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年度统计分析报告

2023-05-22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质量年度统计分析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质量年度统计分析报告

乡镇统计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在工作中,基层统计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乡村统计机构不健全、不到位、办公条件差、制度不完善、运行不规范、领导责任不明确、经费无保障,对统计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都严重影响数据质量和市统计工作的发展。解决这些和不足,探寻基层统计工作更好发挥职能作用的对策和办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统计工作的大事。今年,我们市把规范化建设作为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对进一步做好基层统计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确定了"三步走"工作思路

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头绪多、情况杂、难度大,为了有效组织实施此项工作,市上研究确定了"三步走"工作思路。第一步摸清家底,组织市、县区工作分赴乡镇、企事业单位对其机构设置、统计队伍建设、统计业务、基础建设投等方面进行调查,及时发现,总结经验。第二步分析研究,针对市基层基础建设的实际,侧重存在的,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性强的《市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第三步试点先行,确立了基层基础条件比较好、统计业务流程比较规范的县作为基层基础建设试点,确定标准,明确任务,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全面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二、试点工作成果明显

(一)切实加强了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组织领导

县各级党政组织都对统计工作比较重视,并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给予很大支持。一是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列每年的乡镇年度目标责任书内容之中,从机构、、数据上报、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县乡统计机构。县适时成立和组建了县城市经济社会调查队和农村经济社会调查队,明确了工作职能,下达了专门的编制。乡镇统计工作站在乡镇普遍面临缩编减人的形势下基本做到了机构不散,不减和职能不变。三是加大投,努力改善统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县乡两级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尽最大限度安排统计工作经费,使各类大型普查调查和常规住户调查以及其它统计业务工作完成。同时,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逐步配齐了县统计局微机、打印机及信息网络设施,并采取县乡共同出资的办法为乡镇统计站配备了微机,极大地改善了统计工作的环境和条件。

(二)因地制宜确立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总体思路

县人口相对较少、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和合村并社之后,共辖5镇2乡,71个行政村,66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多,农村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基层统计工作非常重要,鉴于此,解决基层机构混乱、不稳定、工作不规范、设施不配套和数据上报不及时、口径不一致以及数据质量不高等方面的突出势在必行。县在把握时机,客观分析自身存在的,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全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以强化职能,充实,改善条件,完善制度为重点,通过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使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达到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业务流程化、统计调查法制化、数据传输网络化的目标。一是强化统计职能。按照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各乡镇农村经管统计站是乡镇履行统计工作职能的具体单位,要求要进一步强化做好统计工作的职能职责,切实加强对乡镇统计工作的管理。同时,要求各乡镇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综合统计、企业统计和工资统计为成员的乡镇统计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乡镇统计工作的协调管理。各村成立由村主任任组长,村文书和各合作社社长为成员的统计工作小组。二是充实工作。按照人事下达的编制,每个乡镇固定1名以上的具体负责综合统计工作。同时,结合农村基层组织整建,明确村文书为各村统计员,由乡镇行文指定各合作社社长为各村统计工作小组成员。三是改善工作条件。通过协调和沟通,督促为乡镇统计站落实办公用房,调剂办公桌椅、资料柜,制做统计站标牌,启用统计站公章,开通计算机网络。经初步验收,到目前,全县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有牌子、有章子、有、有电话、有档案柜、有能与上级统计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和保证工作开展的经费。四是完善工作制度。从完善工作制度手,规范业务流程,完善了原有的5项制度,并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新制度4项。县统计局将所有统计工作制度、台帐表式、指标解释和实用统计法律法规编辑装订,下发乡镇统计工作站遵照执行。同时要求各乡镇统计站将主要工作制度和统计机构网络全部张榜上墙,接受社会,基本上形成了形成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和规范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统筹协调,多方配合有效地推进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是一项常规性

工作,但它涉及到、编制、经费等多方面的内容和众多的行业领域,做好协调沟通,争取各方面的配合支持至关重要。一是及时安排部署。市统计工作会议之后,县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经讨论研究将基层基础建设内容列今年全县统计工作的重点,在全县统计工作会议上进行重点安排,同时将建设工作的内容纳对乡镇统计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细则之中,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主动汇报沟通。县被确定为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试点之后,及时将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打算向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十分重视,对搞好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统计试点的机遇,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为做好今后的统计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县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安排,并要求人事、编制和各乡镇都要从全县工作的大局出发,支持配合统计局搞好试点。三是明确工作标准。为了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扎实稳步开展,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和全县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县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报经县批准后由县办公室批转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同时,还制定了《县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实施细则》和《县乡镇基层基础建设工作验收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建设内容和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起到了较好地引导作用。四是加强检查指导。全县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后,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深乡镇一线分片包干,指导帮助乡镇开展工作,协调解决具体,确保了既定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体会

一是领导重视是有效推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近年来,县各级各届领导对统计工作都很重视,给予统计工作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乡镇一级统计基础建设,给予大力扶持,信息化网络建设在全县得到了全面普及。为了推动全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县分管领导专题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加强了乡镇对基础建设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加大投,确保了工作落实。二是统计局的有为是赢得了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和支持的。近年来,县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一切潜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空间,为县委县领导和社会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统计咨询服务,统计工作得到了认同,同时也得到领导和各界对统计工作的支持。三是规范统计行为是确保基层数据真实可靠的基础。

第二篇:2011年度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为全面掌握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状况,根据市公共机构办的有关要求,现将市体育局2011年度能源消耗情况汇总分析如下:

一、能源消耗总体情况

市体育中心占地面积2754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551平方米;体育中心包括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以及体育公园。体育局在体育中心的分场馆(体育场)办公。用能总人数96人(包括机关、中心和体校在编和外聘的人员),其中编制人数42人;公车总数4辆,。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用电、用水、公车耗油等。

2011年全年用电消耗699215.52千瓦时;用水消耗7409.505立方米;汽油消耗27863.1升。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为53.17度/平方米·年,人均用电量为4661.44千瓦时/年,人均用水为49.40升/年,单车耗汽油量1741.44升/年。

二、能源资源消耗变动情况

经统计,2011年能源资源消耗呈现“三降一升”的态势。其中,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同比下降5.21%,人均用电量同比下降5.21%,人均用水量同比上升15.53%,,单车耗汽油量同比下降9.25%。

2011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同比下降5.47%,实现局本级用电、用水能耗指标节约5%以上。2011度耗用水总量上升,原因有:中心承办了全国七城会等重大赛事,体育场草坪灌溉浇水,人均用水量均有提高。

2011年局公共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与市公共机构办还有差距。下一步我局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的成效。

(一)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加强对大能耗设备的监控,尽量减少使用并加大改造力度。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办公设备,完成节能灯管的更换,积极推进办公室资源循环利用。

(二)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局机关各处室及局属单位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适时举办节能专题讲座,提高节能管理能力。充分利用局门户网站、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宣传,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机关节能管理。严格执行我局已有的各项节能制度规定,强化公务车节油、车辆维修、办公节电、日常节水、办公耗材、通讯和邮资、公务接待费用、差旅费用、会议费用、印刷费用及其它节能事务管理措施。

(四)完善节能考核评价。不断完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切实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科室和局属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和问责。

第三篇:中国统计数据质量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统计数据质量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中国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在,中国统计数据质量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与国际接轨、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等。从统计数据质量内涵、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改进办法等几个方面加以了论述。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改进办法

1 背景

随着社会对统计数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公共政策和公共治理对统计数据的依赖越来越重,公众对统计数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统计数据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青指出:房价、地方gdp之和大大高出全国核算数据、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统计范围太窄、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反映真实失业率等,都让老百姓对统计数据心生迷雾。

为了加强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推动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在2011年7月份,中国统计学会召开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专题研讨会。

大会征集论文内容以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为主题,主要涉及统计数据质量内涵、质量评估、影响因素、改进途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等不同角度。大会专家学者分别从理论研究成果、工作经验介绍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等各个方面对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进行了探讨。

2 文献回顾

金勇进(2010)从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估技术方法、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技术方法包括:测量误差的统计分布和检验研究,抽样误差以及非抽样误差理论研究,缺失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研究,汇总数据的误差理论研究等。

中国从1993年改用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2002年加入gdds以来,中国统计数据质量标准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但是差距也是存在的。imf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qdaf)为统计数据质量进行定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维度:质量的先决条件、诚信的保证、方法的健全性、准确性与可靠性、适用性。在我国,统计数据质量除了受到统计制度、核算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外,缺少一个全面适用的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估标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常宁,2004)。

3 统计数据质量内涵

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鲜祖德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主要应从准确性、适用性、可比性、及时性、衔接性、可获得性、透明度和有效性等八个方面进行评价。金勇进(2010)认为,统计数据质量就是要符合标准,首先要能够准确反映客观现象,即准确性;其次要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即适应性;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适用性、经济性、可得性和保密性等。

4 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

4.1 数据主观失真

(1)数据采集环节。

采集到的数据符不符合要求,准确性怎样,误差有多大,有没有主观编造等会对统计数据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这些采集到的第一手资料是进行分析的基础,它们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分析是否有意义。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的周献华认为,登记误差是当前影响农村调查数据质量的主要原因。而且,数据采集环节产生的数据失真是很难修复的,即使更正,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2)台账、记录不全。

基层统计部门的原始记录和台账不健全也是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又一大原因。原始记录可以有效监督数据产生过程,因而一旦缺失,就无法保障记账笔数的正确性和及时性,造成数据监管不力的局面。其次,台账缺失,在进行数据汇总的时候可能造成漏记,堆记,从而影响数据质量。

(3)执法监督不力。

《统计法》宣传不到位,执法不严,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不能够有效给予相应的惩罚。这一方面无法保证数据质量,另一方面又纵容了不法行为,可能造成进一步的违法。

(4)统计不独立。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种经济行为多种多样、调查对象的配合意识日趋淡薄、采集真实数据越来越困难、即使获得了真实的数据、但由于政绩考核等因素、难以完全避免外部干扰从而使最终的统计数据面临失真的可能(金勇进,2010)。因而,统计独立性问题一直都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问题。

4.2 适应性不强

这包括统计方法、指标含义、口径不统一。

浙江省永嘉调查队胡少中认为,调查方式方法存在缺陷是引起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其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辛金国认为,采取网上直报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比如可操作性差、审核过于简单、安全性等。像房地产价格的统计数据主要由指定的房地产企业自己填报调查表,这种方法局限太多,适应面不广。指标含义的不明确也给不同统计部门带来了困难,造成口径不统一。

4.3 统计调查体系存在问题

贺建风、刘建平(2010)指出,我国统计调查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各统计调查方法独立运行,相互脱节,造成数据自相矛盾的困境;政府统计调查组织体系关系不和谐,普查中心的功能定位不明,所处地位尴尬;统计调查资源浪费与数据短缺并存,源于统计服务功能未得到强化;统计监督能力不强,数据抗干扰性差,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体系。

4.4 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必须以完善的统计机制和制度为保障,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统计部门就无法高效运作,产生高质量的数据。

4.5 中央与地方总量数据不一致

地方gdp加总数据不等于中央统计数据,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差距保持在5%以内是正常,但是我国由于gdp与政绩挂钩,统计部门地位不独立,数据质量标准不统一,统计指标口径存在差异,导致二者的差距超过了5%。这就使二者的统计数据达不到可比性要求,运用数据时也无法确认哪种数据更可靠。

4.6 法制保障不足

在我国,统计法制保障不足,统计法制建设滞后与依法统计困难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使我国的统计工作有了法律依据,但离真正的依法统计还有较大差距。刘建平(2010)认为:一是统计法制建设滞后,《统计法》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依法统计困难重重,《统计法》并未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领导的足够重视,特别是政府领导违反《统计法》的事件层出不穷,但统计执法部门往往对其无力查办。三是统计执法力度有限,无论是统计执法的队伍建设还是经费投入都很不够,统计执法工作难以实现制度化、日常化。加上我国统计部门不独立,不透明操纵更是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5 存在问题的原因

(1)在数据采集阶段,随着统计工作中多种数据搜集手段的采用,出现了设计误差、调查误差、汇总误差等。

(2)调查体系上,统计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数据与利益挂钩、造成政府统计外部抗干扰能力较弱,统计数据的虚报、瞒报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统计数据的公信力。

(3)在监督和法律保障方面,我国统计法制对统计数据质量的保障力度不够,并不能对妨碍和危害统计数据质量的违法行为发挥很好的预防和惩处作用。

徐小海(2010)从统计行为分析入手,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使用者(公众、政府),生产者(统计部门),调查对象行为对统计数据质量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不同数据相关人员在追求不同利益的前提下,采取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行为影响到统计数据产生过程,从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

6 改进办法

建立凌驾于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上的全国性协调机构,加强统计部门独立性。组建全国性的统计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法制监督体系,扩大社会舆论监督范围。

在管理上,注重科学管理方法的运用。山东调查总队的刘敏认为:量化管理统计工作,依据数字、数据进行决策的管理办法,可以使统计管理可控,可测量,从而达到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目的。四川省青羊区统计局杨永红认为:应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管理,可以强化过程控制,实现数据质量管理标准化,统计服务和法制工作规范化。

在统计专业队伍建设上,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其次,引进年轻一辈、高素质人才,改善统计队伍结构。

第四篇:2010年度计划生育工作统计分析

根据年度报表及有关数据对一年来人口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计划生育工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2011年全区人口1062115人,全年共上报出生13070人,出生率为12.56‰,死亡5744人,死亡率为5.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4‰。已婚育龄妇女215934人,占总人口数的20.33%,其中现有一孩妇女49744人,占已婚育龄妇女总数的23.04%,领独生子女证人数28742人,占已婚育龄妇女数的13.31%,女性初婚8041人,初婚率7.73‰,其中晚婚2355人,晚婚率为29.29%。

二、出生情况

(一)出生增减变动情况分析。2005年度全区共出生2540人,比上年增加195人,增加

8.32%。从孩次变动情况分析,一孩出生增加,全区出生一孩2145人,同比增加202人,增加10.40%,一孩率84.45%,同比增加1.59%;二孩出生395人,同比减少7人,减少1.74%,二孩率15.55%,同比减少1.59%;无多孩出生,多孩率为0。

从计划内外出生情况分析。2005年,全区计划内出生2534人,同比增加193人,增加8.24%,其中:计划内一孩2144人,同比增加202人,增加10.40%;计划内二孩390人,同比减少9人,减少2.26%。计划外出生6人,同比增加2人,其中:计划外一孩出生1人,计划外二孩出生5人。

(二)计划内出生情况分析。2005年度出生人口中,计划内出生2534人,计划生育率为99.76%,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其中a办事处、b办事处、c镇计划生育均为100%,d乡最低,为98.78%。但从省、市人口计生委抽样调查和区人口计生局平时调查掌握的情况分析,报表的计划生育率仍存在偏高的问题,原因是尽管区人口计生局加大了打假治假的力度,统计质量有所提高,但由于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有部分的流动人口计划外超生因各种原因无法及时统计上报,加上目前还有少数村由于基础不牢,工作不到位而存在出生错漏报现象,还有个别单位抱有侥幸心理,仍对已掌握的计划外出生隐瞒不报,使得报表的计划生育率偏高。

(三)婴儿出生性别比分析。年报表数据显示,全区出生男婴1308人,女婴1232人,性别比为106.17,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上年度出生性别为117.33%,本年比上年下降了11.16个百分比,原因是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专项集中整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联合执法行动,我区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起步快,力度大,使得出生性别比比去年大大下降。

(四)计划外出生情况分析。我区今年上报计划外出生9人(包括补报上年度出生),其中计划外一孩2人,均为农村居民,女方未满20周岁未领取结婚证生育计外一孩;计划外二孩6人,其中2人为城市社区纯居民生育计外二孩,3人为农村居民一孩为男孩生育计外二孩,1人为农村居民女方未满25周岁生育计外二孩;计划外多孩1人,为城区流动人口生育计外三孩。

(五)出生补报情况分析。2005年度,全区共补报2004年度的出生418人,同比增加44人,增加11.76%;其中计划内出生415人,同比增加48人,增加13.07%;计划外出生3人,同比减少4人,增57.14%。这说明本年度统计质量有所提高,补报往年计外出生人数有很大下降。

三、节育情况

(一)、本期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情况。2005年度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合计1501例,比去年同期减少425例,其中男扎0例,比去年同期减少1例,女扎104例,比去年同期减少17例,上环1014例,比去年同期减少233例,取环324例,比去年同期减少111例,皮埋1例,比去年同期减少11例,人工流引产58例,比去年同期减少52例。意外妊娠率为0.13%。

这说明总体上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人数正在下降,期内长效措施落实率偏低,农村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工作还很不到位。

(二)、期末选用各种避孕方法情况。2005年度期末选用各种避孕措施35545人,其中男扎107人,占0.30%,女扎6392人,占17.98%,宫内节育器19594人,占55.12%,皮埋54人,占0.15%,使用药具9398人,占综合措施落实率的26.43%,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为73.56%。

四、孕检情况

报表数据反映,截止9月30日,全区应参加孕检33704人,实参加33567人,孕检率为99.59%,尚有137人未参加孕检,而由于大量的农村育龄妇女流向外地,实际孕检率没有这么高,这些未参加孕检的对象大多是外出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这部分人是农村违法出生的隐患,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监管对象,应加大追踪管理的力度。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从报表数据和抽样调查情况分析,我区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存在不足。一是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医务人员配备未到位或不够;二是计生队伍不稳定,技术服务力量不强。以技术服务为重点开展优质服务就要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队伍,但计生队伍有不稳定因素,计生专干变动较频繁,办事处人员配备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比例不适,难以指导社区开展优质服务工作;统计员变动太大,今年有6个单位更换了统计员,更换率高达85.71%,新统计员业务不熟,难以指导基层开展信息引导服务工作。同时,由于今年村干部将实行月薪制,今年的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竞争异常激烈,村计生专干队伍有较大变动,计生资料的移交工作很艰难,需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新专干进行业务培训。

2、农村长效节育措施落实不到位。报表统计,结扎、上环人数逐年下降,服药用工具人数逐年上升,与去年同期比,结扎人数下降了546人、上环人数下降了465人,期内长效措施落实率仅为38.29%,生育一孩夫妇以上环为主,生育二孩夫妇以结扎为主的长效节育措施长期得不到落实,造成计生工作隐患。

3、流动人口的管理上出现漏洞。流动人口管理是目前计划生育工作薄弱环节,对流动人口约束力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体制,造成流动人口管理到位率低,特别是流动人口持证率、合同签订率低,因有些街道办事处没有配备专业医务人员造成“三查”率相当低。从抽样调查情况来看,被查出的错漏报大部分为流动人口出生,虽然三月份各单位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清查活动,但有的社区还是没有彻底摸清流动人口期内出生的底子,甚至对查出来的漏报的流动人口期内出生茫然不知。这说明流动人口清查还不很理想,清查不彻底,我们的计生流动人口管理也还存在一些漏洞。

4、“三查”到位率与报表数据不符。外出经商或打工人员的“三查”工作没有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对流出育妇没按时寄回孕检证明也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目前还出现了未婚女青年非法同居、怀孕、甚至生育,形成了新的隐患。

5、统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计生工作重心需下移。经过市、区多次抽样调查,出生漏报时有发生,错漏报出生的现象仍然严重,这将直接影响我区的统计准确率,务必引起各单位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基层单位统计质量也是我区计划生育工作一项艰巨任务。

(二)、针对上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抓党政领导重视关。强化领导责任,提高认识。

2、抓宣传教育、优质服务常规性的工作任务。重点抓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把宣传工作始终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使计划生育新型生育文化进村入户,把社区的计生文化走廊作为社区居民的宣传阵地,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活动,引导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达到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3、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管理开展信息引导服务,指导村级计生专干进行随访服务和避孕药具的发放工作,切实做到各类帐、卡、表、册和电脑数据的一致性。

4、继续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流动人口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流动人口较复杂地带实行重点突破,对外出和流入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要开展全面的清理登记,进行建帐建册,做好流动人口期内出生上报工作,并提高流动人口孕检率、合同签订率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证率。

5、扎实抓好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通过集中进行结扎、上环活动切实提高长效措施落实率,积极开展已婚育龄妇女生殖疾病普查工作。

6、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创新思路,创造特色。一是进一步推进计生宣传工作,加大宣传氛围;二是继续深化婚育新风进校园活动,培养国策宣传的后备力量;三是积极成立社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和个私企业计生协会,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7、集中整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协调区监察局、区计生局、区卫生局、区工商局、区文体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进行集中整治,实行有奖举报,严厉打击“两非”行为的直接责任人,确保我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正常值范围内。

8、加大计生专干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生专干业务培训。村级换届选举后迅速举办计生专干业务培训班,对新专干进行集中强化培训。

9、加大执法力度,优化执法环境。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不走样,严格依法依程序征收社会抚养费,对反复细致做工作仍拒缴社会抚育费的要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体现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和震慑力,从而杜绝违法生育。

-

第五篇:2012年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白沙镇新龙小学

一、 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白沙镇东面,服务人口6900多人,现有全日制学生624人,专任教师29人。

二、 学校各功能室、人员及装备配备情况:

(一)功能室配备情况:

(1).A.我校现有1间电脑室,占地面积21m2,安装有办公电脑2台;科学仪器室、体育器材室、藏书室三室合于一室,共占地21m2;学校拥有多媒体白板教室2个;B.学校由于教室配备不足,体艺室、学生计算机室、多媒体阶梯教室、广播室、少先队活动室、科学实验室、语言室等功能教室均未开设有。

(2).人员配备情况:

学校配备有科学仪器管理人员(兼职)1名;体育器材管理、图书管理人员(兼职)1名。

(3).装备配备情况:

① 学校拥有科学仪器设备价值35205元;两台计算机价值9600元,电脑及周边设备价值1500元;

② 学校拥有2套多媒体白板教室设备价值55000元; ③ 学校现有图书350册,价值1750元;

三.各项活动开设情况:

由于科学实验室、学生计算机室及语言室未开设有,因此 1

这些实验、活动未能开展;正常的室外体育活动可以正常开展;图书发放到各班教室图书角供学生阅读,由于图书量少,各班每半个月交换一次;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学校各功能室配备严重不足,各室的仪器设备配备缺口非常大。与省二类达标配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各室配备齐全有待改善。

(2)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和图书管理员、体育器材管理员均是兼职,导致实验室和图书室的管理效果不好。多媒体教育教学培训的速度还没有跟上,教育教学资源的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有待改进。

上一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汇编下一篇:朱老师作文讲座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