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田埂上的梦有感

2022-07-01

第一篇:观田埂上的梦有感

科技梦,我的梦——“观科技展”有感

科技梦,我的梦

——观“科技展”有感

澄江县左所小学

(六)3班

丁欣宇

指导教师:赵琼春

科技梦,我的梦

——观“科技展”有感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梦想着能当一名言传身教的老师,有的人梦想能当一名英勇机智的武警,有的人梦想着能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而我有一个几近奢望的梦想——希望能成为一名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科学家。

从小,我在电视上一看到万人瞩目的科学家就会投去敬仰的目光。上星期四,我们能有机会在学校的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了科技展。

来到了参观目的地——澄江县档案馆,只见上方挂着一块红布标,上面写着:“2014年玉溪市及澄江县‘全国科普日’活动暨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云南玉溪澄江站开馆启动仪式”两行大字。我们争先恐后地来到了三楼的展厅。展厅里的科技展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睱接,让我看到了祖国的、澄江的美好前景!这次的展品非常有趣。二展厅有:“画五角星”、“全息照片”、“窥视无穷”、“声驻波”、“地震避险”、“空中成像”等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激光竖琴”、这种“琴”的“弦”是绿色的,你只有用手“弹”就会传出悦耳动听的音乐。三展厅里有:“锥体上滚”、“认识脑”、“手眼协调”、“对称脸形”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听话的小球”和“未来生活”。

“听话的小球”:被气流托起的小球为什么会“听话”地进入U型管上水平管口呢?根据伯努利定理: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滚速越小,压强越大。风机送出竖直向上的气流将小球托起,使得U型管上下水平管口产生压差,下管口处压强最小,因此,小球被气流托起到上水平管口附近时,在压差的作用下很“听话”的改变竖直向上的运动方向,进入U型管,沿着管道运动到下水平管口。飞机起飞,足球场上的“香蕉”球都是伯努利定理的应用。

当参观科技展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听说球幕影院快开播了,便下到一楼去看。球幕影院是一个“半球体”,看起来真像一个“大宇宙”。我们从球幕影院的“门”那儿钻了进去。里面很宽,“半球体”的四周可以坐很多人。我们看的是第一幕——“小海龟历险记”。第二幕和第三幕都是“恐龙灭绝之谜”。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小海龟历险记”;一只小海龟好不容易从秃鹫的口里逃出来,落进了美丽的大海。在大海里,又几次三番差点儿被鲨鱼、抹香鲸吃掉,还好虎口逃生,最后来到一只沉没到海底的轮船里“安”了“家”。让我不禁想到了《鲁滨逊历险记》中的滨逊流落荒岛,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这些都很精彩,都令人身临其境。

“哇噻,太有意思了!太奇妙了!„„”在这儿,同学们的赞叹声不绝,都沉浸在科学奥秘的海洋中。

观看了这次的科技展,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最想发明的是一种万能的手表。这种手表的功能比电脑的功能更多,更高级。如果你需要一个大房子,只需对表说一声,它就会变成一栋豪华的大房子。这种房子是用一种材料——特殊的泡沫做成的。这种房子比钢铁还坚固,比棉花还轻,住在里面又软又舒服。地震时,你更不必愁了,这种房子是怎么震也震不倒的,还没有一点噪音。如果你要一个机器人,对表说一声,表又会变成一个机器人,把垃圾从这边吸入,可以回收的回收出来,不可以回收的送进垃圾场。变成的机器人还可以巡视,保护主人的人身安全。如果你想要环游世界,表会变成一双翅膀或一个热气球。如果你想玩一玩游戏,表会变成一个手机或平板电脑„„不过,不可以说太过分的事。这种表不但有求必应,而且也很轻巧,外表也很漂亮。

为了我的科学梦想,我正在努力,并坚持看这类书,正所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现在,人们是离不开科学的,因为是科学技术使我们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是科学技术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发明创造;是科学技术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发明创造;是科学技术创造了我们眼前这个奇妙无比的大千世界。所以,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坚定决心,张开翅膀,飞向科学梦想成功的彼岸。

第二篇: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文化一餐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们几千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样容易消失,只要这一地区还有人,那么这一地区的美食文化就不会消失。

上下五千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造就了讲究的中国人,也便造就了如同山水画一般充满了文化气息的中华美食。

这一部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统共七集,处处充斥着一个又一个让人垂涎三尺的镜头,与满含文艺情节的解说,以如此诱人地诠释着中华美食,也从中渗透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习俗,中国人的质朴,与中国人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国》,与其说是在介绍中国美食,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在介绍中国的文化,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舌尖上舞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或珍贵或平常,或鲜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人与食物的关系已经达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人文关怀贯穿其中,用最质朴的表现手法展现那些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东西。

1)自然的馈赠 对于餐桌上的美食,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本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辛勤劳动的人们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貌,唯一相同的是作为中国人对主食样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3)转化的灵感 由豆腐、到酒、到酱,再到泡菜,那芳香浓郁的味道令人难忘。一坛坛、一罐罐的发酵,敏锐又果断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碍,营造了条件,把握了机缘,经历了失败。祖宗传下来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术,转化的灵感是最大的智慧!

4)时间的味道 腌腊、风干、糟醉、烟熏,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盐的味道,它来自时间,也来自人情。它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等感情交杂在一起,才下舌头,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个是滋味,哪个

是情怀!

5)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变化到菜式的变化,水火本是两家人,对立却又互相牵制,对于厨师而言,水火关系的调控,是他们技艺的展示。而厨房的秘密无非就是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

6)五味的调和 甜苦咸酸辣,五味是评定一道“艺术”的关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获,是被认定的喜悦与幸福,不仅仅是对一道菜,更是一位厨师,一种文化的认可;苦是苦尽甘来,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咸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认同;酸是不堪纠缠而难以言说的苦难,然而在菜里它却是不可或缺的“画龙点睛”之笔;辣是坚韧与果断,尤以川菜闻名。

7)我们的田野 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糯稻、海参、河蟹、芋头、青稞,农田还是菜园,不同地域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看天!”从餐桌回归大地,颇似头尾呼应的手法,也为《舌尖上的中国》画上圆满的句号„„小时候就知道一个概念,叫“透食”:刚会吃饭的小儿,经常吃的东西或习惯会记忆一辈子。我们每个普通人,即使他从小吃的食物看起来稀松平常,长大了总是难以忘掉那个味道。居住在广州再久的北方人总要隔几天吃顿饺子,南方人少有能习惯北方的大葱,四川人把吃辣的习惯带到全国,而对在外地的广东人来说,最不习惯的就是没有炖汤了。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我的理解,饮食是一个人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梁实秋先生写的《雅舍谈吃》,写得很有味道,在描写饮食之外主要写的是个人的记忆和趣味,这些个人的记忆与趣味,便是连接在饮食之上的个人文化背景。

今天的中国人处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口大流动的时代,饮食也在大流动。在全国任何一个小县城里,都可以找到川菜馆;再大一点城市,可以说是各地菜馆应有尽有也不是夸张。流动的中国人尝到了各地的食物,又把各自家乡的食物带到所到之处,人们从而去到哪里都能吃到家乡的东西。尽管如此,仍然代替不了这食物背后的山水、乡情、氛围„„这就是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看似不过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但它是以现代纪录片的理念,以展示中国饮食文化为背景,终极展示的则是这饮食文化背后的人文文化。它契合了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口大流动时代人们内心的需要,它挠准了这个时代大众的“胳肢窝”、心头肉,满足了许多人的思乡情结,因此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为国人乡愁的集体共鸣。饮食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文化记忆。记录片让北方人在片中不仅看到熟悉的小麦,还看到广东的河粉,江浙的年糕,广西的米粉;南方人不仅看到常吃的稻米,还看到陕西的糜子,山西的哨子面,兰州的拉面„„如果离开当今中国大变革的时代背景,《舌尖上的中国》也许只是一部旅游宣传片罢了!

《舌尖上的中国》以个人的视角,揭示个人与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族群的饮食经历与庞杂沉厚的中国饮食文化史的内在联系,而且这些个人多数是普通人,不是专业厨师,也不是美女私房菜,他们不是饮食技术表演者,也不是群众演员,而是参与者,是主角,展现的

是他们的生存、情感和命运。所以“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

正是他们,众多的个人,用辛勤的劳动和超常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舌尖是个人的,中国则是共同的。众多人的舌尖构成中国人的共同饮食体验,从味蕾到故乡,从个人的故乡到众人的故乡——就成为了“中国”。超越美食,那些细节与温情,喜怒与哀乐,让观众不得不赞叹:多可爱的中国!

从这个意义上讲,《舌尖上的中国》也为“爱国主义”这样宏大的主题探索了“宣传”“灌输”的视角!

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关于美食的节目,历史地理、人文环境、民风习俗、故土乡情、民族传承、人类自然等等都在其中一一展现。有人怀疑在食品安全问题泛滥成灾的当下,这部纪录片的出现可能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或者对急功近利的商业制作的有力抨击。我却觉得这更像是一部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有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传统的流逝和传承的呼吁

这是一种文化,可以有无限地延伸和旁支研究。文化,历史,地理,风情,习俗。对待食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那样深入,细致,不折不挠。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沉淀在这个纪录片中可窥见那透露的一小角。《舌尖》将最日常的食物,最被津津乐道却不曾细致思考过的食物与民族的精神传承结合在一起,加上文案对传统流逝的刻意提醒和镜头画面有意的煽情,电脑电视屏幕前的你我无法不被吸引,不被震动!

总导演陈晓卿也说,《舌尖》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不仅令人见识到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而且也能使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前段时间接待一位瑞典的外宾,我很自豪地给他推荐了《A bite of China》,并将视频给他看了一小段。显然,他也被中国的美食吸引住了,连口夸赞。记得不久前看过一个视频,有个香港的学生拍了个访谈片子,他们问了在中国旅游或生活的来自各个不同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令人感叹的是,九成以上的人都在第一时间想到了中国的美食,并赞不绝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进而领略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热爱,这无疑是中华文化传统输出和浸润的最佳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的文案:例如“豆腐的这种气质„„”,“酵母菌喜欢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仿佛传来了发酵菌们欢快的歌声„„”,“酱缸的帽子„„”等等这种温馨

活泼的描述随处可见,配合浑厚瓷实的配音旁白,真的很萌。而网络上因为《舌尖》而衍生出来的各种段子和食谱更是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举个例子,一个网友看了之后的感慨,他写道:“风在吼, 马在叫, 吃货在咆哮! 吃货在咆哮! 面点米饭堆山高, 卤菜腊味都摆齐了, 万山丛中, 野味菌子真不少! 江湖海里, 鱼虾蟹膏味正好! 端起了大碗小碗,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东海! 保卫中沙! 保卫全中国!”煞是可爱!

二:舌尖上的故乡--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种味道,一抹乡情。故土,远方的眷恋和思念的情愫。《舌尖》中集中介绍了各种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美食。全国各地不同食物不同风格,代表着不同地区的不同性格甚至是风骨。有人评论说这是“舌尖上的故乡”,而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譬如菌子的云南,腊肉和豌豆尖的四川,干丝的南京,肉饼的香河,龙井虾仁的杭州„„据说有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看到这个节目瞬间泣不成声的。他们无法理解那些在微博上喊着因为减肥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的行为和逻辑。

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对老夫妻日复一日地在种着芋头,而他们的子女早已离开这里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而我也注意到了在每一集中都提到了江浙地区的代表性食物,每次提及,都觉得异常熟悉和亲切。粽子,年糕,冬笋„„以前不曾在意的食物原来是这般珍贵和美好!同样,片中还描绘了一群香港老人,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做着他们最拿手的饭菜,聊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他们彼此搀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温馨和苦痛。美食在这里,显然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云南买了三十年的豆腐的朴素夫妻,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是生活清淡辛苦。妻子调皮说着丈夫又懒又笨,丈夫就吃吃笑笑地答一句:她全部都是优点。这样的人生,让人羡慕。

中国人爱这样的美食,其实就是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血脉,爱自己的土地。无论是米面还是豆制品,虽然南北风格迥异,差异巨大,但是却连贯着一样的传统,一样的根。无论是农民,渔民,牧民还是山民,都是一样原始,淳朴,勤劳,智慧,不怕繁琐,静心细致打磨。每一次收获中都饱含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奔波,每一道工序中都蕴含着魅力无限的智慧和想象,每一样成品中都承载着单纯质朴的满足和喜悦,还有那让人不禁黯然心痛的辛酸劳作和无怨付出。

三:人类和自然-永恒的课题

人类和自然的平衡才是最原始的和谐和平等。《舌尖》的核心观点即为美食理应是自然慷慨大方的馈赠,而不是现代社会贪婪无度地索取和破坏。人类理应对这样美好的馈赠心怀感恩,对大自然心怀敬畏,还有为自己对大自然的破坏感到愧疚和心酸。

所以在拍摄人们采集原始食材时,文案总不忘刻意提一句采集人如何尊崇自然的规律保护根系、菌丝、土壤和幼鱼。渣干湖渔民的“猎杀不绝”原则就是对自然的爱护,让人非常敬佩。紧接着是一位广西林姓的船长带着一批伙计在海上奋战了几天几夜,结果差点一无所获,原因是以往的过度捕捞造成了现在的资源枯竭。也许这样刻意的对比也是另一种善意的提醒吧!第7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也特意讲述了很多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但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现代人最容易缺乏环保意识,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的人们往往在无意识中以伤害自然为代价来获取短期利益,自然很快就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诫我们这样的行为是多么愚蠢,是需要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的!《舌尖》推崇的是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宣扬的是餐桌回归大地,美食回归自然。

四:拍摄背后的故事--我以我血荐轩辕

看豆瓣,发现《舌尖》其实还有第8集,讲的是镜头背后的故事。拍出一部如此充满人情味儿充满原始风格的好纪录片,自然离不开幕后的那些英雄们:导演,制片,策划,还有那扛摄像机,跋山涉水的人们。我不懂摄影的技术和原理,但我能从片中一些拍摄的角度和手法感受到那份用心和创意。从繁华的大都市到边远的深山村落,他们记录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更是细心地捕捉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人间故事。

我没有特意去追踪拍摄幕后的花絮和内幕,但我还是无意间发现了在第二集主食篇最后部分的过年家庭场景,就是白波的家,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的那个大家庭,看片头介绍时我发现白波本人就是《舌尖》的摄影师。显然,2011年的除夕春节,白波家庭不仅是在分享中国传统节日上的主食、过年的习俗以及家庭团圆的故事,不难分析其实他那一刻还是处在《舌尖》这个作品的拍摄过程中的。所以,更不要提那些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走街串巷,随船出海,半夜出动,寒冰拍摄等等过程的艰辛和付出。正因了这些人的真诚努力,我们有了--《舌尖上的中国》.

第三篇:思想汇报—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尊敬的党组织:

您好!这篇思想汇报,叙述的对舌尖上的中国这一七集纪录片的观后感,以下是我的汇报。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中国这是讲述了中国人民的饮食方面,体现出人们辛勤劳作得到了自然的馈赠;从而创造出不同的美味食物。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村,无论是大人、老人,还是小孩都有着同样的追求,那就是对美食的追求。这种追求足以让他们有制作出各式各样舌尖上的美食。

第一集讲述的是自然的馈赠: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料。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

中国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在浩若星空的历史长河中,美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对于美食的内涵,美食与人生的辩证关系,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关注。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了解到,每一种美食的产生都伴随着很多辛勤的汗水。世界上本没有这样许许多多的各种种类的食物,但通过我们这每一位劳动人民的手的修饰,都能以完美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不得不佩服人民的伟大,辛勤劳动的人民辛勤的付出,必然他们也将得到丰厚的回报,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在这部片子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

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每天早上九点来,一直干活到晚上,就这样,每年有九个月,为了挣一点钱,为了供孩子们上学,为了一家人的温饱。当我看到他们在接受采访时,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的朴实,那么真实,这是一个最基层人的生活,一年到头来可能都穿不到一件新衣服吗,这时再想想现在的我们,我感觉我们真的是太幸福了,有的人甚至幸福的有点忘乎所以了。而我们却不知道在遥远的那边却有一些人在为这些事情,为了一些在他们认为很丰厚的微薄的报酬而战斗在我们从来也没有想过的地方。所以我认为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在面食的上面,我最爱的就是兰州拉面,总是吃也吃不够,那个味道就是劲道。兰州人都说:自己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拉面开始的,这个有着一千多家拉面馆的城市,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拉面,是兰州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主食王者。一碗面从拉制到煮熟上桌,看似不到两分钟时间,但其背后却有着很深的门道。我想我就快成了兰州人了。一种面,可以把它转换成各种各样的美食,如饺子,刀切馒头,三色开花馒头,椒盐葱花卷,干炒牛河, 腊汁肉夹馍等等,好多的食品。

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

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每一次过年晚上吃饺子的时候我们都是那样挂着期待,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和期待,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我想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

在这部纪录片中还蕴含着有很多的知识,从每一个的角度去分析都能收获到果实。我相信中国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这七集纪录片能完美的诠释的,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现在的我们也要尝便各地的美食,让我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增一些知识。

xxxx年xx月xx日

汇报人:xxx

第四篇:愿每一颗星星都闪亮——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愿每一颗星星都闪亮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邓萍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

两颗突兀的小龅牙,一张看起来总没洗干净的脸蛋儿,一双时而呆滞时而清澈的眼睛,他就是地球上的一颗小星星Ishaan。他是一个学校里典型的“后进生”。他功课很差就连简单的字母都要写错,因此经常被罚跪在教室门口,他的父亲打他,骂他,觉得他没用。同学也嘲笑他,常常对他冷言冷语。唯有妈妈还爱他。最后Ishaan闯下的祸让家人实在无法接受于是他被送进了寄宿学校。Ishaan很伤心对任何事不在有兴趣,他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Nikumbh老师的出现改变了Ishaan,他发现Ishaan并不是学习不认真他只是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Nikumbh老师的帮助下Ishaan重新找回自信和快乐。在学校美术比赛获奖后,Ishaan情不自禁扑进Nikumbh老师的怀里,我相信小朋友那发自肺腑的拥抱是对一个老师最真挚、崇高的热爱。他们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彼此的尊重与信任。电影结局画面定格在这一个感人的而又意味深长的画面上,Nikumbh老师将Ishaan高高举起来了,不仅举起了他的读写能力更举起了他的自信举起了他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力量!观看电影时我一次次的落泪,被Nikumbh老师深深的感动,这是一位深爱孩子的老师,一位有智慧的老师。

电影结束了可我心里却一阵阵的疼,我想起了她小涵。我依然记得第一次见面时她短短头发下可爱的小脸上写满了胆怯与害羞。可实际的她是个“假小子”排队的时候总可以看到她脱离队伍,上课的时候基本是全程趴在桌上嘴巴里还不忘咬着点什么小玩意儿。下课就是满教室的疯跑。对于这种不安分的学生,老师当然是要帮助她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于是批评教育自然少不了。小涵也是个倔强的女孩子,对于老师的劝说她是全然不理会。从她那双带着不满的眼神里我深深的感到手足无措,只能是以“暴”制“暴”。可这一切却让小涵变得越来越顽皮越来越不听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其他同学说:“小涵说,自己没有爸爸。”这个消息让我意外,于是我把小涵请到了办公室问起了这件事。一提起爸爸小涵的眼睛里一下子蓄满了泪水。小涵说:“我爸爸从小就不要我,就离开了我和妈妈。”后来和小涵的妈妈交流了这件事才知道小涵从小就目睹了妈妈和爸爸不幸福的婚姻,在爸爸和妈妈的纷争中她成了无辜的受害者,小小年纪的她给自己披上了一身刺。我想到她在面对责备和惩罚时那挂着泪水却带着不满的眼神这都是她本能的在保护自己啊!她倔强的外表下是一颗脆弱的需要被疼爱的心。我自责我自以为是是在帮助小涵改正错误实则伤害了她年幼的心灵。

我的爱成了小涵的枷锁让她的生活充满了不安。我自以为是的爱让小涵的情况越变越糟。我也记得刚上一年级时一个同样行为很糟糕的小朋友说过:“我很喜欢邓老师,但是不知道邓老师喜不喜欢我。这简单的一句话像一击重拳击中胸口,让我难受了很久。

我班的孩子形形色色,有的聪慧,有的睿智,有的沉稳,有的内敛,有的活泼,有的调皮,有的迟钝。。。。。。面对这35个性格各异小朋友,我显然还不能胜任班妈妈的角色。我爱他们,我希望他们个个都能出类拔萃,人见人爱。带着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态我花了很多精力在他们身上。可当结果并不如我想时,我开始急躁,开始批评跟不上”大部队“的人。我觉得老师对你那么好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还在原地踏步呢?

看了《地球上的星星》从Nikumbh老师的身上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其实小朋友总有一片只有自己明了的世界,难过、快乐时都会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只是我们这群浮躁的成年人,最喜欢单枪匹马闯入那个世界,毁掉它,将小朋友硬生生地拉扯进我们无聊、复杂却冠冕堂皇“为你好”的喧嚣之中。从来没有去关注小朋友在他的秘密世界中是哭是笑。就像Ishaan的爸爸反复提到:“孩子会画画有什么用,将来他能靠画画维持生计吗?”我们一味用我们认为对的观念强加在小朋友身上。却忽略了小朋友自己的感受。优秀的学生是相似的,但有问题的学生确是各种各样的,这些问题的形成也是大不相同的。每一个老师都深爱她的学生,并且希望他的学生能有所作为。可有时我们使用的方法太一刀切,各种问题用同一方法简单的解决。因此小朋友的进步小,这不单单是小朋友的原因,我想那确实是我们的教育中缺少了那一份智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理智的爱应该是深刻的,不仅关注其智力,习惯,更关注其情感;不仅关注其表面行为,更关注学生的内心所想;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更关注他们的明天。也许我们得像Nikumbh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然后从根本处下手,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我可能没有办法让35颗小星星都整齐地出现在天空呈现繁星璀璨,但我能做的是让每一颗星星都闪亮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这个童年,充满了温情与真诚,充满了信任与自由;在这个童年,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并且拥有自己的梦想。35颗小星星,不求颗颗璀璨耀眼,只希望他们自己闪耀的光芒能照亮自己的梦想旅程。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青蛙跳田埂(体育)

一、教材的选择。

这次我进行的体育活动名称是《小青蛙跳田埂》。 选自南京教材中班《健康》一书中身体锻炼教育活动的第24课。

二、学情及教材分析。

我班幼儿在小班已经进行了一学年的赤足活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活动积极性较高,体质增强了,发病率也减少了。班上孩子都很喜欢跳,在这次活动前他们在模仿动物时已经对跳的动作要领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我把这次选择的教育活动设计成一个有故事情节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跳过25-30厘米宽的平行线。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青蛙的生长过程及生活环境知道得较少,所以必须在活动前丰富这些方面的知识。

三、活动目标

根据中班教材中的幼儿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为依据,结合本班幼儿的情况和动作发展水平,制定本次活动目标:

(1)在原有的基础上,准确地练习跳的动作。

(2)教幼儿学习跳过25-30厘米宽的平行线,发展幼儿跳跃能力。

(3)让幼儿知道小青蛙是益虫,能保护庄稼,大家都要爱护它。

(4)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灵敏,协调性及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

四、活动的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跳过25-30厘米宽的纸板(双脚并拢,两臂摆动同时屈膝半蹲,蹬地向前跳过纸板,轻轻落地)这次活动主要练习跳的动作要领,所以是重点。

(2)难点:动作协调地跳过25-30厘米宽的纸板。在掌握好跳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宽度,孩子的动作要做到协调自然是不容易的,所以定为难点。

五、活动过程(三个过程)

(1)开始部分(约3分钟):引起孩子的活动兴趣,要求精神饱满,积极愉快地参加活动,通过队型练习和纸板操。使幼儿上下肢及躯干部大肌肉群,关节,韧带得到活动,为基本部分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约17分钟,幼儿实际练习时间10分钟):经过开始部分的准备,孩子的情绪已经比较投入,所以此时进行动作分解练习效果最佳。教师要保证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幼儿充分地,自主地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增加幼儿练习的机会,同时注意掌握好运动的强度,密度,控制活动量适中,脉搏指数为1.51.6。

(3)结束部分(约3分钟):游戏后让大家一起分享劳动的喜悦,让幼儿在优美和谐的音乐声中慢慢放松身体,使原来兴奋的神经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游戏。

上一篇:钢铁废水处理技术下一篇:高温防暑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