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迷茫的大学生

2022-07-20

第一篇:写给迷茫的大学生

写给现在处于迷茫的大学生

1 要习惯不发短信,少打电话的生活

2 等待本身就是一种错误,那就更不要让别人去等你

3 请你记住,看得开一点。伤的就会少一点

4 许多事情,总是在经历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错过了,遗憾了,才知道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多无谓的执着。

5 珍惜手边的幸福,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悔不当初,也许,你的一生也就只有那么一个人会真正用心自你的身上、

6 人生就像一列列车,车上总有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往来。你也可能会在车上遇到很多你以为很有缘分的人。但是车也会有停下来的时候,总会有人后悔从人生列车上上下下,当你下去的时候你挥挥手,一转身你能记住的只有回家的路。

7 有的人你看了一辈子,却忽视了一辈子,有的人你看了一眼,却影响到你的一生。有的人热情地为你而快乐,却被你冷落。有的人让你拥有短暂的开心,却得到你思绪的连锁。 8 不要欠朋友太多的东西,因为你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还他。

9 曾经清涩的感受,曾经单纯的表达,曾经真诚的体会,曾经无法割舍的留念„„正在经历的幸福,正在憧憬的美好,正在成长的兴奋与惶恐„„走过的年轻。渐渐地长大,你我共同的记忆里,有那些校园中传唱着的动听的歌。

10 一个人过了二十岁,就不会动不动就许下承诺,也不会再动不动就为了理想放弃这,放弃那。成熟的那人要有思想,更要有理智。

11 无论自己身处何种状态,都不要放弃和忘记学习,人最可怕的就是满足,请继续保持野心,有野心理想不一定实现,但是有野心你才会前进,才会不堕落。

12 不要指望对方为你付出一切,你觉得你的重量真的或者应该比父母、朋友更重要?如果说你很重要,那只是比其中一个或几个重要,但是也许在必要是她会为你付出生命!

13 不要太看重梦想,吃饱饭才是一切的前提;不要太看重现实,她肯陪你,已经是足够了。 15 爱情不是生活的一切。24岁了,应该知道那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天天儿女情长,为情所困的男人,连女人都会鄙视他。

16 每当你无聊的时候,总是会给你发短信的那个人,才是关心你的人。不要因为习惯就觉得那是应该的。你应该知道没有事又没有企图,还会给你电话的人不多了,如果聊很久的话,你应该懂得为什么。

17 每个人都会累,没人会为你承担所有的悲伤,人总有一段时间要学会自己长大。

18 人可以冷漠,不可以冷血。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你可以不给他钱,因为你冷漠,不要说他可能是骗子,这不是你帮他的理由你日光看也不看一眼扔给他几毛钱,那是冷血。 19 爱情是两个人的,如果你只是口头说的多爱多爱,但是当他要求你为他做饭的时候,你还反问一句:“为什么是女的做饭?”那你觉得你配说爱他吗?

你是否想过当他父母说你是穷小子,不同意你们时,她为你顶撞父母时的压力。 20 你可以不相信爱情,但是不可以不相信爱。

21 要学会说:“你的眼泪与我无关”

22 如果手机里的老朋友联系的越来越少,不要觉得孤单那是必然的。

23 要永远记住感情和婚姻不能建立在金钱之上,选择一个可以和你同舟共济,可以和你一起承受人生挫折的女人。

24 男人可以哭,但是绝对不可以轻易认输。

25 不要为一个心爱的女人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可以放下架子但不能丧失自己,大男主义未尝不好。

26 如果不能给一个女人基本的物质生活,你拿什么说出你的爱。

27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要记住对的起你做人的良心

28 离那些只要求有房有车的女人远点,请把爱多给父母一些吧,不要为了追求自己生活的舒适,牺牲父母毕生的心血,你的目标不是努力让子女未来生活的好,而是让父母能过上你现在想要过上的生活,牺牲自己,让他们享受到他们应该享受的生活。

29 朋友不需要天天联系,如果他需要你的时候,请把他的事大当自己的事去办,竭尽所能。 30 24岁你可以有很多份感情,因为那时你年轻,24岁后请不要轻易说爱,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

31 请努力地改掉自己的脾气和大男主义,不要以为那很酷,很个性,那很致命

32 不要说没有一个女人可以征服你,如果你愿意,请放下你那处女座特有的追求完美和过于挑剔的特点吧,让自己很愿意去听那个人的话吧。

33 人生有很多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些机会要你自己去寻找,去把握,而不是等待别人给你。

34 永远保持一颗向上的心,不要沉溺于袭击过去的成绩和记忆。

35 要用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6 25岁到35岁,人生最重要的十年。目标是妻子、孩子、房子、车子、票子、面子。 37 要时刻记得感恩那些在人生路上帮助过你的人。

38 健康高于一切,理智大于情感,父母永远是第一位。

第二篇:写给正在迷茫的你我

承续中断了的文化血脉

王丽

当2008年迎新的钟声即将响起之时,这套《国学基本教材》终于要在大陆问世了。 早在前几年,我就有个想法:站在现代的立场,将儒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书五经,请国内一流学者重新加以选辑注释,对象为中学以上文化读者。后来咨询了庞朴先生、童庆炳先生等几位师长,他们都认为此事很有意义,但做起来并不容易,首先是找不到有水平又愿意担当的学者,于是只好作罢。

去年五月,我为了写一篇有关民国时期及海峡两岸语文教育对比的文章,从厦门松柏中学的林采凤老师那里得知有这么一套书——台湾正中书局出版的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即《国学基本教材》)。2005年,林采凤老师曾借鉴这套教材,在本校高一年级开设了“两岸语文教学比较”的选修课。开适时由于名额限制才30个学生。第一堂课上完后,学生非常喜欢听,并且认为“很有用”。第二堂课听课人数一下子增加到80多名,不少是从别的科跑过来的,普通教室坐不下,只好换到大的多媒体教室。

林采凤老师的大胆尝试使我对这套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她应我的要求将书寄到北京。我看了后,觉得这正是我心目中设想的适合中学生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读本。 这套教材初版于1999年,是依据1995年台湾“教育部”最新修订公布的《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编写的。自1967年始,台湾“教育部”便要求各中学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课程。因此,这套教材是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前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精心打磨、不断修订而成。教材内容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选读,供台湾高级中学三学年六学期教学之用,为每一个国民中学学生在国语课上的必修,不但要逐章逐节背诵默写,还要举行考试。 教材编辑目标为“陶铸中学生优雅之气质、高尚之品德、并启导人生意义,宏扬中华文化。”选辑内容之标准为“以能反映中华文化之精髓,培养伦理道德之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考量。”

也许是因为我当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师,近年来又参与了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故特别注意编者对经典的立场,尤其是从原著中延伸出来的思考讨论题。因为选编一套四书五经通俗读本并不难,市面上充斥的同类读物已经无数,但能够做到即忠实于原著,同时又能将传统与现代打通,以现代来激活经典的却很少见。

而这套《国学基本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尤其是“析论”部分紧扣原著要义进行阐发。如第一册“论君子篇”共选了孔子13条言论。其中第6条为:“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教材是这样向学生解释的:一个人的内在和外表都很重要。内在等于本章讲的“质”,指学问、道德等而言;外表等于本章讲的“文”,指口才、仪态等而言。假如一个人学问很好,却拙于言辞,不会表达;或者说品德很好,却仪容不整,不够雅观,给人呆板、粗野的印象,这就是“质胜文”。反过来说,假如一个人的言词非常流利,却没有内容;或者说相貌堂堂,威仪过人,却品德低下,给人浮夸、虚假的印象,这就是“文胜质”。“质胜文”或“文胜质”,都有缺憾,因此,内在外表,朴实与文采要配合得当,才能成为表里一致、彬彬温雅的君子。 在此基础上,编者又进一步发挥说:

一个人的内在与外表,犹如一件器物的材质与外貌,材质好、外貌不好看,或者外貌好看、材质不好,人们不一定会很喜欢它,必须要二者兼美,才会得到人的喜爱,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内在外表双美具备,才能称为彬彬君子。要特别注意的是,外表是指表现在外的语言能力、举止行为,不是指天生外表的美丑。

最后编者总结说:

一个人的内在与外表,又如一篇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内容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而形式指文笔或书法,也必须二者兼美,才是好文章,要称为一个彬彬君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样的阐释堪称循循善诱,精当恰切,令人信服。

而每小节末的“问题与讨论”尤具特色,启发读者联系现代生活领悟原作精髓,生动活泼。如“君子与小人”一节是这样设计的:

1.你是否有过义、利交战的心理经验?结果如何?

2.想法、生活习惯与你差异很大的同学,你会如何与他相处?你会考虑自己来适应他吗?

3. 对于别人骄傲、骄纵的行为,你作何感想?自己是否也有过骄傲的心态举止?改正了吗?

综观全套教材,感觉编者确实严格依照“以能反映中华文化之精髓,培养伦理道德之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考量。”的选辑标准。在解读上即尊重原著又联系现实,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无道德说教之嫌。联系学界近年来一直探讨的关于儒家文化如何完成现代转型的课题,这套台湾国学教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回答和尝试,同时也是一个具体切实的实践范本。后来,我在自己的文章《语文丢失了什么》中对此套教材及台湾国文教育状况做了介绍。文章在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刊出后,被各门户网站广泛转载,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在引进此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师长与朋友的支持。首先是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他是研究中国哲学文化的大家。他以九二高龄,领导主持着中国最大规模的传统文化资料整理工程:107卷、总字数过亿的《中华大藏经》;镇馆之宝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总计约7亿多字的古籍文献资料汇编《中华大典》。1996年,他主编了一套多达100册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包括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面向大众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毕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的学者,他十分关注儒家文化在现代的转型,并且也很关心传统文化教育在国民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当我将书带去请他过目之后,他便认定这是一套好书,认为“严格忠实于原文,朴素、简要、有新意,深入浅出,是一套很适合青少年读者的好书。”他还认为,新加坡、台湾的传统文化传承之所以做得比我们好,原因就在于他们有这样的教科书。任继愈先生还多次表态:“如果找不到出版社来出,我愿意凑一份钱,我们自己来出。”

还有现任山东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庞朴先生,虽然他人在山东,没有见到这套书,但听了我的详细介绍后,积极支持我的想法,多次跟我说:“这件事很值得做。我给你摇旗呐喊。”此外周围还有一些朋友,自始至终地充当我的参谋,给予我最无私的支持。

万事开头难,由于我对出版行业并不熟悉,走了很多弯路。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正中书局海外企划部经理王才方先生,他以“君子”式的诚笃和信义,给我以信任和帮助。

直到今年六月间——距离我起意做这件事已一年的时候,转机出现了:我在《中华图书商报》——那期报纸有我对任继愈先生的访谈——看到一篇报道,其中提到兼事图书出版的批评家、诗人叶匡政先生,于是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他的联系方式。素不相识的我们对这套书有着出乎意外的共识。在得到他确定的答复之后,我立即通知台湾正中书局,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使得这套国学教材终于在大陆有了归宿。教材版权引进后,征得正中书局同意,改名为《国学基本教材》,并以简体字版在大陆出版。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经典常谈》一书序言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的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郁达夫先生在《怀鲁迅》一文中说过一段话:“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有伟大经典而不

知拥戴崇仰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无异于自毁根基。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都逐渐开始有了共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只有高GDP而不珍惜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也是很难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在此背景上,《国学基本教材》的出版有其特殊意义。这套教材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伦理价值观成功地转化为青少年人格养成和道德建构的资源。它在年轻一代心中种下精神的根,文化的根,并对台湾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伦理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点,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台湾地区已经得到充分的验证。

同时,还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9月,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铺开。林采凤老师所在的厦门松柏中学被确定为福建省高中课改样本校。借此机会,林采凤老师组织她负责的《海峡两岸高中语文教学比较》课题组的老师,借鉴台湾正中书局的这套教材,编了一套《国学》系列校本教材,在高一年级开设,受到学生热烈欢迎。在课上,学生经常分成古代派和现代派进行辩论。如讲到“中国孝文化”中《论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之句,“古代派”认为:孔子的观点是对的,尽孝应尽量留在父母的身边,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照顾他们;“现代派”则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况且孔子也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教师则加以引申:双方各有道理;只是这则“论语”的现代意义是告诫我们,不要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让父母担心、操心,这也是不孝啊!不料有个学生说:“老师啊,我们班上某某同学是他父母亲被他气得离家出走了!„„”林采凤老师还让学生参照《论语》中论“士”的句子,归纳古代读书人的优秀品质:以天下为己任;将仁作为最高的理想,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等。然后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想。没想到学生都说: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买套房子,娶个老婆生个儿子,如果再有一辆车子就更好了。林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区别及原因。像这样的讲课方式避免了僵硬的道德说教,令学生觉得受益匪浅。学生们还幽默地把林采凤老师称为“国学老师”。更可喜的是,经过一年来的学习和熏陶,高一年级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变得明辨是非、温文尔雅了;校长不止一次在行政会上表扬这个年段的学生有礼貌,懂事、很少有打架斗殴的事。林采凤老师认为,是传统文化教会了学生怎样立身处世、做人做事。

最近,笔者在《凤凰周刊》总第271 期上看到一篇题为《孔子在台湾》的文章,其中也提到这套国学基本教材在台湾的影响和作用。作者这样评价:

因为历史的偶然与必然,台湾无可选择地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基地,而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正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虽然无可避免要面对知识分子的质疑与批判,却从来未曾被破坏或者以“打倒孔家店”的名号连根拔起过,于是就像基督教故事已成为西方社会普同的文化背景和行为规范,孔子的道德思想、个人修养、处世方法、教育主张和政治理想等等,形塑了台湾社会的道德观、伦理观、家族主义以及对待自然(“天”)的态度,虽历经“全盘西化”和新科技的挑战,依然根深而蒂固,不易摇撼,也不被摇撼。

笔者相信,这样的评价应该是客观公允的,也是值得海峡这边的我们深思的。毛泽东当年曾经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周恩来总理也在1970年代一次接待外宾时说过:“你们看台湾地区,把中华文化保持得要比大陆的好。”而儒家文化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历二千年而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它所倡导的推己及人、反求诸己、诚信仁爱、躬行实践、重义轻利、自强不息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等,是与人类普世价值相通的,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遗产,因此,也是所有炎黄子孙都应该拥戴崇仰并身体力行的经典。在中华民族历经劫难,对新世纪的文化复兴充满期待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对这样伟大丰厚的精神资源采取狭隘虚无的态度。 笔者在文革**中度过中小学时代,于“批林批孔”的大批判声中完成最初的语文教育。笔

者至今记得初一作文课上为写不出批判“孔老二”文章时的着急、苦恼。直到笔者成人后,师范毕业自己做了语文教师,才慢慢习惯用“孔子”的称呼来替代原先心目中那个丑陋的、“丧家犬”般的“孔老二”形象。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系统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已成了笔者一生中无法弥补的缺憾。笔者读这套书,深深觉得这些两千年前的先贤先哲们是还活在我们身边的蔼然长者。他们富于个性,亲切幽默,平易宽和,乐于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启迪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坦荡、更奋发、更仁爱、更勇毅、更有智慧,从而成为既有现代人格又有中国心灵的名副其实的“君子”。

正如叶匡政先生所言:“一本书有它的命运。”今天,笔者终于看到了这套书的出版,也终于可以告慰所有在此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朋友和师长。从2005年初起意想编这样一套书,忙碌中三年一晃过去;随着“不舍昼夜”的时光之流,笔者又走过了一段精神历程。笔者愿意将这套书的出版看作是从海峡对岸引来的一根青枝、一泓清泉,以期为大陆语文教育注入新鲜养料和活力,以承续中断了的传统和血脉;同时也使大陆的读者能够一睹台湾中学经典教育的面貌。——当然,如果有一天,这套书能成为所有大陆高中学生语文课堂上的中国文化选修教材,笔者于愿足矣。

初稿于 2007年霜降之日

改毕于冬至之日

第三篇:走出迷茫 走向辉煌-----写给处于迷茫期的大三学子(xiexiebang推荐)

走出迷茫

走向辉煌

--------写给处于迷茫期的大三学子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这样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干自己想干的事,然而真的有一天,当我们长大了,却发现,现实是如此的残酷,在我们羽翼还未丰满时,已经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不得不低头

告别大一的单纯,大二的青涩,伴着几丝迷茫与几许恐惧来到了大三的殿堂,心智在经历两年的磨砺后渐渐变得成熟。不再是傻傻的,喜欢幻想、爱做梦的小孩子,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的思考,对未来的彷徨,某些时候,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痴如醉,不愿清醒,像极了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紧紧地将自己裹在套子里,好躲避世俗的纷扰,避免承担责任,虽有掩耳盗铃之嫌,但这又何尝不是在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

处在迷茫期的我们是一个矛盾体,既想快快长大,早早成人,为家庭减轻负担,但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又惧怕长大,因为我们还不够成熟,不能够独自承担责任,没有办法独挡一面,从小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了被保护,要在突然有一天被告知你长大了,该独立了,这样的结果估计多数人会顿时傻了眼,苦涩是不言而喻的,亦有不知所措。是呀,适应生活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打肿脸充胖子,只有我们脱掉裹在身上厚厚的套子,抛掉心中的阴霾,面向阳光,迎接风雨,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定能走出辉煌的人生。

处在大三,虽然迷茫,但我们绝对不能懈怠,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更不能自暴自弃,我们在成长,拥有自己独到的思想,独特的见解,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去为社会做贡献,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即使摔倒,即使失败,即使前途渺茫,我们也绝不言弃,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所得。摔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笑着对自己说没有关系,人生本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摔几个跟头又何妨,这是上天对自己的考验;失败了,发泄发泄重新开始,要知道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阳光会照样升起,何必要庸人自扰,更何况失败乃成功之母;前途渺茫又有什么,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路是一定会有的,鲁迅先生不是也曾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形成了路。 大三的我们,要勇敢,要积极实践,要有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未来的路把握在自己手中。每天,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有目标、有追求、有理想的人,迎着朝阳,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今天要咋样努力,待到夕阳西下,扪心自问,今天有多少收获。

第四篇:一位妈妈写给迷茫期儿子的信

写信给你,基于三个原因:

1、你正站在人生节点上:回首,是悄然溜走的童年时光,向前,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开启。

2、有些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

3、彼此约定:我们好好工作,你好好读书,谁也不让谁操心。

(一)关于目标

人不可以没有伟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标。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下,不管你平时多么努力、多么用功、多么厉害,只要考砸了,就会被淘汰!你应该明白,作业多、书包重,没日没夜去学习,不是大人无情,而是现实残酷。

(二)关于定位

在家里,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小皇帝,但在学校,皇帝太多,没人会把你当回事!除非你的成绩更优秀、你的才艺更出众、你的表现更出色,老师还当你是块宝。社会也一样,以后,你要成为富人还是穷光蛋,要住平房还是别墅,要别人瞧不起还是尊重,都靠自己负责。

(三)关于学习

在学校,学习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学习好却体质差,这与“读书读书,越读越猪”没二样。同学间搞聚会,要比就比:20岁比学历、30岁比能力、40岁比阅历、50岁比财力、60岁比体力、70岁比病历、80岁翻黄历。人生几十载,归根到底就是比身体,儿子,好好锻炼吧。

(四)关于未来

一个人的未来又知识、能力、态度决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能力也可以在实践中增长,而态度却由习惯养成。你在良好习惯培养上,有时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现在,端正态度还来得及。未来,我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是既利己又利人。

(五)关于自己

在学校,老师没有义务对你好,除非你首先尊重老师,同学没有义务关心你,除非你首先先关心同学;在你的一生中,也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除了我和你爸。不要以为世界少了自己,地球就不转了,不要以为个人渺小,就自我放弃和抛弃。

(六)关于朋友 交友就像投资。投资当然要考虑回报,如果你找了个朋友,而朋友最后没有给你回报,只能证明你投资失败。你要找那些比你强大的人做朋友,尤其记住,在朋友落难时,一定要施以援手。因为,与自己一起笑过的人易忘记,与自己一起哭过的人最难忘。这就是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有意义。

(七)关于距离

为人父母,谁都渴望与子女的距离近些,但随着儿女的成长,属于你们的天空肯定会越来越远。做父母的,当然特别在乎自己到底能够占据儿女多大的天空位置!因为,父母的天空与儿女的天空恰恰相反--随着一天天老去而变得愈来愈小。我凡人百姓,同样拥有大众情怀,同样在乎你是否常在身边。儿,父母的儿女情长,你是否读得懂/

(八)关于得失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得意,也不可能永远失意,得意时,你要清醒,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比自己厉害的人,要记得自己的渺小;失意时,不退缩,坚持下去:过去是怎样走过来的,现在就怎样走过去。(九)关于亲人

亲人只有一次缘分,这辈子,即使无法与你一路伴行,但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总会想着为你遮风挡雨一程!即使无能与你一路并肩作战,但在艰难险阻的时候,总会想着与你一同分担苦痛~!这辈子,无论我们与你会想出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高考,不得不说的忠告

1、有的时候你会感到绝望,但不放弃是对付困难的最好方法!

2、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强项一定能弥补弱项,高考什么都能发生,有弱项会使你未战先败!

3、不要看不起老师的复习方法,紧跟老师的复习计划是最好的复习方法!

4、坚信你的对手一样会感到疲惫。

5、不管作业有多少,都要按时完成,而且都要有质量的完成。切记,认真且有思考的完成一套卷,比走马观花的完成十套卷有用的多

6、上了高三,同学之间有私心是很正常的,老师才是那个有问必答,毫无保留的人。

7、不管你的老师如何,学着喜欢他,这样有助于你对他所教的科目的学习

8、不要以为到高三下学期学习还来得及,下学期几乎就是模拟考的天下

9、就是到了最疲惫的时候都不要放弃,否则前功尽弃。

10、一模的确重要,但千万不要再一模后松了一口气,高考之前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11、注意保持身体健康,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12、不要熬夜太晚,上课45分钟利用好,绝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3、不要谈恋爱,尤其是女生,这一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而恋爱什么时候都能谈,男生事业有成不怕没有老婆。

14、对于语文英语的一些非笔头作业,不要因为作业多而不做,否则你一定会后悔,语文复习有一个必要环节就是记字音字形和成语的意思。(从小学就从不做非笔头作业…)

15、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一定要把必考单词读过三遍以上,多背短文。

16、数学离不开做题,一定要勤动笔。

17、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人大的痛苦之中。

18、永远清楚,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

19、人生若没有一段想起来就热泪盈眶的奋斗史,那这一生就白活了

20、其实卷子如果都一个样我也有可能复旦清华北大

21、拼一个春夏秋冬,博高考无怨无悔

22、曾经的苦,现在的痛,都是将来的笑颜!

23、2014年的6月,我誓将高考踩在脚下!

24、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25、惜光百日犹短,看众志成城拼搏第一;细安排一刻也长,比龙争虎斗谁为争锋?

26、为高考最后六月拼搏,稳做王者看谁与争锋!

27、拥有知识改变命运,拥有理想改变态度!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9、为理想今日埋头遨游书海甘寂寞,酬壮志明朝昂首驰骋碧宵展宏图!

31、人,不能总在弹性限度里活动,要爆发,要超越,才会有质的提高!

32、高三只有一次。

3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考清华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34、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

35、成功与借口,永远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选择成功,就不能有借口,选择借口的人肯定不会成功。

36、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第一个是因为他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第二个是他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37、别人笑我太疯癫,我先他人看不穿。

38、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的最好的人。

39、天才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

40、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逃避困难,只会让困难越来越多。

41、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

42、考场上没有弱者的眼泪只有强者的天下。

43、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

44、我流的汗水——会折射出我的光芒!

45、一个人应当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和毅力。

46、以本为本,就是以课本为本,以纲为纲,就是以考试大纲为纲!

47、课堂睡觉是噩梦的开始,课堂走神是噩梦的延续。(以后打死不睡了!)

48、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49、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50、凡是值得做的事那就一定要做好,记住,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第五篇:《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读后感 范文

如题所讲,这本书作者就是要写给那些此时正处在低谷,找不着人生方向的职场人员看的,《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读后感。我曾经也迷茫过,就在这之前也有过低谷期。并且也像书中所说的那样,经常跳槽换工作。作者对这种草根族的描述,在我的存在几乎所有的现象,除了心态外。作者作为一名职业规划师,他希望此书能够帮助到那些人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同时也认为他的书能够帮助到许多的人。但我相信这本书只能帮助到少数的人,甚至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我的意思是它可有可无。

书中有教人们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设定目标的重要性、沟通、人际关系等,举了很多案例来进行说明。像这样的书,我之前看过很多,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接触过。我也想按照书里面所讲的去做,可不久之后还是回到原样。我相信很多人有同感,这不是自己没有毅力,也不是坚持了不够。

我认为学习它就像小说里面习武一样,它分为内功心法和招式。我把此书比喻为招式,你可以说它是掌法、拳法、剑法、刀法,什么都行。可你应该清楚,光学招式不会内功,怎么可能会有杀伤力呢?

那什么是内功呢?作者举了一个案例:“老师,您好。我已经毕业5年了,换了七八份工作。但每一份工作,都做的不长。一起出来的大学同学,有的已经年薪十几万了,有的已经买房结婚了,而我却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整天迷迷茫茫的过日子,读后感《《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读后感》。 没有目标,没有激情,十分痛苦。我不想在这样下去了,请你帮帮我吧…!”就拿这个案例来说,我相信这个人在职场混了5年的大学生,不可能不知道书中的一些道理。就职业规划,目标,沟通,人际关系等等,其实他自己心灵都清楚,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只能猜测,可能他自己内心还不够痛苦吧,当一个人痛苦到一定的程度会自己寻找出路的。既然都快30了,我认为那是没的救了。至少一般人救不了她 ,除了他自己。一个潜意识不想改变的人,你怎么激励他都没用,更何况是一个不能战胜自己,克服懒惰的人。

我认为人际关系、沟通、目标都非常重要,可只有剑招没有心法怎么能够闯荡江湖?

看完吃书我应该马上采取海涛给我的建议,多看一些关于实际操作方法以及专业技巧方面的书籍,多多提升自身的能力才是王道。

最后还是要非常感谢此书,因为它让我心中的一个信念越来越坚定。以此书为戒,我一定要出一本能够真正都走入读者内心的书籍。我相信绝对可以的,因为我正在帮助我自己,这将会成为书中最真实的案例。

上一篇:修改病句练习大全下一篇:写给家长的一封信