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与评价观后感

2023-05-30

第一篇:作业设计与评价观后感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小学数学的作业及实施评价方式呢?

1 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教育家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所以,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

例如:我们学校有一位二年级数学老师,当她教完了表内乘法口诀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春天到了,春天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啊!我决定明天带你们去春游。春游时大家都要带点心,这次春游的点心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买,不要再叫爸爸、妈妈买了。下面一些食品的单价:可口可乐4元;饼干2元;面包2元;炸鸡腿5元;果冻5角……用30元买本组的点心,你计划怎样买,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用你们学过的知识,看哪一组安排得最合理?

这种趣味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还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2 设计层次性的作业

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学生可选择B,稍差可选A。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有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作业:①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4厘米,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②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③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此种设计可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 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作业设计中,要与现实性挑战性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

如:某超市有两种品牌的豆奶正开展优惠措施:①品牌的豆奶写着“商品大酬宾,每袋1.6元,买五送一”;②品牌的豆奶写着“×××豆奶每袋1.6元,八折出售”。小明正准备买10袋豆奶,他想请你来决定买哪个品牌的豆奶比较合算?为什么?

4 设计自主性的作业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

例如:一位老师在单元复习时,让学生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根据整理的内容设计阶段练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段——基本题,可参照例题编写;二段——变化题;三段——开放、实践题。并建议自己喜欢做的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小组合作完成。

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增强了主人公意识。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5 设计综合性作业

教师要建立数学与其他知识领域的联系,精心设计出充满想象力的综合性作业,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潜能。

学习了《税角和钝角》一课后,可以想到美术中的好多简笔画就是用非常简单的图形拼组起来的,因此给学生在黑板示范了一个,像这样用圆表示头部,用线段表示身体,用角表示四肢,一个站立的小人就画好了。教师激励学生:“相信你们一定能创作比老师这一幅更生动形象的作品来。”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合作,互换角色,一个做动作,另一人画出来表示这个动作,并且说一说你画中用了哪几种角。学生兴趣盎然,创作出很多简笔画作品。跳远的、跳舞的、做操的简笔画。学生不仅能够把动作画出来,而且指出人物中的角的名称。

6 优化作业评价

用常识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业。我们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常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

“等级+简语”来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贵在引导,皆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喜欢数学的学生,一般做题较认真,能独立思考,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对这些作业呈现这样的评价:“优+解题思路与众不同;优+奇思妙想;优+字迹工整;优+格式规范”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作业一般马虎,对教师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想思考错在哪里。为此,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既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

鼓励和批评两结合,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聪明的教师总是能抓住学生身上某一闪光点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作用,更应具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英语作业是英语课堂的延伸,英语作业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作业的设计应给学生留出一定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选择,去体验、感悟,去实践、应用。英语作业如果只是机械的抄写和背诵,学生们都会感到枯燥。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避免形式单一乏味的作业,如何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如何使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而不是负担?需要教师合理艺术性地布置作业,做到五个结合:

1、美术+英语

平时我发现大多数孩子都对美术很感兴趣,总是喜欢在书上本子上画画,于是我就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特征来更好的学英语呢?如果能将美术与英语融合起来,那一定能够提高孩子们做英语作业的兴趣。于是学了新的单词以后,我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单词卡,把刚学到的东西在卡片上画出来,然后在图的下面写上它们的英文名字,这样不但可以使同学们在快乐中记忆单词,而且课堂上可以用自己制作的单词卡做很多不同的游戏,更好的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我还要求同学们把日常生活用品贴上他们的英文名字,这样曾经学过的知识随时都能得到巩固。学生的对英语的记忆印象更加深刻了,与此同时他们也形成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音乐+英语

新课程教材中有不少英语歌曲容易被老师忽视,其实,音乐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化解抄、写、默、背带来的乏味。在作业布置时,我要求把学会的英语歌唱给父母听,增添了学生的作业乐趣,也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英语小对话用歌曲的形式唱出来,这样不但可以把难的知识简单化,而且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例如:Are you a teacher, Are you a teacher? Yes,I am. Yes,I am. How old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I am ten. I am ten. 对于类似的对话,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用“两只老虎”调子唱出来,孩子们很感兴趣,可以非常轻松的掌握知识。

3、故事+英语

语言具有交际性,只有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魅力才能体现出来。平时在课堂上老师应常给学生讲一些简短的英语小故事,等学生有一定英语知识积累时,教师应引导并鼓励他们大胆的用英语来讲故事,这样不但能练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还能把课堂中学到的句子、对话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收到很好的效果。

4、电脑+英语

电脑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学生非常喜欢玩电脑,所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英语,也未尝不是个好办法。如指导、推荐学生收看电脑中的英语动画节目,同学们在看这些动画片的时候,不但了解了故事的情节,英语也潜移默化的得到了提高。

5、游戏+英语

通过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目前,越来越多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出现在我们周围。于是我设计了“搜一搜、比一比”的游戏活动,布置他们自己去收集、摘抄,每周评比一次。学生十分高兴,仔细的留意周围的英语标牌。诸如 “Office hours(办公时间)”,“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CCTV(中央电视台)”等等,一次就可收集几十个。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个个为自己能发现的课外英语而欣喜,不但提高了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除了要艺术性的布置作业之外,教师的作业评价对学生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评价功能关系着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潜能以及学生的整体发展,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要将作业评价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长远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

1、在作业评价中要以表扬为主

在评价中要以奖为主,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但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还要尊重他们的学习过程。评价时我们改变过去那种“赏优罚劣”的做法,不能以简单的作业结果评价学生的好坏,要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有的是学生字写得好,有的是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新,有的学生作业进步快,有的是交作业及时等这些都可以表扬和鼓励。

2、作业评价的标志要新颖、奇特

在评语中要以奇为主,设计出新颖、奇特的评语来激励学生争先、夺先。例如:全做对的,即可得一面小红旗;全做对的而且书写工整的,在小红旗后面再加一颗五角星;有进步的学生,再画上一个笑脸娃娃,退步的画一个警钟。这些小小的创意对老师也许不以为然,但却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动力,不断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3、作业评价要注重评价过程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但是,每个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差学生,如果这些学生每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他们就会变的心灰意冷。为了不放弃他们,我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注重评价作业的过程。学生做完作业经过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老师总评后再进行修改,修改后,再经过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老师点评,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印象,这样多次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和增强自信心。

总之,新颖多变、生动活泼的课外作业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增添无限的乐趣,教师对学生的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习的自信,为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乐趣,让教育的艺术为孩子撑起一片蔚蓝晴空!

第三篇:农村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

农村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013-12-09 10:20:20) 转载▼ 标签: 分类: 极品档案

研究报告

个性化

作业

设计与评价

教育

《农村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青县孝子墓中学 王长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主要途径,还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手段。语文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语文教学质量,其地位之重显而易见。但综观目前作业现状,传统作业的种种缺陷仍然有目共睹:

作业设计的内容上机械单一,多从课后练习,配套习题中选择;形式上多是“一刀切”,缺乏自主性和合作性;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业评价多以“√”“X”和日期为主,片面单调,缺少激励性评语;作业答案绝对化,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鉴于此,我们旨在以作业为突破口,通过优化作业设计与评价,让学生在快乐幸福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使语文课程通过作业实现向学生经验和生活的回归。彻底改革过去那种机械、枯燥、繁重的作业形式,还学生以自主、生动、充满智慧与情趣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个性”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认识到作业设计与评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促使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加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与评价的规律来。

(二)现实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结合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现状,设计适合农村学生的个性化语文作业。力争实现课内外协调,学科间融合,横向交叉,纵向深入,不断优化学习环境。教师在个性化作业的大背景下因材施评,促进农村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个性化教育理论

个性化教育不同于个性教育,也不同于个别教育。我们所说的“个性”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个性,而是指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体。生命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自我性。生命是独特的,教育就是要在每一个个体独特生命的基础上去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完善,而不是去遏止、压抑和抹杀这种个性和独特性。让教育为个体而存在,创设适合个体独特生命的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对待生命的最基本的态度。

个性化教育作为对划一性教育的否定,其基本理念是: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个性发展的过程成为一个自主、自由的过程;创设展示生命潜能的条件,使生命潜能得到自由而充分地发展。

(二)我国教育学 “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根据弟子的志向、性格、潜能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对相同的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使弟子扬长避短,学有所得。许多学生提出的同样问题,他总是按个别情况和接受水平,作出实质不变而程度有深浅的答复。后来我国宋代学者朱熹把孔子的这种教学方法总结为“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就是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三)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 Howard Gardner)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等。以当代的智力理论为参照,作业的目的定位把握智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和关键之处。如作业强调亲子互动和同伴互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智力。人际关系智力是七种多元智力中的一种,它对人的成功有重要的作用。

(四)素质教育的理论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中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发展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教师树立适应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探索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方式、方法,从而优化学习环境,让语文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一座桥梁。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作业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个性化评价,激发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全面发展学生能力。

(二)理论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促使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加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与评价规律来。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业现状调查及分析

1.调查教师对个性化作业的理解;调查教师作业布置、评价情况。 2.调查学生对语文作业的态度、完成情况、反馈情况。

(二)农村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本着 “少而有效”的思想,着重研究以下内容:作业设计如何讲究趣味性;作业设计如何体现层次性;作业设计如何注重实践性;作业设计如何加强合作性;作业设计如何体现人文性;作业设计如何渗透合作性。以期从各个层面与角度实现作业的个性化设计。

(三)农村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评价研究 1.如何将作业评价过程互动化。 2.如何将作业评价方式多元化。 3.如何将作业评价内容整体化。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总结,积累第一手资料,丰富个性化作业设计和评价的研究内容,筛选出最有效的适应农村初中语文的个性化作业设计和评价方式。

(2)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在理论上构建个性化作业的基本体系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业评价方式。

(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家长座谈、专家咨询等方式,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形式和评价方式。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主要过程

(一)申报阶段(2011年6月—9月)

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对课题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价值性进行论证;完成课题计划和申报表,申报课题。

(二)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3月)

1.课题组成员利用业务学习、集体教研等时间,进行新课程改革和有关作业设计与布置、批改与评价等理论文献的学习;利用集体备课进行深入的研讨,提高教师学习运用新理念进行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技艺;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育书籍及报刊杂志,并做了学习笔记,定期交流。这样,绝大部分教师转变了思想观念,把“以学生为本”根植于思想深处,认识到了作业设计与评价的重要意义,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2.课题启动初期,课题组对全校不同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了分层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各年级段的学生的作业现状和学生们对作业的看法及完成情况,撰写题为《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事实依据和理论基础。 3.2012年3月,课题正式开题。

(三)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3年3月) 1.认真分析学生,建立学习小组

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各层次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形成最优资源互补组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让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2.努力钻研教材,设计个性作业

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作业布置也要采用分层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生搬照抄,而是要认真研读教材,设计出分层作业,使尖子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同时鼓励了小组之间互相命题,让学生体验当小老师的乐趣。

3.进行课例研讨,实现同伴互助

作业设计与评价不能是纸上谈兵。为了验证我们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组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实践验证和课例研讨,把课题研究推向纵深。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都选定一个内容,先自行进行教学设计,然后进行课堂展示,然后由负责人带领全组教师进行课前集体备课和案例研讨,主备老师先阐述自己的设计,组内成员围绕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以提高,作业效果等问题共同探讨,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从而提高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这种同伴互助式的教研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是否有效起到了及时指导的作用,杜绝了低效作业的出现。 4.作业设计评比,推进深入研究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学校组织了作业设计评比活动,以期达到整体推动。评比中涌现出一大批实用有新意的作业设计:有深化对课文理解,发展想象力的改写作业;有针对预习提出重点,明确要求,鼓励学生质疑的预习作业;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开放性作业;还有多样化的拓展作业、综合性的积累作业,使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的生活化作业„„评比活动不但促进了课题的研究,也促进了教师群体的成长。同时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业评比活动,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 5.总结研究经验,提升理论成果

课题组成员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方式,交流实验信息,收集精品个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撰写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及时总结经验,进行交流,积极撰写教研论文,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

(四)总结阶段(2013年4月—6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八、课题研究成果

其实关于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研究,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就已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本课题自申请之日起,课题组成员情绪高涨,就积极的展开了研究。我撰写的《农村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开题报告,在沧州市2012年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获得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分别在国家级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马云英老师的《新课改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摭谈》、赵立恒老师的《谈作业的评价策略》分别刊载在《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一期、第七期上。我本人因为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成绩突出,被青县教育局授予“科研型教师”荣誉称号。另外,我们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撰写调查报告,积累相关资料,编辑了《让作业因个性而精彩——农村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集锦》。当然不仅如此,我们还获得了更多的,更丰富的、更深刻的理论层面上认识:

(一)教师树立起了新的教学观念

课题启动之初,我们通过访谈、网络交流等方式了解教师对于“个性化作业”的理解;从学习兴趣、作业量、作业态度、作业布置方式、作业评改情况等方面对以孝子墓中学为代表的农村初级中学中七至九年级学情层次不同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不断的研究、反复的总结和深刻的反思中,我们认识到设计有效作业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作业观:教师务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务必要形成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健全人格”有机统一起来的学科价值观——教学不完全是为追求某个知识的最终结果,而是在探索、体验中获得生命价值的不断升华,这才是教学过程的最高追求和最终目标。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外在表现,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过程。人们一般更多地把作业看成是一种练习,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而设立的一个环节。但在新课标理念中,作业设计与评价更多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二)学生个性得到极大张扬

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成绩都显著提高。

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加深了一层,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调动,使学生爱做、愿做语文作业,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与实践的乐趣。这也正是课改所要追求的作业的实效性。

这样的尝试,对教师而言,是一次自身继续学习的过程,促进了教师对专业理论的学习以及科研工作的有效进展;对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家庭作业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完成家庭作业的信心大大增加了,由以前的被动完成作业变成了主动完成作业。如此自主、开放的家庭作业,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和心理负担,巩固了课堂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真正为“减负提质”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我们课题组老师都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了显著地提高,学生敢于提问、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交流等优秀的学习品德也在逐步形成,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均取得理想的成绩。 2.创新的作业层出不穷。

自从开展各类实践作业以后,传统的学生作业,离不开写生字、组词、把句子补充完整等千篇一律的机械抄写作业。学生的作业一改往日的旧面孔,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表达活泼,语言优美。单说实践作业的内容就有:创新画画、社会调查、劳动实践、科学小实验、奇妙动植物、生活体验等十几项。并且各人对实践的体验各不相同,各人的表达方式也都有区别,一个班级的作业看完以后,给人的感觉再不是千人一面,而是各有新意。 3.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个性化作业突破传统作业的陈旧观念,让学生们从烦琐、重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孩子们不再怕上语文课,畏惧做作业,而是对作业兴趣增加,从作业中获取一份好的心情,得到一份收获,受到一份启迪。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学生的观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三)探索出了农村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规律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在备课时就精心设计出相关的作业,选题时注重了“少而精”的原则,尽量丰富作业形式,寓教于乐,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在落实好减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既可丰富课堂内容,又使大家学得开心,学得有兴趣,而且对孩子以后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在一年多的研究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农村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规律: 1.讲究趣味性,激发探究意识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富有情境的作业,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去完成,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及青少年的求知特征,初中阶段的语文趣味作业设计应注重做好以下三项工作:注重多变性,提高作业趣味;注重实践性,满足作业欲望;注重差异性,激发作业兴趣。(详见马林老师论文《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设计》) 2.体现层次性,关注不同学生

在一年多的研究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作业设计与评价的个性化是以层次性为基础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我们本着“减负增效”的原则,精选习题,精心设计,作业适量,难易适中。倡导分层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根据部分学生学习情况免做部分作业。推行“计时”作业,注明中等程度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以此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提高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效率。 3.培养自主性,奠定发展基石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过渡。

(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例如可根据教学目标把作业设计成ABC三个等级,其中,A类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C类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B类作业则介于二者之间。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就能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这是专门为我设计的作业,我一定能完成好!”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必然加重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倡作业的多样化和作业方式的“自由选择”。“自由选择”着眼于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仿照“自助餐”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适宜的作业“套餐”;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提供“补充餐”。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见马云英老师论文《新课改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摭谈》)

(3)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作业布置权一直是教师的“专利”,学生总是被动接受作业,这种作业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业的主人,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以单元考试为例,教师确定题型、题量和分值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去填具体考试内容。这样复习目标明确,学生积极主动,互相考,兴趣浓。 4.注重实践性,锻炼多种能力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注重实践性。

例如在上完课文《看云识天气》之后,学生对于云彩与天气的关系很感兴趣。老师就让学生做“天气预报员”,根据课文所介绍的有关知识,去观察天上的云和光,并推断出近日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推测、交流、展示及验证等亲身活动,体验课文知识的真实性。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有关天气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实践能力,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5.关注人文性,渗透情感教育 初中阶段处于“心理性断乳期”,学生反叛心理强,与父母的交往中容易出现代沟,产生冲突。针对这一心理特征,可设计相关的作业,为学生与家长搭建沟通的桥梁,引导孩子尊重父母,也使父母了解孩子。例如,八年级(下)的第一单元阅读中选入了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在课堂教学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1)课外阅读同题材作品,如老舍和朱德的《我的母亲》,了解作为文人的老舍先生和作为将军的朱德元帅对母亲的爱有何不同,加深学生对母亲的感情。(2)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述说对妈妈的感谢之情,或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请教妈妈,当然也可以和妈妈说一些平日不敢说的心里话。(3)在母亲节这一天把写给妈妈的信交给妈妈,观察妈妈的变化,写成一篇文章。这次作业的设计,有阅读和作文教学方面的考虑,但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重视沟通交流,让学生学会感恩。 6.体现合作性,促进多向交流

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已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往往不够,因此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所以,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性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理念。

如学完了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分工合作搜集有关四季的素材,分类加工整理,自己编辑一份刊物。有的组把刊物命名为《四季的旋律》,分“春之声”、“夏之语”、“秋之韵”、“冬之魂”四个板块,每个同学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同学们有的负责搜集资料,有的负责编辑、有的负责美工,还有的负责书写,大家各司其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落实和丰富了作业批改与评价方式 1.评价过程互动化。

改变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参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当学生有了进步以后,教师可以进行二次评价,给予鼓励性的评语。这种全方位的互动式评价,能够使学生全面的认识自己,让学生赏识自己的每一次进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体现了新型评价模式的人文性。 2.评价方式多元化。

教师选择合适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批阅方式:随堂批阅、小组互批与教师分层批阅、第二次批阅等,结合学生“自省式”批改,使纠错功能与强化成功相互促进;优化组合“顾问小组”,让部分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过程中来。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外,还可利用室内展览、板报宣传、主题张贴、网页呈现等形式,展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作业。当学生养成自己选择作业、自己设计作业的习惯后,教师鼓励学生交换作业,交流作业心得,分享在作业中彼此的优势资源,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业行为。 3.评价内容整体化。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评价更注重整体性,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把作业评价渗透到师生群体的交往互动中去,师生、生生相互之间交流自己的思路,生生之间用自己的语言相互评价,说说对方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对自己的同伴作出一个恰如其分的评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完成了作业评价,更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人际交往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增长见识,学会合作交往,分享自己的情感。同时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现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 作业批改与评价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师生双边有效活动的最佳途径之一。为有效改变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与做法,促进作业批阅与反馈的实效性,我们要求教师上好作业讲评课。具体的做法有:①总结式。即概述学生作业的正误情况,指出错解现象、原因及一般纠正方法;②专题式。对作业的某一方面内容,进行专题讲评;③辨析式。就是列出错解实例,让学生讨论分辨;④点拨式。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根据题目意思,启发学生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找出题目设置的陷阱,再审题意,找出捷径。

在作业评价工作中,我们还坚持每学期定期检查和其它不定期检查制度,改变学生做题越多越好、教师批改越细越好的传统观念,把作业检查的标准主要放在作业题的选择是否科学、学生作业质量是否提高、教师批改的认真程度等方面,以此引导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年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积极的成果。但由于教学的系统性和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加之研究者本身认识的局限性,课题研究还存在诸多待深入探究问题。

(一)客观因素方面

1.本课题实验研究虽然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因受到教育的周期长、过程复杂与效果滞后和隐蔽等条件的制约,作业设计对于教育教学以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

2.“怎样将学生的个性化作业与素质测试相结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具体问题。在访谈中就有教师提到了这一点。传统教育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式存在很大不足,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根据新课改要求,怎样将学生的个性化作业与现有的素质测试相结合,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素质状况,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问题。

3.激烈的办学竞争和教育科研效益滞后。学校领导普遍存在重升学、轻科研,重当前效应,轻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在人力财力投放上有所顾虑、致使教育科研举步维艰,也难以调动起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影响了课题研究目标的实现及成果的推广应用。

(二)主观因素方面

1.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花样百出,品种繁多,给评讲和展示带来一定困难。比如“作业超市”里的作业,虽设立“最佳设计师”和“最佳挑战者”,但费时过多,也未能照顾全体。

2.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作业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没有真正让作业成为建构课内外、校内外联系的桥梁,成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纽带。 3.有些教师布置的作业在量和质上都比较“随意”,缺少精心设计,布置作业图“量”不求“质”,使得一些开放性等作业给学生带来了盲目性,同时也给教师自己的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提倡这种新的“作业观”,并不是对传统的、习以为常的“作业观”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它的一种超越,一种发展。事实上,传统作业的经典作业样式在今天仍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是,我们要使传统的作业样式更好地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服务,要对它加以改进,不使之异化为单纯服从和服务于各种考试的工具。当我们冲破传统作业观的藩篱,使作业能够经常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愈来愈多地成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性的活动时,我们惊奇而惊喜地发现这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对促进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即便从应对考试的角度看,它不仅使得学生更有效地应对在学校期间将要面对的考试,而且对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迎接各方面的“考试”也可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我们进行的作业设计的改革才刚刚起步,它的完善与成功,有待于我们大家来共同深入探索和研究。

十、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版). [2]赵学勤.如何提高激励性评价的有效性[J].中小学管理,2003,(4):48-49 [3]蔡莉.初中英语教学多元化作业设计与评价体系初探.[J]校园英语(教研版),2009,(7) [4]陈剑华.中小学作业形式、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J].上海教育,2001,(24) [5]帅敏强.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8). [6]朱宝娜.谈谈作业形式的优化[N].语文报教师版高中总第184期

[7]刘春生.作业的革命[M] .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07,(第1版) [8]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1版) 十

一、附录 (见过程资料)

第四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各种新的流派、新的教学手段如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勃。而小学语文作业与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将会如何变革?语文作业与评价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更应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但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更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缺少师生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互动,呈现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常常量大,随意性大,且单调乏味。甚至成为学生和家长沉重的负担,作业评价的主体和形式也较为单一,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有的甚至淡化或忽视评价。许多学生对于老师呆板笼统的“优、良、合格”“A、B、C”评价毫无感觉,他们更期望得到老师的个性化点评这种教学实践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人的主观作用。长此以往,逐渐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了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进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自然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作业已不再是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庸,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因此在当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有必要对现行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评价进行全息透视和深刻反思,使其设计与评价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使学生的情感、意志、习惯获得进步与发展。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和烦恼、快乐与辛劳,并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及评价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将探索出影响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寻找语文作业设计及评价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来精心设计作业,从而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研究,给学生,也给自己的教育人生打开一扇小小的天窗。 本课题立足于对小学语文作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改变传统的课外作业形式,又注意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通过实践研究,着力探寻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有效策略,使教师布置语文作业时具有科学性、借鉴性、操作性、有效性,最终总结一套可供借鉴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小学语文作业的改变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兴趣更为浓厚,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1、通过研究,突出创新性和实效性,改革语文作业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方式,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2、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并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素养及实践经验,同时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更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观察力,并养成积极学习语文知识的好习惯,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发展学生创造性学习。让作业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使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使学生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三、课题的改革意义及应用价值: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研究”对我们小学课程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是践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规划纲要”把“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列入存在问题的第一条。“规划纲要”要求教师提高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和讲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设计对整个教育取得多大成效有着重大影响。要实现有内容、有趣味、有价值的教学,必须让作业具有科学性、借鉴性、操作性、有效性。

3、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要提高学生作业的设计水平,就要用新的教学策略、方法,采用新策略、方法就要转变教学行为,而自觉地转变教学行为必须有新的教学观念。实施有效作业的结果必然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四、预期效益:

1、学生发展

(1)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2)完成作业的兴趣更为浓厚,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2、教师发展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有所增强。 (2)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业量明显减少。

(3)设计、布置、批改、讲评作业的策略、方法更为多样、合理。

第五篇:小学英语高年级分层性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策略研究

大市聚镇中心小学 黄少英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家庭作业就是将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内,运用大量的游戏教学和情景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消化吸收新词和新知,往往忽视了课后知识的巩固和拓展。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则体现出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较难集中到学习上来。随着英语学习要求的提高,学生容易产生反叛和厌学的心理。另一方面,高年级中逐步呈现出的两级分化现象,使得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

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英语课程的特点,我们通过调查和讨论,认为当前英语作业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机械重复的作业多。许多老师在布置家庭作业大多着眼于巩固所学的知识,走入了机械重复的误区,忽视了作业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作业中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作业形式单一。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家庭作业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还是传统型的作业形式——抄写课文、句子,背诵课文、对话等等。

(三)作业没有分层性。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要求在提高,学习程度的差异性也在不断加大。对于传统的英语家庭作业模式来说,教师只考虑到大多数相同水平的学生的完成情况,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手段,势必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开展此项“小学英语高年级分层性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策略研究”,试图探索出适合高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家庭作业,丰富学生的英语家庭作业形式,试图减缓、或解决高年级两极分化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英语学习的学习效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作业问题研究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凯洛夫曾指出“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斯米尔诺夫对课堂作业作了详尽的说明和论述。美国教学问题专家哈里斯•库柏的研究表明:作业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技能、发展学生的自导性和责任心等等方面有正面功效,可是,只注重量而不重视质的作业负面效果更明显,危害更大:它会压跨学生,并使他们感到厌烦,没时间去从事更为主动的追求,并导致学生为按时完成作业而作弊或抄袭。

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把教材分成课题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江苏省泰州市洋思中学的建构了“先学后教,当堂完成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教师开展了《小学生英语家庭作业布置与检查课题实验方案》的研究,他们重点从教师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了研究,从教师自身出发,解决学生的作业问题。老师们从不同的方面对作业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都有助于本课题的实施。

我们认为:由于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因此我们提出《小学英语高年级分层性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策略研究》。 重点针对高年级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出适合的家庭作业,并丰富英语家庭作业的形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提高整体水平。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二)孔子的“温故而知新”思想。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三)面向全体学生,个体差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理念、思路与主要变化,其中基本理念中提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这点让我感触颇深。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既不能机械地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也不能强迫学生学习单一的学习材料,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要体现这种理念,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要进行课内外的“分层指导”,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分配难易不同的作业,提供不同标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共同进步。

四、实验研究对象

本实验课题每位教师均为实验教师,主要以高年级(

五、六年级),实验教师所带班级为实验单位。

五、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改变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以机械重复作业为主的现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2、丰富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形式,由原来的简单、单一的听录音或抄写的形式改变为更多种的,学生有兴趣的形式。

3、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适合小学高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家庭作业,以缓解或解决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即学生英语学习层次分析。

2、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形式统计、分析和设计。

3、研究和制定适合小学高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家庭作业和评价体系。

六、实验方法及检测: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以实验法为主,同时辅之以问卷调查法,个案法等科学方法。采集前期、中期、后期数据进行对比,遵循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原则,注意搜集研究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变化、学习兴趣、评价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利用检测工具,根据本课题的实验要求设计检测工具,采取合适的实验检测方法,进行前测、中测和后测。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立足我校实际,我们学校是一所拥有24个班级的乡镇级学校,有

五、六年级(小学高年级)班级8个,大约350名学生。而这些学生所表现出的英语学习问题,就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2、我校的领导,十分重视科研情况,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学研究中,同时对科研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与帮助,提供很多便利条件。因此,学校里有浓厚的研究氛围。

3、本课题负责人及参与研究的教师具有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校有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他们有较强的教改意识和科研意 识,有较强的思想境界和努力奋斗的创业精神。

4、我校有较好的网络教育环境和条件,电教器材、设备、设施和 电教教材都能够保证试验的需要。为保证本课题研究顺利展开,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试验教师的优势和特长进行有侧重点的专题研究,在次基础上通过研讨活动,加强试验教师的总结和交流研讨,为下一步试验提供范例和有效的经验。在次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试验方案,加强展开中间试验研究。

八、实验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1)确定并论证课题; (2)设计实验方案; (3)组成实验课题组; (4)培训课题组成员;

(5)准备实验课题材料制定检测方法

(二)实验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1月)

(1)2013年1月——2013年8月,根据方案进行第一轮实验,采集原始数据,建立档案系统,培训学生基本方法,形成教学模式,初步分析实验结果。

(2)2013年9月——2013年10月,根据方案进行第二轮验证性实验,形成最优化教学模式,达到实验目标,交流、研究,并分析总结实验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完善实验程序,形成、完成实验报告,汇集各种经验材料,申报并接受验收。

九、实验研究人员

l、课题负责人

黄少英 新昌县大市聚镇中心学生英语教师 小教高级教师

2、课题组成员

梁翠燕 新昌县大市聚镇中心学生英语教师 小教高级教师 肖恩素 新昌县大市聚镇中心学生英语教师 小教高级教师 孙旭骏 新昌县大市聚镇中心学生信息技术教师 小教高级教师

十、实验成果形式

(一)阶段性成果

l、掌握各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2、整理出1~2套学生英语作品集、画报集或者资料收集。 (二)最终研究成果

1、写出全面综合性课题实验报告及论文

2、完善整理出2~3套精美学生作品集。

3、总结一套科学规范的高年级分层性英语课外作业。培养出一批把作业作为趣味,主动去拓展作业布置的学生群体。

上一篇:怎样克服演讲紧张心理下一篇: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汇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