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23-03-06

第一篇: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浅谈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心理因素分析入手,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作了一定的分析,结合学生个体及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与建议进行探析。

[关键词]教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个体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的测评,制定出有关对个人一生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一、中美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比较

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的概念。1919年,美国哈佛大学在世界上首开先河,在大学里开设职业指导课,从此,职业指导成为一项专门社会服务工作和研究课题。在美国,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生涯教育。

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才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大学阶段,加上在理念、内容和方法上的欠缺以及在机构设置、人员层次上的不足等,使这项工作的开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二、中国大学生的规划现状及心理分析

我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引起大学生应有的重视,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心理:很多人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没有必要做生涯规划”,甚至没有意识要为自己作职业生涯规划;即使有一部分人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处,却存在“职业规划等到即将毕业时再做也不迟”的思想,还有部分学生有“职业规划等同于职业目标或学习计划”、“专业就是职业”、“高文凭者有高技能”的错误思想;最后一部分是既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做好了为自己规划的准备,但是自己缺乏对自身的全面了解,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不知从何下手,或者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够,不清楚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跟风随大流,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美国哈佛大学30年前曾对当时在校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没有目标的人有27%,目标模糊的人有60%,短期目标清晰的人有10%,长期目标清晰的人只有3%。30年后追踪结果表明:第一类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长期在失败的阴影里挣扎;第二类人基本都生活在社会中下层,没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整日只为生存疲于奔命;第三类人大多进入白领阶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只有第四类人,他们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几十年如一日,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最终成了百万富翁,行业领袖或精英人物。

我觉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定位,使他们充分认识自己在职业选择上的优势和不足,选择合适自己从事的职业领域,拥有自己合理的职业定位。(2)在对自身的职业素质有一个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3)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制定任何计划都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时,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人的要求为准绳,既要看到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发展,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

四、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评建设,引进科学测评体系。自我认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我认知有时是带有主观性的。一个人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虽然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有一定经验上的认识,但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测评建设,使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

2、注重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鼓励非毕业生提前参加毕业生的招聘会,“试找”工作。很多大三同学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职业不了解,建议大

二、大三的学生,在对自己的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去参加几次招聘会,明确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以便于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弥补不足、更有目标地完善自己。

最后,相信我们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很好完成我们的学业,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参考文献:

[1]杨淑欣,鲍德媛.中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比较与借鉴.研究与借鉴. 2004,18(58):77-79.

[2]王保义.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比较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4.36-39.

[3张莉萍,陈宪庚.对高校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0):143-144.

[4李学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1):68-70.

[5闵晓阳.试论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高教论坛,2006,(2):154-157.

第二篇: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而即将步入高校的大学生,则有许多还处在从高中向大学过渡的阶段。对于他们而言,在这个过渡期里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做一个比较详细切实的规划,必能为以后的大学生涯增色添彩,使其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感,减少走弯路的次数。在这个职业生涯的探索和初步确立阶段,大学生的能力迅速得到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许多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逐步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就业机会进行考虑,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开始从事某种职业。在这个阶段,个人承担学生与求职者双重角色。产生的主要疑问是:“我是谁?”、“我能做什么?”。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会经验,尤其是走向工作岗位后,发现理想与现实不相符,更会面临着是否重新选择的矛盾。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把“我想做的事情”与“我能做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在客观分析自身和外界环境之后,制订出科学可行的、个性化的方案,实施这个方案,将会使自己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对大学生来说,当前形势下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指引去认真规划自我,不仅有利于正确地看待就业,从容地应对就业竞争,而且可以找出切入社会的起点及提供辅助支持、后续支援,为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

1、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

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淡漠,是当代人学生的普遍特点,在一次本系部有关职业规划的问卷调查中,80%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过正规的规划,只知道大学生就业形势特别严峻,从进校开始就十分紧张,在感到不安的同时,并没有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前景。不少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反正能否就业不由自己说了算,听天由命有大学生认为,自己尚处于学习阶段,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索,所以现在规划为时过早。这种想法造成的后果是学习的无目的性,荒废了宝贵的学习时光,错过了职业规划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人生发展的大好时机。

2、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

本系部曾经有个学生,父母希望她能升本科,所以从开学初她每天都自学英语,对自己临床课程的学习要求很是认真,但是她很不重视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既不考虑毕业和就业的事情,也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大学生提早准备不是坏事,但也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或两耳不闻窗外事。首先,该生的目标不是出自自己的意愿,这与该生决定能力不强有关。但到了临毕业,有了自己的主见再想转向就会为时已晚。即使以升本为目的也不应该一条腿走路,毕竟早晚要就业,如果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书读得再好再多也只能纸上谈兵。当然,如果以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比如旷课去打工。

3、职业生涯规划是毕业生的主要任务

不少大学生在谈及职业生涯规划时,都毫不怀疑地认为,这是毕业生的主要任务,而处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是不必为职业规划而“浪费”时间的,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职业规划等到即将毕业时再做不迟,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如果不从走进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接受有关职业规划的理念,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形

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到毕业真正面对就业问题时,就会陷入盲目状态,当意识到自己在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时,已经无能为力了,出现不知所措的尴尬,追悔莫及。

4、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定位不准

进行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要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幸的是,许多大学生在评估过程中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所在,随之而来是对自己的过分否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断地从自己身上找缺点并克服这些缺点,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但过分的否定自己,也容易让自己失去信心。缺乏自信的人,其事业是难以成功的。

5、职业生涯规划把就业、职业与事业混为一谈

有些学生把就业、职业、事业混为一谈,认为就业等同于职业,甚至把就业与一生的事业发展画上等号。因此,在就业问题上显得优柔寡断,把就业当成一生中带有定格性的事情来对待,既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更不利于长远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更谈不上事业发展。职业生涯设计师认为人生职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就业,维持生存;第二层次是职业,从事比较稳定的工作,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第三层次是事业,这个层次不仅有丰富的生活物质,更有精神上的满足感。这三个层次逐步推进,逐步实现,有时不能一步到位。2009年年初,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认同率高达80.9%,“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正成为当代大学生选择的一种就业新理念。“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也应围绕就业、职业、事业三个层次逐步推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对人的发展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2、知识技能才是择业的首要因素。兴趣不代表能力,要处理好个人兴趣与工作的关系,掌握做好该工作的知识技能。

3、注意抓住身边的机会。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是没有仁爱的,机会与不幸是任意抛洒的。

4、注意有选择的“充电”。大学里面学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被耗尽,应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

5、注意尽快适应新环境,多与人沟通,让同事和领导意识到你的忠心和诚意。

6、注意眼光放远。仅仅是为了得到当前的“饭碗”,而丢弃未来的“饭碗”,忽视了自我价值的尊重,那么必然会出现职业困惑。

7、注意合理选择坚持还是放弃。让自己的判断能力,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潜力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时,是去是留就不用别人说了。

三、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全面的职业认识。

确定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其实还是不够的,对这个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让大学生涯更不盲目。很多的低年级学生,有很明确的职业方向,却不明确在大学期间如何做才能缩短和这个职业的距离。很多同学一直在升本、就业、创业之间迷茫徘徊,自己想进入社会工作,但是碍于家里的压力不得不选择专升本,结果本科毕业之后,作为一个临床专业的学生,在本专业根本没有能力和那些高层次的人才竞争,最终找不到工作。相反,那些毕业后踏踏实实从事视光专业的同学,看清市场动向投入商业经营,反到有了很好的前景。这些都是没有全面认识想要从事的职业的后果。关于职业的需求,同学们可以向老师、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高年级的同学们(特别是已经毕业工作的)取经。

2、认真的自我剖析。

“知彼”了更需“知己”,才能“百战百胜”。喜欢这个职业,但是自己究竟能不能胜任这个职业呢?这就要求对自我有一个认真的剖析、判断。想自己开眼镜店经营,可是家里经济较困难不能资助,而且自己性格内向,就未必能胜任营销这个行业;想进医院,但成绩不理想,不甘心慢慢的升本考研耗费自己的青春;想改别的专业,但是自己接受能力较慢,又无法很快的适应新行业的学习。自己的性格、所学的知识和想要从事的职业交集到底有多大?有没有大到能够游刃有余的地步?如果能有一个对自我的完整的认识的话,自然能有利于“集中优势兵力”,用我所长了。

3、合理的长短期计划。

针对自己的职业诉求,对三年的大学生涯做合理的长短期计划,可以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条不紊、充实而不乏动力。计划未必非要做到年、月、周、天那样的全面,但是一定要有持续性和可行性,紧凑而不失灵活。比如你决定了毕业后要自主创业,那么整个大学时期就是你的创业准备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计划就要明确,要掌握有关经营和管理方面系列知识,并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有空的时候进行市场调研等等。大三开始计划就要更加明确,选定行业,以至到每天都要有具体详细的计划,为毕业后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人生重在守恒,坚持自己的计划,大学期间必然能积累下足够的职业资本。

4、完备的职业规划书。

这其实是对职业规划的书面化呈现。写在纸上的东西往往比记在脑海里的东西来得深刻,完备的职业规划书不仅能给大学生一个宏观的职业规划呈现,更能起到一种鞭策作用。一个完备的职业规划应该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对自我的剖析;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对职业方向的探索;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一个没有计划的人生就像一场没有球门的足球赛——球员和观众都会兴味索然。在拟好规划后,还需要提醒自己,在具体实施目标时也会碰到困难,如很难预料的或难以控制的事情发生,像社会经济衰退、生病、环境突然发生变化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耐心等待,或者寻求其他方法,或改变自己的设想来适应社会需求。

做好大学职业规划,最重要的就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在学习知识、人际关系、情感处理、健康身体、休闲生活、自我成长、社会工作以及课外兼职等多个方面有一个具体而科学的时间分配。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大学生们永远不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在认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广泛涉猎自己感兴趣领域的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个人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努力。

翟洪生

2010年4月23日

第三篇:浅谈职业锚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 职业锚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论文摘要: 本文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和内容,从职业锚的特点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就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行有益探索。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从事职业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某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现代职业生涯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探索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尝试期,过渡期,初步试验承诺期。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活动处于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大学生今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大学生职业教育主要指导学生培养职业兴趣,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和尝试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职业角色,通过分析各类职业内涵,最终培养学生在就业准备期内实现个体资源、兴趣特长和职业的匹配。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项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明确职业规划的各个步骤及其特点。按照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职业生涯教育分为以下4个步骤。

1.自我认知。

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借助职业兴趣测试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如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对数字敏感或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也可以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

2.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或较高点,也就是梦想,但要细化至具体工作。短期目标一般是提高素质和能力,或获取有用证书,或通过考试。

3.确定行动计划和措施。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就成为关键的环节。没有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

4.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

W分析法:A.Who am I?(我是谁)B.What will I do?(我想做什么?)C.What can I do?D.What 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me to do?(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E.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

SWOT分析法:SWOT是“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的组合。优势:学历什么、做过什么、最成功的是什么、忍耐力如何;劣势:性格弱点、经验或经历中欠缺什么、最失败的是什么;机遇:现在的就业形势、各种职业发展空间、社会最急需的职业;威胁(挑战):专业过时、同学竞争、薪酬过低。

通过上述方法,仔细分析就业形势与自己能力的匹配情况,才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整个规划流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环节。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锚的内涵和特点

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指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地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他就会逐渐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我国当代高等教育过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五种类型的职业锚,即技术活功能型职业锚、管理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和安全型职业锚。通过对职业锚理论的研究,可以知道职业锚具有如下的特点。

1.随时间的迁移性。

一个人的职业锚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所产生的动态结果,每个时期职业锚所表现出来到内容和程度都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职业锚会随之而变。从大一入校时的迷惑,到大

二、大三的认识逐步加深,最终在毕业时,每位大学生大学四年的职业锚所关注的内容都是大相径庭的。

2.个体对象的选择性。

只有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大学生群体中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即使处在同一平台上的两个学生,他们的职业锚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既是对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要求,又是对教育环境中意识形态引导的要求。

3.阶段过程的唯一性。

职业锚随着阅历、能力、学识等会发生迁移和改变,对于个体而言也不尽相同,但在特定对象的某一个阶段中它又相对稳定,显示出阶段时间内的唯一性。根据彩虹图理论,大学生处在人生的成长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社会角色相对固定,心理发展历程相对清晰,因此,这个群体的职业锚总体上表现出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三、职业锚理论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以往对职业锚的概念及其作用认识较单一,较多地认为存在于现代职业人身上,而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被采用。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后,引入有关职业锚理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拓展职业锚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使用空间并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培养学生职业自我认知的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职业锚的特点可以得出,培养职业自我认知对于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身的评价,以及对自身与职业之间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对职业匹配性的认知。自我认知是大学生对自身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学识、特长、价值观等的了解和评价。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大学生发掘自身的职业倾向性和适应性,从而明确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定位。对职业匹配性的认知即大学生对自己与某些职业适合与否、匹配与否的认识。对职业匹配性的正确评价有利于大学生实现“我想干什么”的理想职业自我与“我能干什么”的现实职业自我之间的统一。

2.注重大学职业规划阶段性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随着学习、生活、思想的不断磨炼,大学生对事物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也逐步在深化,思考更趋于理性。职业锚的特点指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教育者要注重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充分利用学生职业生涯心理变化的规律,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环境的变化引起自我认知的变化,反映到职业生涯规划中,要求教育者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阶段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3.发挥职业心理调节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自信心。

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但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又显得不够成熟与稳定。这就要求教育者利用大学生心理的可塑性,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求职过程中遇到障碍,要教育学生对自身现有能力和潜能进行客观认识和正确评价。分析职业锚的特点,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阶段过程唯一性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找机会,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出色的胆识和才智就业、创业,成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职业选择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个人的年龄联系在一起。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律,利用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特点,帮助他们准确、客观、创造性地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选择过程中要注重自我认知的作用,结合个人的职业个性心理,坚定职业信心,正确定位,这样将对成功择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四篇:浅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学号1043133姓名田璇成绩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职业是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权力、职责,从而也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表征。不同的职业,通常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机会与空间,也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职业决定生活方式,选择了什么样的职业,也就选择了相应的生活方式。例如地质队员的工作地点一般都在野外,销售人员的工作时间不确定,公务员的工作一般比较稳定„„ 职业生涯是指个人生活中和工作相关的各个方面,甚至包含了生活中关于个人、集体以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的观点来看,职业生涯就是个人在人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和角色,它们和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紧密相连,是个人接受培训教育以及职业发展所形成的结果。从职业发展的过程来看,职业生涯被看成是个人的一生中,由于心理、社会、经济、生理及机遇等因素相互作用所造成工作的发展变化。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舒伯认为,生涯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生涯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只有个人在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目标规划

从大学毕业到走入社会,角色转变尤为重要,影响职场升迁的因素很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才能做成功的自己。

侯卫东大学毕业就不被领导们待见,被发配到了偏远的益杨县青林镇。镇领导又把新大学生直接发配到了青林山上的工作组。一代天之骄子就直接入地,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若其他人碰上这种事情,或许就从此消沉了。而侯卫东却一步一步地闯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杜拉拉大学毕业后从最初想进500强外资企业,到后来慢慢做到领导岗位。杜拉拉的出发点其实特简单:仅仅是因为想学更多的东西,完成好份内的工作。最终,她从销售助理转而担任总部行政主管,最终成为中国总部专业的HRD,只因她“不想一辈子当秘书,我还有自己的职业理想”。 这些看似无意识的行为正好完成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使她最终走向了成功。

从杜拉拉与侯卫东的职场生涯来看,首先要为自己定好目标。侯卫东抱着三年回沙州的目标,杜拉拉有进世界500强的目标。本人职业目标或多或少与杜拉拉相似,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奋斗在民营企业、外企。所以,本人现阶段职业目标定位是进入500强企业做到部门总监职位。

达成目标需要具备的能力

侯卫东的故事是中国官场职业规划的最好案例,他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公务员,却被分配到一个偏远乡村的山上,当起了一名无所事事的“田坎干部”。从公务员系统的最基层,孤立无援的侯卫东将任何到手的工作,都当成自我拯救的机会,他上山抓劫匪,下山抓

计划生育,发动群众修公路,铤而走险开石场,为自己赢得“侯疯子”的美名,并以一种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方式,在全县官员的瞠目结舌中,闯开一条仕途上升通道,10年之间,扶摇直上„„

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在企业中摸爬滚,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杜拉拉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走正规路子,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

对于本人来说,杜拉拉的故事更值得参考,因为她的所作所为有更大的可行性。但是两人成功之路都具有几个特点,这也是本人需要具备和提升的能力。

一是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例如杜拉拉有一股子轴劲,最大的优点就是踏实肯干。无论麦琪交给她什么活,杜拉拉都尽力完成,在她的心里大概没有“压榨”这个概念,她完全把它当作学习的过程不断进步着。同样侯卫东刚来到上青林时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坚持每天读报、打扫办公室卫生,修公路时每天都泡在工地,即使当了沙州副市长在抗击非典时也是冲在第一线。

二是永不服输的精神,杜拉拉在工作方面一直永不服输,杜拉拉第一次升职契机来自于公司的搬家与装修,而她身为行政助理要完成的挑战是去要求市场部来配合行政部门的工作,可想而知这是一件艰难工作,但杜拉拉摆清事实和据理力争以及不卑不亢的态度让王伟刮目相看,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当杜拉拉看到在DB前途渺茫,便毅然决然选择跳槽,但她的跳槽并不盲目,而是坚定的按照自己想要从事的C&B方向发展,宁缺毋滥。一旦机会来临,拉拉也能果断的做出选择,能够理性的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样从侯卫东身上也能感受到一股不服输的精神,随着职位高升,侯卫东并没有安于现状保住官位,而是积极开拓进取,例如在沙州当副市长分管工业时,为了国有企业改制问题,侯卫东先向市委书记朱民生汇报绢纺厂面临的严重困难,争取朱民生的支持;其次,要营造改制的舆论氛围,利用舆论媒体造势;第三,还得让绢纺厂内部职工有强烈的意愿,有了这三步才能确保绢纺厂的改制问题顺利提出桌面。侯卫东没有回避困难,而是想好对策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三是情商,职场中常见的处理上级关系、下级关系、平级关系。个人认为智商只是职场的敲门砖,而在职场上求发展,靠得是情商。智商使人得以录用,而情商使人得以晋升。在职场上,情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了解和把握;如何处理好公司里的人际关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就拿候卫东来说,他虽然已经被贬到蛮荒之地,而且和女友相处两地,感情也在风雨漂泊之中,但他没有绝望,很快就摆正了自己的心态,通过努力,慢慢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并创造一个更能发挥自己才干的发展空间。遇到挫折,要控制住自己的冲动,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之中;在职场中,我们要保持职场人际关系的和谐,团队精神强,愿意付出。同样,杜拉拉与下属沟通的技巧也为赢得了更多的“人气”。按照公司惯例,DB中国公司员工在工作目标设定时应该运用“SMART原则”。杜拉拉在担任人事行政经理的时候,虚拟了一个故事,并以电邮的形式发给几位新聘的属下,用以解释“SMART原则”到底是什么。这样一来,杜拉拉既顾及了下属的面子,也体现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五篇:谈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既熟悉又模糊的概念,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职业环境的变化迫切呼吁我们做好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做好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从纵横两个维度来把握。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将职业生涯概念纳入教与学活动的教育策略,通过职业生涯认知、职业生涯探索、职业生涯定向、职业生涯准备、职业生涯熟练等步骤的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能力,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形态。更完整的说,就是通过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课程教学为主线的职业指导体系和以社会市场服务为主导的就业服务体系,对中职生讲授关于社会职业和中职生个性发展特点的基本知识,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发展高职生的职业选择和决策的技能。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进了就业市场。使得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中职生的就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做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尚且面临着越来越尖锐的就业难问题,而对处于高中层次的中职生来说,就业形势之严峻可想而知。那么,中职生到底该如何应对目前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呢?笔者认为在就业前做好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关键。从学校层面来说,就要有效地开展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日新月异的职业环境变化的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迅速发展,资讯及知识日新月异,成倍增长。一个人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几年后可能有大部分过时,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这种形势下,中职生不能仅以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为满足,而更应立足于整个人生来思考、规划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的人生发展与社会变迁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有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人。要做到这些,迎接新世纪带来的新挑战,需要运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策略帮其实现。

(三)克服中职学校教育体制缺陷的要求

虽然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体制、教学内容都进行了改革,但仍存在许多弊端。首先,我国的中职教育是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这种教育只重视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而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我国的中职教育是以学科为中心。忽视了整体化的知识,造成专业口径太窄、分科太细。这种学科体制导致了毕业生知识面狭窄、专业单

一、适应性差、后劲不足。再次,我国的教育是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不能很好地相互促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四)提高综合素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要求

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有机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补充。它向学生展示了职业生涯发展形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条件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道路,确定生涯目标和规划人生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所需的各种素质和条件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弥补,它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在无形中就增强了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促进个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方向性因素。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二、如何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议从纵横两个纬度去考虑。

(一)分层实施

分层实施就是从纵向维度去考虑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纵向纬度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教育内容、目标与方法,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构建全程指导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一年级阶段,从新生一入学开始,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并进行职业兴趣测量。在结合了家长、同学和师长的建议对自己和职业有了清醒的认识后,就要确立职业目标。职业目标是职业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老师应帮助学生在学校的专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指导其制定发展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是两年的,五年的,甚至是十年的。将学生制定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留底保存,建立起学生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档案。

在二年级阶段,中职生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已经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初步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落实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这是职业生涯教育中最难的环节,但对于中职生来说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再完美的规划,如果不去执行,就像天边的云彩,纵使看起来很美丽,却是怎么也够不着的。在这个时候就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去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由于年龄较小,一般相当于普教体系中的高中阶段,因此要采用合理适当的方式深入地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年级阶段对中职生来说,是最关键的一年。对学校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最繁重的一年,应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提高就业率。这个时候,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工作。首先,帮助学生调整好就业心理。在中职生中间,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如依赖心理——认为找工作是父母老师的事;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竞争力;职业心理定势——只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找工作;勉强心理——反正也找不到好工作,随便找一个好了。这些心理状况都是不利于成功就业,学校要注意积极引导。其次,学校应积极的与社会各界取得联系,广泛获取就业信息及招聘会信息,建立起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互通。再次,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对中职生进行就业及面试的指导,实现顺利就业。最后,要努力的安排每个学生进用人单位实习,大力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消除人们对中职生的偏见。

(二)多形式实施

多形式实施是从横向维度考虑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横向纬度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根据职业学校和中职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理的途径、采用适当的方法去开展。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1)开展课程活动。课程活动有两种方式:课程介入和教学渗透。所谓课程介入是指独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知识与策略等。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可以采用选修课也可以采用必修课的形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酌情定夺。课程介入时应注意:其范围主要适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理念的传播,原理和方法的学习。教学渗透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技能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并身体力行。教学是职业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是十分可行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教师的素质水平要求较高,要求学科或专业教学的教师受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能将这种理念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2)进行专题辅导。专题辅导是指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咨询会等。旨在帮助学生处理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专题辅导可以由教师发起也可以由学生发起。教师发起的专题辅导,教师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起来,有目的地跟学生交流,或是对职业世界的新变化、新理念进行集中辅导;学生发起的辅导主要是学生将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起来,咨询教师,以答疑解惑。

(3)鼓励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过

程中,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实践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反省自我,反思规划,发现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据此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新职业观念,优化职业理想,使得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合理。自我反思一般以内省方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反省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1)个性化指导。个性化指导是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其显著特点是个性化,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中职生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不同,据此形成每个学生有其特定的职业意识、职业期望、职业兴趣。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个性化指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保护学生的隐私,对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一种方式,不过个性化指导成本较高,对学校的师资能力要求较高。

(2)集体化咨询。集体化咨询是针对整个集体在特定时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咨询,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这是心理学上团体咨询方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扩展应用。这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方式,教师可以关注某个个体,也可以引导整个集体相互启发、讨论,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实施集体化咨询时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营造良好的氛围。

(3)榜样式启发。榜样式启发是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成功榜样,这样的榜样最好是本校的毕业生,引导学生学习,进而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榜样式启发可以通过那些获得职业生涯成功者的榜样力量的启发,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做的比较好的职业规划的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榜样式启发时要注意,选取的榜样必须是正面的、成功的例子;另外,榜样应具有可模仿性,并适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4)实践性体验。实践性体验是指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行业实践、行业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世界、认识自我、形成科学的职业观、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中职生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中,在加之年龄较小,特别容易形成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走出校园,亲身去实践去体验,才能对社会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现实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之,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院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实施则是进行教育的关键。从纵向维度考虑,要充分估计中职生每个年级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项目的职业生涯规划训练;从横向维度考虑,进行不同项目的训练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把握好纵横两个维度的教育,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就能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不但有利于缓解中职生的严峻就业形势,也有利于中职生应对以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变故;既能弥补教育体制上的不足,也可以促进高职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贵平.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2]张竞乾,朱玉涛,等.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J].河北: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6,(6).

[3]陈军,董丁戈.职业生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

[4]蒋春雷.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

(13).

[5]廖利华.对中职生进行生涯教育的必要性[J].校长阅刊,2006,(8).

[6]杨伦超,卢加宁,等.深化职业生涯教育,促进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构建[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7]王炜.关浅谈如何指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J].中等职业教育,2006,(16).

[8]杜映梅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9]陈友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5,(11).

[10]罗元.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2).

上一篇: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下一篇:特保中队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