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案例教学设计

2022-08-26

第一篇:水循环案例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通过例8和例9,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接着让学生观察它们商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列出的除法竖式,引导学生发现商和余数的关系,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再通过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商会出现的情况来进行分类比较,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能力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区别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教学片段】 片段一:

谈话:同学们最喜欢什么季节?

学生各自陈述了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说明了喜欢理由。

师:一年有四季,四季是按什么顺序出现的? 生:是按照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顺序出现的。

引导: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一个挨一个按一定的顺序出现,我们把它叫做“依次”,(教师板书:依次。)

师:冬天过去了,接下来呢?(指名回答)

生:冬天过去了,接下来又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师:春夏秋冬之后又是春夏秋冬,这就是“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之后又是春夏秋冬、春夏秋冬„„这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完整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的现象。(学生举例)

生: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年复一年。 生:“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的故事。 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

师:生活中象这种“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我们把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板书:循环)

【以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一年四季,循环往复的现象入手,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例子中逐步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生活资源信手拈来,数学与生活间的桥梁悄然搭建,对新知的铺垫悄然无息。】 片段二:

计算73÷3之后,观察竖式:

师:(出示问题)余数不断重复出现几?商呢?

商不断重复出现的是几个数字?是从哪一位开始重复出现的? 生:余数不断重复出现1,商不断重复出现3。 生:商不断重复出现一个数字。

(板书:一个数字)

生:“3”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重复出现的。

(板书: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 师:那你知道算式后面的商应该怎样写吗?

生:可以写成24.333„„,“„„”表示没有除尽,后面有无数个3。

(板书:73÷3=24.333„„)

师:观察9.4÷11的竖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余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6和5,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5和4。 生: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两个数字。(板书:两个数字)

生:“5”和“4”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开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板书:小数部分,从第二位起) 师:商怎么写?

生:可以写成0.85454„„,表示后面有无数个“54”。

(板书:9.4÷11=0.85454„)

师:象24.333„、0.85454„这样的小数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叫——循环小数(板书课题)

师:24.333„、0.85454„都是循环小数,那么什么是循环小数呢?

(学生讨论,然后汇报)

生:从小数部分的 “第一位起”和“第二位起”等等,有一个数字和两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师:(引导)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和“第二位起”就是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和“两个数字”可以说成是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

板书: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先让学生通过做题发现问题,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动脑、动眼、动口研究问题,获取新知。学生在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重,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的经验,产生情感的体验。】

【课后反思】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节课是否能让学生有兴趣的、自觉的、有效的学习,课堂导入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合适的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且,合适的导入,有承上启下,降低认识坡度、分散教学难点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简单轻松的谈话引入新课,一环扣一环,使问题更加深入,将难以理解的概念的在谈话中分解成块,逐个击破,在学生头脑重形成深刻的概念。而且,在谈话的过程中,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提高自己。

二、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参与者。

每一个概念的形成,学生都知道它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知道结论,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尝试练习,互相讨论等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在这节课中,我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易理解和掌握。如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使学生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顺利引出循环的概念,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然后逐步过渡到计算中的循环小数。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共性,掌握概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那些显而易见的规律,对于问题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没有进行深刻思考,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主要部分的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在这样长期有效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学习的参与度才会贯穿到整节课的始终,反之,如果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教师的引导可有可无,抓不住应该引导的地方,则会让学生养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

本节课虽然是概念教学,但是教师并未停留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上,而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经历思维的形成过程,充分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始终能主动探究,真切体验。本课教师为学生搭设了自主探索的舞台,很好地把握了学生思维的契机,整个过程的安排都从学生的实际中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让学习过程与学生的发展有机的结合,真正使学习更加有效,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第二篇:《循环小数》教学案例评析

学习完循环小数的概念后,出示下列七个数:

①5.2 ②3.444„„ ③3.08181„„ ④9.87676 ⑤9.7676„„ ⑥9.4303208„„ ⑦3.1415926„„ A教学:

师:观察这些数,哪些数有相同的特征呢?小组开始讨论。 生开始在小组内讨论。不到一分钟。

师:(拍了几下手掌)好,时间到!谁来说说,哪些数具有相同的特征? 生1:„„ 生2:„„ „„

师:这几个同学刚才说得都非常好!我们看„„ B教学:

师:仔细观察这七个数,你能发现什么呢? 有些数具有相同的特征吗?

生1:①和④的后面都没有省略号,而其他各数后面都有。

师:真好!就象这样,还能发现其他的特征吗?把具有相同特征的数写在一起。同时思考两个问题:

⑴你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分别给它们取个名称吗? ⑵你能用画图的形式,把这些数的关系表现出来吗? 生开始独立地想、写和画。

师:好!小组长组织一下,每位成员把自己的思考在小组中交流,集中成小组意见。等会我们看哪个小组取的名字和画的图最好! 小组开始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师:哪一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名称和图案„„ 小组1代表:我们认为„„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尤其是研究课)中,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常常是以小组学习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而小组学习应有什么样的机制才能保证它的实效呢?我感觉不能有统一的规定,教师只要经常深入到小组中去,每个人都会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来。但有几个共性的东西应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学生在合作交流前,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就象A教学中,要从这七个数中,看出几个数之间相同的特征,必然要有一点观察、比较和思考的时间。大家都还来不及思考,就去讨论,讨论什么呢?结果是反应快的同学,马上就说出来,而反应慢的同学在未思考之际,就已经听见了其他同学的发言。长期下去,反应慢的同学思维的惰性会越来越强。而且,每个人的思维特征不一样,有人是“场独立性”思维,有人是“场依存性”思维,在讨论交流之前,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有助于这两种思维的相互促进和融合。

2、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充分的时空吗?我们提倡,提供给孩子们合作交流的问题,要具有探索性。而在探索性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应有一定的自由时空。象A教学中,老师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内,就让学生讨论这样具有一定思维要求的问题,显然是形式主义。只是让别人感觉这节课安排了小组讨论的内容,而在内心中并不指望学生讨论出什么,所以在汇报交流时,也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我的想法是,要么就不让学生去合作交流,要让学生合作交流,则至少保证有5分钟以上的时间。

3、学生在合作交流时,需要明确的角色分工吗?很多资料上指出,在小组学习时要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比如,主持人、记录员、噪音控制员等等,一个小组,好似一个小的社会。我总感觉其中的“形式化”太强。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让小组内的发言机会平等,让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有序地进行,是非常必要的。但分工一明确,学生们的注意点在什么地方呢?记录的想着记录,噪音控制员关注着噪音,谁在专注地思考问题?形式化的东西一旦成为关注的热点,实质性的东西就在慢慢地淡化。我赞成另外一种做法,就是小组长轮换制和发言代表轮换制。

第三篇:《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 尘威威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 尘威威

C语言基础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的一门重点课程,这门课程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编程的语言,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能读懂C语言源程序。

案例背景:

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C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的课程。要掌握和使用好这门语言,既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照本宣科,让学生理解这些枯燥的概念都难,更不要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易挫伤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改为从案例入手,通过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模仿,在实际应用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和进行概念的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所以从课程内容而言,案例教学是适用的,是切合学生的。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的重中之重,而循环中的for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也是较灵活的语句之一,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在知识构架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如果不采用一些恰当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难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一些有趣的程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for循环语句在具体编程时的灵活应用。

教学目标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能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C语言语句,并能运用for循环语句编写出正确的程序。

(二)过程与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扩展―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效率高。在课堂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既有利于领会掌握新知识点,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重点的突破上,采用范例比较教学法,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用while、do while语句的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观察,乐于分析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确定

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的重点是“for语句的结构”,分析题目意图(即算法分析),并用让学生便于理解的方式描述,学生掌握语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困难,难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那些时候该使用哪种循环来解决问题比较简洁、高效,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for语句的应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针对计算机专业高三高考班的学生,在学这节课之前他们应准确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中关于实现循环结构语句,如 for 或 while,do-while。并拥有能分析并描述简单算法如求累加,累乘的能力。

案例描述

案例1:教师将一张空白A4纸向学生展示,跟同学们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做个试验,让你们来猜一猜(学生的兴趣和精神一下就提起来了),然后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将这张纸对折一下后几张?学生都能回答: 2张。继续发问,对折两下几张?学生:4张。对折三下呢?学生:8张。(这个时候学生充满疑惑,老师想干嘛呢,问这么简单的问题)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纸理想化的大,对折42下,这些纸的厚度将会多高?

这个教室一下就热闹起来了,学生们纷纷给出自己想像的答案,有些同学比划出手势:伸开双手说:有那么高,有人说桌子那么高的,有说房子那么高的。又有人马上否定,哪有那么高。有些同学拿起笔就开始算,算着算着就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了。

这个时候老师组织安静课堂,叫同学分组给出自己心里倾向的答案,可以估计,可不说理由。

四个小组分别给出的答案是:1:书桌那么高(大概50cm)。2:人的高度(大概170cm)。3:楼房的高度(大概3000cm)。4:大概10厘米。

老师不说哪一组对,只是问同学们,这个高度该怎么算? 接下来和同学一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纸张的厚度h?

2、有多少张纸n?

3、高度=h*n. 解决问题1:同学自行测量(4组同学各自准备100页纸,测出总高度/100,取4个小组的平均值)。最后得出一张纸的厚度约=0. 1mm。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动手,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集体合作精神。

解决问题2:有多少张纸?2的42次方。接下来利用循环语句来做(即有42个2相乘)。

编写源程序

所用方法:学生自己编写,小组同学相互交流。

目的:培养并锻炼学生将心中已明确的算法落实到具体的程序语句上。

教师活动 这个时候巡查教室,检查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对部分有小问题的同学给予及时帮助。

组上有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很快就把程序编写完毕,我看了一下,选了一个同学到教室机给大家调试展示。该同学给出的程序如下:

main() { int i,k=1; float s; for(i=1;i<=42;i++) k=k*2; /* k是纸张的张数 */ s=k*0. 1*1.0e-6; /* 将mm转换成km */ printf(“将一张纸折42下的高度为:%.2f公里”,s); } 调试结果:将一张纸折42下的高度为:0.00公里. 这个时候老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0.00的情况?请同学们为他指出问题。同学们思考了一会无人作答。这个时候老师提醒:k的值将会很大.结果部分同学作恍然大悟状态,有同学马上举手:老师,变量k的值不能定义为int,应定义为long ; 问他为什么?他说:int类型的取值范围是:32767 ,装不下k。老师微笑表扬:方向对了。改好,调试,结果还是0.00公里。这个时候又有同学发言了:老师, 不会定义为long都装不下k吧。这个时候老师提问:如果整型数据long都装不下的数据该定义为什么?学生回答:实型float 。

改好,调试,Ok,成功! 源程序如下 main() { int i; float s,k=1; for(i=1;i<=42;i++) k=k*2; /* k是纸张的张数 */ s=k*0. 1*1.0e-6; /* 将mm转换成km */ printf(“将一张纸折42下的高度为:%.2f公里”,s); } 调试结果:调试结果:将一张纸折42下的高度为:439804.66公里. 全班同学的脸上都露出成功的喜悦。可同学们看到结果,表示不太相信,问老师,是不是算错了,有这么高呀。老师作肯定的答复:没错,就有这么高。比地球到月亮的距离(384,401公里)都还要高。这里可以告诫学生,科学不是凭想像,实践出真知。

问题延伸:已知太阳离地球有1.5亿公里,如果理想化的去折纸,最多折多少下有这么高?

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语句最恰当。得出结论。(用 do while语句) 给同学们五分钟,请同学们给出程序并且调试出结果。 教师点评学生的程序,指出程序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源程序如下:

main() { int i,k=1; float s; do { k=k*2; S=k*0. 1*1.0e-6;i++;} while(s<=1.5e8); printf(“最多可折%d下有地球到太阳那么高”,i); } 案例反思:

通过这案例教学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启示:

1、根据C语言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现状,特别是根据学生平时厌理论而乐操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精神集中的状态,确保学生将知识真正学到手。通过新鲜的案例引领课堂,平时上课精神不集中的学生都认真分析问题了,个别平时打瞌睡的学生精神也集中了。

2、学生编程的信心需要老师去引导和激发。因为C语言程序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有些难度,部分学生一看到编程就放弃了,想都不会去想。这个时候老师就要从案例中去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从案例去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激发他们编程的尝试。随着程序的成功调试,信心就有了。一个人有了足够的自信,他将有无穷的力量去面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篇:销售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1.资料:某会计师事务所对某公司进行审计时,编制了销售收入的分析表。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销售收入分析表 单位:元

要求:根椐销售收入分析,对该公司收入情况进行总括分析,并初步确定应进一步审查的范围。

审计分析:从上述销售收入分析表可以看出,该公司本年的收入情况是比较好的,较好地完成了本年的收入计划,比去年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从各月份的相对数分析可看出,该公司上半年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下半年的前4个月也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是,该公司在年未时的2个月收入情况不好,仅是收入计划和上年实际的一半。因此,审计人员应将

11、12两个月份作为审计的重点审计范围,进一步按各收入类别、各产品进行销售收入分析(分析表的格式同上,只是将分析的方向定为各个收入项目或各个产品)。以判断该公司收入的实际情况。

该公司的收入在全年内保持了较好的势头,但年未出现较大滑坡,审计人员应据此表提供的数据了解收入滑坡的原因,应当注意,如果没有外在因素和正当理由,审计人员应进一步审查该公司有无在年未月份漏计、少计、甚至隐瞒收入,为下一年的经营情况打埋伏等问题。

2.黄山股份有限公司2002的会计报表由北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甲和乙进行审计,并发表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之后,北方会计师事务所与黄山股份有限公司续签了2003会计报表的业务约定。2004年4月7日,甲和乙审计人员在审查黄山股份有限公司2003的生产成本等项目前,经符合性测试认为公司关于成本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高度信赖。下表是甲和乙审计人员收集的该公司上期及本期的有关资料(单位:万元)。

假定近两年市场情况平稳,黄山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平稳,并且甲和乙审计人员通过对成本项目的实质性测试已合理确认主营业务成本的数额,请指出存货项目、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审计分析:因为甲和乙审计人员对客户2002会计报表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在分析2003数据时可以信赖客户2002会计报表的数据。

首先,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平稳,作为企业内在规律的存货周转率应当是稳定的。公司2002的存货周转率为31892/7993≈3.99。在2003年,如果存货周转率不变,则在已确认主营业务成本的前提下,推算的存货预期余额为31967/3.99≈8011万元,但公司列示的存货余额为8111万元,比预期数额高出了整整100万元,有必要将存货的高估问题列为重要问题。

其次,毛利率为行业规律及市场规律,也是稳定的。在2002年,公司的毛利率为

1-31892/39977≈20.22%,在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依据本年主要业务成本推算的本年主营业务收入额为31967/(1-0.2022)≈40069万元,而客户的未审主营业务收入为40480万元,比推算的预期数额高出411万元,。基于此,有理由怀疑客户的主营业务收入有重大的高估情况。

3.资料:某会计师事务所年未在对某公司的销售业务进行审计时发现:

(1)本年10月向A客户销售商品并取得商业承兑汇票,票面值为105 300元,其中销货款为90 000元,销项税为15 300元,约定6个月后付款,该批产品的成本为60 000元。该公司因未取得货款,其作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60 000

贷:库存商品60 000

(2)由于该公司本期发货规格有误,不得不将发出的标价为100 000元的货物按1%给B 客户让价。该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销售费用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贷:应收账款1 170

要求:指出该公司账务处理的错误,并提出调账建议。

审计分析:

(1)该公司取得商业承兑汇票的销售业务应在取得汇票的同时确认收入,以未取得货款为理由不确认收入是不正确的,该公司因此又少计收入90 000元和销项税15 300元。建议的调整分录为:

借:应收票据——A客户105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 300

(2)对客户让价应属销售折让,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应直接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账户,将其记入 “营业费用”账户是错误的。建议的调整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1 000

贷:销售费用1 000

5.资料:A注册会计师于2002年1月15日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要求:针对上述各种异常情况,请问A注册会计师应分别相应实施哪些重要审计程序? 审计分析:

(1) 注册会计师应检查2001年12月25日及以后的银行存款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确定该货款收妥入账的日期。最终确定资产负债表日该应收账款是否存在。

(2) 注册会计师应首先检查销售退回的有关文件资料,其次检查退回货物的验收入仓库,此外检查有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 注册会计师应审查与丙公司的代销合同和代销清单,确认是否为应收账款。若属于尚未售出,则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4) 注册会计师应首先查明退函的原因,其次执行替代程序(检查与销售有关有凭证)或执行追查程序(再次函证),以确认应收账款是否存在。

6.资料:某公司2001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10万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0%,2002年收回于2001年已确认为坏账损失的账款5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为20万元,2002年,年末该公司计提坏账准备时作如下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6万元

贷:坏账准备6万元

要求:分析确定该公司会计资料是否正确。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0万3万x=2万5万20万6万

2002年年末公司计提坏账准备时应作如下分录:

借:坏账准备2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2万元

建议调账:

借:坏账准备8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8万元

7.资料:注册会计师审计D公司“坏账准备”项目,在审查坏账损失时发现:

1.A公司欠款500万元,A公司因财务状况不佳,多年不能偿还,上已经董事会决议通过作为坏账损失处理,而本A公司经营状况已有好转,偿还欠款300万元。D公司会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坏账准备”处理。

2.注册会计师审计A上市公司“坏账准备”项目,该公司采用 “账龄分析法”,经审计发现全额计提的账户有8笔,共计3200万元。其中:未到期的应收款项2笔,计800万元;计划进行债务重组的l笔,计1200万元;与母公司发生的交易l笔,计500万元;其他虽已逾期但无充分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4笔,计700万元。

3.注册会计师审计B上市公司“坏账准备”项目,经审计发现其中有2户已逾期4年,对方无偿债行为,据了解该单位近期无法改善其财务状况,欠款额为600万元;有1户由于该地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已使该单位停产,近期内无法偿还所欠债务800万元。B上市公司在确定计提比例时,按30%计提坏账准备。

4.注册会计师审计R股份公司“坏账准备”项目,发现R公司按规定的计提方法和比例对“应收账款”项目数额计提坏账准备,未对“其他应收款”项目数额计提。要求:对上述各公司的“坏账准备”账户,注册会计师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审计分析:

1、会计制度规定已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欠款,为全面反映欠款单位的信用程度和经济事项发生的全过程,应在收到还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收款”科目。同时,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D公司的会计处理,虽对会计报表的数额未产生影响,但不属于规范的会计行为。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按照制度规定调整原有会计分录,补记相关会计处理。

2、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下列各种情况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以及未到期的应收款项;(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债务重组,或以其他方式进行重组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特别是母子公司交易或事项产生的应收款项;(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因此,A上市公司的处理是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予纠正。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重新计算调整有关项目数额。

3、根据规定:“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

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的,以及其他足以证明应收款项可能发生损失的证据和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根据上述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建议B公司对上述3户全额提取坏账准备。

4、根据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R公司计提坏账准备未包括其他应收款,显然不符合上述规定。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对“其他应收款”部分补提坏账准备,并调整相关项目数额。

第五篇:PDCA循环案例分析

案例题目:运用PDCA循环法确保医院有良好的环境卫生 案例背景: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全国51家三级医院的3523名患者进行住院体验和满意度调查发现:患者对环境清洁,尤其是卫生间异味的满意度排在所有13项指标的倒数第二。可见卫生间的清洁是各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卫生间等公共区域人口密度大,流动快,是病菌滋生和传播的易发场所,如何保证卫生间的整洁是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

要求:以PDCA循环理念为指导,选用适宜的质量管理工具,改进医院卫生间的异味,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上一篇:实习处主任岗位职责下一篇:少先队大队委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