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安全评价方法

2022-08-07

第一篇:第四章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

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从哪几方面进行分析,二是如何分析即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三是分析得出哪几方面的结论

一从哪几方面进行分析。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 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而隐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隐患的概念就是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由此,我们对自查出来的隐患进行分析就要从三方面进行:

(1)涉及人的因素问题。人的安全因素问题采用的术语有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不安全行为一般指明显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直接导致事故发生。例如,生产现场不戴安全帽发生事故、不断开电源就带电检修而发生触电事故等。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例如,合错了开关使检修中的线路带电等。不安全行为、人失误可能直接造成事故,也可能造成物的因素问题,进而导致事故。例如,戴手套擦拭运行中的转动设备,发生人身伤亡事故;超载起吊重物造成钢丝绳断裂,发生重物坠落事故。

(2)物的因素问题。物的不安全因素可以概括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物的故障(或失效)。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机械设备、物质等明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例如没有防护装置的转动设备、裸露的带电体等。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往往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称作缺陷。物的故障(或失效)是指机械设备、零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物的故障(或失效)可能直接引发事故。例如,电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管路破裂使高温高压蒸汽泄漏等。有时一种物的故障可能导致另一种物的故障,最终造成事故。例如,压力容器的泄压装置故障,使容器内部介质压力上升,最终导致容器破裂;锅炉汽包水位计、报警装置、联锁保护引起汽包满水、缺水事故。物的因素问题有时会诱发人的因素问题;人的因素问题有

时会造成物的因素问题,实际情况比较复杂。

(3)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安全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保护措施如生产现场的护栏、高空操作平台等)。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因素问题或人的因素问题。例如,潮湿的环境会加速金属腐蚀而降低结构或容器的强度;工作场所强烈的噪声影响人的情绪,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发生人失误。企业的管理制度、安全保护措施不完善,可能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误。

二是如何分析即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

对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价,要依赖于安全分析技术。通常安全分析技术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类型。定性分析能够找出系统的危险性,估计出危险的程度;而且定量分析可以计算出事故发生概率。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用哲学的方法来看,定性分析是感性认识,定量分析是理性认识。一般说来,定性分析只解决是什么(或者怎么样),定量分析却要解决有多少(或者什么程度)。

通过实际的例子理解一下:比方说通过一定的方法分析出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这就是定性分析,而如果确定出该溶液的pH值,这便是定量分析。

再通过实际的例子理解一下:

草原上有一群动物在吃草,你靠近观察分析,分辨出那是马群而不是牛群,这是定性分析.

你再数了一下牛脚或牛屁股的数目,推断出牛共有38头,这是定量分析.)对于我们安全性评价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来说,量化打分即为定量分析,隐患分级治理为定性分级整改。系统安全分析的具体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故障树分析(FTA)

该方法于1962年起源于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它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定量计算,能全面地对系统危险性进行辨识分析及预测评价,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又称故障树分析或事故逻辑树分析。 故障树是一种演绎地表示故障事件发生原因及其逻辑关系的逻辑树图。上下层故障事件是结果原因关系,它们用逻辑“与”“或”关系连接。最后形成一棵倒立的树状图形。

故障树分析一般要经历资料收集准备、事故树编制、定性定量分析、预防措施制定几个阶段。

(2)事件树分析(ETA)

ETA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工程的决策论。与FTA恰好相反,该方法是从原因到结果的归纳分析法。其分析方法是:从一个起因事件开始,按照事故发展过程中事件出现与不出现,交替考虑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然后再把这两种可能性又分别作为新的起因事件,坚持分析下去,直到分析最后结果为止。其特点是能够看到事故发生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各事件都要按条件概率来考虑,即后一事件是在前一事件出现的情况下出现的,后一种事件选择某一种可能发展途径的概率是在前一事件做出某种选择的情况下的条件概率。

(3)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PHA应用于系统安全程序计划的初始阶段或形成设计概念的时候。其目的在于在系统开发的初期阶段,去辨识系统内原有的主要危险因素,确定事故的危险性等级。应用PHA分析方法,首先要把明显的或潜在的危险性调查清楚,然后研究控制这些危险性的可行性,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系统中安全检查表是PHA分析常用的方法。如果在系统开发的初期阶段应用了PHA时,就可以避免在以后因对安全因素考虑不周而返工,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从而能确保系统安全性方面的经济效益。

(4)安全检查表分析技术(SCL)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由于这种检查表可以事先编制并组织实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5)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FMEA是一种归纳分析法,主要是在设计阶段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元件、组件、子系统等进行分析,找出它们所能产生的故障及其类型,查明每种故障对系统的安全所带来的影响,判明故障的重要度,以便采取措施予以防止和消除。FMEA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

如果对某些可能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故障类型单独拿出来分析,称为致命度分析(CA)。FMEA与CA合称为FMECA。FMECA通常也是采用安全分析表的形式分析故障类型、故障严重度、故障发生频率、控制事故措施等内容。

(6)安全操作研究(OS)

安全操作研究亦称为可操作性研究(Operability study ,简称OS)。它是由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开发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及操作控制中的偏差,分析各种偏差的原因及对系统的影响,针对其后果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安全操作研究的特点是由中间的状态参数的偏差开始,分别向下找出原因,向上判明其后果,所以是从中间向两头分析的一种方法。

以上是常用到的一些安全性评价方法,对于我们基层单位安全性评价来说,不必拘泥于现有的安全评价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改造现有评价方法,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法,甚至发明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评价方法,达到摸清本部门安全底数的目的。

另外,在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分析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要把管理作为评价的重点。安全性评价需要查评人、物、环境和管理等方面的危险因素,但管理是渗透到人、物、环境各方面

的,而且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消除人、物、环境的危险因素或使危险因素受控,再加上人、物、环境中存在着很多不可能直接查评的问题,因此,查管理往往就成了查评危险因素的切入点和手段,而且对人、物、环境等方面查出的具体危险因素一般都要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管理上的漏洞,才能对改进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安全性评价不是单纯的技术诊断,单纯技术而不问管理可能使安全性评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对重大隐患特别分析。对我们的一些基层单位、生产车间而言,可能没有力量进行全方位的量化评价,因此评价要有侧重点,对关键设备、关键(危险)部位,特别是对于查评出来的一些重大隐患,一定要进行深入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发现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措施、明确责任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订应急预案。

三是分析得出哪几方面的结论

总之,安全评价一定要针对本单位、本部门的自身情况,通过对本部门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管理因素系统的分析与评价,摸索出预防事故的规律性,得出安全性评价综合分析报告。报告要包括本部门哪些方面安全基础较为薄弱,薄弱到什么程度,哪些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是什么,针对不同等级的隐患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加以防范。

四、明确查评责任、规范查评人员行为、严格查评步骤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最终结论性报告,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对部门安全基础情况薄弱环节的认定准确与否,更重要的是其评价结果是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依据。因此,各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内部安全评价质量保障机制,从安评细则的修订、学习、分解到班组自查汇总和车间(专业)量化打分、定性评价到最终得出评

价报告结论等等,都要建立自我检查、自我约束机制,规范查评人员行为、严格查评步骤,坚持“谁查评、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从程序上、制度上为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把好关。

第二篇:尿素装置安全评价方法探讨

王宏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730060)

摘要:介绍了尿素装置的安全评价方法,简述了重大危险源辨识以及安全现状评价方法的选择,提出了通过安全评价,找到尿素装置存在的问题,给出隐患整改对策措施及安全管理建议。

关键词:尿素; 安全; 评价; 危险

Safety Assessment of Urea Unit discussions

WANG Hong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Lanzhou 730060 ) Abstract: Describes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urea plant, outlining a maj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 of choice, made by safety assessment, to find the problems urea plants are given correc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safety hazards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urea; safety; evaluation; risk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可以全面了解装置的安全生产现状,查找和整改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安全生产水平,为以后的安全生产管理、隐患整改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程序主要是:首先进行现场调研,根据现场实际,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查找隐患,并分析隐患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预测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其次针对危险、有害因素及现场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现场设施、装置、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评价,查找隐患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然后与被评价单位交换意见,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最后编制报告,汇总前阶段的工作,整理、归纳安全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安全角度提出评价结论与建议,完成评价报告的编制。 1.装置简介

尿素装置主要工序有二氧化碳压缩工序、尿素合成和高压回收工序、中低压甲铵分解和回收工序、尿素浓缩及造粒工序、工艺冷凝液处理工序。整个装置工艺特点:配有与合成塔等压的氨气提塔,氨气提分离出的NH3和CO2,在合成压力下冷凝返回合成塔,其冷凝热可以产生低压蒸汽;尿素合成采用较高NH3/CO2,高NH3/CO2减轻了设备腐蚀,钝化空气量得以减少,从而减少了放空气中的氨损失和爆炸危险;在合成回路中采用液氨为动力的喷射器来循环甲铵,节省投资,运行稳定;气提塔使用钛材,允许在200℃条件下操作,提供了高压回路分解效率;设立中低压两段未反应物回收,操作弹性大。

前期调研时,还需检查消防设施和水、电、气公用工程及仪表、质量检验等非生产性单元,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也在调查研究和评价之内。 2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1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 1999版),尿素装置的尿素合成单元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单元,装置内的吸收、蒸发单元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单元。由《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尿素装置内爆炸危险区域大部分为2区。尿素合成在高温高压下运行,而高温下尿素对设备的腐蚀非常严重,一旦设备发生腐蚀穿孔,造成可燃物料的泄漏,极可能发生火灾、爆炸。

分析过程包括主要物料危险因素分析和工艺过程危险因素分析,工艺过程由①压缩单元、②高压合成单元、③分解单元、④蒸发、造粒单元组成。

重点区域主要设备危险因素分析包括①压缩机房、②高压合成区、③CO2汽提塔、吸收塔。

其它危险因素分析包括高处坠落、机械伤害、高压管线震动、触电、 静电危害、检维修作业危险因素分析、雷击等。

职业病有害因素分析包括毒性危害、噪声危害、高温危害、低温危害、电离辐射危害。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包括气温的影响、湿度影响、风沙影响、地震的影响。 根据装置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可知,可归纳出本装置的重点危险岗位及其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详见下表:

重点危险岗位及其主要危险、危害特征表

序号

1 2 3 4 危险岗位名称 合成岗位 泵房 尾气吸收岗位 尿素蒸发岗位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火灾、爆炸、噪声、中毒 火灾、爆炸、毒性、噪声 火灾、爆炸、高温、高处坠落、中毒 火灾、爆炸、高温、高处坠落

2.2 重大危险源辨识

石油化工装置在危险物质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尤其在某些工艺单元和储罐区,危险物质集中且量大,一旦发生爆炸火灾,其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及爆炸火球热辐射破坏、伤害作用极大,并且危害范围大,极易导致次生灾害。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的规定和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对化肥厂52万吨/年尿素装置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包括生产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如压力管道、长输管道、公用管道、工业管道、锅炉(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 3.安全现状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固有危险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及事故灾害预测:

(1)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的最有效工具是安全检查表。它是为检查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制定的问题清单。为了使检查表能全面查出不安全因素,又便于操作,根据安全检查的需要、目的、被检查的对象,可编制多种类型的相对通用的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决定其应用的针对性和效果。安全检查表必须包括系统的全部主要检查部位,不能忽略主要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应从检查部位中引伸和发掘与之有关的其它潜在危险因素。每项检查要点,要定义明确,便于操作。安全检查表的格式内容应包括分类、项目、检查要点、检查情况及处理、检查日期及检查者。通常情况下检查项目内容及检查要点要用提问方式列出。检查情况用“是”、“否”或者用“√” “×”表示。

安全检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各生产设备设施装置装备的安全可靠性,各个系统的重点不安全部位和不安全点(源);主要安全设备、装置与设施的灵敏性、可靠性;危险物质的储存与使用;消防和防护设施的完整可靠性;作业职工操作管理及遵章守纪等。检查要突出重点部位的危险因素源点及影响大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按一定格式要求列成表格。检查表的内容应符合专业安全技术防护措施要求。

(2)危险度评价法

危险度评价法是对装置各单元和设备的危险度进行分级的安全评价方法,是随着我国安全工作的发展从日本引进并经简化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评价、分析装置或单元的“介质”、“容量”、“温度”、“压力”、“操作”等5个参数而对装置或单元进行危险度分级的,进而根据装置或单元危险程度而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3)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以以往的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能量和现行的安全防护措施的状况为依据,以单元重要危险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释放出危险性潜在能量大小为基础,同时考虑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确定危险等级。还对特定物质、一般工艺及特定工艺的危险修正系数,求出火灾爆炸指数。定量的对工艺过程和生产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危险逐步推算进行客观的评价。再根据指数的大小分成几个等级,按等级的要求及火灾爆炸危险的分组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故障树分析法(FTA)

把系统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事故(称为顶事件)作为分析起点,将导致事故原因的事件按因果逻辑关系逐层列出,用树性图表示出来,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途径及发生的概率,找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各种方案并优选出最佳安全对策。FTA法形象、清晰,逻辑性强,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

(5)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HAZOP分析对工艺或操作的特殊点进行分析,这些特殊点称为“分析节点”,或工艺单元/操作步骤。通过分析每个“节点”,识别出那些具有潜在危险的偏差,这些偏差通过引导词或关键词引出。一套完整的引导词用于每个可认识的偏差而不被遗漏。

运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分析方法,可以查处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能以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确定设备、装置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4.安全评价报告

根据上述安全分析,最后做出定性、定量评价结论,评价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区域规划与厂区总体布置、工艺装置安全评价、工艺设备安全评价、中间储存设施安全评价、电气设施安全评价、仪表自控设施安全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安全评价、消防设施安全评价。

根据以上安全评价找到尿素装置存在的问题并汇总说明,给出隐患整改对策措施及安全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宏亮,孙志国,王元庆.氨汽提尿素工艺高负荷稳定运行技术改进. 氮肥技术,2009;30 (3):40-42 [2] 周泉水,郑必超,廖定友.尿素合成塔防爆技术改造及安全使用管理. 化肥设计, 2008;46(5):44-46 [3] 李虹.尿素合成过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探讨. 川化, 2008,2:8-11 [4] 张永平,张永文,孙峰.我国安全评价方法使用现状及思考.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27:6828-6831 [5] 方兴龙,颜事龙,周梁.基于道化学法的化工安全评价——以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1830‖合成氨装置为例. 矿业科学技术, 2006;34(3):6-8 [6] 何华刚,裴先明.化工安全评价价探讨.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3;10(1):56-59 附:

作者简介:王宏(1972 – ),男,甘肃秦安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电话:18993189258,email:hwmjlb@126.com 邮编:730060 通信地址: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西区石化实训中心

第三篇:【高压设备安全距离】生产设备(高压)安全评价的方法

【高压设备安全距离】生产设备(高压)

安全评价的方法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高压设备安全距离】生产设备(高压)安全评价的方法》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生产设备(高压)安全评价的方法

生产设备安全评价的方法

以高压气体设施的安全评价为例。本评价方法适用于高压气体制造车间或工厂设施的安全评价。因为高压气体设施一般是隔离操作或自动化程度较高,涉及到人机界面的问题有些特殊性,所以特别列出作一介绍。该评价方法从高压气体设施的设计、运行和安全管 理各方面考虑防止高压气体设施发生事故。

一、设备安全评价要点

高压气体设施本身技术复杂,运行条件特殊。为此,在这类设施中,操作人员应首先排除人机界面的危险性。虽然自动化程度提高,但最后还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判断。所以对设施还必须考虑安全措施。评价内容有 :

(1) 安全标志;

(2)仪表和操作显示判读方法;

(3) 阀门及管线(包括安全阀等);

(4) 警报系统。

具体评价要点如下:

1.安全标志

对安全标志的张贴有如下要求:

(l) 有关场所应张贴安全标志

(2) 标志的尺寸大小,在可见距离内应能看清

(3 〉标志应安在设备容易看到的位置

(4) 标志应简单明了,即使外面来的人也容易看懂

(5) 同一系列的标志应按同一原则制订,形状、尺寸和涂色应有一定的规

2.仪表和操作 :

对仪表及其操作提出以下要求 :

(1) 仪表盘的操作要求 :

①仪表盘上的仪表布置应按统一规定

②视线和仪表盘面应垂直

范文TOP100③照明不能在仪表盘的玻璃上形成反射,应该把光源安装在使仪表容易看清的位置

④重要仪表或需要频繁观察的仪表应安装在容易看到的地方

(2) 仪表的操作要求 :

①仪表盘数值精度,应使操作者能很快读出

②仪表的量程应合乎要求

③从仪表读出的单位能直接应用,原则上不要再进行换算

④压力、流量和温度仪表应有上、下限和正常值的标记

⑤仪表刻度的增加方向,原则上是由左到右、由下到上

(3) 操作机器的要求 :

①重要的或频繁操作的机器应具备良好的操作位置和简单的操作方式

②操作机器应易于辨别操纵哪些系统,可用分组方式或用涂色加以区别

③紧急按钮、开车的停车按钮等应有明显区别,避免产生误操作

④在操作机器上应装置防止于部偶然触及按钮的装置

(4) 仪表指示计的操作要求 :

①操纵器和有关仪表应相互对应,按操作程序布置

②操纵器的动作方向原则上应和仪表指针的动作方向一致

③如操纵器会对仪表发生影响,则应把仪表装在不受干扰的地方

④如操纵器和仪表装得很近,要注意使操作人员的手部不易碰到开关按钮

⑤为防止主要机器误操作,应设置联锁回路

⑥控制仪表应对调节计和开关方向和开度等输出情况有明确的表示方法

2.仪表和操作 :

对阅门与管线的要求是 :

(1) 对阅门的要求 :

①需要紧急操作的阀门应设在容易操作的位置

②紧急或重要的阀门的手轮要用不同的色彩涂色,表示操作方向和开关状态,如紧急时开、紧急时关或正常操作等

③阀门的开关方向要明确,主要阔门的号码牌开关牌( 运行时开或运行时关)要有明确的标志

④检修工作中用的切断阀,要按规定装设色盲板或加锁

⑤调节阅扳动阅门子轮时,应使操作人员便于操作,一般要保持正面或向下的操作方式

(2) 对管线的要求 :

①重要管线要涂色加以区别,见 GB7231-1987《工业管路法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

②管线上要标明管内流体名称和流动方向

2.仪表和操作 :

对警报设施的要求如下:

(1) 警报器要设置在操作人员值班地点,如仪表室

(2) 警报的声音应保持适当的音量和音色,以便于分辨清楚

(3) 警报应能辨清设备机械发生何种异常情况

(4) 一种机器有多种警报方式时,应有一定的区分标准,以便于弄清

(5) 警报灯应设试验按钮,定期试按以确定它是否能正常动作

二、操作运转

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和误判断是造成高压气体设施重大事故的原因之一。为了防止发生 误操作情况,除应从仪表和机器的布置等硬件方面考虑外,还应同时从培养操作人员的判断能力和水平等软件方面考虑。思想汇报专题其评价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

(1) 操作方法;

(2) 操作规程;

(3) 教育训练。

三、环 境

人的能力是否能充分发挥与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为不使操作人员的辨别、判断活动能力受到影响,必须对光、照明、色彩、噪声、通风、湿度、温度等状况加以考虑。此外还要注意通道、地面、操作间的行走畅通和文明整洁。对上述环境内容应区别以下几种场合,分别确定评价内容的侧重点 :

(1) 对仪表室内的环境要求;

(2) 对操作现场的环境要求;

(3) 对设备布置与现场环境的要求。

四、维护检修

设备维护检修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转的重要措施,进行维护检修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设备和机器的磨损、老化等劣化倾向,及时进行维修,就可达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目的。同时,从事故的发生阶段看,发生在维修阶段的各类事故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在评价内容中也应强调突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1) 维护部门的职责:维修工具、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设备维修档案,维修时与运转部门的协调与联系,及维修部门与运转部门的分工、各自的职责等。

(2) 安全检查的有关内容: 设备运转日志,设备维修状况检查表,巡回检查路线、次数,重点危险部位日常自检记录,设备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技术措施,紧急时所用的安全设备的保养、整理和定期检查制度等。

以上就是《【高压设备安全距离】生产设备(高压)安全评价的方法》的范文全部内容,讲的是关于操作、要求、仪表、评价、设施、人员、设备、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收藏。

第四篇:《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网络监测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网络监测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网络监测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评价方法》是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5年下达的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制定项目,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承担,参与单位包括北京匡恩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利时集团、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单位。 1.2 主要工作过程

1. 2015年5月到6月,联系各个参与单位,进行任务分工和任务组织;研究现有国内外工控安全相关标准,分析各自特点,学习借鉴。 2. 2015年7月到8月 调研国内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现状,学习、研究、讨论国内外相关的标准及研究成果, 确定并编写总体框架。 3. 2015.8-2015.12 编写标准初稿,在工作组内征求意见,根据组内意见进行修改。 4. 2016年1月,向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崔书昆老师和王立福老师、石化盈科等行业用户、和利时等工业控制设备制造商、公安3所等科研院所、长城网际等安全厂商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多次修改。 5. 2016年1月,标准编制组召开第一次研讨会,根据专家在会上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 6. 2016年5月,标准编制组在“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标准和技术专题研讨会”介绍了标准草案,听取了来自轨交、石化、电力、冶金、制造业、汽车等行业专家对标准草案的意见并根据专家在会上和会后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 7. 2016年6月,标准编制组召开专题研讨会介绍了标准草案,并根据专家在会上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 8. 2016年10月,在信安标委举办的成都标准会议周上,项目组就本标准研制情况在会上做了汇报,经组委会成员投票,同意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 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 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研究与编制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通用性原则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诸多标准,包括:《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安全:网络与系统信息安全》系列标准(IEC 62443)、《推荐的联邦信息系统和组织的安全控制措施》(NIST SP 800-53)、《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指南》(NIST SP 800-82)和《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控制应用指南》,既确保标准科学性,又使得标准内容符合我国国情。

(2)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

标准规范是对实际工作成果的总结与提升,最终还需要用于实践中,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做到可操作、可用与实用。为此,在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起草组广泛征求行业用户意见。所涉及的工业控制协议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领域的,也允许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新的工业控制协议。 2.2 主要内容

本标准以工业控制网络监测系统的安全功能要求为研究目标,研究工业控制系统的技术架构特点、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面临的安全威胁,确定需要监测分析的工业控制协议和监测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主要内容为针对工业控制网络监测系统开展产品安全等级划分、监测技术要求、安全保证要求、测试评价环境及要求、安全保证测试等,从而规定了工业控制网络监测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三、 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工业控制系统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一系列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包括电力电网、轨道交通、石油化工以及核工业等。网络攻击破坏工业网络信息系统的同时,将极大威胁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导致国家经济、国防等遭受重大损失。对于工控控制网络内的安全事件进行收集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或遭到入侵的迹象,并依据既定的策略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工业控制网络监测是工业网络动态安全的核心技术,其相关设备和系统是整个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对网络环境下日新月异的入侵事件和过程做出实时响应。工业控制系统特点决定了其安全产品需满足高可用性、不频繁升级、低时延、兼容众多工业私有协议、适应严酷工业现场环境等特性。因此工业控制网络监测系统设计需要兼顾工业应用场景与控制管理等多方面因素,以优先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业务连续性。

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是在深入研究国外工业控制系统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国内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广泛听取了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本标准编制期间调研和分析了国内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和安全现状,研究和分析了国外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体系相关文件和标准,内容包括对网络监测系统的安全功能要求和系统自身安全要求。安全功能要求包括安全事件监测、安全事件响应、安全策略配置和安全事件审计;自身安全要求包括产品管理、产品可靠性、系统维护、访问控制和通信安全。本标准是针对用于各行业的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监测系统给出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工业控制网络监测系统设计、开发及测评。

四、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本标准在编写时参考了GB/T 20275-2006 信息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GB/T 26269-2010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 GB/T 26268-2010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测试方法等相关标准。

五、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的编制,要与《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控制应用指南》等相关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标准协调一致,提供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领域的实施层标准指导。

六、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详见标准意见汇总处理表。

七、 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八、 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本标准作为国家工业控制系统相关标准体系的一部分,在具体实施时建议与管理、评估类标准配合实施。

九、 其他事项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标准编制组 2016年11月

第五篇: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技术涉及面广的工作,必须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为了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国家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实行资格审查制度。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和条件。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具有法人资格,对评价结论承担法律责任;应当具有合理的专业人员配臵,熟悉国家环境政策,能够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应当具有一定数量符合要求的专职技术人员。同时,为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行为,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国家还实施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管理。

第一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确立和沿革

我国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的最早规定见于1986年3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指出了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要求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并按照证书规定的范围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同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管理要求。

一、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阶段

1986一1989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分为综合证书和专项证书两种。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都有权核发评价证书,两级核发、两级管理。持综合证书的评价单位可以在全国承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持专项证书的评价单位只能按证书限定在本地区、本行业范围内承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全国有1 500余个单位获得评价资质。持证评价有效地规范了评价市场,有利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但当时具有综合证书评价资质的单位大都是高等院校、环境保护科研单位,一些设计、研究单位,虽然技术力量雄厚、业务水平高,也只能获得和专业有关的专项评价证书,从长远发展看,制约了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二、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阶段

经过3年的试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89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正式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中详细规定了评价证书的等级、申请证书的条件和程序、持证单位的职责及其考核办法等,并将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的综合证书和专项证书改为甲级证书和乙级证书两种。甲级证书单位可以承接全国范围内各种规模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乙级证书单位可承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人民政

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甲级证书单位的核发权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乙级证书单位的核发权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对评价单位的资质要求,强调是事业单位,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有权申领甲级证书;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各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只能申领乙级评价证书。

评价证书分级后,一批有能力的单位获得了甲级评价证书。全国共有’700余家单位分别获取甲级评价证或乙级证书,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环境影响评价队伍但由于评价资质受到单位批准机关的级别限制,不是以技术能力为判定标准,仍不够合理;评价单位工作范围又没有了限制,体现不了专业特长,不利于发挥技术优势。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核发评价证书,也不利于控制评价单位数量和保证评价单位质量。

1998年11月,国务院253号令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国家法规的形式首次明确规定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并规定资格证书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发;评价证书要规定评价的等级和范围;并授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据此制定具体办法。

三、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阶段

依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和授权,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9年3月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对当时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进行整顿,取消了一些不符合条件的评价单位的评价资质。根据国务院领导要求评价单位“少而精”的精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按照分级原则和专业特长,重新核发了评价证书,并予以公布。为了满足工作需要,在乙级证书中增设了环境影响报告表一类。由于按建设项目类别划分了工作范围,更有利发挥评价单位特长,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更有保证。此后,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环保总局于2001年和2004年分别开 展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评价单位定期考核,并在此期问,加大了对各单位日常工作的监督力度,查处了几批工作质量差、有违规行为的单位,进一步规范了行业秩序和从业行为。

同时,在评价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基础上,为了强化环评工作的责任,进一步推动环境影响评价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人事部于2004年2月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提出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的机构必须配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人员资质管理都迈上了新台阶。

第二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

实行资格审查,是对从事特殊行业或职业的单位或个人实行的一项管理制度,多年实践表明,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管理是规

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为了提高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评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避免不具备环境影响评价能力的单位承接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切实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规定: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九条规定:

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质证书,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评价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资质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已取得资质证书的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名单,应当予以公布。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条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

构。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

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已经颁发资格证书的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名单,应当定期予以公布。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

上述条款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要求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单位承担,个人不能承接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技术涉及面广的工作,依靠个人的力量和专业水平,不可能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需求和工作质量。

(2)授权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条件和管理办法。从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否则不可以承接环境影响评价业

务。颁发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是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利,其他任何机关都无权颁发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3)资质证书分等级和限定评价范围,评价单位必须按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评价范围开展评价工作,并应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负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出结论,它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综合审批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此项规定是为了防止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工作敷衍塞责或是弄虚作假,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客观公正和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与对违规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处罚条款是相呼应的。

(4)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是咨询服务性质,因此,其收费应接受国家价格管理部门的监督。

(5)要公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名单。这是对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是为了有利于建设单位全面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资质等级和评价范围等有关信息,以便自主选择适当的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评价单位。同时,向社会公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名单,也可让社会公众进行监督。

(6)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审批部门有任何利益关系,保证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单位的独立性、公正性,不依附行政机关的权力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不会影响行政机关的公正审批。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建设单位有权自主选择为其服务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只要所选择的机构具有相应资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加以限制和干预。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提法有所不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用的是“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而晚四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用的是“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这体现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性质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环境影响评价被确定为咨询服务业,并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出现,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咨询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咨询服务机构也呈现多元化。因此,称为“环境影响评价服务机构”既体现市场经济的特点,也体现了其咨询服务的行业特点。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对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申请条件

和申请程序、资格证书的管理与审核、违规评价机构的处罚等进行l『规定。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分级

1.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条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等级,两个级别主要根据持证单位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确定。无论是甲级评价资格机构或乙级评价资格机构,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

(1)要具备法人资格,这是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作为环境咨询市场准入的先决条件,也是与建设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合同和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起码条件。

(2)在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内设臵有专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部门,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具有健全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这是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条件。

(3)要能够独立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主要污染因子的调查分析和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预测,有能力开展生态现状调查和预测,有分析、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报告、监测数据的能力,能独立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同时具备专职从事工程、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等工作的技术人员,配备有与业务范围一致的专项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绘图设备。这是人员条件、办公设备条件和工作能力条件,是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各专业工作及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是报告表的重要条件。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分级

在技术力量配备方面,甲级评价机构至少应配备4名高级技术职称和6名中级技术职称的专职人员,且最少有6名专职技术人员具有从事3年以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

乙级评价机构至少应配备6名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职人员。乙级限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机构,可适当降低要求。人员配臵不完全具备乙级评价证书资格要求的申请机构,因工作需要,可以申请只开展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业务的乙级证书。

无论是甲级评价机构还是乙级评价机构,其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会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和相关标准会不断更新,要想达到熟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不断参加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培训和接受相关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工作范围的划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工作范围是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允许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范围;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不受限制。评价工作范围包括评价的环境影响要素和行业类别两部分。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及对环境影响的不同,环境影响要素划分为10种,行业类别划分为18个行业。围承揽环境影响评价业务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将会受到处罚。

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的申请和审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的申请包括四项内容的申请:

(1)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申请;

.

(2)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工作范围的调整申请;

(3)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晋级申请;

(4)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更名申请。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相关申请,必须由申请机构提交申请,呈报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管理部门,即IN家环境保护总局。

对各类资质申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统一时间进行受理和审批,申请的审查坚持严格和公正的原则,并采取综合考评的形式,不仅包括材料审查,而且结合专家评议和现场考察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申请机构的有关情况后择优选择。符合规定条件的,颁发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对环境影响评价持证单位按行业和环境要素划定业务范围,主要依据其单位性质、特点、工作业绩、业务能力、人员配臵及相关条件来审核确定。持有甲级评价证书的单位,可以按照评价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承担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持有乙级评价证书的单位,可以按照评价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承担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持有乙级限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单位,可以承担编制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

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持有单位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时,仅可在批准的行业中从事批准的环境影响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任何超越行业范围和要素范围承揽环境影响评价业务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将会受到处罚。

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的申请和审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的申请包括四项内容的申请:

(1)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申请;

.

(2)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工作范围的调整申请;

(3)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晋级申请;

(4)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更名申请。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相关申请,必须由申请机构提交申请,呈报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管理部门,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对各类资质申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统一时间进行受理和审批,申请的审查坚持严格和公正的原则,并采取综合考评的形式,不仅包括材料审查,而且结合专家评议和现场考察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申请机构的有关情况后择优选择。符合规定条件的,颁发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对环境影响评价持证单位按行业和环境要素划定业务范围,主要依据其单位性质、特点、工作业绩、业务能力、人员配臵及相关条件来审核确定。持有甲级评价证书的单位,可以按照评价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承担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持有乙级评价证书的单位,可以按照评价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承担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持有乙级限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单位,可以承担编制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持有单位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时,仅可在批准的行业中从事批准的环境影响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任何超越行业范围和要素范围承揽环境影响评价业务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将会受到处罚。

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的申请和审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的申请包括四项内容的申请:

(1)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申请;

.

(2)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工作范围的调整申请;

(3)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晋级申请;

(4)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更名申请。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相关申请,必须由申请机构提交申请,呈报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管理部门,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对各类资质申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统一时间进行受理和审批,申请的审查坚持严格和公正的原则,并采取综合考评的形式,不仅包括材料审查,而且结合专家评议和现场考察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申请机构的有关情况后择优选择。符合

规定条件的,颁发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四、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管理与考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规范使用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签订评价合同时,必须标明评价证书的级别和编号。在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中,还应将评价资格证书的缩印件附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同时附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评价资格证书缩印件应加盖评价机构单位公章。评价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按规定填写“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工作业绩记录表”,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抄报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时抄送本行业主管部门。评价单位在机构或人员发生调整或变化时,必须及时向国家环保总局报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组织对评价单位的评价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分定期考核和日常检查。

评价单位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是咨询服务性质,因此,其收费应接受国家价格管理部门的监督。同时,为了方便建设单位自主选择适当的评价单位,并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定期公布评价单位名单。一般是在每年的受理申请和调整后,公布新颁发资质、调整、晋级及更名的评价单位名单。

五、环境影响评价的收费管理

1.收费的法律依据及变化

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最早的法律依据是198l发布的《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198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办法中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费用,实行按工作量收费的原则,并从可行性研究费用中支出。1989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局、财政部、国家物价局发出《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与方法(试行)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费用从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费用中列支,提出了收费项目,并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收费标准。1992年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发出《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对1989年开始试行的收费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确认,并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属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收费性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文,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性质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并且由价格部门进行管理。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环境影响评价属逐步对外开放的咨询服务市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性质必将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并且由价格部门进行管理。

2.现行收费的依据及性质

2002年1月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

规范环境影响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是现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的依据。该通知在调查全国各地方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的需要,提出了收费标准。同时通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咨询服务性质,确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属于中介服务收费,并要求遵循市场经济下服务价格收费的公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按照该通知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以基准收费价为基础,可以在上下209,0的幅度内调整。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的两种方式

(1)以建设项目的估算投资额为计费基础,并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和内容,采取按估算投资额分档定额方式计费。此种方式的收费可以有两个系数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即行业调整系数和环境敏感程度调整系数。

(2)对于不便采取按估算投资额计费方式的,采取按咨询服务工日计费。这种收费方是根据投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层次不同,进行核算。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管理

从1990年开始,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开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政策法规和技术的业务培训,颁发岗位培训证书。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根据我国对专业技术人员“淡化职称,强化岗位管理,在关系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岗位大力推行职业资格”的总体要求,人事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2月16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

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规定从2004.年4月1日起在全困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 师职业资格制度。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是要对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进行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是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偏差和失误,可能会影响到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是为了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强化环评责任,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和公众利益。

二、申请报名参加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条件

申请报名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的

*大专学历需要7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历; *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需要5年的工作经历; *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需要2年的工作经历; *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博士学位,需要1年的工作经历。 2.取得其他专业的

*大专学历,需要8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历;

*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需要6年的工作经历; *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需要3年的工作经历; *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博士学位,需要2年的工作经历。

三、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主要规定

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三个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中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作出了如下主要规定:

(1)国家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管理。

(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1次。

(3)人事部组织专家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和试题。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对考试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确定考试合格标准。

(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合格,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

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5)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定期登记制度。登记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前,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再次登记。

(6)国家环保总局或其委托机构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机构。人事部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登记和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7)凡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和环境保护验收的单位,应配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应在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中,以该单位的名义接受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业务。

(8)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活动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的各项规定,坚持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恪守职业道德。

(9)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可主持进行下列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价;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

*环境保护验收;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对其主持完成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工作的技术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法律责任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条款规范的“为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就是指有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评价单位。评价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评价单位不负责任或弄虚作假的行为可能各不相同,如:

(1)原始数据作假,如气象资料、水文、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工业污染源源强等,未按技术导则规定实测或任意修改;

(2)故意隐瞒与规划的不一致和受影响的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如:自然保护区、水源地、居民稠密点等);

(3)模式计算中参数选择不当,计算结果错误;

(4)评价结论和评价结果不相符或评价结论中故意模糊、掩盖环境问题。

上述情况出现,是评价单位不负责任还是故意弄虚作假,有时判断比较困难,《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评价单位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其法律责任是一样的。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有上述违法行为,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降低其评价资质等级。持甲级证书单位可降为乙级证书,或降为只能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情节严重的可直接吊销其资质证书,取消其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资格。在降低评价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评价资质证书的同时,对违法单位还应当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是所收取评价费用的1倍以上3倍以下。具体数额可在罚款限额幅度内,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违法行为轻重,酌情决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评价单位在环

境影响评价中弄虚作假,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就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对构成犯罪的当事人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对评价单位构成犯罪的,实行双罚原则。对评价单位处以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按照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此外,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中也有对评价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弄虚作假的行为的相应处罚规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三条的授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 《建设项目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对评价单位有下列五种行为,也作出处理规定。这五种行为是:

(1)机构人员发生变化己不适应评价工作的;

(2)评价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评价合同的;

(3)变相转包评价工作或承接项目与评价证书业务范围不一致的;

(4)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审查过程中质量较差的;

(5)无故不参加定期考核或拒绝接受日常监督检查,或不按规定提交《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工作业绩记录表》的。

其处理规定是:可以责其进行3个月以上、12个月以下的限期整改。整改期间评价单位不得承担任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逾期未达到整改要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降低其评价证书级别或

吊销其评价证书。《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中规定的都是评价单位的责任,没有规定评价人员的责任。只是《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三条中提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评价人员只有触犯刑律,才能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处罚。

上一篇:电梯加固工施工方案下一篇:党委办公室部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