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音乐赏析

2024-04-16

夜宴音乐赏析(共18篇)

篇1:夜宴音乐赏析

夜宴,夜宴陆游,夜宴的意思,夜宴赏析 -诗词大全

夜宴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酒浪摇春不受寒,烛花垂烬忽堆盘。

山川路邈人将老,丝管声遒夜向阑。

四海交朋更聚散,百年光景杂悲欢。

自怜病眼犹明在,更把名花半醉看。

篇2:夜宴音乐赏析

山亭夜宴

 

作者:王勃  朝代:唐  体裁:五律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篇3:古典音乐赏析

海顿奠定了古典乐派的形式和风格, 并使其发扬光大。在他创作的黄金期, 对音乐的形式与语法的掌握已是炉火纯青, 乐曲风格精致, 曲思丰富, 似乎具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许多作品在原创及精练技巧下, 经常蕴含着幽默感, 表现为惊人的手法、出人意料的不同风格的同时呈现, 还有精湛的和声、转调。更重要的是他发展主题素材的形式, 延续巴洛克音乐的模拟对位法, 根据主题的轮廓而衍生出乐曲组织。海顿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 感情明朗、乐观和富于幽默感。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 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 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 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献给奥地利皇帝的《颂歌》亦是海顿的著名作品。如今, 这首颂歌的曲调变成了德国的国歌。海顿在交响乐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柴可夫斯基说:“海顿是交响乐创作的锁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牢固的环节。没有他, 也就没有莫扎特、贝多芬了。”尽管他不如莫扎特、贝多芬那样辉煌, 但他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是维也纳音乐真正的奠基者。莫扎特、贝多芬无比辉煌的器乐成就, 都是建立在他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

“音乐神童”莫扎特。他的音乐则甜美、活跃, 富于歌唱性和古典美, 出突对比性和层次感, 像清泉潺潺, 似流水滔滔。莫扎特是唯一可以在优美的乐曲中表现悲伤和痛苦的作曲家。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即使是他高兴的时候, 他的音乐中仍然有一个悲伤的低音。他知道生活是由悲伤和欢乐组成。他能表现人类的灵魂, 在他之前或之后却没有别的音乐家能做到。伟大的德国作家歌德, 认为莫扎特是秉承了上帝旨意的创造力的化身。莫扎特化身为音乐, 莫扎特因其音乐作品形式高雅、简洁对称, 具有高度美感而声名鹊起, 而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历久不衰, 就是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回避它的真正魅力——自由与人性。

贝多芬, 他的音乐激情洋溢, 形象鲜明, 矛盾纷呈, 英雄气势撼人。音乐家大多注意形式与情感的结合, 贝多芬《命运》与《合唱》交响曲中音乐审美中的表现派与形式派的融合推到了极致。贝多芬被后人评为“集古典派之大成, 开浪漫派之先河”的作曲家, 可以看出, 在音乐创作从古典走向浪漫的进程中, 贝多芬是一块里程碑, 他亲自将《第六交响曲》注上“田园交响曲:感情的表达胜于音画的勾勒”, 并在各乐章分别写出“到达乡间时的快感”, “溪边景色”等大小标题, 使它成为音乐史上第一部著名的标题音乐。由于他的作品的英雄气概, 奔放热情, 幻想风格, 复杂织体一级丰满的和声因素, 并扩大了交响乐队的编制, 为浪漫主义音乐开辟了道路。贝多芬一生与苦难命运搏斗, 对人生的感触极深, 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了不少前人不曾想象的感情, 处处充满自信.他的作品歌颂了生命的美好和对人类的爱, 充满奋斗向上的精神."通过斗争, 达到胜利"这八个字可以说是贝多芬创作思想的概括。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交响曲中的奏鸣曲式, 并把它改造成庞大的结构适于自己的思想。

篇4:音乐复古风赏析

【关键词】董贞 风格形成 音乐发展

古风音乐给人以宁静高远的感觉,少有流行音乐那种强烈的感情倾诉,即使有,曲中的主题仍多向人们传达积极豁达的情感,感觉似乎自己能够置身世外,褪去嘈杂喧嚣。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古风音乐的静心效果特别好,这也算是古风音乐的另一个特点。古风音乐的主流风格音乐以传统的民族管弦乐器为主,“管”包括长笛、萧等,“弦”包括古琴、古筝、琵琶等,因为古琴的音乐特点,所以古曲听起来流畅宛如清朗溪流。长笛悠扬宛入云端,意境高远。相互应和交织让人感觉放松惬意,静雅脱俗。坚持以这些传统乐器为主调又是它的另一个特点。

一、董贞介绍及其初期音乐风格

2011年以来 古装电视剧的热播也促进了古风音乐的发展,直到2014年暑期档热播剧《古剑奇谭》抢占银屏许久,追剧迷的反响最能反映出古风的盛行,这部电视剧是以同名网游《古剑奇谭》改编,网游《古剑奇谭》因画面唯美,剧情丰富很是受到“古剑迷”的喜欢。更值得一提的是网游《古剑奇谭》的片尾曲是由董贞演唱的。董贞,现代古风音乐女歌手,毕业于中央传媒大学,有很强的创作才能,因为从小就喜欢音乐,大学期间主修习作词作曲和音乐后期制作,自2007年出道后音乐风格很受游戏制作公司的青睐,此后也因为音乐作品多与仙侠游戏有关,擅于创作加上实力唱功。粉丝赠称号“中国仙侠风音乐才女歌手”。

2007年以《贞爱一回》为首张专辑出道,其中的曲目多为翻唱作品,经典歌曲经过重新的编排和董贞的演绎赋予了歌曲新的生命力,细腻的感情处理使得经典歌曲有了新的风格、新的意义,音乐趋于流行,其中多为钢琴或吉他伴奏,曲调轻快。又运用了传统长笛的旋律穿插其中和古琴应和。初步的将古典传统乐器和当时的流行乐器相结合。专辑一多为流

行情歌加之董贞嗓音甜美,实力唱功,曾一度被誉为大陆的邓丽君和杨钰莹的合体,值得一提的是专辑一中的新曲伴奏大多数为自己创作,“才女”之称便始于此。

2008年董贞制作团队发行第二张非卖专辑《蜕变》,其中只有四首作品,均为原创作品,从词曲到后期制作都亲自参与,为当时长久低迷的大陆女歌手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蜕变寓意为蜕变为古风流行歌手。将古风音乐结合流行音乐的特点作为作品的主要风格。《绿蔷薇》就是其中具有流行风格的作品,大意为描写年少年人的青涩初恋,最后伤痕累累终于分开却不曾后悔这残酷的美丽,另一首《情醉》是为网络游戏《诛仙》创作并演唱的,曲中多种乐器交响自然,毫不突兀,层次分明,感情真挚,表达的主题是恋人相依相守,曲风清新轻快,音乐多为节奏明显的打击乐器,巧妙的运用了电子音响的加入更具气氛的将音乐推向了高潮,情感表达充分。最后音乐渐缓,以恋人誓言相许结束,尾声音乐缥缈悠远,留给听众无尽的遐想和满足。

二、董贞古风音乐风格的完整形成

2009年第三张专辑《返璞归贞》发行,这是董贞音乐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分界点,专辑中前几首歌曲延续以往的风格,从《回到起点》这首曲子开始,董贞的古风音乐文化魅力才算真正浮现。《回到起点》是游戏《仙剑4》的游戏插曲,由胡桃夹子作词。胡桃夹子的歌词非常适合董贞的音乐风格,胡桃夹子团队有着深厚的作词经验积淀。胡桃夹子在2002年以前是两个人,夹子是他,胡桃是他的表妹。八岁那年,他和表妹开始创作作品,虽然从未学过乐理,也都不懂乐器,但他的乐感极为出色,后来升入中学后两人分开,“胡桃夹子”就成了他一个人的专属名号。创作的歌词古朴拗口,《回到起点》便是佐证,词中讲少年由“懵懂不知摘星事”启程经历世事坎坷感叹人心难,后来又重拾信心走出迷惘发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情少年狂傲之态,最后成长成熟看破世事,淡然发出“下个故事回到起点”的觉悟。一番激昂言辞在古韵古香的古典乐器中由董贞叙述出来,仿佛我们能感觉到故事就在眼前。这里将古典元素渗透到乐曲的各个方面,标志着董贞的古风音乐风格在此集大成。后面的几张专辑中能看出。《雕花笼》、《金缕衣》、《相思引》,等曲风是此时音乐风格的延续。另外。本张专辑中还收录的周华健的一首《刀剑如梦》,在原歌词的基础上创作了新的音乐,赋予了新的曲风。稍慢的节奏更有利于表达情感,细腻的却又不失豪迈。

三、董贞古风音乐的新发展

篇5:夜宴音乐赏析

早春夜宴,早春夜宴武则天,早春夜宴的意思,早春夜宴赏析 -诗词大全

早春夜宴

作者:武则天  朝代:唐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篇6:夜宴音乐赏析

芳华楼夜宴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射虎将军老不侯,尚能豪纵醉江楼。

笙歌杂沓娱清夜,风露高寒接素秋。

少日壮心轻玉塞,暮年幽梦堕沧洲。

篇7:夜宴音乐赏析

城上夜宴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七律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别吴娃劝不休。

篇8:古筝音乐艺术赏析

关键词:古筝,赏析,美

古筝, 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 距今有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战国之时, 已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古今注》载:“邯郸女子, 秦氏罗敷, 出彩桑于陌上, 赵王见欲夺之, 罗敷乃弹筝, 做《陌上桑》以自明”。根据《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这些史话都生动地勾画出了繁盛的音乐文化生活。古筝发轫于先秦而兴盛于唐代, 成为几乎所有宫廷音乐和民俗音乐的主要弹拨乐器。如今筝正处于盛世中国的繁荣时期, 全国习筝者已经达到近三百万之众, “奔车看牡丹, 走马听秦筝”的盛况再度出现。

欣赏一词1解释为:“享受美好的事物, 领略其中的趣味。”古筝音乐, 不仅让人想起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 也让我们穿越时空去体验无穷的情趣。我们常常因为那些优美的名曲《寒鸭戏水》《渔舟唱晚》等, 而逐渐产生对古筝的迷恋和钟情。委婉的旋律、动人的韵味, 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当你身处烦恼、困惑, 甚至绝望时, 某些古筝乐曲会使你如释重负, 赶走不佳的情绪, 又回到平静、自然中。当我们聆听筝曲《渔舟唱晚》, 会陶醉在唐代王勃:“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2的佳句中, 被乐曲所描绘的夕阳西下的湖光山色、满载而归的渔船所沉迷。全曲最后一个乐句, 筝声从高至低一泻奏出, 把水的灵动表现的惟妙惟肖, 仿佛你也坐在船头, 随着碧波荡漾。

古筝音乐带给我们美的感受, 而美的定义则是美学中3最难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研究美学的文章《大希庇阿斯篇》中, 作者借苏格拉底的口总结说到:“美是难的。”18世纪, 在欧洲逐渐兴起了“实验美学”热, 意图从具体美的事物中寻找美的本质, 从而得出美的定义。实验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图形和声音, 所以它所得的结论不具备普遍性。至于“美是生活﹑美是人的对象化”等定义, 则犯了把具有交叉关系概念的交集概念等同于了具有交叉关系概念中的某个概念的错误。

古筝音乐艺术的感受, 毫无疑问都让人们体会到了美的意境。美不是孤立的对象, 而是与人的需求被满足时的状况紧密项链, 这种动态的过程包括三个要素4。首先是信号, 它引起人愉悦的反应, 它是产生美的原因。比如一位有涵养的较资深的古筝演奏者, 她弹琴时的神韵、气吸、动态都会直接让欣赏者有舒服、雅致的感受, 也间接的使乐曲更加优美灵动, 反之就会破坏听众总体欣赏的美感。之后我们谈到的是美的主体——人, 它是美产生的必要条件, 也是场所。只有一个真正具有审美情趣的人, 才会追求美好的事物, 包括好听的乐曲。我们看到今天上百万的琴童, 簇拥在音乐厅、国音堂等场所, 来欣赏古典浪漫的严肃音乐、新鲜活泼的流行音乐等, 他们被自己心中美的女神所激励, 希望能通过自身这个载体, 找到美的真谛, 复制美的轮廓。而古筝乐音的清新、自然, 抓住了欣赏者的需要, 满足了欣赏者的需求, 它的美无论是在相同情况下对不同人, 或者在不同情况下对同一个人, 都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效果。我们从聆听赏析中, 可以区分乐曲之间的不同的艺术之美, 如《临安遗恨》《将军令》《钢水奔流》《战台风》等, 与《茉莉芬芳》《枫桥夜泊》《绣荷包》《月儿高》等乐曲, 它们之间的阳刚与阴柔, 锋芒毕露与韬光养晦, 都被古筝音乐诠释地天衣无缝、尽如人意。

古筝音乐中带给我们的美, 几乎每首作品都能展示出来。比如, 脍炙人口的《高山流水》, 乐曲前半部描写了高山的雄伟气势, 通过右手相隔两个八度并带有左手滑音的撮弦, 把高山沧桑、质朴的印象展现于眼前。乐曲的后半部描绘了流水滔滔不尽、滚滚而来的形态。通过右手划奏的技法, 由远及近的让水舞动起来, 使人身临其境。

建国初期创作的筝曲《战台风》, 是美籍华人王昌元女士于1965年完成5, 描写了码头工人与台风英勇、顽强地搏斗, 同时歌颂了他们大无畏的精神。这首乐曲仅仅从曲名和音响效果, 就会使人们产生活跃、铿锵有力地感觉。乐曲一开始, 运用双手的四个大撮弦, 均匀、敦厚, 把劳动场面的序幕慢慢拉开。之后的乐段, 采用古筝无调弦的猛烈刮奏, 音乐立刻有个180度大转弯, 一场台风呼啸而至, 伴随右手的扫弦、扫点等快速弹奏的技巧, 风雨交加的情景让听众毛孔悚然。紧接着峰回路转, 一个由强渐弱、由密渐疏的划奏, 把雨过天晴的场景显露出来, 顿时所有的音符都轻快、欢乐起来, 大家欢天喜地在码头庆祝成功战胜自然灾害。大自然也好像被人类大无畏的精神所感悟, 留下一片温馨祥和的港湾码头。

还有一首乐曲《香山射鼓》6, 是目前旅居海外的曲云创作的, 也是广大筝者们喜爱的一首抒情小曲。乐曲具有古朴的音乐风格, 由西安古乐传统曲牌《月儿高》《柳青娘》《香山射鼓》等连缀而成, 反映了陕西关中一年一度的“香会”活动。开始的四个音, 分别是两个拨弦音和两个泛音, 生动的模仿出晨钟余音绕绕, 勾画出人们登山进香的活动, 把香客们的虔诚和空旷场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小快板的弹奏, 是慢起渐快的进入, 描写了人们在鼓乐阵阵、熙熙攘攘的盛况中, 享受朝拜的神圣体验。

古筝音乐赏析, 使赏阅者对它的艺术境界有所把握和提升, 从而产生了精神美。当代筝曲《乡韵》让听者感受到游子的一刻赤心;陕西乐曲《秦桑曲》把古代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刻画的如痴如醉;唐诗同名作《哀江头》表现了诗人独立江边, 对昔日繁花似锦的追忆及对国破家亡的悲痛。这些作品都使人意犹未尽、曲终意未了。有些脍炙人口的名曲, 演奏者还没拨弦, 听众早有预期的艺术之美感, 这就是先验感, 也叫先验美。例如《高山流水》《寒鸦戏水》《云裳诉》《出水莲》《春江花月夜》等, 我们首先就被这如诗如画般的曲名所吸引, 未闻佳曲已身不由己的联想起委婉的音乐线条。

古筝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 它的魅力早有很多先人为证, 无数文人墨客都被筝声所吸引、征服, 最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他写过十五首咏筝诗7, 如《夜筝》《听崔七妓人弹筝》《杨柳枝二十韵》等。身为今朝的我们, 虽极少有人用诗来抒发筝之情, 但是悦筝者毫无悬念的居于我国民乐之首, 全国上下几百万习筝人。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感受到古筝的永恒之美, 在筝乐的流动中领略了它的赏析之美。愿更多的筝者, 无论是弹筝人还是听筝者, 都能把古筝音乐艺术不断传下去, 使这件仁者之器更加灿烂夺目。

注释

11 .《现代汉语词典》.外语教研与研究出版社, 2002:2133.

22 .周耘著.选自《中国音乐欣赏丛书——古筝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11:94.

33 .朱光潜著《谈美书简》.北京出版社, 2004.1:9.

44 .程民生等著《音乐美纵横谈》.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2:226.

55 .白庚胜主编《中国国粹艺术读本——筝》.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9:137.

66 .上海筝会编《中国古筝考级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6.4:84.

篇9: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之音乐赏析

关键词: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音乐;赏析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47-01

一、别具一格的音乐素材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音乐剧“的最重要的创作原则便是将旋律之美发挥到极致,唯其如此,才能使音乐剧藉着音乐的翅膀得以致远,得以腾飞”。 与传统音乐剧强调美声唱法不同,作曲者把流行音乐因素载入到《巴黎圣母院》的基本音乐架构中,在强烈的摇滚旋律的包装之下,其乐曲具有震慑人心的魅力。《巴黎圣母院》的音乐素材来源于:

(一)城市歌谣曲。

城市歌谣曲“香颂”(chanson)在法文中其实就是“歌曲“的意思,唯美的曲调、抒情与叙事兼备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了法国文化和语言中特有的细腻和精致。如剧中的名曲《美人》、艾丝梅拉达唱的《菲比斯》、百合唱的《我十四岁的年华全都给你》,以及艾丝梅拉达和百合二人的重唱《他灿烂如太阳》,都属于香颂。

(二)吉普赛音乐。

吉普赛音乐在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剧中的吉普赛人来自西班牙的安达鲁西亚,第一幕中艾丝美拉达诉说身世的《吉普赛人》(有人翻译为《波希米亚人》),不仅有西班牙佛拉门哥音乐的基调,还有印度的西塔尔琴的音色。再如第一幕中的《艾斯美拉达,你明了》是吉普赛首领克洛潘演唱的,其中的那种较为尖锐的变化音旋律则是来自匈牙利的吉普赛音乐。这种音调在剧中还常用来刻画紧张和不祥的场景,如菲比斯在去“爱之谷”的路上与神甫对唱的《那人是谁》。这些充分体现了吉普赛音乐的表现力。

(三)教堂音乐。

教堂音乐元素也在剧中塑造戏剧环境,且常以背景伴唱的方式出现。如艾丝美拉达第一幕中的《圣母颂》、神甫在第二幕中的独白《遇见你之前我是个幸福的人》。教堂音乐在剧中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其中作用不容忽视。

除以上的基调性音乐元素外,在剧中的对话场面和神甫角色中还使用了少量的宣叙性唱腔,如第一幕中菲比斯于神甫在“爱之谷”。

二、丰富多彩的音乐旋律

音乐是音乐剧之体、之形,之外貌,音乐剧需要把旋律美完全展现出来,才能使剧作内涵得以充分的诠释。《巴黎圣母院》的旋律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二是音乐音调高低的不同。

传统音乐剧重视美声唱法,而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却把流行音乐植入其中,这使其音乐风格多样化。第一幕《吉普赛人》中,以吉普赛音乐的方式诉说着爱斯梅拉达的身世,此段吉普赛音乐,既有西班牙的风格,又有西亚的色彩。这些音乐元素在其它地方也有所展现,如加西莫多的一些唱段。这种音乐展现了此剧的异域风采。另外,还有匈牙利的吉普赛音乐,如第一幕中《爱斯梅拉达,你明了》其中较为尖锐的音乐。这种尖锐的声音配合快速的节奏,为音乐剧营造了紧张的氛围。第二,香颂歌谣的使用平添了法国文化细腻精致的情调。香颂是法国流行音乐的一种,它把唯美的曲调、浪漫的抒情与大胆的叙事相结合。本剧中爱斯梅拉达唱的《菲比斯》、《他灿烂太阳》都属于这种艺术。还有教堂音乐元素的加入,也为音乐剧平添了欧洲异域风情。这在音乐剧中虽不多见,并且也不是主要的形式,甚至更多的是背景伴唱,但是它的点染就为音乐剧增加了色彩。这样多风格浑然一体的音乐剧,尤如七种色彩构成的阳光,让《巴黎圣母院》的旋律更加丰富,更加优美,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音调高低的不同,为音乐剧增添了旋律美。在《巴黎圣母院》的原著中,作者开篇介绍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而在音乐剧中通过诗人甘果瓦的吟诵,把观众带入到了情境之中。此时,剧作以简单的吉他和弦琶音做为伴奏。刚开始的部分,其语调平直;随着情感的迸发,调音与音域节节高升,至演唱时,又突然扬起,正当高声吸引人时,语音又缓缓下降,每个乐句好像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在此过程中,音乐每反复一次,高昂激越的情绪就会再一次扬起。音乐剧就是在这种音调的高高低低中引入剧情。

音乐剧的序曲,尤其是音乐的情感营造了悲剧的气氛,这与小说中原著描写巴黎圣母院的情形相似。小说中巴黎圣母院高耸入云,在巴黎圣母院的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刻着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ANKH(宿命)。小说以这种隐喻的方式告诉观众,故事结局是悲剧。音乐剧则以音乐的节奏和诗人吟唱与之暗合。暗示在命运面前,人类终将无能为力,暗示在那个时代,在宗教思想的束缚下,即使是人类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爱与美都只能以悲剧而结束。

三、高度的社会思想性

音乐剧之所以取代了“轻歌剧”,是因为音乐剧更直接、更新颖的表现现实生活。音乐通俗流畅但不乏高度思想性,脚本也富有高度艺术性和戏剧性。《巴黎圣母院》改编于大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说,具有高度的社会思想性,剧情深刻反映了封建主义制度的腐朽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多元的音乐素材具有浓厚的民间韵味,法国的“香颂”、“吉普赛音乐”、“教堂音乐”等凝结了高度的音乐思想,运用于剧中,充分的表现出戏剧魅力。音乐的思想性与戏剧思维达到完美的契合。

音乐剧也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来强化悲剧效果。鲁迅说“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悲剧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唯有“一个人遭遇不应该遭遇的厄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爱斯梅拉达作为美的化身,却是非常的纯真,她把法比逢场作戏的感情当作真正的爱情。当音乐剧中爱斯梅拉达以优美的旋律表明自己对法比的无限深情时,观众内心也为这种情感所感动,同时也为女主人公的未来而担忧。此时,我们既为她的悲剧行为而同情,也为她不应有此劫难而怜悯恐惧。女主人公的真、善、美与社会现实的假、恶、丑形成了强烈对比,其悲剧性也更加强烈。

参考文献:

[1][法]雨果:《巴黎圣母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陶辛:《〈巴黎圣母院〉音乐解读》,《歌剧艺术》,2003年第1期。

[3]张前、王次熠:《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篇10:夜宴音乐赏析

郭司徒厅夜宴

作者:钱起朝代:唐体裁:五律 秋堂复夜阑,举目尽悲端。霜堞鸟声苦,更楼月色寒。

篇11:夜宴音乐赏析

郡楼夜宴留客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五律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

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

艳听竹枝曲,香传莲子杯。

篇12: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赏析

①夫;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 者:用在主语后面,表示语音及语气上的停顿。 逆旅:旅馆。逆,迎,迎止宾客的地方。   ②过客,过路的旅客。   ③而:连接上文,表示顺承关系。 浮生:谓世事无定,人生短促。这是旧时对人生的消极看法。汉贾谊《鹏鸟赋》:“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 几何:多少。   ④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秉,执。《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良:实在,的确。 以:原因,道理。也:表示肯定语气。   ⑤阳春:温暖的春天。 烟景:春天的美好景色。 大块:大自然。《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期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清人俞樾认为“大块”就是地。见《诸子评议》卷一。 文章:文通“纹”,章,指章法,合意纹路章法或错综美丽的色彩或花纹。这里指锦绣般的自然景物。   ⑥芳园:即花园。 序:欢舒,畅谈。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亲属关系。   ⑦群季:诸弟。古人兄弟按年龄排列,称伯、仲、叔、季。 惠连: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陈郡阳夏人。谢灵运的族弟,当时人称他们为“大小谢”。作者借以赞誉诸弟的才华。   ⑧吾人:即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 咏歌:吟诗,做诗。 独惭:犹言自愧。 康乐:即谢灵运。他在晋时袭封康乐公,所以称谢康乐。他是南朝宋的著名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这里是作者借以自愧。   ⑨幽:沉静,安闲。 清:清雅。   ⑩琼筵:比喻珍美的筵席。南朝齐谢眺《始出尚书省》诗:“既通金闺籍,复酌琼筵醴。” 坐花:坐在花间。 飞:形容不断举杯喝酒。 羽觞:古代喝酒用的两边有耳的杯子。 醉月:即醉于月下,中间省去介词“于”。上一句的“坐花”结构相同。   ⑾伸:抒发。 雅怀:高雅的情怀。   ⑿依:按照,根据。 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的杯数。晋朝富豪石崇家有金谷园。石崇常在园中同宾客饮宴,即席赋诗,不会做的要罚酒三杯。石崇《金谷诗序》中有“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的句子。

篇13:夜宴音乐赏析

一、当代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对音乐教学缺乏重视

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只有语文、数学、英语才是主要科目,才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而作为小学的音乐教学只是相应讲解一下课本上的内容就可以,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心思,从教育理念方面就对音乐课程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教师认为,音乐教学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主要是以辅助科目的形式出现,上音乐课时只要达到课程要求就可以了。因此,这类教师上课时,就只是按照课本上面的知识进行讲解,很少关心学生是否学会这首曲子到底怎么唱,没有深入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缺乏关注。很多学生上课就只是听课,下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会主动进行音乐鉴赏的练习,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2. 音乐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音乐课程作为非文化课程,应该采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但是很多音乐课程仍然和其他文化课一样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渐渐失去兴趣,与学生预想的内容不同。还有很多学校在音乐课上教了很多演唱或者弹奏的方式,但对于如何进行音乐鉴赏缺乏重视,甚至较少涉及该部分的内容。

二、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的具体方法

1. 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赏析教学

当代社会对学生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音乐赏析教学的需要,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就要开创新型的当代教育技术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某一曲子弹奏方式进行讲解赏析时,可以利用共同探究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推理,慢慢得出结果,得出音乐欣赏的技巧和方法。这种方式,不仅仅能加深学生对该音乐知识的印象,更能使其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为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课堂上,在教某首曲子的演唱或弹奏方式时,可以在学习之前利用多媒体放一段与这段曲子相关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可以对音乐进行一个初步的赏析,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更加容易被接受。在视频放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弹奏和赏析的重点和技巧进行相应提醒,让学生注意视频中运用的是什么技巧。通过画面和动感的音乐刺激学生的神经,进而引发学生对音乐赏析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课下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加深对部分内容的了解。

2. 组织开展音乐赏析活动

课余时间教师和学生联合开展一些课外教育活动,对于喜欢学习音乐赏析的学生,可以开展音乐赏析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曲子或者感兴趣的曲子进行演唱或弹奏,可以采用录视频的形式记录表演过程,然后将视频传到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对其他同学弹奏的曲子进行赏析,然后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赏析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当代学生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会、家长对孩子的初步发展是十分关注的,为了让学生在小学就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发展,对小学教学的要求比较高。这就导致小学教学的方式要不断转变,学生也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赏析的教学,从根本上丰富学生的能力,使其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勤.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数码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22(12):197—198.

篇14:《夜宴》只是鸡肋

同行的同事大呼上当,说不如去看“馒头”(指网版电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至少“馒头”能让人感到智慧和幽默(是不是犯了著作权法另当别论,个人愚见:这年头智慧的东西并不多,可以网开一面吧!)《夜宴》情节别无新意,不过是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单就情节来说,不如看迪斯尼电影《狮子王》打动人;叙述手法更是落套的很,只是皇后(章子怡饰演)给弑兄篡位的小叔(葛优饰演)敬献毒酒时,被为情所困的青女(周迅饰演)临时搅局,还多少让人感到一丝悬念。电影拍摄手法与《卧虎藏龙》、《十面埋伏》等相近,甚至让本来不需懂电影拍摄技术的普通观众产生混同的感觉。倒是“超女”张靓颖的歌声,声音纯净,大气传情,令我喜出望外。

总体看来耗时费力、投资巨大的《夜宴》,让人感觉穷极无聊、言之无物。影片公映前期不断的宣传造势,对百姓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导演冯小刚、编剧盛和煜,音乐谭盾、服装叶锦添以及众明星加盟演出——成功人士组合不等于成功率,才子也难免会有败笔!倒是此前对影片中人物对白的过多批评,比如古代与现代语汇并用,以致观众笑场等议论,本人以为这是转移了批评的注意力。应该说有过多部获奖京剧资历的盛和煜,编剧中规中矩,没什么值得指摘之处。葛优演这位“刀疤”的确有搞笑之嫌,但影片总体风格就给人小题大做、虚张声势、做作搞笑之感,这才是笑场的根源。

说心里话,看这部电影从始至终我都没有笑出来。一点都不高级、不智慧、不贴近人,花这么多钱做这样的影片意义何在?为拿到国际舞台上糊弄外国人、侥幸得个什么奖,那就别狠赚中国百姓的钱。冯小刚以往的贺岁片《甲方乙方》给老百姓带来过多少欢乐啊!不客气地说,冯导是老百姓捧红的导演,心里应该装着老百姓才是。中国的电影导演不能都奔着嘎纳去吧?中国的电影不是比谁能大把大把的砸钱吧?中国的电影大片不能都归于一个模式吧?中国的大片影星不就章子怡一张面孔吧?

说《夜宴》食之无味,是因其剧情、演技乏善可陈;弃之可惜则在于那么多媒体大捧其场,不眼见为实似乎说不过去。以前政府倡导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现实更强调“三贴近”的创作原则,电影人都忘了吗?赵本山那句话说得实在“我的电影有几亿农民爱看就足够了”。那么多现实生活题材不值得电影人去表现吗?

篇15:《夜宴左氏庄》赏析及译文

黑暗中涧水傍着花径流过,泠泠之声盈耳。春星灿烂,夜空犹如透明的屏幕,映带出草堂剪影。

烧烛检书,奇文共赏,疑义相析;看剑饮杯,激起我满腔的壮志豪情。

篇16: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赏析

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而我的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正以幽雅的情趣欣赏着美景,高远的谈吐已更为清妙。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雅集三斗之数行罚。(王运熙杨明)

篇17:杜甫《夜宴左氏庄》翻译及赏析

《夜宴左氏庄》为杜甫早期作品,当为杜甫漫游齐、赵时所写,全诗取象自然而脱俗,林风、纤月、湛露、净琴、暗水、花径、春星、草堂,使诗篇透着隐隐的生气和散着丝丝的野趣。

夜宴左氏庄

杜甫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写作背景】

此诗为杜甫早期作品,当为杜甫漫游齐、赵时所写,时间应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之后。据作者《壮游》诗所纪,杜甫弱冠先游吴越,再游齐赵,且“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当日的杜甫,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作诗自然别具一种情趣。这当是夜宴赋诗,席上杜甫闻坐间有以吴音咏诗者,顿时勾念起自己不久之前泛舟吴越的记忆,即事兴感,遂命诗篇。

【译文】

风林树叶簌簌作响,一痕纤月坠落西山。弹琴僻静之处,清露沾衣。

黑暗中涧水傍着花径流过,泠泠之声盈耳。春星灿烂,夜空犹如透明的屏幕,映带出草堂剪影。

烧烛检书,奇文共赏,疑义相析;看剑饮杯,激起我满腔的壮志豪情。

写就新诗,忽闻传来吴音吟咏,又勾起了我前几年泛舟江南的回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的心不禁穿过浩渺的时空,飞落到当年范蠡的小船上。

【注释】

①夜宴:夜间饮宴。《新唐书·五行志一》:“光宅初,宗室岐州刺史崇真之子横杭等夜宴,忽有气如血腥。”

②纤月:未弦之月,月牙。《杜工部草堂诗笺》注曰:“新月也。古乐府:‘两头纤纤月初生’,鲍照《玩月诗》:‘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③净:一作“静”。《说苑》:“孺子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或以衣为琴衣,非是。谢朓诗:“静琴怆复伤。”张:鼓弹的意思。

④暗水:伏流。潜藏不显露的水流。李百药诗:“暗水急还流。”庾肩吾诗:“向岭分花径。”

⑤草堂: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张伯复《诗话》:“春星带草堂”,古今传为佳句,只一带字,便点出空中景象。如“玉绳低建章”,低字亦然。带,拖带也。《北山移文》:“草堂之灵。”

⑥检书:翻阅书籍。江淹《伤友人赋》:“共检兮洛书。”

⑦看剑:一作“煎茗”。引杯:举杯。指喝酒。

⑧吴咏:犹吴歌。谓诗客作吴音。

⑨扁舟意: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句践灭吴,谓范蠡曰:‘吾将与子分国有之。’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乘扁舟泛五湖,终不返。”因以“扁舟意”为隐遁的决心。

【赏析】

此诗首联“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二句自然而脱俗。上句点明夜景,下句紧承宴事,意象和谐而又形容妥帖。“林风”有本作“风林”,《杜臆》以与下文“衣露”相偶之故,认为当作“林风”,《杜诗详注》更以说理加以论证:“‘林风’相微,‘风林’则大,只颠倒一字,而轻重不同”,大约是说作“风林”的话会妨害意境的和谐,叨扰春夜的静谧,又和“纤月”等意象有失协调。另外,杜甫还有“湖月林风相与清”(《书堂既夜饮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的诗句,也是夜宴情景,以“林风”、“湖月”对举,考虑到诗人的思维习惯,或可作为“林风”的佐证。纤月,则是月初新生的月牙儿,黄昏而生,所以才能中夜而落。成善楷判断该诗写的是早景(《杜诗详注》),就不仅颠倒了时序,亦且错会了诗意,他由此生发的别解,颇乖诗义。正如黄生所云“夜景有月易佳,无月难佳,按此偏于无月中领趣”(《杜诗详注》),即是全诗所描写的是夜景而非早景之意。

衣露,一般解为中夜露下沾衣,《说苑》有“孺子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的典故,联系到弹琴事,杜甫或正用此事,但也让人极易联想到《诗经》中“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式微》)的诗句。露能沾衣,可知湛露其繁,时当春夜,或可拟于李白“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景象,但生机略似,杜诗则多一种简素。净琴,一作静琴。《诗经》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谢朓也有诗云:“静瑟怆复伤”(《谢宣城集·奉和随王殿下·其六》),似乎作“静琴”才是,意为静好之琴,但“净琴”也不妨为杜甫别出心裁。“净琴”显示了素琴横陈,曲如山泉,潺湲叮咚泻出幽谷,顿时脆响盈耳,清新扑面的景象。且杜甫又是极钟爱“净”字的,诗如“明涵客衣净”(《太平寺泉眼》)、“天宇清霜净”(《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雨洗娟娟净”(《严郑公宅同咏竹》)等,都是他用“净”字的出色例证。“张”,又像是设势,同时巧妙地点出了夜宴的开始。一个“张”字,不待言曲而音声之妙已浃人情思,李白有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听蜀僧濬弹琴》)。“张”与“挥”字一般,不仅形象妙肖,而且意味无穷。首联干净洗练,一段雅致,在林风、纤月的映衬下,在中庭静夜悠扬的琴声里,油然升起。

如果说首联意境超然、高蹈尘外的话,颌联“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二句则涉笔成趣,翩接人间。当夜而能辨出“暗水”,应当是闻其淙淙细流之声;而“花径”为黑暗所遮没,也是非其芬芳馥郁之气所不能察觉到的,暗水流花径,虽然不言声味,而声味隐然毕现。纤月既落,春星当繁,“满天星斗焕文章”,自然会有星垂檐低的`错觉,一个“带”字,被杜甫锤炼得精当熨帖,妙义入神。然而承上文成善楷误以为是早晨而对“带”字别有新解,他认为“带”字音义同“逝”,流逝而去的意思,盖谓黎明时分,月落星沉,虽似也合文意,但颇违春水繁星的意境。“带”字含义,且如《吴都赋》“带朝夕之濬池,佩长洲之茂苑”,李善注云:“带、佩,犹近也”,而杜甫又有“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不寐》)的诗句,那么“带”约略可以训为“近”的意思,描绘的是星垂接宇的景象。“带”的这种用法在杜诗中还有诸如“ 江城带素月”(《听杨氏歌》)等,也可知杜甫是惯常这样描写和表现的。“春星带草堂”,作为诗人的主观感受,描绘的是灿烂星空笼罩下的奇幻夜景: 暗水,溶溶脉脉地沿着花径流转;春星,辉辉煌煌地映带着茅椽草堂。全联正如黄生所评:“上句妙在一‘ 暗’字,觉水声之入耳”,“下句妙在一‘带’字,觉星光之遥映。”(《杜诗详注》)杜甫选取这样的情景和物象形诸笔端,不仅雅致非常,而且野趣盎然。

铺叙停当了,颈联“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二句便转笔描写夜宴的场景,宾主雅宜,乐在其中。检书,大约是宾主赋诗而寻检书籍。之所以选取“检书”的意象,也许在应景的同时,杜甫也寄寓了自己的一种偏好和情趣,从杜诗喜欢用事可以推知杜甫十分看重才学,自然而不免热爱读书,“读书破万卷”(《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床上书连屋”(《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一)等诗句都是他的自纪。这里清夜烧烛检书的意象,对读书人而言,有特殊的亲切感,四壁寂然,青灯黄卷,众人不堪其清冷落寞,读书人也不改其读书之乐,更何况与诸同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集·移居二首·其一》),自然更是其乐融融,不觉烛短了,另外杜甫还有“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的诗句,也足见他“检书”的乐趣。

看剑,有本作“煎茗”,一作“说剑”。作“煎茗”在格律上既不合乎平仄,在诗意上又与当句“引杯”有复,意境平常,当非杜甫原诗。作“说剑”则与《庄子》外篇《说剑》篇名有复,而杜甫此处似乎并非想用《庄子》的典故,当系后世传抄中浅人所臆改,但看杜诗其他篇目,可以得知杜甫实有中夜“看剑”的喜好,如《蕃剑》诗中描写道:“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在《夜》诗中又有“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在《重送刘判官》诗中又云:“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再到苏轼化用杜诗有“引杯看剑话偏长”的诗句,均表明当是“看剑”。杜甫所以喜好看剑,其实不难从他致君尧舜的抱负和其性格中慷慨磊落的特点看出,雄剑、虎气、龙身,未尝不是杜甫自况,虽是一介寒儒,但当其意兴勃发,便自有心雄万夫的气概,《杜诗详注》云:“因看剑而豪气生于此,快饮亦宜引杯长矣”,言颇中肯。至于清夜引杯,似乎是杜甫的一大嗜好,杜诗有“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遣意》)的句子。 酒兴偶动,便不可支,若遇贫困潦倒之际,自然难免“酒债寻常行处有”了,而检书论文看剑,又是无酒不欢的。诗酒流连,对于古代文士而言是极适意的享受,杜甫有诗:“何当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说诗能累夜,醉酒或连朝”(《赠卢参谋》);“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一),似乎以诗文侑觞,才能畅情恣性。而《新唐书》记载杜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事”,那看剑引杯,不亦宜乎?

颈联上句检书恬淡虚静,下句看剑引杯挥洒灵动,表现出夜宴气氛渐趋热烈,而宾主欢洽之情透在字间,“顾宸曰:一章之中,鼓琴看剑,检书赋诗,乐事皆兴”(《杜诗详注》),正是此意。

尾联“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写宴席上勾念起作者以前泛舟吴越的记忆,即事作诗。开元十九年(731年),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历时四年的吴越之游,他登金陵、下姑苏、渡浙江、游鉴湖、泛剡溪,历览了诸多名胜古迹,领略了江南水乡的无限秀美,反映在杜甫的诗篇如《壮游》,就用大量的笔墨来追忆吴越之游,且充满眷恋、略带遗憾,而想往之情不能自已,如“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再如《夜三首》之一写道:“向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题郑监湖亭》),可知吴越之游给杜甫留下了十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或者简直可以说吴越已经成为他心中的一方乐土。此时此景此地,在相距千里的齐赵之地听到吴音吟哦,杜甫心中很自然地会油然升起一种异样的亲切感,而联想回忆起自己泛舟吴越的情景。《史记》有范蠡乘扁舟游五湖的故事,杜甫若心存此典故,大约也透露他委心自然、形神萧散的人生追求。《夜宴左氏庄》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尚未为忧愁和烦恼所累,尾联所反映的,也许正是杜甫自然流露出的向往自由的超脱心境。

篇18:电视音乐艺术特点及赏析

关键词:电视音乐,艺术特点,赏析

一、电视音乐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种特殊音乐, 电视音乐在广播电视传媒领域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地位, 同时具有特殊的艺术欣赏价值。其无形的渗透能力, 成功地将电视节目的主题烘托出来。其独特的吸引力成功渲染了节目环境的气氛, 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将音乐作为电视节目的结尾往往具有意蕴无穷的感觉。而音响、图像及连贯性的语言极大地增强了电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在电视节目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图像和语言配合合适的电视音乐, 能够很好地增强电视节目的连贯性, 使零散的电视素材转变成极富节奏感、立体感的艺术体, 即所谓的音乐蒙太奇作用。电视音乐还将音响美化, 赋予其独特的时代气息, 为观众渲染一幅真实可信的“无状之状”音外画, 口技、器乐、声乐及电子合成器均具有极强的模仿性, 可将人们生活中各种类型的音响艺术性地再现。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 法国电台工程师就已经创造了现代具体音乐, 将动物叫声、雷声、火车声、私语声、钟声等嘈杂的音响进行收集, 创造出一种比自然界音响更为美妙的电子音乐, 也使得电视音响同电视音乐融合统一, 使得电视节目极富时代气息, 也更完美。

二、电视音乐的艺术特征与欣赏

具体而言, 同一般音乐相比, 电视音乐所具有的独特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电视音乐具有确定性

对于音乐的艺术特征而言, 其具有非语义及非造型等特性, 因此, 音乐是抽象的, 具有不确定性。但是电视音乐不然, 当在音乐中融入画面后, 其传播过程需要配合画面的形象, 由于受到了画面形象的制约, 因而电视音乐更加形象、具体, 具有确定性。例如《走向西藏》中的音乐即将藏族独特的音乐同现代管弦乐相融合, 使我们仿佛亲临西藏一般, 感受到了高原浓郁的民族氛围。再如, 电视音乐节目某场戏或镜头要求音乐同电视画面的气氛一致, 儿童场景必须使用轻快活泼的乐器, 而伤感画面必须配以哀怨的音乐形式。

2、电视音乐具有概括性

上文已经提到, 电视音乐具有确定性, 而电视音乐的概括性特征是由音乐的不确定性同电视音乐的确定性而产生。音乐能够准确表达出人的情感和状态, 并深刻地刻画出人的内心世界, 并使人联想到一定情景。例如, 被电视音乐工作人员津津乐道的第三交响曲, 原是想要献于拿破仑大帝的, 但是, 当急切渴望共和的贝多芬发现拿破仑已经称帝后, 便愤然撕去了题字, 改成英雄交响曲, 虽一个音符也未改动, 但是仍然被后人传诵, 也是如今颂扬英雄的经典背景音乐之一。由于电视制作过程对速度及经济性方面都有要求, 因此许多专题片都会使用现有资料作为背景音乐, 以配合电视画面主题的需要。当颂扬英雄人物勇往直前、鞠躬尽瘁等英雄事迹时, 第三交响曲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人们对于英雄的崇敬之情, 这无论对于哪个时代的人们都能引起共鸣, 第三交响曲概括性极强, 能够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再如, 当为某部电视剧进行主题音乐的创作时, 要求其必须能够对整部电视剧的主题、人物形象及其艺术风格等进行完整展现, 因此, 这就需要将电视音乐的概括性特征充分发挥出来, 以便将各个分散镜头紧密联结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

3、电视音乐具有旋律性

旋律性使得音乐同画面形象更为和谐与贴切, 是电视音乐表达情感及内容的关键手段。因此, 为了配合电视的画面, 应当借助于音乐的听觉形象——旋律。由于电视面向的是全国观众, 因此, 电视音乐艺术的旋律应当生活化, 能够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形象再现, 其生活化特性要求同其所配合的音乐极具亲切感, 格调轻松、明快, 能为观众营造一种舒适如家, 能够娓娓而谈的氛围。例如在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中, 烈士连长墓地镜头下, 烈士妻母痛哭时, 背景音乐由外插入, 悲怨似叙述口吻, 又似哭泣之声, 音乐旋律平易中又有跌宕的感情起伏。生活化的旋律常常能够唤起人们之间的情感共鸣, 因此, 也更易于在声画融合中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电视音乐的旋律应自然、真实, 同时配合直观的画面效果, 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直接接触自然和生活的真实性感受, 如“小鸟与孩童”乐曲中蕴含着自然因素, 以鸟啼莺麟等自然刻画, 使大家仿佛携同孩子进入森林中, 引发无限遐想。此外, 对于科普、教育等新闻电视节目而言, 其音乐旋律应具有典型性, 而有情节性的动画要求音乐旋律能够将音乐表情及其所概括特性充分表达出来, 使情节更生动、更具内涵。例如《聪明的一休》中的主题曲, 整体旋律成功表达了和尚们活泼幽默的生活, 既有代表性, 又自然、真实。

参考文献

[1]刘名家, 赵泽宁.电视音乐的结构特殊性以及编配方法[J].职业技术, 2009 (04) .

[2]杨建生.聆听生活的音符——电视音乐的特点及在节目中的应用[J].艺苑, 2007 (02) .

[3]修得明.电视音乐传播价值学研究的新成果——评何晓兵《从中心到相对: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J].音乐研究, 2008 (01) .

上一篇:赶集的作文600字下一篇:2011年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地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