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探讨中医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3-02-22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目前威胁到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2%,并且还在快速的扩大[1]。糖尿病易导致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从而使主要脏器受到损害,因此常常伴随着并发症。目前,临床中主要依靠西药进行治疗,它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会给患者带来较多不良反应,该次研究引入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探讨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是33~72岁,平均46.3岁,病程1~28年,平均7.4年;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是32~74岁,平均47.2岁,病程1~26年,平均7.6年。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给予降血糖和血管扩张等药物,观察组使用中医疗法,中药药方如下:葛根50 g、天花粉50 g、麦门冬50 g、生地黄50 g、甘草20 g、五味子20 g、南瓜粉5 g以及炒黄糯米10 g[2]。进行水煎服用,1剂/d,分为早晚两次服用。

1.3 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证候积分的减少量超过90%;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的减少量在70%~90%;有效: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有所改善,证候积分的减少量在30%~70%;无效:患者的症者和生命体征均无改善,或者加重,证候积分的减少量小于30%。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病监测其FBGA (空腹血糖)、HbA1C (糖化血红蛋白)、FINS (空腹胰岛素)以及ISI (胰岛素抵抗)这四项指标。

1.5 统计方法

该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BGA、HbA1C、FINS和ISI指标比较如表2所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未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4例恶心、2例呕吐,还有2例头痛,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对比上差异较大(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用药进行治疗,其病程较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困扰。临床中通常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且给患者带来较多药物不良反应。该次研究引入中医治疗的方法,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整体的调理,药方中的葛根、麦冬门、生地黄、天花粉等均具有降血糖的功效,甘草有养肾育阴的效果,而南瓜粉和炒黄的糯米具有健脾暖胃的功效[3]。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5),且中药治疗带来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微。观察组治疗后的FBGA、HbA1C、FINS和ISI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因此,在治疗糖尿病时,采用中药疗法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重要指标恢复情况较好,使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中医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该院8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测其FBGA、HbA1C、FINS以及ISI这四项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四项指标情况也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恶心、呕吐及头痛等药物副作用,而观察组在治疗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疗法在治疗糖尿病时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使用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医疗法,糖尿病,可行性,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春学.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112-114.

[2] 温兴韬.经方治疗糖尿病临床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2):151-152.

[3] 吴建霞,郭利平,王婕.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降糖怍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0,30(2):181-182.

上一篇:基于ARCGIS二次开发的图斑综合研究下一篇:教学中如何贯彻爱与严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