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城市人民医院综合楼方案设计

2022-10-23

1 工程概况

增城市人民医院由住院楼、门诊医技楼组成, 总建筑面积53357.34平方米, 地上20层, 地下一层。医院规模为总病床数676床, 日门诊量2000人。

其用地位于增城市河东区, 增江河以东, 距河岸约120米。场地内现状建筑较为杂乱, 主要建筑有“L”型门诊楼及“工”字形住院楼、办公楼及其它零星建筑, 均较陈旧。新综合大楼拟在现有用地范围内, 拆除部分建筑分期重建。首期拆除办公楼饭堂、传染病区及部分住院楼, 待新楼主体完成后再拆除其余建筑, 以获得较大的室外广场空间, 为市民提供一个休憩、活动的绿化广场。

2 设计思想

遵循“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随着各种人工智能系统及各种高科技技术的应用, 医疗效果及人类的健康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但也存在使医疗失去人性的忧虑, 我们将寻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 创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

将医院建筑空间及细部设计进行世俗化、园林化、艺术化的处理, 是柔化高技术、渗入人情味的有效手段。

建立“生态”、“绿色”的医院。创造天然、无害的绿色医疗环境和良好的室内外和自然生态绿化。重视自然采光通风和天然建筑材料的利用, 设计中将突出环境特色, 创造与自然共生的绿色医院。

信息技术的发展, 也促进了就诊模式的更新, 除了楼宇自动化控制外, 计算机应用将深入到医院的各个部门, 并利用自动式电脑终端介绍医院特色、软硬件设施等, 树立医院形象, 改善与外界的沟通。合理布局医院内各大块功能分区, 达到流线便捷, 减少交叉, 服务半径均匀, 也是达到高效化现代医院的重要手段。

3 总体布局、总环境设计

用地界线呈不规则状, 周围环境杂乱无序, 南侧主要道路光明东路与建筑南北朝向呈一定角度, 怎样处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怎样取得裙楼的临街面与合理朝向的统一是设计之初面临的问题。设计引用两片“绿色”树叶的概念, 叶形的体量, 既获得较大的采光面, 弧形形的体形能化解不规则界面的矛盾。两片叶形的体量能和谐处理主楼与副楼区的关系, 使主、副楼存在很强烈的连续性, 又自成一体, 有利于分期建设。主楼呈南偏东10度布置, 使建筑获得最理想的朝向, 此方向布置也能使医院主体建筑从增江河上有一完整立面。副楼高6层, 平行于光明东路, 呈西南向布置, 照顾建筑竖向界面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医院主入口位于光明东路, 建筑尽量后退, 与光明东路距离达到40米及以上。只保留原有门诊楼西翼, 在临街面尽量留出绿化广场, 为城市提供公共开敞空间。

综合楼主楼高20层, 位于北侧, 主要为住院部和科室。副楼高6层, 为门诊各科室及办公, 中部连接部分为医技楼。传染病住院区单独设置, 自成一区, 位于北侧下风向, 结合北部绿化空间位置。用地最北端保留原有污水处理处扩容改造。

4 交通组织

由于用地条件限制, 周围只有南侧光明东路可以出入。设计中在光明东路上设置3个出入口, 中部为医院主要出入口, 西侧为后勤、供应入口, 东侧开小门, 为污物出口。院内交通系统简洁, 围绕综合大楼呈环状, 西侧为日常使用流线, 东侧为污物流线, 综合楼、副楼南侧设门诊入口, 正对入口广场, 南侧东部设急诊入口, 靠近主入口, 位置明显, 副楼南侧西部设传染门诊出入口, 直接对外, 副楼北侧设办公入口。

主楼住院内部设通道与门诊部联系, 西侧设住院探视人流出入口, 东侧设污物出口, 与院内污物流线相联系。

综合楼地下设停车场, 结合广场绿化布置设置出入口, 充足的地下车位满足日益增加的汽车的停放需求, 彻底解决过多的地面停车对室外环境的影响。

5 内部交通体系

门诊楼及医技楼垂直交通核心位于中部, 设两部自动扶梯, 四部电梯, 满足门诊部分大量人流的使用。能方便到达门诊各科室空间。门诊楼西侧设一部电梯为办公专用电梯。门诊楼及医技楼另设三部封闭楼梯。

主楼部分垂直交通核心位于北侧中部, 设四部病床梯。东部设一部污梯兼消防电梯, 另设三部防烟楼梯满足疏散要求。

综合楼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南部为小汽车库及摩托车库, 地下室北侧为设备用房, 布置冷冻机房, 水泵房, 生活水池及消防水池, 地下室另设预留用房, 将来用做发展大型医技设备。

太平间位于地下一层东侧, 有专

用通道联系住院楼污物电梯、门诊楼首层急诊科设一部污梯与太平间相联系。污物通道设于地下, 出口位于南侧, 半地下设计, 结合周边环境设计进行视线遮挡处理, 尽量减少污物运输时对医院内部的影响。

6 空间组织

在医院建筑中, 过大过高的空间将带来各部分空间的噪声干扰。夏季空调负荷过高等不利影响, 同时也会对病人心理造成不安因素。

在门诊部以中庭组合空间, 门诊入口部分, 二层局部挑空获得变化丰富、敞朗的大堂空间。绿化的引入更是增添了空间的造型元素。中庭顶部光棚设于二层天面。门诊各科空间不造成声音上的干扰。

住院楼首层部分架空, 空间流动变化。室内外空间的密切融合。绿化由室外延伸至室内, 模糊了空间的界定, 让人更加亲近自然。

各部分体量连接部分尽量设置天井, 种植绿化。在紧张的就医过程中, 不经意之处带给大家一片绿色空间。

护理单元内部, 电梯厅、护士站、病人活动室。一系列开敞空间的布置, 也活跃了护理单元内部空间, 改善了叶型空间中部采光、通风不理想的弊端。

7 节能设计

一间大型医院的日常能耗是非常巨大的, 方案中力图通过一系列经济可行的手段来尽量降低建筑的能耗。

(1) 建筑群体相对集中, 减少周边外墙的总面积, 以减少建筑内、外空间的热交换量。

(2) 在设计中采取开中庭、光井等手段, 使绝大部分的用房都能获得自然采光通风

(3) 外墙采用遮阳板, 减少西侧阳光的直射, 降低室内温度。

(4) 屋面设置太阳能系统, 利用太阳能满足部分热水供应。

8 造型及细部设计

由于综合楼靠近增江河河岸控制带。大楼体量较大, 将成为本地段控制性建筑, 对外观形象有较高的要求。除了具备现代医疗建筑的特征外, 还要有一定的标志性, 形成优美的城市公共空间。建筑体量为两片叶片体量。弧线形的体量在各个方向均能获得较为圆满的立面效果。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间秩序成为地区性的主导空间。主楼与副楼错落有致, 副楼对主楼不造成完全遮挡。

建筑立面以水平线条为主, 通过曲线的组合形成优美的韵律, 色彩以白色、米色为主, 配以蓝灰色玻璃, 使整个建筑显得明快、安静、朴素大方、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及亲切, 成为增江边上又一道风景线。建筑造型整体强讲究虚实关系, 比例谐调。注重细部设计, 将使用功能与造型完美结合。主楼顶布置太阳能集热板。为解决住院楼使用中晾晒衣服对立面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设计中在住院楼阳台外飘一层遮阳板, 对晒衣服进行一定视线的遮挡, 又在立面上形成完整的水平线条。群楼外挑遮阳板, 既能达到节能生态效果, 又能得到现代感的效果。

摘要:本文从总体平面布局特点, 功能分区, 主要流线设计, 如何体现节能减排以及建筑立面、细部造型等方面入手, 详细介绍了增城市人民医院综合楼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总体布局,交通组织,节能设计,细部设计

上一篇: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提升措施探究下一篇:室内设计中的光影与色彩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