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批评教育的德育价值及其实施路径

摘要:批评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学校教育最常规的教育方式,亦是学校道德教育不可逃避的伦理责任。批评教育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有效推动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学校德育之实实在在的成效。然而,在“赞扬教育”“迁就教育”“无批评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下,学校批评教育备受争议,遭受着内涵不清、旨趣不明的理论困境以及难以摆脱的“缺席”“失范”乃至不合时宜的现实困境。故此,从教育生态学的视域出发,厘清批评教育的真正内涵,摸清当前学校批评教育的真实状况,进而探讨批评教育的德育价值及其实施路径,不仅是把握批评教育本质、理解批评教育实质、构建良好批评教育生态的根基性工作,也是一项以学校批评教育为抓手、深入剖析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窥视问题背后德育论学科体系建设实况之迫在眉睫的学术任务。通过对多个地市区县的中小学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深度访谈,结果发现:当前的学校批评教育之所以陷入纷繁复杂的多重窘境,一方面是由于有关教师批评权的法律法规和救济机制不够完善,使得作为批评者的教师要么走向“随意批评”的误区,要么踏入“批而不评”的弯路;另一方面,作为被批评者,学生又常对外界的批评怀有某种畏惧或抗拒心理,加之其又未养成自我批评、改过迁善的习惯,客观上加剧了批评教育生态的恶化。因之,要使学校批评教育摆脱当下的困顿之境、彰显其德育价值,必须“三管齐下”:既要保证教师批评权的顺利实施,又要赋予学生反批评的权利,通过与家庭教育的“联姻”,做好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角色转换,逐步构建开放、互动的批评教育生态。

关键词:批评;批评教育;德育价值;教师批评权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1.批评是教育的应有内涵

2.日常德育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批评

3.当下批评教育的开展遭遇多重困境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批评

2.批评教育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五)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创新之处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

一、批评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一)批评教育的概念厘定

1.批评教育的概念与运行系统

2.批评教育与惩罚教育的异趣

3.批评教育与赏识教育的共生

(二)批评教育的多维视域

1.关爱意义的批评教育

2.指导意义的批评教育

3.督促意义的批评教育

4.矫正意义的批评教育

二、批评教育的依据与分类

(一)批评教育的依据

1.批评教育的教育学依据

2.批评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3.批评教育的社会学依据

(二)批评教育的分类

1.基于批评对象的划分

2.基于批评取向的划分

3.基于批评时机的划分

三、批评教育的道德教育价值

(一)批评教育有利于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

1.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

2.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

3.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4.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5.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二)批评教育有益于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

四、学校教育实践中批评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批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时有“缺席”

(二)批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失范”现象频发

1.批评教育深陷“泛化”误区

2.批评教育滞于“批而不评”

3.批评教育“不合时宜”

(三)开放互动的批评教育生态尚未得以构建

1.当前的批评教育生态缺乏开放性

2.当前的批评教育生态缺乏互动性

五、学校批评教育遭遇多重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害怕外界批评且不愿进行自我批评

1.学生害怕外界批评

2.学生不愿进行自我批评

(二)教师害怕承担批评的法律后果和道德风险

1.教师害怕承担批评的法律后果

2.教师害怕承担批评的道德风险

3.大众媒体对批评后果关注过度、推波助澜

(三)家长对批评教育的理解容易走向极端

1.“溺爱型”家长很少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

2.“严苛型”家长过多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

六、学校批评教育摆脱现实困境的实施路径

(一)国家层面:保证教师批评权的有效行使

1.完善教师批评权的立法

2.健全教师批评权的救济机制

(二)社会层面:构建开放互动的批评教育生态

1.建设开放的批评教育生态

2.建设互动的批评教育生态

(三)个人层面:做好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1.做一个理想的批评者

2.做一个合格的被批评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B: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上一篇: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论文提纲下一篇:无效合同法律效果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