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啊音变教案

2022-07-11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普通话啊音变教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普通话啊音变教案

语气词啊的音变

语气词“啊”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

“啊”的音变规律如下:

1、前面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ê时,“啊”读作ya,同“呀”。

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作wa,同“哇”。

3、前面的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同“哪”。

4、前面的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

5、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和er时,是儿化韵时,“啊”读作ra;

6、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音)时,“啊”读作[ZA]。

“啊”的音变例说:

1、ya—(在a、o、e、i、ü、ê音素后面时,不包括ao、iao):

快打啊!

就等你回家啊!

夸啊!

大家快来吃菠萝啊!

都是记者啊!

好新潮的大衣啊!

日子过的真快啊!

快帮我解围啊!

你怎么不吃鱼啊?

这孩子多活跃啊!

2、wa—(在u音素后面时,包括ao、iao):

您在哪儿住啊?

他普通话说得真好啊!

还这么小啊!

屋顶还漏不漏啊?

看你一身油啊!

3、na—:(在-n音素后面时)

这件事儿可不简单啊!

笑得真欢啊!

买这么些冷饮啊!

发音真准啊!

4、nga—(在-ng音素的后面时)

小心水烫啊!

小点儿声啊!

行不行啊?

不管用啊!

5、ra—(在舌尖后元音-i、卷舌元音er的后面时,在儿化韵后面时)

没法治啊!

随便吃啊!

什么了不起的事啊!

他是王小二啊!

这儿多好玩儿啊!

6、[ZA]—(在舌尖前元音-i的后面时)

烧茄子啊!

这是第几次啊?

他就是老四啊!

第二篇:想学习粤语的同学不要错过啊——粤语普通话发音惊人对应规律!初学者

想学习粤语的同学不要错过啊——粤语普通话发音惊人对应规律!初学者.txt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为体重的原因。别人装处,我只好装经验丰富。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2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粤语普通话发音惊人对应规律!初学者必看!

等了这么久,本人终于把粤语跟普通话之间的所有发音对应关系整理出来了!此贴对广大来自北方的粤语初学者大有裨益,望版主将此贴永久固顶,以飨全国爱好粤语学习的朋友!

这些规律纯属本人亲自研究发现,之前并未在任何文献资料上寻找到过。虽然有人说这在客家人论坛上曾经有人提过,但本人可以保证,本人绝对没有在其它地方借鉴,完全是自己独立发现的结果。去年的时候,本人为了方便北方人学习粤语,决定编写一本《普通话粤语发音对照表》。书没有编写完成,但本人在编著的过程中却惊人地发现相当多的奇妙对应规律,并且得出“作为远古时期南方地区普通话的粤语,乃是今天普通话之母”的结论。当然,普通话在发展过程也出现过一些分化,但我们通过粤语发音却可以找到某些字在普通话中的原音,像“癌”字的本音就是“岩”等等。

(注意:以下对应规律对粤语入声字无效,请大家留心这一行字,以免遭到误导)

一、声调篇

粤语有九声,因此很多外地人便以此为由而惧怕学习粤语。然而经过本人发现,这九声当中,有三个入声调值和六个舒声中的三个是完全一致的;而香港有些学者也认为,粤语只有八声,因为阳上既可以等于阴上,也可以等于阳去。因此,九个声调实际上只有五个调值,而这五个调值我们可以和普通话的五个声调建立对应关系,关系如下:

粤语 阴平 阴上 阴去 阳平 阳上 阳去 阴入 中入 阳入

普语 一声 二声 轻声 三声 轻声或二声 轻声 四声 轻声 三声

例子 分诗 粉史 训是 坟时 愤市 份事 忽色 法锡 佛食

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把粤语的九声用普通话的五声来称谓。

然后,我们来建立以下的惊人对应关系吧: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一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一声;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二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三声;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三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二声;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四声的字在粤语中是轻声;

至于粤语的四声,仅在入声时存在,一般都是作为强调字出现。

二、韵母篇

刚才提到粤语与普通话的二三声是刚好相反的,这里我们开篇也不得不提一下,粤语与普通话的 ao 和 ou 也成这种关系: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ao 韵的字,不包括 zh ch sh r 声母的,除了“包”及相关形声字之外,在粤语中读 ou;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ou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 au;

有了这个规律,加上声调规律,我们刚上手、一句粤语也不会的朋友马上就可以知道,“毛”在粤语里念的就是“某”的音,“某”念的是“毛”的音;“头”念的是“讨”的音,“讨”念的是“头”的音。如此反转,有趣吗?相信你们已经打开了学习粤语浓浓兴趣的第一步!

我们接着吧: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iao 韵的字,包括 zh ch sh r 带 ao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 iu;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iu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 au(如果是 you 那么读 yau);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ang 韵的字,不包括 zh ch sh r 声母的,在粤语中读 ong;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iang 韵的字,包括 zh ch sh r 带 ang 韵的,在粤语中读 iong;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uang 韵的字,如果粤语声母为 g k w 的,在粤语中读 wong,否则为 ong;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ong iong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 ung;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带声母的 i 韵字(就是除 yi 之外的 i 韵字),在粤语中读 ei,少数如“鸡”“计”“系”等读 ai(扁口 a);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in 或 en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 an 或 am(扁口 a);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ing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 ing,少数如“硬”“幸”读 ang(扁口 a);

(注:北方人读普通话的 ing,总把舌头退到很后,读起来跟 ieng 差不多——这里的 e 是普通话拼音的 e;粤语同理,ing 读起来也跟 ieng 差不多,但这个 e 是粤语、国际音标里的 e,因为粤语没有普通话韵母的 e)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eng 韵的字,除 zh ch sh r 声母带的在粤语中读 ing(文读 eng),其余的多数读 ang(扁口 a),少数读 ung(如“朋”属前者,“蓬”属后者);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ei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 ui,少数如“辉”读 ai(扁口 a),“非”

读 ei;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uan 韵的字,不包括 zh ch sh r z c s l n d t 声母的,在粤语里读 un;

超过 90% 在普通话中读 üan 韵的字,包括 zh ch sh r z c s l n d t 带 uan 韵的,在粤语里读 ün;

超过 90% 在普通话里读 ün 韵的字,如果在粤语里声母为 g k w 的,在粤语里读 wan,否则读 an 或 am(扁口 a);

超过 90% 在普通话里读 an 韵的字,如果声母为 g k h 或零声母的,在粤语里读 on,否则读 an 或 am(大口 a);

超过 90% 在普通话里读 ian 韵的字,在粤语里读 in 或 im;

超过 90% 在普通话里读 ai 韵的字,多数在粤语里读 oi(大口 o),少数如 b p m d t 有一些读 ai(大口 a);

超过 90% 在普通话里读 ü 韵的字,如果声母为 j q x l n 的,在粤语里读 oü,否则读 ü;

超过 90% 在普通话里读 üe 韵的字,多数在粤语里读 üt,少数如“岳”“约”“乐”等和 l n 声母带的读 (i)ok;

三、声母篇

粤语的声母遵循古音原则,和现代的普通话很难扯上对应关系,但多少还是有的,比如说:

除了“荣”之外,所有普通话里读 r 声母的字在粤语里的声母都是 y;

另外,粤语 f 声母非常多,一般普通话里 h 声母多数在粤语里转化为 f,但也有部分张口呼(即 u 系韵母)转化为 w;也有普通话的 k 声母带张口呼(即 u 系韵母)如“苦”“库”“快”“宽”“款”“阔”等字转化为 f;

普通话的 k 声母除了张口呼(即 u 系韵母)之外一般都转化为 h 声母。

行了,本人潜心钻研出的规律为大家奉献到此,祝大家的粤语学得轻松而愉快!本规律最新更正过,希望以前看过本文的朋友重新看一遍,某些地方曾经有过错漏以免被误导!能力有限,希望大家都来补充和指正! 该帖子在 2006-7-16 23:17:20 编辑过

有一半广府血统同埋潮汕血统嘅我,自识讲话就被我阿嬷教讲普通话、粤语同埋潮汕话三样母语。廿年过去,我系北京接触咗全国各地嘅人同埋全广东各地同乡,于是乎我开始咗我三种母语之间嘅比较同埋寻求之间嘅对应规律„„

第三篇:音变规则

音变

一、变调

(一)上声变调

1、 上声的全调值应当是214(为“全上”)。但只有在读单音节或者上声音节处于词尾时,我们要把214调值读全。特别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一项及第二项测试中强调这一点。如:走,甩,想,大胆,历史,一起,宽广。在朗读和说话过程中,除了极少数需要特殊强调的词之外,一般都不读全上,只读半上211。

2、当上声音节位于非上声字之前(阴平、阳平、去声、轻声)时,只读半上211。如:

好书,火车; 祖国,朗读,讨论,感谢,姐姐,脑袋

3、 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音节变阳平,后一音节仍读全上。如:领导,演讲,了解,厂长,处理,尽管

4、 当三个上声字相连时,根据意思(即词语结构)变调:

⑴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字调值变为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如:

展览/馆,虎骨/酒,管理/组,勇敢/者,手写/体,草稿/纸, 水彩/笔, 洗脸/水

⑵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面一个字变半上(211),中间一个字变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 如:

很/理想,老/保守,纸/雨伞,请/允许,小/拇指,冷/处理, 小/海岛

5、 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分节,然后按照以上变调规律变调。如:

永远/友好, 请/往北/走,给你/两碗/炒/米粉

(二)“一”和“不”的变调

1、“一”的变调:

(1)“一”的本调为第一声阴平,但实际上,它只有在读单音节字词、处在词句末尾或者表示序数时仍念本调。 如:

一、一二一,统一,第一,始终如一,一九三九年; (2)“一”在非去声前(阴、阳、上)变去声。 如:

一斤,一天;一瓶,一年;一桶,一小时;

(3)“一”在去声前变成阳平。如:

一个,一定,一块,一旦,一共。

2、“不”的变调:

(1)“不”的本调是去声,“不”在读单音节、处于句尾以及非去声前仍读本调去声。如:

不,偏不! 谁敢说个“不”字? 不听, 不来, 不好。 (2)和“一”一样,“不”在去声前变成阳平。如:

不见,不是,不对,不露声色

3、“一”、“不”夹在词语中间一般读轻声(不是必读)。如: 听一听,闻一闻,想一想,看一看, 用不着,行不行,买不起,差不多

二、轻声

轻声只能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不能独立存在,助词和语气词(如:吗、的、了、吧)也不例外。因此,在读单音节字词时,不能读轻声。

(一)轻声的发音描述: 轻声词前音读得较重较长,后音读得轻短模糊。轻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音节后,读短促的低降调(调值31);在上声音节后,读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44)。轻声的调值是由前一个音节决定的,与原调值无关。如:

妈妈、爷爷、爸爸、收成、朋友、事情(调值31) 奶奶、养活、女婿、马虎、喜欢、嫂子(调值44)

(二)变读轻声的规律:

1、重叠式的名词和动词,后一音节读轻声。如:

妈妈,星星,娃娃,婆婆,姐姐,姥姥,舅舅,爸爸;

听听,说说,谈谈,闻闻,走走,想想,看看,跳跳 (注意:动词两个上声重叠,第一个字先变阳平,再读轻声。)

2、句尾的语气助词“吧、吗、呢、啊”读轻声。 如: 来吧! 行吗? 干活儿呢! 走啊!

3、助词“的”、“地”、“得”、“着”、“了”等读轻声。如:

他的, 渐渐地, 大得很, 说着话, 走了

4、名词和代词的后缀“头”、“子”等和表示复数的“们”读轻声。如:

石头,念头,桌子,村子,我们,你们,他们,同学们

5、人体的许多部分读轻声:如:

脑袋,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舌头, 下巴,喉咙, 胳膊,巴掌,指头,指甲,骨头,屁股等。

6、处所名词后的方位词一般读轻声(不是必读)。如: 墙上,地下,外边,屋里,东面

7、趋向动词一般读轻声(不是必读)。如: 躺下,拿去,起来,送过来

(三)部分无规律的轻声词: 白净

动弹

比方

别扭

畜生

称呼

刺猬

窗户

凑合

答应

打扮

打听

耽误

东西

地方

队伍

耳朵

告诉

官司

关系

故事

活泼

糊涂

伙计

记性

交情

咳嗽

窟窿

快活

困难

粮食

凉快

老实

力气

骆驼

麻烦

买卖

迷糊

明白

名字

暖和

难为

能耐

盘算

牌楼

朋友

便宜

漂亮

脾气

清楚 认识

热闹

扫帚

收拾

思量

岁数

舒服

挑剔

唾沫

稳当 尾巴

位置

喜欢

消息

学生

学问

衙门

钥匙

衣服

意思 养活

月亮

应酬

云彩

扎实

在乎

状元

眨巴

自在

琢磨

注: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凡是在后一个音节不标调的词为必读轻声词,读错要扣分。后一个音节标注声调符号,但在这个音节前加一个圆点的词不是必读轻声词,是“重· 次轻”格式, 如:太阳(tài·yánɡ)、父亲(fù·qīn)、力量

(lì·liànɡ)等,无论是否读轻声都不会扣分。在朗读作品和说话时,将“重·次轻”格式的词语读成轻声,则语感自然,是普通话水平较高的表现。

(四)注意:有些词读轻声与不读轻声有意义上的区别。如: 东西、大方、兄弟、地道、买卖、地下、运气、精神、 大意、老子、人家、地方、等。

新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及其分类表见附件三

三、儿化

儿化是指没有实际意义的后缀“儿”,不自成音节,与前一个音节融为一体,只作为卷舌动作附加在前音节末尾,使前一个韵母发生卷舌音变,成为“儿化韵”。

(一)儿化的变音规则:

1.音节末尾音素是ɑ,o,e, ê,u的,直接加“r”,韵母是i, ü的,直接加“er”。如:

号码儿ɑ---ɑr

耳膜儿、粉末儿o---or

模特儿e---er

旦角儿ê---êr

没谱儿、梨核儿u---ur

玩意儿、小鸡儿i---ier

小曲儿、痰盂儿ü----üer 2.韵尾是i,n的,将其去掉后加“r”或“er”。如:

小孩儿,加塞儿ɑi---ɑr

刀背A儿,摸黑儿ei---er ,

好玩儿 uɑn---uɑr

纳闷儿,别针儿en---er

有劲儿,送信儿in----ier

合群儿 n----er

3.韵尾是nɡ的,去掉nɡ,使前面元音鼻化并加“r”。(注意前、后鼻音儿化后的区别:前鼻音去掉韵尾后,韵母不鼻化;而后鼻音去掉韵尾后,韵母要鼻化。)如:

瓜瓤儿 ɑnɡ----ɑ(鼻化)r

抽空儿 onɡ----o(鼻化)r

夹缝儿 enɡ----e(鼻化)r

(对比非鼻化:一份儿en---er) 蛋黄儿uɑnɡ----uɑ(鼻化)r (对比非鼻化:铁环儿uɑn---uɑr) 4.韵母是舌尖元音-i(前、后)的,去掉-i, 换成“er”。如:

瓜子儿,石子儿zi---zer

没词儿,挑刺儿ci----cer

细丝儿 si---ser

墨汁儿 zhi---zher

锯齿儿 chi---cher

记事儿 shi----sher

四、“啊”的音变

在汉语中,“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的语气助词。“啊”在句首或单用时读音为“啊”,而在句尾时,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要发生变化。

(一)“啊”的音变规则:

1.“啊”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ɑ,o(不含ɑo,iɑo),e,ê的,“啊”变读为“yɑ”。如: ɑ:干啥啊?打架啊? o: 好多啊!别发火啊! e:上车啊!回宿舍啊! ê: 快写啊!还不上学啊?

2.“啊”前面音节末尾是其他音素时,按“连读”处理。如: i(含ɑi、ei、ui)、ü,连读成yɑ(呀): 找你啊! 从哪儿来啊? 好累啊! 怕吃亏啊! 吃鱼啊! 快去啊! u(含ou,iu,ɑo,iɑo) 连读成uɑ(wɑ哇): 在哪儿住啊? 在五楼啊! 加油啊! 好啊! 你要不要啊? n连读成nɑ(哪): 真好看啊!

真难啊!

他好认真啊! nɡ连读成nɡɑ:

唱啊唱,

不行啊!

-i(前)连读成-i(前)ɑ:

谁写的字啊?

一次啊?

好自私啊! -i(后)及儿化韵连读成-i(后)ɑ(近似于“rɑ”):

谁有纸啊? 快吃啊! 在教室啊! 是啊!

什么事儿啊? 别加塞儿啊!

第四篇:《啊!朋友》教案

《啊!朋友》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啊!朋友》,要求学生用弹性的声音和乐观的情绪演唱歌曲。 2. 唱准歌曲中切分节奏和延时音的时值,准确地把握歌曲情绪。

3. 了解电影《桥》的故事情节,体会歌曲在表达不同的情绪时所渲染出的不同环境和气氛。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用有弹性的声音和乐观的情绪歌唱电影歌曲《啊!朋友》。 2. 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切分节奏和延时音的时值。

教材分析

《啊!朋友》原是意大利的一首民歌,表现了游击队员为革命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南斯拉夫电影《桥》用意大利民歌《啊!朋友》作为影片的主题曲,在影片中多次出现,通过不同的情绪渲染了不同的环境和气氛,深刻地刻画了游击队员内心的情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小调式,旋律流畅,一气呵成,弱拍起唱和切分音的使用,使歌曲具有一种向前的推动感。全曲由不规则的四个乐句组成,以 为动机,音乐形象鲜明,前两个乐句基本围绕着主题动机进行。在第二乐句结束时连续使用了三个四分音符3突出了“再见吧”三个词,然后将歌曲推向高潮。在最高音处唱出了“如果我在战场中牺牲,把我埋葬在山冈”,没有丝毫悲伤的情绪,表现了游击队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接着下行到主音上结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歌曲旋律,感知歌词,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我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欣赏后请大家谈谈这首歌曲的旋律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初次聆听歌曲《啊!朋友》,学生边听边思考。 学生欣赏后自由回答。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了解到这首歌曲的旋律给大家留下了轻松、活泼的印象。 教师出示歌词节奏谱,再次聆听歌曲《啊!朋友》。

师: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表现了游击队员们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结合影片《桥》片段欣赏

阶段目标:通过对影片《桥》片段的赏析,进一步体会这首歌曲通过不同的情绪渲染的不同环境和气氛。

师:有一部南斯拉夫电影《桥》用这首意大利民歌《啊!朋友》作为了影片的主题曲,而且反复出现了多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桥》中感受这首歌曲在影片中发挥的作用吧!

影片背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边缘。为了挽救危局,德军将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故事就发生在南斯拉夫,德军撤退将经过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桥,一个游击小分队奉命炸桥,如果炸掉了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德军当然也明白这座大桥的重要性,部署了一个团守卫。大桥四周戒备森严,另有对付游击队的专家,党卫军上校霍夫曼坐镇。经过一系列惊险、曲折、惨烈的斗争,在桥梁设计工程师的舍命帮助下完成了任务。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群有着乐观性格的游击队员们。 欣赏《桥》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影片片段,结合画面体会这首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欣赏《桥》片段二。 学生欣赏后交流感想。

师:同学们的感受非常正确。这一段表现了游击队员从德军手中救出了桥梁工程师。紧张的气氛之后,影片画面转到美丽的山野景色,画面的三分之二是蓝蓝的天空,连绵的山峦,近处是游击队员们的身影。弦乐在高音区奏出的旋律宽广、优美,让我们感受着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舒畅的心情,这与后来残酷的战争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接下来我们要欣赏的这段片段中,音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欣赏后请大家谈谈音乐有了怎样的变化?

欣赏《桥》片段三。 学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感受到了音乐要带给我们的悲壮感觉。一名战士为了掩护全体战友脱险,孤身留守阻挡顽敌,不幸负伤后又大声呼叫退走的战友将手榴弹投向自己,宁愿牺牲,不当俘虏。这时,分解的主题音乐由铜管在低音区以极强的力度奏出震撼人心的旋律与悲壮的画面相结合,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撞击,甚至潸然泪下,为了革命的胜利,有无数人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师:观看了这三段音乐与画面相结合的影片片段,你认识到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师:通过以上的三段片段欣赏,让我们认识到,同一段音乐由于表现的手法不同,带给我们的感受、表现的情绪和情境也各不相同。

三、一试身手

阶段目标:解决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的技术问题,突破重难点。

师:老师有一个提议,同学们也来学唱一下这首歌曲,用它为一段影片配唱歌曲烘托出气氛。 师:这首歌曲的节奏上有一个难点,我们来学习游击队员们的精神战胜它。 教师出示难点节奏谱。 1. 教师出示全曲歌词节奏谱。 2. 根据节奏读歌词。

3. 欣赏《啊!朋友》歌曲学习,跟音乐哼唱歌曲。 4. 教师对难点部分进行辅导。

5. 欣赏《啊!朋友》动画完整进行演唱。

6. 教师播放影片片段及《啊!朋友》歌曲伴奏,师生选择合适的歌唱情绪,为歌曲配主题曲。

四、课堂小结

《啊!朋友》表现了战争中用血凝成的友谊。朋友们共同经历生死考验,共同反击德国侵略,共同品尝胜利喜悦,他们用友谊铸成一道捍卫祖国独立解放的城墙,抗击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这是多么珍贵、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友谊。

第五篇:《大海啊故乡》教案

《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申桥一中:王翠

一、教材目标分析:

《大海啊,故乡》创作于1983年,王立平词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旋律平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结构简练,富有叙事性,特别是最后两句,情深意长,表现了一个海外游子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深的爱和思念之情。本课是以分析和唱歌为主的综合课,以两课时设计。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和乐曲内涵,体会歌曲和乐曲情感,在学生演唱歌曲、分析演唱风格、聆听、体验、感悟音乐内涵的过程中,激发情感。

二、课时目标分析

1、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能用圆润、流畅、舒展的歌声深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圆润、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体会附点、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

四、课时教学内容

两课时: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五、课型

唱歌课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语: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这些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 (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 学生: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有哪位同学见过真正的大海?能不能请你描述一下你见过的大海呢? 学生:广大无际,远远的有一条海平线与天相接。海浪一个接一个的向沙滩奔来。 有的时候很平静,有的时候波涛汹涌。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潮起潮落 海滩风光) 教师:“的确,大海有时平静得象个可爱的孩子,任你抚摩畅游;但有时却奔腾怒吼,掀起狂澜,让你胆战心惊,不可一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海的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二)聆听感悟:

一、课件展示歌曲的词谱,

1、课件展示歌曲的词谱,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

2、接下来老师介绍一下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好,同学们我们看课件,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作者的简介。这位同学读的很好,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代表作品有电影故事片音乐《红楼梦》、《少林寺》等。下面老师讲解一下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曲。创作于1983年,音乐通俗易懂,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感情真挚,是一首深受欢迎、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

3、课件播放示范曲,在听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等下请同学们回答一下问题。 提问: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有什么特点?

生答:……

师结:第一段 朴实、优美、回忆自己在海边生活经历。第二段 音区提高,充满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 说说这首歌曲的力度是怎么变化的?(力度由弱到强) 速度又是怎样的?(速度稍慢)

提问:整体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表达的感情?

(情绪深情,舒缓地。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

4、讲授新课里的重难点

注意附点四分音符节奏的唱法。点出出现最多的节奏音型。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5- -”的时值要唱足。

二、完整地跟着节奏朗读歌词 跟着钢琴伴奏完整的朗读歌词

A、全体学生随伴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B、学生随琴轻声演唱歌词

C、学生跟琴演唱歌词(将唱不准的乐句进行教唱) D、全体齐唱歌曲

(三)结束本节课

最后,请各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演唱表演这首优美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八、板书

歌曲《大海啊故乡》

1、词曲作者简介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 歌曲的时代背景,《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曲,创作于1983年。

2、1=F 3/4 注意附点四分音符节奏的唱法。点出出现最多的节奏音型。

要求:吸气要吸深一点,声音要连贯、平稳、饱满。

九、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几首和大海有关的歌曲

十、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导入求新、运用处理教材求新并注重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实践中取得一定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问题。需要教学中把握各环节分寸,教师指导到位,尤其编创环节的指导及时间把握。任一环节把握不当,都会导致教学失败。而且作为教师首先应时刻树立创新的意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一节课是短暂的,但教师的教学生涯是漫长的,只有长期不断地反思积累,总结并发扬教学成功经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才能不断超越,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课。

上一篇:培训的收获与感悟下一篇:爬行类动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