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是否应该反对阐释

2022-09-10

近来, 读苏珊 · 桑塔格《反对阐释》一书, 书中作者表示到:“几十年来, 文学批评家一直在把诗歌、小说、戏剧或故事成分转换成别的东西, 视为己任。有时, 作家面对自己的能力显露出来的力量太感不安, 以至于在作品本身塞进一段关于原作品的明确的阐释——尽管这么做时, 显得有些迟疑, 显出一丝反讽不过, 不得不指出, 阐释并不仅仅是庸人献给天才的恭维之辞, 并且是理解事物的那种现代方法。它们被运用于一切品味的作品……对这些将被阐释的作品而言, 艺术家们本人的意图就显得无关紧要。”

作者在书中举例提出卡夫卡的作品, 面对这位表现主义文学巨匠, 有许多人对其作品进行了“自我阐释”, 作者把这些人分为了三类: 一类是把卡夫卡的作品当作社会寓言的人们, 他们认为卡夫卡的作品体现了现代官僚体制及其最终沦为极权的国家。一类是把卡夫卡的作品当作心里分析寓言的人们, 他们认为从卡夫卡的作品中体现了他对父亲的恐惧、阉割的焦虑以及对梦的沉湎的绝望。还有一类是把卡夫卡的作品当作宗教寓言的人们, 他们认为其作品是有着具体的释义, 例如《审判》中的K受着上帝严厉的法庭的审判, 而《城堡》中的K则试图获得天国的恩宠。

面对这三类阐释, 从作者的观点角度出发, 此类都是批评家们对原作者的作品的“自我阐释”, 此类的阐释都是批评家们的“自我解说”之词。换而言之, 这些批评家们把自身对作品的理解释义为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这种强加的对等观念, 是否更近似于一种思想绑架行为呢?他们或许想以这种方式来标榜自我的成就, 因为“我”可凌驾于大师之上了, 在人们都无法读懂大师的情况下, 而“我”却可以深刻说明他的“思想”以及他所想表达的内容。他们或许只是在寻求肤浅的“意图”, 因为在“我”研究阐释一番, 我就可以在社会中上升一个层次, 多一些金钱的实际利益。他们又或许是真实的对于大师的崇高敬仰, 而仔细阅读认真专研, 终得出了作品的真谛、大师内心的深意, 他们欢呼雀跃, 高声呐喊:“看, 这就是这部作品的真实含义, 它的具体‘模样’在‘我’的描述下终显露无疑。” ……

但实际上卡夫卡想表达的意图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知道, 因为他已然离世, 留给世间的只有文学的遗产。当然, 他的作品风格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必然相关的, 我们可以品读阅览, 可以有心中的自我明意, 但记得保持清醒, 这是内心的释读, 它或圆或缺、或美或丑, 然而它不等同于作者的表达, 不一定是原文所掩盖下的真实释义。尊重作品, 静而观赏, 切勿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给其下定义。

这是《反对阐释》在于文学中的阐释现象说明, 那么同理把这种“反对阐释”的观念运用于音乐中的话呢, 是否类似的理论观点依然可以等同?它是否应该被阐释?

从音乐的角度出发, 一部作品, 一首曲子, 它可以被分析为某种曲式结构、拥有多种发展手法、运用多种音乐素材等等。或者在不同人们听来, 作曲家的某部作品表达了他一生当中经历过悲惨生活后却不得使他消沉的压抑感, 某些作品表达了他脱离生活现实, 不能看清周遭事态而表现出的过于乐天, 或悲伤或喜悦, 等等情怀, 姿态万千。作曲家们在作品中运用这些特定的手法来描写, 正如《礼记·乐记》中描写歌声时说:“故歌者, 上如抗, 下如坠, 曲如折, 止如稿木, 倨中矩, 句中钜, 累累乎端如贯珠。”这些作曲时富有特征的描写手法来体现它表达的所具有的情感, 传达给人们曲子的情绪。或许作曲家运用重复的琶音加上简单的旋律给人以优美、温柔的情感体验, 用音乐织体的变化加上力度的要求给人以气势上的震撼体验, 用复杂的和声进行以及音乐走向变化给人以慌乱、惊恐之感。这些音乐化了的分析形式, 无不存在于我们现在的音乐学习中。

世间诸多作品, 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 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都是在作曲家们的“天赋”与“经历”中沉淀、爆发出来的。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演奏家赵晓声教授曾说过一句话:“莫扎特从来不作曲”, 乍一听, “莫扎特从来不作曲”?可事实上莫扎特毕生却创作了诸多音乐作品, 那么为什么说这位音乐巨匠不作曲呢?

这位神童在创作他人生的第一部作品时仅仅五岁, 那时年幼的他会诸多的“作曲技法”吗?显然不可能, 随后他短暂的一生, 优质且高的出产率, 让世人惊叹这位音乐奇才, 纷纷沉醉于他的音乐中, 给人永远以光明、快乐的美好向往, 仿佛世间只有这音乐的充盈, 便也值得罢。

所以这位音乐奇才, 他从不作曲, 他表达的只是内心的声音, 呐喊的只是内心的呼唤。用一切的音乐理论去阐释这位大师的情感表达, 也许都不贴切;用一切内容的阐释强加于作品之中, 也许只是狭义之解;用己阐释之意图等同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也许稍显愚昧。不必以此抛开事物本质, 给予它外加阐释的方式, 来用作其它意图。特别是那些批评家们对作品评头品足, 还更易造成更多人的误解或给其下定义等, 无趣且乏味, 阐释毫无意义。所以对于音乐来说, 这种具有“流动”特性的艺术形式, 在于的是人们欣赏时的内心感受, 它应是归属于“唯心主义”, 依然遵循苏珊·桑塔格的观点:反对阐释。

所以对于音乐作品, 对于作曲家本身而言, 他们在创作期间, 或许没有思量多番, 心中并无杂念。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没有预想需要刻意地表达某些内容或某种含义, 留心作品需要传达给听者们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所创作的只是当时一种思绪的表达, 情感的体现, 在那一瞬间, 他们写下的音符只是那刻指尖的流动、音乐在心间的流淌, 而曲式结构的发展、不同材料的运用、发展手法的展开……这些对于他们的“表达”, 都是“身外之物”。所以对于作品本身而言, 它在诞生的那一刻, 就被赋予了内在的生命力。而后人对作品的分析以及人们对音乐的理解, 都是游离于作品本身外在的东西, 不用强制给予它更多含义。

从欣赏作品的角度出发,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都有着自身对事物的理解, 也并无意义争执孰对孰错, 所以让我们对任何作品的存在, 都报以尊重、学习的态度去欣赏吧, 敬仰着大师们深厚且宽广的襟怀。如德国音乐家舒曼说的:“视觉这个永远在积极活动的感官, 能把音响中产生的形象加以巩固和保持, 随着音乐的进展, 使它的轮廓变得愈来愈明确。”让我们静而聆赏, 心中勾勒美好图画, 感恩存念。

摘要:近年来, 大量的文学作品在人们的解读下被自我的诠释当作原作者的意图, 认为自我看到作品后所得的结论表现的是原作者的某种遭遇、某些设想、情感体现……本文运用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一书中的观点, 论证在音乐中为何应该遵循“反对阐释”, 让流动的艺术从内心出发。

关键词:反对阐释,音乐欣赏,意图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移动终端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下一篇: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