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09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韩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全国各高职院校都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基于《韩语翻译》的教学目标,就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典型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翻译活动情境中利用语言工具,掌握和运用所需知识,熟练进行口译和笔译。

第一篇:韩语教学论文范文

高职院校旅游韩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来华旅游的韩国游客以及赴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日益增加,对韩语导游的需求也随之激增。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设韩语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学校也越来越多,旅游韩语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韩语教学改革;改革

引言

众所周知,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为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了很大的努力,下面谨就高职院校旅游韩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旅游韩语教学的特点

(1)实践性强。旅游韩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旅游工作环境中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教学内容贯穿于游客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机场接待,客房服务,日程介绍,景点解说,娱乐购物,结束欢送等。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日常的旅游会话,能与外国游客用韩语进行沟通交流,很好的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等。

(2)专业性强。旅游韩语属于职业专用韩语,具有自身的专业词汇、句型、文体形式等。它强调学生的综合交际能力,尤其是专业信息传递能力,涉及到深厚的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如旅游资源旅游规划、入住酒店、旅游景点、旅游交通等各个部门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全面的行业知识。

(3)综合性强。旅游韩语课程知识覆盖面广,文化底蕴厚重,不但涵盖了包括历史、地理、宗教、风俗、文学、旅游景点等知识,还涉及了交通、货币、通训、卫生甚至法律等方面。学习者必须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做后盾,才可能在实践运用中做到得心应手。

二、旅游韩语教学的现状

1.教材内容陈旧

教材作为学校实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知识载体和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有高职高专教学特色的“对口”教材严重不足。许多教材在结构的组织上,内容的编排上过于注重语法、阅读训练。这些教材虽然具有普遍性、通用性等特点,但是缺乏更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2.教学设备相对落后,跟不上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步伐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外语这方面的教学设备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学校已经配备了先进的语音室,但是其中的设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课本上的知识,教师还是习惯于通过课件,ppt,板书这种形式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做到通过先进的设备进行授课,小组讨论,测试,学习检查,个别辅导等同步进行。

3.教学模式传统,方法单一

旅游韩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是停留在老师讲,学生记的状态,缺少口语练习的机会。许多韩语教师通常把旅游韩语课当做精读课来讲,教学的重点还是在于词汇、语法、课文的解释说明和翻译,有些老师甚至大篇幅的运用中文授课,虽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运用中文授课能够让学生听得懂,记得准,但是随着课堂的深入继续运用大量的中文授课就会对授课的效果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甚者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三、旅游韩语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选好用好一本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笔者认为旅游韩语教材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在中国环境下使用韩语进行涉外交流和为来华的旅客进行导游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水平,专业培养目标,以选择一本难度适中,内容新颖,编排生动的教材为主,另外,选用一些外文期刊,导游实践的材料作为补充,这样就避免了仅仅依靠一本教材的局限性,突出了旅游韩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旅游韩语教学具有专业课教学和韩语课教学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笔者针对其特点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收益最大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形象生动的虚拟场景,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获取知识。在目前教材比较单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旅游韩语中无疑是比较有效和实用的方法。

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性质,以旅游工作实务和专业技能为导向,将韩语语言知识和旅游专业实践结合起来考虑。在具体的情景创设中,笔者根据每单元所学知识创设在酒店、机场、景点等发生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模拟这样的真实情景进行模拟练习,特别强调在这种场景中可能会发生的种种突发事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

2.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具有再现真实情境,直观生动,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同步等特点。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音频,视频环境中学习韩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讲解旅游景点时,以“故宫”为例,在讲解之前,首先通过多媒体把介绍故宫的视频以及相关文字资料,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尝试总结如何介绍旅游景点,最后,教师总结概括,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另外,笔者尝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强化专业韩语词汇的学习。众所周知,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沟通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客人对服务评价的优劣,特别是面临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时更是这样。专业词汇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听力效果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平时的旅游韩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强化专业韩语词汇的学习,依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声像并茂的特点介绍专业词汇,并传递该词汇所带来的文化信息。

3.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

从旅游韩语教学的特点来看,旅游韩语是一种以旅游专业为基础的实用性韩语课程,它强调要有明确的专业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应该从读、写转化为听、说、译这三个方面。旅游韩语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开设,这时学生都有了一定的韩语基础,因此不能把在精读课上的一些语法、词汇的讲授直接搬下来,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的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辟第二课堂,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开辟韩语口语角,听广播,举办韩语影视周等活动,尽量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大部分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不仅能够流利的向游客介绍所要参观的景点,而且能够向游客进行即时交流。

四、小结

旅游韩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就必须使旅游韩语的教学工作着眼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开拓思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说多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以后走上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旅游韩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挺.金锦花高职高专旅游韩语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0(01).

[2]许美瑛.浅谈高职旅游韩语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4(15).

[3]金伟.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互动教学模式改革[D].沈阳师范大学,2012.

[4]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许莉.旅游韩语互动式教学方法探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报,2008.

作者:李静

第二篇:高职高专韩语翻译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全国各高职院校都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基于《韩语翻译》的教学目标,就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典型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翻译活动情境中利用语言工具,掌握和运用所需知识,熟练进行口译和笔译。

关键词:韩语翻译;项目教学法;设计思路;情境教学

《韩语翻译》课程是应用韩语专业开设的职业能力课程之一,翻译技能是外语类专业学生主要基本功之一,翻译也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巧,这是以后工作的基础。通过大量的翻译技巧讲解及练习实践,专门系统的笔译及口译技能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提高韩国语翻译水平,以便以后从事文化交流和外交、贸易或国际关系方面的工作。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接受者”,显然无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很不理想。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当前高职高专教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我们根据韩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重新进行了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韩语翻译》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1.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本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专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以适应当代职业教育和岗位需求的发展与需要。

2.采用“语言+专项技能”培养模式,以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点与技能点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本课程应创设仿真翻译案例,就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典型教学,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利用语言工具,掌握和运用所需知识,处理各种翻译业务。

3.以案例分析、实证分析为主体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安排具体的翻译实例,进行情境教学,以案例、实证分析为主线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实际案例,身临其境的学习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并进一步在实际翻译实例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韩语翻译》课程教学项目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即:以“项目”为主线, 将教学内容与项目有机地贯穿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项目教学中, 教学活动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展开的。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项目设计、项目执行和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亲自进行项目的设计、执行及评价等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就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项目进行的全过程中,学生也能真实地体会到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与艰辛,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

一是重视韩国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韩国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语言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语言放在第一位。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韩国语翻译的基本能力。在教學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商务韩语方面的口译练习和笔译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韩国语进行口译和笔译。

二是注重与商务知识的结合。我们在《韩语翻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加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充分体现了“翻译”和“商务”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语言(韩国语)沟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商务翻译实践操作技能。我们按照“逆向分解、正向培养、动态反馈、循环提升”的设计思路,根据商务韩语翻译的岗位技能要求,以韩语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进出口操作能力为主线,将公司日常的事务处理、韩语翻译、韩语听说、商务文秘、 单据制作等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项目教学,营造企业的工作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

根据以上原则,将《韩语翻译》课程分为十个项目,这样的内容编排能够提高学生的韩国语语言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更好地上好韩语翻译课程,对于韩语翻译课任课教师,也有如下要求:

专业能力要求

高职院校的韩国语教师,应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促进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7).

[2] 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9.

[3]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4] 刘丽娜 韩国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问题点;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1期

[5] 金星花、李红梅 试论高校公选韩国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6] 杨金花 实践教学改革中韩语教学的文化导入;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7] 徐锦波 在韩国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文学教育(中);2012年2期

作者简介:

鄢妮(1982—),女,硕士,讲师,淄博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研究(山东 淄博 255314)

作者:鄢妮

第三篇:浅议韩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

摘 要:克拉申的输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已趋于成熟。韩语作为一门外语,与英语学习具有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输入理论的简要分析,与日常韩语教学相结合,提出了韩语教学中输入的重要性并归纳了输入材料的选择标准,同时也对输出活动的组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输入理论;输入材料;输出

一、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理论

克拉申(Krashen)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了输入假设理论,指出可理解姓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他的输入假设理论由五个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学习-获得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感受到输入假设与情感过滤假设对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输入假设

克拉申认为语言的使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时间推移,接触到理解性输入后自然形成的。输入假设理论强调输入的重要性,理想的输入应具备4个条件:可理解的;既有趣、又有关联的;非语法程序安排的以及足够的输入。

第一,可理解性输入。可理解性输入对语言学习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只有当学习者理解了输入的内容之后,其内在机制才开始运行发挥作用,语言水平才有可能提高。而不可理解的输入对语言学习者无用,只是一种噪音或一堆不具意义的符号而已。

第二,既有趣又有关联的输入。输入的语言即要有趣味性,又要与学习者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使用有趣而贴近生活的输入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减少学习者的焦虑感,使他们觉得学习外语是一种乐趣,一种探索,如此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非语法程序安排的输入。在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语言学家们发现,儿童对语法一无所知,却具备了相当强的语言发展能力。因此,克拉申主张“粗调输入”,也就是未经任何调整的语言输入。他认为外语教学没必要为学习者准备万无一失的“精调输入”,而应采用撒网的方法,大剂量地为学习者提供“粗调输入”。

第四,足够的输入。指的是克拉申提出的i+1原理。克拉申用“i”表示学习者现有的水平,用“1”表示略高于“i”的水平。语言输入总体难度不超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同时又包含了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能力的语言材料,学习者利用语境帮助理解略高于其现有能力的材料,如此才能从现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的阶段。

(2)“情感过滤假设”理论

“情感过滤假设”是克拉申的又一重要理论。这里的情感指的是学习者的动机、需要、态度和情感状态。克拉申认为,当学习者的情绪放松、自信心强、学习态度积极式,情感过滤的效率就会降低,学习者会注重薛兆和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从而达到更高的语言学习效果。相反,当学习者焦虑、不自信、有验血情绪是,情感过滤的就会提高,此时即使学习者理解了语言信息的含义,也不会将信息输入大脑,此时情感因素就阻碍了语言的学习。该强调了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及需要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符合现今大多语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实践。

根据这两个假设,教师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大目的语原版材料的输入,同时也应注重学习动机的培养。

二、输入理论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输入假设理论强调是大量的听和读的输入,根据其理论的指导,笔者在韩语教学中,增加了听力材料与阅读材料的输入。为了更好的培养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对输入材料的选择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选取难度适宜的输入材料。

输入理论强调输入的材料应当是可理解的,也就是难度适宜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应当是稍稍高于学生当年的知识水平,即i+1。如果输入低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即i+0,语言材料太简单,学习者就会以为外语学习不过如此,导致兴致索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如果输入语言远远超出学习者现有的水平,达到了i+2,甚至i+3等,则语言材料難度太大,学习者会以为外语学习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导致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半途而废。因此,在选择输入材料时,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现有的水平,考虑并重视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输入材料。一般来说,对于初学者,可提供一些小小说、简易本的广告、会话等易懂的材料;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语言学习者,可提供一些说明文、议论文或短篇的诗歌作品等。教师应当实时把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发现为学生提供的材料太难或太简单是,应及时进行调整。

2、有趣的、有关联的输入材料。

语言学习中,输入的材料应当是有趣有关联的。因此教师应注意材料的趣味性,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喜欢的阅读材料为他们的阅读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学习气氛。这也同时考虑到了“情感过滤假设”的作用。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可以降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焦虑、厌烦以及其他负面情感,尽可能多得调动学生自身潜在的积极的因素,使学生处于最佳的阅读状态。如果阅读材料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是枯燥无味的,必将会是收效甚微或是无效的死知识,即使大量输入了也会被很快淡忘。

3、适当讲解,提高输入效率。

Lightbown(1999:163)的试验表明,简单的讲解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脱离教师的指导与讲解的大量输入对语言习得的作用的低效的,甚至会使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停留在某一阶段不再上升。外语学习离不开一些语法规则和固定的语言形式,光靠听和读的输入以求让学习者自行总结出语言规律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太费时间且收效不佳,如教师能进行适当的讲解,学习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因此在韩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输入,也要进行适当的讲解帮助外语学习者记忆一些简单的语法规律、语言形式等,做好引导者的角色。这样才能帮助外语学习者快速、高效的提高语言水平。

三、韩语教学中的输出

大量的实践表明,外语学习中只靠输入不足以习得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输入假设”理论强调了输入的重要性,将输出看作是大量输入后水到渠成的结果。其实,在教学中,输出反馈也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检测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也能够指导教师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安排。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在注重输入的同时,也应当组织一定形式的输出活动,以帮助学习者达到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具体在韩语课堂中,教师可组织一些实训活动来引导学生输出。

1、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接受了一定量的输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输出活动,引导学生将关注点从语义理解层面转到句法与语用层面。结合中国学生内向、怕出错、不善表现等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是比较适合的活动选择。教师可定期布置小组讨论、辩论赛和演讲等活动,通过集体准备、个体展示的方式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各尽其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监控并稍加引导,尽可能多得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学生使用韩语的机会越多,他们的语言水平就提高的越快。同时,经常使用韩语表达也可以锻炼学生韩语的思维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发现自己的进步之后就会更加自信地使用韩语表达,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语言水平也会越来越提高。

2、适时总结,整理文字材料

在进行了辩论赛、演讲等口头表达活动之后,适时的总结成文也是重要的输出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就主题将小组讨论的结果组织成文,将其归档整理。小组共同完成文字工作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纠错,互助学习。同时也达成了写作训练的目的。

四、结语

在语言教学中只有将输入和输出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语言水平。贾冠杰(2015:27)根据克拉申的输入理论提出了“先听说,后读写”的教学建议。依据此建议,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增加听读的力度,同时也应重视说写的练习。教师应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重输入,也不要忽视输出,注意两者的结合以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习的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贾冠杰,二语习得论[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顾琦琦,语言输入理论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版)2012,3.

[3]方彬,夏斌斌,新形势下输入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4]陈晓,克拉森的“输入”理论与英语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6.

[5]李国峰,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究[J].海外英语2016,5.

作者:周若玮

上一篇:系统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预期理论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