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2-09-11

“大阅读”主张持续推进中小学生阅读, 倡导中小学生养成终生阅读习惯为己任, 即“大量阅读”、“生活中阅读”、“自主阅读”, 旨在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大量汲取中外优秀文化营养, 形成阅读习惯、能力与品质, 打下人生底色,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1精心规划, 确立整体联动的实施战略

任何一项工作, 如果没有精心的规划与设计, 那么在推进过程中就会出现进程慢、阻力大等一些诸如此类的现象, 从而最终导致效果不够显明。 因此, 在研究课题确定后, 我们在广泛征求实验学教师意见的基础上, 就实验内容和推进策略进行了充分而细致的讨论, 形成了一套既科学又实用的整体联动的实施战略。

1.1 落实责任, 为推进 “大阅读”开设 “绿色通道”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 我校根据活动方案, 层层落实任务, 形成了“一体双轨制”的管理模式:“一体”是以实验主持人为组长的校级领导班子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工作, 通过行政的力量保证课题研究能顺利进行。 “双轨并行”是指以教导处和少先大队为两条主线, 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策划、设计和指导, 如一年一度读书节的安排, 教师读书会的组织等。 两条主线分别是:以教导处———图书室管理员———班级图书管理员———全体学生的图书管理主线;以少先大队———关工委———中队辅导员———全体队员的开展活动主线。 由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核心成员, 这部分老师来自教学一线, 具体负责实验的实施等研究。 整个管理网络既上下贯通又各有侧重, 真正做到了举全校之力强势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1.2 制定方案, 为推进 “大阅读”拟定 “理想蓝图”

“大阅读”与课内课内语文教学关系等研究课题工作的推进, 首先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 要有一个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否则就会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无序状态, 一切努力将付之东流。 我校在实验初就制定了“大阅读”与课内课内语文教学关系的实施方案, 为此项课题的推进拟定了一幅“理想蓝图”。

但是,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我们对“大阅读”与课内课内语文教学关系建设又有了更多新的思考。 为了将我们的思考及时传达给每一位实验教师。 2013 年我们提出了课内外阅读“六原则”:统一要求与照顾差异相结合的原则, 阅读书籍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阅读活动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凸显重点与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持续行动与及时反思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另外, 我们还就“大阅读”与课内课内语文教学关系建设的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1.3 加强培训, 为推进 “大阅读”与课内课内语文教学关系注入“源头活水”

钟启泉教授指出, 教师才是真正的教科书。 所以我国教育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这就要求教师要做职业学习者、终身读书人。 一个不爱好广泛阅读的教师, 很难想象他会去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他甚至可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压制者。 同样自己阅读量的微乎其微, 阅读面的狭窄, 也很难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热情, 也更难给予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这样又如何能为他们打好“精神的底子”, 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

针对这些现状, 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层面的教师进行了培训, 培训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如召开全区教师读书会, 我们分别阜新市弟子规学校高飞老师、教研室主任分别来我区进行有关“养成阅读好习惯”等阅读方面的专题讲座, 拓宽了教师的教育和阅读视野。 另外, 课题组也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同年, 我们又在学校网站设立了“大阅读论坛”, 及时向教师推荐相关书籍, 共享年段阅读书目, 交流课内、外阅读互动对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作用, 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搭建网上读书沙龙。

然后, 我们又提出了“大阅读”课题组成员的“书香之旅”行动, 让每个老师都能展开一段美丽的书香之旅, 真正成为守护童年的“点灯人”。 在此基础上, 我们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入手, 成立了“大阅读工作室”, 制定了申报制度、管理制度和提升计划, 全方位打造书香教师。 同时还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 开展区内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活动。 既是培训人, 又是受训对象, 双重身份更为他们开拓了专业化成长的道路。

2开掘出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教学衔接的渠道

2.1 找准切入点

阅读教学的容量是非常大的, 仅凭课堂上的几篇文章是无法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的, 如何才能既不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又能引导激发我们小学生课外阅读呢? 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切入点。 我们经过反复思考, 认为这个最佳的点就是 “兴趣”, 在课上主要是激发兴趣, 让我们小学生在课外主动地读。 杨振宁教授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兴趣是一个倾向于注意认识某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 它是获得知识、 开阔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重要动力。

2.2 坚持每课一读

上面的引导只是有一个好的开始, 如果不趁热打铁的话, 我们学生那三分钟热度很快就会降温。 所以我们坚持每节课都利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读一篇短文, 小心地保护着他们刚刚产生的一点兴趣。 这些短文都是实验精心选择的, 有时读到精彩处故意停下来, 让我们学生猜猜情节的发展, 当异峰突起, 或峰回路转之时, 全班哗然。 有时故意留下悬念, 把最精彩的结局留下不说, 待下一节课再揭谜底。 通过这类活动, 渐渐地培养起我们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他们对书产生了好感。

2.3 利用阅读课进行比较阅读

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为引导我们学生进行系统阅读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利用这节课将阅读的好处和魅力尽情挥洒, 教给我们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启迪学生以创造性的思维, 点燃我学生智慧的火花。 通过这些阅读不但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会其阅读的方法, 重要的是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同时也引起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 通过阅读, 学生的知识经验扩充了, 认知观点新鲜了, 思想感情升华了, 阅读方法迁移了, 自我能力提高了。利用课外活动开设欣赏阅读。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如果不进行点拨, 学生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局限往往难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美质。 培养我们高中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让我们高中生理解读一篇好的文章犹如品茗一壶香茶, 能净化人心, 让人荡气回肠。

2.4 读写、读说结合, 进行反馈阅读

为了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了解, 同时也是使阅读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将读与写、读与说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 训练其思辩能力和想像能力。

上一篇:电子商务模式分析下一篇:充分发挥催化剂在MTBE生产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