质量,从而提升机电皮带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连锋.煤矿机电设备安装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2(01):146-147.

[2]郝耀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能源与节能,2022(01):167-168.

作者:菅光同

第三篇:基于铁路运输行业的高职《运输企业会计》项目化课程建设

摘 要:项目化教学现在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广泛开展,铁路运输行业的会计核算有其鲜明的行业特色。本文主要研究基于铁路运输行业的会计项目化课程建设,包括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存在的局限性和效果。

关键词:铁路运输 运输企业会计 项目化课程 课程建设

铁路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一、铁路运输企业会计项目化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铁路运输企业的产品是使旅客和货物发生位置移动的旅客人公里和货运吨公里。运输和生产和销售是同时进行的,既没有像一般制造业有形的产成品,也没有脱离生产过程而单独存在的销售过程。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生产、组织和管理上与其他行业和企业有所不同。受铁路运输企业特殊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组织方式影响,其会计核算也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与一般企业会计核算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有着不同于工业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规章与办法。因此,我们探索基于铁路运输行业的《运输企业会计》项目化课程建设。

二、铁路运输企业会计项目化课程建设的内容

1.课程教学目标。

1.1专业能力目标:全面了解运输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处理运输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能完成运输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收入费用利润等事项的会计处理;编制运输企业的会计报表。

1.2方法能力目标:会使用网络、现场调研、问卷都形式收集资讯;会使用头脑风暴法、座谈法等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3社会能力目标:培养严谨、全面、高效、负责的职业素质;培养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及敬业精神;培养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和自学能力。

2.课程内容的选取。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并比较常规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和铁路运输企业会计的核算内容后,选取铁路运输企业会计特有的核算内容。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就业以基层单位为主,选取机务段、车务段、工务段、电务段、车辆段等五类主要站段,资金结算所和**铁路公司这三方的典型业务,不包含**铁路公司与中国铁路总公司之间的业务。主要包含流动资产、长期资产、薪资、特殊负债、运输收入、运输费用、利润和财务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3.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标准从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教材和参考资源、开课顺序关系、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课程环境要求、师资要求、教学设计、考核要求、实施要求等十个方面编制,全面的规范课程建设内容,方便课程使用的推广。课程标准中把本课程内容划分为六个项目、20个任务。本课程教学依据运输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设计,总体思路是: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素作为核算主线,以铁路局、站段的日常典型工作为具体核算任务,以编制站段的期末报表作为工作成果。采取项目化教学法,全程融合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塑造。

4.资源共享库的建设。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中需要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除了纸质资源的建设,还需要建设课程的资源共享库。本课程资源库共分7个模块,(1)通知:张贴的各种信息,包括交作业、考试时间、讨论答疑时间等等。(2)使用导航:介绍本课程资源共享库各模块都包含什么内容,引导访客方便快捷的使用。(3)教师信息:介绍本课程主讲教师的情况,方便学习者和老师沟通交流。(4)教学依据:简介本课程的内容,同时提供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5)课程信息:提供每一学习任务的教材、教案、pptx或思維导图、教学视频、案例;对每一项目提供在线测试。(6)扩展学习:提供专业学习网站、扩展学习网站、操作视频、扩展知识。(7)交流:讨论答疑。这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课程信息,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学习效果。

5.项目化教材的编写。

以课程标准中确定的项目和任务为基础编写,每一个任务均包括:引入任务——分析任务——业务知识——实施任务。有些任务根据情况还会有使用工具或扩展知识。项目二任务一的核算业务主要是资金结算所业务,项目二任务二到项目五任务四的核算业务是机车供电辆五个站段的业务,项目六任务一到三核算业务是站段的明细账和铁路公司的财务报表。

6.项目化实验室的建设。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要有现代化实验室做保障。本课程需要的实验室:(1)团队学习的工作台,可以是参见企业财务工作实景式的,也可以是六边桌式的。(2)交互式展示台,这包含交互式触摸一体机、高清展示台、电子显示屏等等。(3)一定数量的云服务器和云终端。(4)网络,最好是无线网络。

7.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本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步骤如下:目标制订——项目目标制订——任务分析——相关知识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环节目前是教师和学生两方评价,条件成熟的情况还可以加入现场专家和第三方评价。

三、铁路运输企业会计项目化课程建设小结

1.教学内容未直接对应工作岗位。本课程虽然选择了特色行业的特色内容,并按照典型工作任务教学,但是没有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的知识讲授方式,没有把教学内容对应到一个个具体的工作岗位。这是这门课程下一步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

2.课程建设作用。铁路运输企业会计项目化教学促进教学环境的改善、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和现场的联系,实现了该课程对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应有作用,我们应该继续深化该课程项目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锋.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2]冯佳.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3]李洁.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电子测试,2016,(19).

※基金项目: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课题 《运输企业会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建设与实践[2015JKY002].

作者:李洁

上一篇:国内外形势与政策论文下一篇:大学习大讨论调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