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论文

2022-05-12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北京师范大学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国培计划”进行时编者按:2010年“国培计划”中,全国共有165所高水平院校和机构承担了培训任务。在实施“国培计划”的过程中,各院校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与特色,总结出大量有借鉴及推广意义的宝贵经验。

第一篇:北京师范大学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调研

【摘 要】作为国内首次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文献,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具体的调查并总结了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与非师范类艺术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为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教育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对提高北师大乃至我国其他非艺术类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与实践水平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 美术专业本科生 创业心理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创业”的表述有所不同, 但是对创业本质的理解还是有着一致的看法。他们都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努力、承担风险、最终创造价值,并会给创业者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等。

创业心理主要研究在创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创业者这一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行为规律。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创业者中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

目前,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美术专业本科生就业的有效且重要途径之一。事实上,美术专业本科生的自主创业历史由来已久,这与其独特的个性与思维模式有着密切关联。美术专业本科生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不愿意接受过多的约束与管制,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所有这些特点,造成了美术专业本科生不愿意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模式,而选择进行自我挑战的自主创业之路。

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美术专业本科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美术专业本科生对文化课学习较为轻视。但在专业学习上,他们的学习方式更具自主性。由于美术专业对技能有很高的要求,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此外,美术专业本科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观念。但他们也显得比较自由散漫,喜欢彰显个性,那这些特点会对其创业有哪些影响呢?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师范类大学,那么,该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心理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作为一所师范类百年名校,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和其他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哪些不同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三所艺术类院校为例,考查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特点, 通过比较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通过整合分析得出结论,为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教育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 问卷调研部分

1.问卷的发放

发放时间:2013年3月—2013年7月

发放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

发放数量:200份,每份两张,实收有效问卷200张

发放对象: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美术专业本科生

具体说明:问卷分三大部分,分别为基本信息部分、对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认知部分、创业心理测试部分,每份40题,其中每个学校各占50份;男生127人,女生73人;大一学年14人,大二学年32人,大三学年58人,大四学年80人,刚毕业为16人。最后采用Likert式5点计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经检验,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数据结果与分析

(1)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总体特点

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包括北师大在内的所有被调研创业心理调查问卷各个维度及平均分上的得分当中,相对比较低分别有人际关系、职业探索和自我认知。其中自我认知的得分最低,平均分为2.25;自我提升的得分最高,平均分为3.06。这表明美术专业本科生对自我的认知还不够清楚明了,缺乏一定的对创业的探索,应多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总体上来看,各维度和平均分的得分都不是很高,这表明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北京师范大学与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特点的差异比较

将调查对象按师范类综合大学和非师范类艺术学院进行划分,对北京师范大学与其他三个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数据进行t检验并进行了比较。可以得出,北京师范大学与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在不同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创业的自信心”与“敢于面对创业失败和接受挑战”都很大程度上低于其他艺术类院校。这表明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要克服自身和环境的限制,正视自己的优劣势,化劣势为优势,增强自主创业的自信心,锻炼自己敢于面对创业失败和接受挑战,提高自己的创业心理素质。

进一步分析发现,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更倾向于从事美术教育创业方向,这也是和其他艺术类院校一大不同。其中有大一部分都报考过教师资格证,这说明他们对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是感兴趣并充满自信与把握的,这也与北师大这所充满教育气息的师范类综合大学学习环境的影响有关。他们中有80%的同学都修过《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甚至有美术和教育学双学位 ,这些都使其很从容地选择美术教育这条路。而他们又具有和其他美术专业本科生一样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不愿意接受过多的约束与管制,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性格特点,不愿意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模式,从而选择进行自我挑战的美术教育自主创业之路。(如建立艺考美术培训基地、投资创建少儿美术培训中心等)再加上北师大教育体制中一直贯穿给每位同学“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校训精神,对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他们都很希望通过创业为国家的美术教育尽一份力。这个结论将成为今后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方向的一个重要参考。

再次,数据表明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方面的创业训练与实践锻炼方面和其他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相比比较缺乏。有效地创业实践与锻炼对很少涉及美术创业的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会帮助在校生们了解美术创业的特点与要领,发现自己在创业心理方面的缺陷与不足,使他们以后在进行美术创业时更得心应手。

美术创业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创业,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时面临的心理困惑更为特殊,具有很多特殊性与不确定性。目前,大多数美术专业本科生认为学校缺乏对其美术创业心理的辅导与培养。学校应努力为美术专业同学提供诸如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与互动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以提升其创业心理素质,鼓励美术专业本科生理性且大胆地创业。

二、结论分析与相应措施

1.结论分析

(1)美术专业本科生对美术类创业的认知还不够清楚明确,缺乏一定的对美术类创业的探索,应多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来说,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就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来说,北京师范大学作为非艺术类师范大学的典型代表,其美术专业本科生80%以上倾向于选择美术教育方向(如建立艺考美术培训基地)的创业途径,愿意通过创业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相对与其他专业艺术类院校的美术专业本科生,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对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创业信心不足甚至有自卑和焦虑心理,沟通与交流能力较为缺乏,在面对创业失败与挑战时不够从容,缺乏美术创业实践;希望学校可以提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

2.相应措施

针对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的特点,拟制定了一套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专属的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互动系统。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以下四点意义:

(1)本文是国内首次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得出的数据与理论的文献。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完善了我国当前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结构体系和理论框架。有效揭示了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教育规律,有助于充实艺术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实证研究资料,丰富了我国美术专业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理论内涵。

(2)加强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师范类高校创业心理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于推动北师大等师范类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改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系统起到指导性作用。

(4)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广大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了解创业心理的现实需求,对促进其实现人生价值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郝里斯,迈克尔·彼得斯. 创业学[M]. 王玉,王蔷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2]严建雯. 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作者:靳美

第二篇:北京师范大学:整合资源 示范引领 服务“国培”

“国培计划”进行时

编者按:

2010年“国培计划”中,全国共有165所高水平院校和机构承担了培训任务。在实施“国培计划”的过程中,各院校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与特色,总结出大量有借鉴及推广意义的宝贵经验。本期专题策划将聚焦各院校在2010年“国培计划”中的经验,刊登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以及其他9所院校“国培计划”工作特色和经验,以飨读者。

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参与并承担了“国培计划(2010)”培训项目的方案申报、竞标答辩、组织实施和评估总结工作。其中,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承担了“示范性项目”中的骨干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团队研修、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4个项目之8个子项目的培训任务,实际参训学员647人,占分配学员人数的91%,培训量达到100天500学时;此外,我校还承担了“中西部项目”中来自河南、黑龙江、广西、湖北的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农村教师及教育培训管理者短期集中培训任务,培训农村教师1 500多人。

一、主要措施

1.高度重视,调集全校之力

我校成立了以刘川生书记、钟秉林校长分别任组长的国培计划实施项目顾问组和工作组,由韩震副校长主抓培训方案研制工作,由设在我校的“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具体指导,责成培训经验丰富的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牵头,教育学部、文学院、历史学院、数学学院、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等教学院(系),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宣传部、餐饮中心等多家单位相互配合,举全校之力,对方案设计、师资选聘、后勤保障等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培训质量。

在我校历时半年、连续十几期的培训过程中,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宋永刚副司长,师范教育司培训处唐京伟处长,我校常务副校长董奇教授,党委副书记唐伟教授,副校长韩震教授,副校长孙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国培项目执行办公室”主任、我校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包华影教授等有关领导莅临培训班,现场指导培训实施工作,殷切勉励各地参训学员。

2.精心组织,确保培训质量

(1)认真研制培训方案。我校由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牵头,迅速组织有关学科专家,认真研究教育部项目招标要求,充分利用北师大丰富的教师教育经验和学科教育先进成果,多次召开领导、专家和班主任參加的研讨会,形成约30万字的多个示范性项目培训方案。2010年6月、8月和10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三次代表学校参加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的项目竞标答辩研讨会,共得到示范性项目委托4项,共8个学科,中标率达到80%。

为了不断完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培训前期,我校专门设计了针对每一个培训项目的学员需求调研,连同培训班开班通知发放到学员手中或公布在有关网站上,广泛征求学员对专家团队、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多方面的意见,收集学员反馈的调研表588份,占被调研人数的91%。随后,班主任对学员需求情况进行了详尽整理、分析,及时全面地提供给项目首席专家、执行专家及培训专家,从而逐渐聚焦培训目标,进一步明确培训定位,不断精选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以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确保了培训实效和质量。

(2)选聘高水平培训专家。我校组织了一支数量充足、来源广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其中有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央教科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和资深研究者8人,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教育学院、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78人,来自北京市、济南市、成都市、盘锦市重点中小学、幼儿园的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56人,以及北京市教科院等多个教育科研机构的优秀教研员49人,合计191人。

为落实“国培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全面确保培训课程质量,我校认真遴选出教育教学理论功底扎实,教师教育实践经验丰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或教师教育改革中担当重任、影响较大的顾明远先生、陆善镇教授,韩震教授,严士健教授,庞丽娟教授,郑国民教授,朱汉国教授和王民教授等多位专家,担任我校“国培计划”总顾问和示范性项目各学科首席专家。

(3)优化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我校培训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重视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着力提高学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深入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培训规律,精心甄选培训内容。纵观培训项目和学科,大致涵盖了以下培训内容模块:现代教育理念与当前教育改革,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前沿,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课堂教学策略与教育观摩考察,培训技能提升与培训资源积累。其中,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学科,培训内容的选择、课程设置又各有侧重。如培训团队项目重视在熟悉高中语文、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员完善教师培训工作中的教学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团队领导能力以及培训资源运用能力;而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则重视为学员完善学科知识结构、提供学科教学前沿理论,同时启发教学策略、促进教学风格形成。

我校培训活动坚持以实际问题为导引,以鲜活案例为载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广泛研讨相结合,观摩考察与反思体验相结合,人际互动和网络交流相结合,全程突出全员参与、切实体验和丰富互动,推动学员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的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在培训中,灵活运用专家专题报告、视频案例研讨、教育实践基地听课评课、当地教育资源观摩考察、互动交流、同行评议、说课试讲、行动研究、拓展训练、学术沙龙、网络论坛等丰富的培训形式和教学手段。

3.周到服务,做好后勤保障

我校克服了校园本部内常驻人口多、师生密度较大、人员流动频繁、食宿条件紧张,学校周边(北京市二环三环之间)住宿费用较高等多种不便,想方设法并积极有效地克服困难,尽力提供令人满意的后勤保障服务。如我们为学员就近安排入住我校周边安全卫生、管理规范、条件适宜的酒店;为学员办理了北京市市政公交卡并充值,赠送每人一册《北京市交通旅游地图》,并提供票务服务;为学员办理了我校校园一卡通并提前充值,确保学员培训期间享受到卫生、便捷的餐饮服务。

此外,我校还为学员准备了多种学习用品。如精心选择、编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改革创新点与关键词》,并根据不同培训项目、学科首席专家的推荐为学员购买、配发学科教育教材、核心学术期刊、教师教育杂志等丰富的学习资料。还特地设计了印有“国培计划”项目介绍和每位学员姓名的笔记本,以及印有“国培计划”字样、便于宣传的专用手提袋;特别是针对各培训项目编印的《学员手册》集服务提示、周边地图、培训日程、专家介绍、推荐书目、学员通讯录等信息为一体,极大地方便了学员。此外,还为参加学术沙龙活动的学员提供茶点、水果,为外出参观考察或拓展训练的学员全程提供客车接送服务。

同时,我们不断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组织管理与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例如通过使用短信平台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培训场地、集体活动时间和地点、户外活动着装等服务提示和友情提醒;开发建设“北师大‘国培计划’网络平台”,集专家课件、学员工作经验、论坛交流等多个功能模块为一体,为学员和专家、学员和学员之间搭建起开放、共享、便捷的学术交流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4.密切沟通,争取广泛支持

一是与“国培计划”领导单位和组织机构的沟通。我们及时学习、领会教育部师范司、“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国培计划——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等下发的“国培计划”各类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有关工作部署和任务要求开展培训的组织实施、预算决算、宣传报道、总结评估等工作,同时争取到上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悉心指导。

二是与学员选派单位的沟通。在学员人选更换、学员报到的落实上,及时与选派单位沟通信息。在学员培训期间和培训结束后,湖南省教育厅师范处、河南省教育厅教师处等单位与我们保持密切联系,多次主动征求意见,了解学员培训表现。他们对“国培计划”的重视与支持,也转化为对我们的信任以及我们竭力做好培训工作的动力。

三是与承办培训的兄弟院校的沟通。我们通过多种形式,与北京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承办院校,在培训方案、培训经费、培训内容、培训组织管理、师资选聘等方面积极开展信息传递、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相互激励,互相启发。

二、培训成效

1.显性培训成果丰富

我校重视培训成果的收集和轉换。以“示范性”项目为例,培训之前,要求学员提交的本人有关学科教学及其培训工作的论文、案例、方案等工作经验与科研成果共计600余份,上传到“北师大‘国培计划’网络平台”,为学员之间的相互分享和交流、启发和借鉴提供了可能。培训期间,我们基本上收集齐全了每位专家的课件、讲义等。培训尾声,要求学员们在已有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培训期间所思所学,形成的学科教案、培训方案以及培训心得共计500余份。培训结束后,我们将上述资料和成果,全部刻录为光盘,分发给各学员,形成了完整的培训资源。此外,“北师大‘国培计划’网络平台”上设置的学员成果、专家课件、学术论坛等模块,学员发帖数量近千条,这为保存、巩固和延伸培训成果提供了良好条件。

2.隐性培训成果影响深远

我校培训工作获得学员的广泛好评和参训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培训结束后,我们向每一位学员发放问卷,广泛收集学员对培训组织、内容、师资、后勤等的真实意见、建议,回收率到达98%。学员普遍反映:培训组织管理和生活教学服务,人员尽心尽责,方式周到创新,成效显著;培训师资阵容强大,培训专题丰富,授课风格各异,教学示范性强;培训方式丰富多样,灵活有效;更重要的是,培训极大地帮助学员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有力地激发了各地教师支持教育改革、提升专业水平、加强科学研究、安心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骨干班主任培训者项目某学员说:“十日来,我们天天与大师相伴,时时与思想相约,每一节课都让我们感受着‘高峰体验’。高涨的情绪和美妙的感觉,使人振奋向上。”

此外,我校通过组织中西部农村教师与免费师范生座谈,通过《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学校网站等媒体宣传报道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国培计划”的社会影响。培训后全国各地的参训学员结成了联谊会,借助网络平台不定期继续交流各地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各自科研成果;我们通过后续的跟踪服务,如免费邮寄教师教育类杂志、长期开放网络平台等继续提升、追踪学员的专业能力发展情况。培训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发掘有潜力的学员,希望继续指导、促进其成为区域教学名师和培训专家。

三、心得与体会

1.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校始终认为:积极承担并高质量地完成“国培计划”,是我校发挥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和突出特色、创新教师教育体系、丰富教师培养和培训方式的历史契机,也是我校履行高校社会服务职责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部属师范大学,我校应该在项目的组织实施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理念引领。“国培计划”是落实《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改善现有教师队伍素质的务实之举。无论是“示范性项目”还是“中西部项目”,尽管受益对象有所不同,但对于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平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我校积极参与“国培计划”的实施,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国培计划”的社会影响,提升参训教师的业务素质,而且,对于激励更多师范院校参与、承办项目,形成各院校同台竞技、百花齐放的局面,也具有积极意义。而这种良性竞争,无论是培训理念、方式、方法的碰撞,还是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的彼此启迪,都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发展,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模式的完善创新。

(2)行动引领。在“国培计划”培训项目的各个环节,我校均以实际行动发挥了在教师教育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举全校之力为学员提供了优质的专家资源和教学资源、周到的生活和学习服务、丰富灵活的培训模式、切实可靠的培训质量和安全而又人性化的后勤服务保障。

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上,我们组建了包括相关学科研究领域资深教授,教师培训经验丰富的培训研究者,优秀的一线教学、管理骨干在内的专家团队,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和学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各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在培训内容上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让学员有更多的自主选学机会。例如,在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中,我们设计了我校专家的报告《教师培训质量监测与评估工具》,同时还安排了赴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参观学习及听取某特级教师所做的《北京市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数据统计及内容分析报告》两个选修环节,受到学员的欢迎。培训过程中我们改变专家单一讲授满堂灌的传统培训模式,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学员小组成为研修基本单位,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交互开展,户外拓展训练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另外,设在我校的“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在全国充分发挥其重要职能,承担着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边境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等集中面授项目实施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承办项目招标(邀标)和评审工作;组织起草项目培训具体实施方案,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工作,协助审核项目经费方案;组织培训项目质量评估,撰写项目评估和总体执行情况报告,做好项目的结题等工作。其负责建设维护的“国培计划”专题网站、项目管理系统为全国范围内各培训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未来引领。我校积极承担并高质量完成“国培计划”,遵循且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方向。在“国培计划”培训项目实施中,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重点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开展直接面向农村教师的培训,为中西部农村教师创造更多更好的培训机会,特别是加强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农村紧缺学科的教师培训。培训中以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积极创新培训模式,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师范院校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主体作用,建设完善高水平的教师培训基地,加强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由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培训队伍。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该工作,认识到位,政策到位,管理到位。所有这些都为创新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引领作用。

2.求实创新做好培训工作

(1)学科优势先行,培训实效为重。北京师范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历史悠久,实力强,在示范性的教师培训、培训工作研究、培训资源开发以及培训组织管理的经验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国教师培训和研究方面发挥了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专家支持、信息交流和政策咨询,并成为内地、港澳及国际间教师培训经验分享交流的重要平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数学学院、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学院、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均在全国师范院校位居前列,拥有明显的学科优势,为各自学科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校在“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我校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前沿的学科科研成果、丰富的教师教育经验等优势;同时,加强学员培训需求调研,针对不同学科、类别、层次和岗位教师的需求,逐渐聚焦、明确培训目标定位,科学设计培训课程,筛选出最能满足学员需求、符合学员水平、解决学员问题、提升学员能力的实用的培训内容,并不断丰富、优化培训手段与方法,力求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2)用足优质资源、用活特色资源。一是依托我校、其他知名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中小学幼儿园,组建了一支来源广、水平高、经验多、风格不同的培训专家队伍,其中相当比例的培训师资在相应领域成就显著、贡献突出、影响力大。除了各项目、学科的首席专家外,如我校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教授、北京市教科院王宝祥研究员、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李镇西校长、盘锦市教育局魏书生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顾之川编审,以及人大附中、北京四中、清华附中、北师大附中的历史、数学、地理特级教师,无不成为我校培训课程中依托的优质师资资源,广受学员欢迎。

二是充分利用北京当地教育资源,开发地方性实践课程。根据培训班目标定位、学员需求、学科特点和教师培养规律,我校仔细挖掘、整合并充分利用北京当地和我校周边适宜、实时的教育资源,如中小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学术论坛和会议,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科技自然人文艺术等各类会展中心,均灵活选择成为培训手段和资源,甚至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性实践课程。如我们组织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学员在高层次的“全国首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中加深对幼儿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解;组织初中地理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员,在手持地图前往北海—后海—南锣鼓巷进行北京城市地理考察的过程中别样体会地理教学;组织高中历史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前往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探寻人类社会进化史;带领河南农村美术教师在探访北京798艺术村和参观国家大剧院的同时,开阔艺术视野,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三是以学员为资源,促进学员经验交流。“学员是最好的资源”是我校培训过程中谨遵的一条工作思路。各地选派的优秀、骨干学员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较好的科研成果、广泛的工作案例和特色的区域信息,培训班成为一个融合了大量和实用培训资源的资源库。因此我们将学员照片和通讯录编入《学员手册》,第一时间印发每位学员,在班级组织形式上采取了班委负责制、随机跨省编小组等,培训课程中设置了相当比例的沙龙活动、破冰活动和团队建设活动,培训方式上加大了同行评议、网络交流、论文评析的力度,从多个细节着手,努力增进学员的相互了解與深入交流,扩大学员的人际网络,促进相互学习和砥砺,同塑、共享教学案例与学习资源。

(3)以学员为根本,以服务保质量。一是要为学员提供安全无忧、便捷适宜的学习和生活后勤服务保障。学员只有享受到较为满意的食宿、教学场地、教学资料、集体组织服务等,才能安心稳定地在异地接受培训。例如我们提供的北京市公交一卡通、地图、《学员手册》、相关学习资料、短信提示、返程票预订等服务,无不为学员排忧解难。

二是要尊重、遵循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只有切实符合学员实际需求,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其自身经验并挑战其以往经验的培训才能得到成人的认可。例如我们在《学员手册》中撰写了热情、幽默的《致学员信》,用规范性的引导间接实现了刚性的纪律约束,用征集组长、论坛主持人等方式构建班级组织机构,努力保障学员们自主管理和自主服务。我们征集并公布学员有关教育教学和教师培训的工作经验与科研成果,组织交流与评议,尊重并利用学员的实际工作经验,促进他们不断总结、提炼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水平。

四、问题与建议

1.完善经费资助

一是培训经费由培训承办院校垫付的做法,对于承担培训任务较重的院校而言,容易成为过重的负担。建议提前、及时向培训院校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资助,确保培训顺利进行。二是建议考虑培训经费支持标准在不同地区培训院校的差异,根据地区的食宿交通等物价标准的不同,向高物价地区的院校予以适当倾斜和提高,以确保分配到不同地区院校的全体学员均能享受到相近水平的生活和后勤保障条件,确保聘请外地专家、提高培训质量所需的足够费用。

2.严格学员选派

加强参训学员的选派与管理,把好培训的入口。各选派单位应严把学员选派关,选派符合条件的、专业水平和学习积极性较高的人参加培训;及早发放通知、明确要求,帮助学员提前安排好有关工作,减少人员临时变动;同时为培训院校提供充分准确的学员信息,以便培训院校进行训前的培训需求调查,进而结合培训需求分析结果,调整和完善培训方案。将教师培训组织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工作中,对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进行督导检查。

3.提高专家待遇

建议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培训专家的积极性,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建设优质培训专家资源。例如由教育部向参与“国培计划”并获得好评的专家发放项目聘书、相关荣誉及待遇,提高国培专家的重视程度和知名度;培训院校将参加“国培计划”的专家的培训课程计入其工作量。

4.完善进度规划

一是为培训院校的项目申报、竞标答辩、学员需求调研、专家集体备课等,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和运作周期。二是充分考虑利用假期,特别是暑假为学员提供培训,以便选派单位正常安排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参与“国培计划”的积极性,缓解受训教师工学矛盾。三是具体项目的培训课时,应根据项目、学科特点区别对待但整体延长,从而广泛涉及教育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学科知识素养和前沿动态、课堂教学策略和技能、教师培训和科研等众多培训内容,但更突出重点,从而满足需求,提高培训效益。

(责任编辑:郭冰)

第三篇: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摘 要:北京師范大学在新版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构建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重构了六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广泛调动院系开设优质课程,引导学生个性化修读,并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新特点:训练思维,提高科学素养;研读经典,传承优秀文化;重视写作,提高表达技能;注重实践,丰富人生体验,为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培养未来精英人才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通识教育;传统;新理念;新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回顾与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师范大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在学制、系科、课程规划与设置等方面日趋完善,同时得到建构和发展的,还有通识教育传统。

1.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传统

中国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制度虽借鉴了欧美国家的模式,但通识教育的思想却并非肇始于西方。在文明的传承和传统的延续方面,“强调广博的知识教育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是中西方文化演进的共通之处。[1]我国传统儒家学派以“六经”为教材,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而在西方,通识教育传统源自于古希腊文化,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四艺”,以及文法、修辞、辩证法“三艺”,经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以“七艺”为基本科目的自由教育传统。虽然“六艺”和“七艺”学科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出现反映出,无论何种文明都在尽力保存、延续和发展其认为重要的东西。

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型,虽然移植西方现代教育制度,引入西学课程;但仍然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和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并逐渐构建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梁启超在《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出,“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北京师范大学经历了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京师优级学堂、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等多个历史阶段,通识教育传统在此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依照林杰教授的划分,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制度的构建大致分为六个阶段:“大学预科制度时期(1912年前)、高师教育模式转变与师范大学改制时期(1912年-1921年)、师范大学时期的学分制与自由选修制(1922年-1928年)、大学课程整理及共同必修科的加强(1928年-1949年)、全校公共选修课的重构(1980年-2000年)、通识教育模式的当今探索(2000年至今)”。[2]其中,前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学校)通识教育的历史积淀期。自1924年以来,学校的课程结构包括:公共必修科、主科、副科、选修科(自由选修科)。其中,公共必修科中有一部分重要内容是教育学程(教育系列课程),此外,还包括党义、哲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卫生和体育,以及国文、外语、中外历史、伦理学等课程。[3]这些课程涵盖了广阔的知识面,旨在使学生具备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这一时期,通识教育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作为共同基础的公共必修科不仅突出了师范教育的特色,而且也涵盖了广阔的知识面;第二,在课程内容和设置上,逐渐呈现出现代化与本土化两种趋势,由早期追随与模仿欧美国家的教育理念,到后期逐步重视本民族与本土文化地位。

我国的本科教育自1952年的院系调整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一直以专业教育为主。这种模式虽然满足了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启了新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1981年,学校颁布了《关于改革本科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又重新回归通识教育的理念,标志着通识教育复苏的是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1982年,学校开始开设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到1986年增加至34门。同时,加强了课程规范与要求,开始注重文理沟通。

2.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新阶段

2000年之后,随着“通识教育”概念的重新引入和兴起,学校通过两种方式来探索通识教育改革:一种是办文理科综合实验班,实行小规模的通识教育;另一种是在全校大规模范围内将公选课进行梳理、凝练。[4]

2008年年底,学校开展修订本科教学计划工作,将通识教育作为2009版教学计划的重中之重,成立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委员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学校通识教育的宗旨是:依托本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多学科的综合平台、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资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由学校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有机联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分为五个模块,包括人文与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教育与心理学类和其他类。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与通识教育宗旨和目标相符合,注重质量和效果。经过通识教育优质课程立项建设,学校开设了大量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每学期开设课程门数达到120余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2009版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第一,由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所决定的通识教育课程采取的是全校公共选修课模式。学校2009版教学计划提出,“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联系、相互协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中,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总计要求修读8学分~12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较低。第二,课程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各院系往往将优质师资优先安排开设专业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的优质师资相对偏少。另一方面,部分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认识和投入不足,导致课程质量不高。第三,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学生在选修通识教育课程中普遍存在着矛盾心理,既想要课程质量高,又不愿在选修课上多花费时间和精力,某种程度上造成“水课”泛滥。

北京師范大学2015版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2013年底,学校开始全面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制出台了《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共20条,包括优秀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国际视野拓展与国际竞争力培养、政策制度保障,共六大计划。加强统筹规划,分步有序推进。在此基础上,为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相一致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于2014年初全面启动“2015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新版培养方案明确提出,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未来精英人才。基于对培养目标的重新梳理,进而提出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着力提升通识教育课程质量。通识教育改革,成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1.更新理念,重构课程体系

学校通识教育的理念,立足于当今时代、社会与中国国情,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旨在使学生通过通识教育,不仅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而且在离开学校后,能够从在大学学习时获得的思维方式和技能中受益。学生在未来面对迅速变革的时代和社会时,能够以开放的思路和多元的视角,去应对问题和挑战,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基于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和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认真审视,学校重构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整合原有的学校平台必修课、通识教育公选课、相关学科基础课,重新构建了六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同时,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A类和B类,A类课程以必修(限选)为主,包含各个学科的导引和专业入门课程,是院系重点建设的优质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夯实基础、拓宽视野。从大一开始向学科大类内的专业开放,大二开始向全校学生开放,是建议学生优先选择的课程。B类课程以选修为主,从大二开始对学生开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先修课基础。

2.调动院系,开设优质课程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后,学校决定试行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并结合“2015版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将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未来的专业大类分流对接,为学生在大类内自主选择课程、进而选择毕业专业做好充分准备。以人文学科大类实验班为例,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五个学院招收的本科生在大一将不分专业,学生根据这五个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在专业大类内修读2个~3个专业的A类通识教育课程,通过第一学年的探索,根据自身志趣和潜质,再选择专业,从而摆脱一考定终身的发展局限。由于学生在专业大类内选择的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开课专业的认知,进而影响其专业选择,因此,各院系高度重视,重新梳理课程设置,集中高水平师资力量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并尽可能降低大班授课数量,多开平行班,满足学生修读需要。例如:文学院在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中,共开设10门A类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等课程广受学生欢迎。

同时,学校建立通识教育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组建由39位教授组成的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专家委员会,分理工、人文艺术、社科三个组对全校申报的通识课程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课程方可开设并编入《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名录》;通识课程大纲全部上传至学校课程中心网站,方便学生查询和下载。截至2017年,已经开设700多门通识教育课程。

3.引导学生,个性化修读

通识教育课程的修读方式为分布必修式,既针对专业特点规定数量不等的必修课程,又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由。每一名本科生,不论主修何种专业,都需要在这六大模块中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例如: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要求理科和社科类学生在此模块中最少选修6学分,人文和艺术类学生需要自主选修20学分。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模块,要求文科类学生必修“微积分初步”或“统计学导论B”,理工科学生必修“大学数学”和“基础物理”课程。这种修读要求,致力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背景,有助于实现文理交融,学科互渗,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科学精神、批判分析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

1.训练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学校“2015版通识教育方案”进一步优化了本科课程结构,初步实现了从学科模块的修读到重视能力的转变。在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模块,分层、分类开设的数学类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对于训练学生清晰的、严谨的逻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开设了逻辑通识教育及其相关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如“推理与论辩”“逻辑学”课程等,主要强调通过一定的训练,“养成以逻辑理性为基础的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完成他们相应专业的学习和训练”[5]。此外,组织开设新生研讨课,由教授面向大一新生就某一专题开展学术讨论、互动研究和科研写作训练,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前沿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研讨、小组报告的有机融合,在此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能力。

2.研读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学校在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每学年开设约70门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吸引了3,500人次选课。广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包括:“四书精读”“《史记》选读”“唐诗选读”“宋词选读”“明清小说选读”等。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既包括国学传统的基本知识,也包括国学思想的传递,还包括一种文化思想的认同。通过研读经典,让学生感受到先贤伟大的道德生命,理解中国文化的根壤所在,进而对传统产生一种温情、敬意与亲近之感。从而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审慎的思辨能力和宽阔的视野与胸怀。

3.重視写作,提高表达技能

表达能力包括书面写作、口语交流,是学生沟通、交流的基本技能。在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设置多门写作课程,如“文学创作基础”“创意写作”“诗词格律与写作”“戏剧欣赏与评论”“媒介创意策划”等,旨在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自我表达,掌握必要的写作技法,提升写作能力以及创意能力。此外,在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等模块的通识课程中,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环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模块,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必修课“学术英语读写”,训练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表达风格。

4.注重实践,丰富人生体验

通识教育课程鼓励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例如:由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六所大学联合发起的国际研讨课“环境可持续性”课程,共同开展案例讨论。这门课程注重对环境生态、文化交融以及服务意识的跨学科整合,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在“环境可持续性”课堂上,利用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全球知名大学的师生共同研讨,聚焦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水资源安全、食品安全等全球热点环境和社会问题,让学生在课堂里走进社会、关注环境、关爱自然,真正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此外,在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模块还开设了“如何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叙事与大学生成长”等课程,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凝聚了几代师大人的智慧与汗水,建设过程几经波折,殊为不易。北京师范大学2015版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立足于时代、社会与中国国情,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使学生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获得广泛的知识、基本的科学思维、客观的价值分析、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和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可以说,目前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京师风范的通识教育育人目标,同时,正在不断完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通识与专业有机融合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今后,学校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承担起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汪永铨. 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A]. 露丝·海荷,主编. 赵曙明,主译.东西方大学与文化[C].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355.

[2][3][4]林杰,赵武.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制度的建构与变迁[J]. 高校教育管理,2013(2):8-16.

[5]郭佳宏,高东平. 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逻辑素质训练[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9):8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翟 迪]

作者:夏敏 许成伟 刘新蕾 钟锦

上一篇:金工实习总结论文下一篇:关于成语议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